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刊》主编李少君:河南是中国诗歌的源头 | 顶端专访

作者:张茹 周磊   2023年09月20日 11:00  顶端新闻    4221    收藏

720fbab4af6262186d3f3ce0630abd0d


2023年9月21日至27日,第七届中国诗歌节将在郑州举办。据悉,本届诗歌节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中国作家协会、河南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

老家河南,中原故地,今天的郑州,既继承了《诗经•郑风》的古典浪漫,又激荡着新时代的昂扬诗情。作为中国诗歌版图上重要的章节,参会的全国诗坛名家将齐聚于此。为迎接本届诗歌盛会、传承艺术文化,顶端新闻文学频道特策划“第七届中国诗歌节高端访谈”栏目,《诗刊》社主编李少君、中国诗歌学会会长杨克、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叶延滨、著名评论家谭五昌为艺术总指导,专访国内10余位诗歌名家,共叙中国新诗的发展。

本期专访名家为《诗刊》社主编李少君。李少君的诗歌,具有独立语言审美和思想结构,读他的诗歌,仿佛在阅读其用生命经历的自然之路,他途经的一处地方,都会成为一首诗的原乡。


8f1a118ac02135886cd7c09617eb0498


顶端新闻:今年,中国诗歌节选择在豫举办,是河南诗歌的高光时刻。您觉得诗歌节选择在河南郑州举行的意义有哪些?

李少君:今年中国诗歌节选择在河南举办,我觉得意义是非常重大的,因为河南有我们中国人的“老家”之称,同时河南也是中国诗歌的发源地,像《诗经》以及历史上大量诗人、诗歌等都是在河南、中原这一带发源与诞生,所以,在河南举办诗歌节,可以说是中国诗歌回到源头、去寻找自己的根,具有中国诗歌溯源这样的重大意义。

顶端新闻:河南自古以来是诗歌大省,河南的诗歌文化是中国诗歌版图上的重要篇章。能否谈谈河南的诗歌文化基因对中国诗歌发展的影响?当下时代,河南该如何更好地传承诗歌传统、繁荣诗歌文化,您对此有何建议或看法?

李少君: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强调,要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根基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那么河南作为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也是中国诗歌的发源地,所以在中国诗歌版图上,河南是非常重要的,河南自古来以来就是诗歌大省,这是共识。古代有杜甫、李商隐、刘禹锡、白居易等,现当代也有很多重要的诗人,由此说明河南的诗歌是中国文明的一个来源。面对新时代,当下的河南,我觉得可以也应该发挥自身这种文化上的优势。

顶端新闻:自古以来,河南诗人群体在中国诗坛占有重要地位,那么当下时代,您如何评价现当代河南诗人在中国诗坛的现状以及未来的努力方向?

李少君:近些年,河南有很多重要的诗人,包括一些从河南走出来的诗人,在全国都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包括去世的马新朝,前几年获鲁迅文学奖等全国奖的杜涯、蓝蓝,另外,文学评论家如耿占春,以及河南诗歌学会的张鲜明、吴元成等,还有一些从河南走出来的诗人,如何向阳等,应该说,在全国都有很大的影响力。

顶端新闻:借助本届诗歌节,能否浅谈一下中国新诗的发展现状与未来?

李少君: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强调,要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总书记的指示为中国式现代化诗歌道路建设指明了方向。中国诗歌界正努力遵循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推进新诗创作的人民性,让新诗创作更好地走向社会、走向大众。继承中华优秀文化传统,坚持守正创新,为赓续中华传统文脉、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做出积极贡献。

具体来说,中国新诗的发展:一是要确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和标准,倡导人民诗学;二是要为人民抒写,讲好中国故事,总结中国经验,弘扬中国精神;三是要运用互联网思维,做好融媒体诗歌建设,打造优秀诗歌传播平台;四是要做好文化传承发展工作,推动中华诗词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五是要面向未来,发现青年诗人,唤醒基层新锐力量。

顶端新闻:这几年,因当代诗歌而引发的网络话题其实并不少,许多读者因“读不懂”进而产生抵触性情绪,您怎么解读这种现象?

