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地耕诗──纪念诗人李季诞辰100周年

作者:许进安   2022年08月14日 10:59  南阳日报客户端    1058    收藏

回忆诗人李季,与他同时代的作家们曾写下这样的文字。“他不是天生之才,而是地造之才,是大地和人民之子”,孙犁说;“李季是个金不换的干部,不该早走的人”,冰心惋惜;“我们文学战线失去了这样一个人,他很平凡,又很杰出。从泥土气息到石油芳香,就是李季一生的经历,这是我们永远不能忘却的宝贵的经历。”刘白羽感慨。


image.png


“李季热爱劳动人民、人民爱戴诗人李季”,柯岩认为;“李季在近40年的各个历史时期,都做出了重要贡献,他始终走在同时代诗人的前列。他在“五四”以后的新诗发展中,应占有重要的历史地位”,贺敬之这样评价。


image.png


“公元一九三零年,有件伤心事出在三边。人人都说三边有三宝,穷人多来富人少,一眼望不尽的老黄沙,哪块地不属财主家?”......

1946年9月,《解放日报》发表了长篇叙事诗《王贵与李香香》,这是李季采用陕北民歌“顺天游”的形式写成的,被认为是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讲话》发表后新诗领域的第一硕果,是“诗与劳动人民相结合的榜样”,成为构建当代中国叙事诗稿艺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茅盾认为是“民族形式”的史诗。


image.png


在随后的解放战争中,十二幕秧歌剧《王贵与李香香》,伴随渡江各部队横扫江南数省。剧中人物翻身得解放、追求幸福生活的故事,鼓舞着无数与王贵李香香一样出身贫苦战士,投身到埋葬蒋家王朝的战火硝烟中。

庆祝新中国成立一周年时,歌剧《王贵与李香香》在北京人民艺术剧院上演,这是新中国成立后首演的第一部歌剧,一时轰动中外,受到广泛的赞扬。

这部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的作品诞生近八十年来,曾发行过上百个不同版本,并被改编成豫剧、淮剧、说书、电影、秦腔等各种艺术形式在全国演出,成为穿越时代久演不衰的经典。


1922年8月16日,李季出生于河南省唐河县东南五十华里的祁仪镇,这个小镇近代走出了享誉海内外的冯友兰、冯景兰、冯沅君三兄妹。李季从小喜欢看三侠五义故事和各种小说、唱本,在镇上的小书摊前,李季一待就是半天,尤其迷恋河南的鼓词和曲子戏。

1938年李季奔赴陕西,进入洛川抗大一分校学习,毕业后赴太行山八路军中任职;1943年受组织派遣到陕北“三边”地区工作,做过小学教员、县政府秘书、地方小报编辑;即使在战争的严酷环境中、对文学的热爱一直没有中断。李季是在赴“三边”的漫漫黄沙路上,对陕北民谣“信天游”开始了兴趣,由此在这块贫瘠的土地上,才诞生了《王贵与李香香》这一文艺硕果。


image.png


李季后来在《乡音》中写道,“我曾想过,倘若不是在战火纷飞的动乱年代……我的生活道路会是怎样的呢?答案是多种多样的,其中之一就是:我很可能成为一个曲子戏的蹩脚演员。”

原来,文艺的种子早已撒播在了少年李季的心间。如果追根溯源,唐河这片文化厚土是李季文学创作的起点。而在各个历史时期,“与时代同步、与人民同心”成为李季文学创作最亮丽的底色。

学者谢冕认为“颂歌是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中国诗歌的灵魂”。那些经历了战乱岁月的诗人告别苦难的过去,对新的世界,新的生活寄予热望,抒情是这一时期诗歌的主旋律。

以李季、闻捷为代表的“民间歌者”,将具体情境融入诗歌中,歌颂新生活。石油诗就是这个时代产生的。


玉门,是中国石油的摇篮,这里曾经激荡着整个民族的光荣与梦想。1952年冬,李季带着全家老小,来到玉门,,担任油矿党委宣传部部长兼《石油工人报》社社长。

在玉门工作的两年里,李季穿着一件老羊皮袄深入油田,从一个井架跑到另一个井架,同铁人王进喜等广大石油工人结下了深情厚谊。

李季给中国作协写信说:“如果可能,我真愿意在这里住他一辈子。就光看那些黑得闪光的石油,它也会诱惑着你为它献出全部身心的。”

