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约时报对阿什贝利的盖棺定论

作者: 昨非 译    2017年09月05日 13:07  外国诗歌精选    2116    收藏


约翰·阿什贝利 (John Ashbery,1927-- 2017 )生于纽约州罗切斯特。美国最有影响的诗人之一。毕业于哈佛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1965年前在法国任《先驱论坛报》艺术评论员,后回纽约。1974年起在大学任教。后现代主义诗歌的代表人物。其诗集《凸面镜中的自画像》获得国家图书奖和普利策奖。阿什贝利的诗各机智幽默、抽象深邃,被认为是是继艾略特和斯蒂文斯之后美国最有影响的诗人。


纽约时报:影响深远的诗人阿什贝利今天过世,享年九十

2017年9月3日

 

文 | David Orr, Dinitia Smith

译 | 昨非


微信图片_20170905125321

2008年的阿什贝利

  

(之一)

 

约翰.阿什贝利的诗歌, 不乏智趣,技艺精湛,关乎灵魂,这使他成为美国二十世纪末二十一世纪初影响最为深远的文坛巨匠之一。阿什贝利于周日在纽约哈德逊家中过世,享年90岁。

 

其伴侣David Kermani证实了阿什贝利过世的消息。

 

阿什贝利早年以诗闻名于一些前卫艺术圈,但直到1976年才在美国文坛展露头角。 当年他以诗集《凸镜中的自画像》,一人夺得普利策奖、全国图书奖、全国书评奖三个奖项。书中的主打诗歌,也以此为标题, 长达十五页, 是对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画家Parmigianino 的一幅画展开的冥思苦想。

 

“当今英语诗坛, 没有人能像阿什贝利那样,以诗歌超越时间的沉重审判”,布鲁姆.哈罗德曾这样评述道, 他是阿什贝利早年的推崇者。 “他让惠特曼、迪金森、史蒂文斯,以及哈特.克兰的事业后继有人。”

 

阿什贝利与诗歌的关系, 最早缘于纽约诗派。 该团体活跃于1950以及1960年代, 有Kenneth Koch, James Schuyler, Frank OHara等主要成员。 他们沉迷于现代主义、超现实主义、抽象表现主义,推动了纽约的创作活动, 也吸引了波洛克、德库宁、弗莱德希等一批艺术家过来, 并建立了与他们的友谊。

 

他同时代的著名诗人中, 有转行至社会活动而声名鹊起的Adrienne Rich , Gary Snyder;有从诗坛退出转而小说写作的James Dickey, 有一头埋入痛苦私人生活的西尔维娅.普拉斯, 阿什贝利却只因一件事情出名:写诗。

 

他的诗歌即有嬉笑怒骂, 又如挽歌悲悼, 即荒诞不经,又精致绝伦 -- 但是最最重要的是, 它具有阿什贝利的标识性。 阅读其他美国诗人, 我们会说他们天衣无缝地融合了美国的诗歌传统, 阿什贝利是自创一个传统。赞扬某个人,可以套用一句老话:无人能出其左右;但是说到阿什贝利,确实无人敢望其项脊。

 

但也不是没有人这么尝试过。Charles McGrath, 曾是1995 -- 2004期间纽约时报书评的主编,他说在他任期内经手的许多新诗标题, 可以归纳为(过去也是)“阿什贝利模式”。 阿什贝利是迄今为止被模仿得最多的一个诗人。

 

这股模仿风潮反而突出了阿什贝利的独特风格 ——这种风格确实独一无二。一首阿什贝利的诗歌, 通常是以令人迷惑的,但是技艺娴熟的速度、愉悦的索引、晦涩的典故,来旋转推进词语、音色、语气的转变, 其目的就是为了捕获阿什贝利所谓的“经验之经验”。

 

这样一首诗,会让人迷思, 让人恍惚,或者,两者皆具 -- 读者就像是接收一个神谕, 或一封PTA(家长教师协会)简报, 或倾听一个不安的梦游者絮絮叨叨。阿什贝利1974年的诗歌“大迈步”, 就是这种风格的典型:

 

所有的事物似乎都在提及自我

来自它们的名字又伸向其他所指。

春天再一次盛大存在。锦带花在火焰捶打的天空

做它的灰尘之事。 收起的垃圾桶

倚靠着护栏, 郁金香打着哈欠,绽开又凋落。

今天是礼拜一。 今天的午餐是:西班牙煎蛋卷, 生菜,西红柿沙拉,

果冻, 牛奶与饼干。 明天的是:面包就着肉酱三明治

扇贝玉米,炖西红柿,米饭布丁与牛奶。

我们盗取的名字,并不迁移我们:

