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刊》一月头条诗人:王自亮

2018年1月第1期 (总第1期)

作者:王自亮   2017年12月28日 13:00  中国诗歌网    8830    收藏

编者按:

为展示更多优秀诗人的优秀作品,增强各大诗刊在网络上的影响力,中国诗歌网与《诗刊》、《星星》诗刊、《诗歌月刊》、《诗选刊》、《扬子江》诗刊、《诗潮》、《诗林》、《绿风》、《草堂》等主要诗歌刊物合作,共同推出“头条诗人”栏目,每月分别推荐一位“头条诗人”,以飨读者。第一期推出的是:《诗刊》2018年1月头条诗人王自亮。


微信图片_20171228093335

1-1


王自亮(诗人主页),1958年出生。浙江台州人。毕业于杭州大学中文系。1982年以来,先后担任职员、媒体人、职业经理人,现为浙江工商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1978年开始诗歌创作。1982年参加“诗刊社”第二届“青春诗会”。著有诗集《三棱镜》(合集)、《独翔之船》、《狂暴的边界》、《将骰子掷向大海》、《冈仁波齐》《浑天仪》等,诗歌入选《青年诗选》(1981-1982)、《朦胧诗300首》,多种全国诗歌年度选本,并著有随笔集、批评集和财经著作。诗歌作品多次获奖,包括首届中国屈原诗歌奖、诗刊首届中国好诗歌提名奖、第二届江南诗歌奖等,部分作品翻译成英语、西班牙语。



诗作选读


长江传:诗篇(1979-2017)


