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白泉,一泓神奇的泉

作者: 2021年05月11日14:17 浏览:83 收藏 觉得不错,我要 赞赏
 

       凝望清白泉的石碑,便令人肃然起敬。走近,一汪清泉,还是千年前的样子。清澈、透明,蓝天白云映照在水里,似乎天与云就藏于水中,其实清白泉不过是一面镜子。井壁上的青苔,与水为邻,充满了绿意。石栏砌成的井,方方正正,一方面使泉水聚集在一起,方便人们取水,另一方面也便于人们前来观瞻和缅怀。

      看着保存完好的古迹,心中涌动无限感慨。关于清白泉的种种便在脑海里浮现。清白泉是范仲淹发现和命名的,也是他挚爱的,有记为证。

                       清白泉记
       一日,命役徒芟而辟之,中获废井。即呼工出其泥滓,观其好恶,曰:"嘉泉也"。乃扃而澄之,三日而后汲视。其泉清而白色,味之甚甘,渊然丈余,绠不可竭。当大暑时,饮之若饵白雪,咀轻冰,凛如也。当严冬时,若遇爱日,得阳春,温如也。其或雨作云蒸,醇醇而浑,盖山泽通气,应于名源矣。又引嘉宾,以建溪、日铸、卧龙、龙门之茗试之,则甘液华滋,悦人襟灵。

       予爱其清白而有德义,可为官师之规。因署其堂,曰"清白堂"。又构亭于其侧,曰"清白亭"。庶几居斯堂,登斯亭,而无忝其名哉!
       宝元二年记。

      清白泉石碑旁边,是清白亭。古老的亭子与清白泉相邻,这是为了小憩与听取流泉之声而建造。距离泉亭不远处有几排古照壁,镌刻着《清白泉记》和《重修清白泉记》,以表示历代对范仲淹的敬意。

       这儿环境清幽,树木蓊郁。一泉,一亭,几排照壁,有人还不时念着碑文,声音入耳,心里多了对范仲淹的无限敬仰。

       清白为官是范仲淹的毕生追求。虽然他一生遭受贬谪,但是他从未因此消沉,一身浩然正气。宝元元年十一月,范仲淹来越州(今绍兴)任知州,这次,范仲淹是被权相吕夷简扣上“越职言事,离间君臣,引用朋党”等罪名遭贬的。这是他第二次到浙江担任地方官。第一次他被 贬到富春江,在富春江上建造了严子陵钓鱼台。他在越州大约17个月,所做的几件事,永远为越州人民所牢记。清理清白泉就是其中的一件。同时,他也放心不下一个同事,而且这个同事也在官场上正在走背时路,他就是滕子京。

       受挫弥坚,偶尔发现一泉,清理,命名清白,借以表明自己“清白而有德义,为官师之规”的从政之道,并在井边构筑“清白亭”,将其住处的凉堂命名为“清白堂”,写下《清白泉记》,随物赋形,托物言志,这是高度的内省与自律。在漫长的封建社会,能真正做到为官清廉者能有几人?能时时刻刻做到自律、保持清廉的又有几人?

        范仲淹内心始终装着人民。他不仅严格要求自己,而且也勉励他人,以天下为己任。滕子京嘱咐他写的千古名篇《岳阳楼记》便是例证。“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是充塞天地之间的崇高品德。

       内心是圣洁的,行为才不为污浊社会所污染。这是范仲淹精神的伟大之处。每到一个地方,他总是勤于政事,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无论是留下政绩还是精神财富,都是令人敬畏的。

       古时为官,遭受贬谪者,郁郁寡欢的不枚胜举,解酒浇愁的不枚胜举,寄情山水的不枚胜举。同样遭受贬谪,柳宗元虽然给我们留下了奇文《永州八记》,但是他的内心是悲观的,是脆弱的。精神上不能成为强者,对于后人也缺少精神上的引领作用。

       对于贬谪,范仲淹也许并不特别在意,而欧阳修却写下《上范司谏书》为范仲淹文鸣不平。“夫七品之官,任天下之责,惧百世之讥,岂不重邪!非材且贤者,不能为也。近执事始被召于陈州,洛之士大夫相与语曰:‘我识范君,知其材也。其来,不为御史,必为谏官。’及命下,果然,则又相与语曰:‘我识范君,知其贤也。他日闻有立天子陛下,直辞正色面争廷论者,非他人,必范君也。’拜命以来,翘首企足,伫乎有闻,而卒未也,窃惑之。岂洛之士大夫能料于前而不能料于后也,将执事有待而为也?”其铮铮之言,可感天地。

