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俊明,河北丰润人,诗人、评论家、文学博士后。现任职于中国作家协会创作研究部,中国现代文学馆首届客座研究员员,首都师范大学中国诗歌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著有专著《尴尬的一代》《变动、修辞与想象》《无能的右手》《新世纪诗歌精神考察》《从“广场”到“地方”》《一个人的和声》《批评家的诗》。曾获《人民文学》《南方文坛》联合举办的年度批评家表现奖、2015《山花》年度评论奖、《南方文坛》年度论文奖、《扬子江诗刊》诗学双年奖、《星星》年度评论奖、《诗选刊》年度评论家、《名作欣赏》年度论文奖、《后天》双年奖评论奖、首届刘章诗歌奖(评论奖)、首届建安诗歌奖等。
当我从积重难返的中年期抬起头来
燕山的天空,这清脆泠泠的杯盘
空旷的林场,伐木后的大地木屑纷纷
那年冬天,我来到田野深处的树林
确切说面对的是一个个巨大的树桩
我和父亲坐在冷硬的地上,屁股咯得生疼
生锈的锯子在嘎吱的声响中也发出少有的亮光
锯齿下细碎的木屑越积越多
我露出大脚趾的七十年代有了杨木死去的气息
芬芳,温暖
那个锯木的黄昏,吱呀声中惊飞的乌鹊翅羽
如雨的风声在北方林场的上空空旷地响起
当我在矮矮的山顶,试图调整那多年的锯琴
动作不准,声音失调
我想应该休息一会儿,坐在树桩的身边
而那年的冬天,父亲只是拍拍我的肩膀
那时,罕见的大雪正从天空中斜落下来
本站会员主动发布展示的“原创作品/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每日好诗推送作品除外)。
如未经授权用作他处,作者将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中国作家出版集团
京ICP备09037671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4246号
Copyright © 2006-2015 全景统计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