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凝(唐双宁) 著名文化学者,诗人、画家、散文作家、书法家,中共党史研究专家、中央文史研究馆研究员、中华诗词学会顾问,中国楹联学会名誉会长,中国作协、中国书协会员,李可染画院名誉理事长、研究员兼抽象艺术研究院院长,中央文史研究馆书画院研究员,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作为金融家、企业家、经济研究专家,曾长期从事金融工作,现主要从事文化研究与艺术创作。
这是中国诗歌网旧体诗版块推出的《名家访谈》栏目,本期我们邀请到了唐双宁老师,感谢唐老师的到来,现在开始我们的访谈。
中国诗歌网旧体诗编辑邢建建:
唐老师您好!第二届“中华诗词复兴研讨会”上您的发言非常精彩,当时我正在观众席。您提到了诗源、诗容、诗魂与诗的当代性,“当代性”也可称为“时代性”,这是诗人一直在追寻和探索的。按理说,诗词只是一种文学体裁,不应受时代的束缚,但现实却不是这样,很多诗人的作品不管是从立意,还是词句,还都沉浸在唐宋时期,作品写的很好,就是感觉不到真实。关于这个话题,您结合您的经验能再谈一谈吗?
唐双宁:
首先非常感谢中国诗歌网和建建老师的访谈!
诗的当代性,很重要的一点是诗要源于、反映今天的生活。屈陶、李杜、苏辛,他们的作品之所以千百年传唱不衰,都是源于当时的生活。诗要有生命力,就必须反映今天波澜壮阔的伟大时代,反映今天人民的心声。如果我们的作品脱离了这个时代,自然就感觉不到真实,也是没有生命力的。
新冠疫情以来,人类受到巨大挑战,人们的生活受到严重影响。仅庚子之春,我就写了一百多首旧体诗。这些诗反映了抗击疫情的斗争,表达了对全球疫情的关切,也反映了疫情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其中有:
忧全球疫情
频传羽檄小球危,独锁家门面壁痴。
书似青山常乱叠,灯如红豆遍相思。
云缠高阁天来赋,雨打西墙地落词。
砖石生情忧作句,一楼土木一楼诗。
疫中闻鸟啼
日日叽叽院满声,天长人鸟两生情。
如今锁足人难见,小鸟伤心独自鸣。
诗的当代性最重要的一点是要开创诗词新境界。历史上如苏轼,苏轼能跳出词浅吟低唱的调门,开创豪放派先河,深远影响了后世词坛。当然,苏轼也是我的人生楷模,我曾写过六十首诗词遥寄苏东坡。
我也尝试在诗词创作内容和形式上作一些探索。先后写了一些新古体诗,如《新古·夔门诗咏》《新古·重庆放歌》。
《新古·夔门诗咏》有一段写道:
夔门巍峨巴山青,
长江击节赋比兴。
夔门两岸上下阙,
长江诗浪吞江月。
夔门两阙平仄分,
长江诗水万丈深。
夔门吟诗声入云,
长江堆雪卷诗魂......
《新古·重庆放歌》开头是这么写的:
噫嘘嚱,
盘古开天万万年,
一颗明珠缀西南。
噫嘘嚱,
嘉陵长江巴山臂,
西南明珠最瑰丽。
噫嘘嚱,
诗经楚辞传千古,
明珠重庆诗歌舞。
噫嘘嚱,
诗词歌赋中华魂,
巴山渝水重庆人……
……
邢建建:
谢谢唐老师!我有幸读到唐老师提到的几首新古体诗,如《新古·夔门诗咏》《新古·重庆放歌》,这些我都认真研读过。唐老师这些新古作品,与古代诗人的歌行体、与当代诗人探索的新古体诗有很大的不同。我觉得唐老师的新古体诗,题材更宏大、章法更严谨、笔力更遒劲、情感更炽烈,总体感觉是饱含激情、气势恢弘、壮美雄浑、气象万千!唐老师的新古体诗在气韵把握、情感起伏上,笔力尤为老到。我觉得唐老师的探索可以说是开宗立派、前无古人的。
唐双宁:
谢谢您的夸奖和鼓励!我确实着力在新古体诗上作了一些探索和尝试。但开宗立派、前无古人不敢当!
