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古马诗歌的生命意识

作者:古马诗歌   2017年12月14日 10:28      1558    收藏
 试论古马诗歌的生命意识
                          韩颖莉

         摘要:作为“地方性诗歌”的代表诗人之一,古马的诗歌追求生命的根本与自我的真实表现,有着浓厚的生命意识。诗人把自己的生命感悟和对生命的终极关怀融汇在自己的诗作当中。本文从对个体的审美观照、深沉的孤独情结和对死亡的诗意阐释三方面来探讨古马诗歌的生命意识。为我们阅读古马的诗歌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关键词:古马;诗歌;生命意识

         与古马诗歌的偶遇是一场美丽的邂逅。初读古马的诗只觉是二千多年前《诗经》的现代重构。那充满了西部特色的诸多意象,把我带入了辽阔的草原,置身西凉国土,骑行于骏马背上,跟随报信的青鸟,转动十万次的经轮去寻找大河的源头,虔诚的跪拜那神秘的活佛。一面沉醉于诗中清新、空灵的“西风古马”的诗境,一面好奇诗人是如何在充满感性的诗人和严谨的政府公务员这两种有着巨大差异的角色之间自如转换的?感性与理性、灵动与沉稳、坚毅与柔情在诗人的身上发生了怎样的碰撞与交织,又是如何影响到了诗人的创作?这种好奇驱使着我再次沉入那鲜活透明的诗句中,去寻觅,去探索……
        “文学与生命不是判然两物。生命是文学的本质 ,文学是生命的反映。离开生命没有文学。”[1]对于诗歌这颗文学殿堂里璀璨的明珠而言,无论怎样强调生命的意义似乎都不过分。我以为诗歌是诗人心灵之光的折射,是诗人的心灵史。对于纯粹的诗人而言 ,写诗是一种生命现象,是诗人思考和存在的方式,其间贯穿着诗人的生命感悟并借用语言的外壳把这种体悟诗意的表达出来。反复而专注的阅读,使我又有了新的感受。如果说在初次阅读时更多的是被醉人的西部风光、浓郁的民俗风情画卷牢牢抓住了心跳,对清丽脱俗、自然流动的语言久久难忘。那么再次沉潜其中,我却认为仅凭诗人生活在西部,仅凭诗歌中无处不在的西部元素就武断的给诗人加上所谓的“西部诗人”的标签,把诗歌分门别类的划归为“西部诗歌”,对诗人,对诗歌是多么的不公和狭隘啊!这是对古马诗歌中更多宝贵的特质的一种忽略和遮蔽。徘徊于古马的字里行间,我发现了作者博大的胸襟,醇厚的精神气质和对生命终极意义的关怀。诗人总是敏于感受、审美能力异于常人的,诗歌是他们的宗教,是他们的生存方式,诗人是生命的歌者。古马曾经说过:“我的诗应是关怀。悲痛、爱、恨以及死亡与生俱来,我用诗的牛角,对人性中最本质、最原始的事物吹奏低音的关怀。”[2]古马的诗歌中饱含着对生命的极度关怀,对生命意义的关注和拷问,对生存现象的关照和体验。在那些富有古典意韵的吟唱中,古马创造了一个蕴藏着情思与哲学意味的智性空间。正因为这些隐藏在诗歌背后的内质,古马的诗歌才感染了读者。
        
         一、对个体生命的审美观照

         圣人孔子曾在川上感慨:“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时间像流水一样不停的流逝,一去不复返。生命在这苍茫的宇宙中是多么脆弱易折,转眼即逝。乌鹊南飞、阴晴圆缺、潮涨潮落……这些鲜明的物象变迁总会在敏而多思的诗人心中唤起悠远而深沉的生命意识。古马的诗无论是描绘西部的风土人情,还是展示历史与现实生活的画卷都流露出对鲜活的个体生命的无限关爱,这种关爱是对现实超越之后的一种自我体验,带来了诗人对一切个体生命的审美观照。“蒙古草原/一匹垂首于苍茫的蒙古马/被风吹动的鬃毛/像成吉思汗的头发”(《蒙古马》);“风吹苜蓿/三片青嫩的叶子/是命运绝无仅有的馈赠/苜蓿留下种子/夜晚的天空/留下无数大宛马的眼睛”(《苜蓿》);“黎明,在黄河幽暗的水边/三五溯流,一二击水,或数不清的一群——黑的白的黄的还有绿头的——这些毛色相同或相杂的水禽/石头内部的微火——相呼着,并自由扩展着记忆的波纹/它们共同拥有北方的空虚、辽阔以及流水的静谧深远”(《寒禽戏》)……无需再列举更多的诗句,在古马的诗歌园地中,跳跃着生命活力的意象扑面而来,灵动的山,澄澈的水,娇艳的花,飘逸的云,璀璨的繁星,辽阔的草原……跟随诗人的脚步,看遍千般景色、体验万种风情。这里不仅有活生生的小精灵,还有对生命诞生的歌唱。

