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海岁诗集《立冬辞》新书预告——第七届剑桥徐志摩诗歌艺术节 第5期

作者:瑾萱    2022年01月23日 12:38  康河书店与艺术中心    696    收藏

编者按


诗人是感性的召唤科学家是理性的思考者若将二者的性征结合会产生什么奇妙的化学反应


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利兹大学常务副校长、世界著名岩土力学和工程专家余海岁教授就拥有这样的“双重身份”他不仅是一名贡献杰出的科研工作者优秀的教育家和管理者还是一位在诗词方面造诣深厚的当代诗人在《诗刊》《诗选刊》《诗潮》和《诗歌月刊》等诗歌刊物发表作品著有个人诗词集《心相忆》(现代教育出版社)和《天涯梦回》(作家出版社)。


近期,英国剑桥康河出版社从余海岁教授的众多诗歌作品中,精选出了10首具有代表性的诗歌,邀请中英名家联手翻译成英文,收录在了他名为《立冬辞》的诗集当中。


今天,第七届英国剑桥徐志摩诗歌艺术节」第5期「新书预告」推送中,余教授的诗集将与大家首次见面。


该诗集将于2022年2月在英国出版,全球发行。


微信图片_20220123122504

《余海岁诗集:立冬辞》


余海岁教授,号南乡子,系英国牛津大学博士,2011年当选为英国皇家工程院士并入选世界名人录。现任世界百强名校英国利兹大学常务副校长,及岩土工程学教授。余教授还曾担任英国诺丁汉大学副校长。他是诺丁汉岩土力学中心创始人,曾任土木工程学院院长及工程部主任,获得英国土木工程师协会最高成就奖-Telford金奖。


因其学术上的深厚造诣和杰出领导力,德高望重的余海岁教授在两大著名英国高校中,都备受广大教师、学生们的爱戴及拥护。他们来自世界各地、五湖四海,亲身感受到这位中国教授给大学带来的改变。除了在科研教学、国际关系等方面的进一步拓展之外,余海岁教授还在利兹大学参与发起了中英诗歌高层对话,促进了两国在文学界的深入交流。


微信图片_20220123122511

余海岁


余海岁出生于黄山脚下的徽州歙县,一个自古以来孕育了"扬州八怪"罗聘与汪士慎、戏曲作家汪道昆、教育家陶行知、著名画家黄宾虹、著名学者程颢、程颐、朱熹等名家的历史文化璀璨之地。


在这样的人文环境中,余海岁汲取着丰厚的精神养分,从小便对文科饶有兴趣,喜欢写诗歌、散文等,这个习惯也一直延续到今天。


微信图片_20220123122515

徽州歙县


作为一位坚持文学梦的科学家,他的诗歌细腻又严谨,对文字的把握尤为精准、精炼,语句精湛,表象表意十分清晰。


中国诗人、鲁迅文学奖获得者李元胜曾给出这样的评论:


“作为世界一流的岩土力学家,余海岁先生对词与词之间的力学关系也有着浓厚的兴趣,他把汉语的杂技——理性与感性的奇妙平衡放置在世界性经验的背景下,创造出了只属于自己的独特诗歌样式。”




第七届

英国剑桥徐志摩诗歌艺术节

第05期


新书首发&预告
微信图片_20220123122520

余海岁诗集:立冬辞

【作者】余海岁 

译者&校审】陆文艳 & Peter Hughes & Emma Nortfords



{ 诗集介绍 }


本诗集以余海岁非常善于描绘的冬季诗歌《立冬辞》命名,其中收录了他诗歌作品中的一些常见主题,如怀念故国、抒写文化史中的经典景致、致敬科学界与文化界的伟人等等


本书由英国康河出版社的资深编辑、剑桥大学英语文学博士艾玛·诺夫德担任主编,由旅英翻译家、作家、剑桥大学英语文学硕士陆文艳,和著名英国诗人、剑桥大学朱迪斯·威尔逊基金诗歌项目客座专家、剑桥大学莫德林学院在诗歌领域的客座院士彼得·休斯联手翻译。彼得·休斯还特别为余海岁的诗集写下了序言。


