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上词话》诞生记
作者:马同儒 2023年05月29日 14:43
0 收藏
【按语】癸卯季春,《三上词话》出版发行已近入第七个年头之际,著名兰州文史专家孙华嵘先生于“大同书屋”茶道,寒暄之间,犹如采访,声称该集立言“剑走偏锋”,作为当今“词坛最为系统的词学理论,最为严格的填词实践,最为创新的词学成果。”正是在词学领域取得了突破性的研究成果,创立了词学体系学说,可谓开山向导,其风向标作用见诸于媒体报道之中,遐迩乃传,但作为一名读者,尚有诸多困惑和问题,希望得到解答。至此,《三上词话》作者对其书稿结集的创作历程、课题研究、科目设置、突出贡献、学科评价、学术结论及学术前瞻性等方面进行了解答,叙说《三上词话》诞生的故事,陈述着远去的古音仍在盎然不息,延绵于岁月里而更历久弥新。
场景话题(一):《三上词话》2016年底由中国书店出版后,从媒体报道显示,该集是作者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开始写作,是否起初就酝酿这么大的计划?
讲这个故事之前,先咏《看花回•咏藤子》一阕云:
向上藤悬顺菀长。天赋寻常。拔高还是闲身健,约几时、紫气幽妆。问人围满地,为遮荫凉。
不是花枝拂短墙。又过亭傍。猛然朝面清新觉,认花坛、惯与说香。此情今信了,谁更芬芳。
话归正传。回忆往事,就像踮足倾听远去的铁音,没有盈耳的铿锵,也不见排空的扬尘,唯能听到谷壑的回响。今天吟诗填词的阵势,如果往前观瞻二十年三十年,那是不可想象的场景,其时流行矇眬诗熊熊正旺,传统诗词还处于“惊蛰”待来。该集作者从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开始酝酿创作,“头顶星辰,胸怀明月,留住清影”,因军务工作所忙,大都可谓“路上”、“腿上”、“枕上”完成初稿,2008年12月退役后,又经年沉淀,间有修改润色,做到精雕细刻汇集而成。2014年投稿,中国书店作为2015年选题出版(国家)计划,2016年10月底出版发行。书稿的完成到正式出版时形成的样子,大约用了二十年的光阴,但在当时确实是不敢奢望,犹如仰望星斗而不可摘的那种感觉,尽管那时我在部队不论在机关任职,还是在基层一线带兵,长期从事政治工作,与写作有着紧密的联系,加之闲暇写点东西,创作和发表了一些诗词作品、新闻稿件和其它体裁的作品,但没有酝酿研究词学这样大的计划,因为环境、条件和人力等方面都不允许,具体说还没有这个任务。其实,那时空闲写些东西是卡片式的,也不清楚能干什么,就是一种爱好,加之长期过着单身生活和两地分居生活,算是一种充实自己的方式吧。至于说从那时开始写作,完全不是那种截然的说法。说准备很早了,我是出生在一个祖祖辈辈有着传承耕读的家庭,我的父亲到了88岁生命最后一年里,还尚能对儒家经典《四书•五经》流畅背诵,对《十三经》皆有通解,书法亦闻名乡里,尤其书写的楷书犹如刀刻,法度森严,充满着一种不屈的精神。由于承受庭训,自觉不自觉的影响着我从小爱翻闲书,从上小学,直至高中做作文名列前茅,入伍前还在省报发表过议论性文章。经过几年连队生活和师部从事放映工作的磨练和摔打,在实践中增长了才干,再到空军政治学院上学,打开了文化视野。通过像该集序言中所说经历了“生活之源”和“情感之源”的现实,证明了写作是由漫长的准备过程才能完成的事实。
场景话题(二):该集序言中所讲,作品大都是利用腿上、路上、枕上,即“三上”完成,是何动力非要把自己的生活安排得那么紧,把自己折腾得那么累?
枕戈待旦为终岁,职守何问倥偬时。工作生活在部队,尤其是作战部队第一线,始终都处在一种完成遂行任务的状态当中,工作任务没有固态化,一个接一个,没有终结。在这样情况下,学习就得挤时间,即用“三上”时间。26载军旅生涯,在不同岗位不同职务期间,受到部队8次嘉奖,1次荣立集体三等功(担任电影组长),4次荣立个人三等功,2002年12月,荣获军委“空军基层文化建设先进个人”荣誉称号;积极参加社会文化活动,把自己融入到“军队精神文明建设走在全社会前列”之中,在 2000年7月由中国文联主办“世界华人艺术展”中所书写的十三米《孙子兵法》十三篇小楷简书长卷作品荣获佳作奖,并荣获中国文联“授予世界华人艺术人才称号”。荣誉是人立于世所遵循“仁则荣,不仁则辱”道义下的承认,是生命过程中,阶段性地对自己付出及社会价值的一种肯定。同时,荣誉的意义在于负重前行,才有岁月更好。
场景话题(三):写作与职业要求存在着一定的关联,应该说是一种自我激励和自我意识能力,从效果上看能起到多大作用?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这里先要说部队政治工作,包括文化工作的功能问题,它的工作既是具体的,又是无形的,总体来说,文化建设是培育部队战斗精神的需要。这里举两个例子:一次是2005年春天,有一次部队组织机关干部集体劳动,在休息间隙,我用手机填《满江红•西部雄鹰》一阕,(见《三上词话•词谱》卷中)刚填好词,身旁有一团领导凑过来看了赞赏不已,并邀请我写成书法作品挂于空勤楼大厅等处。当时部队军事斗争准备工作正在进行当中,应当说为培育部队战斗精神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另一次是为“感动中国2006年度人物-李剑英烈士”填写了《夺锦标•李剑英烈士之歌》一阕:①
冲浪呼鹰,翻云织练,放眼长空如约。我自耕耘万里,新种犁花,旧游天阁。倚长天击剑,射天狼、消尽盈恶。好儿郎、焉惧山崩, 但仰巍巍山岳。
天有风云不测。撞鸟须臾, 好比结霜斑剥。哪管风吹凛冽。窥见山川,望中村落。念生于跳伞,那农家、惊魂离索。不容思、大义承恩,去意何以为却。
适逢媒体云集部队采访,受到河南省、甘肃省、宁夏回族自治区宣传部领导及三省(区)报业集团、报社负责人,空军、军区空军政治部首长的一致好评,有称“此词置于两宋亦不逊色”,此时在《宁夏日报》应用发表,为缅怀战友,激励部队起到了积极性作用。同时在军网上开辟栏目,利用休息间隙创作的诗词作品,成为《阳光之恋》诗集所收集的主要内容来源,2006年4月,由作家出版社出版发行,诗文配书画,达到图文并茂,2006年5月20日《空军报》发表了潜山先生以“天空中一缕阳光”为题的推介和评论文章,普遍受到了社会各界读者的认可,尤其是受到了部队官兵的欢迎,为带头活跃部队文化生活发挥了积极作用。另外,多次参加全国全军书法展并获奖,具有一定的书写能力,利用业余时间,以诗词为内容,以书法为载体,坚持为基层连队俱乐部等公共场合书写书法作品,同时义务为部队官兵和社会各界人士书写书法作品粗略估计有几千件吧。同样,退役后,2018年月12 月,书法参加了由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宣传局、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办“庆祝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全军书法作品展览”入展,(书写的内容是《三上词话•词谱》卷中之“倾杯乐•夜航”。)同时作品又被《解放军美术书法》2020年第2期选登;2020年7月,受邀参加了由陕西书画院等单位主办“陕西乾喜文化全国书画名家邀请展”等。今后还会继续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尽可能做些能够风化社会和舆情疏导的工作,有所为而有所不为。
场景话题(四):像《三上词话》这样大部头的著作,一般放在学术单位,需要学科带头人申报国家社科类资金支持项目,还需一个团队的力量支撑,还不知需花多少年时间才能结题。问题是根据作者当时所处的环境条件的限制,若填写若干词作是可行的,是什么动力促使写了这么一本系统性、学术性和专业性都很强的书呢?另外,还有正如在该集序言中所讲的,此集是处在“偏无力为之而为之”情况下完成,难道仅仅是一种爱好所趋吗?
