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节目《中国诗词大会》大热 狂欢背后的思索

作者:相里云   2016年02月16日 09:17  中国诗歌网特约撰稿    4859    收藏



    当代诗词日益成为令人瞩目的文化现象。当前,公开发行的诗词刊物近10种,公开出版的诗词辑刊数量与此相当,非公开发行的诗词刊物(民刊)则不下2000种,数量也许在新诗刊物之上。据公开报道,《中华诗词》的发行量已超过《诗刊》,成为当前发行量最大的诗歌刊物。有人乐观地估计,近年来,仅每年发表于各类刊物的诗词数量,就比一部《全唐诗》还多。令人不解的是,现当代诗词虽然涌现了一批优秀的作者和作品,但并没有吸引研究者和评论者的应有注意,也似乎没有赢得相应的读者群,甚至“写诗的人比读诗的人多”的说法在诗词写作圈内仍然颇为流行。


    何以百年来产生的海量诗词作品难以获得读者的青睐呢?何以号称300万之众的旧体诗词写作群体,即使每人每两个月写一首,每天也能写出一部《全唐诗》的数量,却仍然没有获得读者的认可呢?我们不妨从中央电视台近日开播的《中国诗词大会》中找找缘由吧!


一、重磅打造:诗词文化的视听盛宴


    众人期待已久的《中国诗词大会》月初完成录制,终于在猴年大年初五的20点07分,由中央电视台一频道在黄金时段首播了!央视在春节期间,以如此高的规格推出一档诗词节目,体现了央视对诗词文化的高度重视,对普及诗词无疑是一件功德无量的大好事。央视此举,对旧体诗词的日益升温,无疑将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


    据悉,《中国诗词大会》是中央电视台继《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中国成语大会》《中国谜语大会》之后,由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CCTV-10)自主研发的一档大型演播室文化益智节目。由著名主持人董卿担纲主持,康震、蒙曼、王立群、郦波等学者担任评点嘉宾。节目共10期,每期约90分钟,将在随后的每周五晚,由央视相关频道连续播出。


    从公开的报道来看,《中国诗词大会》作为“央视首档全民参与的诗词节目”,其基本宗旨是“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力求通过对诗词知识的比拼及对诗歌的赏析,带动全民重温那些曾经学过的古诗词,分享诗词之美,感受诗词之趣,从古人的智慧和情怀中汲取营养,涵养心灵。其设定的立足点不可谓不高,影响面不可谓不广。


    节目在表现形式上也颇具匠心,在为数不多的诗词类电视节目中别开生面。从全国范围内上千位报名者中挑选出106位“诗词达人”参加节目录制,场面十分震撼,体现了一定的“全民参与性”。比赛机制和计分规则是:每位上台的选手最多可回答10道题,期间如果出现失误,便停止答题,选手得分以“诗词达人”百人团中每一题答错的人数叠加计算。每场比赛,分为单人追逐赛和擂主争霸赛两部分,106位挑战者全部参赛。5位选手参加单人追逐,累积击败人次最多者为该赛段优胜者,在擂主争霸赛部分与守擂擂主进行比拼,竞争该场比赛的擂主席位。 


    这场形式上颇有创新意味的诗词“比赛”活动,在飘荡着浓浓年味的空气里,带给了我们一场难得的诗词视听盛宴。但是,看完节目,欣喜回味之余,却未免令人五味杂陈。


二、旧梦重温:我们一起背过的古代诗词


    本场“中国诗词大会”,主持人的雍容大度,选手的从容镇定,嘉宾评点的深入浅出,以及形式新颖的赛场设计,都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可是,从涉及的诗词作品及参赛选手的表现来看,在这场诗词视听狂欢的背后,也难免有不尽人意之处。


    一是题库的取材范围有些保守,片面追求节目的“全民参与”性而忽视了必要的提高。“爆竹声中一岁除”、“二月春风似剪刀”、“牧童遥指杏花村”、“春风又绿江南岸”、“春眠不觉晓”……当一句句耳熟能详的古诗从主持人和选手的口中跳出来时,令观众仿佛置身于小学语文课堂。据笔者粗略核对,本场首轮比赛公之于众的诗词作品39首,主要是五绝和七绝,其中大约35首出自《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的“关于优秀诗文背诵推荐篇目的建议”,出自高中阶段的作品亦属寥寥。注重节目的娱乐性未可厚非,但参赛作品的选材范围,几乎全部限定在中小学语文课学过的篇目之内,未免过于谨慎。


    尤其是擂主争霸赛的题目,对于击败另外4位选手的四川大学本科生彭超和从百人团中脱颖而出的北京大学博士生陈更两位争夺擂主席位的选手来说,仍然过于简单,无以区分高下,以至于两人均可以轻易做到不假思索,提前确定答案。其胜其负,完全取决于按抢答键的速度。从陈更抢到了前六次答题机会来看,后来一次都没有抢到,可能是被授意或有意谦让,这也是不惬人意之处。