1         
  卷一:1979


这是我第一次看见长江。它的湍急、阔大和包容,瞬间就征服了我。

         ——题记


Ⅰ 阳光下会发亮的波涛


在我湍急的血液里,

有无数个深深的漩涡。

随着那甲板的摇晃,

我投入长江每一片波涛,

浑浊的、不羁的,阳光下会发亮的波涛。

就这样,长江流淌着我的心事。


我的目光波动着。往事

像一只海鸟迅速划过船尾,

留下交织着痛苦和欢乐的浑沌世界。

生命奔腾着,拍打深褐色石崖,

搅动雄浑的号子,融进雨夜之歌,

我与长江一起走向更多的壮阔。


接近长江,人的命运得以开启,

我转向船舱,眼睛里仍是层层波影。


Ⅱ 另一片土地


我的目光移动。前方

布满橘红色、紫色光斑,

身后是泛着泡沫的航迹。

我在长江上奔走,承担全部的历史和未来。

心碰擦着波浪,那些巨大的喧哗,

淹没了世界每个角落的声响。


就这样,我在长江上走过,

那是一个盛夏的日子,朋友们

背上洗得发白的挎包,扶着银色栏杆。

经过沿岸无数个港埠

和堆积着记忆的赭红色沙洲。


这片令人晕眩的土地,

有着无限想象力,当桅杆

像红高粱一样无拘无束地起伏生长,

当船上抛来的缆索套住铁桩,

像捆住一个麦束,系住坚实的来年,

我激动得像一个收割中肌腱鼓起的农民。


Ⅲ  真切的世界


四等舱是个嘈杂的世界,

只有那布满皱纹的安徽农民静坐着,

在角落里吱吱地抽烟,

像长江轮上的烟囱一样吞吐不息。

我走进这个喧闹的地带,

绕过竹筐和篾箩布下的礁石,

与这些旅客真诚地攀谈。

数不清的生活在我身边流过,

这里同样村落毗连,波浪迭起。


我倚靠着简单的行装,

周围是杂色的人群。

那个穿着蓝色劳动服的工人,

正翻开一册连环画,饶有兴味地看着。

一个难得的余暇日子,就像

江心的沙土堆,布满舒心的绿色。

在长江他生活得如此惬意,

生活中他深沉如一条江河。


Ⅳ、漂流与传奇


这儿,依然是我的长江。

在一个星斗稀疏的夜间,

我漂流在航标明灭的江面。

江风搅动着启碇时的汽笛声,

裹住两岸的万家灯火,

只有涛声叙述着英雄的古老传说。

每一片波涛都是一个人群,

整个民族层层叠叠朝我涌来。


我站在甲板上,无法平息心情,

踩着每一片历史狂澜,投入长江,

心境从未像今夜一样宽阔。

多少年后,这依然是我的长江,

我依然属于任何一个浪涛,

只是更浑浊了,带着被搅动的心事,

只是更急促了,怀着走向阔大的愿望。


1982年4月7日,浙江台州


2         
  卷二:1983


这一年,我和诗人、画家同伴走了大半个中国,然后我们从岷江开始,顺流直下,直到九江、上海。 我读到了一部历史:它的曲折,它的多种面目,它不顾一切向着大海奔涌的气势,以及:死亡与新生。

           ——题记 


Ⅰ 岷江奔流

 

棕色的岸

雪水奔流,被暮色追赶的羊群

奔流

都江堰使它晕眩了

     温驯地走进红色盆地

 

滔滔无已的人群

一代代、一代代江水似的流逝

江水般涌来

伴随着阳光、歌谣和激情

 

千百年来

这样流着

不舍昼夜,时而平缓,时而湍急

 

乐山下的三江口

大渡河和青衣江加入岷江

像无所顾忌的一代

来到新的世界

 

唯见傍山依水的石刻大佛

如此安详,微垂眼帘,凝视远方

汇集了世代的目光

使顺流而下的木排

成为一种延伸的愿望

 

Ⅱ、宜宾

 

老远看到

宜宾在招手

 

厚浊的波浪

在石级上留下褐色的痕迹

 

老樟树盘根错节宜宾从树根出生

齿锯形的屋顶折扇似的门窗背竹篓的川人

风从青藏来酒自泸州来货从重庆来

金沙江与岷江在此汇合

长江诞生于宜宾之怀

 

数不清的店铺

数不清的人

街巷呈辐射状

所有的人都觉得长江从脚下开始

 

Ⅲ、嘉陵江的黄昏

 

波浪像合唱团的全体歌手

深沉地吟哦起来

 

夏天。烘热的江风

桅樯在余晖中闪光

像不败的旗帜沐于血泊

山城两岸灯光闪烁

发出会心的问候

最后一批装卸工歇息了

嘉陵江静静地流入黄昏

 

衣襟飘飘,随风进入夜色

岸边人家搬出躺椅

涛声时时融入江声

做一个怪味胡豆之梦吧

号子隐隐,船只匆匆

嘉陵江的黄昏成为起伏的江面

 

暮色四合

嘉陵江深沉地吟哦起来

 

Ⅳ、万县之夜

 

山城。巨大的礁石

傍晚时分,轮船拢岸

人群潮水般涌上来

哦,湿淋淋的万县之夜

 

竹篮里的橘子,背篓

川藤制成的靠椅

还有无价的风、群星

市声喧哗,使人忘记背后是长江

仿佛从另一个世界归来

重温亲切的往日

旅行包,变得鼓鼓囊囊

 

号子依稀传来,街上行人散去

(找个旅馆。该歇一歇了)

……还是号子,伴以悠远的江声

仿佛万县是号子的故乡

 

就凭这夜色、涛声和号子

去“知青旅社”投宿时所走过的

陡峭的街

街头摆地摊的小姑娘

结识了单纯如民谣的万县之夜

 

Ⅴ、三峡魂魄

 

不知曲曲折折的江风从何而来

因何而遁

鹰嘴般的巉岩上

有几间瓦顶木房散落

当黄昏歌谣一般从东方传来时

峡谷里亮起灯标

夜雨刻骨铭心

天明时等待一艘小小的货船

 

风箱峡

石缝里遗留悬棺数具

尚系于百丈悬崖

注视着夔门激浪

先民们一生漂浮无定坎坷不已

对峙的陡壁

布满了老年斑一样的风蚀痕迹

 

大山大水

浊波浊浪

巴蜀之地峰峦纵横江河贯注

船过白帝城秭归再经石宝寨

岁月流失,天空依然如带

传说和故事在每片跳动的阳光里闪烁

云里雾中,神女峰凝为信念

惟不见昔日的青滩泄滩崆岭滩

哦,光阴不居,号子失落

纤绳绷作柔韧的电缆

 

