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9月16日,由首都师范大学中国诗歌研究中心(以下简称“诗歌中心”)主办的“校尔康诗歌创作研讨会”在北京举行。会议围绕作家出版社连续出版的《在路上》《在脚下》和江苏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在远方》三部曲展开了讨论。吴思敬、张清华、程光炜、敬文东、邱振中、王巨川、孙晓娅、宫载春、师力斌、张洁宇、吴子林、庄晓明、邰筐、冯雷、林喜杰、王士强、杨碧薇、汤年华、臧梓洁、郭汉睿、寇硕恒等国内知名学者、评论家、诗人、编辑以及首都师范大学、西南大学、中央民族大学等高校的部分研究生出席了本次会议。
校尔康,名卫,字尔康,号“漫城过客”,1971年生,江苏泰州人,曾就读于南京理工大学。著有诗集《家:梦境中的流水》《在远方》《在路上》《在脚下》,纪实文学《活在当下的力量》,传记《九华山上的金刚之花》等等。校尔康喜禅修,擅茶道、冥想、行脚,认为写诗即学禅,以禅理和生活实感入诗,其诗有禅思、禅味。
本次会议由诗歌中心副主任孙晓娅教授主持。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张清华首先对校尔康诗歌进行细致解读,他从内容、语言与抒情机制等方面讨论校尔康的独特性:第一,校尔康与训练有素但又被规制于流俗的诗人不同,他是无法归类的诗人;第二,校尔康的写作不是“写作”,而是一种“涌现”,他的诗涌现于生命核心与记忆,因而其语言是涌流的,不是经过书写写出来的;第三,朦胧诗以后,抒情成为一件危险的事情。诗人抒情需要力量,需要强大的自我,校尔康诗中恰恰有一个强大的“自我”,有自我预设的抒情主体形象。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程光炜继续指出校尔康的诗学特点及其存在的问题,为诗人今后的创作提出了启发性的批评意见。目前,校尔康的诗歌创作处于“职业”与“非职业”之间,如何继续把生活转化为诗,如何处理诗意与现实生活的均衡问题,都是亟待诗人在未来解决的难题。最后,程光炜对本次会议和校尔康的创作成绩表示祝贺,希望校尔康日后不要过于“职业化”并继续精进诗艺。
与会嘉宾分别从不同角度对校尔康诗歌进行了读解。南京理工大学宣传部部长、研究员宫载春讨论了校尔康诗歌的现代性:校尔康是“我诗故我在”,“在”是其诗歌的主体意象,这一意象形成于诗人对“常人凡尘中的人生”的关注,正是对于每一个人的爱,让诗人自觉通过“诗在”去赋世界、生活与生命以意义。北京文学期刊中心主任、编审师力斌认为“静”是校尔康诗作的总体特点:诗人原是尘世中的肉身的人,在时间流动中逐渐安静下来,呈现出静处、静观、静思的姿态,而《在远方》《在路上》《在脚下》三部诗集的先后出版,将诗人从“动”到“静”的心灵历程全数展现。江苏凤凰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发行集团的工程师汤年华认为校尔康三部诗集有同样的聚焦点,即用诗的语言和形式谈论“人性”“本心”“隐逸”“生死”,倡导“爱”与“活在当下”,诗歌平静如水而又耐人寻味。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张洁宇将废名和校尔康的诗歌风格进行对比,指出两位禅诗创作者的相通之处与歧异所在,从而构筑了沟通现、当代文学的桥梁。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的副研究员吴子林从校尔康诗作出发,触及了禅诗写作中的语言与形式问题。北京体育大学人文学院副院长、副研究员王巨川指出,校尔康在这几年的诗歌写作道路上,逐渐生成自己的规则和写作方式,可以用“彻悟”“澄明”和“爱”三个语词来概括他的三种诗歌境界,但这几种境界的关系不是递进,而是互在互为、相互融合。中央民族大学文学院教授敬文东认为,诗歌是一种舞蹈,它以自身存在为自身的目的,校尔康将禅宗“瞬间即永恒”的境界融入诗歌创作之中,用诗歌处理了世界的“神秘性”问题,最终让诗成为了诗,让诗歌成为了自身的目的。
学者、评论家、诗人、编辑以及相继进行热烈而深入的讨论,全面地梳理与勘察校尔康的诗学特点,有效地总结了他的创作实绩和诗歌特色。
讨论之后,诗人校尔康致答谢辞,他谈论了自己“自然”地作诗的诗歌创作观念,对各位嘉宾的评论与期待表示了诚挚的谢意,传达出自身关于“爱”的哲学思考。
吴思敬教授作总结发言。首先,他认为校尔康言行统一,既有向佛之心,也用行动为社会作出过许多奉献。第二,他认为校尔康是禅客与诗人的统一,他的诗作为诗与禅的结合,为当代禅诗创作提供了新的思路。第三,他指出写诗写到一定程度,便要超越功利追求,上升到哲学和宗教的高度。
编辑:张永锦
二审:牛莉
终审:金石开、蓝野
{Content}
除每日好诗、每日精选、诗歌周刊等栏目推送作品根据特别约定外,本站会员主动发布和展示的“原创作品/文章”著作权归著作权人所有
如未经著作权人授权用于他处和/或作为他用,著作权人及本站将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诗意春秋(北京)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京ICP备19029304号-1 京ICP备16056634号-1 京ICP备16056634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4246号
Copyright © 2006-2015 全景统计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