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与人格》| 一部关于中国典籍《诗经》的诠释史

作者:   2022年09月26日 09:56  中国诗歌网    259    收藏

640

[美]方泽林 著

赵四方 译

定价:78.00元

商务印书馆


一本书就像一个孩子,最令作者感到开怀的就是这本书得觅知音。对于文化经典,我们总是循着前人的遗迹,在作品的世界探寻真理。那些错综复杂的解读承载着一代代人思想的碰撞,谱写众人声音交汇的轨迹。那些个人的印记有的被置于一隅逐渐蒙尘,有的借着新的知音在新的世界焕发新的光彩。新的读书人自有更大的权力做出属于这个时代的注解,但他的诠释也将与前人的一起融汇进时间长河,安静地等待后来人将它重启。那里没有别的意义,真理就在这平静的世界中。

《诗与人格》就是这样一部探讨《诗经》解释的著作。作者方泽林深谙中国传统经典与文化,从《论语》《孟子》《左传》,以至《二程集》《朱子语类》等儒家典籍中寻绎出解释《诗经》的原则,从西方诠释学的视角探讨《诗经》学史上纷如聚讼的经典问题,如《诗序》之说、“六义”之旨等。在此过程中,作者不仅注重分析诠释者的处境、立场与关怀,而且关注诠释者与原作者共通的经验与情感。

本书认为,诠释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特质,塑造了传统中国的政治、社会与文化制度,也塑造了传统中国人对“人格”的独特认知。不同时代的诠释者在理解和解释《诗经》的过程中也在不断地改变着自身。


640-1

640-2

方泽林(Steven Van Zoeren),又名范佐仁,1986年博士毕业于哈佛大学东亚语言与文明系,师从著名汉学家史华慈(Benjamin Schwartz)。曾为哈佛学会成员,后任教于斯坦福大学亚洲语言文学系。著有《诗与人格:传统中国的阅读、注解与诠释》等。现居美国德州奥斯汀,近期主要从事杜诗的翻译与研究。


640-3

赵四方,复旦大学历史学学士、博士,浙江大学历史学博士后,曾于德国图宾根大学访学。现为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系讲师(晨晖学者)。研究方向为中国学术思想史。在《史学理论研究》《学术月刊》《新经学》等刊物发表论文、书评十余篇。


640-4


01

本书考察《诗经》的注解与诠释,提供了一种务协齐平的立论与思考。

关于《诗经》以及《诗序》之间的关系、《诗经》与“今古文之争”、《诗序》到底是谁写的?这些问题在中国的经学发展史上,“纷如聚讼”。从后世看来,经学史其实便是一部跨越朝代的诠释史。本书作者方泽林虽未能跳出园囿,但基于对传统儒家典籍的深刻了解之上,对上述所提问题的相关研究既不全信也不全疑,而是参稽众说,在分析汉儒、宋儒的思考中,从西方诠释学的立场去思考,并进而探讨言意之后的“人格”。

02

作为“二十世纪人文译丛”之一,装帧设计精美。本书封面图案取材自南宋马和之所画《诗经》,画面意境十分悠远,与内容相得益彰。


目录:

致 谢 / 1

第一章 导 论 / 3

第二章 古代中国文本的发现 / 15

第三章 “诗言志” / 41

第四章 《毛诗序》 / 61

第五章 文本的尽善 / 85

第六章 传统的要求 / 109

第七章 主体性与理解 / 135

第八章 朱熹的新综合 / 155

注 释 / 177

参考文献 / 217

索 引 / 233

译后记 / 255


640


精彩试读


也有一些解诗的路径强调“志”的外部维度。在这一视角下,诗的创作与吟诵往往被理解为一位在下者向一位在上者的陈述——弃妇向其丈夫、臣子向其君主。在这种理解中,作诗者通过言“志”表达了意愿,而不顾这种做法将导致两个情人之间或君主与“道”之间不再和谐。出于不直陈意愿的得体或谨慎,这些“志”只能通过诗来间接表达。更概括地来说,诗就是“劝”统治者的“谏”,或者“美”,或者更为普遍的“刺”。作诗与诵诗(二者通常没有明确分界)的功能就在于劝说——通过对固有事物进行批评,或通过展示重塑了的社会样貌,诗可以感动和改变他人。

以这种方式来看待作诗与诵诗的功能,有着深远的历史。在最初的运用中,诗通常与文字的神秘性——祷语、咒文和预言——紧密相连。在春秋与战国(前480—前222)时期,人们相信诗可以辅助“言”。这一观点不仅涉及诗的优美文句,而且涉及中国古人在音乐和诗歌中所发现的那种强大的劝说力量,在这一点上他们并不亚于古希腊人。(《左传》对诵诗与引诗的明显效用有大量的记述。)至迟在汉代,诗可以用来劝谏的观念又出现了一种新的转折——诗的广泛流传被认为是帝国道德实现转变的优先手段之一。而且,诗不仅可以用来劝说他人,同时也用于说服自己。对它们的细密研究,尤其是记忆、吟诵、内化等,成为了儒者个人道德修养的核心要素。就像与它们相关联的音乐一样,诗在读诗者那里以一种特别直接的方式,感召最初作诗时的情感与冲动。因此,它们为感召情感的事业提供了一种优先手段,从而服务于儒家规范。诗成为了能够克服儒家传统中最棘手的难题的一种“超文本”(super-texts)。