       忽而觉得,人品即官品,官品即人品。心系黎民才是为官清正之准则。岳飞说过:“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可太平。”为了这朗朗乾坤,古之圣贤一直在不竭余力地奋斗。

       清白堂不能不去。身在堂上,有清风吹来。内心十分惬意。莅临,我仿佛看到范老目光炯炯、两袖清风、言之凿凿的神情,他不仅严厉要求自己,而且严格要求下属,为官须清正廉洁,凡是借禀报审阅贪污受贿者一律严办。这铿锵之声之,仿佛犹在,穿越千年而来。唤醒每一个陷入纸醉金迷的人。

       清白泉,清白亭,清白泉记,清白堂,一清到底。上有所好,下必效之。聚集在范仲淹周围的人官员,必定能受到深刻的影响,他们将以范仲淹为榜样,为官清正廉洁。

       而作为绍兴府也是幸运的,因为范仲淹来过,留下了清正廉洁的典范,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后来者。文化是一个地方的灵魂,一个地方因此而富有重量。

       天地之间需要正气,黎民百姓需要朗朗乾坤。千百年来,人们一直深情呼唤,在漫长的封建社会里,不少熟读四书五经的士子一旦踏上功名之路,便立即原形毕露,而正是诸如范仲淹一类的贤德之人,能洁身自好,廉洁奉公,使得清廉之风大兴于中华,令人们深度敬仰和缅怀。

       看清白泉,就是为了缅怀,使身心受到感染,净化自己的内心。清白泉是一泓神奇的泉。千百年来,人们不断地缅怀范公,见泉、见亭、见记、见堂,便范公宛在。清风拂面,爱憎便已分明。这一种精神追求便宛如涟漪不断扩大,在绍兴府成为一种博大的精神力量。

       于是,后世便有心怀天下者前来拜谒,与范公来一场心灵的对话。重修清白泉记,便是实证。清白泉是一泓博大的精神之泉,营养一代又一代人。

       清白泉成为了绍兴的一道亮丽的风景,它深沉而厚重,甘甜而隽永。现在,清白泉已经被注册成商标,清白成为了绍兴的精神坐标,令人仰之弥高。

         鲁迅先生在《中国人失掉了自行力了吗》写道:“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正是这些脊梁式的人物支撑起了中国的精神大厦。鲁迅先生以文学唤醒心灵麻木的民众,无疑也是中国的脊梁。重要的是,他出生在浙江绍兴府。所谓人杰地灵,人才辈出,正是这精神的濡养,润物细无声,才使人们能受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接受清白之风的濡养,沿着清正廉洁的道路前行,是为善莫大焉。绍兴的人们正是接过了这一棒,心无旁骛地继承和发扬这一高风亮节。

       近年来,绍兴市把本地源远流长的清廉思想与十八大以来党风廉政建设有关要求紧密结合,依托遗迹遗存、名仕事迹,以干部群众喜闻乐见的表现形式,广泛而深入地开展“清白泉”清廉文化创建活动,令人无限感动。

       2016年,第一期“清白泉”廉洁家风大讲堂开幕。市级领导车晓端、倪善贵通过自身实例,为干部们讲述如何传承家风以及家风在廉政教育中的重要性。同年,他们举办了“清白泉•名士家风”主题演讲比赛。选手们结合自身工作实际,通过讲述竺可桢、范仲淹、马寅初、王羲之等十多位名士的故事,重现了他们“崇学”、“尚德”、“忠孝”、“勤俭”等美好家训家风。

       2017年,他们又举办了“清白泉”全国中小学生廉洁文化书法创作邀请赛和现场创作比赛,集中反映爱党爱国、廉洁从政、廉洁修身、廉洁齐家、崇廉拒腐、担当有为等精神内涵。

       这是一种传递薪火,这是一场反省自我!良好家风和精神追求在绍兴深入民间,深入人心。所谓“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皆是如此。佛家有云:“种善因得善果”,也不失为一种较为合理的解释。

        清白泉是一泓神奇而深邃的泉,它以涓涓细流濡养着中华子民,让中国人能时时刻刻保持高度的自觉和清醒。而《清白泉记》也成为一道精神丰碑,永恒于天地之间,激励后世能孜孜以求、大兴清正廉洁之风。

扫描二维码以在移动设备观看
投诉举报

赞赏记录:

投诉举报

举报原因(必填):
侵权抄袭 违法违禁 色情低俗 血腥暴力 赌博诈骗 广告营销 人身攻击 其他不良信息
请详细阐明具体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