南宋军旅诗人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有云:“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回答这个问题,还得先讲一个真实的故事。在2014年底把书稿交给中国书店出版社选题后,多次通过邮寄来来往往改稿。有一天,正在打开邮包时,有一名学生到了我的桌前,拿出一本词学界名家所著之书,问我“看了书,我怎么还是不会填词啊?”其实,我当初的境遇与他相比更有过之无不及,我曾经同样买了不少的书,看过也是不甚明白怎样填词。如果当时看懂了,也不至于后来有《三上词话》。前面讲过了,漫长的时间积攒了许多卡片,起初并不知道能干什么,日积月累凑得多了,再加分类就逐渐形成了。体会有两个:一个是没有目的,自然不计名利,也不着急出成果,也没有想过出成果,因为军衔高低,职务大小,不靠这个;另一个是信息广泛,思路总是开阔的,想问题是执着的,不受别人干扰,也没有人干扰,因为业余写写画画,就像散步、打球一样。至于填词一类的事,正如有的认为风雅一下是可行的,问题是填了几百首词,结果后来与比较权威的词谱对照发现所填之词,平仄、押韵,尤其是句式结构变化等出了大问题。怎么办?这才下决心写一本给自己看的书,给填词爱好者看的书,于是就这么艰难地创作开始了。如果仅从床头上的书箱里作为写作参考资料,无疑是海水斗量。于是利用休假、出差等机会,寻找书摊淘宝是我的基本功课,做到这些还远远不够,还要到“孔子旧书网”和四处打听并高价购买,这些基本上是我到“图书馆”查阅有些属于“偏科”的书籍和资料的来源渠道之一。让我记忆深刻的当年休假有一次晚上约到书摊老板家里买书,在骑着自行车回家路上的一拐湾处,因无路灯与对面同样骑车的人相碰,数年后一次住院透视拍片才发现腿上有一处骨裂痕迹(记忆此处将近痛了三年)。从创作卡片到电脑汇集,以及到不同时期自己设计版式书样而装订出不同书名的集子10余部,均为亲力亲为,尤其是校正环节,说实在的属于我的不同时期的周围很少有人能下手修改,若有能改者,也就仅仅类似于梳理一下像句子中“的得地”那样的问题而已,但我需要的是音韵和古乐等关键问题上的把关。提及《三上词话》的创作历程,可以这么说:该集的创作,是一部血汗书,那是用流淌的时间而写的,那是耐得住寂寞和不为功利驱使而写的,那是百折不挠地克服重重困难而写的,那是张扬传统文化的道义而写的,那是严谨治学和开展学科课题研究的结晶,是沥尽心血而探索和实践的产物,与林林总总的“词综”相较,挖掘词之固有,发挥词之本能,开辟词之应用,导向词之创作。其实,只不过是把千年以来分散的“布块”梳理连串起来,并赋予了新的内容而鲜活丰腴起来,更好地服务于时代。
场景话题(五):《三上词话》在词学主体方面,解决了哪些问题及提出了哪些课题性拓展研究方向?