李少君:这还是反映了诗歌创作的“人民性”问题。人民创造历史,新时代诗歌需要新的眼光、襟怀以及新的写作经验和创造才能,应强化创作者的人民立场,抒写人民情怀,讲好中国故事。例如,外卖员王计兵的诗歌在网上爆红,出版的书也畅销。王计兵的诗集言之有物,痛彻肺腑。近几年,出现了不少诸如王计兵这样的一线劳动诗人,展现了劳动人民的奋斗精神,蕴含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创造未来的精神追求,受到广大人民的欢迎与追捧。

顶端新闻:在您的诗歌创作(或诗歌评论)生涯中,谁对您产生了重要的、实质性的影响?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

李少君:在我的诗歌创作中,对我有重要的、实质性的影响的,古诗方面,如李白、杜甫,还有就是王维、苏东坡、陶渊明等;现代诗方面,波德莱尔、惠特曼等都对我曾经有过比较大的影响。另外,像艾略特、布罗茨基、史蒂文斯等,这样的一些现当代诗人,对我的创作也有很重要的影响。应该说,传统古典诗歌和现代西方诗歌这两个方面,都对我的创作产生过比较大的影响。


编辑:张永锦

二审:牛莉

终审:金石开、蓝野

扫描二维码以在移动设备观看

诗讯热力榜

  1. 第402期“每日好诗”公开征集网友评论的公告
  2. 每日好诗第405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3. 每日好诗第405期(旧体诗)入围作品公示
  4. 《琵琶行》诗评
  5. 中国诗歌之城!东莞文化强市建设又添“国字号”荣誉
  6. 意象鲜明 构思精巧 情感深沉一一谈杜甫七言律诗《登高》的文学魅力
  7. 公告:中国诗歌网“每日好诗”评选相关事宜
  8. 诗歌的音韵美
  9. 孙祝田诗评鉴||青年女诗人邱少燕,清新柔曼中,生发人文思辨的辞采
  10. 孙祝田诗评鉴||李顺林,临海登峰审美全息的襟怀气度
  1. 孤城新诗集《山水宴》暨中国当代诗歌山水书写研讨会在巢湖学院成功举办
  2. 陈先发:让诗歌在汉语传统与时代生活的复杂共生中成长
  3. 每日好诗第405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4. 《三上词话》诞生记
  5. 每日好诗第405期(旧体诗)入围作品公示
  6. “在河流拐弯处安家”——胡弦诗歌新集《水调歌头》诗艺探索浅析
  7. 《最高楼•貂蝉》及貂蝉考略结论
  8. 炎陵获颁“中国诗词朗诵之乡”称号
  9. 看得见的和看不见的——评刘棉朵的诗观与诗作
  10. 每日好诗第404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1. 《最高楼•貂蝉》及貂蝉考略结论
  2. 《三上词话》诞生记
  3. 闽派诗歌奋进新征程:第二届中国·邵武是个好地方严羽诗歌会在福建邵武举办
  4. 《中国好诗歌——喊出心底的热爱》出版
  5. 每日好诗第404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6. 第六届“刘伯温诗歌奖”揭晓
  7. 每日好诗第403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8. 在互学互鉴中推动新时代中国诗歌的繁荣发展
  9. 王学东:直面“新工业”,探索新工业诗歌的真正高地
  10. 诗书画合璧 · 当代名家系列 :孔见 卷
  1. 中国诗歌网开通“《诗刊》投稿专区”
  2. 《诗刊》征集广告词
  3. 清新旷达 笔底无尘——读温皓然古典诗词
  4. 同舟共济,以诗抗疫——全国抗疫诗歌征集启事
  5. 关于诗和诗人的有关话题
  6. 寻找诗意 美丽人生——上海向诗歌爱好者发出邀请
  7. 以现代诗歌实践探寻现代诗歌的本原
  8. 赏析《不要温和地走进那个良夜》
  9. 首届“国际诗酒文化大会”征稿启事 (现代诗、旧体诗、书法、朗诵、标志设计)
  10. 邬耀仿:做个快乐的写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