世界哲学大会在人民大会堂开幕 118年首度移师中国

作者:综合   2018年08月14日 09:24  学术派    1052    收藏

微信图片_20180814091749


由国际哲学团体联合会(FISP)及北京大学主办的第二十四届世界哲学大会将于2018年8月13-20日在北京举行。这是世界哲学大会第二次在亚洲,第一次在中国举办。本次大会的开幕式于今天上午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世界哲学大会已具有118年历史,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哲学学术会议,每五年召开一次。

本届大会围绕“学以成人”的主题,着重开拓人的多重维度,并探究人类面临的各种挑战:

强调哲学研究的全球化,囊括古往今来不同文化中各类思想家进行哲学思考的多重形式。着重对哲学以及哲学在当今世界中的任务和作用进行批判性反思。

拓宽哲学领域,因应当代新涌现出的各类全球性议题。哲学家应与其他人文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学者一起,在经济、社会、政治和宗教等领域,在多元文化和各类传统之间,进行相辅相成的合作与互动。

建构哲学反思的公共论域,努力讨论人类一直关切的生态、正义与和平等重大课题。


国际哲学团体联合会主席德莫特.莫兰的欢迎辞


作为国际哲学团体联合会(FISP)和本届大会的主席,我很荣幸能够邀请诸位前来参加第二十四届世界哲学大会。

这届会议将于2018年8月13日至20日在北京大学的校园里举办。这里曾经是皇家花园,幽雅的湖边小径环绕着未名湖。

我非常高兴第二十四届世界哲学大会能由中国承办。在中国,哲学以及更广泛意义上对智慧的教化有着令人震撼的悠久历史。这个国度已经为世界贡献了历久弥坚的遗产。我们立刻就能想到孔子、孟子、老子、庄子、墨子、朱熹和王阳明。孔子(约公元前551-约公元前479年)与早期希腊的智者赫拉克利特(约公元前535 - 公元前475年)大致是同时代的人。但大量孔子的教诲被保存在《论语》这部于孔子身后被编定的书中,其数量要远多于我们目前可获得的相当有限的赫拉克利特残篇。事实上,由于孔子对道德哲学和政治哲学的重要贡献,人们通常把他和年代上更晚的亚里士多德(公元前384–322)相类比。

中国哲学代表着一个悠久且连续的传统。这一传统吸收了包括印度在内的其他文化中的诸多元素。至少从定居并安葬在北京的耶稣会会士利玛窦(1552-1610)开始,中国就已经和欧洲的科学传统有所接触。国际上对中国古典哲学的兴趣正以超乎寻常的速度增长着。这种兴趣早在莱布尼兹那里就已经表现得很明显了。例如,《道德经》目前拥有超过150种英文翻译。对于在中国的哲学,我们仍有许多东西需要学习。

北京大学创建于1898年,初名京师大学堂,是传统太学在现代的接替。这所大学有着丰富的哲学遗产和中国最古老的哲学系。事实上,这里是伟大的中国学者冯友兰先生的家。他的《中国哲学简史》(1948)对于想要了解中国思想的人们仍然是一个可靠的指南。作家和哲学家胡适先生在哥伦比亚大学留学时曾是约翰·杜威的学生。他一度担任过北京大学校长,也撰写过一部重要的中国哲学史著作。

多年以来,伯特兰·罗素(1920年)、约翰·杜威、让-保罗·萨特和西蒙娜·德·波伏娃(1955年)这些西方哲学家们都曾造访过中国。据说,罗素在北京大学的第一场讲座甚至有1500名听众。让我们列举几位曾在北大演讲过的西方学者:保罗·利科在1999年访问北大;尤尔根·哈贝马斯在2001年4月访问北大;雅克·德里达2001年9月访问北大;理查德·罗蒂在2004年访问北大;以及索尔·克里普克在2012年访问北大。

我热切希望此次大会能激发国际上对中国哲学新的兴趣,也希望东西方的哲学家们去思考那些被新的视角和进路所丰富的世界问题。

无论在哪里被践行,哲学都和当地语言、文化以及传统密不可分。然而,在探寻恒久的、普遍的真理过程中,哲学也始终力图以大胆的且具有创造性的方式追问自身的条件并超越局域限制。