       草尖上的两只鸟儿
       在它们的谈话中
       偶一闪现的
       是难产母羊痛楚的眼睛

        马灯凑近,猎户前来
        羊水破了,小星离开

         破了呀,羊水
        流动的光芒涌向有一棵向日葵的山冈     (《诞生》)

       生命降临的艰难与惊喜跃然纸上,这是多么神圣和伟大的一刻!我分明感到古马的诗歌是生命的赞歌,独具匠心的吟咏中洋溢着对西部自然的赞美和歌颂,天与地,瞬间与永恒,喧闹与静谧构成了明澈和谐的境界,氤氲其间的是个体生命的圆满与丰盈、自尊与庄严。

        二、挥之不去的孤独情结
        有人说敏于感受的人是痛苦的,那么诗人无疑更能体会这种丰富的痛苦。诗人注定是孤独的,因为他们的内心深处,有着那么多的洞见。他们比平常人更贴近人的本真,更贴近人性的本源,更厌弃虚伪和矫饰,更自觉地呼唤纯真与自然。阅读古马的诗歌很容易被大自然的美景所震慑,为诗人对生命的礼赞而动容,却往往忽略了诗句背后隐藏的作者的悲哀与孤独。

        脑袋上一缕鹅黄的箭翎 雪鹦鹉
        竦身而立 如膏火煎熬于一枝独木之上

        纯银的链环系在脚上  它多么像我的心
        我的心贪恋着生活中点滴的温情——
        水生鱼 鱼生花 花鱼养在好人家
        太阳照花鱼  月亮老酒壶

         鹦鹉面前 休要诉苦
         我告诫自己  即使空气都是苦涩的
         也要说些甜蜜的事儿
         否则   鹦鹉学舌  重复你的心声
         会使痛苦加倍扩大  让你心脏一时难以承受

          如气球,突然爆炸 
       《雁滩花鸟鱼市场》是一篇体察入微之作,诗人描述了一只囚禁在笼中的雪鹦鹉,这分明是一个具有象征意义的形象。即使“纯银的链环系在脚上”,即使被主人精心的饲养,它内心依然“如膏火煎熬于一枝独木之上”,渴望到笼子外的世界展翅飞翔,重获自由,重归蓝天。如果说鹦鹉脚上的链环是有形的,诗人心中的链环便是无形的。尘世生活中,诗人有着自己必须扮演 的社会角色,必须按照剧本在社会大舞台上进行规定动作的表演。年复一年的演出,诗人已经沉迷这种表演带来的欢乐,以爱的名义捆缚他人和被他人捆缚,“贪恋着生活中点滴的温情”。而在内心深处,古马又有着诗人角色的自觉意识,依然需要内心的静守和关怀。这两种身份的对峙、撞击带给诗人的是内心深处的孤独和苍凉。“我长期在自己的心灵外面过夜”(《南风:献给田野的鲜花》);“我的身体里除了积雪,就是骨头……大红的月亮是我外逃的心。”(《光和影的剪辑:大地湾遗址》》)这种深沉的孤独体验融汇在诗中,让古马的诗歌有了悲哀、苍凉的意味。
         当我写下“蜘蛛”
         它就开始抽丝、盘丝
         在一条无中生有的丝线上游荡

         它跑跑,停停
         回头恶狠狠地瞪着我
         粘牢在黄昏的视网膜上

        在失去意识的梦中
        我是自己的猎物那可怜的空壳(《蜘蛛》)
         而《蜘蛛》读来更让人惊恐不安,种种凡俗事像如同一张大网牢牢地粘住诗人,令其无法挣脱、动弹不得,只能成为蜘蛛口中的美餐。当诗人被蛛网缠绕,蜘蛛便用自己的毒液来麻痹它的猎物,渐渐地,诗人失去了自己的意识,血肉被蜘蛛吸食干净,成为可怜的空壳,这里的蜘蛛完全成了阴险、狠毒、邪恶的代名词。对于现代人而言,身处钢筋水泥的都市森林中,忙碌的人群,拥挤的车流,快节奏的生活拉开了人们之间的距离,城市的繁华之中夹杂着人际关系的冷漠和猜疑,一种被排斥在外的孤独感便油然而生。古马说过:“自然的荒凉并不可怕,真正可怕的地方其实是在都市当中,在都市的滚滚红尘中,—个人太渺小,根本不值一提。但是,在大自然当中,你就容易回到自身。回到人性当中。”[3]挥之不去的孤独情结造就了古马那雍容博大的心,在孤独中静悟、静观自然之美,把自己的审美感受融入诗句之中,使语言富有穿透力,用悟性化解孤独,使诗歌富有灵性和哲思。
        有一粒盐,不再去想和一条鱼结伴游走的海洋
        有一滴露水,一声鸟鸣、一缕阳光
        真的可以淡忘与一个人或者一个世界相关的一切了
        是的,一颗星正在教我忘记
        教我如何独自摆脱全部的黑暗(《忘记》)
在饱尝了尘世带来的孤独之感后,诗人徜徉于大自然中,心灵更加细腻,借助于种种自然事像来排遣孤独的同时,又超越了孤独。在自然与尘世之间悠然摆渡,荣辱不惊,用诗歌追求美好,在世俗世界中维护自己的心灵家园。

