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苍林:心有猛虎

作者:陈海强 周苍林   2018年10月31日 11:43  中国诗歌网    1643    收藏

 

01
访谈录

 

 

周苍林:心有猛虎

 

人物档案】周苍林,男,上世纪60年代中期出生,1993年加入四川省作家协会,曾参加首届中国网络诗人高研班。作品散见于《诗刊》《星星诗刊》《绿风》《诗林》《草堂》《中国诗歌》《飞天》《四川文学》《青年作家》《杂文选刊》《随笔》《佛山文艺》等报刊。入选《诗歌点亮生活》《中国年度优秀诗歌》《中国四川新时期诗选》《当代中青年抒情诗选》等选本,著有诗集《喊一声》《落在地上的闪电》等多部。

 

陈海强:苍林兄,别来无恙吧。上次北京一别,回四川后,有没有“重整旧山河”之类的感触?

 

周苍林:从北京回来后,我一如既往地坚持读书,潜心写作。也谈不上重整旧山河,因为在我心目中,诗歌的山河依然完整。因为生活和工作的缘故,我中断过十多年的诗歌写作,但我始终牵挂着诗歌,像热爱土地一样热爱写作,随时准备着重返诗歌的田野,过一种精耕细作的生活。

 

陈海强:谈谈你的工作。我记得你有新闻记者采访证,你在什么样的单位从事什么性质的新闻工作?你的工作和写诗有何关联?

 

周苍林: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我参军入伍,然后赶上大裁军,部队撤编,我又回到了家乡,因为是城镇兵,按照政策在退伍后被安排到一个供销社上班。业余时间,我喜欢写诗,1985年至1994年这个时间段,我在《星星》《飞天》等文学期刊发表了大量诗作,出版了诗集《一树歌唱的叶子》,这是我的第一部诗集,叶延滨老师给我写了序,然后加入了四川省作家协会。有了点名气之后,县委宣传部将我作为有写作特长的人才调入了县委报道组,在全县从事新闻宣传报道工作。实际上,我只是个通讯员,负责向省市媒体投稿,采写对象也仅仅局限于县里的各类工作和典型事件。此后很长一段时期,我整天忙于下乡采访,疏远了文学创作。我干任何事情都很投入,无法像别人那样一边认真工作一边认真写诗。我得不断去除内心的杂念,否则根本找不到写作的状态。

 

陈海强:你的短诗写得特别精彩,让我想到武侠小说中常说的“一寸短一寸险”。但你平时言行举止大大咧咧,给人的印象不像是善于四两拨千斤的选手,这该如何理解?你对性格和作品的关系有过深入思考吗?

 

周苍林:写短诗容不得一句废话。这与我的性格也有密切关系。我生性耿直,容易激动,平时喜欢有一说一,不善于绕弯子。这种性格是我的短板,或许也是我没有写过长诗的原因。像牡蛎用坚硬的外表藏起一颗柔软的心,一些人内心的柔软总是被外表的坚毅遮蔽。我就是这样一个人。受过伤害之后就更加惧怕伤害,用坚硬的外壳把自己保护起来、伪装起来。实际上我非常胆小,尤其害怕杀生。随着年纪增长,愈发见不得杀生。甚至为儿时丧生在自己手上的麻雀而痛心和懊悔。我的诗歌作品中有一条悲悯的基调,这也是我内心的基调。我的外表可能会让大家失望。只有在作品里,我才是一个诗人。除了写诗,我也写杂文,在《杂文选刊》《杂文报》等报刊上发表过一些针砭时弊的文章。这与我嫉恶如仇的性格有关。当然,我也有偏激的时候。

 

陈海强:这个访谈不能以问答形式进行到底,还是把表达的权利交回给你吧。我在印象记中写你练就了小李飞刀般的诗歌创作绝技,拥有了文学的“护体神功”,其实是想谈及文学与人生的关系。有时候好像文学挺没用的,不像一枚金币可以带来直接的好处,但有时候文学又像升起在精神版图的群星,可以指引人们穿越命运之海上所有的夜晚。读完你的一些作品后,我感觉文学对你的人生影响也挺大。