淙淙万泉汇而成江河,飒飒千载播而成林海,喃喃百代集而成鸿文。若要整体地讲,《三上词话》这本书,是自从宋词的诞生到成为时代文学,从词作本位,以及词学的概念兴起到进行专门研究以来,还是首次形成系统性地词学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于一体的词学专著。若要详细地说,还得从集子的结构讲起,此集共分四个部分:“词论”是在词学领域现有成果的基础上,在没有更多参照的前提下,克服困难,开辟了新的相关课题进行探索和研究,在教科书既有的一些基本的概念中又进行了新的材料补充,对于一些考证进行了新的佐证,就一般词的来源而讲,在传统几种说法中理出十几种之多;在词的平仄、词的押韵、词的句式等基本问题上,坚持循序渐进的方法,按步骤逐个解决,可谓手把手解决填词程式化的问题;词的创作手法、词的用典、词的修辞,对命题进行了定义和推论,尤其是在“词的创作手法”一节,对夸张、衬托、顿挫、比拟、借代等修辞手法,并分别进行了定义和和示范,开辟了填词系统研究和例证运用的开山向导,为词学内核研究和创作运用起到示范性作用和极具参照价值。在此基础上延伸和扩充到词的句式结构、词的吟诵与歌唱及填词的焦点透视等,都以全新的面貌出现,形成了全新的章节,尤其在“宫调与词调”等核心问题上有所突破和发现,寻找到了词调的句式平仄、结构作法,以及脚韵之间,与音乐存在着密切的关系,从而填补了历代词谱的只管词调,不管宫调的重大疏漏,较好地纠正了填词落入单纯是案头文学的实际操作,为词学进一步研究宫调和词调的问题提出了课题性方向;“词谱”是题考及词例的创作,皆以中古四声为准,所选139调为自创,且严格按原词制定填词作法,重在体现它的音乐性,最大程度确保了所填之词不失律,同时竭力拓宽相关领域知识和研究面;“词品”为词史,遵循词的音乐变迁史观点,首次系统地按照教科书的规范要求,从唐、宋、元、明、清,直至近现代而分别进行了论述,尤其对词的产生、发展、衍变过程做了详细地介绍,章节划分上分别以乐调区分,如唐五代入调为章,唐代边调、五代宴调为节,宋代时调为章,北宋翻调、南宋律调为节,此后元明清及近现代以同样的形式分别命名,并对历代词人的词风进行了新的概括,对近现代词人之词风,亦有相应的归纳和评价;“附录”是服务于主论的考证和佐证材料。主要有词谱卷中《最高楼•貂蝉》之注解《貂蝉其人考略》,历经数十年之久,通过查阅史籍记载和实地考察等方法,运用2万多字考证出貂蝉出生于约172年,系甘肃省临洮县人。这是史学界的一件大事,无不表明这是首次真正意义上认可貂蝉这个历史传说人物,因此具备了“姓名、籍贯、生卒年(生卒必有一)、生活或任职佐证资料、墓茔墓碑名讳或立碑子孙名字证据等”的基本原则和要素,才使貂蝉跨越1700多年,名正言顺的从民间传说人物走向正史的台面,从而为东汉末年正史的研究做了补遗性的工作。另外,对《平水韵》、《词韵叶法》进行了整理和规范再加一些考证,因为这是系统地学习诗词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课题性的问题还不少,凡整体新开设的章节,有些还有需要完善的地方,需要修修补补。在词调和宫调的问题解决上,像龙榆生、夏承焘、唐珪章、吴熊和等老一代词学家做出了铺垫作用,形成一个比较全面的学术积累过程,我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有所发现,找到了突破口的。比如在“工尺谱与十二律”一节,是在前人丘琼荪《白石道人歌曲通考》的基础上,通过反复推导论证,得出结论是填词之平仄不可以随意改变,原因是“所填同一词牌之词,因宫调不同,诸如‘变宫生徵’而致不同词句,非某一乐段可以随意配词”之结论。词乐的问题有了眉目,精警之处还需再细化量化。空间比较大的还是“依月用律”问题,南宋以后词学界普遍认为这个问题是一种附会的说法,作为课题研究很牵强,没有实际意义。那么到底是怎么回事?该集作为课题,通过进行探讨和研究,主要在围绕古人填词择腔选调与“依月用律”的关系问题上,推导出其概念生成及变出的存在性以及应用的科学性。但后面的研究是一种综合性学科的研究,单纯的就词学研究而研究是无法完成学科所预设的结论。《列子•汤问》中记载春秋时期郑国师文会弹奏有违四时节令和汇奏四时曲子,如春天弹奏秋日的商弦,奏出八月的乐律,凉风吹来,草木都成熟了等。这个课题,不仅需要填词的宫调知识、音韵知识、乐理知识,还需填词水平,更需要深造某种乐器的高手等组合,才有可能沿着线索一棒接一棒地持续研究下去。以此说明中国文化无愧于上下五千年的辉煌,它的要义是致广大而在于精微,揭奥秘而在于通达。诚如中医中含有易经,建筑中蕴藏风水,起居中围绕五行,诗词中相谐音律。普天之下,莫不寻道;广漠之外,莫不循轨;乡里之内,莫不知音。如果有朝一日恢复了2500年之前就可以弹奏有违四时节令和汇奏四时曲子的话,那么满世界的人都会睁大眼珠子发出感叹:什么才称“文明古国”,什么才是“博大精深”,什么才叫“无与伦比”。到了那时,国人亦会自信的认为吟诗填词再不仅仅是文辞的事了。
场景话题(六):浏览该集发现还有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凡引必注,凡参必标”,尤其是词例释文考证,不仅量大,而且做得那样的细微,有必要这么做吗?
子不欺,予不虞。从语言“道”的层面来理解,语言是家园的存在,也是精神的存在,并且还是沿习下来的生活习惯,以此体现出“同”的本位,与“异”的借鉴而同存共生;从人文表达“义”的内涵层面来理解,这个问题是知识产权的法理要求和规范落实的需要,无不呼唤学术端正,其意义就是摒弃不能不劳而获的宣示。“凡引必注”,是引用既有的成果和展现出来源,导向转化出新的连接和结论;“凡参必标”,是自我人格本分的体现和对他人劳动的本能尊重。先贤和老一辈学问家撰文是那样精警细致,何况我辈,相较仍然望尘莫及。考证是最基本的修文功底,该集努力纠正了不少以讹传讹的说法。注解不仅仅是应用了某一本书的出处,也不是一些资料的堆积,而起着正文中不可替代的作用。注解、说明和注疏,是文章或著作向纵深发展的横向拓展,纵向论述就像主力部队,如果没有注解、说明和注疏的“后勤”的支撑保障,那么随身辎重就会拖累而不能取得应用的佳绩。因此,不能小看一个注解,它或许不失为攻克了一道课题。如本著“卷中”部分尾注有甘肃西南部民间传统文化活动“花儿”,不仅仅是摘录几首词而已,而是从组织形式到内容进行穿插介绍。花儿会怎么组织形成,花儿怎么唱,唱词韵字怎么起,是复句起韵,还是单腔起韵,都要一一介绍清楚,否则对于初次来参加莲花山花儿会的外地游人,况且唱词是方言,闻者有如云里雾里一般的感受。所以,介绍地域文化,不仅需要唱词汇编,更需要详细介绍文化活动过程及细节,这样才有利于保留和传播。
