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建明:创作要把握住”人民“二字

作者:何建明   2016年03月23日 15:16  中国作家网    513    收藏

U3875P843DT20160323070943


●看一个作品现实主义精神存在与否,其实就是看这个作家、艺术家对人民的感情是不是真爱,有了对人民的真爱,作品才会丰满,才会自然而然地呈现现实主义精神并使之永葆光芒。

 

●作家、艺术家要时刻观照人民现实生活,在人民的现实生活面前要有“走进去”的心志,有“沉下来”的觉悟,有“融进去”的姿态。要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真正去感受人民火热生活的真谛。 

 

●一切能在推动历史进步的过程中发挥积极作用的社会因素,都应当包含在“人民”和“人民性”当中,创作者不再是只书写“工农兵”和“群众”形象,而是要关注丰富多彩的社会各个阶层。


在文艺创作中,如何弘扬现实主义精神的话题似乎有些老生常谈,但事实上作家、艺术家们在认识和实践中并没有真正解决这一问题。究其原因,我认为还是在于他们没有真正弄清楚什么是“当代中国的现实主义”、什么是“当代中国的现实主义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重要讲话中指出,我们所要提倡的现实主义与西方传统的现实主义不同,是体现唯物主义世界观、历史观、实践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现实主义,体现在文艺上,就是以人民为中心。如此延伸理解,我们所倡导的现实主义精神,其实就是以人民为中心的时代精神,因为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历史进步的动力,这便是最具进步意义的“现实主义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进而指出:一个作家、艺术家,能不能创作出优秀的作品,起根本性作用的,就是看他是不是真正对人民“爱得真挚、爱得彻底、爱得持久”,就是看他能不能真正“虚心向人民学习、向生活学习,从人民的伟大实践和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汲取营养,不断进行生活和艺术的积累,不断进行美的发现和美的创造”。


现实主义精神要以人民为中心


是否要弘扬现实主义精神,这本来就不是一个需要怀疑或花长时间反复讨论的问题。之所以现在要重提弘扬现实主义精神,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我们今天的一些作家、艺术家,在对推动社会进步的主体力量——人民的感情和认识上发生了一些变化。


我们都知道,感情的深浅、用情的程度,决定着人的行为的发展方向和结果。感情的深浅与程度的最显著标志,集中在一个字上,即爱。看一个作家、艺术家作品中的现实主义精神存在和张扬与否,其实就是看这个作家、艺术家对人民的感情到底是真爱还是假爱,是半真半假还是全心全意,是装腔作势、装模作样还是实实在在、真真切切,是半途而废还是始终如一、天长地久……有了对人民的真爱,你的作品才会丰满,作品中的细节才会生动、精致;有了对人民的真爱,才可能忠实于现实主义,才会在作品中自然而然地呈现现实主义精神并使之永葆光芒。这是人类关于“爱”的不朽真理,也是一切健康向上的优秀作品和经典作品共有的艺术规律。任何怀疑和企图摒弃这一点的人,都不可能拥有真理或抵达经典。


然而,真挚、彻底、持久地爱人民,不是靠嘴上说一说就能做到的,而是需要实实在在地放下架子,走出书斋;需要准备流几身热汗,跑破几双鞋子,甚至饱受一定的皮肉与精神之痛苦;需要将心比心,深入生活,切身体会;需要感知、感叹、感动,最终还得有感恩之心。因为所有的感知、感叹与感动,都是被动的内敛之情,惟有感恩才能主动付出,这就是作家、艺术家在向人民学习之后的特殊贡献——创造艺术作品。这样的艺术作品所表达和呈现的精神,便是我们所倡导的现实主义精神,即反映现实生活、塑造有血有肉的人民形象的精神。


人民和人民性的内涵在拓展


作家、艺术家需时刻观照人民的现实生活,在人民的现实生活面前要有“走进去”的心志,有“沉下来”的觉悟,有“融进去”的姿态。要想创作出优秀的文艺作品,就要在人民的伟大实践和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汲取营养,真正地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真正去感受人民火热生活的真谛。一个不去观照现实、不去关心人民疾苦、不去了解人民所想所愿,只在屋子里、书桌前“闭门造车”地创作的文艺工作者,怎么可能创作出体现现实主义精神的作品?更别提塑造当代人民形象的艺术精神了。


应该认识到,塑造好当代人民形象的艺术精神,我们也可以称之为当代的现实主义精神,其“人民”并不是简单的狭义的概念,事实上,一切能在推动历史进步的过程中发挥积极作用的社会力量,都应当包含在“人民”和“人民性”当中。这样,我们就会发现,现实主义和现实主义精神,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只体现在“工农兵”和“群众”形象中,而是包含在丰富多彩的社会各阶层中,甚至是体现在有益于社会发展和历史进步的各种制度及制度形态本身。


