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人主页 作品 粉丝 关注

粉丝

作品

诗人作品不错,挺TA 赞赏
笔名/姓名:贝壳说
加入时间:2016-06-08
诗人简介

王黎明,编辑。现居山东兖州。1980年代开始写诗 。出版诗集、散文随笔集多部。1988年参加第8届青春诗会,2013年出席以色列第14届尼桑国际诗歌节。

粉丝
关注

照 耀(组诗)




照 耀(组诗)
 
 
王黎明







下雪了,下雪了……
孩子们惊奇于这不平凡的雪,它来得太迟!
像一个在教室门口罚站的学生
它浑身呵着透明的热气。像一只小熊
 
一场薄薄的雪,太纯洁,太柔弱
它使城市肮脏,树木丑陋,使乡村灰暗,田野荒凉
一场太薄的雪,几乎掩盖不了满世界的灰尘
像镀铬的金属露出锈迹斑斑的伤口
像排泄污水的河流终年流淌着浑黄的浓汁
一场太薄的雪使蹲在墙角的垃圾更加猥琐
一场太薄的雪像抹去光亮的镜子使天空陷入沉闷
一场太薄的雪带来了几阵寒酸的赞美
 
白天没有融化的雪
夜晚又结成了冰。又白又亮的冰
空气像冷血动物一样,光滑,柔韧,嗖嗖作响
没有臭气,没有香味,更没有色彩
 
多么可笑!面对屋脊上的星光、一团烟雾
我竟怀有一种无法排遣的忧伤



百 年



一个人的声音是微弱的。一个人的歌唱
不过是喧嚣的世界上瞬间蒸发的水滴
一个人的痛苦是渺小的。一个人的呼吸
莫过于黑夜里──零星的萤火
在这个世纪的尽头。我无力说出——
一条路有多么漫长?究竟有多少人
从起点走到终点。一个人的生命是有限的
当燃烧的导火索逼近他的身体。我听见
怦然激动的心脏跳进喉咙──相信我不是
倒在途中的最后一个人。但我需要时间
去阻止遽然发生的衰亡。假若一切
可以从头开始;假若拯救,像缩短的井绳
已经靠近我的手臂;假若仰望是可以信赖的
假若彩虹可以掩盖一场噩梦。我用什么
证实人类曾在那里生活,像那些传说
最后也只有少数人能够看见、并且说出──
世界是明亮的!如同抓在手中的一道闪电
我需要时间──使挣扎于内心的呼喊
聚集成沉默的雷霆。让血液的花朵免遭劫难
即将来临的风暴,使整个天空蓄满泪水
消失也需要时间,需要用爱去延长──
或保存一个更加漫长、更加持久而完整的梦



照  耀



一个引吭高歌的人,拥有他自己的梦想
自己的花园和与之相对应的天空。那里
云朵和星辰为他腾出一个位置
 
为了让他更好地俯瞰人间,眺望远方
鸟儿终于放弃了飞翔,晴空万里
展开的花枝照耀着一百个和平的国家
 
那里,深邃,明朗。喷泉和路灯
通往黑夜的广场。从长城到丝绸之路
从爱琴海的大西洋。从伦敦到金字塔
 
春天把一个诗人的朗诵
回荡在大地的中央
明镜高悬,清泉沐浴精神的故乡
 
一个厮守家园的梦游者,站在天坛的
台阶向北仰望。那里,七个孤独的幽灵
迎着曙光攀上了雅典城墙
 
山河是那样广阔,宫廷何其荒凉
一个黑暗中劳动的矿工看见了自身的
光亮。他要把挖掘的镐头从大地移向天空
 
那里,浩淼,壮阔。心灵的广宇
把只能容纳一个人的空间变成众人的
厅堂。众人的歌唱,通过一个人的声音
 
聚敛了万物的光辉。一个人的灵魂
在回光返照中获得永生:“如果我死了
我愿意把的诗篇留在世界上……



大雁向北



凌晨出发的人,一定是梦见了赤道
梦见通天的梯子
和北极星座下冰雕的少女
曙光敞开天空的大门
而大地的两端
竖起尚未竣工的桥墩
倾斜的山坡上万物都在跃跃欲试
会飞的不一定是翅膀
还有一双在奔跑中、弹跳着的脚
此刻,我的身体指向哪里?
我的心,会不会带着声响飞起来
在更高的地方照耀和歌唱
 
