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思敬:《21世纪中国诗歌现象研究》序

作者:吴思敬   2018年12月14日 07:54   陈斋新韵诗    679    收藏

中国是个诗歌大国,然而历来是热心写诗的人多,而热心评诗的人少。宋代诗人洪适早就说过:“好句联翩见未曾,品题今日欠钟嵘”;金代诗人元好问也曾发出:“谁是诗中疏凿手,暂教泾渭各清浑”的呼唤。进入现当代,这种局面仍未曾改观。翻开刘福春编撰的《中国新诗书刊总目》,可以发现,所收录的诗人、诗集的数目比起诗评家、诗歌评论集的数目,要多出几十、几百倍,完全呈压倒优势。这种情况表明文人心中普遍存有一种重创作、轻评论的倾向,同时也说明想当一个称职的诗评家,其实也的确不易。也正由于如此,当我读到罗麒所著《21世纪中国诗歌现象研究》时,就不只是对书中所写的内容感到惊喜,更为我们的诗坛出现了一位热心评诗的青年评论家感到欣慰。

这位青年评论家带给我们的不是某一首诗歌的评点,也不是某一个诗歌问题的专论,而是全景式地对中国新世纪诗坛的考察。写这样一部书是需要有实力、有眼光、有胆气的。我在回顾新世纪诗歌前十年状况的时候,曾写过一篇文章,叫《仰望天空与俯视大地——新世纪十年中国新诗的一个侧面》,我没敢全面论述新世纪十年的诗歌,只选了一个角度来写,故副标题小心谨慎地称之为“一个侧面”。而罗麒则颇有些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气魄,居高临下,视野宽阔,敢于正面强攻,针对新世纪以来的诸种诗歌现象写成了一本专著,显示了一个青年批评家的理论抱负。

罗麒是新世纪诗坛的亲历者,是沐浴着新世纪的阳光与风雨,伴随着新世纪诗人一路走来的。他阅读了新世纪诗人的大量诗作,目睹了这十余年来大大小小的诗歌事件,对新世纪诗歌有一种先天的贴肉感,对新世纪的诗人,尤其是青年诗人怀有深厚的情感。在对各种诗歌现象的描述中,罗麒采取的是客观、公允的立场,他更多地是寻求对诗人的理解,即使是对某种诗歌现象予以批评,也是摆事实,讲道理,而绝无某些网络批评的自以为是、口出狂言、恶语伤人。正是怀着对诗歌的热爱,对新世纪诗人的深情,才使他分外留心这一代诗人走过的匆匆脚步,记录下他们的创新与实验、挫折与进取、追求与梦想,从而使这部书具有一定的实录性,为当代学者的进一步研究,也为后代学者的诗歌史写作,提供了丰富的资源。由此看来,罗麒不愧是新世纪诗坛的一位忠实的书记员。

罗麒对新世纪诗歌现象的研究,属于共时性的研究,即研究者与研究对象处于同一个时空之中,它的好处是有一种现场感、贴肉感,当然也容易有跳不出现场的局限,聪明的作者会懂得如何利用与评论对象同在一个现场的优势,但又要避免“只缘身在此山中”的局限。

要打破“只缘身在此山中”的局限,就在于评论家要有较深的理论素养与较高的理论视点。《21世纪中国诗歌现象研究》显示了罗麒对现象学的深入理解与把握,他意识到现象学主张“回到事物本身”,“现象”的本意就是显现出来的东西。当罗麒把这部书的题目确定为“诗歌现象研究”的时候,其实他始终没有忽视本质。他所指的现象是与本质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他在描述新世纪诗坛种种现象的同时,其实也是在揭示诗歌创作的某些规律性的东西。因此罗麒在论述新世纪诗歌现象的时候,并不是把诸种现象单摆浮搁地并置在一起,而是思索现象与现象之间的关系,现象与本质之间的关系,力求对诸种现象做出较为合理的评析。由于21世纪的诗歌现象极其丰富与驳杂,在具体地探究每一种诗歌现象的时候,他还分别借鉴了历史的、美学的、社会学的、性别学的,以及文化研究的种种方法,从而使一片现象世界迸发出理论思辨的火花。

对诗歌评论家而言,仅仅停留在诗歌现象的描述与对诗歌文本的品味上,还是不够的,他既要入乎其内,又要出乎其外。正是理论思维的介入,使这部描述诗歌现象的书没有停留在现象本身,不是自然主义地有闻必录,也不是流水账式的大事记,而是精心采集、比较,把近似的内容集中在一起,把诸多现象视为研究的载体,按照“文本——作者——读者——世界”的结构纳入到整个中国诗歌生态圈中,在对相关文本的研读及对文本与作者、读者、世界的关系探讨的基础上,完成对诗歌现象的阐释,从而获得了一种超越性。

