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天真:废名论新诗:“诗人的诗”和“自由诗”

作者:魏天真   2019年01月14日 19:28  《华中学术》2018年第3期    1205    收藏

内容摘要:废名的新诗理论是诸多新诗诗论中的一种,也是极具启发性和超前性的一种。他把新诗界定为用散文的文字自由写诗,认为新诗将严格地成为“诗人的诗”。从“诗界革命”和白话文运动而来的“新诗”是否属于真正的新诗,须具体辨析。新诗的特征是立体的,其内容“完整”,写作过程“偶得”,诗意具有“普遍性”。废名反对任何形式的格律,认为新诗不必刻意求形式,形式会自然生成。虽然废名的新诗理论自身有诸多歧义,其持论与其他诗人诗论家亦多有分歧,但从现代汉语诗歌的发展来看,他的主张更加切合当下诗歌写作的路径。

关键词:废名;新诗理论;“诗人的诗”;“自由的诗”


废名的诗歌写作包括差异十分醒目的两部分,其一是写于1922年到1948年间,后收入《废名集》第三卷的91首新诗;其二为写于大跃进运动前后的新民歌,《废名集》第六卷收录有《新颂篇三百首》及外二首。他的新诗理论,其主要内容也相应地集中体现两个文本之中,即《谈新诗》(现收入《新诗十二讲——废名的老北大讲义》,附有《集外》)和《新民歌讲稿》,它们分别成书于1937年之前和1957年以后,是作者在北京大学和吉林大学中文系讲义的结集。当然,他对古代诗歌的阐释(古诗讲义包括《古代人民的文艺——诗经讲稿》和《杜甫的诗》)也反映着他的新诗观念。由于前后期差异太大,废名的新诗写作、新诗观念及其转变的情况,难以在有限的篇幅中阐述,本文将集中讨论他在现代中国文学的“现代阶段”的诗歌观念,是为研究“当代阶段”废名的诗歌写作特征及其理论观念转变的序曲。

废名的新诗论稿除《新诗十二讲》,还有1937年以后至40年代初期的诗歌评论,包括关于卞之琳、林庚、朱英诞、冯至等诗人的评论。我们知道这一时期的现代汉语诗歌,无论是理论还是实践都已发展到相对成熟的阶段,废名的新诗理论是诸多新诗诗论中的一种,当然也是极具启发性和超前性的一种。正如他认为温庭筠、李商隐等诗人的诗作越过了众多古诗,甚至白话诗,而达到与新诗的声气相通、精神相通一样,他的关于新诗的主张,可能也越过了现代文学史上各种潮流、各种论说,而达成了与当下汉语诗歌的相互贯通。但即便如此还是需要申明,他的新诗理论毕竟是众多理论之一种。本文主要从新诗的新与旧、新诗的总体特征、新诗的语言形式,以及论说的歧义等方面梳理和阐述其新诗理论。


一、“新诗将是温李一派的发展”


关于新诗的渊源,废名也认同那种普遍性的看法,即新诗作为五四新文学运动的一部分,白话文运动,以及晚清时期以梁启超为代表的诗歌改良运动,都是其发生的源头。但对于白话新诗和旧诗的关系,以及新诗自身的新与旧的问题,废名却有不同的观点。他认为很多所谓新诗毋宁是“白话旧诗”,另一方面,许多旧诗中却蕴藏着新诗的精神,因而从“诗界革命”和白话文运动而来的“新诗”是不是真正的新诗,需要具体分析辨别。

废名多次表达过这一观点,即新诗之所以新,在于它以散文的形式写出了诗的内容;旧诗则与此正相反,是以诗的形式表达散文的内容。他在《新诗十二讲》中谈胡适《尝试集》时说,“旧诗的内容是散文的,其诗的价值正因为它是散文的。新诗的内容则要是诗的,若同旧诗一样是散文的内容,徒徒用白话来写,名之曰新诗,反不成其为诗” [1]。在《已往的诗文学与新诗》一讲中说,“白话新诗是用散文的文字自由写诗” [2]。在《新诗应该是自由诗》一讲中说,“如果要做新诗,一定要这个诗是诗的内容,而写这个诗的文字要用散文的文字。已往的诗文学,无论旧诗也好,词也好,乃是散文的内容,而其所用的文字是诗的文字” [3]。在评周作人的《小河》等诗时,他又发挥了这个观点,认为梁启超、黄遵宪,以及遵奉“我手写我口”主张而以通俗白话入诗的诗人,做的只能是旧诗;白话诗运动中的诗人也没有摆脱旧诗的思维方式、趣味习性,写出来的依然是旧诗:

他们用白话做诗,又正是做一首旧诗。我们这回的白话诗运动,算是进一步用白话做诗不做旧诗了,然而骨子里还是旧诗,做出来的是白话长短调,是白话韵文。这样的进一步更是倒霉,如果新诗仅以这个情势连续下去,不断革不了旧诗的命,新诗自己且要抱头而窜,因为自身反为一个不伦不类的东西…… [4]

上述诸多言论,虽然谈论的是诗歌的语言形式,属文学内部的问题,但从论者思路和观点看,他似乎正在逆潮流而动,因为在世界范围内,20世纪正是所谓语言转向的世纪。在中国范围内,白话文运动及五四新文学正是汉语文学形式的一次最彻底的革命。在这一情境中下审视废名的新诗观念,确实令人惊异。他似乎并不看重诗歌写作中语言的作用,或者说他不像新文学运动中人那样把白话/现代汉语视为新诗写作中当然的、先决的条件。他以为诗歌的新旧不在乎语言的新旧,也就是无关乎文言和白话,而关乎诗歌的内质——内容、情感、精神、意趣等等。

废名一再强调新诗的情感不同于旧诗,如果说以白话写出的诗歌还是“旧诗”,就是因为情感的容量不够。但废名并不否认旧诗在语言方面的长处,如简洁、含蓄、清新、有韵味等等,也认为这些长处应该在新文学里得到继承发扬——不过是要在新散文中。新诗所亟需的是语言文字之外的素质,那种素质其实早就存在于旧诗中。于是,他越过白话文运动,越过晚清的“诗界革命”,还跃过宋元明的词曲小令,在唐朝诗人那里发现了新诗的精神!废名列举和解读了许多旧诗中那些足以作为新诗的渊源的案例。比如,在谈《尝试集》时,他列举的是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和李商隐的绝句《东南》(“东南一望日中乌,欲逐羲和去得无?且向秦楼棠树下,每朝先觅照罗敷”),认为这些诗是旧诗里的例外,因为它们有着真正的诗的内容。而所谓诗的内容,是指因一事触发而当即成诗,诗里透露的是灵魂的消息。这些诗是内容丰厚、想象阔达的真正的诗歌,而不像其他古典“诗文学”那样只有诗的形式。废名一再征引他所推举的旧诗中有新诗精神的诗,借以说明新诗的源头并不是胡适等人看重的通俗易懂的元(稹)白(居易)一派,而是被人认为晦涩难懂的温(庭筠)李(商隐)一派;后者诗歌的内容、情感,乃是“曲子缚不住的”,是“以前的诗所装不下的” [5]。

所以,在废名看来,新诗和旧诗的区别不是用白话和文言的区别,也不是易懂和难懂的区别。他这样评说鲁迅写的新诗《他》:“这首诗用旧诗来写恐怕还要容易懂些,那就要把作者的情调改削一些,要迁就于做旧诗的句法。新诗真是适宜于表现实在的诗感。”[6]新诗和旧诗的区别是思维方式和情感内容的区别,也是作者价值观念和精神气质的区别。基于这一认知,他发现了新诗写作中存在的刻意为之的倾向。他批评1920年代以后后起的新诗人乃是有心“做”诗,指出这种刻意求新的“做”怎样给新诗带来新的套路或束缚,变成新诗的“自由”的障碍:

……他们根本上就没有理会旧诗,他们只是自己要做自己的诗。然而既然叫做“做诗”,总一定不是写散文,于是他们不知不觉的同旧诗有一个诗的雷同,仿佛新诗自然要有一个新诗的格式,而新诗又实在没有什么公共的、一定的格式,像旧诗的五言七言近体古体或词的什么调什么调,新诗作家乃各奔前程,各人在家里闭门造车。实在大家都是摸索,都在那里纳闷。与西洋文学稍微接近一点的人又摸索西洋诗里头去了,结果在中国新诗坛上又有了一种“高跟鞋”。[7]

看来废名对新诗的形式很不满意。新诗沿用旧诗的形式肯定不可,但即使不用旧的形式也可能沿袭了旧的思维模式,向西洋诗学习则可能着了外国人的道,总之是不能摆脱对“格式”的依赖。那么,废名的新诗观念到底是开放的还是偏执的?为什么他一面主张新诗什么都可以写,怎么写都可以,一面又对所有种种诗艺的探索都不认同?他何以如此否定新诗的“格式”?