大雁向北,风轻云开
那途中的雨水
集结着一只庞大的队伍
我的目光怎能追上
一列载满蜂箱的火车
花香满径,芬芳的路轨继续延伸
我的耳朵是一片不会说话的叶子
但它却听到了风中的低语
喧嚣和轰鸣来自贯穿城乡的电网
链条和齿轮的噪音来自一座矿区
群鸟交欢的声音
来自沉睡千年的皇陵
 
向北,道路与远方相连
季节的脚步拉开距离
一意孤行的流亡者重返故乡
踏着纷飞的落英继续向北 
背负一棵大树的荫凉四处漂泊 
这比心域还要宽广的大地
一年要经历多少丰收?
向北,收割的镰刀磨得越快越好
移动的日影走得再慢些吧
我怎能一夜走遍所有的国土?
又怎能在瞬间走完一生的旅程!



我们都是与时光竞走的人



河流阻隔在前方 风雨陷入泥泞
而我们正行进在途中
行进在途中!在缓慢的斜坡上

人群迎着疾风 弯下身体
强劲的气流鼓动着未来的时光!
而我们的一只翅膀
正斜插在翘望的屋顶
另一只脚 已涉过高原 
走向天空的讲坛 
无言的马鞍 是一颗移植的心脏
它已说出 我们毋需表白
 
行进在途中 全部的负担仅仅
是一口等待分享的食物
爱情却不能平摊
像栅栏里圈养的一群啄米的鸡
适者生存的意义也可能诠释为驯化
 
如果会飞 我们要手做什么?
又何劳徒步在大地上奔走!
 
庸常生活使人循规蹈矩
囿于现实而误入歧途
面对艰辛有人脱下飞翔的鞋子
既而混入乌合之众
终日忙碌能否摆脱困窘?
 
“为什么不需要鞭子的驱赶
一头蒙面的驴子  照样
可以围着磨道打转?”
忏悔和皈依 也许是逃避自由的捷径
无谓的劳作加重了叹息──
 
拥有多少黄金才能舍弃欲望的追逐
走到何时才能抓住命运的尾巴?
 
河流还会更长久地往前延伸
我们都是与时光竞走的人
翻飞如燕的身姿如此傲慢 时钟的
每个刻度却不容轻视
日光一如既往地照耀下去!



黄河入海口伫望



流了那么远,那么久,那么长……
来自源头的那一滴水,
是否已经渴死在奔波的路上;
游过青海的那一尾鱼,
在哪里迷失了方向?
──那么远,那么久,那么长……
追随万里的鸟儿,
是否因遥遥无期而远走高飞。
哪里才是浪子的故乡?

茫茫风尘,不见金戈铁马,
但见大河平静,落日浑圆。

流了那么远,那么久,那么长……
从海上飘起的云朵,
沿着河道,升上天空。
它很快超越了一座山峰的高度,

转动的山峰,积雪消融,
仿佛白昼里的阴影,闪光的湖泊。
渤海啊渤海,那绽开的波浪,
莫非是巴颜喀拉山北麓
一瓣凋谢的雪莲。

海拔之上,悬空的长堤,
日夜响彻变幻不定的涛声。

流了那么远,那么久,那么长……
壮行的歌吟,风中的高原。
听听吧,那洪流,那泥沙,
那悲怆的嘶叫,揪心的猿鸣。
夸父的桃林也许是一堆复燃的篝火。
那草原上的一汪雨水,
湿润了多少奔跑的蹄印。
沙漠中一只汲水的陶罐盛满了
整个大地的荫凉。

“飘零的芦花在哪一根雁翎上歌唱?
哪里才是浪子的故乡?”