自二十世纪初以来,世界哲学大会已经为哲学实践添加了一个重要的新维度。第一届世界哲学大会1900年在巴黎举行。伯特兰·罗素说那次大会改变了他的一生,因为他遇见了意大利逻辑学家朱塞佩·皮亚诺。很多当时最伟大的学者们来到了巴黎,其中包括亨利·柏格森、保罗·纳托普、亨利·彭加勒、格奥尔格·齐美尔、汉斯·费英格等。

之后的大会也同样具有突破性。1908年的会议在海德堡举行,由埃米尔·布特鲁担任会议主席;乔西亚·罗伊斯、威廉·文德尔班和贝奈戴托·克罗齐在全体大会上发言。埃德蒙德· 胡塞尔尽管未能出席1934年布拉格的大会,但他为这届大会撰写了一篇演讲词。

后来的哲学大会在世界上各个伟大的城市被举办,包括阿姆斯特丹(1948)、布鲁塞尔(1953)、威尼斯(1958)、墨西哥(1963)、维也纳(1968)、蒙特利尔(1983)、布赖顿(1988)、莫斯科(1993)、波士顿(1998)、伊斯坦布尔(2003)、首尔(2008)、雅典(2013)以及这次的北京。让我们略举几位2013年雅典大会中全体大会的发言者: 苏珊·哈克、约翰· 麦克道、野家啟一、苏莱曼·贝希尔·迪亚涅)以及阿卜杜萨拉姆·侯赛因诺夫。我们承诺,2018年第二十四届世界哲学大会将会更加国际化。

北京的第二十四届世界哲学大会提供了迄今为止任何一届世界哲学大会中最大、最丰富和最多样的哲学议程。该议程体现了一种超越以传统的(大部分是希腊的)范畴为核心的狭隘的西方式哲学进路的真正尝试。议程经过了精心的设计以包括对东方和西方、北方与南方的承认。所有形式的哲学都被囊括其中:不仅仅是那些传统意义上在希腊的、印度的、犹太的、基督教的、伊斯兰教的和中国的伟大思想体系中的哲学,还包括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环境哲学、原住文化哲学、世界大同哲学以及在边缘处的哲学。有一场专题会议讲不仅仅讨论爱,还会讨论人道(仁),“心”和团契。

我非常高兴能够看到已经有如此多的杰出的国际学者和哲学家们同意参与到5个全体大会、10个专题会议、5个捐赠讲座、特邀会议、成员团体会议、圆桌会议,基于个人投稿的99个分组会议,以及同样重要的学生会议。这届会议将批判性地反思哲学在与如下重大事项的关联中所扮演的角色:世界文化、全球化以及作为世界公民的我们在努力实现我们共同的人性的过程中所遭遇的各种各样的生存的和环境的威胁。学以成人!

这届大会也将庆祝一些重要的纪念日。其中包括有卡尔·马克思(1818-1883)诞辰两百周年。为此,国际哲学团体联合会前任主席威廉·麦克布赖德将带来一场关于马克思的特别纪念讲座。北京大学将迎来一百二十周年校庆纪念。此外,2018年也是国际哲学团体联合会成立75周年。国际哲学团体联合会的名誉主席阿伽奇为此准备了精彩的展览。这届大会还将首设两场捐赠讲座——王阳明讲座和西蒙娜·德·波伏娃讲座。

我们应当怀着感激之情记住:在北京举办大会的大胆倡议——事实上还有此次大会的主题“学以成人”——最初来自于著名的中国儒家学者、北京大学的杜维明教授。他也是国际哲学团体联合会指导委员会的委员。2013年,国际哲学团体联合会代表大会在雅典欣然接受了这份邀请。我们还要感谢北京大学哲学系主任王博教授和他所有北京大学哲学系的同事们。另外,我想要特别感谢北京大学党委书记郝平教授、北京大学校长林建华教授以及北京大学时任副校长李岩松教授对实现此次大会所做出的奉献。我还想衷心地感谢对大会鼎力相助的中国哲学界以及所有参与会议组织工作的人。

这届世界哲学大会向着跨文化的理解迈出了重要的一步。对于来自世界各地的哲学家们来说,这是一次漫步、交谈和彼此倾听的机会。我邀请大家来这所著名大学的校园里走走,聆听讲座,参与讨论,享受文化活动并和他人分享你的体验。这才是真正的哲学交响曲。