李季曾对夫人李小为说:“捕捉、讴歌人们精神世界的美,这无疑是我毕生应该探求和努力的目标。”《玉门诗抄》诗集共收录了李季创作的短诗25首,他用质朴的语言、深切的情感为我们描绘了玉门石油人参与新中国石油工业建设的精神风貌。


image.png


他的诗歌激励了一代有志者,不少人捧着他的诗集奔赴大西北,成为新中国第一代石油开拓者。

随后二十多年里,李季的职务虽然不断变动,但对石油工业的热爱从未减少。他的足迹几乎踏遍了祖国所有的石油矿区。在祁连山麓玉门油矿的油井旁,在克拉玛依的帐篷里,在大庆干打垒的小屋中,在大港、胜利油田的钻台前,他同石油工人同甘苦,共欢乐,成了一名“石油工人”。

六十年代初,李季在中国作协任职期间,七进大庆,没有一点儿“官样”,每次都不住招待所,而是与在玉门认识,此时正参加大庆石油会战的老朋友王进喜住一个地窝子、睡一个地铺,彻夜听王进喜讲石油会战的故事。

随后,一首首石油诗从地窝子里飞出。

“一声号令一阵风/一条运水线二里长/打破冰块见清水/一桶一盆传到井场上。”

“一盏灯下说不尽的话/他对我悄悄地吐露心愿/为人民当一辈子老黄牛/拿钻头当犁头耕耘油田。”

王进喜曾经对作家王以平说:“我愿意做革命的老黄牛,可是做得还不够。你们的李季,才真正是革命的老黄牛。”

1970年在湖北咸宁“五七干校”劳动的李季从广播里听到“铁人”王进喜病逝的噩耗,两眼一黑,昏倒在田埂上。


李季在“叙人民之事,抒人民之情”的诗歌创作过程中,不断创新,探索与诗歌内容相一致的艺术形式。

1950年,还在武汉《长江文艺》当编辑的李季,为创作长篇叙事诗来到湖南浏阳采风,在“盘歌”这种民间艺术的基础上,吸收传统诗词和新诗的元素来创作了《菊花石》,这是创新中一次有益探索。


image.png


1958年至1959年李季完成了长篇叙事诗《杨高传》。包括《五月端阳》《当红军的哥哥回来了》和《玉门儿女出征记》三部。

《杨高传》在艺术上,把民歌和古典诗词、鼓词结合在一起,采用了我国传统的说唱文学的章法和句法,在民族化大众化的道路上前进了一大步。

从“信天游”体的《王贵与李香香》、“盘歌体”的《菊花石》、“说唱体”的《杨高传》,到“自由体”的石油诗,表明李季在民族化和大众化的诗歌表现手法上,不断攀登新的高峰。


1979年10月底,全国第四次文代会在北京召开,3000多位文艺工作者喜气洋洋,他们终于迎来了文艺的春天,李季便是其中之一。

文代会期间,李季的文章《有一个李文元》发表于《光明日报》。李文元是李季1950年编辑《长江文艺》时发现、培养的一个农民文学爱好者,后来“因文获罪”,贫困交加而死。李季一直牵挂着千万业余文艺爱好者,他以李文元为例,呼吁为“背黑锅”的文学青年们尽快“平反”,为新时期的文艺繁荣做出贡献。

李季的作品多、名气大,谁都认为他是专业作家。其实,从延安时期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李季都是业余写作,他也是一个名副其实的业余文学爱好者。

第四次文代会后李季担任中国作协副主席,作协党组副书记,作协书记处常务书记,《人民文学》主编,主持作协的日常工作。也是这个时期,他又写出了四千行的说唱诗《石油大哥》《红卷》和《石油万里从军行》三首长诗。


image.png


《石油万里从军行》这首长诗中,李季讲述了自己从太行山到油田,从军人到石油诗人的漫漫长路;倾诉了对石油难以割舍的深情,对铁人王进喜等石油工人的思念。这首诗的结尾是:“就是在心脏停止跳动时,也将是人有尽时曲未终!”,表达了他数十年追求信念的执著,这两句诗也成为李季留下的悲壮遗言。