           三、对死亡的诗性阐释

           生与死作为生命的两极和生命存在的两种自然状态,历来受到古今中外诗人们的关注。诸多现代主义诗歌大师,如艾略特、庞德、里尔克、叶芝等人都把生命和死亡作为终身思考和表现的主题。海德格尔在《存在与时间》里用理性的推理讨论了死亡的概念,并最终对人类无法避免的死亡给出一个终极答案:向死而生。哲学家柏格森认为生命的本质就是时间之流,即纯粹的绵延。时间常流,生命常新。强烈的生命意识必然表现为强烈的时间意识。 从本质上说,生命意识就是对生命进程中时间流逝的一种感悟,是对时光易逝、生命难以长久的一种内心的体验。作为生命意义探索者的诗人对生与死有着敏于常人的感受,死亡是生命的一部分,只有正视死亡才能珍惜生命。古马的诗洋溢着对生命本质的关怀,贯注着对生命意义的思考。诗人凝视死亡,书写生命,对生死有着独特的追忆和探索。但诗人对生死的关注不同与哲学家冷峻的充满哲学意味的理性思辨,而是审美的诗性阐释,对生命无常、人生短暂的切身体验、对逝去亲朋的怀念和生命诞生的礼赞。

        我把一枝花搁在你墓前
        鸟雀暂去别处说话

         我把三杯酒洒在风中
         土地愈发沉默

         我把响头叩在地上
         落日领着你身后青山
          走下地平线去

           走回家去(《墓前》)

           拜伦说过:“人生好比一面鼓,一边走着,一边敲着,一步一步走向坟墓。”人生短暂,生命无常,生与死本是一对孪生兄弟,这是每个生命无法抗拒的自然规律,从容地面对死亡是人生的一种境界。站在墓前,无需语言,送上一朵花,斟上几杯酒,吵人的鸟雀请去别处,给我们留下一些独处的时间吧!无需华丽的辞藻,只有朴素、率真的语言和一颗诚挚的心,还有淡淡的忧伤和怀念。

        我没有什么可送你
        这些落叶 这些丹枫白露
        还有在秋天的廊檐下
        和雨水说了一宿话儿的破瓦盆
        一切来自天地人心的东西
       统统归于一只虚无的手
       连你梦中一颗纽扣的光泽
       于今你也踮着脚尖交了出去

       酒樽盈盈,花雕微温
       记得那年初春我们相对饮酒
        你腮上红晕如黄河晴云
        你欣喜地说:我已念佛
        已学会放下……
        于今你嘴唇已冷,冷如
        一棵积雪的云杉

        站在痛苦的边缘
        站在
        你闪身消失的地方
        那棵没有影子的云杉
        雪粉簌簌
         渴望着太阳的爱抚(《归去——悼念一位年轻的朋友》)