Dermot Moran

德莫特.莫兰

国际哲学团体联合会主席


微信图片_20180814091927


奏响“学以成人”的哲学乐章

  

8月13日至20日,第二十四届世界哲学大会,将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召开。

本届大会是世界哲学大会历史上第一次以中国哲学思想文化传统作为基础学术架构,第一次将中国精神秩序中核心关注的自我、社群、自然、精神及传统作为核心议题,以“学以成人”为主题展开全方位的哲学研讨。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是马克思诞辰200周年,此次大会将为此增设专场捐赠讲座,纪念这位伟大的哲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

从1900年的巴黎到2018年的北京,岁月的年轮铭记了一代代中国学人的奋进与求索,见证了中国哲学话语走向世界舞台的历史征程。历经百年沧桑的北大燕园,即将以其融贯中西的开放情怀,鸣奏和而不同的哲学交响。


哲学之光照亮百年求索

  

“经济活动和进取精神的中心。”历史学家皮埃尔·米盖尔如是描述1900年的巴黎。彼时,万国博览会和第一届世界哲学大会在此举行,工业盛会和思想盛宴交相辉映。

第一届世界哲学大会由国际哲学界知名学者发起,亨利·伯格森、保罗·纳托普、亨利·彭加勒、伯兰特·罗素、格奥尔格·齐美尔等著名哲学家云集,哲学诸领域的全球性对话由此启幕。但很长一段时期,世界哲学大会上鲜有中国学者的身影。

此时的中国,正处于民族危机之中。

这个拥有悠久哲学传统、塑造了古老文明的东方国度,却在面临“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时陷入彷徨,几近崩溃。

“欲图根本之救亡,所需乎国民性质行为之改善。”经过从器物到制度再到思想的艰辛探索,中国先进知识分子意识到,当务之急是要用新的哲学对大众进行思想启蒙。在启蒙与救亡的双重变奏中,1912年,北京大学文科哲学门创立,中国现代哲学自此发端。

李大钊开设了唯物史观等有关马克思主义的课程,胡适、冯友兰、张岱年开辟了创建中国哲学学科的不同研究模式,蔡元培不遗余力倡导美育,杜威、罗素等应邀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传统哲学、西方哲学构成的中国现代哲学学术版图从此奠基。“北大的哲学传统,一开始就是开放的、包容的,同时又植根于中华文明。”北京大学校长林建华说。

1934年,冯友兰应邀出席赴布拉格参加第八届世界哲学大会,在题为《哲学在现代中国》的学术报告中,他向国外同行描绘了中国哲学研究现状,并讲道:“第一阶段的精神领袖们基本上只有兴趣以旧释新,而我们现在则也有兴趣以新释旧。第二阶段的精神领袖只有兴趣指出东西方的不同,而我们现在则有兴趣看出东方西方之间所同。”

“在这届大会上,冯先生批判了当时中国学界存在的‘全盘西化’和‘古史辨派’两种思潮,明确了中西哲学比较研究的重要性,并在世人面前表明‘阐旧邦以辅新命’的哲学研究立场。”重新翻阅这篇在中外哲学交流史上颇具影响的文献,中央民族大学教授牟钟鉴仍为其气势所感动。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世界哲学大会被迫中断,直到1948年才得以再次举行。同年,国际哲学团体联合会成立,作为全球最高层级的非政府性世界哲学组织,每5年定期召开一次世界哲学大会成为其主要活动之一。

1978年,中华大地,题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一篇哲学文章石破天惊,发出震撼人心的时代先声。随后,改革开放迎来学术成长的春天,中外学术交流的大门由此打开。

1983年,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首次组团以观察员身份参加了在蒙特利尔举行的第十七届世界哲学大会。“在大会闭幕式上,主席致辞后专门请中国哲学家汝信发言。汝信的简短演说积极、热情,在世界哲学大会上初次展露了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哲学家的真诚形象。”中国社科院研究员姚介厚回忆。

此后,历届世界哲学大会都活跃着中国学者的身影。1988年起,邢贲思、姚介厚、谢地坤等相继当选国际哲学团体联合会指导委员会委员。进入21世纪,越来越多的中国学者担任大会分组会议主席。2013年,中文成为世界哲学大会的永久性工作语言。

