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物、人事与心灵史

作者:河北田园   2020年09月22日 10:27      340    收藏

——向以鲜诗集《我的聂家岩》的精神还乡之旅


批评家谢有顺说“最动人的文学书写,应该和作家的童年记忆有关。童年记忆往往是一个作家写作的原始起点。” 的确如此,中外都有很多作家擅长描写童年时代的故乡,如鲁迅、沈从文、萧红、萧军、端木蕻良、贾平凹、迟子建、海子、哈代、叶赛宁、福克纳……这个名单还可以列很长,诗人向以鲜在离开故乡聂家岩三十多年之后,在喧嚣的城市里,也对故乡聂家岩做了一次精神回望。诗集《我的聂家岩》体现了作者对故乡聂家岩深深的怀念之情,中间也夹杂着对聂家岩历史及个人心灵的思索与未来的期盼。而从内容上,则可以大致划分为风物、人事与心灵史三部分。


一、 风物

《我的聂家岩》的一部分内容是关于故乡风物的回忆,比如燕翼一方生民的香樟树,妈妈的菜园子,叫作跑马梁的小山丘,孩子们用的马灯,写字岩的牛蹄,清代的石狮子,金黄的稻谷垛,青石砌成的老水井……作者并不是对这些风物做简单的描摹,而是渗透了诗人的思索。

比如这首《核桃世界》:“还是青涩的时候/我注意到一个现象/大多数果实躲藏/于叶底。像喜鹊躲藏/于谜语或丛林/……那儿白雪经年,泉水绕屋/世界忽然恍惚起来/孩子与老人相互叠映/唉!核桃啊核桃/时光雕琢的崎岖珍宝” 

诗歌的第一节便是哲理的发现。“大多数果实躲藏于叶底”。真正的成熟、智慧不需要张扬,而是懂得了谦卑,就像人类的成长,从孩子到老人,从青涩到成熟,“整个聂家岩的夏天,都卷入一场核桃的宗教”。 “当我再次凝视,掌中油量的阡陌之美,心中升起无限敬意,仿佛从另一个角度,重新审视自己” 诗人为发现生命成长的哲理而充满欣喜和虔敬,用大自然来比照自己,是否也如核桃一样,从青涩走向了成熟,从张扬走向了谦卑。整首诗很像一首献给造物主的赞美诗,夹杂着对生命与自身存在的自省,颇有宗教意味。

诗人喜欢赞美平凡的事物。例如这首《牛粪如烟》:“在所有的动物粪便中/我唯一能接受的是牛粪/它不仅与传说的黄金有关/更与低矮的房屋有关/还是治疗冻伤的良药” 

诗人通过牛粪总结出的道理是:“燃烧的光芒/常常来自于卑下之物/甚至是俯仰即拾的脏东西”。 这与英国浪漫主义诗人威廉•华兹华斯在《坎伯兰的老乞丐》中所言:“上帝创造的万物/不管多低贱/形象多卑下/野蛮,即使最讨厌/最蠢的/都不会完全与善无缘。” 印度大诗人泰戈尔在《吉檀迦利》中所言:“你穿着破敝的衣服/在最贫最贱最失所的人群中行走” 有一致之处了。诗人表达了他的平民思想。事实上,这就是一本关于平民的诗集。

诗人笔下的风物,似乎都是最普通,最平凡的,但却具备一种神性之光。在《香樟树》里,诗人在对故乡的香樟树作了种种细节描写之后,这样抒发自己的情怀:“当整个村庄都置于长风流苏/与狄安娜的伞形月色中/我的睡梦全是仁慈的叶子/全是母亲怀抱一样的影子/香樟树下的世界总是让人放心的/请宽恕我这样轻描淡写地/谈论故乡翠微的神灵/千百年来的毗沙门撑着一柄华盖/即使我满含热泪匍匐于麾下/也丝毫不能有所裨益/好吧,无比霸道的香樟树/青春不老的巨人手掌/我只能视你为一棵树/在燕翼一方生民的大树面前/再掏心掏肺的赞美都是陈词” 

诗人的感情是真诚的,在香樟树面前,充满了感恩与虔诚。由此香樟树被镀上了一种神性的光辉。香樟树不仅仅是一棵普通的树,更是燕翼一方的毗沙门(佛教的护法之神),是村民的神灵。诗人面对香樟树,有赞美,有谦卑,甚至还有自省,在养活自己的大自然面前,只能满含热泪匍匐于麾下。这不禁让人想起了艾青的诗句:“为什么我的眼里满含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

