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天堂,就有抵达之道

作者:张国云   2016年04月13日 16:18  中国诗歌网    421    收藏


       ——读《老子主义——揭开道德经中的宇宙奥秘》


提到中国老子,这几天受国家领导人去捷克访问的感染,想起那里的卡夫卡一句名言:“有天堂,但是没有道路。”他告诉我们人间是有天堂的,但因现代社会被各种制度所异化或瓦解,人们已经无法获得通往天堂大道的信心和力量。也许这是一个作家眼中,对老子主义的理解。


欣慰的是,这几天有幸拜读到《老子主义——揭开道德经中的宇宙奥秘》,蓦然发现天堂可以如此美妙,从这里穿越过去,不但有大道还有大德。这一大道大德,不正是我们终其一生的追求吗?读完这本书,我有一种世界被洞开的感触,折掉思维的墙,之前不敢想不敢说不敢当的一些东西,迎面扑来,随之人生格局升级放大,生命之路一下拉长。卡夫卡的那句名言,在这里是不是要被彻底颠覆。


老子主义何许人也?原来老子生活在春秋末年,年长于孔子。作为道家思想的创始人,他不仅是中国古代最有影响的思想家、哲学家,而且在世界文化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老子所著《道德经》,以“道”为核心,构建了一套完整而独特的宇宙观、社会观和人生观,虽然只有短短五千余言,则远远超过与之同时期的无数鸿篇巨制,可谓博大精深,字字千金。


试问,老子可以如此伟大,为什么人们总是只见天堂,不见大道?为此有人埋怨说,因为时代的久远,别说卡夫卡这么著名的文学家,即便当代许多哲学大家们,因不懂中国的古天文,只知“说文解字、望文生义”和哲学的角度,认为老子《道德经》里所讲的“道”,是讲不清楚、说不明白的“道”,是老子空想的、假设的、哲学的“道”。这样使得老子,留给我们总是一个谜,甚至是一个神话!


就在人们嗷嗷待哺时,中国易经普及中心、浙江大学“易经文化创新应用”课题组率先揭开了《老子主义——揭开道德经中的宇宙奥秘》,这首先让我们为之一振,眼睛一亮。哈哈,或许我来自浙江,我深知“远水解不了近渴”的道理。逼近对老子的道德经的研究,不亚于是一个世界极的难题。


说到这里,人们可能会发笑。但在这个问题上,课题组是极为认真的,他们发誓欲为老子的“道德”正本清源。以“揭秘宇宙本源”为破题法门,运用中国古天文学的大量证据,来还原老子写道德经的基本宗旨;运用中国祖先“天人合一”的理念,来体现老子写道德经的核心思想;运用当代科学对生命基因的认识,来证明老子在道德经里,谆谆教导他的子孙们:“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必然性。


于是,二0一二年,课题组的勇士们,夏练三伏、挑灯夜战,冬抗严寒、围炉夜话。从“易经的起源”入手,先后对中国国家天文台兴隆基地、中国最先进的郭守敬望远镜、杭州玉皇山下南宋所建八卦田遗址等实地进行考察研究。同时,又查阅相关古文献资料,与有关天文专家就天文历法和河图、洛书、太极图进行研讨,这才向世人宣布“易经起源于太阳地球公转运动”的结论。


二0一四年二月,课题组又乘胜追击,先后实地考察了河南鹿邑老子出生地太清宫、老子讲学地明道宫、老子著经地河南灵宝函谷关、老子讲经地陕西周至东楼观、西楼观及道教圣地户县重阳宫,进一步开阔了视野,拓宽了思路,确定了新的研究方向,集中精力开展“道德经中的宇宙奥秘”的研究与揭示。


可谓十年磨一剑,课题组终于率先成为先知先觉者,对道德经进行了成功的破译。他们发现老子撰写道德经的思想基础,以及他的自然宇宙观的哲学理论,来源于远古祖先经过几千年对宇宙天文的观察、认识、沉淀而得出的结论,亦即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天人合一。道德经的自然宇宙观、尊道贵德思想、清静无为思想、对立统一思想、物极必反思想、无私无欲思想、以百姓心为心思想、依自然法规为人处世思想等等,都可以从“三代”文明积累和“太极八卦图”的图腾里得到解读。