场景话题(七):诗词作为中国传统的优秀文化,当下掀起了一股创作的热潮,但从期刊和网络上发表的作品来看,水平参差不齐,为了客观显示时代文学,对当下作者填词有什么评价及好的建议?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五百年。总体地说,这是个好的开端,一代有一代的文学,坚持下去,必将产生时代标志性的文学。但目前存在的问题也不少,这里做两例说明:一是在一些媒体,有的作者填《十六字令》,此调住字为平声,即清声调,亦以清声结,却押“急”、“滴”韵不知何故?如果不套用宋之词牌,按今韵是合适的,但套用了词牌,“急”、“滴”属《平水韵》入声字,怎奈擅自改变词牌定格于无顾呢!二是同样看到有人所填《钗头凤》一阕,按律此调属于不同部韵同押,即上去声与入声分别相叶(xié)。不管是陆游《钗头凤》(红酥手),还是唐婉《钗头凤》(世情薄),都是如此填。却把《钗头凤》的押韵,通篇以上去声相叶。这些问题的出现,已不是个别现象,而是相当的普遍,不管是诗词刊物,还是网络文学,均有这种现象。词牌乃唐宋时之词牌,非今之体裁。这个问题不搞清楚,所填之词失律事小,影响事大,不可不察也。但若想改变它,仅靠一两篇文章的提醒是校正不过来的,就像有人踢正步总顺拐,叫也叫不过来一样。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原因还是年轻者缺乏基础知识,年长者已脱离太久的缘故。要改变这种现状,只有从教科书做起。作为“词坛最为创新的词学理论”之典籍,它应该是属于国家知识产权保护之列,它又应该成为是词学申遗的重要佐证和支撑条件之一。因为词学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根植于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是建立中国文学标准的需要,同时也是相应展望设立诸如“世界孔子文学奖”的需要。以中国传统文化为载体,建立文学模式,拓展文学体裁,立足文学原创,发挥文学优势,丰富文学内涵。具有民族特色的,因此走出国门而成为世界所推崇的文化。因此,词的创作应该是严格按照理论指导实践出来的产物,是属于具体应用下而收获的成果。创作出来的作品,如果被人们喜欢而广泛得到传播,才能使其赋予强大的生命力。就像跳芭蕾舞一样,不管是身材和气质,还是技术层面的量化等,它有属于自己的特殊要求。如果光能扭几下身段上场,只是一种普遍意义上的广场舞而已。现在有一个好的变化,即幼儿园和小学课外书增添了《声律启蒙》知识,在基础教育阶段课外开设了一些楹联、诗词内容,再如果在中学、大学开设诗词写作基础课,如果一个学期安排若干课时,坚持下来就是好的开端,至少会知道什么是对错。说到这里,希望中国古典诗词还是能够得到正宗正规的传承下去,否则谁也承担不起这个历史责任,尤其是一些领衔诗坛和教授诗词者,理应清醒的认识到这个危机。因为荣誉与责任是对等的关系,官衔越大,名气越大,越要带头完成各自赋予的使命和责任,创作出优秀合格的作品,并扶持后进,让后辈们“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岂不是一件令人称赞的好事和善事呢!
场景话题(八):从该集可以看出,对词学的研究可谓“两驾马车”齐驱,即理论与实际操作相一致,能否谈谈当前词学界对词研究的进展情况,或词学研究处在一个什么样的状态当中?
正如《三上词话•自序》有云“守于闻鼓而行,闻角而止之场,偏无力为之而之乎。”严格地讲,我是游离于词学行业之外者。按当下衡量是否是本行业或圈子里人的标准来看,我是一个业余爱好者,这是由自身的经历和从事的职业所决定。其实,我也无意舞文弄墨,只是一种消遣罢了。为什么这么说,读读中国几千年的优美篇章,大都是来自边塞风云寄语、下朝临池偶得,以及民间里巷低吟浅唱出来的。至于要谈词学领域的研究进展问题,由于我不是圈里的,也没有参加过此类学术研讨会,要说是说不大好的,只能讲一件事,大体能看出目前词学研究的一个侧面。曾买到一本书,反映的是2011年9月,由某著名大学举办的“李清照辛弃疾暨词学国际学术研讨会”文章汇编,书里面40篇文章,仅存1篇文章中有“词乐”的提法而已,其它大都或赏析,或辩证,或哲学式的思考文章。窥一管而知全豹,以此能看出词学的研究动向。还有一个问题,在众多出于名家之手的书籍所反映的研究成果中,拆开来看,他们研究得很好,已经很有建树,但有一个现象值得重视,词学研究分得太细,研究词调者不研究音韵,研究音韵者不尚填词,填词者不问词调和宫调,且其三者大都有一个共同的相似,就是各忙各的,不甚涉及音乐问题。还有一个令人深思的问题,搞音乐的人,尤其是研究声乐者,都不涉及诗词问题,而且把两者划为两门学科,若要研究是属于跨学科型的操作。也许正因这样的局面,才造成各自写出来的书,让诗词爱好者读过后还是不会写诗填词的直接原因吧。
场景话题(九):怎样才能填出一首自己认为是比较合格的作品,它有秘诀吗?
说秘诀不像民间中医秘方那样灵验。凡文学作品来源于生活,来自于感情的流露,来源于对生活的洞察、见解和思考。当然作者的天赋也是重要的一个因素,靠三言两语是说不清、道不明。但如果在这里还需再补充说明,那就是至少必须熟悉填词的基本要领、格式和方法。填词选调是一般方法,又是重要的一环,对于这个问题要弄清楚,选曲调要顾及声情,比如填写《雨霖铃•红楼梦》一阕云:②
通灵容说。望含羞草,奄奄如绝。寻常饮水消了,愁肠百结,依稀扶跌。恰似红楼寄住,正多了添设。笑去处、何事春来,又派西风道离别。
红尘踏石还寻觅。更相知、泪洒先相滴。东风尽是春色,寻意趣、暮秋烟寂。可奈观园,应景栏杆,照样多陌。竟暗语、正是桃夭,弄得红花摘。
此词为柳永《雨霖铃•秋别》(寒蝉凄切)词体,应押入声。概言之,入声或短促而激烈,或沉郁顿挫。此调来源于因唐明皇思念贵妃而有此曲,故哀怨,不宜抒发欢乐之情。在媒体上,曾经发表过《沁园春•天佑之声》一阕的写作体会文章,并在题目旁注“秘笈”二字,③权作一家之言,目的在于通过手把手的教,愿意填词可以借鉴。其实,既然《三上词话》是一部教科书和工具书,自认为涉及面比较细,比较广,比较深,比较透,在这里就不再赘述了。还有一点还需说明一下,就是在《三上词话•凡例》中有这样的提醒,即“填词合律了,仿佛旋律盈耳,其美可谓绕梁三日不歇。凡不合律者,不相谐,不相闻”。这是自我鉴别和衡量所填写的词作是否合格的最高标准,原因在于诗词的合辙、押韵与音乐的旋律、节奏,以及诗词句式的抑、扬、顿、挫与乐曲的起、承、转、合,具有异曲同工之妙。
场景话题(十):能不能透露一下该集的发行情况,你对这部书发行还有什么样的期望?