中华诗词是中华文化的珍贵遗产,几千年来,从形式到内容都在不断传承和创新。
继承和创新,是每一代诗人的使命。清代诗人赵翼说过:“诗文随世运,无日不趋新。”新时代,需要新诗词、新诗风、新诗体。诗词创新,我认为无非是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拓展创作题材,二是提高思想境界,三是探索新的诗体。因为时间关系,就不展开讲了。我的一些新古体诗《新古·夔门诗咏》《新古·重庆放歌》等,主要是在这三个方面作了一些探索。
邢建建:
非常感谢唐老师。您搞了一辈子金融工作,我之前也有幸在融资租赁公司工作过,还考取了基金、证券从业资格证,今天能在这里采访您是一种缘分。您能不能谈谈您从金融家、企业家到艺术家、书法家、诗人华丽转身的传奇经历?几年前,您举办过“阳关三叠——李可染画院唐双宁百幅作品捐赠展”。您在艺术创作上又经历了怎样的“阳关三叠”?
唐双宁:
用中国古代十大古琴曲之一来作为人生比喻,我的职业生涯前是一叠,职业生涯中是二叠,现在的职业生涯后是三叠。那我是怎么走过来的呢?
一、赶上高考末班车
我小学五年级时12岁,学校停课,全国开始上山下乡。我1971年分到工厂,一干就是7年。1978年恢复高考,我赶上了末班车,考上了大学。这是第一次输在起跑线上,但是弯道超车了。
二、金融从业40年耽误艺术
我本来喜欢的是诗书画,高考后阴差阳错把我分到了财经院校。工作后先是分配在基层银行,1997年调到中国人民银行总行,担任信贷管理司司长。之后成立了货币金银局,又当货币金银局局长,负责印钞、造币、黄金白银的管理。后来要加强监管,我又调去监管部门,再后来又做中国银监会副主席。光大集团是改革开放的产物,对中国经济发展作出过贡献,2007年因为种种原因已经资不抵债,就把我派去进行重组。当时我想,如果我把这个改革开放的桥头堡弄黄了,我怎么向历史交代,怎么向社会交代?就一心扑在工作上,奋斗了十年,光大现在成了世界500强的企业。
我搞了一辈子金融,将近40年时间。这是我第二次输在起跑线上,我喜欢诗书画,结果去搞金融,现在要弯道超车。我退下来以后,就开始研究我喜欢的文史哲、诗书画。
三、立体人生
退休后一次机缘,我有幸结识了李可染画院李庚先生,他把我聘到李可染画院并提供创作条件。我当时刚退下来,还没有一个创作的地方,我就在那里创作,创作了一年时间。李庚先生给我举办了一个“阳关三叠——李可染画院唐双宁百幅作品捐赠展”。从那以后我把名字改成艺名“霜凝”。我金融从业40年,在时间、精力上耽误了艺术创作,但增加了宏观调控经历,开阔了眼界和胸襟,换个角度讲又为艺术创作提供了条件,丰富了立体人生。
在那次展览中,我提出“扫美盲”的概念。我们过去扫过文盲、法盲、科盲,现在还有一个重要任务就是扫美盲,提高国人的审美意识。我还提出“四不朽”,立德、立功、立言,加上立艺,士人应以这四不朽作为终极追求。
这其中,我的艺术历程也经历了三个阶段。
一、从大字报到书法(职业生涯前)
刚才说到职业生涯前,你们都是硕士、博士毕业,我小学没毕业就开始写大字报,我最早练书法就是从抄大字报开始。那时无帖可临,但满街都是毛主席诗词和书法,受毛主席诗词和书法的影响,我逐渐爱上了狂草。前段北大请我去讲书法,有同学问,什么是书法?我想了想说,书法就是以汉文字为对象,以笔墨纸砚为工具,以书外功夫为基础,宣泄自己情感的艺术。那什么是书外功夫?就是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师万人长、抒万般情、经万件事、拓万丈胸。
二、从狂草到大写意(职业生涯中)
中国绘画分为工笔画和写意画。我在金融工作之余,受画家老甲影响,研究了大写意绘画,画了马、牛、鹤、鸡、花等系列。在工作岗位上不敢对外宣传,当时公开的业余爱好主要是书法,很多朋友也了解,绘画大部分人都不知道,是下班以后解除疲劳放飞心情。
三、从大写意到抽象画(职业生涯后)
退下来后比较自由,也有了创作条件,才有威尼斯双年展以及现在的龙美术馆展览。展览实际上是想表达两个概念,一是新文人画,二是东方抽象。
艺术创作生涯中对我产生影响的人物特别多,其中影响最大的是苏东坡,他豪放、旷达,越是身处逆境越有创作的激情和灵感。
此外齐白石出身寒门,衰年变法;李可染先生讲以最大的功力打进去,以最大的勇气走出来。以及苏格拉底讲“认识你自己”;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讲的是真,《实践理性批判》讲的是善,《判断力批判》讲的是美。另外黑格尔、柏拉图、亚里士多德、马克思、达芬奇、贝多芬、毕加索、丘吉尔、康定斯基、蒙德里安、波洛克、德·库宁等这些人对我的艺术创作都有很大影响。
有时我想,如果我当初不被财经院校录取,有可能会成为一名专业书画家和诗人。但是我现在恰恰因为没有进入美术学院才没有包袱,就是随心画,包括用鸡毛掸子也画。如果是专业的话可能就没有这个胆量。社会认可我是金融家、企业家,现在又有了艺术家、书法家、诗人的称谓。我对艺术家的称谓并不在意,也不靠这个吃饭,就是业余爱好,业余爱好就没什么包袱,所以要我总结经验就是:不在意。我对自己的定位就是:定位业余爱好,坚持原创精神,探索东方大美,奉献公益事业。
我现在回想起来,如果没有金融从业经历还真创作不出现在这些诗书画作品。宏观调控开阔了我的眼界、思想和心胸。
邢建建:
您的一生可谓是诗意人生,诗词带给您最大的改变是什么呢?您能不能给我们谈谈诗词创作的体会?
