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韦锦:关于诗和舞台的答问

作者:韦锦   2022年08月19日 10:52  中国诗歌网    1931    收藏

1


1、您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写诗的?从事戏剧工作对您的诗歌创作有何影响?您的诗歌写作近年来发生哪些变化?

韦锦:上世纪七十年代末,中学阶段就迷恋写诗。尽管写出的文字距诗很远,还是愿意视之为起点,因为那种痴情的程度属于诗。数十年来,这种痴迷不曾中断。但写诗一直非职业。非职业的好处是,在养活肉身方面另寻出路,不让写诗忍受太多负担,而更专心于写作本身。局限是对诗坛的了解浅,掌握的信息少,对动态和发展趋势缺乏关注,同步性差。

近十年来迷恋戏剧,是和迷恋写诗难分彼此的一回事。说是迷恋写诗的自然结果也行。徐伟锋在《九十年代诗歌发展报告》中说:“韦锦其实应该算作戏剧诗人,他的好多抒情诗都是大段的戏剧性独白。他惯于设身处地,将自己化身为某种角色,让自己在主人公的背后若隐若现;有时他也直接上台,但始终克制自己。”这是很好玩儿的事,他不说,自己还真没有这样的意识。后来这段话印在了《结霜的花园》封底。

有段时期,我热衷于把诗写长。直到写出《蜥蜴场的春天》,忽有所悟似地决定不写长诗了。觉得长诗结构是个难题。明面上的抒情很容易浮泛。不像里尔克的《杜伊诺哀歌》、艾略特的《荒原》《四个四重奏》等,它们都有隐性的结构在支撑,那种宗教的、文化的东西给了作品足够的景深。所以尝试写诗剧。从《楼和兰》《田横》起,有意识避开现代后现代戏剧的一些套路,尽量少玩理念,不玩理念,而特意讲究叙事风格的传统性。在情节线索结构、人物关系结构、情感矛盾结构的设置和推进中,构建戏剧的张力系统,让叙事、抒情都有所附丽,避免空对空的惯性和随意。与此同时,不曾间断的抒情诗写作也有了突出自身特征的主动,开始着力于提取素材、题材中的戏剧性要素,以形成结构性张力和冲击力。这样写,打破抒情和叙事的界限,甚至也打破了诗和戏剧的界限。这一点,在近年来陆续发表的《分行的散文》中有所体现。


2、您心目中的好诗是什么样子?具备怎样的品质?

韦锦:我心目中的好诗,外表上不一定要很像诗,但也不能不像诗。比如说,诗的语言要有节奏,有韵律,但节奏、韵律是否都要通过格律等技法来实现,就不一定。如果不对仗、不押韵、不合规制还能有内在的音乐性,那在语言表达的层面上说就是好诗。就像无调性音乐,不按固定的规范来写,却还能充满音乐性,形成迷人的音乐织体。新诗在形式上,劣势化为优势的可能性或就体现在这里。更具体的说法后面再谈。从内在的诗意、诗性的角度说,我欣赏的好诗可能不符合后现代标准,也有别于传统意义上的界定。它不是简单的平面化、碎片化呈现,也不是严格的轻质叙事和零度写作。着眼于世界的整体性和有机性,又关注日益加重的破损和断裂。尽可能减少虚妄和过度浪漫。清醒又不摆看破一切的架子。冷热轻重都取决于生存情状和心灵情态在诗中生成的需求。反抒情是因为有假抒情,就像当年反崇高是由于假崇高。总的来说,说得直白些,诗的语言不是不需要,而是太需要音乐性,那种内在流动的音乐性;在诗意诗性上,不是不需要,而是太需要感情和思想,那种有思想的感情和有感情的思想。那些和自己、和周围人的呼吸有关,和族群的存亡绝续有关,和人类前景的泥泞、艰难有关的东西,有时会像冰一样凉,有时又像烧红的铁一样热。在任何地域、任何时候,诗人都不该是冷血动物。即使在日常的繁琐和俗杂中,也不能以看似豁达的麻木和颓唐自得。不贫血的诗,我认作好诗。这既指外表上的不苍白,又指内在蕴涵的不稀薄。另外,不指望会有那样一种诗,从里到外是全新的,让人打眼一看有横空出世的感觉。作为一个置身传统又立足现代的创作者和欣赏者,我从个体的角度这样期待并指认那些不坏的诗,比较好的诗:它可能仅仅在靠近人性、揭示人性时比此前的文字更透彻一点;也可能仅仅在哭诉人类困境时更深切一点;或者在表达世界的美妙时,表达得更新鲜更神奇一点。有时候,仅那一点就让人兴奋。