随着学术交流范围的扩大和研究水平的提升,在中国举办一届世界哲学大会,成为中国学者的梦想。

2013年,第二十三届世界哲学大会结束后,在国际哲学团体联合会执行委员会上,经过一番激烈陈述、争辩、质询、反驳,北京大学在与巴西哲学协会的竞争中胜出,获得第二十四届世界哲学大会主办权。

  

“学以成人”凝聚古今智慧

  

“认识你自己!”这句镌刻在古希腊德尔菲神庙门柱上的箴言,被苏格拉底作为其哲学研究的出发点。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大约在同时期,遥远的东方世界,孔子门生在编撰《论语》时开宗明义。

人,无疑是东西方哲学家追问内心、寻求知识、展开思索的原初起点;时至今日,依然是世界哲学领域的重要议题。致力于开拓人的多重维度,探究人类面临的各种挑战,第二十四届世界哲学大会的主题最终确定为“学以成人”。

“‘学以成人’是理论和实践的结合,是认知,也是行为。个人不是孤立的个体,是一个网络的中心点,也是另一个中心点的组成部分。学做人,必然牵涉他者,如家庭、群体、民族、社会、国家、宇宙。从生物人到文化人、文明人、政治人、经济人、生态人等等,包括各种人物角色的转换,人始终处在转化和被转化、塑造和被塑造的变化过程之中。”中国组委会学术委员会主席、北京大学教授杜维明这样解释大会主题。

中央党校教授韩庆祥在细数历届大会主题后发现,自第十八届世界哲学大会起,大会均围绕“人”的问题展开对话。“这体现了世界哲学大会对哲学本质的彰显。哲学重点关注两个维度,求真和求善,而求善正是围绕人进行的。在这一意义上,确定‘学以成人’作为这届大会主题,是对传统的延续。”韩庆祥说。

在浩如烟海的中国传统哲学典籍中,对知识、道德和健全人格的追求,贯穿始终。

“‘学以成人’是儒学的精髓。”中国孔子研究院院长杨朝明指出,“儒家十分关注人之为人的问题。儒学是修己安人之学,人禽之辨是其逻辑起点,孔子对大学之道、志于道、志于学的反复强调,也是着眼于人的培养。”

在第二十四届世界哲学大会程序委员会中方委员、山西大学教授江怡看来,“学以成人”,既有浓郁的中国哲学色彩,也是一个中西哲学交流互鉴的话题。“这届大会的5个分主题,自我、社群、自然、精神和传统,都关乎人类未来发展和全球命运等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这些都充分表达了哲学的时代关注。”

在经济全球化浪潮中,每种文化、文明都遭遇到现代性问题的挑战,呈现出各种不同的问题。“人应该怎样生活”“如何培育人性”等面向人类、面向时代、面向哲学、面向生活的命题,摆在各国哲学家面前。

“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人,而不仅仅是一种经济动物,是一个亟待思考和回答的问题。”山东大学刘森林教授认为,思考各种文明对此问题的不同思路和可能性贡献,进行不同文明之间的对话,在相互启发和学习中推进对这个问题的思考,很重要性,也很迫切。

“我们是在全球范围内相互联系并相互依赖,我们的学术实践必须反映这个现实。‘学以成人’这个主题,恰当地表达了我们对于相互学习的承诺,道出了我们为整个世界的进步、和平及和谐而一起发展共同人性的意愿。”国际哲学团体联合会主席德莫特·莫兰教授说。

“学以成人”,凝聚着穿越古今的智慧。以此为主题的哲学盛会,既为了回归到“人”以反思文明历程,更为了从“人”出发展望未来发展。

  

哲学话语引领时代发展

  

5场全体大会报告、10场专题会议报告、7场捐赠讲座、99个分组会议以及其他116场特邀会议、156场圆桌会议、98场协会会议、160场学生会议。翻看第二十四届世界哲学大会议程,一串串数字令人振奋,规模空前。来自全球121个国家和地区的哲学家代表及哲学爱好者将前来参加大会,大会共收到论文5000多篇。

“这是迄今为止历届世界哲学大会中最大、最丰富和最多样的哲学议程。”德莫特·莫兰极为赞赏,“所有形式的哲学都被囊括其中:不仅有那些传统意义上在希腊、印度、犹太、基督教、伊斯兰教和中国的伟大思想体系中的哲学,还包括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环境哲学、原住文化哲学、世界大同哲学以及在边缘处的哲学。这体现了一种超越以传统范畴为核心的狭隘的西方式哲学进路的真正尝试。”

