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视频让千年诗意焕发新光彩

作者:综合   2023年09月23日 20:50  半月谈    116    收藏

这个夏天,电影《长安三万里》出圈爆火,唤醒了观众对中华传统诗词文化的共同记忆。电影将李白、高适、杜甫等诗人的梦想和境遇与48首唐诗紧密融合,既将有血有肉的诗人形象重现在人们眼前,也在观众中掀起了一股“唐诗热”。短视频平台上,“长安三万里中的唐朝冷知识”系列视频为观众科普了影片中唐诗及诗人背后的故事,受到广泛欢迎;众多网友也自发以诗歌朗诵、舞蹈、戏曲等形式参与到这股热潮中来,分享自己对于唐诗的理解和感悟。在短视频平台上,跨越千年的唐诗今天拥有了鲜活的“新生命”。

9月19日发布的《2023抖音唐诗数据报告》显示,过去一年,数百万名网友在抖音发布短视频,分享唐诗之美,相关视频累计播放量超过158亿,同比增长74%。通过名家学者领读、年轻网友共创等多种形式,千年诗意在新技术的加持下焕发新光彩。


640

南开大学文学院教授张静


当古诗词遇到短视频,

将会迸发出怎样的火花?


今天的我们,为什么要读唐诗?“小时候读唐诗虽然不能完全懂,但是你记在脑子里面,当你一辈子经历过许多事之后,古人的那些美好的词句就会自然在脑海中浮现,让你顿然觉悟。”叶嘉莹先生在讲解李商隐的《嫦娥》一诗时这样谈到,引发众多网友共鸣。

中国的经典诗词名篇,被专家学者喻为中华文明的“芯片”,其中蕴含的古人的鲜活情绪以及抒发的诸多人生哲理,都是后来人生存发展的宝贵财富。也正因如此,古诗词才能历经千年而不衰,在与今人的互动共鸣中焕发生机。在解读《月下独酌》时,康震教授谈到,“如果李白生活在现代,他的朋友圈人数肯定是最多的”;在解读王建的《新嫁娘词》时,杨雨教授感慨:“读写古代女性生活的诗,会让我们更加珍惜现代女性的自由与自立。”

2022年6月,抖音、字节跳动公益联合南开大学文学院、中华书局联合推出短视频版《唐诗三百首》,邀请叶嘉莹先生和她的同事沈立岩、张静、李广欣等,以及著名作家纪连海、清华大学教授谢思炜、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康震、北京师范大学教授马东瑶等学者,一起用通俗易懂的方式诠释《唐诗三百首》全本313首唐诗。一年多来,在抖音上,无数网友在名家学者的带领下,走进诗词的曼妙世界,在体悟古人的喜怒哀乐中重建内心世界的秩序。

如今,每天在短视频平台上收看名家的诗词讲解、进行诗词诵读已成为不少人的习惯。在这股“诗词热潮”下,许多年轻人更是以直播对诗、方言读诗、舞蹈戏曲说唱演绎等多种更为现代的方式对诗词进行传播和解读,让人眼前一亮。抖音创作者“刘钰·长安姑娘”在今年8月的一次直播中与路人对诗长达5分钟,在抖音获赞850万,观看人次超3亿;李清照的《如梦令》《声声慢》等词也被网友改编为民谣歌曲,用音乐传承古典文化的韵律意象。短视频创新着古诗词的传承方式,也深深吸引了年轻一代的参与。


640-1

抖音达人@刘钰·长安姑娘


让传统文化能看到、能听到、“活起来”


随着中华传统优秀文化日益深入人心,当下人们对古诗词的学习也愈发重视。如何创新古诗词的传播方式,让古诗词不再仅仅是书上呆板教条的“白纸黑字”,成为传统文化传承时的一个难点。而短视频平台的崛起,为这一命题的解答提供了更多可能性。

今年发布的第5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今年6月,我国短视频用户规模已达10.26亿,用户使用率为95.2%,庞大的用户群体让古诗词的传播拥有了天然的用户基础。以短视频版《唐诗三百首》为例,通过众多名家对诗歌进行讲解,一方面将传统文化以更为立体的形式呈现在大众眼前,让人们在几分钟内就能领略诗歌的文化内涵,另一方面也增强了诗歌的趣味性,契合了当下人们对传统文化的情感需求。康震教授在直播中提到,古代诗人将诗词题写在墙壁、廊柱、器物和驿站里,为的是借助更多的媒介,将自己的作品传播出去。而短视频这种新的传播形式追求凝练、简洁,也更便于大家理解和传播。