微信图片_20220123122528

彼得·休斯


这本诗集被收录在英国剑桥“康河CamRivers”国际诗人作品精选(中英文双语)百卷本之中。这套丛书是目前在中国海外出版的,规模最大的中英文双语个人诗歌作品精选集之一,是康河出版社在中外文学交流方面的重点项目。


目前已有四十余位来自世界各地的诗人与康河出版社签约,将他们的个人作品精选集出版、收录在这套系列丛书当中。


该系列丛书充满创意地跨界多个文学艺术门类,包括文学、音乐、绘画、朗诵艺术等。其中部分诗歌,由中英两地知名作曲家谱曲、两地音乐家演奏与演唱。图书的封面与插图,来自于各国艺术家。诗歌的有声版,由著名学者、社会活动家、诗人与艺术家等不同领域的专业人士演绎。


20220123122548

左:杨克诗集;右:刘春潮诗集



{ 名家推荐 }




微信图片_20220123122556

余海岁教授和同事们在一起


一方面深入科学,一方面深入中国传统文化,余海岁教授这样的人物现如今相当稀少。呈现 于其现代诗写作中的思维转折、语言意外,及其对世界和自我的发现,构成了别样风景。 

—— 西川 

(诗人、散文和随笔作家、翻译家,鲁迅文学奖获得者,

北京师范大学特聘教授


源自中国古典诗歌的修养,又结合西方科学的精神,余海岁教授写出了一种别具韵味的现代 诗歌。我一读之下受到了震惊,没想到他的现代诗写得如此老练,真是训练有素。这是我看 到的一个华裔科学家写出的最好的现代汉诗。 

—— 柏桦 

(诗人,西南交通大学

人文学院中文系教授


余海岁先生的创作,在科学与诗之间、中西之间、古典修养与现代敏感之间找到了他自己的 位置,这实属难得。他的许多诗,不仅展现了他特有的诗意表现角度和方式,更重要的,是 让我受到感动。 

—— 王家新

(诗人、批评家、翻译家,

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


余海岁先生的诗冷静而节制,向心而生,将当下与历史,个人与民族,古典与现代等因素浑 然一体,具有一个优秀诗人不可或缺的对语言保持尊重和敏感的特质,以及诗歌美学所要求 的独立批判精神和自我内省的意识,在诗歌中留下了他自己的形象。他从容而超然的语调令 人回味悠长。

—— 娜夜 

(诗人,鲁迅文学奖获得者


作为世界一流的岩土力学家,余海岁先生对词与词之间的力学关系也有着浓厚的兴趣,他把 汉语的杂技——理性与感性的奇妙平衡放置在世界性经验的背景下,创造出了只属于自己的 独特诗歌样式。 

—— 李元胜

(诗人,鲁迅文学奖获得者)


余海岁先生的诗歌文本中,经常有大诗人的声音的回响。在对时间的思忖与对季节的感怀上, 他有着深切的生命体验与生存经验,这一点上,他的诗有他崇敬的那些大诗人的作品之气质。诗人不可能常常为日常生活的琐屑之需而写作,他的心,需要对应于那些辽远的事物、对应 于某种严酷之境枯寒之境……因为这样的境界,内在地契合着诗人对于自身形象的期望、契 合着诗人对于自我与人类命运的感喟与忧思。《立冬辞》系列的诗作,使余海岁的诗歌写作 散发出一种冷峻、简约又不乏深刻的光辉。

—— 荣光启 

(批评家、诗人,

武汉大学文学院教授)










{ 名家序言赏读 }


余海岁:诗歌与世界的运行


彼得·休斯

Peter Hughes


余海岁是利兹大学的常务副校长,同时还是一位著名的岩土工程学教授。岩土工程是一门最具实际应用意义的科学,长久以来,他因为在这个领域的杰出贡献而为人们所知。余海岁身上所体现的明确的国际视野与他从事的科学领域的性质,也许能为读者提供一系列阅读他文学作品的背景。