诗人笔下神圣的事物还有用柴灰、旧报纸和破棉布制成的马灯,“群山的马眼啊/暴风雪再蛮横也无法吹熄/那一盏心猿意马的灯” 含蓄而蕴藉。马灯,也就不仅仅是一盏普通的灯,而是指引着乡村人前行的希望之灯。这样的事物还有谷垛,亮瓦,短檠等。诗人对这些古旧事物寄寓了无限深情,同时,赋予了一种神秘的色彩,甚至成了诗人心中的信仰所在。这是情感的升华,也是思想的升华。诗人吉狄马加这样评价:“他是当代重要诗人中,能把咏物与哲思融合得最好的极少数人之一。” 这个评价是很中肯的。


二、 人事

这本诗集的第二个内容是描写了聂家岩的人事。这些生活在三十年多前的人,有的还健在,有的则早已不在人世。无论在与不在,他们都依然鲜活地在诗人的眼前晃动着。他们的悲欢与离合,爱恨或情仇,演绎了一部乡村的隐秘历史。以诗集的开卷之作《银卷尺》为例:“在崭花的老银表面,芝麻的黑点/散布其间,如同星汉的暗物质/以腐蚀的语言和恒河沙痕/与记忆达成默契/……父亲与之形影不离/仿佛随时准备丈量谷穗/麦芒的高度,或放学回家的孩子/山羊般跃过溪水的宽度/事实恰恰相反:卷曲的尺子/很少显露容貌,从祖父传下来的/小银盒,是父亲珍藏的一颗不欲轻示于人的瑰宝” 

父亲的银卷尺,是测量事物的。但父亲却很少使用。这体现了父亲的隐忍和珍视,不需要用尺子时时刻刻去衡量周围的事物,而是采取了一种自然而然的态度。或许,父亲这一生,更多的是对自己七十五年人生的反省,而不是去苛求别人是否符合尺子的量度。“卷尺在握,万物皆有分寸”结尾这句诗可谓是全诗的诗眼,确立了整本诗集的基调——描写聂家岩的乡亲们的自然人生,并奠定了一种平衡之美。

再比如《妈妈的菜园子》一诗:“半个世纪以前,我们总是问:/妈妈,为什么不搬到城里去?/……妈妈说,十八岁就到了聂家岩/这儿多好!有香樟树,有陈姨,有伯娘/有妈妈亲手糊出来的篱笆墙/还有,还有……/望着操场那边,妈妈呢喃着/还有那一片辛苦开垦出来的菜园子/妈妈伸出双手,透过阳光/大大小小的血泡发出宝石般的光泽” 

诗中描写了城乡之间的对比。母亲为什么不愿意搬到城里去住?因为母亲眷恋乡土,这里有香樟树,有陈姨,有伯娘,有妈妈亲手糊出来的篱笆墙,重要的是,还有一家人赖以维持生活的菜园子。那是母亲用双手开垦出来的,而这只有在聂家岩,这片荒凉的乡村,才能开出一片相对自由的小天地,这些在拥挤而受到限制的城市里,是做不到的。母亲不愿意离开故土乡亲,不愿意离开这片菜园子,因为这是她的存在之根。这片看似不起眼的菜园子,养活了我们几个如狼似虎的小家伙,可惜,孩子们那时并不懂得母亲的深意。

在诗人的脑海里,挥之不去的是故乡人的群像。他们是怀抱猎枪,身上沾满沙子的任老汉;丰腰肥臀的地主的女儿罗世芳,带着养子逃到了南方;蒲扇别在屁股上的三国青年汪绍钦,他娶了美人罗世芳,但罗世芳不堪生活的重负,逃走了。他只能一个人活下去,“就这样/三国青年/汪绍钦顽强地活着活在自己的韬略里/只有三国英雄/才能给他活下去的力量” 读了这样的诗句,令人心中隐隐作疼。

《地主罗婆婆》讲述了一个有文化的女人的故事。“罗婆婆身上总是带着/某种神奇的力量/不仅源于她用本草救过我的命/用阿司匹林、银针或推拿/以及各种充满幻想气质的偏方/阻挡过农民的死亡” 

罗婆婆的恋人是北大的潘先生,“秘密死去的巴山才子/谈吐中也闪着金色的光芒/这些事物汇聚起来/不断为乡村增加活下去的信念……” 地主罗婆婆属于乡绅阶层,潘先生那个年代能读北大,估计家庭条件也不错。他是怎么死的?无法交代,但读者也能从历史背景中看出端倪。这首诗表达了对乡绅阶层的赞美。抗战时期,正是李庄的乡绅,深明大义,接纳了同济大学的师生。这是文明的力量,在黑暗的年代里,仍有勇敢的人,努力保存文明的火种。

诗人的笔下,还有木匠何掌墨师,骟匠姜爷,打得一手好锣鼓的杨木匠;有两个女儿,开着幺店的王木匠;乡村盛宴上的支客师李寿茂;患了肺痨的村主任;除夕夜送来树疙瘩取暖的的李显荣叔叔,为我上大学做布鞋的陈姨……这些人多才多艺,聪明善良朴实,他们是聂家岩存在下去的支柱。