 

周苍林:文学改变了我的命运,也给了我勇气和尊严。诗人在生活中总是格外容易陷入孤独。我只有在孤独中才能与那些古今中外的文学大师们会晤和交流。在孤独的氛围里,写作就是一种安静地倾诉和思考。孤独向我们展现了辽阔的文学天地。可以说,孤独成就了我的写作,而写作成就了我的人生。

 

陈海强:你对短诗情有独钟,创作的数量和质量都维持在一个较高水准。我也喜欢写短诗,甚至专门钻研过6行诗、8行诗等短诗体例的写作,但感觉关键问题还不是体例问题,而在于如何写出新的情感和发现。你最新的诗作中,我很喜欢《心有猛虎》,这首诗的写作应该还有隐藏在文字背后的故事,借此机会聊聊吧。

 

周苍林:因为特别喜欢写短诗,我阅读过大量优秀的短诗。短诗很适合我,所以我才致力于短诗的思考和写作。《心有猛虎》这首诗,父亲和猛虎都是虚构的。实际上,我就是内心藏有猛虎的人。从年轻到不年轻,得到过荣誉的光环,也有许多失意和伤感。借父亲和猛虎的形象,我给自己的人生经历和体验找到了情感的宣泄口,完成了诗意的表达和呈现。当然,这种虚构离不开真情实感的支撑。

 

陈海强:记得有位诗人说过,诗人宜散不宜聚,好像诗歌创作也存在一种自我探索和领悟的修行之路,有时候交流并不能帮助一位诗人在短期内快速提高写作水平,反而可能导致浮躁状态。不过,我对此并没有太多芥蒂,反倒觉得大家应该多聊聊正在写的东西,至少可以相互了解创作中的瓶颈以及具有启示性的洞见。

 

周苍林:我赞成必要的交流,但反对空谈。拿出自己的作品直接让人修改,指出不足,并从别人的修改中取舍和领悟,这样更为务实一些。每一位诗人都有自己的语言和书写习惯,邯郸学步和固步自封都是不行的。我会感悟和学习别人的长处,提高吸收养分的能力。写作需要交流,但更多的可能还得靠个人努力和悟性。

 

陈海强: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每一位写作者身后都有一个故乡,这个故乡在作家的作品中一次次被利用甚至创造,最终成为全新的文学故乡。但在诗歌作品中,这种情形似乎不如散文、小说等文体那么明显,比如我在你的诗歌作品就没有看到具有典型地域特征的书写。在这方面,你有没有刻意回避过什么。读你的诗歌作品,我也注意到诗歌创作中的虚构问题。当然,这并不是大是大非的原则问题,而是如何理解文学真实的问题。

 

周苍林:“错把故乡认他乡,归客却如旅人”。每个人的心中都应该有一个虚拟的故乡。我把故乡融入到身体和心灵里,因为只有进入心灵的故乡才能不受局限,才可以让我把从故乡获取的经验与其它地方的经验进行融合。所以,我认为文学作品离不开虚构,虚构让诗歌更美丽。

 

陈海强:我在印象记的结尾将你与《老人与海》中的老渔夫圣地亚哥做对比,其实当我写下“他不年轻了,甚至已经开始变老了”这句话时,心里想的是“嗨,人家还年轻着呢,你这么写太狠了……”你能理解我为什么突然间用词不当了吧。期待读到你的更多好诗。

 

周苍林:感谢海强用圣地亚哥的精神激励我。如果我有一个世纪的生命,现在应该是走在人生旅程的中途。我的内心世界还非常年轻,依然拥有一腔不服输的热血。人生有很多东西都会渐渐放下,但爱和诗歌必须进行到底。唯有爱和诗歌,如同日月星辰照耀和引领我,在这个百感交集的人间阔步前行。

 

 

02
印象记

 

诗界老兵周苍林

 

