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在文学界引起热烈反响(九)(十)

作者:张永锦   2021年12月17日 16:21  中国诗歌网    3210    收藏

12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出席中国文联第十一次、中国作协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式并发表重要讲话。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高度肯定百年来党领导中国文艺取得的辉煌成就,高度肯定十八大以来文艺界呈现的新气象、新面貌,为新时代文艺明确了方位、指明了方向、擘画了蓝图,是又一篇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真理光辉的理论文献。充分体现了对文艺规律的深刻把握,饱含了对广大文艺工作者的殷切期待和高度信任。广大与会代表深受鼓舞、倍感振奋,反响热烈。开幕式后,广大代表在第一时间学习讲话精神,交流感想体会,体悟丰富内涵,进一步深化了对所肩负的神圣责任与使命的深切认识。

代表们纷纷表示,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与他关于文学工作的重要论述一脉相承,再次吹响了全国文学界以文化自信为底气和底蕴、以伟大灵魂和作品攀登文艺高峰的进军号角。广大文学工作者将以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鞭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不负时代、不负人民,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刘汉俊

习近平总书记在开幕式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文艺“要坚持人民立场,书写生生不息的人民史诗”,这给当代文艺工作者提出了明确的课题。

“为人民抒写、为人民抒情、为人民抒怀”,这是总书记一贯坚持的文艺立场。我们党的百年奋斗史表明,无论是在革命、建设、改革开放时期,还是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广大文艺工作者只有“树立大历史观、大时代观,眼纳千江水、胸起百万兵,把握历史进程和时代大势”才能创作出无愧于时代的精品、无愧于历史的经典;文艺工作和文艺事业只有始终坚持为人民服务、以人民为中心,才能得到健康发展、繁荣发展。这是广大文艺工作必须始终坚持的立场、观点、方法,也只有这样,文艺才能在书写人民史诗中书写自己的历史、塑造自己的形象。人民是社会实践的主体、历史舞台的主角、人类长河的主流,是书写历史的主人、贯穿时代的主线、推动进步的主力。人民所创造的伟大历史是生动、鲜活、具体的,是辉煌的史诗、灿烂的篇章,是文艺工作者必须关注的重点、焦点、热点。作品是作家的立身之本,实践是作品的立足之基,离开了火热的生活、生动的现实、伟大的实践,文艺创作、文艺作品如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终究枯竭腐烂。古今中外的名篇经典无一不是历史变迁、社会变革、时势变局的写照。人类的发展史、民族的苦难史、国家的奋斗史、社会的兴衰史、政党的成长史,都可以成为伟大作品的原材料。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尽管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交织影响,但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临危不乱、历事不惊,攻坚克难、意志坚定,敢于担当、有效应对,打赢脱贫攻坚战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如期完成,治国理政各项事业有了突破性进展,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打下坚实基础,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的生动实践为文艺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从在凄风苦雨中探索的救国梦到为成立新中国而奋斗的建国梦,从国家富强、社会富足、人民富裕的富国梦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国梦,历代中华儿女的追梦圆梦历程就是一部可歌可泣的奋斗史。改天换地的历史事件、惊天动地的奋斗故事,薪火相传的思想真理、不屈不挠的精神、彪炳史册的新时代新思想新理念新实践,组成卷帙浩繁的中国故事,都是文艺创作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今天适逢文艺工作者抒写情怀、施展才华的难得机遇。文艺当立足大时代、大背景、大视野、大目标、大情怀,气势磅礴地呈现中华儿女正在共同书写的壮丽史诗中国梦。人民是文艺的出发点,也是落脚点;人民是文艺的立足点,也是生长点;评判文艺的标准由人民掌握,检验文艺的成果由人民说了算,像总书记指出的那样,“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把人民满意不满意作为评判作品的最高标准”,这应该成为我们的座右铭。 


刘琼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上的讲话,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理论光辉,是关于我国今后很长一段时间文艺工作的重要指导。作为一名作代会代表,有幸在大会现场聆听讲话,认真学习讲话精神,备受鼓舞,倍感振奋。