因为已经稍稍领先

现在我们该再次等候它们。


微信图片_20170905125326

1967年一次聚会上的阿什贝利,左边是金斯伯格,右边是玛丽安.摩尔

 

Stephen Koch, 在一篇纽约时报书评中,如此评述阿什贝利的作品:“一如低语, 寂静无声,同时又不可理喻、充满机智,似乎能听到奇异的脉搏律动,如波浪,在明晰与干湿参半的晦涩倦怠之间起伏。”

 

谈论阅读阿什贝利诗歌的感受, 总比谈论他的诗歌含义, 更加容易。而阿什贝利也乐于制造这种模糊不清。

 

他的诗歌,不属于提出论争观点的那种类型,但这并不意味着他的诗歌回避了困难重重的人类经验。 阿什贝利喜欢表述犹豫、怀疑、不定的主题(早期受济慈影响),而他对举步维艰的自我观照,以及重负累累的衰老过程,都进行了感人的书写, 当然是以间接的方式。在1994年的诗集《群星闪耀》的末尾部分,他写下了这样的诗行:

 

我曾说过这让我多么惊恐,

但是我相信我们能把难关共度,

此处与其他场所一样,适合

我披露最后一件惊人之事:你, 当你离去,

羞涩地,冷漠地, 还好有天空作为遮蓬

它乐于遮蔽你多久取决于它自己。

这就是我所谓的“抓住一个手柄/理解”,当我说出此词,

它的表义与弦外之音的精髓同时隐退

放置死亡之书的办公室

也在春天的蔚蓝默许中消失。

 

诗中出现一个并无新意的口语“抓住一个手柄(意为理解)”, 就是典型的阿什贝利风格。他喜欢将日常词语和自我欣赏的风雅之词并列使用,使得大众用语与文学用语相互渗透,偶尔还让它们相互抵消。

 

在1991年的一次采访中,阿什贝利说, 解读其诗歌的一种可行方式,就是把它看作是一种音乐。“紧邻的词语, 其含义会互相影响,”他说:“你此时听到的, 是之前或之后某个词语留下的印记。”

 

有些诗人如同珍蚌,需要很多年才能孕育一枚珍珠,但阿什贝利更像是一个喷泉:他产出28部个人诗集, 他的一首诗可以短至几行,也可以长达二百页。

 

他是多产作家, 技艺多样, 并总是不吝指出,他所处的诗歌传统具有虚幻的一面。比如,“风景中的农具与芜菁甘蓝 ”是现代六节诗的典范, 源自十二世纪的普罗旺斯, 但是此诗是基于大力水手那样的卡通人物,诸如“甜豆”和“海妖”。

 

他曾经用法语写诗, 然后再译成英文, 就是为了避免习惯用语的牵制。 (这些诗, 当然被称为“法文诗”。)在他的长诗“灰尘遍布的空气”中, 每一行诗歌都包括一条河流的名字。

 

鉴于他这种乖戾的禀赋, 阿什贝利理所当然受到恶评。批评家认为,他的诗作要么是任意所为, 不可解读, 要么是远离政治,只求唯美。

 

泰晤士报书评认为, 阅读阿什贝利, 会“让我无聊得放声大哭”。这位评论家Fenton得出了这样的结论:“我不认可他诗歌中所谓的美学。我仍尊重他的禀赋, 但并不赞成沦入这种悲伤的调子。”


微信图片_20170905125330

2012年, 奥巴马授予阿什贝利国家人文学科奖章

 

1967年阿什贝利提及OHara的诗歌时,因为“没有介入政治”而对之赞不绝口, 尤其是不涉及越战, 为此Louis Simpson愤怒地回应:“有诗人竟然揶揄他人的良知, 这不是一件让人愉快的事情。”

 

“我并不是要揶揄他人的良知“, 阿什贝利答复道:“而是赞扬Frank OHara听从他自己独一无二的良知,这样做比时下的抗议诗歌更见效果。” 阿什贝利又说:“诗歌是诗歌, 抗议是抗议。”

 

(之二)

 

阿什贝利于1927年728日出生于罗切斯特, 在韦恩县的索德斯长大,父亲是一位果农。 早年对他影响最大的是外祖父亨利.劳伦斯, 他是一位有名的内科医生,又是罗切斯特大学的教授。阿什贝利在他外祖父宽敞幽暗的维多利亚式房子里, 度过了很长一段时光, 并阅读了狄更斯、乔治.艾略特, 萨克雷等。