Ⅵ 葛洲坝一瞥

 

恢宏的铁青色大坝上

红色吊塔耸立

闸门再次缓缓合拢

 

工地列车开过

窗口闪过白色藤帽

毗连的厂房以波浪的方式朝东方涌去

 

轮机轰然转动,光芒四射

高于地平线的工地上

堆放着黄沙钢筋和灰色碎石

压路机和推土机以不同的步履开过来

一场新的对话即将开始

从采石场开凿词汇在转炉提炼语言

人与自然

      卓有成效地对话

弧光耀眼地闪动起来

 

葛洲坝,挽江河以民魂之巨轭

 

Ⅶ 汉关钟声

 

红浪震颤于巍然之钟声

江面辽阔无涯

深棕色的帆遮蔽了城市之光

 

沙鸥滑翔,啄食江上跳动的光

伫立船舷,衣角旗帜般拂起

逍遥之乐满襟满怀

两岸铁塔林立,驳船摇摆

三城脉脉相瞩

忧郁再次付诸泡沫汉关钟声悠悠

岁月悠悠

 

Ⅷ 插曲:黄州怀想

 

船过黄州

倚仗听江声,荷锄东望

故国神游,不思量,自难忘

从蜀国到楚天

道路变得曲折

情怀变得旷达

 

生死两茫茫,此身非我

大江流日夜,寄生江河

黄州可置羽扇

 

Ⅸ 上海港

 

万国旗徐飘。阳光

颤动于汽笛之声

巨吼。一切从尾声开始

海上的咸涩不折不扣地

飘来,使所有的船只欢快地摆动

海!结束一切苦难的海

如何动人心魄,如何涵浑博大

终于,长江变得十分宁静

使命解除,游牧生涯了结于海的蒙古包

没有痛苦,没有恋情,甚至后浪不知前浪之踪

就这样,在死亡中获得新生

哺育更多的生灵,围绕更宽的土地

风暴之前,帆在招展,大片褐色的滩涂

哦,一切从尾声开始

 

1983年秋天,写于四川,长江轮,上海 


  卷三:2015


57岁了,我又来到长江。溯游从之,我借着诗刊“青春回眸诗会”提供的机会,考察了玉树、巴塘草原和三江源,通天河再次令我眩晕,仿佛与长江有关的这些事物都有着“催眠术”,且令我悲欣交集。多次访问良渚的史前文明遗址,还想起了此前去过的三星堆,那些玉琮、三足玄鸟与青铜树,给我以巨大的昭示。未来感就是这样产生的。我必须为自己发明一个长江。长江进入我的梦境,我成为长江的一片波涛,并开始自我叙述。                                                 