流   失


狂欢的群体,一个人的命运
被挟裹的树木和随波逐流的羊群
一起涌向物欲膨胀的广场
清醒的叫喊已是昨夜的呓语
没有一座山脉可以保存我的全部
没有一方水土可以固守我的根系
没有一种形式可以阻止我盲目的惯性
我听见弱者的抗议!进而是稻草的悲歌
低矮的茅屋,在高楼大厦之中
失去了立足之地。一个庸才混迹于
城市。一个智者消隐于山林 
一个逆来顺受的人,惶惶不可终日
没有随意改变的结局,只有过程
然后是生长、衰老和更新,缓慢的消耗
没有任何风力可以减轻身体的负荷
我想起狂奔的猎物,生存的代价
个人的退却预示时代的溃败?
梦想的风车仍在承受过速的转动!


附录

一首诗的源头


  1997年春天,我坐在我家庭院里的山楂树下,我连续写下了组诗《照耀》,包括《从南到北》、《樱树开花》等数百行诗,好像一气呵成,把数年的积累全部宣泄出来。直到满院的樱花随风而去,西墙的石榴树花开似火,葡萄架的浓荫遮盖了空地上的最后一片光亮。我激烈的情绪随之减弱,渐渐趋于平静、缓慢。起身,抬头,从狭窄的庭院里仰望屋顶之上那片无垠的天空。我感到豁然开朗,心胸一下子舒展起来,情绪也格外放松。“庭院,天空之河。庭院是斜坡,是天空流入屋舍的通道(博尔赫斯)。”
  我心中积蓄已久的一首诗,经过沉淀、澄清,终于明晰地呈现出来。这就是《黄河入海口伫望》。
  直到现在,当我再次读到这些诗行时,依然能感受到当时的那种酣畅、痛快、惊奇和兴奋,一种开阔的视野让我从庸常生活中摆脱出来。无论从地理还是时空上,犹如莅临山顶,眺望远方。这时,我才知道,诗歌在某种意义上可以使一个人获救,让他从个人的苦闷中解脱出来,这是一种比他内心更强大的力量,通过他的声音、他的身体散发出来。我想起阿莱克桑德雷的一段话:
  一种无法解释的力量,一种精神,他特有的传统的精神,通过他的口说出来。他两脚牢牢地站在地面上,而他的脚底下汇集了一股有力的激流并且不断增强,流经他的身体,通过他的舌头涌出来。然后是大地本身,身后的大地,从他灼热的身体燃烧起来。但是在另外一些长河,诗人成长了,越长越高,他的额头高耸到天上,他以一种星星般的声音讲话,带着宇宙的共鸣,同时他感到来自星空的风掠过他的胸口。
  那是我过去写作中从未有过的冲动,也是我青年时代即将结束时迸发出的最后的激情。我想起了黄河入海口那片开阔、荒凉的土地。一泻千里的大河,向着大海奔涌敞开。这是悲壮的征程,超越生命本身的行吟。我需要这种力量加入我的写作。我知道这种力量不仅仅属于个人,而是一个整体:节奏、韵律和声响,我只是其中的一部分。一种抒情的调子仿佛来自洪荒和天赖,来自漫长的岁月、遥远的天宇。

  流了那么远,那么久,那么长……
  来自源头的那一滴水,
  是否已经渴死在奔波的路上;
  游自青海的那一尾鱼,
  在哪里迷失了方向?
  哪里才是浪子的故乡?

