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议“工人诗歌”:底层文艺该不该走向主流社会?

作者:秦晓宇   2015年06月02日 10:08  澎湃    801    收藏
工人文艺不应封闭于皮村这样的地方,相反,应当走出去,应当争取更多更大的空间、聚焦度更高的场域,应当无所不在。

 

底层文艺该不该走向主流社会?


今年二月,澎湃新闻曾以《刺痛这个柔软的时代》为题,报道了北京皮村“我的诗篇:工人诗歌云端朗诵会”。四个月过去,“工人诗歌”似乎已成为一个略具规模的文化事件,今年五一劳动节期间,工人诗歌不仅被各大文化媒体广泛报道,甚至连续多天走上新闻联播。


5月23日、24日在天津大剧院再次举办的“我的诗篇:草根诗会”却遭受冷遇——两场演出一共只售出40张票。相伴的反思与批评也一同到来,例如昨日《新京报》署名伍勤的文章即质疑,诗会这类“高大上”的呈现形式,对于工人诗歌中潜藏的底层反抗能量,可能反而是一种消解。


针对此一争议,诗会导演、《工人诗典》编纂者秦晓宇投书澎湃新闻,反驳伍勤文章观点并讲述自己对工人诗歌与工人阶级命运的看法。


《新京报》发出一篇文章,《炸裂之后的沉默,打工诗篇已死于舞台!》 该文的核心观点是,把打工诗篇弄到天津大剧院这样“高大上”的场域,还用纪录片搞一些形式上的实验,无主持人、无转场地编排了整个活动,这些做法就是在杀死打工诗篇。按照作者的逻辑,大剧院是所谓“高雅艺术”的殿堂,工人诗人到这里来是对所属群体的背叛,于是她反问道:“这种以审美为基准而整合出的‘声音’,真的还具有抗争性吗?”那么,工人诗人应该待在哪里?工人诗歌应该有怎样的“写法”和活动形式呢?


作者举了她认同的“正确”的一例,“皮村的工人在周末时汇聚在一起朗诵诗歌、唱KTV——这里的KTV收录了大量工人歌曲。和流水线上的工具性关系相比,精神文化的连结使工人在某种程度上摆脱了‘机器的异化’,创造了新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即便是非常拙劣的写作,他们也在此互相分享,甚至进行效率极低的音乐共同创作。即便是难登大雅之堂的美学水准,工人阶级在这种自主创造性活动之中无疑被赋予了力量,文艺是他们抗争‘异化’的武器。”就此我谈谈我的看法。


先说地点。该文作者大概认为工人文艺只应该缩在打工者聚居的城市偏僻一隅,如皮村,自娱自乐或互相砥砺,不应该跑到大剧院,这里不是他们该来的地方。我想反问,他们凭什么不能来?没错,大剧院,尤其像天津大剧院这样自负盈亏的剧院,是设置了票价的门槛,可难道同时要隐隐设置歧视性的身份门槛吗?工人文艺很少在大剧院这样的地方演出,这不是工人的错,而是只认票房的演出市场、文化体制的问题。像天津大剧院这样不计成本愿意邀请工人来演出的剧院不是太多了,而是几乎没有。绝大多数剧院按市场规律办事,我无话可说;但天津大剧院认为工人诗会既有审美价值,也有社会意义,即使票房惨败也值得尝试,这样的义举反倒错了吗?我更想说的是,对于大剧院这样的场所,工人文艺不仅可以来,而且应当来。我们知道,底层与边缘能否以及如何“发声”的命题事关社会正义与历史真相,但这发声何其艰难?他们通常被称为“沉默的大多数”,这并非因为他们没有发声的欲求或能力,而是因为没有话语权和发声的空间!一段时期以来我和我的朋友们所做的,正是全力协助他们争取和拓展发声的空间,创建交流的平台,以诗为媒,把工人真实而富有魅力的声音传递给更多的人。工人文艺不应封闭于皮村这样的地方,相反,应当走出去,应当争取更多更大的空间、聚焦度更高的场域,应当无所不在。如果说皮村的“打工春晚”是一个工人自我组织的好例子,这两届“打工春晚”恰恰不是在皮村办的,而是在朝阳9剧场;然后“打工春晚”被放到网上,有数以百万的人点击,这正是争取更大空间的方式,没有谁可以限制。


再说“写法”。在今天,一个诗人写什么、怎么写,是他的绝对自由,这应该是常识了。难道仅仅因为作者是工人,他就一定要“承载这一群体声音的力量”?一定要“具有抗争性”?如果不这样写,就是错误,就“死掉了”?该文作者可能没意识到,她这种把文学工具化、甚至政治斗争化的观念,这种“政治标准第一、艺术标准第二”的观点,恰恰是主流意识形态的文艺论调。文学史上,不承载群体的声音而只承载个体孤独的声音的杰作,不具有抗争性而只具有爱意甚至消极爱意的杰作,数不胜数。如果其他身份的作家可以这样写,但工人不可以。这难道不是莫名其妙的苛求、道德绑架和双重标准吗?