4


3、诗歌和舞台剧在当下都属于相对边缘的领域,您如何看待当下的文化环境(包括诗歌环境、戏剧环境)?诗歌和舞台剧应当如何扩大影响力,获得更多关注和认可?

韦锦:因为了解很不全面,所以觉得诗歌现状挺好的。网络诗坛很热闹,纸质诗刊很从容。常常有年轻朋友把我的诗编发到他们的个人平台上,也年年有一两家纸刊发我一两组诗。或者说,有热闹的地方去,有清静的地方呆。真的挺好的。诗本来就这个样子,无所谓边缘不边缘。即使在发达的唐朝,写诗成了晋身的台阶,大多情况下,诗也主要是诗人间的事,和大众的娱乐及其精神世界关联不大。信息时代,诗与大众的关系已切近得够多。许多年轻人,生活在不同的层面上,拥有各自的平台和较为自由的写作,他们的作品水准之高让我时有佩服。我相信,在那深水中,一定有一些大家伙在慢慢长成。我对新诗的未来少有悲观的理由。舞台剧的发展受产业化等多种因素的制约,现阶段面临着瓶颈。迎合出品者旨趣和观众口味,但又无法满足多方面需求的剧目多,票房和艺术兼具、有现实针对性和较高精神质地的东西少。

至于诗歌和舞台剧应如何扩大影响力,获得更多关注和认可,我觉得首先是诗人朋友要对戏剧的价值和意义多些思量,把戏子小人、下九流等观念从脑子里挤出去。至少对经典性作品抽时间留心一下,先从中获得些乐趣。伏尔泰说,一个有戏剧的民族是不一样的(刘楠祺的翻译是“有前途的”)。试想一群有各种差异的人,在同一时刻,同一屋檐下,为同一个故事里的人物命运忧喜焦急,或心潮起伏,或扼腕叹息,那在不知不觉中形成的场,和各自呆在网格里是不一样的。所以建议诗人朋友们时不时也去剧场泡泡。从另一个角度说,要争取让从事戏剧的朋友不小看诗人,不把穷酸、放浪、任性和落拓看成诗人固有的属性,不把网络上乃至冠冕堂皇的纸刊上,一些闹着玩儿的东西当成诗的典范。这一点本来并不难,过去曾有不止一个时期,文学和戏剧彼此借重,互增优势。典型的例子如诗人霍夫曼斯塔尔与作曲家理查·施特劳斯的互相促发,他们合作的《玫瑰骑士》《失去影子的女人》《埃及的海伦娜》等,在世界歌剧舞台上常演不衰,光彩熠熠。而《俄狄浦斯王》《埃莱克特拉》《猫》《花女》《卡门》《佩里亚斯和梅丽桑德》《姆钦斯克县的麦克白夫人》《布兰诗篇》《古雷之歌》等数不胜数的歌剧作品或康塔塔,大多是与诗、诗剧、小说结合的杰作。小仲马说威尔第给他的《花女》插上了翅膀(这说法在当年还是有一定新意)。而《猫》若不是韦伯改编成音乐剧,恐怕也没有今天的知名度,尽管它是获过诺奖的大诗人艾略特的大作。所以说,只要不把对方放在鄙视的位置,写作者努力让作品充满诗意和戏剧性,作曲、导演又能敏锐发现这诗意和戏剧性,对文学和戏剧便都有好处。