此外,短视频作为“新时代的文本”,也让更多普通人拥有了创作和自我表达的机会。在名家讲解古诗词的短视频下,网友们争相在评论区写下自己对古诗词的心得和感悟并互相交流;借助直播、戏曲舞蹈演绎、国风变装等极具创意的新形式,许多耳熟能详的诗歌在网友的创作下生发出新内涵,加速了传统文化的传播,也让古诗“活”了起来。将古典诗歌与现代表达结合,以《唐诗三百首》为代表的古籍,正在短视频平台上焕发新的生机。


古诗词文化传承,还需更多探索


短视频版《唐诗三百首》上线后,吸引239万网友关注,视频累计获赞超2300万次,受到公众的广泛关注和普遍认可。在此情形下,由其讲稿整理加工而来的《唐诗三百首》(名师抖音共读版) 应运而生。9月20日,《唐诗三百首(名师抖音共读版)》新书发布会在北京举行,该书在内容上既展现了权威底本和名师解析的专业性,也保留了短视频原稿的互动性等特点。可以想见,短视频与实体书的交互融合,将大大拉近网友与古诗词的距离,为古诗词文化的传承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640-2

南开大学文学院院长李锡龙


经典古诗词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已成为每一个中国人血脉中不可缺少的独特基因。继承好、发展好古诗词文化,是培养文化自信、民族自信必不可少的一环。当前,在互联网新技术的加持下,传承发展古诗词文化还应有更多创新探索。例如,如何在利用好短视频优势的同时,继续深掘古诗词中的文化内涵,从而加深普通网友对古诗词内容的理解?在名家讲解等形式之外,如何寻找到一条更接地气、更具参与感的传播方式,以满足不同年龄受众的文化和情感需求?怎样让“古诗词热”延续下去,让诗词文化融入教育以及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而不仅是“热在一时”?这些问题都值得我们继续思考和探索。期待更多丰富多彩的新形式竞相涌现,让千年诗词动起来、火起来,让更多人共享诗词之美。



编辑:王傲霏

二审:牛莉

终审:金石开、蓝野

扫描二维码以在移动设备观看

诗讯热力榜

  1. “庐陵诗韵 诚斋万里——首届杨万里诗歌奖”颁奖典礼于江西吉安举行
  2. 每日好诗第449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3. 每日好诗第449期(旧体诗)入围作品公示
  4. 2024“五粮液杯”中国诗歌大赛征稿启事
  5. 第446期“每日好诗”公开征集网友评论的公告
  6. 陆游邀请你来写诗!第三届桂冠诗歌奖启幕
  7. 今晚9点 | 《诗刊》编辑面对面第5期:诗词在当代生活中的位置
  8. 金奖八千〡首届“今世缘典藏杯”诗歌征集活动开启
  9. 丁香诗会·全球华语诗歌征集启事
  10. 在秋的收获中聆听诗的声音丨《诗刊》2025年征订
  1. 今晚9点 | 《诗刊》编辑面对面第5期:诗词在当代生活中的位置
  2. 中国作协召开党组书记处会议 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十七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精神
  3. “首届杨万里诗歌奖”颁奖典礼将于11月9日举行
  4. 每日好诗第449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5. 《我们劳作在大地上:叶小平的诗》 | 新书上架
  6. 每日好诗第449期(旧体诗)入围作品公示
  7. 《诗林》2025征订 | 附投稿邮箱
  8. 2024“五粮液杯”中国诗歌大赛征稿启事
  9. 李少君:以诗为证
  10. 第446期“每日好诗”公开征集网友评论的公告
  1. 2024“五粮液杯”中国诗歌大赛征稿启事
  2. 在秋的收获中聆听诗的声音丨《诗刊》2025年征订
  3. 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4. 每日好诗第447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5. 创造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文化盛景
  6. 每日好诗第447期(旧体诗)入围作品公示
  7. 新时代新工业诗歌呈现出应有的精神和气象
  8. 每日好诗第446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9. 第四届骆宾王国际儿童诗歌大赛颁奖
  10. 中国作协党组书记、副主席张宏森:在伟大改革实践中激荡文学澎湃力量
  1. 中国诗歌网开通“《诗刊》投稿专区”
  2. 《诗刊》征集广告词
  3. 清新旷达 笔底无尘——读温皓然古典诗词
  4. 同舟共济,以诗抗疫——全国抗疫诗歌征集启事
  5. 公告:中国诗歌网“每日好诗”评选相关事宜
  6. 关于诗和诗人的有关话题
  7. 赏析《不要温和地走进那个良夜》
  8. 寻找诗意 美丽人生——上海向诗歌爱好者发出邀请
  9. 以现代诗歌实践探寻现代诗歌的本原
  10. 首届“国际诗酒文化大会”征稿启事 (现代诗、旧体诗、书法、朗诵、标志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