我们可以从他的批评文章中体察他的立场。他发现,讲究格式或注重形式的诗人,他们在思维方式和趣味方面总显出老旧,即使是模仿外国诗,“字句之间却还是旧文人一套习气的缠绕” [8]。他还看到诗人对格律、音韵的专注,会分散和削弱对所写之物事的专注,使作者沦陷于自我欣赏。用他的话说,就是让诗人不知不觉间失调了一个“诚”字。这个问题后面还会谈到。

废名反对新诗作者追求新的形式还有一个更重要的理由,即担心给大众(读者和作者)造成误解,以为新诗就应该有某种形式。这是有悖于新诗的诗体解放的宗旨的,也是妨害新诗的前途的。为此,废名对冯至把诗集取名《十四行集》很不以为然,这个诗集名称对诗人自己来说是一种方便,但对天下人却是一种误导——废名担心的是新诗的读者可能会买椟还珠,读了冯至的诗集或看到诗集名称,以为“十四行”便是新诗的普遍样式。这可以说是废名借题发挥。在他看来,只要是“做”诗,不论古典式的还是西洋新式的,总是一种模式,与新诗的自由精神相违背。废名颇为意气地说:“不了解诗而闹新诗,无异作了新诗的障碍。私心尝觉得这件事可恨,故常想一脚踢翻那个诗坛,踢翻那个无非是要建设这个,即是说要把新诗的真面目揭发出来。” [9]那么新诗的应该是何种面目呢?


二、“新诗将严格的成为诗人的诗”


废名认为新诗应该是自由诗,“我们只要有了这个诗的内容,我们就可以大胆的写我们的新诗,不受一切的束缚” [10],但同时他又认为“新诗将严格的成为诗人的诗” [11],并对新诗作了限定:

你是诗人你便可以写诗,所以容易得很,世间有多少诗人便有多少新诗,便有多少新诗的内容,所以新诗的前途非常之广阔了……但你如不是诗人,你也便休想做诗!新诗不同旧诗一样谁都可以做诗了,你做了贪官污吏你还可以做得好旧诗了,因为旧诗有形式,有谱子,谁都可以照填的,它只有作文的工巧,没有离开散文的情调,将散文的内容谱成诗便是诗的情调了。[12]

这里的“诗人”特指写新诗的诗人。诗人是有特殊的气质和禀赋的人,他真诚,怀有赤子之心,尤其是不为潮流习气所动。废名对历来人们众口一词称道的经典作品持有异议,就是因为它们的内容不符合他所定义的“诗人”的秉性——

……胡先生举了辛弃疾的几句词,“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阑干拍遍,无人会,登临意”,说这种语气决不是五七言的诗能做得出的。不知怎的我很不喜欢这个例子,更不喜欢举了这个例子再加以主观的判断证明诗体的解放。我觉得辛词这些句子只是调子,毫不足取,用北京话说就是“贫”得很。如此的解放的诗,诗体即不解放我以为并没有什么损失。[13]

废名当年反感胡适所赞赏的这些词句,在又经历八十多年的流传之后,今天的诗人也许更能感觉到它的“贫”,更能认同废名的意见。它们在一代又一代人的传诵和引用中,越来越成为陈词滥调!尽管实际上当时诗人写下它们时也许是出于至诚,也得之于灵光乍现,却因为一再被人赞颂、模仿、重复而变为套话。总之,废名强调新诗必需“修辞立其诚”,他既讨厌“白话韵文”,又反对模仿外国诗体,都是因为写诗者只顾追求文字的“新”,却忘了在字句之间“缠绕”的还是旧文人的那套习气,而与自由和诚实的精神相背离。

被废名不看好的经典古诗还有许多,他的理由也如前所述,多是因为那些看似完美的语言遮盖了个体人的真性情。他解读《天净沙  秋思》“正同一般国画家的山水画一样,是模仿的,没有作者的个性” [14],虽然其中有一种独特的调子,但好诗除了要有调子,更要有性情;调子是其次的,是依真性情而自然生成的。换句话说,作者的个性不仅仅是语言的个性,不仅仅是诗歌发声的特殊的腔调。

他评价刘半农的诗里有很大的、“质直”的情感,说他是“结实的诗人”,他的诗“蕴积”“收敛”,是由于“他的感情深厚之故”。[15]废名对新诗的成果很乐观,同时也有一层忧虑。他鼓吹新诗的生机、朝气、天真、诚恳,也看到新诗露出的衰老迹象,就是如前所述的新诗诗人往往不知不觉地沾染旧习气,变得不诚。他在康白情的诗里,在汪静之后来的作品里,都看出这种苗头。废名在赞赏一首诗时,经常会使用“天籁”“完整”“偶然”“天真”之类的词,我们从中可以归纳出废名新诗理论的主要范畴。

其一是“完全性”(完整)。废名说新诗应该“是天然的,是偶然的,是整个的而不是零星的”[16],以此为标准来衡量他自己的诗,他感到颇为自信、自得,因为他觉得自己的诗比卞之琳、林庚、冯至的诗都更为完全。但他最推崇的一首诗是郭沫若的《夕暮》:“一群白色的绵羊/团团睡在天上/四周苍老的荒山/好像瘦狮一样/仰头望着天/我替羊儿危险/牧羊的人呦/你为什么不见”。他甚至宣称,在迄今为止的新诗中若只能选一首做代表的话,那就是这一首,其杰出之处也在“完全性”——“若就诗的完全性说,任何人的诗都不及它” [17]。

