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促进中国古典诗词与新诗的创新与发展,推动新时代诗歌事业的繁荣。5月24日,中国作家协会《诗刊》社、国务院参事室中央文史研究馆研究中心在《诗刊》社举行新时代诗词与新诗融合发展交流座谈会。
中国作家协会《诗刊》社主编李少君,国务院参事室中央文史研究馆研究中心(中华诗词研究院)主任(院长)杨志新,《诗刊》社主编助理、中国诗歌网总编金石开,国务院参事室中央文史研究馆研究中心(中华诗词研究院)诗词研究部副主任莫真宝,国务院参事室中央文史研究馆研究中心(中华诗词研究院)政策研究部副主任杜姝文,国务院参事室中央文史研究馆研究中心(中华诗词研究院)《中华书画家》编辑部副主任王贺,《诗刊》社编辑部副主任彭敏,《诗刊》社办公室副主任张志刚,《诗刊》编辑韦树定、赵琳参加座谈会。
李少君首先介绍了《诗刊》社的基本情况,《诗刊》社现在融合了《诗刊》《中华辞赋》和中国诗歌网,已成为拥有160多万用户的大型诗歌传播平台。李少君还表示从《诗刊》创刊伊始,与旧体诗词渊源深厚,毛泽东主席的十八首诗词就发表在《诗刊》的创刊号上。多年来,《诗刊》一直坚持把古诗词作为专设栏目,目前拥有刊登古诗词的刊物《中华辞赋》,中国诗歌网“每日好诗”也有固定的古诗词直播栏目。《诗刊》社“两刊一网”融合发展迅速,形成了引导诗歌事业的发展导向,覆盖范围大,把诗歌真正意义上推向群众。同时,中国作家协会《诗刊》社联手中国言实出版社重点打造的“新时代诗库”诗歌品牌,已经出版十多部诗集,每一部诗集都代表不同的主题和诗学思想,描绘着新时代中国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为新时代诗歌的发展做出贡献。
杨志新在座谈会中表示,国务院参事室中央文史研究馆研究中心(中华诗词研究院)自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从国家层面开展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诗词文化的工作,把培训诗词人才、引导诗词创作、推动诗词研究和收集诗词资料等作为重点工作。从诗词文化交流、研究推广层面,希望双方在今后的合作中,在推动诗词文艺文化发展中,把共同设立专题课题研究,举办特点鲜明的丰富活动,以及诗歌文化发展入史等多方面展开交流合作,进一步拓展诗词文化的传播途径,注重创作人才的培养与扶持,加强诗词的社会作用,并实现古典诗词与新诗的共同繁荣发展。
会议现场,金石开详细介绍了中国诗歌网的运行情况,并就发挥新媒体优势,推进诗歌与网络融合发展与普及等方面做了做经验分享。彭敏、莫真宝、杜姝文、王贺、韦树定分别围绕诗歌推广、诗歌创作、视频直播、诗歌翻译等进行了发言交流。
会议认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探索中国式现代化的诗歌之路需要当代诗词与新诗的和谐发展,进一步激发优秀诗歌文化活力,增强诗歌精神力量,推动新时代诗歌事业繁荣发展,为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积极的诗歌贡献。
{Content}
除每日好诗、每日精选、诗歌周刊等栏目推送作品根据特别约定外,本站会员主动发布和展示的“原创作品/文章”著作权归著作权人所有
如未经著作权人授权用于他处和/或作为他用,著作权人及本站将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诗意春秋(北京)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京ICP备19029304号-1 京ICP备16056634号-1 京ICP备16056634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4246号
Copyright © 2006-2015 全景统计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