唐双宁:
我诗词创作的体会,第一,诗言志,诗是生活的产物,是内心的表达。前面讲到,新冠疫情中,我写了很多首旧体诗词。
其中:
庚子惊蛰
惊蛰春风笼万家,山披阳气水披纱。
雷行天裂江吞雨,耜走田开垅吐芽。
新柳将飘新柳絮,老杨欲放老杨花。
不知何日龟蛇醒,云梦湖边共晚霞。
武汉解禁时又写了首《云梦泽》:
大湖襟抱向天开,地展星罗十万枚。
华夏一盘同布阵,荊襄千里共驱灾。
连波楚水西江溯,接脉巫山北岭来。
云泽唏嘘情一盏,龟蛇泪雨祭三杯。
没有抗击疫情的伟大斗争,写不出这些作品。
诗是诗人的不吐不快。诗人一定要真性情。苏轼因乌台诗案,曾发誓不再写诗,可本性难移,一出乌台,就吟了一首:
百日归期恰及春,余年乐事最关身。
出门便旋风吹面,走马联翩鹊啅人。
却对酒杯浑似梦,试拈诗笔已如神。
此灾何必深追咎,窃禄从来岂有因。
东坡就是东坡。他的真性情就决定了他一定要一吐为快。反过来讲,没有真性情,就写不出好诗。东坡因“日啖荔枝三百颗” “报道先生春睡美”,而遭嫉一贬再贬。我为他写了一首《读苏轼<纵笔>诗》:
愈是才高愈是痴,道人好意谪人悲。
藤床小阁依然睡,只管听钟莫写诗。
他如果只啖荔枝只爱春睡,不去写诗,也没人会再想到他。可苏轼就这个秉性。只是我们现在同苏轼的时代不同了。这是当今诗人之大幸。
第二,幸亏有诗。对我来说,诗言志,抒发自己的情感,对社会、自然的一些感悟和看法,这是一般性。同时,诗对我来说还有一个特殊性。就是退下以后百无聊赖,幸亏有诗作精神寄托,用来回忆往事、表达情感,还可以打发时间。当然我还喜欢书法、绘画,但是疫情期间,书法、绘画还得去工作室,大幅创作还得再找地方,很不方便。诗,躺在被窝儿里就能完成,所以对我个人来讲,幸亏有诗。
第三,诗书画一体,是可以打通的,打通后是可以互为促进的。古人云,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诗书画三者合一,相互打通,则神形兼备。
书法挥毫我吟出《书法》:
大案云台气势雄,一张天纸写苍穹。
疾风密处无从渗,骏马疏时任意冲。
四海能研朱墨尽,九霓旦使紫毫穷。
且荣且辱随它去,纵笔横宣已悟空。
泼墨丹青时我也写了很多诗词。特别是我近年迷上了抽象绘画。我认为艺术的本质是美,特别是抽象艺术,是人类共通的精神语言。这种美可以打破宗教和文化差异的边界,为人类共同接受。如果一般艺术由于阶级、种族、宗教的原因难于被人类共同认同,那么艺术中的抽象艺术,可以把人们从阶级、种族、宗教等各自不同的具象外化之中抽出来,抽出人类共性的真善美,抽出人类的心中之象,解决人类的终极关怀问题。我的抽象绘画分为反皴画法为主的宇宙万象系列、泼皴折流画法为主的知白守黑系列、泼染画法为主的大美自然系列、皴擦画法为主的现代抽象系列等。我自以为之所以迷上了抽象绘画,与我的诗词爱好有很大关系。
诗有诗源、诗魂、诗容。上面说的诗是生活的产物就是诗源,诗言志就是诗魂。诗容,我以为可以包括三个方面。一是韵律。我以为如果不讲韵律便不成其为诗,或可称为散文。二是旧体的平仄、对仗、押韵。既然是旧体,既然冠以绝、律、词牌,就要严格按平水韵,词林正韵的要求去规范。旧体当然也可以用新韵,但要标注为好。三是赋比兴。赋是铺陈叙事,比是比喻、类比,兴是托物言志。对于诗容的平仄对仗押韵,我以为既要知律依律,也要在关键处不为律所缚。