其二是“偶得”(偶然)。刘半农《扬鞭集》里的有一首《母亲》:“黄昏时孩子们倦着睡了,/后院月光下,静静的水声,/是母亲替他们在洗衣裳。”废名极为赞赏,说“这首诗表现着一个深厚的感情,又难得写得一清如许……比月光下一户人家还要令人亲近,所以点头之后我又有点惊讶,诗怎么写得这么完全,这么容易,真是水到渠成了” [18]。后来他再次评价道:“那首诗只有三行文字,写得那么容易,那么庄严,那么令人亲近。正非偶然,是作者人格的蕴积,遇着一件最适合于他的题材,于是水到渠成了。”[19]废名的“偶得”一说,在许多中外诗人那里,从正反两方面,也都能得到验证。比如美国“垮掉派”代表诗人金斯伯格就说过,他想再写一部《嚎叫》,把80年代的观念和问题写入其中,“但我明白不能刻意而为,诗几乎总是偶然得来的” [20]。

值得注意的是,他认为新诗应该是“偶得”的,这里又说刘半农的这首诗“正非偶然”,看似矛盾,其实是一个意思。同时我们也应该能够理解,他说诗写得这么“容易”也并非容易。此外,他这里首肯的诗歌写作的普遍性与他所反对的普泛性(如习语、套话、贫嘴)也并不矛盾,一如他之所谓散文的写法实际指非散文的写法,他所谓诗的写法也是他所说的散文的形式一样,在具体的语境中,是可以辨认和理解的。下面这段文字就是典型例子。他称赞冰心《繁星》第七五首(“父亲啊!/出来坐在月明里,/我要听你说你的海”)写得干净无遗,“像这样的诗乃是纯粹的诗,是诗的写法而不是散文的写法,表现着作者的个性,而又有诗的普遍性了” [21]。

其三是“普遍性”。它也是废名所认定的新诗的基本要素之一。他认为一首诗写的是实事、真情,如果没有普遍性也就算不得好诗。他举郭沫若的《偶成》(“月在我头上舒波,/海在我脚下喧豗,我站在海上的危崖,/儿在怀中睡了”)为例,认为这首诗确属真情实景,极有可能也是偶成,但它不如刘半农的那首《母亲》动人,就因为没有后者的“普遍性”。另一个例子是冰心的诗句:“我的朋友!/雪花飞了,/我要写你心里的诗。”废名称道它令读者觉得很有意思,因为写得很真实、很别致,“这首诗大约是女诗人才能写的诗,然而这首诗写得很有普遍性” [22]。从这些实例可以看出,废名所说的“普遍性”,是指诗能表达人们共通的情感体验,因而容易引起共鸣或给读者以启迪。可以说,废名强调的“普遍性”并非什么新异的概念,但确有可商榷之处,因为以现在读者的眼光看来,郭沫若诗里所描绘的真情实景,与刘半农诗中所写相比,谁者更有普遍性,不同的人可能会有不同的感觉,并不取决诗中描写的两个事情本身,即“……儿在怀中睡了”和“……是母亲在替他们洗衣裳”。废名认为前者是“一件偶然的事情,不足以构成诗的普遍性”[23],但实际情况是,即使是同一个行为,在不同的时代其普遍性的程度有所不同;所写之事是否具有普遍性,也与文本语境(上下文)和社会语境有关,也可以说是与读者的接受和认知倾向有关。甚至我们可以套用废名的表达方式说,正因为诗中所写之事是独异的、偶然的,所以成就了其普遍性。但无论如何,废名在这一点上是正确的:他明确地道出诗的普遍性蕴含在独特的个人化的表达之中;真诚、完整是诗歌普遍性的条件,普遍性更是新诗基本的、也是最高的要求。


三、“白话新诗里头大约四度空间也可以装得下去”


如前所述,废名一再指出新诗是诗的内容而用散文的文字写出,还宣称新诗没有形式,但他同时也认为诗的写法和散文的写法是截然不同的。诗歌的散文化是一种在表达上“行无余力”的现象,在新诗写作中还很普遍。诚然如此:以散文的文字自由写诗,与用写散文的方法写诗,其间的区别反映着诗歌诗意的丰简和诗人诗艺的高下。

废名批评有些新诗不好,原因就是写得太像散文。如康白情的《妇人》中,“好比‘小麦都种完了,驴儿也犁苦了,大家往外婆家里去玩玩罢’这三句诗弦并不紧张,通篇也是有意来描写,写得好也不能算诗,是活泼泼一段文章罢了”,还有一种情况是“有时诗情倒是紧张的,即是说音乐很成功,却写不出,作者又舍不得不写”,于是就啊啊呀呀,“只能算是哑巴做手势,算不得做诗了”。[24]“活泼泼的一段文章”显然是指好的散文,但算不得诗歌;而如果诗人只是一味的感叹,更不是诗。