担任“哲学和大众文化”分组会议主席并参与特邀会议“东亚的审美意识”讨论的中国社科院研究员刘悦笛发现,这届大会的中国元素明显增多。“这不只是因为在中国举办,更重要的原因在于,中国哲学家研究实力整体提升,话语权不断增强。”

环顾国际哲学界,不难发现,中国哲学家的研究工作正逐渐受到重视。杜维明的“精神人文主义”、成中英的“本体诠释学”等原创性理论渐成全球哲学话语;邱仁宗、杨国荣荣膺国际哲学学会(IIP)院士,后者又于2013年当选国际形而上学学会主席;不少中国学者成为国际顶尖期刊编委,以非形式逻辑和论辩理论领域的顶尖杂志《论证》为例,其19位编委中就有熊明辉和吴鹏2名中国学者。

“我们越来越意识到,离开中国在哲学、文化以及精神方面难以估量的文化和理论遗产,哲学就是有缺陷的。国际哲学共同体完全应该对中国哲学在古代、近代和当代思想中的贡献给予应有的价值认可,并在其学术研究和学术任务中,凸显它对人类社会文化发展的重要相关性。”国际哲学团体联合会秘书长卢卡·斯卡兰提诺说,“我们可以合理地预测大会的部分成果:中国和其他国家学术伙伴关系的总体规模将会显著变化,世界哲学团体的内在地缘结构将彻底转变!”

罗素说,要了解一个时代或一个民族,我们必须了解它的哲学。前来参会的哲学家,期待能在理解中国哲学的过程中倾听中国声音,了解中国故事。

“大会让参与者有机会了解他们的中国同行在做什么,也让中国同行了解其他国家的同行在做什么,彼此间有机会在未来建立新的合作。”土耳其哲学协会主席、马尔提普大学教授伊约娜·库苏拉蒂说。尼日利亚韦兰研究院主席T.奥克雷表示:“中国提升了十几亿人民的生活水平,这是一项无与伦比的成就。我希望窥探中国发展奇迹的奥秘。至于中国哲学,我希望我的访问能激发我更多的学习热情,帮助我更深入地去探究其蕴含的古代宝藏与现代视野。”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运用中国哲学智慧把脉当今世界性难题的中国方案的典型代表,蕴含着改变世界的哲学伟力。这一重要理念,多次载入联合国决议,体现了国际社会对中国哲学话语的认可。”韩庆祥说,“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以本届世界哲学大会为契机,中国哲学必定会在交流互鉴中走向成熟,走向辉煌!”

(光明日报北京8月12日电)