——题记


Ⅰ光芒闭环     


眼睛竖向生长的“纵目人”正在观察天空

发现太阳每次沿着一棵树升起

又沿着另一棵树木

慢慢地落到深渊

那时,光芒形成一个闭环

黑暗到来,玉鸟紧随其后


三星堆,青铜神树在灯光下继续生长

呼应着良渚博物馆黑陶片上刻画的

兽形符号,三足玄鸟


异样突出的眼珠,为太阳而生

为值得关注的事物聚焦

人的眼睛伸出或缩回,意味着

太阳升起,或落下


隔着整条长江,隔着石头、稻谷和宝塔

隔着同时生长的文明,隔着大片芦苇

隔着灾祸、祭祀和背影


——纵目远眺


Ⅱ 站在冰碛石上


站在冰碛石上,我看到了七十二条冰川

楚玛尔河旁,棘豆、点地梅和毛茛

遮蔽了被击毙的盗猎者尸体

雪豹是一种传说,而白唇鹿和马麝

在远处,营帐隐现


在巴塘草原,阳光像一位卓越的匠人

雕刻着马匹和群山,通天河

通向鹰、青铜太阳轮和红景天

通向冷酷的荒芜之地


一束树形光柱在头顶缓缓升起

国王骑着一只灰色秃鹫,来到岭地

于青天之上挥动霹雳


谁在掌管光明、水和食物

谁融化了灵魂的冰川

谁就是长江统领者


在三角洲,在一片混凝土、玻璃和大理石丛莽之中

在人造光芒与性交织的街角

在马林巴和爵士鼓彼此穿越的音乐长廊

在证券公司,扬子江开始新叙事


长江,推动着金箔虎形器与青铜面具混成

玉鸟流苏成了一个建筑群的名称

金沙丽水逶迤成名利场的声浪和鸡尾酒


站在冰碛石上,我将七十二条冰川,和自身

投入瘦西湖游船激起的涟漪

和拱宸桥的欲望中


Ⅲ 青铜鸟


青铜树上的九只鸟飞走了

在鱼鹰和鸬鹚反目为仇的时刻

在阔叶林、砂砾石和灰岩亲密拥抱的时刻

九只青铜鸟却不知所终


湖广会馆、蒸汽船和被称为“老鬼”的船工

进入了另一个界面,书和影像的世界

三峡被构建成反传说与宰制

人固然高于鱼鳖,生活却破碎成黑色泡沫


此刻,谁是新大禹,谁在凿石安澜

谁在都江堰建立水的人造秩序

谁将鄱阳湖的白鹭赶入无以名之的乌有乡


九只青铜鸟:九个故事

九次荆江分洪,九级台阶,九条性命


汤显祖,正犹豫于县衙后院:去审理案子

还是写作戏剧?长江

徘徊在变脸与黄金面罩之间


三千年过去,纵目人安在

目眇眇兮愁予。横大江兮扬灵。盛礼兮会鼓

江水起伏,如同良渚黑陶片上的三足鸟

朝天空踮起足蹼,拍击大船


九只青铜鸟,正站在河姆渡

黎明的独木舟上,眺望——


2017年4月15日,杭州

                                             

  卷四:2017


8月,我来到了太仓,长江与海在这里交换着目光,浑然一体。郑和下西洋的那张航海图,被长江的风和不远处海的咸腥气息所掀动,新的对话开始了。生活具备了长江的所有特征:速度、力量与美感。如此慷慨地,长江赋予我以语言、精神与叙事能力,仿佛获得了爱丽丝奇境漫游记的神奇,却更深刻和广袤地见证着这一切。

   ——题记


Ⅰ 咫尺波涛

 