另一个例子是废名对冰心《春水》第一一六首(“海波不住地问着岩石,/岩石永久沉默着不曾回答;/然而他这沉默,/已经过千百回的思索”)的评价,更能说明问题:这首诗就意思来说是很高的诗,但写法、尤其是后两行的写法太散文了——“有一首诗来就直接的写出来”,诗行中还时常出现“然而”“但是”之类的虚词![25]废名多次说过只要是诗,即使写得像散文也还是诗,这时他强调的是诗情的实在、质直,语言的诚恳、质朴;在这里他又否定了“直接的写出来”的做法。但稍加辨别就能发现,此直接非彼直接!他这里说的“直接”,其实是指平铺直叙照猫画虎的表达,而虚词的使用是为了逻辑的周详严谨,这些可能消弭了诗性所需要的别样空间。从废名所推崇的泰戈尔的诗可以看出,他所肯定和否定的“直接”,分别对应着诗情的直接道出的“直接”(妙手偶得、和盘托出、完整)和语言表达的“直接”(平直、拘泥本事、逻辑连贯)。这是两个不同层面的问题:前一个“直接”相当于直觉、感悟,与逻辑、理性相对应;后一个“直接”则相当于直露、粗拙,与他主张的“清净”“别致”“有意思”相对。后一个“直接”也就是他说的那种有感情而写不出说不出,就啊啊呀呀地喊出来,或者像哑巴打手势,缺乏新诗应有的表现力。

废名的新诗理论的确时有歧义,我们也不能否认他所阐述的诗观还有许多有待辨析、厘清的地方。但这些含混或歧义,在很大程度上与废名独特的思维方式有关,或者说就是他的新诗观念的独特性之所在。例如,废名经常谈到诗的“意思”和“语言”,诗的“感情”和“写法”,但他在具体讨论时从来没有把内容和形式分开过。或者说,他有意无意地避开了传统的二分法;他之所以强调新诗的“完全性”、“偶得”性,也缘于此。从废名倡导自由地写诗又强调诗情诗意的实在,从他判定最完美的诗歌是偶然得之、水到渠成,我们能看出,在他的新诗观念中,诗人的秉性、情思和灵感,诗歌的形式和内容,都是浑然一体、不可分割的。

此外,他最看重的新诗的品质,是以自由、通达的文字营造出无穷的空间。如前所述,废名对于胡适的遵从通俗易懂的元白一派,视之为新诗的先声大不以为然,宣称“新诗将是温李一派的发展”。不仅如此,他认为新诗的诗体解放也可以直接师承温李一派:

以前的诗是竖写的,温庭筠的词则是横写的。以前的诗是一个镜面,温庭筠的词则是玻璃缸的水——要养个金鱼儿或插点花儿这里都行,这里还可以把天上的云朵拉进来。[26] 

总之,“这个解放的诗体可以容纳得一个立体的内容” [27]。当然,温李的诗词毕竟是旧诗,其容量相对于新诗还是有限的。在废名的想象中,“白话新诗里头大约四度空间也可以装得下去” [28],容量大到无可测度,同时又是各自独立的世界。废名尊温李一派的诗为白话新诗的先声,所遵奉的是他们诗中丰富的幻想和想象,蓬勃的生气,以及无限的自由。这些素质正是一种“现代”的精神。


四、“新诗本不必致力于形式”?


也许是由于废名钻研佛理,深谙禅宗真义,他阐述观点、主张的方式,读者感觉到是矛盾也罢,是辩证法也罢,是有禅机也罢,于他自己而言不过就是大实话:“有人说新诗的范围窄,其实不然,旧诗因为有形式而宽,谁都可以写;新诗因为没有形式而宽,谁都可以写。”[29]这两个“谁都可以写”也是不同的:旧诗有一套做诗方法,只要掌握了那些方法,即使没有诗情诗意也能做诗。旧诗的“谁都可以写”说的是对作者的心性禀赋不做要求。而新诗的本质在于自由精神及自由表达,这个“谁都可以写”,虽然是指无论谁、写什么、怎么写都行,但写出来的是不是诗则需要鉴别。如果说废名自己论说中的矛盾是可以解释,并通过解释而得以自圆其说的话,那么,他跟同时代的同道中人的观念的差异,是很值得重视的。