         古马对死亡的审美阐释,在这首诗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表现。对于已在天国的友人,诗人想到的是那年初春两人的对饮,酒樽、花雕,伴着淡淡的微醺,送给他来自天地人心的东西,惟愿那没有影子的云杉能得到太阳的爱抚,依然拥有美酒和一颗虔诚向佛的心。这样的诗,虽在写死亡,但完全不令人恐惧,只觉诗中环绕的是脉脉的温情,生命的温热在死亡冰冷的映衬下熠熠生辉。“被雪覆盖的冬小麦/那些地底下的人/愿他们睡得甜美/永远不再醒来(《雪乡》)”;“高高的白杨/深深的井/风中睡着我的母亲/麻雀忙碌/鸽子念经/白天的白杨下/睡着我的母亲……月光哗哗/高高的井中/藏着母亲的银顶针/深深的树下/埋着太阳的铜汤匙(《古城谣》)”; “堂屋的灯光/夜里深坐的亲人们/还在说着远行的人吗/回来了/终于回来了/ 那怯生生的亡魂 悄悄推开院门的手 /突然被一道闪电 镀上耀眼的白银/ 生不带来死不带去 /回到人间的/ 只是一场情义/ 润物细无声的雨水/ 汇合那倾泻的灯光 慢慢地流吧/ 从不同方向流进 这庭院里熟悉的菜地(《夜雨——纪念1997年3月8日去世的祖母》)”。以死亡为载体,通过对死亡充满诗意的解读,诗人表达的更多是对生命的真挚关爱、对人间真情的深沉呼唤和生命存在的诗情向往。死亡是一种基本的生存形态,意识到死亡的不可逃避,才能更珍惜生命的可贵。热衷思考生存意义的诗人虽在描述死亡,而真正的内核却是对生命的终极关怀。
       四、结语
       宗白华先生曾经指出:“艺术为生命的表现,艺术家用以来表现生命,而给予欣赏家以生命的印象。”[4]古马的诗歌正是他的心灵史,是诗人生命和自我的写照。剥离了给诗歌缠绕的层层外衣,擦拭去给诗涂染的层层油彩,我看到的是感觉的灵妙捕捉,感受到直逼生命本体的语句对心灵造成的巨大震颤。古马的诗不是写出来的,而是从他的生命深处自然流出来的。对生命的深度介入与思考让古马的诗歌拥有了触动人心的犀利灵光。古马的诗能够穿透黑暗、探索光明,进而到达生命与精神的隐蔽之所。在浪漫式微、诗情失落的社会氛围中,还有古马这样的诗人在思考,在吟唱,对于读者而言,是多么的幸运。诗人才旺瑙乳写过:“古凉州/青蛙在叫/古马/古马。”但愿青蛙都在呼唤的诗人再为我们写下更多值得一读再读的诗歌。


注释:
[1] 郭沫若:《郭沫若学术文化随笔》,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6年版,第3页。
[2] 古马:《创作自述. 用诗歌捍卫生命》,《诗刊》2000 年,第一期。
[3] 古马:《古马访谈》,《诗生活》2002年,第八期。
[4] 宗白华:《宗白华全集》,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 1994年版,第560页。

作者简介:韩颖莉;1980.10—,女,河南大学文学院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
责任编辑:系统管理员
扫描二维码以在移动设备观看

诗讯热力榜

  1. 以诗为媒,续写“山乡巨变”新故事
  2. 当好乡村娃的“大先生”
  3. 王二冬的快递诗生活:于时代洪流中探寻微光
  4. 每日好诗第425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5. 关注乡村与灵魂之爱:也人诗集《向南不惑》品读会举行
  6. 第422期“每日好诗”公开征集网友评论的公告
  7. 每日好诗第425期(旧体诗)入围作品公示
  8. 2024“春天送你一首诗”征集选 |第十辑
  9. 每日好诗第424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10. 2024第二届“天涯诗会”征稿启事
  1. 中国作协召开党纪学习教育动员部署会暨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扩大)会
  2. 每日好诗第424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3. 每日好诗第424期(旧体诗)入围作品公示
  4. 除了诗歌美学,还应强调诗歌力学
  5. 细节是诗意生成和传达的强大动力
  6. 2024“春天送你一首诗”征集选 |第九辑
  7. 致敬巨匠,百年诗情!北京法源寺百年丁香诗会今日开幕
  8. 第421期“每日好诗”公开征集网友评论的公告
  9. 海峡两岸诗人在漳共品四月诗歌诗与城市光影——2024闽南诗歌节在闽南师范大学开幕
  10. 2024年橘花诗会诗歌征集获奖名单公示
  1. “东京梦华 ·《诗刊》社第40届青春诗会” 签约仪式暨新闻发布会在京举办
  2. 东莞青年诗人展之三:许晓雯的诗
  3. 2024年“春天送你一首诗”活动征稿启事
  4. 屈子行吟·诗歌之源——2024中国·怀化屈原爱国怀乡诗歌奖征稿启事
  5. “唐诗之路,诗意台州”第八届中国诗歌节诗歌征集启事
  6. 东京梦华·《诗刊》社第40届青春诗会征稿启事
  7. 每日好诗第419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8. 《中秋赋》中心思想
  9. 每日好诗第420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10. 中国南阳·“月季诗会”采风作品小辑
  1. 中国诗歌网开通“《诗刊》投稿专区”
  2. 《诗刊》征集广告词
  3. 清新旷达 笔底无尘——读温皓然古典诗词
  4. 同舟共济,以诗抗疫——全国抗疫诗歌征集启事
  5. 关于诗和诗人的有关话题
  6. 赏析《不要温和地走进那个良夜》
  7. 公告:中国诗歌网“每日好诗”评选相关事宜
  8. 寻找诗意 美丽人生——上海向诗歌爱好者发出邀请
  9. 以现代诗歌实践探寻现代诗歌的本原
  10. 首届“国际诗酒文化大会”征稿启事 (现代诗、旧体诗、书法、朗诵、标志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