在我看来,诗歌这东西,你越刻意强调承载群体的声音,可能越适得其反,越会沦为一种空洞和虚化的代言,到头来既丧失了个体的独立声音,也没有表达出群体的声音,“前三十年”的文学不就是这样吗?相反,越是执拗于独特的个体声音,这种声音就越不容易被利用和抹杀,就越会在这种声音的深处,触及普遍的境遇,优秀的工人诗歌的意义正在于此。至于所谓“抗争性”,不要理解得那么狭隘,好像只有“匕首投枪”、抨击时弊才叫抗争。许多底层的打工者拿起笔来反抗不能发声的处境,这不是抗争?他们所写的“乐土乐土,爰得我所”的作品,如唐以洪的《退着回到故乡》,不是另一种抗争吗?即便抗争性专指“匕首投枪”、抨击时弊,天津诗会上这样的作品也多得是,为什么视而不见呢?“承载”或“抗争”不应该成为一种外在的律令,而应当只是每个人的内在觉醒或自由选择。


该文作者认为“即便是非常拙劣的写作”,只要能在工人内部“相互分享”就有意义。我想问,难道跟外部更广大的人群分享就没有意义?这两种分享矛盾吗?文学,难道不是打破种种壁垒,促成不同身份、阶级、种族、时代的人们之间的理解吗?而称工人诗歌为“拙劣的写作”的态度,涉及一种对工人诗歌文学价值的无知。本世纪以来涌现出的工人诗人和诗作数量十分可观,但浮泛地谈论一种文学现象没多大意义,作为一个诗歌批评工作者,应当针对佳作发言。我用一年的时间广为搜寻、细加甄别选编一部《当代工人诗典》的工作中,越来越清晰地认识到工人诗歌不容小觑的文学价值,这种价值不是我赋予的,也不是任何人能抹杀的,我会用这部厚达五百页的诗集把它呈现出来。


优秀的工人诗歌兼具底层发声价值、历史证词价值、启蒙价值和文学价值,因为它是群体之一员的写作,因为它至少是心灵的证词,也一定会促进精神世界的解放。差的作品只有证言的意义或连这意义也没有,譬如“前三十年”的“假大空”的工人诗歌。文学价值甚而可以提升前三种价值,想想鲁迅的“匕首投枪”和文革中“大鸣大放”的区别。许多人,甚至包括我的一些同行,实质上并不关心工人诗歌的文学价值及其丰富性,单单拿出“载道”或“介入”的常规意识来裁夺这种价值,这恰恰是一种庸俗的“知识分子病”。


接着说说活动形式。在该文作者看来,我们在天津大剧院搞了这样一场活动,尤其还用纪录电影把现场串联在一起,使整个活动成为无主持人、无转场的完整作品,这种实验性真是一大罪过。因为“知识分子以自身的美学视角,把会写诗的工人选拔了出来,又以浪漫主义的方式陈列给公众,台下的观众(包括我在内)感动了、落泪了。可是,这种以审美为基准而整合出的‘声音’,真的还具有抗争性吗?”“抗争力量似乎在不属于那个阶层的(或者说不具有那个阶层能动性的)美学形式中被消解掉了。”关于“抗争性”已解释过了,该文作者认为没有“抗争性”并不代表真的就没有“抗争性”。不过和伍勤不同,“抗争性”不是我们唯一关注的,比如我们同样关注工人诗歌不可削减的丰富性,这种精神世界的丰富性是创造力的表现,也是对异化的反抗。


至于“不属于那个阶层的美学形式”,莫非工人只配享有粗糙简单的“美学形式”?这同样是狭隘的文化等级观念作祟。说到高级,诗歌从来就是一种高级的美学形式,这种高级不体现在写作者的阶级和社会身份的尊卑上,而是体现在精神创造力、语言表现力和触及“现实世界性”的深度上,就此而言,某些优秀的工人诗人完全可以和当代知名诗人比肩而立,甚至更具有经验的厚度与直指人心的力量,在我眼中,他们无比高级,也完全配得上我们用高级的“审美形式”来呈现他们高级的诗性。


一场朗诵会不能“无政府主义”,总要有个组织。常规的方式是主持人串场介绍,如果我们这样搞,不仅流于俗套,恐怕有人又会指责我们以主持人的身份压制和整合工人的声音了。我们在现场加入了一部电影,以此作为与现场朗诵相互应和的另一表现元素以及结构;但它不是一般的电影,而是一部工人诗歌的纪录电影,且电影里的几个主人公也来到了现场,这简直是得天独厚的“美学形式”,不仅最大限度地减少了非工人声音的出场,而且让诗人既在现场朗诵,又回到诗歌所产生的社会现场与人生情境,让观众更好地领悟一首诗的血肉心魂,我不知道这有什么可指责的。难道工人文艺就应该粗制滥造、简单低级,这样就对得起诗人本人以及买票的观众了吗?