从讲话中,我深深感受到感受到身处这个伟大变革的时代,包括文艺创作在内的一切文艺工作,都要具有深刻的历史自觉、高度的文化自信和鲜明的人民立场。

对于我们党一百年来领导文艺战线的历史经验和道路,要有高度自觉的历史遵循。“一百年来,党领导文艺战线不断探索、实践,走出了一条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符合中国国情和文化传统、高扬人民性的文艺发展道路,为我国文艺繁荣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文艺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始终具有极其重大、独特和不可替代的作用。文艺工作者要心系“国之大者”,要有大历史观、大时代观,才能让文艺事业匹配上伟大变革的时代。

对于文艺战线在今天新的历史方位新的历史坐标下的使命责任,要有高度自觉的历史传递。在推动社会主义文艺繁荣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面对新时代新征程,“展示中国文艺新气象,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的价值引导力、文化凝聚力、精神推动力”,广大文艺工作者富有伟大而光荣的新责任新使命。

对于文艺发展和文艺创作规律,要有高度自觉的历史共识。总书记讲话中关于守正和创新、内容和形式、艺术和技术、出人出作品等问题的论述,是对文艺内在规律的深刻把握。“新时代需要文艺大师,也完全能够造就文艺大师!新时代需要文艺高峰,也完全能够铸就文艺高峰!”铿锵有力,具有高度的文化自信,也是对于新时代文艺创造的殷殷期待。


孔令燕  

总书记在作协十代会上的讲话,令人感动而振奋,从中不仅能深切体会总书记对文艺工作者的深厚感情和殷切期待,更能感受总书记在民族复兴大业上的坚定信念和崇高情怀。

本次讲话,还有包括2016年作代会讲话在内的、历次关于社会文化、宣传出版等相关领域的讲话,总书记都深刻阐述并确立了关于构建当代中国文化、文艺体系的根本规律和明确标准,成为为文艺工作“定标立本”的全面论断,为文艺创作和出版工作指明了方向和根本遵循。讲话博大精深、内涵丰富,尤其以下几个方面令人印象深刻、心有所悟,总书记叮嘱文艺工作者:一是要立意高远、要心怀“国之大者”,要站在历史和世界格局上进行创作,要把民族复兴大业放在心上;二是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要坚守正道,弘扬正气,要发扬“文以载道”的优秀文化传统;三是要坚持正确的创作立场,以人民为中心,要创作、出版具有人民情怀的好作品;四是要建立具有中国美学精神和新时代气象的文艺理念,要关注时代进程、社会发展,要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用具有中国意韵的方式,讲好中国故事,建立“山清水秀的文艺生态”,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蒋泥 

习总书记的五点希望,从史的角度,提出希望和办法,具有纲领性意义。文件中出现大量的新观点,例如:1、展现中华历史之美、山河之美、文化之美;2、要有学习前人的礼敬之心,更要有超越前人的竞胜之心;3、同文艺工作者交朋友,办实事、解难事、真办事,让他们感受到“文艺工作者之家”的温暖等等。刚才侯兵老师说,各个省市、行业,都有了自己的作协,什么时候有条件,我们也要创立中央和国家机关作家协会,这就是一个很具体的“办实事”的响应性意见,让我们有了一种家的感觉,充满暖意。很期待能够早日实现。

作为一个小说创作者,我从习总书记的讲话里,受启发最深的是第三点和第五点。

譬如第三点,习总书记说,“每一个时代的文学,都有新的写法”。像莫言老师的《生死疲劳》《檀香刑》,苏童老师的《河岸》,震云老师的《一句顶一万句》等等,都是中国故事,用到了最新的形式,他们为了在这方面突破和创新,几易其稿、甚至是推倒重来,呕心沥血,成为当代文学的高峰。值得我们后辈学习。

第五点,习总书记说“广大文艺工作者要讲品位、讲格调、讲责任”,对我们写作和组织编辑文学作品来说,是很好、很具体的指导性、可操作性意见,也是我们作家做人、做事的标准。


戴潍娜 

上午聆听总书记在全国作代会上的重要讲话,感触特别深刻的是总书记结尾处引用了青年李白仗剑远游时写下的诗句“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伴随传统诗教和现代文明国家转型,近一个世纪以来中国都在寻找古老而崭新的诗歌表达。在中国这样的诗歌至上的文明里,诗跟每一个人的关系都即兴且微妙,它每一天都在以惊人的方式,潜入个人和民族的历史。作为中华文明几千年来精美绝伦的语言结晶,诗歌无时无刻不在诠释着中国文化的精神面貌。黄金时代,需要有黄金时代的艺术法则和美的表达。在中国作为文化大国崛起的时刻,创作者有责任也有使命塑造“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向世界表达一个诗意的中国。