微信图片_20180814091920


一、全体大会 

1、自我 

2、社群 

3、自然 

4、精神 

5、传统

二、专题会议 

1、 仁、团契、爱、心 

2、 心灵、大脑、身体、意识、情感 

3、 在边缘处的哲学:控制、自由、团结 

4、 权利、责任、正义 

5、 人类、非人类、后人类 

6、 科学、技术、环境 

7、 创造、符号、美感 

8、 理性、智慧、善的生活 

9、 表达性、对话、可译性 

10、差异性,多样性和共同性

三、分组会议 

1、美学和艺术哲学 

2、非洲哲学 

3、非裔哲学 

4、古希腊哲学 

5、生物伦理学 

6、佛教哲学 

7、商业伦理学 

8、拜占庭哲学 

9、中国哲学  

10、基督教哲学 

11、比较哲学 

12、概念史 

13、儒家哲学 

14、当代哲学 

15、中国当代哲学 

16、世界大同

17、道家哲学 

18、东亚和东南亚哲学 

19、环境哲学 

20、伦理学 

21、研究伦理学 

22、存在哲学 

23、实验哲学 

24、分析哲学史 

25、哲学史 

26、人本主义和后人本主义 

27、人的权利 

28、印度哲学 

29、跨文化哲学 

30、伊斯兰哲学 

31、犹太哲学 

32、拉丁美洲哲学 

33、逻辑学 

34、马克思主义哲学 

35、医学伦理学 

36、中世纪哲学

37、元哲学 

38、形而上学 

39、哲学中的神秘主义传统 

40、道德心理学 

41、本体论 

42、现象学 

43、哲学人类学 

44、哲学咨询和治疗 

45、哲学解释学 

46、关于种族的哲学论题 

47、哲学和电影 

48、哲学和语言学 

49、哲学和文学 

50、哲学和大众文化 

51、哲学和口述传统 

52、哲学和精神分析学 

53、在边缘处的哲学 

54、儿童哲学 

55、行动哲学 

56、建筑哲学 

57、关于论证的哲学 

58、人工智能哲学

59、认知神经科学哲学 

60、交往对话哲学 

61、文化哲学 

62、死亡哲学 

63、发展哲学 

64、经济哲学 

65、教育哲学

66、家庭哲学 

67、食物哲学 

68、性别哲学 

69、全球化哲学 

70、历史哲学 

71、原住文化哲学 

72、信息和数字文化哲学 

73、语言哲学 

74、法哲学 

75、解放哲学 

76、逻辑哲学 

77、数学哲学 

78、心灵哲学 

79、音乐哲学 

80、自然哲学 

81、物理学哲学

82、宗教哲学 

83、科学哲学 

84、性与爱的哲学 

85、运动哲学 

86、技术哲学 

87、轴心时代哲学 

88、身体哲学 

89、人文和社会科学哲学 

90、生命科学哲学

91、价值哲学 

92、政治哲学

93、后现代主义 

94、文艺复兴和早期近代哲学 

95、俄罗斯哲学 

96、社会哲学 

97、哲学社会学 

98、哲学教学 

99、知识的诸理论和知识论 

四、捐赠讲座 

届时将有至少 5 场捐赠讲座,

分别命名为: 阿维罗伊、迈蒙尼德、祁克果、茶山和王阳明


责任编辑:牛莉
扫描二维码以在移动设备观看

诗讯热力榜

  1. 丁香诗会 | 赏丁香、话诗词,西城区“致敬巨匠 百年诗情”法源寺百年丁香诗会盛大启幕
  2. 吴付刚:君风十里,习酒飞觞
  3. 路也:两个女子夜晚饮酒
  4. 李元胜:天地之酿
  5. 陈云坤:习酒遐思
  6. 王喜|习酒:每一滴都揣着君子之道
  7. 凤仪镜子:习酒,对酱香的三种追问
  8. 李丁:窖藏往事
  9. 黎落:唱词
  10. 邓诗鸿|习酒:世纪之约
  1. 张宏森:聚焦出作品出人才 为建设文化强国作出更大贡献
  2. 一路高铁一路诗——赣鄱春韵火车诗会在江西举行
  3. 每日好诗第423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4. 谢冕:我对诗歌有一个理想
  5. 每日好诗第423期(旧体诗)入围作品公示
  6. “荣耀·乡情”艺术暨“艺术助力乡村振兴”系列主题活动开启
  7. 新《诗刊》为何要发一篇“旧文章”
  8. 《诗刊》改版座谈会在京举行
  9. 第419期“每日好诗”公开征集网友评论的公告
  10. 创刊40周年 | “我的《诗歌报》/《诗歌月刊》记忆”征文启事
  1. “东京梦华 ·《诗刊》社第40届青春诗会” 签约仪式暨新闻发布会在京举办
  2. 东莞青年诗人展之三:许晓雯的诗
  3. 2024年“春天送你一首诗”活动征稿启事
  4. 屈子行吟·诗歌之源——2024中国·怀化屈原爱国怀乡诗歌奖征稿启事
  5. “唐诗之路,诗意台州”第八届中国诗歌节诗歌征集启事
  6. 东京梦华·《诗刊》社第40届青春诗会征稿启事
  7. 每日好诗第419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8. 《中秋赋》中心思想
  9. 每日好诗第420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10. 中国南阳·“月季诗会”采风作品小辑
  1. 中国诗歌网开通“《诗刊》投稿专区”
  2. 《诗刊》征集广告词
  3. 清新旷达 笔底无尘——读温皓然古典诗词
  4. 同舟共济,以诗抗疫——全国抗疫诗歌征集启事
  5. 关于诗和诗人的有关话题
  6. 赏析《不要温和地走进那个良夜》
  7. 寻找诗意 美丽人生——上海向诗歌爱好者发出邀请
  8. 公告:中国诗歌网“每日好诗”评选相关事宜
  9. 以现代诗歌实践探寻现代诗歌的本原
  10. 首届“国际诗酒文化大会”征稿启事 (现代诗、旧体诗、书法、朗诵、标志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