首先是朱光潜。朱光潜与废名的观点在很多方面也是相通的。比如朱光潜说过旧诗有音乐的架子,有固定模型可利用;也说过新诗是情感的自然流露,新诗意味着诗体的自由,而草创时期新诗人往往是“用白话写旧诗,新瓶装旧酒”,还说过“诗不是一种修词或雄辩”,等等。这些都与废名的看法完全一致。他们诗歌观念的差异也很明显。朱光潜在《诗论》中说,“诗是有音律的纯文学”。虽然他在讨论节奏和声韵时所用实例都是古诗,但当他说“诗是最精妙的观感表现于最精妙的语言,这两种精妙都绝对不容易得来的,就是大诗人也往往需费毕生的辛苦来摸索”,针对的是新诗。他还说,“如果用诗的方式表现的用散文也还可以表现,甚至于可以表现得更好,那么,诗就失去它的‘生存理由’了。我读过许多新诗,我深切地感觉到大部分新诗根本没有‘生存理由’”,“许多新诗人的失败都在不能创造形式,换句话说,不能把握住他所想表现的情趣所应有的声音节奏,这就不啻说他不能做诗”。[30]朱光潜明确指出新诗要创造形式,而新诗的形式主要就是声音节奏:“情感的最直接的表现是声音节奏,而文字意义反在其次。文字意义所不能表现的情调常可以用声音节奏表现出来。诗和散文如果有分别,那分别就基于这个事实。散文叙述事理,大体上借助文字意义已经很够;它自然也有它的声音节奏,但是无需规律化或音乐化……”[31]这就跟废名的观点相对立了。但这两种相对立的观点能够互为补充,对现代汉语诗歌来说可谓善莫大焉!如果说朱光潜对新诗形式的解释诉诸听觉,侧重于听觉,废名的则是诉诸视觉的:“我觉得新诗最好是不要铺张,宁可刻画,能够自然的描绘出来当然最好。”[32]有时废名又是诉诸超感觉的,比如他借说温庭筠的词几乎不用典而李商隐写诗极喜用典,温词像立体的水缸而李诗如平面的水,来说明新诗正该如此,不仅像镜子一样反映而且像水一样可以容纳。并且,因为废名反对的是“做”,即刻意做作,所以他也不会刻意地反对或排除音乐性。以他最为欣赏和推崇的《夕暮》来看,诗中的音乐性是很明显的,但这种音乐性与文字的抒情写意是浑然一体的。废名所反对的是刻意地谋求音乐性,比如为了叶韵而把悲哀说成“哀悲”。所以他觉得新诗“自然会有形式”,刻意地追求形式会使情感、内容削足适履。

其次是沈从文。他的新诗观念与废名的也多有不同。沈从文很重视新诗的形式,并且将之与音乐性、节奏感紧密相连。针对同一位诗人的同一本诗集《扬鞭集》,如前所述,废名赞赏的是刘半农的情感质直,抒情时的收敛而非发泄。沈从文虽然也夸奖刘半农以散文的形式纯熟地表现出平凡的境界,但他更看重的是诗人在形式探索上的先锋性,以及对音韵美的自觉追求。他对刘半农评价极高:“他有长处,为中国十年来新文学作了一个最好的试验,是他用江阴方言,写那种方言山歌。用并不普遍的文字,并不普遍的组织,唱那为一切成人所能领会的山歌,他的成就是空前的。”他热切期待诗人对新诗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扬鞭集》的作者为治音韵的学者,若不缺少勇气,试作作江阴方言以外的俗歌,他的成就,一定可以在中国新诗的发展上有极多帮助的。”[33]废名的与此针锋相对的观念,在谈论康白情的《草儿》时表达得更直截:

……有一派做新诗的人专门从主观上去求诗的音乐,他们不知道新诗的音乐性从新诗的性质上就是有限制的。中国的诗本来有旧诗,民间还有歌谣,这两个东西的长处在新诗里都不能有,而新诗自有新诗成立的意义,新诗将严格的成为诗人的诗,它是完全独立,旧诗固然不必冒牌,歌谣亦不是一个新的东西了。[34]

虽然在新诗观念上,沈从文与废名也有一致的地方,他也时常以“完全”作为评价诗的诗情诗艺的一个重要指标,但他更推崇新月诗人在韵律、色彩、节奏上的工夫和功力,这就与废名指摘“新月一派诗人当道,大闹其格律勾当”完全相反。并且,沈从文还把朱湘的《草莽集》、闻一多的《死水》,视为胡适时代之后“两本最好的诗”;又大赞徐志摩的诗集《翡冷翠的一夜》中的诗作,有着“那充实一首诗外观的肌肉,使诗带着诱人的芬芳的词藻,使诗生着翅膀从容飞入每一个读者心中去的韵律”[35],为别的诗人所未有。沈从文和朱光潜在诗歌形式方面的主张可以说是完全一致的,他们坚持新诗应该探索自己的形式,并且认为“从主观上去求诗的音乐”是必要的、值得的。从现代汉语诗歌的发展来看,时至今日,废名的主张又似乎更加切合当今诗歌写作的路径或潮流。

