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代表冉冉:建设长江国家文化公园 我有十点建议

作者:冉冉   2023年03月06日 10:26  冉冉1949    2145    收藏

微信图片_20230306095403


建设国家文化公园,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推动新时代文化繁荣发展的重大文化工程。党的二十大报告更是明确提出“建好用好国家文化公园”的要求,再次为未来的建设发展指明了方向。

作为中华民族母亲河,长江黄河共同构成民族文化基因的“双联体”,是五千年中华文明起源发展的重要依托。长江流域横跨我国东、中、西部三大经济区,总面积180万平方公里,人口和地区生产总值均占全国40%以上。2022年1月正式启动的长江国家文化公园项目,给创建世界知名旅游目的地带来新的战略机遇,对于保护长江流域的文化遗产资源,丰富完善国家文化公园体系,提升中华文化标识的传播度和影响力,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需求,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国家文化公园”是我国借鉴文化线路、遗产廊道等国内外文化遗产保护既有经验基础上的创新——尽管此前国外已有“文化公园”概念,但并未提升到“国家”层面。长江国家文化公园作为带状复合文化遗产集群文化公园类型,目前似并无国际先例可循。

为了建设好这个由国家立项,具有全流域性、全局性、全国性的文化项目,特提出以下建议:

一、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范围涉长江干流区域和长江经济带区域的13个省区市,是一个需要全面统筹协调的复杂系统工程,必须在科学研究的基础上做好不同层面(国家、省、市、县)相互衔接的规划,重视跨省区、跨城市的协同,兼顾物质和精神,布局城市与乡村,在充分提升存量前提下,适度创新增量。具体而言,应该由中央有关部门牵头,制定建设实施方案和建设保护规划,指导相关省区市编制分省规划,精心组织、协同推进、有序实施,以形成布局合理、特色鲜明、功能衔接、开放共享的建设格局,确保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高质量推进。

二、尽快对长江文化资源进行全面调查和认定,摸清文物古迹、非物质文化遗产、古籍文献等重要文化遗产的底数,对濒危遗产遗迹遗存实施抢救性保护。继续完善长江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体系,大力保护长江流域戏曲、武术、民俗、传统技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推动长江流域优秀农耕文化遗产活化利用和传承创新,积极申报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积极开展长江文化遗产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建立长江文化走廊,开辟长江文化旅游线路。

三、整合长江文化的研究力量,建设跨学科、交叉型、多元化的创新研究平台,形成一批高水平研究成果。系统研究梳理长江文化发展脉络,开展长江文化传承创新工程,系统阐发长江文化的精神内涵,建立沟通历史与现实、拉近传统与现代的长江文化体系。

四、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所涉区域文化资源丰富,如不可移动文物、可移动文物;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传统村落与民族村寨;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它工农业、水利遗产等,因其庞大复杂、多元广域,对其构成体系的合理分类不可或缺。譬如按资源与长江文化的亲疏关系可分为核心要素遗产、主体要素遗产、主题要素遗产和关联要素遗产等;也可按照干支流、与江河水体远近等分类;或是按文化区(滇黔文化、巴蜀文化、荆楚文化、湖湘文化、赣文化、江淮文化、吴越文化等)分类。至于分类的具体选择,最终要从长江对文化发生、发展功能的大小来确定。

五、长江国家文化公园保护展示的主体是文化。如何展示好文化,让文物保护成果更好地融入生活、惠及群众,共享文化发展成果?作为公园必须有特定的实体空间,并体现开放性、开敞性、共享性。循惯例可按管控保护区、主题展示区、文旅融合区、传统利用区四类主体功能区进行规划,以体现保护、展示、传承、利用的平衡。此外建议制定国家文化公园相关标准、统一形象标识、编制主题展示园规划设计、优化工程设置、落实公园化管理机构、建立以主题展示园为本体的国家文化公园申报和退出管理机制、加强国家文化公园立法等等,建设有内涵、可感知、有边界、有管理的面向公众的开放式、开敞型、共享性的国家文化公园。

六、进一步加强对国家文化公园内涵、外延的理论研究,以解决理论滞后于实践的问题。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的初衷是整合有突出意义、重要影响、重大主题的文物和文化资源,实现保护传承利用、文化教育、公共服务、旅游观光、休闲娱乐、科学研究功能,形成具有特定开放空间的公共文化载体,打造中华文化重要标志,保护展示的主体是文化。尽管也包括与文化和文化公园相关的自然环境,但不能泛化为与文化无关的自然生态的保护修复,那应是国家公园或自然保护区的内容。

