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期

2022.3.28

综述·评论

新诗的感受力

杨碧薇

 

苏珊·桑塔格有一个词叫“新感受力”。她指出,艺术作品的价值,在于它带有艺术家个人的印记,具有独一性。其实,无论艺术怎样变化,感受力都是极为重要的。而诗歌,正是一种与感受力密不可分的文体。诗人必须有异于常人的感受力,还要有足够的文字能力,将感受力转化到文本里。本期《诗歌周刊》的诗,颇见诗人的心性与志趣,让我看到了不一样的诗歌感受力。
初读《寻虎记》,就像在探险,我一连读了三遍。这首诗设置了一定的阅读障碍,读者需要在阅读中摸索、突围。新诗中写虎的不少,但真正有效的不多。在我看来,大多数诗人写到虎,都还处于模仿学习的阶段,并没有深入挖掘“虎”这一意象在现代汉语里的表现力。而这首《寻虎记》的处理就很成熟:诗人将虎作为核心意象,对其进行深挖、狠挖;明里写虎,实则写人,深入感受人与自我、与世界的辩证关系。最终,诗人用叙事性将思悟勾连起来,向我们敞开了一个富有张力的精神空间。
《日常》《立春有鸟鸣》的感受力都集中在听觉上。《日常》写豆子,先传其声:“一把豆子落在白瓷碗里的/脆响,好听得一听再听。”有了声音,再去写形,豆子的形象就更立体了。《立春有鸟鸣》写鸟鸣,“鸟鸣像一条解冻的小溪只闻其声,/不见其形”。人类如今已进入视觉时代,看图、看影像成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但却很难从中获得快感。究其原因,暴增的图像必然会带来审美疲劳。相比之下,听觉可能反而会激发不一样的感受,促成人心境的变化:“在两声湍急的鸟鸣之间,/是清澈到见底的寂静。”
“像天空宽慰任何方向的飞鸟,落日/宽慰无故潸然的人”,《马群消失》整体上偏传统抒情,嗅觉则是其中一抹亮色。诗人灵敏地嗅到,“那风总是带着一点点泥土的/气息,带着雨水的腥味”。不管是“泥土的气息”还是“雨水的腥味”,都是诗人心境的真实写照,出色地烘托出全诗的意境。
在这期作品里,若论诗之意趣,《赏雪图》一定榜上有名。在《赏雪图》中,诗人表现出极具时代特色的“新感受力”。自古以来,写雪的诗歌数不胜数,汉语中早已有一套完备的形容雪的语汇,所以《红楼梦》才说“撒盐是旧谣”。《赏雪图》的作者显然意识到这一点,因而采取了一种全然不同的写法。面对雪花,诗人感受到“天空像巨大的对话窗/提示‘对方正在输入’/……每一片雪花/都是植入故乡的芯片”,这就将自然物象(雪)与日常生活、现代体验都结合起来了。最难得的是,全诗的表述在词与物之间留下了歧义的缝隙——“兴奋的雪、手快的雪/反复地下载海量的雪图”,这让读者猜想,“雪”可能不只是雪,还具有广泛的象征性。
最后,再回到刚才的视觉话题上。新诗的感受力,当然也可以从视觉的维度延展。《春天里》写鸟群:“它们在树木之间飞,像一棵树的几片叶子/被风吹到了另一棵树上。”在鸟群与树叶之间,诗人找到了视觉的相通点,同样也能激发读者的感受力,从而获得美的享受。

2022-3-25 北京
 

杨碧薇,云南昭通人。文学博士,艺术学博士后。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中国诗歌学会理事。学术研究涉及文学、摇滚、民谣、电影、摄影、装置等领域。出版作品:诗集《坐在对面的爱情》《下南洋》,散文集《华服》,学术批评集《碧漪或南红:诗与艺术的互阐》。现居北京,任教于鲁迅文学院。

编辑委员会

主编:金石开

执行主编:孤城

编委:

王夫刚  王家铭  年微漾

金石开  罗 曼   林 珊 

孤 城   符 力

(按姓氏笔画数)

栏目说明

1. 《诗歌周刊》是由《诗刊》社中国诗歌网编委会完全从文本质量出发,秉持优中选优、宁缺毋滥的原则,从一至两周内过万的自然投稿中精心挑选佳作汇编而成。

2.本栏目由本站官方主导,与广大网友投票参与的栏目区别明确,每期推荐诗作15件左右(排序不分先后),并邀专家进行综述点评。受邀专家独立撰写评语,最大程度体现专业的审美标准,不受任何其它因素干扰。

3.由于轮值编辑每日审稿量大及其它原因,可能致使漏选部分优秀诗作,望不要受影响,而是继续投稿支持。

4.作品由中国诗歌网编辑部在保证个人审美的基础上,集体协商推荐。

5.编委会每期提名作品,邀请1位专家进行综述点评,如现有作品不能诱发特邀专家点评兴趣,则他可自行提名作品,报编委会同意后,撰写点评。

6.本栏目将会不断完善,欢迎留言,提供建设性意见。

提醒

(1)点击橙红方格后的标题可阅读正文

(2)本栏目能适应手机阅读,只需将本栏目网址转发到手机,即可实现,并可转发分享微信朋友圈。

网友评论

0 条评论(查看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

登录并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