尽管“诗言志”的观念可以有不同的侧重,并由此导致了理解《诗经》意思和意义的不同,但上述两种维度实际上是彼此关联的,它们之间的差异也多被人们淡化,而并非强化。自我表露(Self-revelation)从来不是客观无情的,它总是在向一个人或一群人诉说,而不计会遭到多么强烈的否定。而且,在作诗或诵诗过程中所阐明的特定观点,总是被理解为具有社会和政治的后果。另外,人们认为恰恰是自我表露以及它在诗中留下的印迹,赋予了诗以特有的力量。

这一描述及与之相关的诠释学,在中国传统研究中发挥出极大的影响力。公元11、12世纪,宋代新儒家形成了有关经典的新的一般诠释学,而为其提供结构(如果不是词汇)的恰是诗的诠释学。而且,这种解释方法的影响并不限于经学领域。我们可以列举一些假定,这些假定首先与诗有关,在“抒情诗”(lyric)的诗学中有所体现,它在公元1至3世纪时成为一种文学体裁。诗偶尔也出现——它产生于某些具体的、通常可指定的情形下,并且确实与那种情形“相关”。这也是自我表露,即诗人通过这种方法向同辈与后代子孙展现自己的人格特征,同时也展现自己并未与社会现实妥协的道德立场。因此,诗的理解通常是在了解诗人作为一个人的过程中达成的。最后,诗人的关怀通常被认为代表了整个社会的关怀,他是以道德权威在言说。尽管这些假定在整个抒情诗传统中并不是统一的,但它们确实提供了作诗和读诗的基本语境。经过多次修改后,它们在视觉艺术和音乐的修辞方面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因此,诗的解释史为我们考察中国的诠释学史提供了一种独特的优势。在下文中,笔者将试图探究这一历史,或至少探究其中一部分。本书由两部分构成。接下来的四章内容探究了笔者所谓诗的“中古”理解的兴起与发展,它在《诗经》毛氏学尤其是《大序》中有具体展现。第二章为这种诠释学提供了汉代以前的背景,通过孔子的《论语》描述了诗的状况变化。第三章讨论与诗相关的特殊诠释学的起源。第四章重点关注《毛诗序》,尤其是《大序》。第五章探讨中古传统最具统摄力的硕果——《五经正义》。

责任编辑:王傲霏
扫描二维码以在移动设备观看

诗讯热力榜

  1. 丁香诗会 | 赏丁香、话诗词,西城区“致敬巨匠 百年诗情”法源寺百年丁香诗会盛大启幕
  2. 吴付刚:君风十里,习酒飞觞
  3. 路也:两个女子夜晚饮酒
  4. 李元胜:天地之酿
  5. 陈云坤:习酒遐思
  6. 王喜|习酒:每一滴都揣着君子之道
  7. 凤仪镜子:习酒,对酱香的三种追问
  8. 李丁:窖藏往事
  9. 黎落:唱词
  10. 邓诗鸿|习酒:世纪之约
  1. 张宏森:聚焦出作品出人才 为建设文化强国作出更大贡献
  2. 一路高铁一路诗——赣鄱春韵火车诗会在江西举行
  3. 每日好诗第423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4. 谢冕:我对诗歌有一个理想
  5. 每日好诗第423期(旧体诗)入围作品公示
  6. “荣耀·乡情”艺术暨“艺术助力乡村振兴”系列主题活动开启
  7. 新《诗刊》为何要发一篇“旧文章”
  8. 《诗刊》改版座谈会在京举行
  9. 第419期“每日好诗”公开征集网友评论的公告
  10. 创刊40周年 | “我的《诗歌报》/《诗歌月刊》记忆”征文启事
  1. “东京梦华 ·《诗刊》社第40届青春诗会” 签约仪式暨新闻发布会在京举办
  2. 东莞青年诗人展之三:许晓雯的诗
  3. 2024年“春天送你一首诗”活动征稿启事
  4. 屈子行吟·诗歌之源——2024中国·怀化屈原爱国怀乡诗歌奖征稿启事
  5. “唐诗之路,诗意台州”第八届中国诗歌节诗歌征集启事
  6. 东京梦华·《诗刊》社第40届青春诗会征稿启事
  7. 每日好诗第419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8. 《中秋赋》中心思想
  9. 每日好诗第420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10. 中国南阳·“月季诗会”采风作品小辑
  1. 中国诗歌网开通“《诗刊》投稿专区”
  2. 《诗刊》征集广告词
  3. 清新旷达 笔底无尘——读温皓然古典诗词
  4. 同舟共济,以诗抗疫——全国抗疫诗歌征集启事
  5. 关于诗和诗人的有关话题
  6. 赏析《不要温和地走进那个良夜》
  7. 寻找诗意 美丽人生——上海向诗歌爱好者发出邀请
  8. 公告:中国诗歌网“每日好诗”评选相关事宜
  9. 以现代诗歌实践探寻现代诗歌的本原
  10. 首届“国际诗酒文化大会”征稿启事 (现代诗、旧体诗、书法、朗诵、标志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