岩土力学研究、模拟并预测地球的物质材料——土壤、水和岩石——在人工结构(如大楼、道路、铁路、机场、大坝、隧道、堤防、水库、河道、矿井和近海建筑)状态中的行为表现。为了理解如此复杂范围内自然与人类构造之间的相互作用,这门学科涉及地质学、水文学和地球物理学的渊博知识。


我们可以说,诗歌也是一个“复杂范围内自然与人类构造之间的相互作用”。的确,通过余海岁的诗,我们见证了人与社会之间、人的感觉印象和文学传统结构之间持续进行的谈判。我们见证了导致孤独和毁灭的力量、时间和自然灾害的影响。但我们也认识到了文明、艺术、爱与友谊的永恒价值。


微信图片_20220123122613

余海岁


非常值得一提的是,这部诗集中的第一首诗是他为参观中国最伟大的诗人之一杜甫(712-770)的故居而作。这一点很重要。《杜甫草堂》这首诗既给人一种与这位唐代大诗人的巨大分离感,又给人一种生动的传承感。为了纪念这位著名的诗歌前辈,余海岁巧妙地呼应了杜甫本身的忧虑和诗歌创作手法,让我们领略到杜甫草堂的风景和鸟儿,季节和天气的细微处,以及岁月摧残的痕迹。然而超越这一切变化的是艺术永恒的光芒,正如古罗马诗人贺拉斯所说,诗歌的存在有时“比青铜更久远”。


所以在这部诗集的开头,我们见证了余海岁向这位他崇拜的诗歌大师致谢、致敬,让我们了解到作为当代诗人,他写诗所继承的传统。杜甫并不是他诗歌中唯一致敬的诗人,他的诗中还提及了很多诗人,包括雪莱、策兰、艾略特和荷尔德林,证明了这篇简短序言开头提及的余海岁的国际视野。


他还提到了中国20世纪的重要诗人张枣(2010年因患癌症不幸离世,年仅48岁)。和余海岁一样,张枣也接触了众多不同时期的国际诗歌,在《图宾根》这首诗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他们的心心相惜,这首诗是对张枣也是对图宾根的深情致敬。诗中,余海岁引用了张枣一首著名的诗《镜中》的诗句,在中国诗歌与欧洲诗歌的伟大传统中建立起了牢固的纽带。因此,余海岁为自己的文学形象和诗歌实践援引了国际背景,也表明自己从不同历史时期的诗歌中吸收营养、获取灵感。


微信图片_20220123122618

图宾根


目前,我们已经回顾了余海岁所继承的文学遗产和归属,不过请记住科学在他对这个世界的感知中也起了关键作用。当然,这在他的专业领域确实如此,因为我们知道他是利兹大学岩土工程学的一位教授。但从更广的意义上来讲,科学家确实是通过直觉和信念推动了世界的进步,改变了我们对宇宙的认识和我们在宇宙中的位置。


余海岁的诗让我们记起那些曾经为科学发展做出卓越贡献的众多科学家。比如,在《牛津印象》一诗中,霍金与几位著名文学家一同出现。另外,还有一首专门献给这位闻名于世的理论物理学家和宇宙学家的诗《致霍金》,诗中霍金和爱因斯坦、牛顿结伴,而牛顿是霍金在剑桥最杰出的前辈。


除了提及那些杰出人物,余海岁还经常在诗中援引一些科学过程。因此,在《风之痕》一诗中,我们读到了热空气上升、冷空气趁虚而入的现象;接着高升的热空气冷却下降,这样的过程循环往复。描述这样永不停息的过程是为了解释、庆祝世界和我们一样如何能够波澜起伏、永不停歇。