罗麒描述新世纪的诗歌现象的时候,还注意到一个最核心的现象,就是所谓的“诗歌热潮”。这种热潮是由诗歌现象、诗歌事件以及这些现象和事件中的主体创作所共同组成的,“这其中文本是各种诗歌现象与事件的最基本元素,也是当下诗歌的核心组成部件,诸多诗歌现象林林总总,但其根本上是由文本与其作者主体、读者以及世界的不同互助方式决定的,其运行模型为‘什么样的人为了什么样的事件写了什么样的诗,被什么样的人阅读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并形成什么样的现象’,……将不同诗歌现象纳入到同一个相对科学的研究体系内”(《21世纪中国诗歌现象研究•绪论》)。罗麒所称的纳入到同一个相对科学的研究体系内的诗歌现象,实际上已构成了思想史、诗歌史领域中涉及的“学案”。诸如作者在书中论述的“网络诗歌”、“打工诗歌”、“底层写作”、“地震诗歌”、“下半身写作”、“新红颜写作”、“新及物写作”、“梨花体”、“羊羔体”、“余秀华现象”等,均可以视为诗歌的“学案”。作者把这些内容丰富又有一定的内在联系的诗歌现象,以“学案”的形式予以考察和描述,凸显了问题意识,既包括丰富的原生态的诗歌史料,又有作者对相关内容的疏理、综述与论断。这是一种全新的对新诗发展的叙述,从内容上说,它更侧重在新诗与社会的关系、新诗对社会上不同人的心理所产生的影响;从叙述形式上说,它以“现象”为核心来安排结构;从方法上说,它侧重在考据与论断的结合。因此这种论述的价值不只是在诗歌美学上的,而且也是在诗歌社会学、诗歌伦理学、诗歌文化学上的。

写诗与评诗,虽说是紧密相关的,但二者毕竟是两个行当。相对诗人而言,诗评家要有特殊的修养。唐代史学家刘知几在《史通》中提出论者须兼具“才、学、识”三长,三者之中,以识为先。有了这种独到的眼光,方能穿透层层云雾与迷瘴,直抵诗人的心灵,才能在纷纭复杂的诗歌现象中挖掘出背后的真谛。当然,具有这样一种独到的眼光也是很不容易的。陆游晚年曾说:“六十余年妄学诗,工夫深处独心知”;宋人吴可亦有“学诗浑似学参禅,竹榻蒲团不计年”的说法。人同此心,心同此理。我在诗歌的海洋中经过四十年的沉潜寻觅,不敢说有多么深的体会,但是对陆游、吴可的学诗不易的说法却是深感共鸣的。罗麒正处在最好的年华,愿他把已取得的成就作为新的起点,把诗歌评论作为自我实现的手段,让自己的生命在与诗歌的碰撞中发出灿烂的光辉。

                 2018年7月7日


吴思敬 ,诗歌评论家。现任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首都师范大学中国诗歌研究中心副主任,《诗探索》主编,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顾问,中国诗歌学会副会长。


罗麒:1986年生,黑龙江哈尔滨市,南开大学文学博士,现任教于天津师范大学文学院,主要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与当代新诗研究。在《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光明日报》、《当代作家评论》、《文艺争鸣》、《南方文坛》、《扬子江评论》、《江汉论坛》等期刊上发表论文二十余篇,其中数篇被《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主持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一项。



责任编辑:牛莉
扫描二维码以在移动设备观看

诗讯热力榜

  1. 2024年橘花诗会诗歌征集获奖名单公示
  2. 每日好诗第424期(旧体诗)入围作品公示
  3. 百余诗人走进“林栖三十六院”,打造自然生活和写作基地
  4. 每日好诗第423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5. 鲁奖诗人张执浩的新诗集《咏春调》在武汉首发
  6. 春天的隐喻与诗歌的情感——评《春天送你一首诗》
  7. 一个诗人的乡野血脉、山水胎记和精神漫游——慕白诗集《开门见山》读后记
  8. “明月共此时——海峡两岸诗歌朗诵演唱会”在京举行
  9. 每日好诗第424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10. “嘉会芳菲节,人从祓禊游”——安新举办第三届“濡阳春禊”雅集活动
  1. 张宏森:聚焦出作品出人才 为建设文化强国作出更大贡献
  2. 一路高铁一路诗——赣鄱春韵火车诗会在江西举行
  3. 每日好诗第423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4. 谢冕:我对诗歌有一个理想
  5. 每日好诗第423期(旧体诗)入围作品公示
  6. “荣耀·乡情”艺术暨“艺术助力乡村振兴”系列主题活动开启
  7. 新《诗刊》为何要发一篇“旧文章”
  8. 《诗刊》改版座谈会在京举行
  9. 第419期“每日好诗”公开征集网友评论的公告
  10. 创刊40周年 | “我的《诗歌报》/《诗歌月刊》记忆”征文启事
  1. “东京梦华 ·《诗刊》社第40届青春诗会” 签约仪式暨新闻发布会在京举办
  2. 东莞青年诗人展之三:许晓雯的诗
  3. 2024年“春天送你一首诗”活动征稿启事
  4. 屈子行吟·诗歌之源——2024中国·怀化屈原爱国怀乡诗歌奖征稿启事
  5. “唐诗之路,诗意台州”第八届中国诗歌节诗歌征集启事
  6. 东京梦华·《诗刊》社第40届青春诗会征稿启事
  7. 每日好诗第419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8. 《中秋赋》中心思想
  9. 每日好诗第420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10. 中国南阳·“月季诗会”采风作品小辑
  1. 中国诗歌网开通“《诗刊》投稿专区”
  2. 《诗刊》征集广告词
  3. 清新旷达 笔底无尘——读温皓然古典诗词
  4. 同舟共济,以诗抗疫——全国抗疫诗歌征集启事
  5. 关于诗和诗人的有关话题
  6. 赏析《不要温和地走进那个良夜》
  7. 寻找诗意 美丽人生——上海向诗歌爱好者发出邀请
  8. 公告:中国诗歌网“每日好诗”评选相关事宜
  9. 以现代诗歌实践探寻现代诗歌的本原
  10. 首届“国际诗酒文化大会”征稿启事 (现代诗、旧体诗、书法、朗诵、标志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