  这不是凭空想象,而是亲临其景的感受。在写这首诗之前,我曾数次来到黄河三角洲东端,在那片新生的陆地尽头,目睹万里黄河流向大海的奇迹。1984年10月,我随山东青年作家团到胜利油田体验生活,在那里住了一个月。秋风。荒原。孤岛。站在堤岸消失的大河边,天地空旷、沧海桑田。我第一次看见大海上升、河流下降的景象,泥沙淤积的滩涂上,风吹草动,大气沉寂……李白诗曰“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虽是借题发挥──以河水一去不返喻人生易逝,然而这气势磅礴的诗句,却让人如临其地,如见其景。我同时也想到王之涣的“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遥望群山连绵、落日西沉,目送河水东去流向天边。古人之襟怀,令我辈自惭弗如,望尘莫及。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地处流。古人喜欢登高远望,把酒临风。然时过景迁,物是人非。今人所处的人文环境与古人毕竟不同,志趣好恶与心理距离已经相去甚远。
  后来,每次到黄河入海口,我都感到一种诗意萦绕心胸,却没有找到适合的表达角度。黄河与大海交汇的场面,一直留在我的脑海里,一边是翻滚的河流,一边是涨潮的大海。浑浊和湛蓝就像两条血脉融合在一起。当我欲将这种感受写成诗时,我才发现,不知为什么情感和表达更接近一些异域的形式:“我知道那些和地球一样古老的河流,比人类血管里的血液还要古老的河流(休士:《黑人谈河流》)。”
  为了找到写作的依据,接受什么样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古诗之所以源远流长,是由于一代又一代诗人在相对稳定的形式上,经过漫长的演变,反复摹写、相互借鉴汇流而成的。今天的写作已不可能像古诗那样,只在同一种封闭的语言环境中进行,各种语系的交汇,已改变了我们的语言结构。新诗需要一种怎样的形式来承载现代人的情感,这恐怕不仅是我个人的困惑。
  《黄河入海口伫望》这首诗肯定带有许多理想主义的成分,我总感到还有一些东西没有写出来。一首诗写得愈完美缺憾愈多。所以我接着写下了《流失》:同样的感受也许有多种表现的可能。从个性上说,有时泥沙俱下,才不失为激情本色。


王黎明  1963年2月出生,祖籍兖州人。1982年开始发表作品。著有诗集《乡间音乐》、《贝壳说》、《醒自每个早晨》以及散文随笔集《滴水之声》等多部。曾参加诗刊社1988年第8届青春诗会、鲁迅文学院第3届全国中青年作家高研班;2013年6月出席以色列第14届“尼桑国际诗歌节”。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山东省作家协会首批签约作家,山东省作协诗歌创作委员会副主任。

272100  济宁市兖州区中御桥北路116号经委宿舍南楼106信箱
王黎明   wlm2a466@sina.com   

照 耀(组诗)




照 耀(组诗)
 
 
王黎明







下雪了,下雪了……
孩子们惊奇于这不平凡的雪,它来得太迟!
像一个在教室门口罚站的学生
它浑身呵着透明的热气。像一只小熊
 
一场薄薄的雪,太纯洁,太柔弱
它使城市肮脏,树木丑陋,使乡村灰暗,田野荒凉
一场太薄的雪,几乎掩盖不了满世界的灰尘
像镀铬的金属露出锈迹斑斑的伤口
像排泄污水的河流终年流淌着浑黄的浓汁
一场太薄的雪使蹲在墙角的垃圾更加猥琐
一场太薄的雪像抹去光亮的镜子使天空陷入沉闷
一场太薄的雪带来了几阵寒酸的赞美
 
白天没有融化的雪
夜晚又结成了冰。又白又亮的冰
空气像冷血动物一样,光滑,柔韧,嗖嗖作响
没有臭气,没有香味,更没有色彩
 
多么可笑!面对屋脊上的星光、一团烟雾
我竟怀有一种无法排遣的忧伤



百 年



一个人的声音是微弱的。一个人的歌唱
不过是喧嚣的世界上瞬间蒸发的水滴
一个人的痛苦是渺小的。一个人的呼吸
莫过于黑夜里──零星的萤火
在这个世纪的尽头。我无力说出——
一条路有多么漫长?究竟有多少人
从起点走到终点。一个人的生命是有限的
当燃烧的导火索逼近他的身体。我听见
怦然激动的心脏跳进喉咙──相信我不是
倒在途中的最后一个人。但我需要时间
去阻止遽然发生的衰亡。假若一切
可以从头开始;假若拯救,像缩短的井绳
已经靠近我的手臂;假若仰望是可以信赖的
假若彩虹可以掩盖一场噩梦。我用什么
证实人类曾在那里生活,像那些传说
最后也只有少数人能够看见、并且说出──
世界是明亮的!如同抓在手中的一道闪电
我需要时间──使挣扎于内心的呼喊
聚集成沉默的雷霆。让血液的花朵免遭劫难
即将来临的风暴,使整个天空蓄满泪水
消失也需要时间,需要用爱去延长──
或保存一个更加漫长、更加持久而完整的梦



