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尔康诗歌创作研讨会”在北京举行

作者:欣闻   2023年09月17日 07:37  中国诗歌网    745    收藏

2023年9月16日,由首都师范大学中国诗歌研究中心(以下简称“诗歌中心”)主办的“校尔康诗歌创作研讨会”在北京举行。会议围绕作家出版社连续出版的《在路上》《在脚下》和江苏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在远方》三部曲展开了讨论。吴思敬、张清华、程光炜、敬文东、邱振中、王巨川、孙晓娅、宫载春、师力斌、张洁宇、吴子林、庄晓明、邰筐、冯雷、林喜杰、王士强、杨碧薇、汤年华、臧梓洁、郭汉睿、寇硕恒等国内知名学者、评论家、诗人、编辑以及首都师范大学、西南大学、中央民族大学等高校的部分研究生出席了本次会议。

校尔康,名卫,字尔康,号“漫城过客”,1971年生,江苏泰州人,曾就读于南京理工大学。著有诗集《家:梦境中的流水》《在远方》《在路上》《在脚下》,纪实文学《活在当下的力量》,传记《九华山上的金刚之花》等等。校尔康喜禅修,擅茶道、冥想、行脚,认为写诗即学禅,以禅理和生活实感入诗,其诗有禅思、禅味。

本次会议由诗歌中心副主任孙晓娅教授主持。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张清华首先对校尔康诗歌进行细致解读,他从内容、语言与抒情机制等方面讨论校尔康的独特性:第一,校尔康与训练有素但又被规制于流俗的诗人不同,他是无法归类的诗人;第二,校尔康的写作不是“写作”,而是一种“涌现”,他的诗涌现于生命核心与记忆,因而其语言是涌流的,不是经过书写写出来的;第三,朦胧诗以后,抒情成为一件危险的事情。诗人抒情需要力量,需要强大的自我,校尔康诗中恰恰有一个强大的“自我”,有自我预设的抒情主体形象。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程光炜继续指出校尔康的诗学特点及其存在的问题,为诗人今后的创作提出了启发性的批评意见。目前,校尔康的诗歌创作处于“职业”与“非职业”之间,如何继续把生活转化为诗,如何处理诗意与现实生活的均衡问题,都是亟待诗人在未来解决的难题。最后,程光炜对本次会议和校尔康的创作成绩表示祝贺,希望校尔康日后不要过于“职业化”并继续精进诗艺。

与会嘉宾分别从不同角度对校尔康诗歌进行了读解。南京理工大学宣传部部长、研究员宫载春讨论了校尔康诗歌的现代性:校尔康是“我诗故我在”,“在”是其诗歌的主体意象,这一意象形成于诗人对“常人凡尘中的人生”的关注,正是对于每一个人的爱,让诗人自觉通过“诗在”去赋世界、生活与生命以意义。北京文学期刊中心主任、编审师力斌认为“静”是校尔康诗作的总体特点:诗人原是尘世中的肉身的人,在时间流动中逐渐安静下来,呈现出静处、静观、静思的姿态,而《在远方》《在路上》《在脚下》三部诗集的先后出版,将诗人从“动”到“静”的心灵历程全数展现。江苏凤凰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发行集团的工程师汤年华认为校尔康三部诗集有同样的聚焦点,即用诗的语言和形式谈论“人性”“本心”“隐逸”“生死”,倡导“爱”与“活在当下”,诗歌平静如水而又耐人寻味。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张洁宇将废名和校尔康的诗歌风格进行对比,指出两位禅诗创作者的相通之处与歧异所在,从而构筑了沟通现、当代文学的桥梁。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的副研究员吴子林从校尔康诗作出发,触及了禅诗写作中的语言与形式问题。北京体育大学人文学院副院长、副研究员王巨川指出,校尔康在这几年的诗歌写作道路上,逐渐生成自己的规则和写作方式,可以用“彻悟”“澄明”和“爱”三个语词来概括他的三种诗歌境界,但这几种境界的关系不是递进,而是互在互为、相互融合。中央民族大学文学院教授敬文东认为,诗歌是一种舞蹈,它以自身存在为自身的目的,校尔康将禅宗“瞬间即永恒”的境界融入诗歌创作之中,用诗歌处理了世界的“神秘性”问题,最终让诗成为了诗,让诗歌成为了自身的目的。

学者、评论家、诗人、编辑以及相继进行热烈而深入的讨论,全面地梳理与勘察校尔康的诗学特点,有效地总结了他的创作实绩和诗歌特色。

讨论之后,诗人校尔康致答谢辞,他谈论了自己“自然”地作诗的诗歌创作观念,对各位嘉宾的评论与期待表示了诚挚的谢意,传达出自身关于“爱”的哲学思考。

吴思敬教授作总结发言。首先,他认为校尔康言行统一,既有向佛之心,也用行动为社会作出过许多奉献。第二,他认为校尔康是禅客与诗人的统一,他的诗作为诗与禅的结合,为当代禅诗创作提供了新的思路。第三,他指出写诗写到一定程度,便要超越功利追求,上升到哲学和宗教的高度。