周苍林真的当过兵吗?当我写下“老兵周苍林”几个字的时候,尚不能确定,也想不起来是否与其谈论过此类话题。但是犹豫几秒钟之后,我还是凭直觉保留了这个标题,然后接着往下写。初稿完成后,发给周苍林过目,他直接发来一张泛黄的士兵证照片。啊,周苍林果然当过兵,而且是名副其实的老兵,他的从军经历可以追溯到上世纪八十年代初。难怪读他的诗歌作品,能够隐约感觉到一种赤子之心、热血情怀,字里行间有股子老兵才有的劲儿。

 

我与周苍林相识于上海。几年前,中国作家出版集团、中国诗歌网曾在上海大学举办首届中国网络诗人高研班,我和周苍林都有幸入选了高研班。虽然,30位入选诗人年龄相差悬殊、经历迥然相异、成绩未必齐整,但大家互称同学,平等友爱,风气融洽。期间,恰逢元旦,高研班放假,可以自由活动一天。这一日,大伙儿黎明即起,在微信群里聒噪着要去逛逛上海滩,发言全都直奔主题,吵吵着要去何处虚度光阴、要与某某共进晚餐。我是第一次到上海,心中惦记着几个地方——宋庆龄故居,鲁迅公园,巴金故居。大约是我的提议吧,一部分诗友达成共识,早饭后结伴踏上去往鲁迅公园的路途。

 

之前,我们大概都不怎么清楚鲁迅先生就安葬在如今的鲁迅公园。所以,参观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到鲁迅先生墓前拜谒。出现在鲁迅先生墓前的诗人,有周苍林、赵琼、许仲、孟醒石、张二棍、黑雪、蓝珊、杨锦、陆辉艳、李易农等。周苍林扑通一声跪在鲁迅先生墓前,二话不说连磕三个头,每磕一下都在青石地板上发出响亮的撞击声。我站在周苍林身旁,他磕头的动静让我感到震撼。当即,我就写了一首诗,记录这次难忘的拜谒鲁迅先生的经历。这是一首短诗,抄录于此:“没错/第一个跪拜先生的人/是四川诗人周苍林/他磕了三个响头/我看见了/也听见了/随后大家以不同方式/继续叩拜先生/阳光下的鲁迅公园/突然出现这么一群人/是不是有点像/一支转战中的小小军队/征尘未洗/即将各奔前程/而我/还没有丢弃/心头那把沉默的战刀/不知道先生会不会/保佑我/墓园的树丛中/一只鸟儿似乎受到惊吓/飞走了/上海的天空/顿时挤满/翅膀的幻影”(引自《在鲁迅先生墓前》)。

 

当晚,我找来周苍林的诗作拜读,打眼一看,吃惊不小。比如《中秋月》:“——硕大的一颗泪珠/滑过夜的面颊。”该有怎样苍凉隐忍的内心世界,才能让中秋圆月成为夜空中的一颗泪珠啊。再读周苍林其它作品,同样多为短诗,寥寥数语,感情真挚,诗意浓郁,富有哲思和启示,于生活的细微处有新的发现,真是“一粒沙中见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这种四两拨千斤的写作手法,虽说算不上鲜见,但将其集中到一位诗人创作的主攻方向上,则是极为困难的事情。写短诗、做短文,需要凝神聚气、瞬间爆发,好比田径比赛中的短跑。短诗和短跑都以短字当头,但短跑在田径赛事中享有王中王的殊荣,短诗在文学创作中却难有同等地位。写短诗犹如披沙拣金,偶尔出彩,令人振奋和愉悦。周苍林一天到晚进行着短跑式的创作,写得极其勤奋、极其敏捷,数量和质量都维持在较高艺术水准上,这不能不说是一道诗歌景观。

 