七、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作为重大的文旅融合工程,将对中国文化和旅游融合的创新发展起到示范引领作用,建议各省区市因地制宜,实现文旅产业在特定空间的集群集聚,探索建立公园化管理模式,促进文旅融合发展体制机制的创新。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深入挖掘文化,丰富文化供给;其次是强化文化转化,让人们看得见摸得着,实现有效的传承和利用;再次要发展多样化的文旅体验方式,如借助体育休闲、文物考古、现代科技、非遗体验等让游客有切身的文化体验感。最后是大力创新文化和旅游融合方式,实现文化旅游的提质升级。

八、建设长江国家文化公园,要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建议从坚持生态立园、强化生态修复、实施协同共管、严守长江保护法等方面入手。要实现高水平生态保护,必须坚持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源头治理,整体改善流域和区域生态环境,严守我国首部流域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长江保护法》,相关省市要在《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编制及实施方案细则拟订中落实强化生态修复内容。

九、长江海量的文化资源包含了复杂时空信息,建议建立相应的数字化标准与平台,将长江文化资源转化为文化大数据资产,数字化展现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打造数智长江可以从“长江文化大数据系统”“虚拟再现历史时空”“多元文化应用”等方面开展。建议依托中国数字人文机构联盟,先在相关省市图书馆、档案馆、博物馆建立数智长江联盟,而后逐步拓展为长江全线联盟。

十、最后,提请重视长江题材精品纪录片创作,加强长江文化的宣传推广,支持长江流域地区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开展多种形式人文合作,比如倡导发起世界大河文明论坛开展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诗歌活动等。

责任编辑:王傲霏
扫描二维码以在移动设备观看

诗讯热力榜

  1. 积极建构彰显当代中国特色的诗歌美学——“中华诗词传承与发展专题研讨会”综述‍
  2. 何为好诗——当代著名诗人论诗访谈录
  3. 批评家张清华访谈:理论与创作的双向奔赴
  4. “每日好诗直播间”走进中山大学通识教育课堂
  5. 每日好诗第421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6. 每日好诗第421期(旧体诗)入围作品公示
  7. 屈子行吟·诗歌之源——2024中国·怀化屈原爱国怀乡诗歌奖征稿启事
  8. 2024年“春天送你一首诗”活动征稿启事
  9. 第417期“每日好诗”公开征集网友评论的公告
  10. 第418期“每日好诗”公开征集网友评论的公告
  1. 屈子行吟·诗歌之源——2024中国·怀化屈原爱国怀乡诗歌奖征稿启事
  2. 中国南阳·“月季诗会”采风作品小辑
  3. 每日好诗第420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4. 张宏森:在新时代山乡巨变中开辟文学的广阔天地
  5. 东莞青年诗人展之六:莫寒的诗
  6. 每日好诗第420期(旧体诗)入围作品公示
  7. 2024“春天送你一首诗”征集选 | 第五辑
  8. 东莞青年诗人展之五:莫小闲的诗
  9. 《诗刊》改版保定恳谈会暨《京津冀诗人》一周年纪念活动古城举行
  10. 2024第二届“天涯诗会”征稿启事
  1. 2024年“春天送你一首诗”活动征稿启事
  2. 中国作家协会致全国作家和文学工作者的新春贺信
  3. 每日好诗第415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4. 2024年橘花诗会诗歌征集启事
  5. 最后的高音:论吉狄马加 | 《作家》24年2月号
  6. 每日好诗第415期(旧体诗)入围作品公示
  7. 新华社特稿丨习近平:文化传承创新的引领人
  8. 每日好诗第416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9. 第413期“每日好诗”公开征集网友评论的公告
  10. 每日好诗第414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1. 中国诗歌网开通“《诗刊》投稿专区”
  2. 《诗刊》征集广告词
  3. 清新旷达 笔底无尘——读温皓然古典诗词
  4. 同舟共济,以诗抗疫——全国抗疫诗歌征集启事
  5. 关于诗和诗人的有关话题
  6. 寻找诗意 美丽人生——上海向诗歌爱好者发出邀请
  7. 赏析《不要温和地走进那个良夜》
  8. 以现代诗歌实践探寻现代诗歌的本原
  9. 公告:中国诗歌网“每日好诗”评选相关事宜
  10. 首届“国际诗酒文化大会”征稿启事 (现代诗、旧体诗、书法、朗诵、标志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