而老子的这种来源于宇宙物质螺旋运动规律的哲学思想,对人类社会发展至少有八个方面的重大启示:权力是有限度的;民主是有制约的;自由没有绝对的;“公”是以“私”为基础的;“有”是以“无”为根本的;人类的万事万物都依附在地球的自转、公转,以及太阳、太阳系、太阳系以外的更大的轨道中演化,这种演化的结果,必然师法于“道”的大规律;事物发展必定遵守“物极必反”法则。如此等等,这些构成了老子主义的核心思想和理论体系,并产生了超越时空的巨大而又深远的影响。


如此说来,人们可能会好奇起来,莫非老子是“天外来客”?他是凭借什么知道的?为什么现在仍有许多人,总是忽略,或者否认我们祖先的超凡智慧呢?老实说,在这之前,我也曾弄不明白。一次,我到天台县落实世界银行农村污水处理项目,途经天台山国清寺门前,见到上面有这样一副对联,上联是“道生一,二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下联是“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就觉得很神奇。后来,碰到天台山桐拍宫的张道长,我当面向他请教,这位毕业于浙江大学,留学美国的高材生告诉我,在中国道教宫观中,常常会见到这样的对联。经过他一番点拔,最后还专门送了我一本由他们翻印的道德经。这次我才晓得,老子是道教的精神领袖,道德经是道教的第一部经典。


现在我们知道了,道德经在这里,真正需要我们知道的,就是老子的宇宙观,论“天道”那么几章。“知道了天道”,“人道随天道”就是“得道”,具体而行之就是“德”!”老子的“道德”,是“宇宙及人类一切道德行为的总纲”,这才是“天网恢恢疏而不漏”的正确解读!


而道德经的核心思想则是“无为”。这让又我想起读中学时的历史课本,里面说老子这种“无为”是消极的世界观。现在想起来,简直是天大的笑话!这里的“无为”并不是世人所理解的那种“无为”,而是一种对一切都不用刻意改变刻意追求的态度。就像前面所言,“为”就已经代表着“不能不为”了。“以无为为,以无私私”,这种境界,才是最高的。当然,这里面还有许多东西,我一下不能完全理解。相信把这个道理记于心间,总有一天会悟得。


可见,面对老子,我一直心存愧疚。道德经讲的是哲学,是哲理诗——古人云“诗无达诂”,何况是哲理诗呢?这对一个天生与文字打交道的作家来说,本该是顺风顺水的事情,就像以一个生命慰籍另一个生命,一种人生告慰另一种人生,进而实现作家与人物之间的深度对话。现在看来,这次课题组的研究,本来就是在与一位远古的老人对话:


问:“天地之间是怎么运行的呀?”


答:“人站在地球上,面迎着阳光的时候,太阳是从人身的左边向右边运行,这叫“上者右行”;太阳到了地面下,是从人身的右边向左边运行,这叫“下者左行;这样左右来回一次是一个周天。”


问:“地这么厚实又是静止不动,太阳怎么会从地的下面从右向左边运行呢?”


答:“天地的运行,有木星、火星、土星、金星、水星、太阳、月亮七颗星在虚空中横向来回穿梭运行,这叫“七曜纬虚”;同时又有木、火、土、金、水五行之气在大地上运化而使万物生机盎然,这叫“五行丽地。”大地能承载有形之类的万物,而天上的日、月、星、辰是虚空的精气所生化的。大地和天空二者之间的关系像树叶和树根一样密切。看着这种天空中的星像运化,无论多远也能知道其中的奥秘。”


问:“那地的下面很危险了?”


答:“地在人的下面,是在虚空之中的呀。”


问:“为什么呢?”


答:“地是被大气所举着的呀,不会坠下去。


……


当我们在听到这些对话时,人们或许会产生迷惑,我们是在时空中穿越,还是在生命心底里发出的呐喊?庆幸课题组的研究发现,几千年之前中国已有这样的文字记载。这无疑,又让我大吃一惊,万分感叹,也许这是圣人留给我们铿锵的足音。


听说对圣人的判断,有三大标准:千年之后,世界早已没有他,却被人记在心中;千年之后,世界早已没有他,却被人日夜供奉;千年之后,无数人为这种学说努力传播,实践,用于济世、爱民、平天下、建立理想国。而早在两千五百多年前的老子,已经是一部《道德经》打天下了。你说老子不是圣人,谁是圣人呢?


