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律 · 中秋抒怀

作者: 2021年09月23日16:17 浏览:13 收藏 觉得不错,我要 赞赏

七律 · 中秋抒怀
山花烂漫

水碧山青菊正妍,天高云淡一轮悬。
乡情难断诗书在,佳梦无多夜不眠。
丹桂吹香飘世界,纤云弄影到窗前。
乾坤朗照清秋色,星兔交辉望月圆。

又是中秋佳节到,欢声笑语五湖传。桂枝明月齐贺福,风清花好月儿圆。中秋节是上古敬月习俗的遗痕。在二十四节气"秋分"时节,是古老的"祭月节",中秋节则是由传统的"祭月"而来。中秋节庆源自古人对月亮的祭祀,是中华民族祭月习俗的遗存和衍生。据考证,最初"祭月节"是定在干支历二十四节气"秋分"这天,由于历史发展,后来历法融合,使用阴历(夏历),所以将"祭月节"由干支历二十四节气"秋分"调至夏历(农历)八月十五。在下有诗为证:
庭前明月洒霜花,淡影深潜缀满桠。
分饼遥知山菊白,合窗微觉不韶华。
清辉未减离愁永,明镜初临意未差。
对酒谁明佳节祭,红灯深处是谁家。

祭月,历史久远,是古代我国一些地方古人对"月神"的一种崇拜活动。中秋节普及于汉代,汉代是我国南北各地的经济文化交流融合时期,各地文化上的交流使节俗融合传播。"中秋"一词现存文字记载最早见于汉代文献,成书于两汉之间的《周礼》(世传为周公旦所著。先秦时期已有"中秋夜迎寒"、"中秋献良裘"、"秋分夕月(拜月)"的活动。在汉代时,又在中秋或立秋之日敬老、养老,赐以雄粗饼的活动。在下有诗为证:
举家赏月在庭前,仰首抬头望九天。
风摆柳梢枝叶动,月爬山顶抚琴弦。
人群难觅心怀意,忆里常迷紫燕翩。
暗祷神怡牵挂在,再祈情爽复年年。

中秋节成为全国性节日,是在唐代。唐代时中秋风俗已在我国北方流行。《唐书·太宗记》载有"八月十五中秋节"。中秋赏月在长安一带极盛,许多诗人的名篇中都有咏月的诗句。并将中秋与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杨贵妃变月神、唐明皇游月宫等神话故事结合起,使之充满浪漫色彩传承至今。在下有诗为证:
明月当空映小楼,亲朋相聚话中秋。
闲谈往事犹于耳,长叙心怀涌暖流。
共赏冰轮茶慢品,同尝酥饼放歌喉。
知音难觅同心结,悦己何须梦里求。

到了明清时,中秋已成为中国民间的主要节日之一。“其祭果饼必圆”,各家都要设“月光位”,在月出方向向月供而拜。陆启泓《北京岁华记》载:中秋夜,人家各置月宫符象,符上免如人立。陈瓜果于庭,饼面绘月宫蟾免。男女肃拜烧香,旦而焚之。《帝京景物略》中也说:“八月十五祭月,其饼必圆,分瓜必牙错,瓣刻如莲花。”在下有诗为证:
故园清浅亦相思,丹桂黄华雨露滋。
肥蟹鲜鲈新果粟,长歌短调好吟诗。
铺笺欲叙心还静,伏案方知话语痴。
已逝韶华催鬓老,不堪回首觉心凄。(出雁格)

中秋节自古就有祭月、赏月、吃月饼、玩花灯、赏桂花、饮桂花酒等习俗,流传至今,经久不息。中秋节时,云稀雾少,月光皎洁明亮,民间除了要举行赏月、祭月、吃月饼祝福团圆等一系列活动,有些地方还有舞草龙、砌宝塔等活动。发展至今,吃月饼已经是我国南北各地过中秋节的必备习俗。除月饼外,各种时令鲜果干果也是中秋夜的美食。在下有诗为证:
月饼佳名出广寒,吴樵桂下摆几盘。
夫妻别去催相聚,子女归来好感叹。
两盒躬身双老奉,万家仰首看龙蟠。
等闲过得三千曰,相叙不知夜已澜。
扫描二维码以在移动设备观看
投诉举报

赞赏记录:

投诉举报

举报原因(必填):
侵权抄袭 违法违禁 色情低俗 血腥暴力 赌博诈骗 广告营销 人身攻击 其他不良信息
请详细阐明具体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