 

12岁时, 他的弟弟死于白血病。 1999年在接受泰晤士报的一次采访中, 阿什贝利谈及他儿时的玩伴们, 说他们“在树林中有一个神秘的王国。”

 

“二战刚一开始, 我弟弟就夭折了, ”他说:“我们那个小团体也由于各种原因解散了。 从此以后, 再也不如过去那样无忧无虑, 烂漫离奇了,我的弟弟也死了。”他又说:“我似乎总想回到那个神秘的王国。”

 

1945年, 阿什贝利入学哈佛大学, 同学中有后来在文学上颇有建树的Harch Brodkey, Robert Bly, Donald Hall, Kenneth Koch, Robert Creeley, John Hawkes, Adrienne Rich, Barbara Zimmerman, 以及后来加入的芭芭拉.爱波斯坦,她是纽约书评的创立者。

 

阿什贝利后来获得哥伦比亚大学英文专业的硕士文凭, 然后为牛津大学出版社和麦格劳.希尔出版社撰写广告文案。在纽约时, 他迷上了约翰.凯奇, 此人的无调性音乐作品, 曾长久地影响于他。

 

阿什贝利也与当时年轻的画家们有过往, 比如Larry Rivers, Alex Katz, Nell Blaine, Fairfield Porter, Ms. Freilicher等其中有几人还为阿什贝利画过肖像。 (在Porter所作的肖像中, 在画中显要的位置可以看到年轻阿什贝利的多色菱形花纹袜子 -- 这是他母亲送给的礼物。)

 

但是阿什贝利最主要的艺术活动,是与其他诗人的交往。这些人, 外加Ted Berrigan, Joe Brainard, Ron Padgett, 即是后来总称为“纽约诗派”的诗人们。 阿什贝利不喜欢这个叫法, 因为“似乎给我贴上了标签”。

 

总的说来, 这个团体崇尚间接的、自然的、 随性的智慧, 大部分成员受视觉艺术以及法国超现实主义的影响至深(如同其他诗歌团体, 这些成员之间的关系, 也是私人化的, 职业化的。)

 

1955年, 阿什贝利因其第一部诗集《某些树木》,获得耶鲁青年诗人奖。 凭着富布赖特奖学金,他前往巴黎, 开始撰写艺术评论, 编辑小刊物。 在巴黎,阿什贝利邂逅了作家Pierre Martory, 开始了与之长达九年的同居关系, 并将其诗歌翻译成英文, 受到学界好评。

 

在巴黎生活了约十年之后, 阿什贝利回到纽约, 成为ARTnews杂志的执行主编, 并继续从事艺术报道。 他遇上了David Kermani (如今的伴侣),此人当时是哥伦比亚大学中东研究所的硕士生, 后来成为Tibor de Nagy 画廊的负责人。 阿什贝利将流动的图表”以及“凸镜中的自画像”两首作品, 献给对方。

 

1972年ARTnews出售, 阿什贝利依靠教授与书写艺术批评为生, 虽然后者让他精疲力尽。 多年后他回忆到给《新闻周刊》杂志撰写艺术评论的生涯,认为它让他焦虑不堪: 他总是担心某个著名艺术家突然过世, 那样的话, 他就会被半夜召到报社, 去完成一份讣告。


微信图片_20170905125334

《凸镜中的自画像》封面


1985年凭着麦克阿瑟基金会的资助, 阿什贝利终于可以不用为生计从事一份全职工作了。 1992年, 他赢得了另一个大奖, Antonio Feltrnelli 国际诗歌奖。1993年, 法国政府颁予他文学艺术类骑士奖章。

 

从1990年代开始, 阿什贝利在Annandale-on-Hudson的巴德学院教书, 大部分时间与David Kermani一起生活。 他曾告诉泰晤士报,从他住处的被风雨剥蚀的石头构件,可以俯瞰该市的法院大楼,这不免勾起了对他深爱的外祖父房子的回忆。

 

(之三)

 

阿什贝利晚年, 备受诗人们的敬重 -- 实际上, 在四分五裂、争议不断的美国诗坛,阿什贝利的名望, 似乎是大家仅有的几点认同之一。在其他文化领域, 也可越来越频繁地见到阿什贝利的身影。

  

MtvU 是MTV电视台在大学校园的分支,阿什贝利是该机构的第一届桂冠诗人。 哈佛大学电影档案馆存有阿什贝利的影像, 这是回馈他对电影的终身奉献与影响。尽管他在文学界德高望重,很多读者对他仍是知之甚少。

 