关于废名新诗理论上的歧义,还有一个问题值得探讨,即废名在自己的创作中是很注重形式的,这一点也早已为其他作家诗人、批评家所注目。比如周作人称废名在现代中国文学的独特价值,在于其“文章之美”。鲁迅说他在作品中“有意低回、顾影自怜”,如此看来他就不可能是一个不讲究形式的人。李健吾评废名道:“唯其他用心思索每一个句子的完美,而每一个完美的句子便各自成为一个世界,所以他有句与句之间最长的空白,他的空白最长,也最耐人寻味。”[36]以上各位谈论的是废名的小说、散文。废名则称他自己的诗是天然的、偶然的、整个的,他是“不写而还是诗的,他们则是诗人写诗,以诗为事业,正如我写小说。”[37]至此,我们可以意会,废名所说的诗歌不讲究形式,并非诗歌不要形式,而是这形式是妙手偶得、可遇不可求的,好比佛家说人人即佛、当下成佛一样。他说人家写诗如他写小说,也就承认了他写小说时是精心着意地追求形式的。如此看来,“新诗本不必致力于形式,新诗自然会有形式的”,这与其说是一种主张,不如说是一个恃才自傲者的放言,标示的是新诗的至高境界。

本文所涉的废名的新诗理论都发表在中国文学的“现代阶段”。废名在那一时期的诗歌观念,相对于新中国之后,尤其是经历屡次政治运动之后的诗歌观念,其差异之大真是不可同年而语。迟至1948年,废名在与同人讨论“今日文学的方向”时还抱持着这样的信念:“我以为文学家都是指导别人而不受别人指导的。他指导自己同时指导了人家……历史上那有一个文学家是别人告诉他要这样写、那样写的?我深知文学即宣传,但那只是宣传自己,而非替他人说话。文学家必有道,但未必为当时的社会承认。”[38]参加这次讨论的一批老少先生,如朱光潜、沈从文、冯至,以及汪曾祺、袁可嘉等等,他们的文学观点、主张在当时已经显得孤异和落伍了,在即将到来的社会主义新中国,在火热的时代的感召和压力之下,终会各自出现看似不可思议的改变,而废名有关新诗的观念的改变尤其如是。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中国新诗传播接受研究集成、研究及数据库建设”【16ZDA240】阶段性成果。


注释:

[1] 废名:《新诗十二讲——废名的老北大讲义》,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6年,第7页。

[2] 废名:《新诗十二讲——废名的老北大讲义》,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6年,第39页。

[3] 废名:《新诗十二讲——废名的老北大讲义》,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6年,第25页。

[4] 废名:《新诗十二讲——废名的老北大讲义》,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6年,第82页。

[5] 废名:《新诗十二讲——废名的老北大讲义》,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6年,第27页。

[6] 废名:《新诗十二讲——废名的老北大讲义》,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6年,第78页。

[7] 废名:《新诗十二讲——废名的老北大讲义》,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6年,第24~25页。

[8] 废名:《新诗十二讲——废名的老北大讲义》,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6年,第121页。

[9] 废名:《〈冬眠曲及其他〉序》,陈建军编订《我认得人类的寂寞》,北京:新星出版社,2018年,第149页。

[10] 废名:《新诗十二讲——废名的老北大讲义》,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6年,第25页。

[11] 废名:《新诗十二讲——废名的老北大讲义》,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6年,第106页。

[12] 废名:《新诗十二讲——废名的老北大讲义》,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6年,第203页。

[13] 废名:《新诗十二讲——废名的老北大讲义》,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6年,第29页。

[14] 废名:《新诗十二讲——废名的老北大讲义》,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6年,第6页。

[15] 废名:《新诗十二讲——废名的老北大讲义》,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6年,第66页。

[16] 废名:《新诗讲义——关于我自己的一章》,陈建军编订《我认得人类的寂寞》,北京:新星出版社,2018年,第189页。

[17] 废名:《新诗讲义——关于我自己的一章》,陈建军编订《我认得人类的寂寞》,北京:新星出版社,2018年,第189页。

[18] 废名:《新诗十二讲——废名的老北大讲义》,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6年,第50页。

[19] 废名:《新诗十二讲——废名的老北大讲义》,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6年,第75页。

[20] [美]安妮·沃德尔曼:《观念的在场:〈嚎叫〉笔记》,李栋译,《今天》2017年第4期。

[21] 废名:《新诗十二讲——废名的老北大讲义》,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6年,第135页。

[22] 废名:《新诗十二讲——废名的老北大讲义》,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6年,第138页。

[23] 废名:《新诗十二讲——废名的老北大讲义》,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6年,第154页。

[24] 废名:《新诗十二讲——废名的老北大讲义》,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6年,第100页,第101页。

