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翰:和风低语,坚守一份诗性的初心

作者: 2018年12月18日13:35 浏览:117 收藏 觉得不错,我要 赞赏
与诗歌为伍,一辈子坚守的人不多,诗人牧之算是一个。

收悉牧之诗集《风在拐弯处》和《纸上人间》也有一些时日,看过不少篇章,他对山水人文,以及生活时光等元素的思考,深度让人崇拜和敬畏。一颗纯净的心灵,更是有感于不得不提起笔,写点关于牧之文字与诗歌真爱的纯净。或许只是对诗歌存在的一种感想,但更深一点来说,还是对牧之本人的一种真情畅谈。
如今,很多诗人写着诗歌,想到的不是自然的美,生命的真,而是借用诗歌之名,抵抗物欲的一种变异表达,但牧之没有,牧之是每天自然的搜索,然后用文字之诗,诉说自身存在的那份洒脱。
  今晨,我释放所有的情感
  风雨之间 只有树还年轻
我和我的期待
遥响了节奏很脆的风声
拒绝早衰的寂静
等绿意涌来
           ——《绿意涌来》
在现今诗歌圈子内,有两种诗人的坚守值得歌颂,一种是写真诗的人,一种是为真诗守候的人。看得出,牧之具有两种特质,由于地域距离不远,很多诗歌活动上,随时会遇到牧之,他的那种随意与洒脱,宽厚与纯情,常常会不经意让你注目。他有一股山水的情怀,也有一份乡土的眷恋,这些从他的生活感受,诗歌中的流露,能够清晰的发觉。
山外之山,真的没有山
我们童年的那些草,锯着的月光
弯弯着、犯难、还叫着乳名
就是证明我们,见山不用问路
遇水可以搭桥,不管出处。
               ——《山外山》
像这种实据而有有想象的乡土情怀,在牧之的诗歌里,一定会见到很多。当然,这是诗歌的一种依靠,很多诗人也会写到乡土的流年或者若梦。但那种虽然看是具有乡间时光之美,其实很多时候,早已遗落荒野间,找不到一种停靠与眷恋,都是诗人若即若离的一种浅思和表达而已。牧之的这种诗路,你完全可以肯定,是很实实在在的心灵流露,或者说是一种经得住灵魂拷问的回答人间。
在峡谷
我们还偶遇旧了的时光
在记忆的风尘中
洗涤我们沧桑的目光
而此刻
一朵寂寥冷艳的野花
正在红岩峡谷中
独自 开开落落
         ——《在红岩峡谷沉思》
其实,牧之没有兼顾诗人本性的冷、酷和孤独,这是很多诗人容易触犯的脆弱性格,或者说,是因为太过多的思虑,而忘记诗歌给予自身的一种存在美。牧之很厚道,也很真诚,喜欢用最幽默的语言,感受友情底色的真。记得很多次,我们都会坐在一起闲聊,那种轻松和自然,就像月光的情调,积极和进取的话题,更加突出了牧之生活体验外的更多真性情。
心在远方,时光可以逆走,我们拥风入怀
一枝杏花,一树桃花正在江边被祥云笼罩
我们在自己的回忆里,温暖着秋的遥望
                         ——《江边徘徊》
当然,在诗歌的路上,牧之情感丰富,精力充沛也是一个突出的特色。有人觉得,诗人写诗很容易,只要有烈酒,就会有诗歌,就会有“诗潮”涌动。其实这是一种外行话,就像唱别人的歌,跟着音律,曲谱,吟唱出来就可以。所以,很多人难以出好诗,容易和自己的心灵擦肩而过。没有一定的生活阅历,没有一定的情感基础,没有一定的时空想象,没有一定的文字入珠的“点数”。想要写出好诗歌,写出拿得出手的诗歌,估计也只是自我聊以自慰而已。
诗歌的道路千千万,成功诗人却寥寥无几。站定一个地域,那就得对这方山水人文具有一定的热爱基因,而不是看山似山,看水如水,而是山水交融的那种情怀,孕育诗歌意境的那种胸怀,才能让诗歌走进自己心灵,走进大众的心中。
很多时候,诗人是需要有时代高度的,特别是面对喜怒哀乐,悲欢离合的时候,恰恰需要更高的眼光和境界。那么,自身生活的感受和经历,恰恰说明了这一点,对诗歌的制动,就是诗人本身的一种责任感。
月悬胜寒处
先生们的墓前
我们的胸膛
裂开一片天空
带着饱满的无言
等万物归序
看道路绵延
     ——《凝望十八先生墓》
应该说,牧之诗歌的闪光点,不是个性和独特,恰恰是对地方的思考和热爱。牧之生活的黔西南,是滇、黔、桂三省结合部,文化底蕴厚实,物华富饶,人杰地灵,享有“万峰之湖,西南之最,南国风光,山水画卷”之美誉。这些特殊的地域性,必然就会产生诗歌。诗歌的种子,能够生根发芽,首先就需要诗人发觉。于是,便有了牧之诗歌特色的这种地方运用。简单点来说,一切的耳濡目染,诗歌便陪伴着牧之诞生起来,然后靠着一方山水,成为了这里的一个诗歌代言人。
不断有佛语禅心
在萦绕
像是光阴的长发
穿越清晨与黄昏
在古老的隘口
用佛光缀满胸襟
看春风浩大
       ——《佛顶山写意》
诗歌之路很远,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每个诗人都在路上走着,看山看水,思考人生,和风舞蹈,和自然对话,更多让诗人自由起来,便是这个时代诗歌的最幸运处。读完牧之的两本诗集,也是对牧之生活的一段解读。或许永远不全面,但至少在诗歌的触碰处,我还是看到了一个真实的诗人牧之,就像他“把玩”文字的艺术力,然后成为诗歌的最好回应。在自然里,在民族风情中,在他“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处,牧之的诗歌,确实竖起了一座灯塔的“亮度”,褶褶生辉里,与风低语,一份诗性,初心雷动。
扫描二维码以在移动设备观看
投诉举报

赞赏记录:

投诉举报

举报原因(必填):
侵权抄袭 违法违禁 色情低俗 血腥暴力 赌博诈骗 广告营销 人身攻击 其他不良信息
请详细阐明具体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