看来尊敬的老子先生——“老人家,您的主义我们懂了!”当时间来到二0一六年,适逢老子诞辰2587周年,在这个春日里,北京正是莺飞草长,百花争艳。那天,来自海内外的100余名专家学者、出版界人士和老子出生地河南鹿邑、老子著经地灵宝函谷关的代表,大家集结在全国政协礼堂,一致认为,《老子主义——道德经中的宇宙奥秘》一书的出版发行,是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进程中的一项创举,也是海内外老子文化、老子思想研究领域中的一项前无古人的崭新成果。这项研究成果将哲学、史学、天文学、物理学、古文字学、社会学、人文科学等多学科融汇贯通,相得益彰,张一门之帜,成一家之言,“思接千载,视通万里”,在《道德经》的研究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专家们强调说,目前海内外老学界尚没有从这个角度研究老子《道德经》,揭示其中所蕴涵的千古之谜,并将它与“三代”文明积累结合得如此精当,以至于达到天衣无缝程度的研究成果,该书的出版填补了海内外老学研究中的空白,实属老学界和文化学术界的一大幸事。同时,还对该书的进一步充实完善提出了相关建议,表达了在海内外传播普及老子思想,弘扬开发老子文化的殷切期望。


在这里,我们要感谢课题组的研究发现,宇宙物质的这种“太极螺旋”运动,都可以在无机生命和有机生命中,找到这种S形的“太极螺旋”运动迹象。地球所在的太阳系,当八大行星绕太阳在公转运动的同时,太阳系本身也在作“前进”运动,太阳带着行星以及他们的卫星们,在往前走。


这种宇宙物质螺旋循环运动所产生的“S”现象,造就了地球上所有物种(包括人类的生命起源过程,这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天人合一”的宇宙整体思想。现代科学称作“宇宙全息论”。我们再来看中国古代留存下来的伏羲女娲图:女娲手中所拿的是“规”,用来确定天的轨道;伏羲手拿的是“矩”,用来确定地的方位。她们两人的下身部分,用螺旋来表示“生命起源与螺旋运动”。而这种“太极螺旋”,这正是道德经中所蕴藏的宝贵思想。


我们知道,随着现代科学的发展,我们瞩目老子所创建的哲学之门,深入研讨道德经文本,发现老子在第一章就明确告诉我们:“玄之又玄,众妙之门”,宇宙是在螺旋中的螺旋运动,老人家已然指出:正是“双螺旋结构”产生了世间万象。因此,总结老子写道德经的思想基础,他的自然宇宙观的哲学理论,来源于我们远古祖先经过几千年对宇宙天文的认识,和对人类社会作用而得出的结论,也就是中国传统文化核心——“天人合一”思想。


我们知道,道德经中蕴含的自然宇宙观,此中天人合一思想、清静无为思想;对立统一思想、物极必反思想;螺旋发展思想;以百姓之心为圣人之心的思想;向自然规律学习的思想;依自然法规无为而治的思想;这些伟大思想,皆可以从中国的古天文中找到起源。从这个意义上说,老子写道德经的思想来源,在于对宇宙物质螺旋运动规律的认识。这种思想,泽被人类,永不过时。可见,老子是中国文化的老祖宗,是中国哲学和人类辩证法之父,是“天之道”的发现者,从文化意义上来说,老子又是跨越时空的智者,是超凡脱俗的哲人,是人类绝顶的圣贤,也是不可逾越的高山。


我们知道,老子在道德经里,多少次反复提出人类要遵守自然法则,把人类看成也和天地一样伟大,“道大,天大,地大,人也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也。”人体的生命是个小宇宙,每时每刻都随着地球的自传和公转,在被动的螺旋循环运动,并演化着生命的春夏秋冬。所以在二十五章,老子提出人类的行为宗旨是: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我们还知道,老子道德经中“天人合一”的思想体系,由于生命起源于宇宙的螺旋演化运动,那么一切生命的行为,都必须服从和遵守宇宙螺旋演化的规律和法则。如,系统不同,权力是有限度的;事物都有自己的系统轨道,那个出轨必将毁灭自己;环境各异,民主是有制约的,人类被天地宇宙的自然法则所左右,是被动的生活在这个星球上,法治是必然规律;适者生存,自由没有绝对的;“公”是以“私”为基础的,消灭了“私”,“公”也随之消失;“有”是以“无”为根本的, “有”和“无”的两种状态是可以互相转化的;万事万物都是可以命名的,但命名的“名称”内涵是在不断变化的;矛盾的对立双方,是并存而同时在互相转化的;社会的“和谐稳定”是动态平衡的;在平衡系统之中,只能有一个核心的;一个局部的小系统,必须服从引领它的更大的系统;“无为而治”是人类要向宇宙自然规律学习,向自然学习生存法则,向自然学习管理法则,向自然学习发展法则。