说我们“把演出主体所代表的工人阶级排斥在外”,这也是很严重的指责。我曾告诉过该文作者,我们给天津工友之家赠送了几十张票,第一天票房惨败但观众席基本坐满了,坐在现场看不到吗?这位作者还问我,在我们拍摄的工人诗人当中,有没有改变命运的?我说有,例如吉克阿优。因为我不能撒谎,当地宣传部门的确要帮他解决一个图书管理员的工作岗位,虽然截至目前他还在羽绒服厂当充绒工。一个贫困的诗人朋友生活境遇有所改善,我乐见其成。但这绝非我们做这些事的主要目的,我深知个别人境遇的改善,对这个巨大的群体而言没什么意义,却被解读为,“工人诗歌在知识分子的种种努力下走入公众视域后,声音被听到只意味着工人阶级中的个别人得以脱离他们的阶级。”那我就说说我和我的朋友们工作的意图,正如斯皮瓦克在探讨“底层人能说话吗”这一命题时所说的:“多年来,我已经意识到,给人们提供遮风避雨的住所不是我的方式,甚至发动集体抵抗也不是我的方式,正如我多次说过的,我的工作是非强制性地重新安排人的愿望,培养公共领域的直觉。”我们也是这样的,此外可以加上推动诗歌文化建设的目的。


这场工人诗歌朗诵会对于诗歌文化,也有突破性的意义。在当代中国,诗歌越来越孤芳自赏、和社会相互漠视,其思想与美学的能量并没有释放出来。而我一直认为,诗歌可以成为构造当代社会文化的一支引擎力量,一套动力装置,要真正做到这一点,需要更多开疆拓土的实验。譬如诗歌朗诵会,诗人们倾向于搞成一种沙龙性质的活动,也就是在某个封闭的空间内自娱自乐,朗诵完了也就完了,有什么意义呢?等于从未发生。有别于这种诗人的沙龙朗诵和主流文化机构的晚会朗诵,我提出了“社会朗诵”的概念,正如工人不应该缩在皮村,诗人固然边缘但绝不应当自我边缘化,诗人有推动诗歌文化建设的责任。这同样是我们做《我的诗篇》的初衷之一。


工人诗歌来自民间,来自底层,这里是生命力最顽强的地方,工人诗人们也正是以这种强韧的生命力创造着自己的生活和诗歌。所以,还是不要急于宣判打工诗歌的死刑,这种耸人听闻的论调不过是哗众取宠,根本无损于工人诗歌的勃勃生机。


责任编辑:Tia
扫描二维码以在移动设备观看

诗讯热力榜

  1. 以诗为媒,续写“山乡巨变”新故事
  2. 当好乡村娃的“大先生”
  3. 王二冬的快递诗生活:于时代洪流中探寻微光
  4. 每日好诗第425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5. 关注乡村与灵魂之爱:也人诗集《向南不惑》品读会举行
  6. 第422期“每日好诗”公开征集网友评论的公告
  7. 每日好诗第425期(旧体诗)入围作品公示
  8. 2024“春天送你一首诗”征集选 |第十辑
  9. 每日好诗第424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10. 2024第二届“天涯诗会”征稿启事
  1. 中国作协召开党纪学习教育动员部署会暨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扩大)会
  2. 每日好诗第424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3. 每日好诗第424期(旧体诗)入围作品公示
  4. 除了诗歌美学,还应强调诗歌力学
  5. 细节是诗意生成和传达的强大动力
  6. 2024“春天送你一首诗”征集选 |第九辑
  7. 致敬巨匠,百年诗情!北京法源寺百年丁香诗会今日开幕
  8. 第421期“每日好诗”公开征集网友评论的公告
  9. 海峡两岸诗人在漳共品四月诗歌诗与城市光影——2024闽南诗歌节在闽南师范大学开幕
  10. 2024年橘花诗会诗歌征集获奖名单公示
  1. “东京梦华 ·《诗刊》社第40届青春诗会” 签约仪式暨新闻发布会在京举办
  2. 东莞青年诗人展之三:许晓雯的诗
  3. 2024年“春天送你一首诗”活动征稿启事
  4. 屈子行吟·诗歌之源——2024中国·怀化屈原爱国怀乡诗歌奖征稿启事
  5. “唐诗之路,诗意台州”第八届中国诗歌节诗歌征集启事
  6. 东京梦华·《诗刊》社第40届青春诗会征稿启事
  7. 每日好诗第419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8. 《中秋赋》中心思想
  9. 每日好诗第420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10. 中国南阳·“月季诗会”采风作品小辑
  1. 中国诗歌网开通“《诗刊》投稿专区”
  2. 《诗刊》征集广告词
  3. 清新旷达 笔底无尘——读温皓然古典诗词
  4. 同舟共济,以诗抗疫——全国抗疫诗歌征集启事
  5. 关于诗和诗人的有关话题
  6. 赏析《不要温和地走进那个良夜》
  7. 公告:中国诗歌网“每日好诗”评选相关事宜
  8. 寻找诗意 美丽人生——上海向诗歌爱好者发出邀请
  9. 以现代诗歌实践探寻现代诗歌的本原
  10. 首届“国际诗酒文化大会”征稿启事 (现代诗、旧体诗、书法、朗诵、标志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