[25] 废名:《新诗十二讲——废名的老北大讲义》,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6年,第137页。

[26] 废名:《新诗十二讲——废名的老北大讲义》,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6年,第34页。

[27] 废名:《新诗十二讲——废名的老北大讲义》,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6年,第34页。

[28] 废名:《新诗十二讲——废名的老北大讲义》,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6年,第38页。

[29] 废名:《新诗十二讲——废名的老北大讲义》,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6年,第211页。

[30] 朱光潜:《给一位写新诗的青年朋友》,《朱光潜文集》第三卷,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87年,第268页,第270~271页。

[31] 朱光潜:《给一位写新诗的青年朋友》,《朱光潜文集》第三卷,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87年,第269~270页。

[32] 废名:《新诗十二讲——废名的老北大讲义》,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6年,第185页。

[33] 沈从文:《论刘半农〈扬鞭集〉》,《沈从文文集》第十一卷,花城出版社、三联书店香港分店,1984年,第135页,第138页。

[34] 废名:《新诗十二讲——废名的老北大讲义》,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6年,第106页。

[35] 沈从文:《论徐志摩的诗》,《沈从文文集》第十一卷,花城出版社、三联书店香港分店,1984年,第202页。

[36] 李健吾:《咀华集  咀华二集》,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85页。

[37] 废名:《新诗讲义——关于我自己的一章》,陈建军编订《我认得人类的寂寞》,北京:新星出版社,2018年,第189页。

[38] 废名:《今日文学的方向——“方向社”第一次座谈会记录》,陈建军编订《我认得人类的寂寞》,北京:新星出版社,2018年,第203页。


作者简介:

魏天真,1966年1月生于湖北公安。1988年6月本科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中文系,1995年、2005年相继获得中国现当代文学硕士、博士学位。2005年9月进入武汉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博士后流动站从事研究,2008年6月期满出站。主要从事女性主义和当代文学文化研究。现任教于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


本文发表未经作者同意,尽供诗友交流学习之用。如涉版权问题烦请联系我们:chinapoem2015@163.com 。

责任编辑:苏琦
扫描二维码以在移动设备观看

诗讯热力榜

  1. 丁香诗会 | 赏丁香、话诗词,西城区“致敬巨匠 百年诗情”法源寺百年丁香诗会盛大启幕
  2. 吴付刚:君风十里,习酒飞觞
  3. 路也:两个女子夜晚饮酒
  4. 李元胜:天地之酿
  5. 陈云坤:习酒遐思
  6. 王喜|习酒:每一滴都揣着君子之道
  7. 凤仪镜子:习酒,对酱香的三种追问
  8. 李丁:窖藏往事
  9. 黎落:唱词
  10. 邓诗鸿|习酒:世纪之约
  1. 张宏森:聚焦出作品出人才 为建设文化强国作出更大贡献
  2. 一路高铁一路诗——赣鄱春韵火车诗会在江西举行
  3. 每日好诗第423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4. 谢冕:我对诗歌有一个理想
  5. 每日好诗第423期(旧体诗)入围作品公示
  6. “荣耀·乡情”艺术暨“艺术助力乡村振兴”系列主题活动开启
  7. 新《诗刊》为何要发一篇“旧文章”
  8. 《诗刊》改版座谈会在京举行
  9. 第419期“每日好诗”公开征集网友评论的公告
  10. 创刊40周年 | “我的《诗歌报》/《诗歌月刊》记忆”征文启事
  1. “东京梦华 ·《诗刊》社第40届青春诗会” 签约仪式暨新闻发布会在京举办
  2. 东莞青年诗人展之三:许晓雯的诗
  3. 2024年“春天送你一首诗”活动征稿启事
  4. 屈子行吟·诗歌之源——2024中国·怀化屈原爱国怀乡诗歌奖征稿启事
  5. “唐诗之路,诗意台州”第八届中国诗歌节诗歌征集启事
  6. 东京梦华·《诗刊》社第40届青春诗会征稿启事
  7. 每日好诗第419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8. 《中秋赋》中心思想
  9. 每日好诗第420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10. 中国南阳·“月季诗会”采风作品小辑
  1. 中国诗歌网开通“《诗刊》投稿专区”
  2. 《诗刊》征集广告词
  3. 清新旷达 笔底无尘——读温皓然古典诗词
  4. 同舟共济,以诗抗疫——全国抗疫诗歌征集启事
  5. 关于诗和诗人的有关话题
  6. 赏析《不要温和地走进那个良夜》
  7. 寻找诗意 美丽人生——上海向诗歌爱好者发出邀请
  8. 公告:中国诗歌网“每日好诗”评选相关事宜
  9. 以现代诗歌实践探寻现代诗歌的本原
  10. 首届“国际诗酒文化大会”征稿启事 (现代诗、旧体诗、书法、朗诵、标志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