如苏东坡的《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将五、四、四断句写出“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后人王国维评论此词才情境界凌驾原唱之上,同侪晁补之称“居士词横放杰出,自是曲子缚不住者”。清人赵翼云:“李杜诗篇万古传,至今已觉不新鲜。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这种知律依律前提下的关键处极例又不为律所缚,使苏东坡能跳出词浅吟低唱的条条框框,自开一派。
我写过一首《霜降》:
离雁声声翅未收,凭空抖落一天秋。
公平最是寒霜降,地上誰家不白头。
白头,是自然规律。“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此事古难全。”但白头绝不是消极。德国诗人荷尔德林提出“诗意的人生”。白头,通过诗意人生可以重新染就。
邢建建:
非常感谢唐老师!不知您是否关注过中国诗歌网的每日好诗(旧体诗),对每日好诗(旧体诗)的推荐您感觉如何?
唐双宁:
我很关注中国诗歌网的每日好诗(旧体诗),每日好诗(旧体诗)推荐的作品都很优秀,其中不乏精品力作。这个栏目很好。中国素称诗国,诗词的传承和推广,需要当代诗人和诗词机构共同承担起责任。中国诗歌网在这方面做了大量有意义的工作,所取得的成就大家是有目共睹的。当然这里面也有您的辛劳和付出!在这里请允许我代表广大诗人、诗词爱好者向中国诗歌网并向您说一声,你们辛苦了!谢谢你们!
▲ 读范仲淹御街行
寂静寒声碎一身,飘香坠叶玉阶尘。
边楼天淡帘空卷,银练灯残酒三巡。
眼里肠中愁绪满,眉间心上甲兵真。
消魂斜枕谁家笔,竟是孤眠铁石人。
▲ 读范仲淹岳阳楼记
云梦潇湘放眼收,洞庭坐看大江流。
阴风卷地天生气,浊浪排空水白头。
处远处高君后乐,不悲不喜酒先忧。
巴陵有了文公笔,便是人间第一楼。
▲ 读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几时明月上琼楼,把酒青天问子由。
今夕乘风归玉宇,何年起舞放人喉。
阴晴圆缺婵娟共,离合悲欢绮户愁。
水调歌头词一曲,凭谁还敢赋中秋。
▲ 读陆游《秋波媚•登高兴亭望长安南山》
当年烽火旧高台,鼓角悲歌动地哀。
马上击胡曾仗剑,帷中挥笔也惊雷。
沈园难忘钗头凤,桥驿深知一剪梅。
嘲咏诗骚风月事,放翁千载去尤回。
注:陆游自称十年两坐斥皆因诗赋“嘲咏风月罪”,此似文人通病。
▲ 赏月一
月圆最是举杯时,冰兔天光万里垂。
青海湖盆盛美酿,黄河玉液解愁眉。
田园微醉右丞画,乐府狂吟太白诗。
斗酒十千需喝透,西风满袖步逶迤。
▲ 赏月二
幽篁长啸与谁吹,竹馆林深独坐时。
浓雾遮天云寂寞,寒光落地影参差。
悲欢离合千愁也,圆缺阴晴一笑之。
缄口银晖垂万道,冰轮玉兔最无私。
▲ 五律·步张九龄《望月怀古》
天上一轮月,心潮涌动时。
有情堪对望,无刻不相思。
广厦银光满,长空白露滋。
西风吹远道,梅岭梦佳期。
▲ 咏伞兼读《史记·萧相国世家》
生来能放亦能收,独对阴晴两不愁。
一举撑开堪大事,雨中高出万人头。
▲ 读张良
子房意气白云霄,博浪书生十字桥。
天上降来黄石履,一躬拾起汉王朝。
▲ 水调歌头·读前人咏雪诗
骚客索诗句,相约雪为题。引来无限遐想,人自枕边思。先忆诗仙咏雪,天上花开如席,一夜北风吹。片片轩辕念,日月自天垂。
岑参歌,摩诘对,浩然诗。古来咏雪无数,子厚一江悲。更有东坡怀古,独对黄州赤壁,卷起雪千堆。最羡润之雪,一阕九州归。