然后就是,诗人们有意识地去多创作一些适合舞台呈现的作品。现在写诗剧的朋友不少,据我有限的阅读,许多是非常好的案头剧,但少有着眼于舞台和受众的剧本。戏剧尤其歌剧是综合性艺术,受限的艺术。在舞台上,空间、时间,都是被限定的。我们的文字在时空的双向和多向延展上,原有的自由度在此要有所节制。如何正视限制,接受限制,须做一些专业知识上的了解。这些都不难,难的是如何发挥储藏已久的潜质,写出和一般“行活”不一样的东西。那会给人跨界的惊喜。元杂剧曾兴盛一时,有人说这和文人士子落魄后混迹梨园有关。随着科举的恢复,这类人撤出梨园重回仕途,戏剧制作(不含后来被称作文明戏的话剧)在创造型人力资源上开始衰竭,一步步向简易化、模板化、过度娱乐化退变。动作程式化和唱腔的固化,使形式板结,内容浅平,既成范式也成枷锁。设置噱头多靠花样翻新。艺术品位无奈下滑。少有作者再来剧本创作领域下工夫。编剧沦为打杂,作词沦为填词。板腔体的套路实用、好用,然难避简陋,难免僵滞。剧本创作本身的独立价值渐渐不存。这需要新的力量不断从外部冲入。近年来,中国舞台上“歌剧热”占尽风头,方兴未艾。这是因为,经济社会发展到今天,人们对艺术的要求在逐步提高,审美需求正从单一化、平面化向综合化、立体化转变。原有的作者队伍已不能满足需求。但愿有更多的诗人朋友感受到这种需求。诗人的想象力,情感的强度,对独特性的热衷和挑战极限的勇气,以及驾驭语言、结构意象、塑造个性的能力,都是打造舞台作品不可或缺的特质和要素,是诗人们独具的优势。自十六世纪末诗人里努契尼编创第一部歌剧《达芙妮》迄今,诗和诗人在歌剧史上发挥的作用一直举足轻重。我盼望,诗和歌剧的融合能获得越来越宽敞的空间,诗人戏剧或戏剧诗人拥有双引擎动力,给综合艺术的发展提供更多更大的可能。

希望有关组织和机构多为诗人、作家与戏剧的跨界合作创造机会。如联合采风、互动交流、重点作品推介、有针对性的系列创作计划制订和实施等。

3


4、据了解,歌剧《马可·波罗》从好多方面来说都是跨界融合的产物,无论故事原型、舞台形象、还是制作团队都是在东西方文化碰撞交流下诞生的。在创作这样一部剧作时,您认为是否存在人类共同/共通的诗性?具体如何体现?