微信图片_20220123122621

牛津


又如《飞蛾》一诗中提到了“阿基米德螺旋线”,用来描述飞蛾扑火的现象,最后只能是堕入深渊而亡。当然这里也有更深层的象征意义:微妙地提醒人类避免犯下致命的错误。


在《闪电》一诗中,雷雨以正负电荷的形式出现,同时也以更加传统的诗的语言被表述出来。这使读者明白,在人类探索和表达对世界的感受时,科学视角和文学、情感视角同样重要。


在这部诗集里,读者感受到了两种对立的巨大力量:时间的不停流逝与人类为对抗时间的摧残而建造的欲望。路与桥、画与诗,我们怎么建造才能让它们尽可能长久地服务人类呢?与此同时,这些诗歌捕捉到了情感失去之痛、美丽凋零之殇、以及因为对死亡的持续感知而产生的人类生活的核心之悲。我们想到了维吉尔曾明确称为lacrimae rerum”(拉丁文)的万物皆堪落泪。但是,闪耀在这些诗歌作品中的是我们领略到的艺术与希望的光辉:人类深刻又坚韧的希望总能延伸到地平线之外,低达知识和时空的边缘。


在我为这本诗集的序言画上句号的时候,詹姆斯·韦布空间望远镜即将发射升空了,我们将能看到早期宇宙、星星和其他以前从未见到的遥远现象。我敢肯定,拥有工程师和诗人双重身份的余海岁,将会成为最早一批跟踪空间望远镜动向并作出回应的人。


202112月写于牛津


微信图片_20220123122625







英文原稿请见下文


Yu Hai-Sui: poetry and the workings of the world


Yu Hai-Sui is well known as Deputy Vice-Chancellor at the University of Leeds where he leads the development and delivery of international strategy, as well as being Professor of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He has for long been recognised as outstanding in his field in this most immediately practical of sciences. His explicitly 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 together with the nature of his scientific field, may provide the reader with one set of contexts for his literary work.


Geomechanics investigates, models and predicts how the materials of the earth – the soils, water and rocks – behave in the context of human structures such as buildings, roads, railways, airports, dams, tunnels, embankments, reservoirs, channels, mines and offshore constructions. To understand this complex range of interactions between the natural and the constructed involves a profound knowledge of geology, hydrology and geophysics.


Poetry too could be said to be a complex range of interactions between the natural and the constructed. And indeed in Yu Hai-Suis poetry we witness the ongoing negotiations between self and society, sense impressions and the structures of the literary tradition. We witness the forces that lead to isolation and destruction, the effects of time and natural disasters. But we also recognise the enduring values of civilisation, art, love and friendship.


It is of great interest and significance that the first poem represented in this collection involves a visit to the residence of one of the greatest of all Chinese poets, Du Fu (712-770 AD). This first poem, The Thatched Cottage of Du Fu, expresses both a sense of enormous separation from the great Tang Dynasty poet, and a vivid sense of continuity as well. In this celebration of his illustrious predecessor, Yu Hai-Sui cleverly echoes some of Du Fus own concerns and characteristic techniques. We have significant features of the landscape, the birds, details of season and weather, and traces of the ravages of time. Yet transcending all the changes we are presented with arts enduring glow, the presence of poetry which can sometimes be, to quote Horace, more lasting than bronze.


So at the start of this collection we witness Yu Hai-Sui acknowledging and paying tribute to his important master, and we are reminded of the great tradition within which this contemporary poet writes. Du Fu is not the only poet to be acknowledged in these poems. The 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 alluded to at the beginning of this short introduction is evidenced by the range of writers mentioned in these poems. There is reference to Shelley, Celan, Eliot and Hölderlin here too. There is also mention of the important 20th-century Chinese poet Zhang Zao, who sadly died of cancer at the young age of 48 in 2010. Like Yu Hi-Sui, Zhang Zao was open to a wide range of international poetry from different periods and we can feel the affinity between them in Tübingen, an affectionate tribute to both Zhang Zao himself and Hölderlin. In this text the poet quotes from Zhang Zaos famous poem In the Mirror, and fuses a bond between the great traditions of Chinese and European poetry. Thus Yu Hai-Sui invokes an international context for his own literary persona and poetic practice. He also makes it clear that he draws on poetry from many different historical periods for inspiration.