照  耀



一个引吭高歌的人,拥有他自己的梦想
自己的花园和与之相对应的天空。那里
云朵和星辰为他腾出一个位置
 
为了让他更好地俯瞰人间,眺望远方
鸟儿终于放弃了飞翔,晴空万里
展开的花枝照耀着一百个和平的国家
 
那里,深邃,明朗。喷泉和路灯
通往黑夜的广场。从长城到丝绸之路
从爱琴海的大西洋。从伦敦到金字塔
 
春天把一个诗人的朗诵
回荡在大地的中央
明镜高悬,清泉沐浴精神的故乡
 
一个厮守家园的梦游者,站在天坛的
台阶向北仰望。那里,七个孤独的幽灵
迎着曙光攀上了雅典城墙
 
山河是那样广阔,宫廷何其荒凉
一个黑暗中劳动的矿工看见了自身的
光亮。他要把挖掘的镐头从大地移向天空
 
那里,浩淼,壮阔。心灵的广宇
把只能容纳一个人的空间变成众人的
厅堂。众人的歌唱,通过一个人的声音
 
聚敛了万物的光辉。一个人的灵魂
在回光返照中获得永生:“如果我死了
我愿意把的诗篇留在世界上……



大雁向北



凌晨出发的人,一定是梦见了赤道
梦见通天的梯子
和北极星座下冰雕的少女
曙光敞开天空的大门
而大地的两端
竖起尚未竣工的桥墩
倾斜的山坡上万物都在跃跃欲试
会飞的不一定是翅膀
还有一双在奔跑中、弹跳着的脚
此刻,我的身体指向哪里?
我的心,会不会带着声响飞起来
在更高的地方照耀和歌唱
 
大雁向北,风轻云开
那途中的雨水
集结着一只庞大的队伍
我的目光怎能追上
一列载满蜂箱的火车
花香满径,芬芳的路轨继续延伸
我的耳朵是一片不会说话的叶子
但它却听到了风中的低语
喧嚣和轰鸣来自贯穿城乡的电网
链条和齿轮的噪音来自一座矿区
群鸟交欢的声音
来自沉睡千年的皇陵
 
向北,道路与远方相连
季节的脚步拉开距离
一意孤行的流亡者重返故乡
踏着纷飞的落英继续向北 
背负一棵大树的荫凉四处漂泊 
这比心域还要宽广的大地
一年要经历多少丰收?
向北,收割的镰刀磨得越快越好
移动的日影走得再慢些吧
我怎能一夜走遍所有的国土?
又怎能在瞬间走完一生的旅程!



我们都是与时光竞走的人



河流阻隔在前方 风雨陷入泥泞
而我们正行进在途中
行进在途中!在缓慢的斜坡上

人群迎着疾风 弯下身体
强劲的气流鼓动着未来的时光!
而我们的一只翅膀
正斜插在翘望的屋顶
另一只脚 已涉过高原 
走向天空的讲坛 
无言的马鞍 是一颗移植的心脏
它已说出 我们毋需表白
 
行进在途中 全部的负担仅仅
是一口等待分享的食物
爱情却不能平摊
像栅栏里圈养的一群啄米的鸡
适者生存的意义也可能诠释为驯化
 
如果会飞 我们要手做什么?
又何劳徒步在大地上奔走!
 
庸常生活使人循规蹈矩
囿于现实而误入歧途
面对艰辛有人脱下飞翔的鞋子
既而混入乌合之众
终日忙碌能否摆脱困窘?
 