编辑:张永锦

二审:牛莉

终审:金石开、蓝野



扫描二维码以在移动设备观看

诗歌热力榜

  1. 秋已初露锋芒  47 (1次)
  2. 秋感  16 (4次)
  3. 七言绝句.白露感怀  10 (1次)
  4. 人间烟火里,一道朴素而庄严的风景  10 (1次)
  5. 七言绝句.仲秋景  10 (1次)
  6. 排律:大沽河远望  10 (1次)
  7. 七绝.登大风堡玉泉寺观景台  10 (1次)
  8. 雨后弯月/每日好诗投稿(古体)  5 (1次)
  9. 蝶恋花.秋阙  5 (1次)
  10. 五言•梦  5 (1次)
  1. 芳华  210 (7次)
  2. 初恋(外一首)  180 (13次)
  3. 住在乡下的母亲  100 (1次)
  4. 菩萨蛮•五首  95 (7次)
  5. 成语系列之:徐娘半老  89 (2次)
  6. 我仰望星空  70 (2次)
  7. 诉衷情·五首  68 (4次)
  8. 浪淘沙.惊醒被秋风  55 (3次)
  9. 五言律诗. 石榴  53 (8次)
  10. 清远美协在油岭、东村创作活动(新韵)  50 (1次)
  1. 芳华  690 (23次)
  2. 五律.童年记忆  212 (16次)
  3. 看洪峰过境有感  209 (15次)
  4. 五绝.海上迎日出  200 (1次)
  5. 七绝.梨花诉  200 (1次)
  6. 隔着屏幕,看陈年喜和他们  170 (7次)
  7. 五言古风 •一百首 之一  168 (9次)
  8. 谢诗友  165 (12次)
  9. 初恋(外一首)  160 (12次)
  10. 五绝.秋钓  155 (12次)
  1. 我站在出站口等你  3900 (306次)
  2. 李园白+“每日好诗”投稿(旧体诗)  3893 (224次)
  3. 我们的名字叫应急  2995 (14次)
  4. 芳华  2386 (81次)
  5. 九张机  2324 (17次)
  6. 游武功山  2281 (25次)
  7. 人  2270 (17次)
  8. 母亲的心向着那片海  2029 (94次)
  9. 赣江之晨  1740 (574次)
  10. 初冬,街头那一抹红  1618 (36次)

诗讯热力榜

  1. 《绿风》诗刊:开拓者故乡壮阔激越的绿色交响
  2. 张清华教授在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2024级新生开学典礼上的致辞
  3. 每日好诗第443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4. 东京梦华·《诗刊》社第40届青春诗会征稿启事
  5. 第440期“每日好诗”公开征集网友评论的公告
  6. 每日好诗第443期(旧体诗)入围作品公示
  7. 为什么要建中国新诗版本馆
  8. 2024“百年保定•全国诗歌征文大赛” 征稿启事
  9. 2024第二届“天涯诗会”征稿启事
  10. “诗意徽源 和美绩溪”全国诗歌大赛征稿启事
  1. 首届杨万里诗歌奖评选活动征稿启事
  2. 每日好诗第442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3. 每日好诗第442期(旧体诗)入围作品公示
  4. 钱塘江上吹起诗歌的风:2024钱塘江诗歌季侧记
  5. “苏东坡在无锡有个家”同题诗创作大赛征稿启事
  6. 第七届中国(海宁)·徐志摩诗歌奖获奖名单公示
  7. 第439期“每日好诗”公开征集网友评论的公告
  8. 杜甫的陇蜀诗路及“诗史”笔法
  9. 每日好诗第441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10. 浙江文学馆实施“诗教计划”,开启文学通识教育新范式
  1. 劲牌杯“草本科技 健康生活”诗歌征集大赛征稿启事
  2. 金奖八千〡首届“今世缘典藏杯”诗歌征集活动开启
  3. “苏东坡在无锡有个家”同题诗创作大赛征稿启事
  4. 诗歌的创新——对话与研讨之二
  5. “金砖十国”72位诗人在中国分享“诗与远方”
  6. 第四十一届“青春诗会”暨“彩云南现”同题诗全球征集在云南祥云签约启动
  7. 礼赞新时代 致敬祖宗海 三沙举办海洋诗歌青春夏令营活动
  8. 燎原:一个人的诗歌评审团
  9. 从“青春诗会”到“国际青春诗会”
  10. 每日好诗第439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1. 中国诗歌网开通“《诗刊》投稿专区”
  2. 《诗刊》征集广告词
  3. 清新旷达 笔底无尘——读温皓然古典诗词
  4. 同舟共济,以诗抗疫——全国抗疫诗歌征集启事
  5. 公告:中国诗歌网“每日好诗”评选相关事宜
  6. 关于诗和诗人的有关话题
  7. 赏析《不要温和地走进那个良夜》
  8. 寻找诗意 美丽人生——上海向诗歌爱好者发出邀请
  9. 以现代诗歌实践探寻现代诗歌的本原
  10. 首届“国际诗酒文化大会”征稿启事 (现代诗、旧体诗、书法、朗诵、标志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