对于这种现象, 阿什贝利心知肚明, 他有点难过,但总是以温和、智趣的方式做出回应。2005年在NPR的一次访谈中,当被问及他的诗歌是否容易解读时, 阿什贝利回答说:“哦, 有人告诉我它们实在是不知所云。”

 

他接着说:“这些诗歌要表达的,就是关乎我们所有人的隐私, 以及我们思维的困境。”他又说:“从这种意义上来说, 它们是可以解读的, 如果你诚心去解读的话。”

 

由于对美国文学的标准叙事方式心存怀疑, 阿什贝利持有一种个人化的美学趣味, 正如他在论及OHara的诗歌时说:“那个被称为经验的事物, 是由大大小小的多重现象共同组成的,我们应对它持有自然的、 开放的态度。”在“一个你曾见过的人”一诗中, 阿什贝利写道:

 

曾经发生的一切以弱小的方式发生

有人曾想制作一张表格, 却没有成功,

但它预示了鲜活、明晰、以及一架平稳的电动机

引诱我们走出睡眠并使我们寻思

新一轮的印象与称谓,在它之后

这次将要留下何物。形式, 先念,

都为你所有,可以对之为所欲为,

海水生出了青草, 

也翻修了远山之上的

一座灯塔, 否则会让整幅画

滑入泡沫之波。

 

在被问及一个诗人该如何恰当处理与读者的关系时, 阿什贝利否认了故弄玄虚、 “吸人眼球”的做法, 认为这样的行为,如同穿着奇装异服出场,“决不是一种平和的态度”。

 

“同时,”他说:“我的着装总会稍稍低调一点,这样一来,如果一位观众注意到你,他便会明白,他自己的着装也不是无可挑剔, 所以你的方式会让他觉得有点意思,但也不至于对你有排斥情绪。”


昨非 译

2017.9.4

责任编辑:牛莉
扫描二维码以在移动设备观看

诗讯热力榜

  1. 张宏森:在新时代山乡巨变中开辟文学的广阔天地
  2. 东莞青年诗人展之五:莫小闲的诗
  3. 2024第二届天涯诗会新闻发布会在京举行
  4. 关于举办“诗颂担使命 歌咏砺初心” 第四十一届全国大学生樱花诗歌邀请赛的通知
  5. 牛庆国诗集《哦,黄河》新书分享会在兰举行
  6. 每日好诗第419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7. 带着飞呀飞的童心,诗人高凯来汉与小读者分享
  8. 王珂教授研究出的柔美巧怪新诗语体构建策略产生影响
  9. 每日好诗第419期(旧体诗)入围作品公示
  10. 第416期“每日好诗”公开征集网友评论的公告
  1. “唐诗之路,诗意台州”第八届中国诗歌节诗歌征集启事
  2. 铸就新时代文学新辉煌
  3. 每日好诗第419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4. 2024“春天送你一首诗”征集选 |第三辑
  5. 中国作协召开党组书记处(扩大)会议 传达学习全国两会精神
  6. 2024“春天送你一首诗”征集选第四辑
  7. 第416期“每日好诗”公开征集网友评论的公告
  8. 2024年“春天送你一首诗”活动征稿启事
  9. 东莞青年诗人展之四:孔鑫雨的诗
  10. 每日好诗第419期(旧体诗)入围作品公示
  1. 2024年“春天送你一首诗”活动征稿启事
  2. 中国作家协会致全国作家和文学工作者的新春贺信
  3. 每日好诗第415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4. 2024年橘花诗会诗歌征集启事
  5. 最后的高音:论吉狄马加 | 《作家》24年2月号
  6. 每日好诗第415期(旧体诗)入围作品公示
  7. 新华社特稿丨习近平:文化传承创新的引领人
  8. 每日好诗第416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9. 第413期“每日好诗”公开征集网友评论的公告
  10. 每日好诗第414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1. 中国诗歌网开通“《诗刊》投稿专区”
  2. 《诗刊》征集广告词
  3. 清新旷达 笔底无尘——读温皓然古典诗词
  4. 同舟共济,以诗抗疫——全国抗疫诗歌征集启事
  5. 关于诗和诗人的有关话题
  6. 寻找诗意 美丽人生——上海向诗歌爱好者发出邀请
  7. 赏析《不要温和地走进那个良夜》
  8. 以现代诗歌实践探寻现代诗歌的本原
  9. 公告:中国诗歌网“每日好诗”评选相关事宜
  10. 首届“国际诗酒文化大会”征稿启事 (现代诗、旧体诗、书法、朗诵、标志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