韦锦:马可·波罗这个人物本身(这个本身是指通过《马可·波罗行记》而诞生的那个马可·波罗),就是东西方文化,乃至历史和现实碰撞交汇的产物。歌剧的制作也是如此。作曲家、整个导演舞美团队,以及马可·波罗、传云、尼科洛、马泰奥等角色的扮演者,都来自国外;指挥家汤沐海先生是德籍华裔,有长期跨境求学、演出的经历和阅历。在这样的主创团队中,只有我本人没有一点国际化背景。但本人的参与,也有一定程度的跨界意味。此前,尽管也有几部诗剧作品,但自认还仅仅是一个诗歌界的写作者。要感谢出品方,感谢刘雪枫、张宇和更多行家(这更多行家因是在岗的领导者,故在表达感激时有所矜持,不一一指陈)给我难得的机会。刘雪枫先生是推广古典音乐及西洋歌剧艺术的乐评家,也是诗歌的长期爱好者和关注者,我的一些诗和诗剧作品,他大多在发表前看过并给过肯定及指导。当中国对外文化集团筹划首部原创歌剧时,他向当时的董事长张宇推荐了我。张宇先生是对外文化传播方面的专家,和刘雪枫先生一样,对中国诗歌的了解也非常多,许多当代诗人都是他的朋友。他有时会脱口而出,背诵当代诗人的作品。对诗和诗人的爱重可见一斑。因此说,在业外生手和多个行家里手之间,选择我来创作一部带有实验性质的歌剧作品,和那种对诗歌持有期许的眼神有很大关联。而且,在后来反复打磨的过程中,唐晓渡、李琦、王自亮、沈苇、孙晓军等诗人朋友,和文化学者王洪波、剧作家罗怀臻、作曲家雷蕾、建筑与景观设计专家陈桂秋,给我提供的助力和加持,更印证了跨界合作的有益和有效。没有诗歌和来自多个领域的援手,《马可·波罗》会是另一番模样。

前后五年多的不断修改完善,耗去许多激情和梦想,也给了我许多体验与经验。其中之一就是对文化交流必要性的认知不断深入,增加了为此努力的信心和勇气。人类之间共同和共通的东西其实很多,少的是发现和珍视。剧中借文天祥之口唱出的,也许代表了不止一人对人类文明愿景的祝颂和祈愿,其中的诗意想必无分古今和中外:“终有一天,人有人的尊严。/自己的幸福不导致别人的厄运,/自家的宫殿不赶走别人的房檐。/年年岁岁,春归的脚步如期而至,/繁花像爆竹响遍枝头,/和平成为酒浆,丝绸,无边的桑田。/啊终有一天,终有一天,/羡慕不引发侵扰,拳头不怂恿贪婪。/爱自己的山河,也珍惜别人的江山。/让自己有未来,也让别人有明天。”

这一段咏叹调,国内演出时赢得一次次掌声,意大利巡演时也被掌声一次次打断。在歌剧演出中,这样的“违规”是不多的。人同此心,心同此理,无所谓南北,无所谓东西。

5、《马可·波罗》让外国演员也用中文演唱,在歌剧史上是一次尝试。您在撰写唱词的时候要将传统内容现代化,甚至国际化,让不懂汉语的外国人——既包括外国演员也包括外国观众——感受到诗意,请问您如何做到这种跨语言、跨地域、跨文化、跨时空的书写?

韦锦:除了刚才所说对人类灵魂深处共同性和共通性的不断挖掘,还需调动诸多的知识性和经验性储备,让自己有综合的能力。最终做到什么程度,以及具体采用了什么手段和步骤,创作者本身未必不懵懂,甚至可能比旁观者更觉得无从言说。若非要挑出几条或几点,比较难。因此我随口说。尽可能地从不同人物的不同境遇出发,设身处地体味其情感轨迹和感受事物的方式,比按照某些理念和预先谋划给其言行贴上标签,过多地考虑地域特色、民族特色等因素更为可靠。因为,那些特色,题材本身即已包含,勿需格外强调。外国演员只要情感分寸把握到位,即使无法做到每一处都咬字清楚,也是无妨,甚至更符合来自异域的角色身份。抛开了顾虑,沉浸在故事的演进和对人物内心的揣摩,写作便有另一种沉着和轻松。在泉州演出时,女中音歌唱家刘颖有感触地说,我们剧中几乎没一个坏人,他们不管做了多么可恨的事,都让人恨不起来。我开始听还蓦地一震,心想坏人让人恨不起来那还了得?后来悟到,这也许恰恰贴合了应有的维度,这部歌剧不是让人去恨和背离,而是让人爱和靠近。即使看似站在对立面的坏人,也让人不去简单认定其可恨、可恶与值得厌弃。或许这也逆向说明,唱词发音是否准确,语感语调与形象塑造已不违和。

6、剧本语言强调诗性、戏剧性、音乐性、画面感,作为歌剧,把诗歌唱出来的难度在哪里?或者说,什么样的歌剧唱词才是好唱词?