“为什么不需要鞭子的驱赶
一头蒙面的驴子  照样
可以围着磨道打转?”
忏悔和皈依 也许是逃避自由的捷径
无谓的劳作加重了叹息──
 
拥有多少黄金才能舍弃欲望的追逐
走到何时才能抓住命运的尾巴?
 
河流还会更长久地往前延伸
我们都是与时光竞走的人
翻飞如燕的身姿如此傲慢 时钟的
每个刻度却不容轻视
日光一如既往地照耀下去!



黄河入海口伫望



流了那么远,那么久,那么长……
来自源头的那一滴水,
是否已经渴死在奔波的路上;
游过青海的那一尾鱼,
在哪里迷失了方向?
──那么远,那么久,那么长……
追随万里的鸟儿,
是否因遥遥无期而远走高飞。
哪里才是浪子的故乡?

茫茫风尘,不见金戈铁马,
但见大河平静,落日浑圆。

流了那么远,那么久,那么长……
从海上飘起的云朵,
沿着河道,升上天空。
它很快超越了一座山峰的高度,

转动的山峰,积雪消融,
仿佛白昼里的阴影,闪光的湖泊。
渤海啊渤海,那绽开的波浪,
莫非是巴颜喀拉山北麓
一瓣凋谢的雪莲。

海拔之上,悬空的长堤,
日夜响彻变幻不定的涛声。

流了那么远,那么久,那么长……
壮行的歌吟,风中的高原。
听听吧,那洪流,那泥沙,
那悲怆的嘶叫,揪心的猿鸣。
夸父的桃林也许是一堆复燃的篝火。
那草原上的一汪雨水,
湿润了多少奔跑的蹄印。
沙漠中一只汲水的陶罐盛满了
整个大地的荫凉。

“飘零的芦花在哪一根雁翎上歌唱?
哪里才是浪子的故乡?”


流   失


狂欢的群体,一个人的命运
被挟裹的树木和随波逐流的羊群
一起涌向物欲膨胀的广场
清醒的叫喊已是昨夜的呓语
没有一座山脉可以保存我的全部
没有一方水土可以固守我的根系
没有一种形式可以阻止我盲目的惯性
我听见弱者的抗议!进而是稻草的悲歌
低矮的茅屋,在高楼大厦之中
失去了立足之地。一个庸才混迹于
城市。一个智者消隐于山林 
一个逆来顺受的人,惶惶不可终日
没有随意改变的结局,只有过程
然后是生长、衰老和更新,缓慢的消耗
没有任何风力可以减轻身体的负荷
我想起狂奔的猎物,生存的代价
个人的退却预示时代的溃败?
梦想的风车仍在承受过速的转动!


附录

一首诗的源头


  1997年春天,我坐在我家庭院里的山楂树下,我连续写下了组诗《照耀》,包括《从南到北》、《樱树开花》等数百行诗,好像一气呵成,把数年的积累全部宣泄出来。直到满院的樱花随风而去,西墙的石榴树花开似火,葡萄架的浓荫遮盖了空地上的最后一片光亮。我激烈的情绪随之减弱,渐渐趋于平静、缓慢。起身,抬头,从狭窄的庭院里仰望屋顶之上那片无垠的天空。我感到豁然开朗,心胸一下子舒展起来,情绪也格外放松。“庭院,天空之河。庭院是斜坡,是天空流入屋舍的通道(博尔赫斯)。”
  我心中积蓄已久的一首诗,经过沉淀、澄清,终于明晰地呈现出来。这就是《黄河入海口伫望》。
  直到现在,当我再次读到这些诗行时,依然能感受到当时的那种酣畅、痛快、惊奇和兴奋,一种开阔的视野让我从庸常生活中摆脱出来。无论从地理还是时空上,犹如莅临山顶,眺望远方。这时,我才知道,诗歌在某种意义上可以使一个人获救,让他从个人的苦闷中解脱出来,这是一种比他内心更强大的力量,通过他的声音、他的身体散发出来。我想起阿莱克桑德雷的一段话:
  一种无法解释的力量,一种精神,他特有的传统的精神,通过他的口说出来。他两脚牢牢地站在地面上,而他的脚底下汇集了一股有力的激流并且不断增强,流经他的身体,通过他的舌头涌出来。然后是大地本身,身后的大地,从他灼热的身体燃烧起来。但是在另外一些长河,诗人成长了,越长越高,他的额头高耸到天上,他以一种星星般的声音讲话,带着宇宙的共鸣,同时他感到来自星空的风掠过他的胸口。
  那是我过去写作中从未有过的冲动,也是我青年时代即将结束时迸发出的最后的激情。我想起了黄河入海口那片开阔、荒凉的土地。一泻千里的大河,向着大海奔涌敞开。这是悲壮的征程,超越生命本身的行吟。我需要这种力量加入我的写作。我知道这种力量不仅仅属于个人,而是一个整体:节奏、韵律和声响,我只是其中的一部分。一种抒情的调子仿佛来自洪荒和天赖,来自漫长的岁月、遥远的天宇。

