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宏森:书写新时代山乡巨变的新史诗

作者:张宏森   2022年07月25日 12:19  中国作家网    3653    收藏

微信图片_20220725121828

张宏森,中国作家协会党组书记、副主席


《旗帜》杂志2022年第5期刊发中国作协党组书记、副主席张宏森署名文章《书写新时代山乡巨变的新史诗》,现予转发。



书写新时代山乡巨变的新史诗


张宏森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的重要讲话,着眼新时代文艺事业繁荣发展,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发出了时代号召。中国作协团结带领广大作家和文学工作者,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牢牢把握中华民族当前所处的历史方位,贯通壮阔历史和恢弘时代,聚焦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背后的深刻变革和伟大实践,奋力书写新时代山乡巨变,打造属于这个时代的精品力作,在新起点上攀登新高峰。


从认清重大意义上提升站位、凝聚共识


今天的中国大地,无处不在书写生生不息的人民史诗,旧日山乡已经迎来时代巨变,广袤大地正在焕发崭新生机。书写新时代山乡巨变,是文学服务党和国家中心大局的使命所系,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的行动所在,也是文学走向高质量的发展所需。


书写新时代山乡巨变是服务党和国家中心大局的题中之义。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把脱贫攻坚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标志性工程,组织推进人类历史上规模空前、力度最大、惠及人口最多的脱贫攻坚战,启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农业农村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再到农业农村现代化,历史每前进一步都将是里程碑式的壮举,在这样史无前例的征程中,文学不能缺席。开展新时代山乡巨变创作,就是从党和国家事业全局出发、着眼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顺应亿万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实施的重大举措。要通过文学的真实呈现、有力感染、广泛引领,营造全社会关注农业、关心农村、关爱农民的氛围,助力乡村振兴。


书写新时代山乡巨变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的重大举措。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动社会主义文艺繁荣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广大文艺工作者义不容辞、重任在肩、大有作为。推进新时代山乡巨变创作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的具体行动,也是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用文学促进人民精神共同富裕的突破口。要树立大历史观、大时代观,眼纳千江水、胸起百万兵,深入挖掘山乡巨变背后蕴含的生动实践和精神富矿,把焦点对准人民创造历史的伟大进程,以高度的时代敏感、深远的历史眼光、强大的应变能力,从广袤的乡村大地中提炼主题、萃取题材,抒写人民奋斗之志、创造之力、发展之果,努力绘就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崭新时代画卷,用文学全方位全景式展现新时代农村旧貌换新颜的精神气象。


书写新时代山乡巨变是推动文学高质量发展的破题之举。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农村是我国传统文明的发源地,乡土文化的根不能断。要牢牢抓住人们心中情感的出发地和归属地,通过文学精品塑造更多吸引人、感染人、打动人的艺术形象,把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东西表现出来,使身处伟大时代的人民,不论何时何地都能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推动文学反哺农业,用有情有味的乡土文化促进农业基础稳固、农村和谐稳定、农民安居乐业。要将高质量文学植根于农耕文明的沃土,探寻新时代乡土文化和优秀传统文化的根脉,将乡土文化的传统与现代、过去与当下、物质与非物质有效衔接起来,让农业农村成为推动文学创作的广阔天地,成为培育文学新人的劲土肥田,成为新时代文学从“高原”迈向“高峰”的进步阶梯。


从把握实质重点上明确目标、抓住关键


新时代山乡巨变创作是一项系统文学工程,是在更高层次上、更大规模上、更全要素上书写恢弘时代气象和生生不息人民史诗,创作跟得上时代的精品力作的文学行动。要让山乡人写山乡巨变,让亲历者记录乡村历史,凝聚作协系统智慧力量,进而带动社会各界和广大文学爱好者广泛参与,为时代树精品,为事业续薪火。