So far we have reflected on the literary heritage and affiliations of Yu Hai-Sui yet it is important to remember how science is also crucial to his sense of the world. This is true professionally, of course. We recall that he is Professor of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at Leeds. But it is also true in a more general sense, through the intuition and conviction that scientists help to move the world forwards and transform our vision of the universe and our place in it. In these poems we are reminded of the names of various figures who have made extraordinary contributions to developments in the sciences. Stephen Hawkings, for example, appears alongside famous literary figures in the poem Impressions of Oxford. There is also an entire poem dedicated to the famous theoretical physicist and cosmologist, To Hawking, in which he is grouped with Einstein and Newton. The latter was famously one of Hawkings most illustrious predecessors at Cambridge.


As well as mentioning these towering figures YuHai-Sui often invokes scientific processes in his poems. Thus in The Traces of Wind’ we meet the phenomena of warmer air rising, and cold air rushing in to take its place. Then the warmer air cooling and descending in a never-ending cycle. These ceaseless processes are described in order to explain and celebrate how the world can never stand still but, like us, is restless and dynamic. Then in The Moths’ there is a reference to the Archimedean spiral’ to describe how moths, mistaking naked flames for innocent lights, may plunge to their deaths spinning into the abyss. Naturally there is a hint of deeper symbolism here too, a subtle warning to humanity to steer clear of fatal error. In Lightning’ the evocation of a thunderstorm is couched in terms of negatively and positively charged particles, as well as in more traditionally poetic phrases. The reader is made to understand that scientific perspectives are as necessary as literary and emotional ones when exploring and registering our feelings about the world.


In this poetry the reader registers those two great oppositional forces: the relentless passage of time, and the human urge to construct works that may withstand times ravages. The road and the bridge, the painting and the poem,  how shall we make them so that they last to serve humanity for as long as possible? Along the way the poems capture the pain of lost relationships, of faded beauty, of the sadness at the heart of human life with its constant awareness of mortality. We are reminded of what Virgil so memorably called lacrimae rerum, the tears of things. Yet shining through the work we share the lustre of art and of hope, that deep and resilient human hope that has always reached out beyond the horizon towards the edge of knowledge, time and space. As I conclude this introduction to these poems, the James Webb Space Telescope is ready to be launched. This will give us glimpses into the early universe and show us stars and distant phenomena never seen before.


I am sure that Yu Hai-Sui will be one of the first to track and respond to its discoveries, both as an engineer and as a poet.


Peter Hughes

Oxford December 2021



{ 作者&译者介绍 }


诗|集|作|者

微信图片_20220123122629

余海岁

Yu Hai-Sui

余海岁,号南乡子,出生于皖南徽州,现居英国。世界著名岩土力学家,诗人,牛津大学博士,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现任世界百强名校英国利兹大学常务副校长。曾任英国诺丁汉大学副校长。


他在《诗刊》《诗选刊》《诗潮》《诗歌月刊》等刊物发表过诗词作品。著有个人诗词集《心相忆》(现代教育出版社)和《天涯梦回》(作家出版社)。2011年入选世界名人录。

诗|集|译|者

微信图片_20220123122632

陆文艳

Lu Wenyan

(第一译者)

陆文艳女士是旅英资深文学翻译,拥有剑桥大学英语系创意写作硕士学位。她最知名的翻译作品,为英国著名作家罗伯特·麦克法伦的畅销著作《心事如山》。


近年来,她翻译了诸多中国诗歌, 包括诗人徐志摩,著名当代诗人杨克,以及著名教育家朱永新教授的作品。她是首部英文版《汤显祖传记》的译者,以及《徐志摩最美的诗》英文版的联合主编及主要译者,两本图书均由英国剑桥康河出版社出版。