常言道,文如其人。一位诗人有什么样的性格或许也能决定其写作风格。在上海大学乐乎楼朝夕相处的日子里,周苍林几乎每晚都会到我房间聊会儿诗歌。我和诗人苏省同住,苏省在上海朋友多、应酬频繁,而我当时遭遇着军旅生涯的挫折、身心疲倦,唯求深居简出、写诗自救。到上海后,除了与大学时代同寝室的张涛同学见过一面,其余时间都是天一黑便回到房间写作。写不到几十分钟,就有诗友过来聊天,我便合上电脑开始陪聊。这会儿,周苍林基本不会缺席。他有表达欲望,同时容易激动,谈起文学喜、怒、哀、乐皆形诸于色,这些都是我亲眼所见、亲耳所闻。周苍林要是赞成什么,必会慷慨激昂地直陈观点、直抒胸臆,说到激动处会用那双十分有力的大手抓住你的胳膊摇晃,或是拍着你的肩膀,循循善诱地问:“你说对不对?你说是不是这个道理?”我连忙点头对付。我能说不同意吗?他的一只大手像老鹰的爪子伸过来,另一只手握成铜锤般的拳头在高过头顶的位置比划。我笑着说:“苍林兄,你是对的,至少你这种坚持自己观点的行为算不上错。”周苍林谈到诗坛的丑恶事情时,会一脸十万火急的样子,一边说一边猛吸烟,原先尽力维持着的诗人形象,分分钟瓦解尽净,偶尔一巴掌拍到桌子上,震得茶杯抖动不已,或是霍地站起身,两眼圆睁如吊睛白额大虫,前后左右地走动起来,犹如手持冲锋枪扫射般把要批驳的人和事打个稀巴烂。我与文坛素无瓜葛,也从不关心诗坛的神圣或魍魉,所有轶闻对我而言都是过耳之风,我真正感兴趣的是周苍林的四川口音,夹杂着许多听不太明白的词汇,他讲述的神情时而令人吃惊,时而令人振奋,时而又令人笑得前仰后合,几乎岔过气去。

 

大约在去年冬天,周苍林来北京领一个诗歌奖,具体什么奖想不起来了。只记得诗人赵琼请客,邀我过去同周苍林小聚。那天下班时天几乎黑了,我坐地铁赶过去用了大概一个多小时。见到周苍林,大家都很兴奋,喝茶寒暄时却见他眼中有愁云掠过。一问才知道,周苍林接到领奖通知后,兴冲冲向单位领导和同事们告假,宣布自己要到北京领奖,于是坐上火车摇摇晃晃了一天一夜,到北京才知道此奖虽有名头,却不白送人,需要交纳一笔费用才能领走。我们问他交多少钱,他说出一个数目。印象中不算多也不算少。大家就帮他分析,如果这个奖领回去,对他的工作和生活有帮助,也可以领了;如果仅是打肿脸充胖子,想想朗朗乾坤,纸终究包不住火,花一把散碎银两算小事,坏了一世英名就不值当了。周苍林与主办方闹了别扭,似乎也不打算领奖了。大家就劝他释怀,权当告几天假,进京旅游了。周苍林长叹一声,一杯烧酒下肚再无言语。这样的英雄长叹,我是可以听懂的。前些年,这样的长叹快要将我的耳膜磨出茧子了。面对这种恶作剧般的现实,一个不屑于钻营的文学老兵唯有擦亮眼睛、掉头走开,再不浪费精力于沽名钓誉的事情上。

 

那晚刮着大风,大家告别之后,我就在心里想有没有其他办法帮助周苍林。后来,工作越来越忙,我渐渐无暇顾及此事了。到了今年年初,关于周苍林的好消息陆续传来。对一位诗人而言,最好的消息莫过于他又写出令人刮目相看的新作品。2018年2期的《青年作家》,刊登了周苍林的《心有猛虎》:“父亲用他的死/让卧在体内的一只猛虎/获得了自由/据父亲生前介绍:年轻时/他也曾有过与武松齐名的胆识/和荣耀/但父亲说:他喜欢与猛虎较量、挑战猛虎/却从不杀虎/父亲和虎是棋逢对手/更是非常投缘的朋友/常年与虎为伴/严峻的生存法则/让父亲和虎都曾有过横冲直撞的年代/并相互对搏得遍体鳞伤/到了老年,父亲和猛虎都有些累了/父亲用一把沉甸甸的大锁/把驰骋多年的猛虎锁在了心里/终日与虎交流、对白/父亲深陷的孤独与猛虎惺惺相惜/没有人看出来/蹒跚在暮色中的父亲/身躯里还藏卧着一只健硕的斑斓大虎/父亲走了/离开尘世的瞬间/我看见一只猛虎迎着我的泪水/扑面而来。”啊,这次周苍林让人们看到的何止是父亲心中的那头猛虎,而是人生的某种真相。

