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山乡巨变的现实感和诗歌见证

作者:王磊光   2022年08月06日 13:52  诗刊社    18    收藏

640


面向乡村新现实,诗歌何为? ——以赵之逵诗集《春天的路线图》为中心


《春天的路线图》是一部具有强烈“现实感”的诗集。

这种现实感,鲜明地体现于三个方面:现实历史感、现实整体感,以及语言的现实感。

所谓现实历史感,就是把一段社会现实放在历史长河之中加以审视,从而对于现实的状况、发展趋势做出评判和展望。《春天的路线图》分为“召唤”、“行走在脱贫攻坚的路上”、“拔出身心里的‘贫’”、“山乡,有如歌的诗眼”、“所有花开,都朝着乡村振兴”五大部分,从诗的具体内容来看,这种分组未必恰切,但其煞费苦心的意图却是相当明显,就是要历史性地呈现精准扶贫背景下乡村的巨大变化。如《召唤》的第一首诗叫《进山》,不仅仅是扶贫工作者个人进山,更是一种承载着历史使命的开始,是一种要奉献于乡村,改变乡村的决心的表达:“我试着成为这样的树/哪怕只剩最后一丝根系/也要在来春,发出枝叶/让每一个路过的人,看到生机”。作者赵之逵将《乡村振兴壮景图》《所有花开,都朝着乡村振兴》这两首诗放在整部诗集的最后,“两岸青山碧翠。/站在山坡上的万亩橙园正挥舞起一面乡村振兴的旗帜/勾勒出了,一幅幸福生活的壮景”“可以确定的是/所有花开,都朝着乡村振兴”,诗歌不仅呈现了从精准扶贫到乡村振兴的历史变迁,也不仅传达出一种对于未来的愿景,更是传递了一种具有“确定性”的信心,这种确定性是贯穿于整部诗集的主要情绪。我们说,20世纪以来的现代性,给人的最大体验就是不确定性,而确定性的重建,正是在重建着一种社会主义意义上的现代性。

所谓现实整体感,就是对于现实的原貌、新貌和全貌作出整体性把握。诗歌语言简约、短小精悍的文体特点,决定了它在整体性地展现社会现实方面天然存在缺陷。但是,《春天的路线图》通过对地理环境、自然景观、乡土民情、日常生活、村民个体和扶贫行动等各个方面事无巨细地展现,书写了一个位于海拔2400多米的龙马山上,以烤烟为主要产业,有着283个建档立卡贫困户的云南高寒村庄,是如何在扶贫干部的三年攻坚行动中得以全部脱贫的过程。不仅如此,诗集虽然只是集中于展现一个村庄,却隐含了一种宏大叙事的历史观,文字的整体感里让人读得到整个中国。

语言的现实感。不像常见的当代诗歌写作,着眼点基本就是诗人自身曲曲折折的情绪,而《春天的路线图》突出的特征,是直接呈现诗人参与扶贫所经历的乡村现实,所以在表现手法上多采用叙事、白描、明喻、直接抒情、借景抒情和形象化议论等等,而有意回避现代派诗歌中常见的隐喻、思想知觉化、非理性等表达技巧,从而形成了一种明朗、清新的格调。更为突出的一点是,大量政治性、社会性语汇进入诗歌,如“脱贫攻坚”“驻村扶贫”“村民致富”“建档立卡”“易地搬迁”“两不愁、三保障”“贫困户”“自强、诚信、感恩”“贫情分析”“村党委”“百元大钞”“乡村振兴”等等。且看《乡村振兴的意义》中的句子:“更好的蓝图,早已绘成/项目落地,也已进行了一段时间”“阳光再次刷亮雨后的早晨,乡村振兴/是脱贫攻坚这场瑞雨后的翠翠春笋/正在全国各地相继拔节”“就是要带领走出了贫困的乡亲们/最后,都以神往的心情,步入新锦绣”。

至此,我们可以追问:这样的与现实保持如此密切关系的诗歌,符合诗歌的美学追求吗?《诗刊》社编选的包括《春天的路线图》在内的“新时代诗库”,其实就是提出了一个问题:面对新时代中国的巨大变化,诗歌何为?面对新的社会现实,我们究竟需要什么样的诗歌?