在这些诗歌中,读者感受到聂家岩人执着的、顽强的生命精神。吴投文先生在评述沈从文的创作时曾经说:“杰出作家的创作总是力图指向深层的人类的生命状态,一般作家的创作则无力或满足于指向表层的人类社会生活。” 诗人向以鲜的作品也是如此,他是关注生命本身的作家。聂家岩的人的生命状态有爱的温馨,也有生存斗争下的残酷,还有自然与文明的冲撞……但无论如何,聂家岩,作为无数中国乡村的缩影,在现代化的进程中仍将艰难行进着。


三、 心灵史

这部诗集被称为“一部乡村孩子成长的心灵秘史”。 的确如此,评论界有人言:“《我的聂家岩》不是一次通常意义的还乡之旅,而是一场融合着个人经验、秘戏、觉醒与先锋意识的诗意倒带或回溯。” 十九世纪初,英国浪漫主义诗人威廉•华兹华斯在中年时期写了一部诗集《序曲》,副标题是“一位诗人心灵的成长”,对自己漫长的一生做了追溯,夹杂着快乐、忧伤、悔恨,但更多的是反思。歌德在诗剧《浮士德》之中描绘了浮士德不断求索的一生,但实际上《浮士德》也是歌德自己的一部心灵探索史。诗人向以鲜在离开聂家岩三十多年之后,所做的这场漫长的精神回顾,也是一部诗人心灵的成长史。

诗集里有一部分是关于身体的诗。请看这首《柱子的秘密》:“多情的尾生/抱着柱子/被洪水淹死了/我在聂家岩/抱着柱子/被性启蒙了/从柱子上滑下/摩擦的力/擦燃了裤裆” 

身体逐渐长大,觉醒的过程,心灵从逐渐从蒙昧状态走向开化的状态。

诗人描写了很多童年趣事,其中一些诗篇还写到孩子对外面世界的向往。如《看火车》一诗描写了诗人不到十岁的时候,跟着哥哥从聂家岩出发,到远方的罗文镇去看火车的经历。“快了,那儿就是罗文/哥哥宽慰着一颗朝圣的心/现在想来 一列乌黑风掣的火车/有时的确具有某种神性/越过时间 光明或者黑暗的隧道/驶向蒙昧之地” 

聂家岩的砍柴少年,不满足仅仅做捉野鸡、捕蜻蜓、烧蚂蟥、捉瞌睡虫,打水漂漂这些乡野的游戏。他必然要走出聂家岩,这个有爱,有温情,但也落后、封闭、愚昧的乡村,他强烈地向往着现代文明。

因为对外面世界的向往,诗人终是要离开这小小的村庄的。在城市里生活多年后,蓦然回首,却发现自己从来没有在精神上真正离开过聂家岩,诗人始终是异乡的游子啊!上世纪八十年代,台湾歌手罗大佑在《鹿港小镇》里深情唱道:“台北不是我的家,我的家乡没有霓虹灯”无论诗人走了多远,最终还是要做一次精神上的返乡之旅。

英国浪漫主义诗人威廉•华兹华斯说:“一切好诗都是强烈情感的自然流露,这个说法虽然是正确的,可是凡有价值的诗,不论题材如何不同,都是由于作者具有非常的感受性,而且又深思了很久。” 华氏肯定了“沉思”的力量。诗人向以鲜的诗歌就是如此,在离开家乡之后的回忆,诗人的感情,不是现场的喷发,而是有了几分理性的思索。诗人反对把这本诗集看成是一部乡愁之作,而是一部具有解构意义的中国乡村之作。的确,这本诗集是诗人经过多年思考的一个结晶。

诗人要解构什么呢?诗人要解构的是一个关于乡村乌托邦的童话。聂家岩有温暖和爱,但还有灰暗和残酷以至荒诞。

《挑水的距离》记载了一个普通的无名氏的死亡过程:“挑水的路上/妈妈遇到一个孩子,/饥饿使他不能够站立/盛满井水的木桶倒了,/盛满苍穹的井水枯了/苍穹之下,美丽的孩子,/静静地走了/人的生命有多长/比井水的源头还要长/人的生命有多短/比挑水的距离还要短” 

这副乡村的死亡素描画只有寥寥几笔,平淡而惊心,很像画家梵高大师的《食土豆者》。这也是诗人人道主义思想的体现。伟大的诗人往往是伟大的人道主义者,对人间的疾苦不可能视而不见。向以鲜是研究杜甫的,杜甫是伟大的人民诗人,作品深具人民性,向以鲜何尝不是如此呢?在当今诗坛一片风花雪月、中产趣味的氛围之下,诗人向以鲜的诗歌是批判现实主义的,有人民性的,弥足难能可贵。向以鲜的诗歌有一种大爱、悲悯的情怀,这是一个真正的艺术家应该具有的品质。