有意栽花花不活,无心插柳柳成荫。从书稿开始的“描红”到汇集,一直未曾奢望过“大红大紫”,当时更多盘算着装订出来自己翻翻而已,因为坐着冷板凳写的东西,又不是热门的“跟风潮”,能让人流连忘返;又不是猎奇的“狐怪迷”,能让人打发时间;又不是惹人泪的“鲜鸡汤”,能让人无比回味。说到这里,需要言明的是我并非排斥新诗,并非是长着一幅刻板的面孔,我也是听着《希望的田野》的歌曲成长起来的青年,澎湃于《再过二十年我们来相会》的遐想,一度曾为热情于写新诗而乐其不疲,像《女儿长城谣》长篇叙事诗,参加了2004年军区空军征文荣获一等奖,并获得军队推荐参加第十二届“中国人口文化奖”。同样我也喜欢中国古典文学,于是才有《三上词话》集子的出笼,从2012年正式开始向全国一些出版社投稿,可谓一波三折,所遇好一点的还是“犹抱琵琶半遮面”,谁知最后却被平时连想都不要想的作为国家古籍出版社的骨干“中国书店”选题(国家)计划出版发行,天涯海角有传播,阡陌众生有人读,高等学府书阁有收藏,比我预期和想象的要好,够幸运的了!这部集子自出版发行以来,兰州交通大学网、《兰州日报》、《甘肃日报》每日电讯、中国甘肃网、新华社甘肃频道、人民网、中国作家网、教育部“尚七网”等媒体进行了转载报道,国内主流网站有关栏目也做了头条报道,部分全国重点高校媒体也进行了转载;该书参加了2017年1月北京图书展、2017年2月台北国际书展和2017年9月举行“第二届孔学堂•国学图书博览会暨2017北京国际出版论坛孔学堂国学分论坛”活动,《三上词话》被主办方和媒体在报道中隆重做出推介。中国书店连锁店及网站、北京书城、各地部分新华书店、中国图书网、香港大书城、台湾大书城、台北“博客来”、京东、当当等网站向全国、全球推荐发行;近200所全国省重点以上大学(含港台)和部分军校的图书馆均有收藏。
在后续的发行中,从相关论文索引显示情况看,中国图书网在读书月作为推荐书目,最有影响的是台北“博客来”书店、“博客来”网路书局、“博客来”网路书店隆重推出“极品商品三上词话超值独家推荐”专题活动,正如所讲,一度在“博客来网络书店造成抢购热潮。对该集的评价很高,一度在台湾地区网络上销售很好,人气还很旺盛。”这些现象说明一个问题,中国传统文化,不仅深深扎根于中华民族的沃土之中,而其颠扑不破的熟悉声音和魂牵梦绕的文化情愫,在不断的昭示着民族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同时在不断的证明文化自信,无论何时何地,无不体现在中华儿女的强大精神动力上。
场景话题(十一):如何评价这部书的学术性,对于怎样建立一个好的学术评价体系或机制问题能不能提出一个意见和建议?
民间很早就流行一句“圈子决定成败”的话,听说还颇为有道理,但我一直以来却信奉五湖四海。在我们的生活中,每天都会面临对发生的某种事物、人事、生活,或某个事件、活动等进行评价和评论,这是人类社会正常的社会形态。《三上词话•后记》中有这样一段话:“窃认为不可沽名枉作,文艺之行术,既然挤身于一道,不因业余而恕之,亦不可因专业而纵之。”因此,文以载道,无谓专业,在乎精警。我的生活圈子里写字画画的朋友多一些,他们大多想捧场,却苦于无法发声,这样只好自己折腾了。这部书出版发行已经快七年了,除了媒体的报道和推荐外,整体上还处于发酵期,尤其是词论部分“工尺谱与十二律”的考证、推导结论、倡导中古四声、原声填词等问题,还有处于消化过程中。不过也有好的消息,看到知名作家安意如在“今日头条”中回答“有哪些值得推荐的诗词入门书”提问时,把《三上词话》与清代三大词话之《人间词话》、《白雨斋词话》、《蕙风词话》并列,感到一丝欣慰。《甘肃日报》曾以“丝路风物入词来”④为题,详细报道了《三上词话》成长过程和学术内核,突出黄河文化和丝路文化,起到了风向标作用,对此十分感谢!还有许许多多媒体和读者,不同层面和应用给予了中肯的评价,比如2019年5月在回答“今日头条”之“谁能代表当今中国诗词水准”一文的留言中,有一个网名叫做“华州诗社”的读者留言:“《三上词话》,难得的上乘之作。我买了三本,送朋友一本,送学生一本。”还有在学府和民间,默默的应用和传播,还有许多的留言,都让我感动!至于一些不为人知的真相,人家引用了却在互联网搜索引擎上搜索不到有关学术刊物的引用注释和参考书目的说明,真是“轻轻地我走了,正如我轻轻地来,挥一挥手,不带走一片云彩”。其实,能教会人再教会学生,也是一件挺有功德的事情。言归正传,学术问题,应该交给学术部门或相关学科学术专家谈这个问题比较合适。不过身在江湖,其身也远,纵有心思讨教,无奈身子还在江湖。我认为谈这个问题,首先谈谈学术认领的问题,即学术认定或认证。这部集子的出版发行与所有的合法出版物一样,都存在着不同领域,不同范围,不同人群中或大或小的影响。该集面数载,事实让人感受到它依然是个“阳春白雪”,不过只要这个曲子存在就好,它不可能像流行曲那样被捧得响彻云霄,惊落尘埃,况且该集的作者并非自幼是词坛行走的人,只是在个人进行大量地填词实践过程中,以两宋浩瀚的词作为蓝本,尤其比照大家名作,不管豪放与婉约,还是豪放与婉约兼容,把情绪安放在自然中流露,把意愿投入到梳理舆情中,不粉饰、不哀怨、不颓废,扬其善、劝其行、务励志,以自我创作为“教学”活动。通过自己教会自己,也不失为一种好的办法。但从现代课堂学习活动的实际看,准确地说在我撰写这部书的过程中并非是从事这门学科的专业研究人员或专门从事这门学科的教育工作者,从行业划分和业务性质上判断是属于严严实实的业余爱好者。但从学术的定义上讲,虽其不是在专业场所或环境里所进行的劳动产物,但还是属于在“学习知识的一种”,通过“系统专门的学问”,并且是形成“对存在物及其规律的学科化论证”的完成,并且率先完成。对此,不管是按照学术的自然界定,还是涵义上的界定,主旨对《三上词话》的学术界定,还是应遵从学术体系上的学术架构、学术贡献和学术传播的基本要素或本能来衡量更为客观。学术认领,其旨在倡导学术面前人人平等原则,以扶持后进之精神,以达观为怀之胸襟,以心存包容之境界,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鼓励学术上涌现出的新生事物。希冀开辟崭新的有效途径,建立和优化第三者评估机制,包括重建中国式文学评价体系,搭建展示才华和交流沟通平台,广泛开展学术评比,避免出现受人为设置的门槛被诸如“五唯顽疾”,以及门阀思潮所垄断和困扰,使得国粹词学——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中最具有代表性和最富有独特内涵的深受许多时代的人们欢迎的文化遗产真正发扬光大,使每个乐于此道者,其增砖添瓦之夙愿得以施展和实现。
场景话题(十二):从该集的写作体会中,能不能告诉读者一条信息,现在词学界对宋词的研究处在一个什么样的阶段或水平?