韦锦:这个问题,此前在一篇谈歌剧思维的文章中曾有涉及,但那时对一些概念的认识还有些模糊。现在稍微明晰了一点。语言的诗性,我觉得更多应着眼于语词和修辞与日常性的对应和对峙,是表达方式、呈象效果和现实之间距离的拉开及确认,是让语言本身具有审美价值。语言的戏剧性除了词语搭配的反常和超常,还有情景指涉、切换速度和跳跃幅度的出人意料。语言的音乐性则着眼于语音、语感和节奏,是声韵的色彩、明暗、清浊、强弱形成的语音织体。

《马可·波罗》在序幕部分有一节咏叹,是主人公对东方的回忆和遐想。写作时着意将诗性、戏剧性和音乐性加以融合,想使古典美和现代美同处一体:“我想念的中国,在遥远的东方。/那绚丽的火把,饱满的粮仓。/辽阔的疆域,辽阔的富饶。/炊烟提着村庄上升,城市在星空下喧嚣。/笙歌缭绕,玉楼吹箫。/征人在征途回首,美人在月下远眺。/那是天堂的郊区,春风的驿站。/鸟鸣传递花香,云擦亮蓝天。”

“提着”、“传递”、“擦亮”等动词,利用视听通感、主客错位等技艺,让炊烟和村庄、鸟鸣和花香、云和蓝天发生本不具备的支配关系,让戏剧性在逸出惯性的词语间次第呈现。而“绚丽”修饰“火把”、“饱满”修饰“粮仓”、“辽阔”修饰“富饶”,则用反常的词语搭配使语言更加具象。

此外,把握歌剧语言必要而又适当的难度系数,处理好汉语声韵和音乐旋律的协调,以及剧诗新颖度和陌生化的分寸,使之在咏叹过程中,经得起耳和目的双重端详。尤其在剧场已普遍使用字幕的情况下。“街灯亮,西域夜未央。/霜华重,飞蛾敲窗。/唐时明月照影处,/汉家女子,且把他乡作故乡。/彩云在江南,/曼舞轻歌,自有莲荷香。/金波淡,玉绳转,/非鸿非燕,溢彩流光。/请君看,月迷中原,风吹钱塘。”这是马可·波罗与大宋女子传云初见,传云且歌且舞的咏唱。既想彰显宋词的典雅、优美,又想去除酸腐气息,故注重意象的自然和节奏的流畅,并在用韵上有所讲究。整段通押江阳辙,中间采用稍为随意的交韵法辅以言前辙,让明亮和清远交替,幽怨和期许错落,意韵和音韵互为生发。

5


7、您在剧中塑造传云这个人物,着意于表达什么?