陆女士同时也是一名作家。 她以英文写作,笔耕不辍,她的力作《哭丧人》是2020年英国著名长篇小说赛事“英国利兹文学奖”的一等奖获得者。她的历史小说《烈士赞歌》,获得2018年“利兹文学奖”和2019年英国最具影响力之一的“布瑞德波特处女小说奖”入选作品。她的长篇小说《哭丧人》将于2023年春天在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和意大利出版。


微信图片_20220123122636


彼得·休斯

Peter Hughes

(第二译者&校审)

彼得·休斯(Peter Hughes),诗人、创意写作教师、蛎鹬出版社(Oystercatcher Press)创始编辑。出生于英国牛津市,曾在意大利生活数年,目前主要生活在威尔士北部地区。2013年,他的诗歌选集与《对特殊事物的直觉:彼得·休斯诗歌评论集》(‘An intuition of the particular’: some essays on the poetry of Peter Hughes)同时由Shearsman出版社出版。他根据意大利经典创作了《十分坦率》(Quite Frankly,Reality Street出版社)、《卡瓦尔康蒂》(Cavalcanty,Carcanet出版社)、《via Leopardi 21》(Equipage出版社)等众多充满创意的作品,广受好评。


彼得是剑桥大学朱迪斯·威尔逊基金诗歌项目的客座专家,以及剑桥大学莫德林学院在诗歌领域的客座院士。近期出版的作品包括:2019年的《柏林雾沫》(A Berlin Entrainment,Shearsman出版社)、2020年的《毕士大星座》(Bethesda Constellations,蛎鹬出版社)等。


得也是康河出版社的老朋友了,曾在2015年参加了剑桥徐志摩诗歌艺术节。彼得现任康河出版社资深文学编辑。


微信图片_20220123122639

艾玛·诺芙德

Emma Nortfods

(第二译者&审校)


艾玛·诺芙德博士,在英国剑桥大学英语文学系获得英语文学博士学位,现任剑桥康河出版社资深编辑,参与主编康河出版社主持的多项大型出版项目,并依托康河出版社的多语言国际出版平台,为多位亚洲知名专家学者在欧美的英文著作出版,担任资深学术编辑,广受赞誉。


诺芙德博士也是资深媒体人,曾给英国和欧洲多个国家的媒体担任撰稿人。




 ▼

英国剑桥徐志摩诗歌艺术节


简介




剑桥大学是中国诗人徐志摩的母校,这座小城也因为志摩的诗篇《再别康桥》在中国享誉盛名。

2014年,剑桥大学国王学院在学院大教堂展厅举办了“徐志摩影像展”。在那年的整个夏季,逾十万来自世界各国的访客观赏了展览,广受好评。自那之后,与这位中国诗人的相关文化活动,已经在国王学院连续举办了七年。


自2015年起,剑桥徐志摩诗歌艺术节每年夏天在剑桥大学国王学院举行。来自英国、欧洲与中国的当代诗人、艺术家与学者,汇聚于中国诗人徐志摩脍炙人口的诗篇《再别康桥》中所描绘的康河畔,诵诗交流,举办学术研讨会、音乐会与主题艺术展。


这一年度盛事,由剑桥大学国王学院的终身院士、徐志摩花园与诗碑的保管人艾伦·麦克法兰教授担任理事会主席,获得了学院和各界人士的大力支持。


微信图片_20220123122643

麦克法兰教授主持在剑桥大学国王学院院士花园

中举办的诗歌朗诵会

微信图片_20220123122646

各国诗人在诗歌朗诵会上

经过8年发展,这一诗歌艺术节已成为英国最具规模和影响力的中英文化交流活动之一,为各国当代诗人、艺术家与学者提供了一个国际化的交流平台,鼓励双方加深对彼此文化与历史的理解。