1980年3月8日下午,李季因心脏病突然去世,时年57岁。来八宝山送别的人们看到,诗人身着“四十八杠”的石油工人工作服,枕边放着闪亮的铝头盔,他是以石油工人的身份告别他热爱的这片土地,此情此景令无数悼念者泪下。

早在1958年,36岁的李季时在名为《最高奖赏》的诗中写道:“广阔的生活道路,培育着无限美妙的理想。那千种万种的工作岗位,又曾使多少颗心为之激荡。可是我呀,却只愿意当一名石油工人,一顶铝盔就是我的最高奖赏。”

1999年,三大石油集团设立的“中华铁人文学奖”评委会授予李季“特殊贡献奖”,这是全国石油文学的最高奖项。石油文学史上有一个不可磨灭的、闪耀着光辉的名字--李季。

今年5月是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80周年。中国艺术研究院发布了最能体现《讲话》精神的100部重量级优秀文艺作品。《王贵与李香香》、油画《开国大典》、管弦乐《红旗颂》、中篇小说《小二黑结婚》、话剧《茶馆》、歌剧《白毛女》等名列榜单。


image.png


李季在未完成的遗作《三边在哪里》中写道:“离开了三边的生活基础,我是很难写诗的,我的诗就失去了光彩。三边的沙漠和小米深深植根于我的心中,它是我长时期取用不尽的诗的源泉。”

作家魏巍这样评价李季:“一曲信天游,千年留异香”。事实上,李季留下的上千首诗无不散发着泥土或石油的芳香,因为这些作品都根植于他钟情一生的大地和人民之中。


(本文作者系央视纪录片《冯友兰》导演)


责任编辑:牛莉
扫描二维码以在移动设备观看

诗讯热力榜

  1. 何为好诗——当代著名诗人论诗访谈录
  2. 纪念艾青诞辰114周年 | 高瑛新作
  3. 每日好诗第421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4. 2024“春天送你一首诗”征集选 | 第六辑
  5. 江合友《萸轩诗集》出版
  6. 每日好诗第421期(旧体诗)入围作品公示
  7. 第418期“每日好诗”公开征集网友评论的公告
  8. 第417期“每日好诗”公开征集网友评论的公告
  9. 2024年“春天送你一首诗”活动征稿启事
  10. 2024第二届“天涯诗会”征稿启事
  1. 屈子行吟·诗歌之源——2024中国·怀化屈原爱国怀乡诗歌奖征稿启事
  2. 中国南阳·“月季诗会”采风作品小辑
  3. 每日好诗第420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4. 张宏森:在新时代山乡巨变中开辟文学的广阔天地
  5. 东莞青年诗人展之六:莫寒的诗
  6. 每日好诗第420期(旧体诗)入围作品公示
  7. 2024“春天送你一首诗”征集选 | 第五辑
  8. 东莞青年诗人展之五:莫小闲的诗
  9. 《诗刊》改版保定恳谈会暨《京津冀诗人》一周年纪念活动古城举行
  10. 2024第二届“天涯诗会”征稿启事
  1. 2024年“春天送你一首诗”活动征稿启事
  2. 中国作家协会致全国作家和文学工作者的新春贺信
  3. 每日好诗第415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4. 2024年橘花诗会诗歌征集启事
  5. 最后的高音:论吉狄马加 | 《作家》24年2月号
  6. 每日好诗第415期(旧体诗)入围作品公示
  7. 新华社特稿丨习近平:文化传承创新的引领人
  8. 每日好诗第416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9. 第413期“每日好诗”公开征集网友评论的公告
  10. 每日好诗第414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1. 中国诗歌网开通“《诗刊》投稿专区”
  2. 《诗刊》征集广告词
  3. 清新旷达 笔底无尘——读温皓然古典诗词
  4. 同舟共济,以诗抗疫——全国抗疫诗歌征集启事
  5. 关于诗和诗人的有关话题
  6. 寻找诗意 美丽人生——上海向诗歌爱好者发出邀请
  7. 赏析《不要温和地走进那个良夜》
  8. 以现代诗歌实践探寻现代诗歌的本原
  9. 公告:中国诗歌网“每日好诗”评选相关事宜
  10. 首届“国际诗酒文化大会”征稿启事 (现代诗、旧体诗、书法、朗诵、标志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