 

以前,常听人讲衰年变法。周苍林似乎要将变法进行到底,他是老兵,更是闯将,在诗歌创作中不断进行着自我突破。周苍林的寻路,不是因为在创作中陷入困顿、无路可走,而是吃了秤砣铁了心,自求新我诞生,非要以寻为路啊。他在诗歌创作中的改变,改得大胆率真,改得面目全非,也改出了成效。唯一变化不大的还是他的脾气和秉性。最近一次,周苍林似乎又遇到烦恼事。他发了一条微信朋友圈消息,援引网上热传的陈忠实先生回敬某领导的“你懂个锤子”,回敬了某位站在对面的人。呵呵,想到老兵周苍林挺直腰杆瞪着眼,一幅吃了豹子胆的模样,我就忍不住笑了。像以前一样,周苍林被生活的门缝卡住时,尽管会着急上火,但很快便能释然坦然。我也从不在这种情形下为朋友点赞。弓硬费弦,人硬费钱。桀骜不驯的性格自然会在生活中吃苦头,我自己不就是因为不肯或不善“拐弯”而收获了教训吗?作为朋友,我并不赞成这种率性而为,而是真心希望能够学到一些庖丁解牛的生存智慧。

 

几个月前,我萌生了为周苍林写一篇印象记的念头。仔细研读了他的一些作品后,眼前浮现出的却是另一个在人世间经受烟熏火燎、一脸沧桑的周苍林。我想到他那堪称“一塌糊涂”的好汉形象,想到他不胜酒力却又贪杯的毛病,想到他眼神中动辄流露出来的凌厉和忧伤。每个人身体里都有一座活火山,时不时都会有往事的灰烬翻腾和涌动。当周苍林又一次在诗歌中置换内心的能量时,我并不为他感到担心,而是替他感到高兴。因为周苍林已非等闲之辈,他练就了小李飞刀般的诗歌创作绝技,拥有了文学的“护体神功”。同时,我也想起了海明威在《老人与海》中塑造的老渔夫圣地亚哥,圣地亚哥老人一趟趟出海,梦想着捕捉到大鱼,周苍林也在文学之海上搏击风浪,想要捕捉诗歌的大鱼。他的背影中也有类似于圣地亚哥式的尚未被生活打败的痕迹。我的老师、作家温亚军出版过一部小说集《影子的范围》,书名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我觉得周苍林就是生活在雄心壮志的“影子的范围”,他还没有向生活投降的打算。

 

作为一名老兵,活着就有希望,就可能凭借一把残剑卷土重来。周苍林还在满怀激情地写着。当然,我也知道他不年轻了,甚至已经开始变老了,但是任何人也不能小瞧他。毕竟,周苍林的手中还有诗歌的飞刀尚未发出,谁知道他还能命中什么样的目标呢?

 

2018年9月26日星期三 北京

 

作者简介】陈海强,生于陕西,在京工作。毕业于陕西师范大学新闻系、广西桂林陆军学院、鲁迅文学院中青年作家高研班。15岁开始发表作品。作品入选《诗歌点亮生活》《中国年度优秀诗歌》《中国散文大系》等选本。发表各类作品200余万字。著有诗集、散文集、新闻作品选等多部。

 

 

03
自选诗

 

周苍林诗选

 

 

○中秋月

 

——硕大的一颗泪珠

滑过夜的面颊

 

○喊一声

 