同时,社会在发展,人民也在进步,现实主义更要在发展和进步的道路上与历史的步伐同频共振,现实主义精神毫无疑问地也应当伴随着这样的步伐前行,以自己特有的光芒,呈现其不朽的价值。这就是我们一直在不遗余力地期待和弘扬现实主义精神的目的与意义之所在。


即便在世界文明史上,当代中国的实践经验也具有独特的光芒。改革开放几十年所创造和积累的物质生活与变化的社会形态,为文学艺术提供了五彩缤纷、生动丰富的宝贵资源。作为亲历这一时代的作家、艺术家,我们是十分幸运的一代,社会改革的风云和亲身感受的生活,在我们的心灵世界留下诸多兴奋与惊叹,随处可觅的现实主义素材,每天如春风般感染着我们,如秋天金黄硕果般吸引着我们,正因为有如此丰富又美好的创作题材与素材,作家和艺术家们更应该不失时机,以饱满的热情擎起现实主义旗帜,投身于人民群众创造辉煌现实的生活中,寻找那些可以用光明驱散黑暗、用美善战胜丑恶的文学形象与艺术精神,从而让我们的人民看到希望,看到梦想就在前方。


同时,我们应当时刻记住:优秀的文艺作品从不背离自身的艺术发展规律,欲使其现实主义精神的光芒更加璀璨,使其现实主义精神永恒久存,我们还需要浪漫主义情怀,后者不可或缺。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有机结合,是一条行之有效的文艺创作道路。文学艺术工作者要想淬炼出经典作品,不断地汲取人民群众和社会发展所孕育的时代精神及丰富的生活营养,是惟一的方法与道路选择。


(作者为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

责任编辑:小山
扫描二维码以在移动设备观看

诗讯热力榜

  1. 第422期“每日好诗”公开征集网友评论的公告
  2. 每日好诗第425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3. 每日好诗第425期(旧体诗)入围作品公示
  4. 第七届中国(海宁)·徐志摩诗歌奖征集启事
  5. 久违了,携着泥土香的诗——与农民诗人田间布衣一席谈
  6. 第五届“巴山夜雨诗歌奖”征集活动启事
  7. “爱中华 爱家乡”2024中国农民诗会征集启事
  8. 2024第二届“天涯诗会”征稿启事
  9. 屈子行吟·诗歌之源——2024中国·怀化屈原爱国怀乡诗歌奖征稿启事
  10. 每日好诗第424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1. 谢有顺:母亲的酒事
  2. “爱中华 爱家乡”2024中国农民诗会征集启事
  3. 胡弦:饮习酒如伴君子
  4. 每日好诗第425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5. 每日好诗第425期(旧体诗)入围作品公示
  6. 诗有情兮情长存——纪念拜伦逝世200周年
  7. 2024“春天送你一首诗”征集选 |第十辑
  8. “我与《诗刊》的故事”征集获奖名单公布
  9. 赴一场橘花盛宴!中外文学大咖齐聚黄岩!
  10. 中国作协召开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扩大)会 专题研讨新时代文学更好助力乡村振兴
  1. 第七届中国(海宁)·徐志摩诗歌奖征集启事
  2. 谢有顺:母亲的酒事
  3. 中国作协召开党纪学习教育动员部署会暨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扩大)会
  4. 每日好诗第422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5. 每日好诗第423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6. 东京梦华·《诗刊》社第40届青春诗会征稿启事
  7. 张宏森:聚焦出作品出人才 为建设文化强国作出更大贡献
  8. 每日好诗第424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9. 一路高铁一路诗——赣鄱春韵火车诗会在江西举行
  10. 第419期“每日好诗”公开征集网友评论的公告
  1. 中国诗歌网开通“《诗刊》投稿专区”
  2. 《诗刊》征集广告词
  3. 清新旷达 笔底无尘——读温皓然古典诗词
  4. 同舟共济,以诗抗疫——全国抗疫诗歌征集启事
  5. 关于诗和诗人的有关话题
  6. 公告:中国诗歌网“每日好诗”评选相关事宜
  7. 赏析《不要温和地走进那个良夜》
  8. 寻找诗意 美丽人生——上海向诗歌爱好者发出邀请
  9. 以现代诗歌实践探寻现代诗歌的本原
  10. 首届“国际诗酒文化大会”征稿启事 (现代诗、旧体诗、书法、朗诵、标志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