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一厘米(我与新中国征文⑤)

作者:叶延滨   2019年07月22日 09:17  人民日报海外版    669    收藏

新中国成立前10个月,我出生在哈尔滨,幸运地成为新中国的同龄人。也许缘于同龄,我们这一代人的命运与国家的命运紧紧相扣。回想一生经历,最重大的转折是我走出校门10年之后,终于赶上了恢复高考。

上大学前,我在延安农村插队当农民,部队军马场当牧工,工厂当工人。文革结束,我调到地委宣传部当新闻报道员,调令上有4个字“以工代干”。什么意思?好的说法,工人中选拔出来做干部工作。差的意思,不是科班出身,虽坐办公室,身份是工人。听到恢复高考的消息,我去找部领导,要参加高考。部长听完我的话,瞪大了眼睛说,上大学干什么?学知识,学完干什么?还要回来工作!恐怕那时候,你现在的位子早叫别人占了!不就是“以工代干”嘛,好好干,过上一年半载,会给你转正的!部长是真心认为我脑子进水了。我只好照常上班。

一天午后,我骑着一辆飞鸽牌自行车飞快地滑过家门口的坡道去上班。自行车刚穿出巷口,就听得头上传来一声恐怖而绝望的尖叫。我一抬头,有个男人在小巷边高高的白杨树上,锯下一根树干侧枝,在他的尖叫声中,侧枝正从天而降。我本能地捏紧自行车的双闸,接着便眼前一黑,被弹到了空中。

救护车把我拉进了医院,经过检查,骨头和内脏都完好无损,碗口粗的树干,齐刷刷地刮掉我一层皮,从鼻梁到两只手臂再到两条腿。大夫说:真悬!自行车再向前1厘米,一切都不需要了。

很快,这个悲剧演变成正剧甚至喜剧。领导批准我在家养伤两个月,正好抽空补习,准备1978年高考。躺在床上怎么补?借来一叠课本读。我在床头贴了3张大图:中国地图,世界地图,外加一张中国历史年表。俗话说“地理一大片,历史一条线”,容易突击得高分。

我终于走进了1978年的高考考场,总分也还不错,只是大意失荆州,一贯擅长的语文分却最低。

语文作文是将一篇长文章删成600字的报道。一看题目,我乐了,这不就是我天天上班干的活嘛。用笔勾勾划划,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结果,检查了一遍都齐全,就交卷上去,也没认真数一下多少字。我心想:千军万马过高考,考官哪有功夫数多少字?天知道那回招生办动员许多大学生当义工来数这600字。多一字扣一分,于是我的语文就扣成了68分。

北京广播学院在我们地区只招一名,这个68分,让总分第一的我也没完全的把握了。在研究招生简章时,我发现其中有一句:“有特殊专长者优先”,便打肿脸充胖子,把自己在《解放军文艺》《诗刊》《北京文学》《陕西文艺》等报刊上发表的诗歌剪辑订册,送到招生办。这招灵,我考上了北京广播学院新闻系,分到文艺编辑专业。

在恢复高考的机会面前,我交了两份答卷,一份是高考试卷,证明我曾经是个学习努力的学生;另一份是我写的那些作品,证明我在基层10年的努力……

1969年春节后,我到延安插队,住进生产队饲养员栗树昌老汉的家。他家境极穷,仅有一孔没有窗户的窑洞。我在这个家生活了一年,身上长满了虱子,学会了所有农活,唯一保持的习惯就是睡前要在煤油灯前看一会儿书。我的枕头旁有两本从四川带去的书,《鲁迅全集(第二卷)》和《战争与和平》残本。这两本书是我所有的财产,滋养着我长夜里的梦。

1973年,我在秦岭深处一家部队工厂政治处当“以工代干”的干事,我开始向刚复刊的《解放军文艺》和《陕西文艺》(原《延河》)投稿。投稿不花钱,信封写好地址,剪去一角,邮局就会投递。尽管投稿杳无信讯,我仍不断将稿件装进信封投进邮筒。当过农民让我知道,种不种在己,收不收靠天。