韦锦:歌剧《马可·波罗》在大背景真实的前提下悬空写作,先是要塑造一个合乎文明演进向度的戏剧形象——马可·波罗,让长期以来脸谱固化且符号化的旅行家、旁观者,成为见证者和参与者,让他置身不同文明形态的冲突,与各种人物发生关系,在爱恨情仇中重获血肉和体温。他和传云的相识相爱,与文天祥的数度交锋,乃是文明的自省和互为镜鉴,体现历史人物的恒久魅力和现代价值。对传云的塑造与之相应。有网友称,传云的光采过分夺目,此剧应改名《传云传》。愚以为,传云和马可·波罗,二者形象的起伏上升乃是紧密的正相关。作为大宋派到西域试图阻止马可·波罗一行与蒙元合作的美女杀手,她身怀绝技,情义满腔,国恨家仇集于一身。她再三劝说马可·波罗改变行程到大宋,劝说未果,两人拔剑决斗,在把对方打翻在地剑指咽喉时,又无法下手,唱出了“我怎能得不到就把他杀掉”的咏叹。而那时以至今天,不少人心理恰好相反,只要自己得不到就千方百计毁掉。许多悲剧即根源于此。传云的抉择体现出我们的文明另有枢机,对生命、对美好事物的珍重,会适时触动心弦,促发颖悟。在传云眼中,马可·波罗单纯,英俊,热爱和平,是“闯进暗夜的灯火”,是光停住心灵的黑,是她生命嬗变的触媒和动力。这种美好的东西,和种族、地域,和其归附的组织不相混淆,有单独的价值和意义。为此,在最后关头,在是否依命行事和遵从内心驱引的两难处境,她在唱出“能不能得到,都不能毁掉”后,宁可杀死自己,也不伤害对方。正是因此,在尾声中,参与海战被俘入狱的马可·波罗,才会怀着对传云的思念及对东方的眷恋完成行记。全剧在马可·波罗“遇见你时失去你/失去你时拥有你/你的手在我手中/你的心在我心上/我的心连着那东方/你就是我的东方”的咏唱中结束。此剧的制作试图昭告世界,有一群东方人,他们不是只会记仇,或只会记着自己对别人的好;他们欣赏别人的好,并珍惜别人对自己的好。他们在以自身的美丽和良善,不断赢得别人的尊重和向往。那美丽和良善,是文明激荡的浪花,也是文明不致断流的泉源。这是一个中国诗人抛却诸多纷扰敞开心怀,想尽量不自卑,也不自大;想尽量让置身其中的文化与人类的精神家园同构,在抱持愿景冲决壁垒的进程中同向同步。

《马可·波罗》在意大利费利切歌剧院的演出售票率达到91%,欧洲观众购票比例超过90%。那个剧院按座席是意大利第一大,欧洲第二大。上世纪八十年代,正是这个剧院包机载帕瓦罗蒂来华演出,开启了歌剧艺术中外交流的新纪元。在这样的剧院有这样的票房,让付出艰辛努力的出品方和境外运营方深感欣慰。演出前后,有许多让人怀想的情景,其中的一刻相隔日久依然清晰。那是2019年秋,9月30日,在热那亚,在距离诞生《马可·波罗行记》的监狱旧址不过几十米的地方,在演出前的见面会上,那位把歌剧《马可·波罗》译成意大利文的翻译家、院长助理走到我面前,高挑的个子微微俯身,他不无激动:“这些年,我们剧院很少上演原创剧目,你是我见到的少有的还在世的剧作家,”他一本正经的开口,让我心里有种异样的滋味,一时不知做何反应,“我要告诉你,我把唱词译得很美,很美的意大利文,尤其是传云的咏叹调。感谢你塑造了传云,这个女子,风情万种,温柔,美,玉石,又火一样。你让我看到了不一样的东方。”那一晚,我为自己不懂意大利文而深感遗憾。那一晚,他让我帮他确定由五个汉字对应的中文名字——帕亚卢斯克,他和我先后拥抱了六次。那一晚,站在一旁的大使、文化参赞、对外文化集团董事长及费利切歌剧院院长,在耐心等我照相时目睹我们交谈与拥抱,脸上的笑意并无勉强。