小时候——喊一声冷

妈妈胸前就是一团火

喊一声走不动了

爸爸的脊背就是一辆奔跑的小车

长大了——喊一声回家

妈妈就是村口最先望见的一棵树

喊一声走了

爸爸就是送我最长的一条山路

现在——喊一声故乡

妈妈就是流在我眼里的泪水

喊一声亲人

爸爸就是装在我心中的怀念

将来——喊一声妈妈

一家人还会在另一个世界相见

喊一声爸爸

从此就再也不会分开……

 

○退回一分钟之前

 

退回一分钟之前

请卸妆的树叶们

鸟一样从栖息的大地

飞回树上去

我想知道

一树的兄弟姐妹

是怎样告别秋天的舞台

我想听听它们最后的歌唱

看一看它们分手、离开

依依惜别的场景……

 

只要退回一分钟之前

我就能和一树的兄弟姐妹

相聚同一个舞台

加入秋天的绝唱

只是,冬等不及了

它绝不允许为一分钟、一个人

影响到整个秋天的退场、谢幕……

 

○我所知道的故乡

 

我所知道的故乡

应该是坐在上席的长辈

所有递茶、敬酒的晚辈都是他的后人

我所知道的故乡

应该是杂草包围的老屋

所有不再升起的炊烟都是他去向不明的儿孙

我所知道的故乡

应该是山坡上随处可见的坟茔

所有偶尔燃放的香火、爆竹都是它的亲人

我所知道的故乡

应该是一捧热土

所有叶落归根的灵魂都是它身上的草木

 

○我的眼里长出一片森林

 

自从一只鸟向我飞来

我的眼里就生出了飞翔的翅膀

自从一群鸟向我飞来

我的眼里就长出了一片森林

 

——我的呼吸有鸟的气息

我的耳里装满了鸟的叫声

我用鸟的声音喊出鸟的热爱、向往

我的歌唱有鸟的旋律……

 

○一个徒步的人

 

一个徒步的人

走在山路上

一匹驮着闪电的快马

很快 就把他甩在了身后

 

一个徒步的人

经过岸边

一艘鼓满风帆的大船

很快 就把他丢在了身后

 

一个徒步的人

穿过公路

一辆疾行的汽车

很快 就把他抛向了身后

 

一个徒步的人

面向远方

一些无法超越的速度、事物

很快 就放缓了他的脚步

他内心的慢、从容

 

○一只叫“三儿”的羊

 

从山上赶着羊群下山

父亲喊一声“三儿”

羊群里就有一只羊回头

父亲听不见应答

又接连喊了几声

“三儿、 三儿、三儿……”

喊得有些急了

那只羊回过头后

干脆就不走了

父亲向那只站着不走的羊

莫名其妙的骂了一声

我紧跟在羊群的后面

故意不回应父亲

但我很奇怪

在父亲的羊群里

那只一听见我的乳名就要回头的羊儿

它是真以为喊它

还是它本身就叫“三儿”

很多年过去了

父亲常挂在嘴里的“三儿”还在

那只自以为是“三儿”的羊

和父亲都不在了

 

○人与石头的相遇

 

在山中

我在赶路

石头也在赶路

我与山上的石头互不相识

它下行

我上走

按理说,我们互不冒犯

都在各走各的路

但我和石头

还是在共同经过的路口

狭路相逢

发生了摩擦……

我听见石头恶狠狠地骂了一声:“找死”

眼前一黑,就什么也不知道了

等我醒来的时候

骂我的石头已不见了踪影

山下的沟壑里

堆满了乱石的尸体

里面一定有一块石头

是替我而死……

 

○一小片黑夜

 

从庞大的黑夜里

抽出身来

他是黑夜的一小片

一小片有思想的黑夜

一小片看不见

一小片正在行走或移动的

黑夜

 

○在羊的眼里

 

一只羊看着我从挂着羊头的餐馆出来

一只羊看着我从拴着羊的树下路过

一只羊看着我把更多的羊带进城里

一只羊看着我脱下乡下的皮囊换上城里的马甲

一只羊看着我追着父亲的羊群从坡上跑到坡下

一只羊看着我搂住羊的脖子在草地上翻滚

一只羊看着我赶着落山的夕阳进了羊圈

一只羊看着我发出咩咩的叫声回到童年

一只羊看着我从生到死的眼里都是一样的信任和善良

羊啊羊

我愧对你的双眼

 