年底我收到从《解放军文艺》寄来的一个厚厚的大信封,我激动地打开信封,竟是整齐编号的一叠稿件,一年来寄去的稿件一件不少地退回,还附赠一本解放军文艺的笔记本。里面有编辑写的一封信,大意是说,我是他见到的最努力的作者之一,相信定会成功。没说写的怎么样。签名:雷抒雁。这是我投稿以来认识的第一个编辑,这个大信封是我得到的头一批退稿。尽管没发表,我写下的作品总算真有人看了。

1974年春节后,我受《陕西文艺》邀请,参加陕西诗歌创作座谈会。兴冲冲赶到西安,到了会场才知道,我是与会者中唯一没发表过作品的诗人。主编王丕祥老师介绍我时说:这娃有生活,就是不太知道写作的规矩,让他来参会,向大家学习,我们还要请他到编辑部来帮助工作。说完了,又重复一句:“这是我们的延安娃,我看是个好娃!”这是我人生第一次文学活动。

当了见习编辑后,我可以凭主编的批条,到图书资料室借阅封存的资料,以便提高“批判水平”。每次可借出10本。在这段时间,我读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出版的所有能读到的诗集。从贺敬之、郭小川、艾青到张志民,从但丁、普希金、惠特曼、聂鲁达到黄皮内部资料的梅热拉伊蒂斯的《人》。我每次走进这个没有被付之一炬的图书资料室,就想:这是我的大学,我的文学圣地。

我在30岁才走进大学,4年里,我以考试成绩均在90分以上的全优,完成了所有学业。学校发给我毕业证书的时候,《诗刊》的邵燕祥先生让我填了一份中国作协入会申请书,随后收到一本中国作家协会的会员证。

我感恩时代给我机会证明一个新中国同龄人应该是什么样。我感恩艰难岁月里那些让我走出人生困境的所有人。我感恩命运的一切,包括高考前那条小巷留给我的1厘米……

责任编辑:牛莉
扫描二维码以在移动设备观看

诗讯热力榜

  1. 何为好诗——当代著名诗人论诗访谈录
  2. 纪念艾青诞辰114周年 | 高瑛新作
  3. 每日好诗第421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4. 2024“春天送你一首诗”征集选 | 第六辑
  5. 江合友《萸轩诗集》出版
  6. 每日好诗第421期(旧体诗)入围作品公示
  7. 第418期“每日好诗”公开征集网友评论的公告
  8. 第417期“每日好诗”公开征集网友评论的公告
  9. 2024年“春天送你一首诗”活动征稿启事
  10. 2024第二届“天涯诗会”征稿启事
  1. 屈子行吟·诗歌之源——2024中国·怀化屈原爱国怀乡诗歌奖征稿启事
  2. 中国南阳·“月季诗会”采风作品小辑
  3. 每日好诗第420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4. 张宏森:在新时代山乡巨变中开辟文学的广阔天地
  5. 东莞青年诗人展之六:莫寒的诗
  6. 每日好诗第420期(旧体诗)入围作品公示
  7. 2024“春天送你一首诗”征集选 | 第五辑
  8. 东莞青年诗人展之五:莫小闲的诗
  9. 《诗刊》改版保定恳谈会暨《京津冀诗人》一周年纪念活动古城举行
  10. 2024第二届“天涯诗会”征稿启事
  1. 2024年“春天送你一首诗”活动征稿启事
  2. 中国作家协会致全国作家和文学工作者的新春贺信
  3. 每日好诗第415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4. 2024年橘花诗会诗歌征集启事
  5. 最后的高音:论吉狄马加 | 《作家》24年2月号
  6. 每日好诗第415期(旧体诗)入围作品公示
  7. 新华社特稿丨习近平:文化传承创新的引领人
  8. 每日好诗第416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9. 第413期“每日好诗”公开征集网友评论的公告
  10. 每日好诗第414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1. 中国诗歌网开通“《诗刊》投稿专区”
  2. 《诗刊》征集广告词
  3. 清新旷达 笔底无尘——读温皓然古典诗词
  4. 同舟共济,以诗抗疫——全国抗疫诗歌征集启事
  5. 关于诗和诗人的有关话题
  6. 寻找诗意 美丽人生——上海向诗歌爱好者发出邀请
  7. 赏析《不要温和地走进那个良夜》
  8. 以现代诗歌实践探寻现代诗歌的本原
  9. 公告:中国诗歌网“每日好诗”评选相关事宜
  10. 首届“国际诗酒文化大会”征稿启事 (现代诗、旧体诗、书法、朗诵、标志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