宋强 

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里处处体现了他的大历史观、大时代观,他是从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的历史发展经验和中国未来发展大势中,给文艺的作用进行定位,也从这个角度肯定了文艺工作的重要价值,并对文艺工作者提出希望和要求。这对广大文艺工作者提供了行动指南和根本遵循。

习总书记讲话里将“人民”置于特别重要的位置,强调了文艺工作者要“坚守人民立场,书写生生不息的人民史诗”。

有些关键词大家在反复地提,例如“人民”,整个的讲话稿中出现了很多次,如“人民立场”“人民史诗”体现了总书记对“人民”的重视。还有很多提法,让人耳目一新,像“阅读生活”,这是一种很文学化的表达,体现的是习总书记对文艺工作者的要求,要读懂生活、阅读生活之后才能深入创作,才能写出更多更好的作品。包括“向上向善”,这个提法对广大文艺工作者创作的方向提出了要求。

另外,习总书记对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特别重视,包括他提出要“守正创新”,要把握传承和创新的这种关系,“学古不泥古、破法不悖法”,“要有学习前人的礼敬之心,更要有超越前人的竞胜之心,增强自我突破的勇气”,这都为我们如何对待和利用优秀传统文化指明了方向。另外,习总书记专门提到,要面对新的科技发展催生的文艺形式的创新,我们要格外重视,给予关注和培养。

责任编辑:张永锦
扫描二维码以在移动设备观看

诗讯热力榜

  1. 积极建构彰显当代中国特色的诗歌美学——“中华诗词传承与发展专题研讨会”综述‍
  2. 何为好诗——当代著名诗人论诗访谈录
  3. 批评家张清华访谈:理论与创作的双向奔赴
  4. “每日好诗直播间”走进中山大学通识教育课堂
  5. 每日好诗第421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6. 每日好诗第421期(旧体诗)入围作品公示
  7. 屈子行吟·诗歌之源——2024中国·怀化屈原爱国怀乡诗歌奖征稿启事
  8. 2024年“春天送你一首诗”活动征稿启事
  9. 第417期“每日好诗”公开征集网友评论的公告
  10. 第418期“每日好诗”公开征集网友评论的公告
  1. 屈子行吟·诗歌之源——2024中国·怀化屈原爱国怀乡诗歌奖征稿启事
  2. 中国南阳·“月季诗会”采风作品小辑
  3. 每日好诗第420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4. 张宏森:在新时代山乡巨变中开辟文学的广阔天地
  5. 东莞青年诗人展之六:莫寒的诗
  6. 每日好诗第420期(旧体诗)入围作品公示
  7. 2024“春天送你一首诗”征集选 | 第五辑
  8. 东莞青年诗人展之五:莫小闲的诗
  9. 《诗刊》改版保定恳谈会暨《京津冀诗人》一周年纪念活动古城举行
  10. 2024第二届“天涯诗会”征稿启事
  1. 2024年“春天送你一首诗”活动征稿启事
  2. 中国作家协会致全国作家和文学工作者的新春贺信
  3. 每日好诗第415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4. 2024年橘花诗会诗歌征集启事
  5. 最后的高音:论吉狄马加 | 《作家》24年2月号
  6. 每日好诗第415期(旧体诗)入围作品公示
  7. 新华社特稿丨习近平:文化传承创新的引领人
  8. 每日好诗第416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9. 第413期“每日好诗”公开征集网友评论的公告
  10. 每日好诗第414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1. 中国诗歌网开通“《诗刊》投稿专区”
  2. 《诗刊》征集广告词
  3. 清新旷达 笔底无尘——读温皓然古典诗词
  4. 同舟共济,以诗抗疫——全国抗疫诗歌征集启事
  5. 关于诗和诗人的有关话题
  6. 寻找诗意 美丽人生——上海向诗歌爱好者发出邀请
  7. 赏析《不要温和地走进那个良夜》
  8. 以现代诗歌实践探寻现代诗歌的本原
  9. 公告:中国诗歌网“每日好诗”评选相关事宜
  10. 首届“国际诗酒文化大会”征稿启事 (现代诗、旧体诗、书法、朗诵、标志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