宋朝方岳《春思》诗有一句“春风多可太忙生,长共花边柳外行”,觉得很有意味。前面讲了我并非是词坛行走的人,虽然像内行一样思考, 像专家一样实践,但可以说没有任何学术交流互动的途径和方式,但在这部的写作过程中,多少年一直想一切办法购买和寻找此类书籍和学术刊物,也想尽一切办法查寻这门学科研究的词条索引。通过不完全统计比较,大陆、港台的研究领域水平基本持平,如果非要排个名次,台湾方面稍稍靠前,从台湾大学、台湾师范大学等学府硕士、博士论文索引的题目纲要来比较,有倾向于词乐纵深研究之趋势,但整体来看,主要从反映在量化的内容上,赏析解释、评价考证,还有哲学式的思考比较多,倒是日本方面的研究,有的敢于接近词乐,至少不绕走,比如学者村上哲见所著《宋词研究》,内容是还是比较深的,但毕竟不是根植于词学本土上的研究,最大问题出在与词的创作本身,即词是唱歌用的文学联系不是很紧密。尽管如此,作为词学本土方面也需借鉴其研究方法和态度。
场景话题(十三):该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序言,其次是很有特点的 “凡例”,从中看出该集对原声填词很在意,为什么一定要倡导这么做?
这个问题不妨浏览一下发表在中国作家网的文章:即《〈三上词话〉导读:填词失律即跑调》一文,从中能看出个究竟。词自从元代后,到了明朝后,词已经有谱子,最早的是张綖的《诗馀图谱》,率先把平仄用黑圈、白圈来表示,此后,就有了清朝《钦定词谱》、《白香词谱》、《词律》等。有了词谱最大好处是让人们知道原来宋词有那么多的词牌,另外还有一个好处是,有了词谱,填词押韵、句子结构等就有了依据,缺点是制定的每首词牌,每句都标出可平可仄。事实上可平可仄是没有道理的,不是词律的内核要求,是人为的减轻了填词的难度,客观把失律视为正当行为。为何出现这种情况,因为明清时戏曲的兴起,社会上不再像唐宋时期那样只有专门用诗词谱歌进行演唱,这种习惯的改变,基本上没有演唱者说某字某句音调唱不上去的说法而遭到置疑,于是把诗词蜕变为不是音乐的,而是案头文学了。所以,文章在于秦汉,诗词还是唐宋,这是共识应该有它一定的道理。
为什么要强调原声填词呢?声调是个系统性的工程要求,所谓原声填词,最为核心的要求是中古四声,每句中的每个字皆然,不仅仅是押韵(韵脚)的字才从韵书中选字了事。古典诗词的创作,应该像古典诗词。像我们今天即便是做到所谓的原汁原味的遵守或保留,其实,其“汁”其“味”与之相较还是相差甚远,如果再不强调其“汁”其“味”,不知到底是什么味了。提出这个问题,并不是提倡一味复古,科学的态度是继承和发展并不是对立的关系,这个不单单是今天才遇到的课题,其实早在元代时就有了。元代的时代文学是押韵的杂剧和散曲,即元曲,与诗词相比,其最大的区别在于允许在定格中加衬字,部分曲牌还可以增句,押韵上允许平仄通押,但在传统诗词上还是遵循押中古韵的规则。于是在当时整个社会环境中,集中在创作上就不自觉的形成了戏曲与诗词相辅相成的关系,即形成了两个语音系统并驾齐驱的局面,并形成一种风气。今天也可以这么做,古典诗词体裁还是押中古韵好,散诗,戏剧唱词等押今韵。这样既保留了传统诗词的用韵,又发展了新的文化,岂不是一件好事。这里顺便说一下押韵的问题,实际上古音南北的人在家大都会说一些的,因为家乡话里与今四声音调不同,或多或少有入声,只不过有点像“骑驴找驴”一样罢了。如果现在所讲字声与中古音相比还不够用,《三上词话•词论》里有系统地讲解和论述,掌握音调的问题不难解决。倘若能够熟练应用中古四声,又精通今声,达到继承与发扬相统一,难道不是一件更好的事情吗!
场景话题(十四):从有关报报道和文章了解到,该集作者之所以这么孜孜不倦的追求,拳拳之心在于“为当代名声计,为后代负责计”的担当,这样是不是对诗词爱好者有个好的建议?
凡欲涉及词调者,如果觉得创作古典诗词太束缚,不妨还是写自己喜欢的东西吧,像鸟儿一样自由,不会得到别人的干扰。若为填词,除了遵循平仄、押韵、句式等一般规则外,还有宫调与词调、词调的体式、词的声律,以及词的创作手法、词的用典、词的修辞等问题,都得必须熟练掌握。《定风波慢•送人归》词云:⑤
早春轻、燕子归来,檐深好伴落座。且喜盈尊,逍遥烛影,争忍时光磨。数楼青,小庭卧。倾倒油瓶亦难做。云过。任白衣苍狗,吹风摊破。
少年竞吟和。问来时、十指伸开么。向黄昏,昨夜秋风乍起,篱落迎风踩。顾幽欢,在花那。应趁轻衫马鞍坐。如果。去逐彩云,时光如火。
掌握了填词的基础知识,且能填出词或好词,那么再赏析词作起来,像陈廷焯《白雨斋词话》那样,或用哲学的观点谈词,像王国维《人间词话》那样,就会容易找到了门径,才能成为自然而然的事情。其实,《三上词话》,在讲义里倡导和严格执行原声填词,中古四声,这些应用均为老祖先留下的东西,应该继承下来,在实践中稍做些基本的能力训练,创作出可圈可点的作品并不是有多大的难事。就创作的风格来讲,豪放与婉约,各有各的特点,各有各的应用。说“豪放”,不一定“嚎”就好;说“婉约”,不一定“哭”就妙。比如《忆汉月•秦长城遗址》一阕:⑥
风草卷营前事。昼夜瞭望常备。梦中剑影尚依稀,但今留、过云犹记。
西风吹雁意。此索索、委萧萧地。总教飞雪压征鞍,奈唤燕、带回春里。
此词是反映军事历史题材的作品,在创作风格上,豪放与婉约共用,阳刚中赋予柔情,亦不失为一种好的取舍。此调上阕起笔“制动以静,治烦以简”,不写秦长城遗址如今的面貌,而用“风草卷营前事”回忆,把笔锋调到当时“昼夜瞭望常备”的战略要地上说去,其刀光剑影,不管时空是怎样的转换和变迁,天上的流云,依然还印刻着其身影。下阕介绍此地身处临洮山上,海拔高,坡势陡,每每“西风吹雁意”;正因如此的“此索索、委萧萧地”,而且“总教飞雪压征鞍”的来临。其实,并非单纯交待地形地貌,而是采用暗喻的方式,寓意这里一代又一代地驻扎着戍边军人,通过“唤燕”,把时光“带回春里”。此处采用拟人的写作手法,比大喊几句口号更为催人奋进。因此,建议写诗填词,不能真接说,更不能叫喊,尽量采用赋比兴,这是最重要的修辞方法。1965年7月21日,毛泽东主席在《致陈毅同志谈诗》⑦的信中说:“诗要用形象思维,不能如散文那样直说,所以比、兴两法是不能不用的。如杜甫之《北征》,可谓‘敷陈其事而直言之也’,然其中有比、兴。‘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一般来讲,赋,要把作品中的句子刻画得生动一些;比,使得作品中所刻画的事物更具层次、形象一些;兴,要注意把作品的情感世界表达得丰富一些。
场景话题(十五):如果一定要给《三上词话》做个总结,作者最希望哪个问题或哪些方面能够被读者重视?