通过新时代山乡巨变创作,引领一种方向。这个方向,首先是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引,牢牢把握当代中国文学的历史方位、把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主题、把握历史进程和时代大势,以强烈的历史主动精神积极投身文化强国建设,在培根铸魂上展现新担当,在守正创新上实现新作为,在明德修身上焕发新风貌,以文学创作的生动实践奏响昂扬的时代主旋律。其次是进一步引领新时代文学的现实题材创作导向,聚焦乡村振兴时代课题,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形成主流文学创作的“风向标”,并统筹资源力量向文学中心工作聚焦聚力,用现实题材的丰硕成果反映中华民族的千年巨变,揭示百年中国的人间正道,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的价值引导力、文化凝聚力、精神推动力。


通过新时代山乡巨变创作,弘扬一种精神。一方面,这种精神体现在人民群众身上。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持续奋斗,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广大基层群众特别是脱贫群众精神风貌焕然一新,增添了自立自强的信心勇气,激发了奋发向上的精气神。新时代文学就要深入挖掘、精心刻画、大力弘扬这种自强不息的精神,使人民群众从中汲取奋进力量,在新征程上创造新的辉煌。另一方面,这种精神体现在作家身上。要弘扬老一辈作家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的精神,学习他们进入角色、潜心创作的劲头,将自己的思想倾向和情感同人民融为一体,同人民一道感受时代的脉搏、生命的光彩,以“出水方见两脚泥”的全情投入,创作出带着晶莹露珠、散发泥土芳香的文学精品,为时代和人民放歌。


通过新时代山乡巨变创作,发现一批新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青年是事业的未来,只有青年文艺工作者强起来,我们的文艺事业才能形成长江后浪推前浪的生动局面。要把加强青年文学人才队伍建设作为文学事业的“百年大计”,将新时代山乡巨变创作打造成一个识才、爱才、敬才、用才的平台,唤醒那些基层的创作人才,吸引那些潜在的创作力量,帮助更多的人讲好亲身经历的山乡巨变故事,鼓励他们多创新、出精品,支持他们挑大梁、当主角。要把握互联网时代特点,不断发掘文学新人,激发全社会的创作热情,推出一批有朝气、有潜质、有阅历、有泥土气息和写作才华的新作家,吸引更多青年才俊融入社会主义文学事业的主流,不断壮大中国文学的有生力量,让新时代文学的天空更加群星璀璨。


通过新时代山乡巨变创作,推出一批精品。加强文学基础创作工作,将新时代山乡巨变创作与文学作品质量提升工程、新时代文学攀登计划等结合起来,精心打磨一批兼具精神高度、文化内涵、艺术价值,兼顾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优秀作品。在此基础上,深入挖掘文学在各艺术门类中的“母本”作用,主动融入当前新媒体业态和互联网传播格局,推动优质文学内容与电影、电视、舞台以及网络视听、游戏等新文艺形态的深度融合,为文学开发数字化空间,加强对文学版权的多层次、多方向、多内容开发使用,充分释放文学“潜能”,不断拓宽文学边界,提升文学价值。


从推动长远发展上强化担当、聚力攻坚


时代呼唤担当,使命催人奋进。在迈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上,面对时代的重大命题,文学必须有更强担当和更大作为。要将新时代山乡巨变创作,作为引领文学和作协建设发展的有力抓手,用丰硕文学成果,答好时代问卷。


不负时代,履行使命。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学。当代中国,江山壮丽,人民豪迈,前程远大。要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引,以新的历史方位为坐标,胸怀“两个大局”,牢记“国之大者”,把人生追求、艺术生命同国家前途、民族命运、人民愿望紧密结合起来,从时代的脉搏中感悟艺术的脉动,书写新时代山乡巨变的壮阔史诗。要培育作协工作的大格局,重塑文学事业的大气象,主动担当时代赋予的文学使命,热切回应人民的文学期待,以传之久远的精品力作,描绘新时代精神图谱,塑造新时代新人形象,创造新时代中国故事,更加有力地服务支持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精神生活的向往。