    二是题目的设计流于单调,“考题”大多是直来直去,缺乏变化与美感,缺乏必要的中介性转换,甚至不少题目比语文课的考试题更加乏味。本场单人追逐赛中,题目共分填空题和选择题两大类。填空题,一类是根据给定的字数拼出诗句,从九字中找五言诗句,从十二字中找七言诗句;一类是根据一联诗的上句填下句或根据下句填上句。选择题,一类是选一个字填空;一类是辨别诗句中的错别字;一类是解释个别词语。本场擂主争霸赛中,分图片线索题与文字线索题,前者看图说出诗句,后者涉及诗词内容和诗人,形式稍微活泼一些。 


    三是选手答题不尽人意。五名选手中,一名俄罗斯留学生大卫,纠结于用“尽”还是“进”,止步于第五题“劝君更尽一杯酒”的填空题,倒也情有可原;另一位留学于早稻田大学的研究生曾颖,折戟于“相逢何必曾相识”的上句,未免遗憾。而由精挑细选出来的“诗词达人”组成的百人团,答题正确率却令人大跌眼镜,绝大多数题目的答错人数都在10人以上。如从12个字中识别一句诗,答案是“牧童遥指杏花村”,有18人答错,主持人董卿小声念叨了一句:“好像也的确有点超出了我们的预想。”而填写“少小离家老大回”的下句,居然有29人答错,董卿在报出数字后,说:“这倒真的有点出人意料。”是啊,这确实有点出人意料!参加节目录制的选手,不是随机找来的,而是经过十比一的遴选,同时肯定做过功课,是有备而来的。凡事都有个见怪不怪的过程。当等到要求说出“二月春风似剪刀”的上句,有37人答错时,当从12个字中识别“江枫渔火对愁眠”,有65人答错时,主持人董卿也只好沉默了。


    但作为观众,却不宜沉默。可以说,本场节目的宗旨和舞台形式的设定可圈可点,现场的“比拼”也较好地体现了“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这个宗旨。但是,作为央视平台,节目受众似乎需要设定恰当的目标人群,节目难度也应当体现应有的梯度。从本场节目来看,由于比赛内容过于简单,不能不令人怀疑“全民参与”的比赛型“诗词大会”的意义何在?如果仅属娱乐,恐怕不必如此兴师动众。换句话说,当我们看到北大博士和川大本科生在众人的注目下,站在灯火辉煌的演播台上,就义务教育语文课本上的诗词作品展开角逐,是否有些滑稽?“那些曾经学过的古诗词”,难道一定得局限于义务教育阶段或高中阶段语文课本的范围么? 


    饶是如此,选手们还是频频出错,这不能不使人想起对当前诗词“虚热”的批评。 


三、诗词创作:停步休整是最好的出发


    在传统文化复兴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的热潮激荡之下,作为传统文化的精髓,但在五四新文学运动中急剧边缘化的旧体诗词诸种体裁,开始从诗歌领域抬起头来,呈现出一番“欣欣向荣”的景象。当前,诗词组织众多,诗词活动频繁,诗词队伍庞大,诗词刊物林立,每年发表的诗词作品不计其数,屡屡被人们引为当代诗词走向“复兴”的有力证据。甚至要求现当代诗词“入史”“入校”“入奖”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


    据公开报道,由中华书局发起,光明日报、中央电视台、中华诗词学会、中华诗词研究院、中国移动共同举办的首届“诗词中国”传统诗词创作大赛,短信参与者达1.29亿人次;而第二届“诗词中国”传统诗词大赛,共收到参赛原创作品11万余件,可谓盛况空前。然而,放眼近来声势颇为浩大的诗词活动,在诗词活动与诗词写作全民狂欢的表象之下,却掩盖不住内容苍白这个令人尴尬的事实。


    比如,两届“诗词中国”传统诗词大赛产生的获奖作品,大多缺乏艺术性,像其他不可胜数的诗词大赛获奖作品一样沦于平庸,难以流传。在首届“诗词中国”传统诗词大赛中,编辑甚至误将陶渊明《归园田居》(少无适俗韵)作为选手通过短信发送的“参赛作品”,公开发表在《光明日报》上。《读写月报•高中版》曾以《陶渊明玩穿越,诗词中国“传佳音”》为题,对此予以批评。又比如,当代诗词作品的艺术质量似乎并没有因表面的“繁荣”而获得相应的提升,甚至有学者撰文《盆景:旧体诗词的当代角色》,对当代旧体诗的艺术水平与发展前景持悲观态度。也有公开的报道题为《古体诗的枝头还没长出花骨朵》,并援引一位受访的鲁迅文学奖诗歌奖获得者的话说:“古体诗的创作和数量已进入大繁荣,却未能进入大发展。难言其硕果累枝,甚至可以说古体诗的枝头还没见有新长出来的花骨朵。”