《一根绳子》记载了村民任元礼的死,他用一根快要朽掉的绳子,就“把残喘的残生挂向天堂”;《影子屋》则暗示了一场过往的爱情悲剧; 

《乌龙传》里描写由于饥饿,人们被迫用笋壳刺杀死守护村庄安全的狗;《苹果悬案》讲述偷食妈妈留下苹果的故事,《望腊肉》描绘孩子们仰望房梁上腊肉的情景……这些故事诗人从来没有忘记过,诗人勇敢地揭开了心灵中的伤口,冷静地审视之。

在艰难的日子里,诗人没有悲观,他始终怀着对光明的向往。《火柴盒》一诗既是写实,也是象征:“当整个村落/维系于一根火柴时/那种神圣的感觉/我曾经体会过一次/……当游丝般的火苗/在灶膛里逐渐强大/燎原之势/真美/我看见火光中的泪水/不是来自眼眶/而是来自高加索的峭壁” 

高加索山上,被缚的普罗米修斯曾经盗天火给人类,人类要掌握知识,才能告别茹毛饮血的生活。在现代性与反现代性这个问题上,诗人的态度是倾向于前者的。作者的这次心灵的回溯,夹杂着很多反省和期盼。这是一个知识分子的思考,对于中国乡村的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有评论者甚至认为,向以鲜的聂家岩,具有某种人类学意义,必将成为未来故乡的经典比喻或神话。 这个评价是有预见性的。


结语

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诗坛众声喧哗,一度“梨花体”、“口水诗”泛滥,各种各样的“小我”的滥情充斥诗坛。向以鲜的这部《我的聂家岩》显然有别于此。这本诗集里你可以读到时代的变迁、未来的展望、社会的良知、乡村的命运、心灵的自省等很多内容。无疑,这是一部融民族、时代、历史的思考于一体的诗集,在当今乱象纷扰的诗坛,这本诗集以其厚重的思想内容煜煜生辉。


(原文载《廊坊师范学院学报》2019年第4期)

责任编辑:系统管理员
扫描二维码以在移动设备观看

诗讯热力榜

  1. 以诗为媒,续写“山乡巨变”新故事
  2. 当好乡村娃的“大先生”
  3. 王二冬的快递诗生活:于时代洪流中探寻微光
  4. 每日好诗第425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5. 关注乡村与灵魂之爱:也人诗集《向南不惑》品读会举行
  6. 第422期“每日好诗”公开征集网友评论的公告
  7. 每日好诗第425期(旧体诗)入围作品公示
  8. 2024“春天送你一首诗”征集选 |第十辑
  9. 每日好诗第424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10. 2024第二届“天涯诗会”征稿启事
  1. 中国作协召开党纪学习教育动员部署会暨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扩大)会
  2. 每日好诗第424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3. 每日好诗第424期(旧体诗)入围作品公示
  4. 除了诗歌美学,还应强调诗歌力学
  5. 细节是诗意生成和传达的强大动力
  6. 2024“春天送你一首诗”征集选 |第九辑
  7. 致敬巨匠,百年诗情!北京法源寺百年丁香诗会今日开幕
  8. 第421期“每日好诗”公开征集网友评论的公告
  9. 海峡两岸诗人在漳共品四月诗歌诗与城市光影——2024闽南诗歌节在闽南师范大学开幕
  10. 2024年橘花诗会诗歌征集获奖名单公示
  1. “东京梦华 ·《诗刊》社第40届青春诗会” 签约仪式暨新闻发布会在京举办
  2. 东莞青年诗人展之三:许晓雯的诗
  3. 2024年“春天送你一首诗”活动征稿启事
  4. 屈子行吟·诗歌之源——2024中国·怀化屈原爱国怀乡诗歌奖征稿启事
  5. “唐诗之路,诗意台州”第八届中国诗歌节诗歌征集启事
  6. 东京梦华·《诗刊》社第40届青春诗会征稿启事
  7. 每日好诗第419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8. 《中秋赋》中心思想
  9. 每日好诗第420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10. 中国南阳·“月季诗会”采风作品小辑
  1. 中国诗歌网开通“《诗刊》投稿专区”
  2. 《诗刊》征集广告词
  3. 清新旷达 笔底无尘——读温皓然古典诗词
  4. 同舟共济,以诗抗疫——全国抗疫诗歌征集启事
  5. 关于诗和诗人的有关话题
  6. 赏析《不要温和地走进那个良夜》
  7. 公告:中国诗歌网“每日好诗”评选相关事宜
  8. 寻找诗意 美丽人生——上海向诗歌爱好者发出邀请
  9. 以现代诗歌实践探寻现代诗歌的本原
  10. 首届“国际诗酒文化大会”征稿启事 (现代诗、旧体诗、书法、朗诵、标志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