  流了那么远,那么久,那么长……
  来自源头的那一滴水,
  是否已经渴死在奔波的路上;
  游自青海的那一尾鱼,
  在哪里迷失了方向?
  哪里才是浪子的故乡?

  这不是凭空想象,而是亲临其景的感受。在写这首诗之前,我曾数次来到黄河三角洲东端,在那片新生的陆地尽头,目睹万里黄河流向大海的奇迹。1984年10月,我随山东青年作家团到胜利油田体验生活,在那里住了一个月。秋风。荒原。孤岛。站在堤岸消失的大河边,天地空旷、沧海桑田。我第一次看见大海上升、河流下降的景象,泥沙淤积的滩涂上,风吹草动,大气沉寂……李白诗曰“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虽是借题发挥──以河水一去不返喻人生易逝,然而这气势磅礴的诗句,却让人如临其地,如见其景。我同时也想到王之涣的“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遥望群山连绵、落日西沉,目送河水东去流向天边。古人之襟怀,令我辈自惭弗如,望尘莫及。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地处流。古人喜欢登高远望,把酒临风。然时过景迁,物是人非。今人所处的人文环境与古人毕竟不同,志趣好恶与心理距离已经相去甚远。
  后来,每次到黄河入海口,我都感到一种诗意萦绕心胸,却没有找到适合的表达角度。黄河与大海交汇的场面,一直留在我的脑海里,一边是翻滚的河流,一边是涨潮的大海。浑浊和湛蓝就像两条血脉融合在一起。当我欲将这种感受写成诗时,我才发现,不知为什么情感和表达更接近一些异域的形式:“我知道那些和地球一样古老的河流,比人类血管里的血液还要古老的河流(休士:《黑人谈河流》)。”
  为了找到写作的依据,接受什么样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古诗之所以源远流长,是由于一代又一代诗人在相对稳定的形式上,经过漫长的演变,反复摹写、相互借鉴汇流而成的。今天的写作已不可能像古诗那样,只在同一种封闭的语言环境中进行,各种语系的交汇,已改变了我们的语言结构。新诗需要一种怎样的形式来承载现代人的情感,这恐怕不仅是我个人的困惑。
  《黄河入海口伫望》这首诗肯定带有许多理想主义的成分,我总感到还有一些东西没有写出来。一首诗写得愈完美缺憾愈多。所以我接着写下了《流失》:同样的感受也许有多种表现的可能。从个性上说,有时泥沙俱下,才不失为激情本色。


王黎明  1963年2月出生,祖籍兖州人。1982年开始发表作品。著有诗集《乡间音乐》、《贝壳说》、《醒自每个早晨》以及散文随笔集《滴水之声》等多部。曾参加诗刊社1988年第8届青春诗会、鲁迅文学院第3届全国中青年作家高研班;2013年6月出席以色列第14届“尼桑国际诗歌节”。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山东省作家协会首批签约作家,山东省作协诗歌创作委员会副主任。

272100  济宁市兖州区中御桥北路116号经委宿舍南楼106信箱
王黎明   wlm2a466@sina.com   
作品 全部
相关资讯

赞赏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