这个非常明确,在序言中早有交待。首先是作品中所反映的主题要体现正能量。虽然这本书是利用业余时间而创作,但又是专业的词学著作,在例词谱例词中始终围绕一个中心思想,即积极倡导爱国、爱军、爱民的主旋律。二是书籍千万堆,一本足可惜。出版物是商品,这个要看市场行情,但引导和导向的因素还是相当大的。如果说一定有个希望或愿望,那就是不可言“孤独求败”,而“寤寐求之”同行者倒是情真意切。再是正确看待书本的问题。如果是真想学填词者,不管是用何渠道得到了书,翻一翻或许有帮助和借鉴的作用。曾拿到《三上词话》的人,有的说是“天书”,有的说是“奇书”,但看见有人发表的词作,其格律要求押入声,小序里还标注某某体,却词作押的是上去声,且相间平声互叶,至于上下阕各有一组对仗,句式中有去声领格字等格律刚性要求,根本不管不问,由着性子来写。吟诗填词就是作文,作文不合格,它比地沟油还令人恐怖,因为作品会误人子弟。
场景话题(十六):《三上词话》既是文学作品,又是流通的产品,作者对其转换成或形成价值的趋向,以及对舆论的顾及是否与写作创作过程有着同样的关注。
一个不关心自己的人,岂能关心家庭、社会和他人。要说一点不关注是说了违心话,著作是作家的立身之本,犹如自己的孩子,从幼儿园起,直到上中小学、大学毕业,不但要精心培育,而且最好帮衬一下就业成家的问题。但作品毕竟与孩子还是有区别的,孩子的培养教育是有选择权的,对作品发表出去的操作遥控能力,主要取决于外界的影响,取决于运气,自己的努力是相当有限。但幸喜的是,自己未曾料到该集经中国书店在图书展中展示出来后,就被港台地区有关媒体和图书界发现了,不但自己发行,还向全球推荐发行。基于参与展示或类似评奖活动,我是这样认为的,中国有几千年的灿烂文化,优秀的文学作品像延绵不绝的血脉滋养着我们的民族不断发展和延伸,靠的就是先哲的智慧,《诗经》、《离骚》、《史记》没有获过奖,就连落魄者写的《红楼梦》、《聊斋》等也没有获过奖,并没有影响被一代又一代的读者们捧为经典。有个事实是这样的,凡能甘于坐冷板凳而著者,大都不曾想为获奖而耕耘,凡能流传百世的作品大都不曾获过奖,而且生命力十分的旺盛!但话又说回来,辛辛苦苦写出来的书若被时空尘封,这是有违初衷的一件事情。出版之前,经朋友牵线介绍,曾有一位文学界泰斗乐于为书写序署名,后经反复斟酌未能落实。因为当时的想法是本来无多物,何必装富翁呢!信守良币就是良币,劣币就是劣币,何必贴标签呢。一直以来,不管遇到的是花是刺,将默默地用信念把希望的火把高高举起,让时空和历史检阅!
苦心人,天不负,幸运有时来串门。《三上词话》,既是词学理论,又是填词实践,落脚点还是创作现实作品,因为不能有效指导创作的理论是苍白无力地说教而已。书中词谱所附139调已成事实,是改不了,否认不掉的了。有心人可以拿出来把它晾晒在阳光下,既可以评,可以比,亦可以“骂”嘛。欢迎提意见、发现问题,若有可能的话,再版时可以得到修订补充,这是一件十分好的事情。现实是自《三上词话》出版发行以来,虽然海内外出版发行界对它的待遇规格颇高,传播点比较广阔,但密度远远不够,还有很大的空间尚需发掘开采。客观上来看,出版那时国学才刚刚兴起,如果说“热”起来还是近两年的事;主观上来看,这本书是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产物,普通人感觉有点“高冷”,基本上还处在学府书架上而高高安放,未有很好地进入大众的视野。按照“中国式现代化,深深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要求,希望《三上词话》能够进入人们的视野,尤其得到国家有关文化教育出版机构的看重和扶持,让它再度焕发出青春,迎接太阳走向新时代,更好发挥它的应有效能。这本书出版发行后,作者并没有闲下来,并没有趟在功劳簿上过活。几年来不追求写多,而在于跟进时代,精心创作了若干作品。比如《七绝•咏百年》、《满江红•咏百年》等传播得十分广泛。记得这些作品当时发表到“知乎”后,每天就有很多全国的学生询问,尤其是一些在校大学生,还有部分老师们给我留言,内容均为是学校搞百年书法比赛该作品能否应用的问题。一些大学还把该作品定为必写内容,有的高校老师把诗创作为刻字作品参展,恭恭敬敬地署上作者名字,正如有的大学在报道中说:“本次书写技能比赛的成功举办,有助于同学们从诗词中品味爱国情怀,从书写中体会党的光荣历史。”还有全国各界类似书法比赛中的应用,有的书写者没有署名,但在媒体推广的页面上还是署了诗词作者的名。这种现象让我十分感动,体会出作品不在多,而在于创作出优秀作品而被社会各界各层的人们而被广泛应用。作品应用了,就是活的东西,是与自然以及宇宙的声律和交响合拍,是与人类共舞,才是生产力的转化,就是说作品才有可能被传世。原因是什么?思来想去,主要是主题性的赛事,应用唐诗宋词是有些不合适,于是就在网上百度搜索到了我这里。所以,正确看待传统文化,事实得到反复证明,不因是旧体裁的作品会被时代所淘汰,而是更需要大量合格、优秀的作品,供人们选择和品鉴。
场景话题(十七):作者对词学有着比较全面系统地研究,之外还有涉猎其它文学体裁的创作吗?将后还有什么打算?