也许高明的大师,不只是告诉你生活的残酷,还要描绘出冷酷世界的暖色。人生是悲哀的,生命是美丽的,这应该是老子留给我们的终极指向。在这里我们应该要欢呼,老子的《道德经》是属于世界人民的,老子主义也一定是人类必须学习和遵守的。这里我们应该要感谢,当上帝为我们关上一扇门,老子则为我们打开一扇窗。最后,我还要感谢课题组的导师谢陆鸣先生,他在赠我书的扉页上,写下这样一句话:“我们是祖先的后人,我们继承文明;我们是后人的祖先,我们创造历史!”是的,时代需要我们尽快能成为这样的祖先。


这是一个伟大的、光荣的、正确的老子主义,此时此刻,我们是否应将卡夫卡的那句名言改为:有天堂,就有抵达之道!


张国云,笔名钟国人。工商博士,哲学博士,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已出版《叩天问路》《穿透灵魂》《一路狂奔》《云上的金顶》《听见云的流动》《水流云在》《致青藏》三部曲等书,分别获得第六届冰心散文奖、人民文学奖、诗刊奖、三次浙江文学奖、第二届石膏山杯全国征文奖、人民网全国诗歌征文奖、中国时代文学优秀作品等。有作品列为大学语文课本,获中国时代艺术文学贡献作家,被誉为全球高海拔4500米以上“生命禁区”写书第一人。}

责任编辑:马大山
扫描二维码以在移动设备观看

诗讯热力榜

  1. 第五届“巴山夜雨诗歌奖”征集活动启事
  2. 鼓浪屿诗歌节已是响亮品牌——厦门日报社全媒体记者专访王山
  3. 王若冰|代际更迭视域下的甘肃诗歌
  4. 2024“春天送你一首诗”征集选 |第十二辑
  5. 每日好诗第426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6. 每日好诗第425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7. 第422期“每日好诗”公开征集网友评论的公告
  8. 每日好诗第425期(旧体诗)入围作品公示
  9. 每日好诗第426期(旧体诗)入围作品公示
  10. 村里的诗人:一个40多岁农民回到老家 写诗、种地,照顾年迈父母
  1. 每日好诗第425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2. 第422期“每日好诗”公开征集网友评论的公告
  3. 久违了,携着泥土香的诗——与农民诗人田间布衣一席谈
  4. 每日好诗第425期(旧体诗)入围作品公示
  5. 诗意浓浓!文艺大咖齐聚鼓浪屿……
  6. 第七届中国(海宁)·徐志摩诗歌奖征集启事
  7. 2024“春天送你一首诗”征集选 |第十一辑
  8. “爱中华 爱家乡”2024中国农民诗会征集启事
  9. 屈子行吟·诗歌之源——2024中国·怀化屈原爱国怀乡诗歌奖征稿启事
  10. 《诗刊》2023年度陈子昂诗歌奖揭晓
  1. 第七届中国(海宁)·徐志摩诗歌奖征集启事
  2. 谢有顺:母亲的酒事
  3. 中国作协召开党纪学习教育动员部署会暨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扩大)会
  4. 每日好诗第422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5. 每日好诗第423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6. 东京梦华·《诗刊》社第40届青春诗会征稿启事
  7. 张宏森:聚焦出作品出人才 为建设文化强国作出更大贡献
  8. 每日好诗第424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9. 一路高铁一路诗——赣鄱春韵火车诗会在江西举行
  10. 第419期“每日好诗”公开征集网友评论的公告
  1. 中国诗歌网开通“《诗刊》投稿专区”
  2. 《诗刊》征集广告词
  3. 清新旷达 笔底无尘——读温皓然古典诗词
  4. 同舟共济,以诗抗疫——全国抗疫诗歌征集启事
  5. 关于诗和诗人的有关话题
  6. 公告:中国诗歌网“每日好诗”评选相关事宜
  7. 赏析《不要温和地走进那个良夜》
  8. 寻找诗意 美丽人生——上海向诗歌爱好者发出邀请
  9. 以现代诗歌实践探寻现代诗歌的本原
  10. 首届“国际诗酒文化大会”征稿启事 (现代诗、旧体诗、书法、朗诵、标志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