截至2021年,已有数百位来自世界各地的知名文学家、艺术家学者和社会活动家,参与了这一活动。



微信图片_20220123122650
在徐志摩花园中举办的诗歌音乐会
每年的剑桥徐志摩诗歌艺术节,以主题活动的形式展开。自成立以来,来自英国、欧洲与中国的当代诗人、艺术家与学者就“康河·康桥”、“森林与音乐”、“花园与飞鸟 ”等主题开展了充满创意的文化艺术活动。
受疫情影响,我们还在2020年末至2021年初,举办了第六届线上剑桥徐志摩诗歌艺术节,其中的“国际诗歌朗诵会”,连续展播了近80期,在海内外各个媒体平台上浏览量逾百万次,积极促进了中外文学交流,增强了中文诗歌在国际文学界与文化界的影响力。

2021年,是徐志摩开始在剑桥大学学习的100周年,借此机会,第七届英国剑桥徐志摩诗歌艺术节,也在2021年年末开幕。本次诗歌艺术节将从12月的最后一周,持续到2022年2月底。因为疫情的原因,我们丰富多彩的活动仍旧以线上的形式和大家见面,陪伴各位读者一同跨年到2022,并欢度中国春节。

考虑到大家在这两年多了不少居家的时间,今年我们诗歌艺术节的主题为:室内的魅力——重新思考我们的世界”。


微信图片_20220123122655

责任编辑:牛莉
扫描二维码以在移动设备观看

诗讯热力榜

  1. 张宏森:在新时代山乡巨变中开辟文学的广阔天地
  2. 东莞青年诗人展之五:莫小闲的诗
  3. 2024第二届天涯诗会新闻发布会在京举行
  4. 关于举办“诗颂担使命 歌咏砺初心” 第四十一届全国大学生樱花诗歌邀请赛的通知
  5. 牛庆国诗集《哦,黄河》新书分享会在兰举行
  6. 每日好诗第419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7. 带着飞呀飞的童心,诗人高凯来汉与小读者分享
  8. 王珂教授研究出的柔美巧怪新诗语体构建策略产生影响
  9. 每日好诗第419期(旧体诗)入围作品公示
  10. 第416期“每日好诗”公开征集网友评论的公告
  1. “唐诗之路,诗意台州”第八届中国诗歌节诗歌征集启事
  2. 铸就新时代文学新辉煌
  3. 每日好诗第419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4. 2024“春天送你一首诗”征集选 |第三辑
  5. 中国作协召开党组书记处(扩大)会议 传达学习全国两会精神
  6. 2024“春天送你一首诗”征集选第四辑
  7. 第416期“每日好诗”公开征集网友评论的公告
  8. 2024年“春天送你一首诗”活动征稿启事
  9. 东莞青年诗人展之四:孔鑫雨的诗
  10. 每日好诗第419期(旧体诗)入围作品公示
  1. 2024年“春天送你一首诗”活动征稿启事
  2. 中国作家协会致全国作家和文学工作者的新春贺信
  3. 每日好诗第415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4. 2024年橘花诗会诗歌征集启事
  5. 最后的高音:论吉狄马加 | 《作家》24年2月号
  6. 每日好诗第415期(旧体诗)入围作品公示
  7. 新华社特稿丨习近平:文化传承创新的引领人
  8. 每日好诗第416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9. 第413期“每日好诗”公开征集网友评论的公告
  10. 每日好诗第414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1. 中国诗歌网开通“《诗刊》投稿专区”
  2. 《诗刊》征集广告词
  3. 清新旷达 笔底无尘——读温皓然古典诗词
  4. 同舟共济,以诗抗疫——全国抗疫诗歌征集启事
  5. 关于诗和诗人的有关话题
  6. 寻找诗意 美丽人生——上海向诗歌爱好者发出邀请
  7. 赏析《不要温和地走进那个良夜》
  8. 以现代诗歌实践探寻现代诗歌的本原
  9. 公告:中国诗歌网“每日好诗”评选相关事宜
  10. 首届“国际诗酒文化大会”征稿启事 (现代诗、旧体诗、书法、朗诵、标志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