    事实上,上述非议当代诗词创作实绩的说法,是把群众性的诗词写作等同于严肃认真的诗词创作加以评判,以前者否定后者,认识上有一定的片面性。不可否认,当前已经或正在涌现出一批卓有建树的擅长旧体诗词创作的诗人,也不乏具有较高艺术性的作品出现,但相对于数量过于庞大的作者群体而言,优秀作者和作品的比例毕竟太低,甚至被淹没在浩渺无际的诗词海洋之中而无法浮出水面。而绝大多数诗词写作者,古典诗词的修养十分淡薄,并没有认真体验生活,也没有深入钻研诗词写作技巧。那么,诗词写作需不需要知识积累的“门槛”?需不需要经过勤学苦练的过程?如何运用诗词这类传统诗歌艺术形式,才能自由地抒写个人情感和时代风云?种种问题,不能不令人思索。


    从这期《中国诗词大会》来看,百名“诗词达人”中,有4人答对了39道题中的38道,体现出对中小学课本诗词较高的记诵水平,但整体而言,反映出参赛选手对传统诗词的疏离感则不能不令人感到遗憾。这批参赛者尚且如此,全民的诗词素养便可想而知。就像练习书法需要不断临帖和勤加临池一样,诗词写作也是一种艰苦的艺术劳动。古语云:“观千剑而后识器,操千曲而后晓声”,又云“胸罗万卷书,笔无半点尘”。倘若国民的诗词记诵量以中小学语文课本为标准尚且难以过关的现状不能得到彻底改观,那么,以群众写作为基调的当代诗词,难以通过诗词创作较好地自抒情志和表现时代,难以提供为读者喜闻乐见的诗词精品,便很容易理解了。


    如此看来,提高民族诗性修养,提升诗词创作水准,不是喊喊“追唐赶宋”甚至“超唐迈宋”的口号就能解决问题的。我们首先还是得停下脚步,低下头、沉下心,老老实实从前辈诗人那里虚心学习。以群众参与为特色的当代诗词领域,立足现实,尊重传统,显得尤为迫切。对当前的诗词写作者来说,停步休整,也许是最好的出发!


责任编辑:张永锦
扫描二维码以在移动设备观看

诗讯热力榜

  1. 首届杨万里诗歌奖评选活动征稿启事
  2. 《穿越诗歌的星空——60位中法诗人双语诗选》出版
  3. 村里的诗人:一个40多岁农民回到老家 写诗、种地,照顾年迈父母
  4. 带动一批诗人共同加入!海宁这位文化特派员,要把诗歌写在乡村大地上
  5. 每日好诗第426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6. 每日好诗第426期(旧体诗)入围作品公示
  7. 第422期“每日好诗”公开征集网友评论的公告
  8. 第五届“巴山夜雨诗歌奖”征集活动启事
  9. 2024“春天送你一首诗”征集选 |第十二辑
  10. 诗写云南 宁醉毋醒
  1. 每日好诗第425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2. 第422期“每日好诗”公开征集网友评论的公告
  3. 久违了,携着泥土香的诗——与农民诗人田间布衣一席谈
  4. 每日好诗第425期(旧体诗)入围作品公示
  5. 诗意浓浓!文艺大咖齐聚鼓浪屿……
  6. 第七届中国(海宁)·徐志摩诗歌奖征集启事
  7. 2024“春天送你一首诗”征集选 |第十一辑
  8. “爱中华 爱家乡”2024中国农民诗会征集启事
  9. 屈子行吟·诗歌之源——2024中国·怀化屈原爱国怀乡诗歌奖征稿启事
  10. 《诗刊》2023年度陈子昂诗歌奖揭晓
  1. 第七届中国(海宁)·徐志摩诗歌奖征集启事
  2. 谢有顺:母亲的酒事
  3. 中国作协召开党纪学习教育动员部署会暨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扩大)会
  4. 每日好诗第422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5. 每日好诗第423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6. 东京梦华·《诗刊》社第40届青春诗会征稿启事
  7. 张宏森:聚焦出作品出人才 为建设文化强国作出更大贡献
  8. 每日好诗第424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9. 一路高铁一路诗——赣鄱春韵火车诗会在江西举行
  10. 第419期“每日好诗”公开征集网友评论的公告
  1. 中国诗歌网开通“《诗刊》投稿专区”
  2. 《诗刊》征集广告词
  3. 清新旷达 笔底无尘——读温皓然古典诗词
  4. 同舟共济,以诗抗疫——全国抗疫诗歌征集启事
  5. 关于诗和诗人的有关话题
  6. 公告:中国诗歌网“每日好诗”评选相关事宜
  7. 赏析《不要温和地走进那个良夜》
  8. 寻找诗意 美丽人生——上海向诗歌爱好者发出邀请
  9. 以现代诗歌实践探寻现代诗歌的本原
  10. 首届“国际诗酒文化大会”征稿启事 (现代诗、旧体诗、书法、朗诵、标志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