○心有猛虎

 

父亲用他的死

让卧在体内的一只猛虎

获得了自由

据父亲生前介绍:年轻时

他也曾有过与武松齐名的胆识

和荣耀

但父亲说:他喜欢与猛虎较量、挑战猛虎

却从不杀虎

父亲和虎是棋逢对手

更是非常投缘的朋友

常年与虎为伴

严峻的生存法则

让父亲和虎都曾有过横冲直撞的年代

并相互对搏得遍体鳞伤

到了老年,父亲和猛虎都有些累了

父亲用一把沉甸甸的大锁

把驰骋多年的猛虎锁在了心里

终日与虎交流、对白

父亲深陷的孤独与猛虎惺惺相惜

没有人看出来

蹒跚在暮色中的父亲

身躯里还藏卧着一只健硕的斑斓大虎

父亲走了

离开尘世的瞬间

我看见一只猛虎迎着我的泪水

扑面而来

责任编辑:ZYS
扫描二维码以在移动设备观看

诗讯热力榜

  1. 诗有情兮情长存——纪念拜伦逝世200周年
  2. 赴一场橘花盛宴!中外文学大咖齐聚黄岩!
  3. 每日好诗第425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4. “我与《诗刊》的故事”征集获奖名单公布
  5. 2024“春天送你一首诗”征集选 |第十辑
  6. 每日好诗第425期(旧体诗)入围作品公示
  7. 第421期“每日好诗”公开征集网友评论的公告
  8. 世界读书日·《明月沧海的高蹈脚步》分享会在京成功举办
  9. 当好乡村娃的“大先生”
  10. 第422期“每日好诗”公开征集网友评论的公告
  1. 中国作协召开党纪学习教育动员部署会暨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扩大)会
  2. 每日好诗第424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3. 每日好诗第424期(旧体诗)入围作品公示
  4. 除了诗歌美学,还应强调诗歌力学
  5. 细节是诗意生成和传达的强大动力
  6. 2024“春天送你一首诗”征集选 |第九辑
  7. 致敬巨匠,百年诗情!北京法源寺百年丁香诗会今日开幕
  8. 第421期“每日好诗”公开征集网友评论的公告
  9. 海峡两岸诗人在漳共品四月诗歌诗与城市光影——2024闽南诗歌节在闽南师范大学开幕
  10. 2024年橘花诗会诗歌征集获奖名单公示
  1. “东京梦华 ·《诗刊》社第40届青春诗会” 签约仪式暨新闻发布会在京举办
  2. 东莞青年诗人展之三:许晓雯的诗
  3. 2024年“春天送你一首诗”活动征稿启事
  4. 屈子行吟·诗歌之源——2024中国·怀化屈原爱国怀乡诗歌奖征稿启事
  5. “唐诗之路,诗意台州”第八届中国诗歌节诗歌征集启事
  6. 东京梦华·《诗刊》社第40届青春诗会征稿启事
  7. 每日好诗第419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8. 《中秋赋》中心思想
  9. 每日好诗第420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10. 中国南阳·“月季诗会”采风作品小辑
  1. 中国诗歌网开通“《诗刊》投稿专区”
  2. 《诗刊》征集广告词
  3. 清新旷达 笔底无尘——读温皓然古典诗词
  4. 同舟共济,以诗抗疫——全国抗疫诗歌征集启事
  5. 关于诗和诗人的有关话题
  6. 赏析《不要温和地走进那个良夜》
  7. 公告:中国诗歌网“每日好诗”评选相关事宜
  8. 寻找诗意 美丽人生——上海向诗歌爱好者发出邀请
  9. 以现代诗歌实践探寻现代诗歌的本原
  10. 首届“国际诗酒文化大会”征稿启事 (现代诗、旧体诗、书法、朗诵、标志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