▲ 临江仙·读林逋
疏影横斜清浅,暗香浮动黄昏。孤高恬淡远凡尘。有妻梅伴老,养子鹤相亲。
千载留名青史,终生不仕官身。孤山归隐自由人。倾杯人一叹,无语酒三尊。
▲ 蝶恋花·读柳永
自信登高堪入相,却是功名,偶失龙头望。看透青春都一饷,浮名换了低声唱。
才子书生人放荡,十万参差,衣带宽街巷。一曲慢词登大榜,屯田官职由人忘。
注:柳永最后官职屯田员外郎。
▲ 定风波·读苏轼同调红梅词
孤瘦寒条白玉垂,经冬便是雪霜姿。绿叶青枝心不快,无奈,只缘未到北风吹。
大雪堆来天渐冷,梳影,小红桃杏又来时。冰脸瑤肌堪自赏,回望,暗香不与外人知。
▲ 定风波·读陆游咏梅词
驿外桥边寂寞身,不堪惆怅与谁陈。独自黄昏风雨路,无语,孤芳忍看辗成尘。
回首当年军帐里,难寐,一腔热血已成仁。北定何时能告慰,长泪,余香几缕故人魂。
▲ 定风波·世界杯决赛
大漠风烟月色昏,绿茵场上动人魂。潘珀斯人多意气,知否,高卢岂是等闲人。
大力神杯谁捧去,如虎,梅郎一脚破辕门。大劫之余生亢奋,惊闻,小球一夜共擎尊。
▲ 定风波·读杜甫冬至诗
子美夔门频举杯,城头大浪竞崔嵬。山意吹葭舒岸柳,抬首,岁临冬至放红梅。
北眺长安天宝乱,肠断,渔阳鼙鼓日相催。为问大江何处去,人暮,诗情滾滾到天涯。
▲ 定风波·读陶渊明饮酒诗
把酒吟诗正读陶,此中真意胜清醪。车马喧中心自远,千盏,微醺不觉任身搖。
索性摔杯呼换碗,斟满,恍如飞鸟入云霄。解酒还需书画伴,拿管,神仙国里走羊毫。
▲ 永遇乐·读同调辛词京口北固亭怀古
落日楼头,斜阳窗外,人老天暮。岁月无情,归途有限,堪与谁人语。江山千古,人生总爱,谈笑旧时樯橹。而如今,廉颇白首,已经不堪回顾。
园中腊蕊,墙边荒草,飞鸟喳喳盘树。欲说还休,闲愁归梦,最是迟来悟。溪头剥藕,溪东锄豆,余事梦中相吐。且谈起,荒祠一片,神鸦社鼓。
▲ 水龙吟·读同调辛词登建康赏心亭
楚天燕地三年,日来空寂无情绪。楼头独倚,辛词一阕,闲吟几许。遥想当年,建康亭里,千年风雨。更遙岑远目,吴钩拍遍,断鸿里,知何去。
回望只身敌虏。扫胡营,气吞如虎。换来却是,有心报国,无心南渡。万字平戎,刘郎才气,只堪栽树。水龙吟,一曲如何拭泪,对天无语。
▲ 摸鱼儿·读同调辛词更能消几番风雨
想当年、单刀擒虏,囊中之物如取。只身拿下张安国,万里气吞如虎。真壮举。更自此、旌旗壮岁中原土,万夫南渡。忆汉箭朝飞,书生意气,赢得九州誉。
谁曾想,却是蛾眉太露,长门总有人妒。美琴十论拳拳意,不过相如文赋。堪种树。闲愁苦、长安独把危栏抚,断肠谁诉。只是不知君,君王心事,粉黛六宫处。
{Content}
除每日好诗、每日精选、诗歌周刊等栏目推送作品根据特别约定外,本站会员主动发布和展示的“原创作品/文章”著作权归著作权人所有
如未经著作权人授权用于他处和/或作为他用,著作权人及本站将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诗意春秋(北京)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京ICP备19029304号-1 京ICP备16056634号-1 京ICP备16056634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4246号
Copyright © 2006-2015 全景统计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