高铁网络的建立,压缩了空间和时间;村村通公路,改变了整个中国乡村的地缘地貌;精准扶贫让乡村的物质面貌和精神面貌发生了彻底性改变;乡村振兴正在为乡村乃至中国的未来创造着无限新的可能性;快递、外卖业的迅猛发展,极大改变了中国人的生活方式;一带一路正在推动着国际关系和格局的新变化……可以说,新时代就是历史发展到一定阶段,在新理念的导引下,社会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各种新情况、新现象,乃至新问题接踵而来。中国自古就有“诗歌合为事而作”的传统,而今天的诗歌难道只能固守近四十年来个人化写作的审美惯性,对于“公共性的现实”视而不见吗?面对精准扶贫的巨大成就和正在进行中的乡村振兴,诗歌写作者怎么能够无动于衷呢?

李少君对如何认识、想象新时代诗歌做出了诸多的阐释。在他看来,中国古典诗歌传统贯穿着儒家“仁”的观念,仁正是古典美学中人民性的集中体现;“中国现代诗歌接续延安以来的传统,以主题创作为主要形式,以人民性为精神旨归”。新时代诗歌当继承这两大传统,重建人民性和新的主体性,“主体性不仅包括个人性,也包括人民性,甚至还有天下性”。新时代诗歌要“确立以人民为中心的主体意识”“创造美学新意象新形象”。(李少君:《诗歌维新:新时代之新》,中国文联出版社,2021年11月版。)从世界观和创作观上来看,像《春天的路线图》《花鹿坪手记》(王单单)《宁德诗篇》(谢宜兴)等等书写新乡村的诗篇,正是落在了重建诗歌的人民性和主体性之上,它们的作者深入到乡村大地和人民群众当中,以历史的眼光和“无边的现实主义”精神,注目于一方天地和一个一个具体的人,全景式展示了村庄的脱贫过程;同时,这些村庄不是一个个孤例,其发展变化正是全中国所有村庄的现实。这些诗集所包蕴的鲜明而丰富的现实感,不仅显现出作者是在面向现实和时代写作,也意味着一种全新的社会主义乡村诗学正在发生。

责任编辑:王傲霏
扫描二维码以在移动设备观看

诗讯热力榜

  1. 积极建构彰显当代中国特色的诗歌美学——“中华诗词传承与发展专题研讨会”综述‍
  2. 何为好诗——当代著名诗人论诗访谈录
  3. 批评家张清华访谈:理论与创作的双向奔赴
  4. “每日好诗直播间”走进中山大学通识教育课堂
  5. 每日好诗第421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6. 每日好诗第421期(旧体诗)入围作品公示
  7. 屈子行吟·诗歌之源——2024中国·怀化屈原爱国怀乡诗歌奖征稿启事
  8. 2024年“春天送你一首诗”活动征稿启事
  9. 第417期“每日好诗”公开征集网友评论的公告
  10. 第418期“每日好诗”公开征集网友评论的公告
  1. 屈子行吟·诗歌之源——2024中国·怀化屈原爱国怀乡诗歌奖征稿启事
  2. 中国南阳·“月季诗会”采风作品小辑
  3. 每日好诗第420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4. 张宏森:在新时代山乡巨变中开辟文学的广阔天地
  5. 东莞青年诗人展之六:莫寒的诗
  6. 每日好诗第420期(旧体诗)入围作品公示
  7. 2024“春天送你一首诗”征集选 | 第五辑
  8. 东莞青年诗人展之五:莫小闲的诗
  9. 《诗刊》改版保定恳谈会暨《京津冀诗人》一周年纪念活动古城举行
  10. 2024第二届“天涯诗会”征稿启事
  1. 2024年“春天送你一首诗”活动征稿启事
  2. 中国作家协会致全国作家和文学工作者的新春贺信
  3. 每日好诗第415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4. 2024年橘花诗会诗歌征集启事
  5. 最后的高音:论吉狄马加 | 《作家》24年2月号
  6. 每日好诗第415期(旧体诗)入围作品公示
  7. 新华社特稿丨习近平:文化传承创新的引领人
  8. 每日好诗第416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9. 第413期“每日好诗”公开征集网友评论的公告
  10. 每日好诗第414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1. 中国诗歌网开通“《诗刊》投稿专区”
  2. 《诗刊》征集广告词
  3. 清新旷达 笔底无尘——读温皓然古典诗词
  4. 同舟共济,以诗抗疫——全国抗疫诗歌征集启事
  5. 关于诗和诗人的有关话题
  6. 寻找诗意 美丽人生——上海向诗歌爱好者发出邀请
  7. 赏析《不要温和地走进那个良夜》
  8. 以现代诗歌实践探寻现代诗歌的本原
  9. 公告:中国诗歌网“每日好诗”评选相关事宜
  10. 首届“国际诗酒文化大会”征稿启事 (现代诗、旧体诗、书法、朗诵、标志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