作者简介


2


韦锦,诗人,歌剧作者,中国对外文化集团编剧、艺术委员会委员。著有诗集《冬至时分》《结霜的花园》,诗剧《楼和兰》《田横》《张骞和乌洛珠拉》《霹雳顶》《李商隐》《利玛窦》等。曾获选《诗选刊》年度优秀诗人和中国诗歌网实力诗人。早期作品《这儿》《点灯》《你要看到那光亮》曾被收入《中国当代抒情短诗赏析》等选本。长诗《转向或阿兰之歌》《蜥蜴场的春天》曾被《作品与争鸣》《诗探索》《诗志》等刊物设专栏讨论。歌剧《马可·波罗》,于2018年5月在广州和北京首演;2019年6月在泉州上演升级版;2019年9月赴意大利巡回商演;2020年6月作为广州大剧院院庆剧目复排重演。担纲编创并任艺术总监的大型声乐套曲《万里长沙》于2021年9月首演,“采用全息沉浸式呈现手段,将地域性和世界性、古典性和现代性有机结合,在舞台艺术领域打造了一部别具特色的交响史诗”。《歌剧》《艺术评论》《中国日报》《北京晚报》《南方日报》《新华网》《音乐周报》等纸媒、网媒,对其歌剧、诗剧等艺术创作进行了持续报道和评论,英国《金融时报》给出了四星评价。有专家撰文称其为具有国际视野和综合能力、“异军突起”的诗人编剧,创作了不同凡响的艺术作品。此外,诗剧《楼和兰》《《田横》《马可·波罗》《张骞和乌洛珠拉》《李商隐》等,分别发表于《西部》《中国作家》《山东诗人》《诗选刊》等杂志和丛刊。

责任编辑:曼曼
扫描二维码以在移动设备观看

诗讯热力榜

  1. 诗有情兮情长存——纪念拜伦逝世200周年
  2. 赴一场橘花盛宴!中外文学大咖齐聚黄岩!
  3. 每日好诗第425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4. “我与《诗刊》的故事”征集获奖名单公布
  5. 2024“春天送你一首诗”征集选 |第十辑
  6. 每日好诗第425期(旧体诗)入围作品公示
  7. 第421期“每日好诗”公开征集网友评论的公告
  8. 世界读书日·《明月沧海的高蹈脚步》分享会在京成功举办
  9. 当好乡村娃的“大先生”
  10. 第422期“每日好诗”公开征集网友评论的公告
  1. 中国作协召开党纪学习教育动员部署会暨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扩大)会
  2. 每日好诗第424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3. 每日好诗第424期(旧体诗)入围作品公示
  4. 除了诗歌美学,还应强调诗歌力学
  5. 细节是诗意生成和传达的强大动力
  6. 2024“春天送你一首诗”征集选 |第九辑
  7. 致敬巨匠,百年诗情!北京法源寺百年丁香诗会今日开幕
  8. 第421期“每日好诗”公开征集网友评论的公告
  9. 海峡两岸诗人在漳共品四月诗歌诗与城市光影——2024闽南诗歌节在闽南师范大学开幕
  10. 2024年橘花诗会诗歌征集获奖名单公示
  1. “东京梦华 ·《诗刊》社第40届青春诗会” 签约仪式暨新闻发布会在京举办
  2. 东莞青年诗人展之三:许晓雯的诗
  3. 2024年“春天送你一首诗”活动征稿启事
  4. 屈子行吟·诗歌之源——2024中国·怀化屈原爱国怀乡诗歌奖征稿启事
  5. “唐诗之路,诗意台州”第八届中国诗歌节诗歌征集启事
  6. 东京梦华·《诗刊》社第40届青春诗会征稿启事
  7. 每日好诗第419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8. 《中秋赋》中心思想
  9. 每日好诗第420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10. 中国南阳·“月季诗会”采风作品小辑
  1. 中国诗歌网开通“《诗刊》投稿专区”
  2. 《诗刊》征集广告词
  3. 清新旷达 笔底无尘——读温皓然古典诗词
  4. 同舟共济,以诗抗疫——全国抗疫诗歌征集启事
  5. 关于诗和诗人的有关话题
  6. 赏析《不要温和地走进那个良夜》
  7. 公告:中国诗歌网“每日好诗”评选相关事宜
  8. 寻找诗意 美丽人生——上海向诗歌爱好者发出邀请
  9. 以现代诗歌实践探寻现代诗歌的本原
  10. 首届“国际诗酒文化大会”征稿启事 (现代诗、旧体诗、书法、朗诵、标志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