聚焦人民,全情投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也是时代的创造者,在人民的壮阔奋斗中,随处跃动着创造历史的火热篇章。新时代文学要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既为人民书写,更由人民评判,把文学的价值留在人民口碑里,体现在为人民服务中。要把目光对准大时代下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形象,把心、情、思沉到人民之中,感知人民悲欢,领悟人民心声,洞悉生活本质,把文学创作向着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敞开,既着眼宏大社会整体,又体察细微生活日常,更追求精神世界升华,始终保持专注的态度、敬业的精神,写好新时代山乡巨变故事,展现波澜壮阔伟大时代,讴歌人民伟大创造。


攻坚克难,合力致远。要创造机遇、抓住机遇,以新时代山乡巨变创作为契机,带动整个作协系统联合联动,在大项任务中增进磨合、促进团结、形成合力,以昂扬的精气神开创文学事业新局面。要从点题、破题、巩固、支撑全方位着手,形成新时代山乡巨变的完整体系,努力打造一张新时代文学的闪亮名片。要把解决前进道路上的新问题新考验,作为衡量战斗力的标尺,作为检验党员干部能力素质的“试金石”,以斗争攻难关,以实干求实效,以担当开新局,共同把新时代文学的成果写到民族复兴的历史上、写在人民奋斗的征程中。


责任编辑:牛莉
扫描二维码以在移动设备观看

诗讯热力榜

  1. 每日好诗第396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2. 中国新诗版本馆征集启事
  3. 来河南赴一场诗歌之约!第七届中国诗歌节在河南郑州开幕
  4. “诗在中原 歌咏中华”第七届中国诗歌节主题诗歌征集诗选(第四期)
  5. 每日好诗第396期(旧体诗)入围作品公示
  6. 敞开大门的风景——致上海自贸区成立十周年
  7. 第393期“每日好诗”公开征集网友评论的公告
  8. 第七届国际诗酒文化大会“让诗酒温暖每个人”全球征文活动获奖名单公示
  9. 《诗刊》“数字诗界”栏目征稿启事
  10. 第四届“爱在丽江·中国七夕情诗会” 爱情诗接力赛征稿启事
  1. 诗在中原 歌咏中华丨老家河南,也是诗的故乡
  2. 敞开大门的风景——致上海自贸区成立十周年
  3. 中国诗歌网总编辑金石开:诗歌节将延续河南诗歌的辉煌传统 | 顶端专访
  4. 诗在中原 歌咏中华丨诗歌在过去,也在未来
  5. 《诗刊》主编李少君:河南是中国诗歌的源头 | 顶端专访
  6. 每日好诗第396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7. 《诗刊》主编李少君:“人诗不能互证,诗歌价值要打折扣”
  8. 诗润中原文脉长——写在第七届中国诗歌节开幕之际
  9. 来河南赴一场诗歌之约!第七届中国诗歌节在河南郑州开幕
  10. “诗在中原 歌咏中华”第七届中国诗歌节主题诗歌征集诗选(第三期)
  1. “诗在中原 歌咏中华”第七届中国诗歌节主题诗歌征集启事
  2. 上海书展丨《古诗的修行》:8位青年诗人思考古诗的现代意义
  3. 每日好诗第389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4. 每日好诗第391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5. 首届中国(唐河)李季诗歌奖 获奖名单
  6. 每日好诗第391期(旧体诗)入围作品公示
  7. 2023首届“天涯诗会”诗歌征集启事
  8. 每日好诗第390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9. 每日好诗第392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10. “山图水影·风情太湖”全国诗歌大赛征稿启事
  1. 中国诗歌网开通“《诗刊》投稿专区”
  2. 《诗刊》征集广告词
  3. 清新旷达 笔底无尘——读温皓然古典诗词
  4. 同舟共济,以诗抗疫——全国抗疫诗歌征集启事
  5. 关于诗和诗人的有关话题
  6. 寻找诗意 美丽人生——上海向诗歌爱好者发出邀请
  7. 以现代诗歌实践探寻现代诗歌的本原
  8. 首届“国际诗酒文化大会”征稿启事 (现代诗、旧体诗、书法、朗诵、标志设计)
  9. 赏析《不要温和地走进那个良夜》
  10. 邬耀仿:做个快乐的写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