多少年来,自己的业余时里把主要精力放在该集子的创作上,除了比较大型的书法活动外,基本上不参加单纯的书法赛事了,但仍然抽空临习碑帖,因为这行有三日不写手生之说。话归正传,把书稿交给出版社到出版发行几年以来,还是基本上继续利用“三上”的时间,能拿到台面的主要有《中秋赋》、《兰州交通大学赋》、《西北师范大学赋》、《兰州大学赋》、《肃州赋》等,均在《中华辞赋》杂志发表,其中《兰州大学赋》在华人征集中荣获二等奖,《肃州赋》在全国辞赋竞赛中荣获优秀作品奖;《抗击疫情诗词书法(八首)》被教育部、国家语委组织实施的“中华经典诵读工程”官方公众号展播,其中诗词七首被《中华辞赋》2020年第5期发表等。同时接着创作了《兰州黄河楼赋》、《金谷子赋》、《中国洮砚赋》、《北京大学赋》、《北京大学赋〈注疏〉》、《今日头条赋》、《靖远起义赋》、《西部战鹰赋》等,尤其是《兰州黄河楼赋》,经《兰州日报》发表后,人民资讯、凤凰网、中国甘肃网等媒体进行了转载,尔后《〈兰州黄河楼赋〉解析》一文,又在《兰州日报》发表,凤凰网、中国甘肃网同时发表,受到了有关方面和广大读者的普遍好评,得到社会各界读者的普遍认同和赞扬,为弘扬丝路文化和黄河文化起到了较好的促进作用;无独有偶,由兰州市安宁区地方志办编纂、甘肃民族出版社出版的《安宁高校概览》一书,选录了我曾发表于《中华辞赋》杂志的《兰州交通大学赋》、《西北师范大学赋》两篇文章,还以“词学家”称谓进行了介绍,并唯一附了我的个人照片。听说是几次经过省市有关政府部门及主要领导亲自把关审核确定,这些应该有相关规定和说法,问及主要依据和原因是《三上词话》自宋词诞生以来,首创了词学理论与实践于一体的系统性体系,关键在词调与宫词的内核研究问题上有所突破和发现,一些主流媒体和学术单位媒体也是这么报道,作为我个人不再说什么了,只能服从,心存感激;在中国作家网发表《北京大学赋》后,在全国两会期间,又将发表了的《古典诗词的创作必须根植于格律的要求》一文,在首页“新作品”栏目里重点推荐展示,其示范性和导向性不言而喻,可以说在中国文坛掀起了一股强劲的波浪;接着又发表了《〈北京大学赋〉注疏》,在全社会和学界引起较好反响,尤其学界普遍反映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必须根植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注入了新的风气和活力,为治学和创作文学作品带了好头。另外,还创作出了不同体裁的文学作品,比如《消防四字歌》开全国有关消防辞赋文学体裁创作之先河,填词有《水调歌头•校园消防之歌》,并还与作曲家、歌唱家合作,将《永遇乐•校园卫士之歌》一阕制作成名为《校园卫士之歌》mp3歌曲。创作这些作品,普遍受到社会和学界的好评,得到了不同层面读者的青睐,2015年11月,公安部授予“全国首批优秀社区消防宣传大使”称号。将后应该具有这样的认知:公益无大小,文宣不限时。
《三上词话》的出笼,就像一次不小心而闯入了别家正在举行的宴会大厅,风风火火的进去,小心翼翼的退出,不带一丝感叹,把目光投入灯火阑珊处,经百转千回,走向别开生面的新天地。将后的打算,写祖国的河山,写万千的事物,写美丽的家园。总而言之,文之道,器之用,知之能,乐之行,“一物其重,非一物而重,而重在其质;一器其抿,非一器而抿,而抿在有声。一纸其誊,非一纸而誊,而誊在习性;一框有字,非一框而字,而字在于正。一地行踪,非行踪而行,而行知于行;一生而奔,非为生而奔,而奔在有生。”(《中国洮砚赋》)继续跟进时代创作现实文艺作品的同时,把自己已有的诗词歌赋作品用毛笔抄写下来,在家抄写,能出去写字也抄这方面的内容,即:我写我字,我写我文。截至目前,还保持给有关媒体上撰文,给广大诗词爱好者解答诗词基础知识,兼顾疏导舆情,不经意间创作积累了已达40余万字的文学作品。词学的研究是无穷尽,词学的研究方向,还在词调宫调方面,也就是姜夔十七首有谱无音调,通俗讲就是谱子中的音调高低、长短、急缓还没有标出来,所以要把音调找回来,在完成这个任务的基础上,还有成千首词牌的音调还等着要破译,这些任务完成后,最大的持续性问题要把“依月用律”课题攻开,这是词学界的一场攻坚战,那是要靠理想和信念去完成。
【缀语】宋词,以音乐的诗名而成为时代文学,并形成了词学而彪炳于文坛,它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关于对于宋词(填词)的文献记录,可追溯一千多年前中国古代文化生活方式、文化理念和价值去向等重要特性,同时蕴藏契合着世界各民族的文化基因、精神特质、气质情感等核心因素,应该说它是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全人类共同的宝贵财富。对此,作为中华儿女,带头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做到自信自力自强,是义不容辞的一件大事。首要认知是守传统、学诗词、兴文学,不是在复古,不是死读书,而是在于发扬光大,在于与时俱进,在于“旧瓶装新酒”,在于风化社会,在于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在于中华文化走向世界为人类做贡献。
——————
① 马同儒著:《三上词话•词谱》卷中,中国书店,2016年,第335页。
②同①,《三上词话•词谱》卷中,第360页。
③参见百度百科《三上词话》词条之“辅导秘笈”款。
④孙华嵘撰:《甘肃日报》,2020年12月31日,第11版。
⑤同①,《三上词话•词谱》卷中,第323页。
⑥同①,《三上词话•词谱》卷中,第309页。
⑦《毛泽东诗词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年,第167-168页。
责任编辑:系统管理员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