夏日,炽热的风穿过蓟草与阴影握手。

人的视线在积雨云下舞蹈,大江

是另一种道路,带着声音、形状和力度,

亿万年来,都像此刻一样筹划大地。

水的编年史,风的地方志,建筑群

围住人物、语言和事件,空气是边界。


甚至,还没有看到长江,我就听到了它——

气象浩大的事物,凭借鹰、语言和神秘感

启示着人和星辰。波涛之上是船,之下是鱼,

风在木麻黄树丛中穿梭,大海被刺绣。


Ⅱ 方向与道路


丝绸向西北,船朝东南。

太仓乃郑和之起点,敦煌是飞天的肇始,

在江岸,我看到了两条相反的道路。


相反的道路是同一条道路——

香料与瓷器在意识深处晃动,

鹰在上海,藏羚羊从冈底斯奔向南京。

西湖,倒映着撒马尔罕的市集,

扬州烟花装饰了回鹘文经书残卷,

郑和下西洋带回长颈鹿、斑马与鸵鸟,

以替代麒麟,海禁松动于祥瑞。


对话即道路。青铜时代的卜辞就像

“无垠的野牛皮为女巫涂上大色块”[ 洪迪《长江》中的诗句,见《超越存在》322页,作家出版社。],

而21世纪是力与美的抽象。

人工智能、网络与防浪堤的圆柱,

机器人和芯片,安排了生活、交换和财富。


Ⅲ 变奏:太仓,六国港口


海上漕运,补给船队;水军云集,满眼商人。

“三月开洋春正好”。胸襟渐开,鸥鸟凌空。

码头开启了传说与交往,市井的空间,戏剧的锚地。

更有那海客带来两大箱奇闻——

说的是鲁密亚,在柱子与商店之间,竟然有

一个黄铜制的河床,船舶直接开到做买卖的店铺前。

还有,亚历山大的灯塔上端悬挂着一面镜子,

人坐在镜子的下方,可以

隔着海洋从镜子里看见别国的人。


Ⅳ 沪杭线上


高铁如疾风,玉鸟啄食光芒,

太阳的赤陶在天空旋转、煅烧。

无法设想,大象耕地,鸟儿吞咽虫卵,

这片潮湿而错落的土地

被人一次次翻耕,分割,蒸熏,炙烤,

最后呈现出陶片的光泽。


人与建筑,大地上的雕像。

眼光随着山势起伏,祭台与稻作

让人的身体与精神同时惬意。

城市是河流的儿子,上海

乃长江之子,三角洲是他的襁褓。

玉镯、丝绸、漆绘陶器骤然兴起,

斧钺失落,手臂与爱环绕,

大理石映衬了铜像、思想和身影,

故事开始之处是忧伤的尽头。


此刻人们在额上雕刻花纹,染黑牙齿,

企图在大街和舞台上重构时间。

从远处看,良渚这个文明的遗址

是玉的合围,灰陶的驰骤,石斧的列阵。

与此呼应,上海混茫如大海——

人、意志和秩序的海,昼夜起伏,

落地玻璃窗映射睡莲、陶壶与玉琮。

一个梦搅动水面,玉鸟惊飞,

地铁延展,掘进机书写褐色诗篇。


Ⅴ 副歌:广玉兰涅槃


你的凋谢是一场雪,一次完美的转世之举。

而今雪已融化,花瓣被揉成纸屑,树干成为戏台。

楼兰转世为杭州,或上海,

可见,转世是另一次诞生。

我们真的不知道——

你的涅槃是否彻底去死?

此刻,雪有了塑像的气息,纸屑已化为灰烬。

唯有白色花朵,死后

成为不可雪藏之雪。

  

Ⅵ 对长江说些简短的话


一个人构不成长江,一群人也构不成。

亿万人的生活,亿万年的流动:开辟、探寻与穿越。

爱、荣耀或失败,猛兽和人搏斗,兴衰起伏,

长江并不介怀,却为一个孩子清洗泪痕,

为一株稻谷,一次伤害,一个意外顿生悲悯,

以一江之水浇灌之,苏生之,复原之。


长江是文明的原型,从农耕到工业到智能时代,

长江是政治。在解构中建构:水的力量,水的灾难,水的宁静。

水是长江的隐喻。长江是水的个案。水的本身。


不,长江是长江本身。

当我看到重庆朝天门延伸到水中的石级,

当我看到青衣江上吸着旱烟的船老大,

当,我看到都江堰,看到黄浦江游轮,

我仿佛看到了长江的宗谱。


长江溢出长江,长江冲决长江。

只是流动,只是满溢,只是回落,只是冲击。

每一分钟的长江各不相同。


远离长江的人,也与长江有关,

只要他是中国人,无论住在南方还是北方,

生活在博茨瓦纳还是波士顿。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长江注释了易经,撰《易》者注视着长江。


长江书写,以汉文、佉卢文、回鹘文、西夏文,

以字喃、水书、布依文、哈尼文、苗文,

以波浪、黄沙和白暨豚,疯狂与静谧,

以朦胧的光焰、岩石的夜晚、琥珀的白昼,

以矛与盾,灵与肉,激情与理性。


以亿万年的工作,来刻画大地,催生城市,创榛辟莽。


长江是魂魄、肉体和气息。

长江,人的镜像与本体。

长江是长江自身,也是你和我。


 2017年10月31日,杭州

责任编辑:牛莉
扫描二维码以在移动设备观看

诗讯热力榜

  1. 张宏森:在新时代山乡巨变中开辟文学的广阔天地
  2. 东莞青年诗人展之五:莫小闲的诗
  3. 2024第二届天涯诗会新闻发布会在京举行
  4. 关于举办“诗颂担使命 歌咏砺初心” 第四十一届全国大学生樱花诗歌邀请赛的通知
  5. 牛庆国诗集《哦,黄河》新书分享会在兰举行
  6. 每日好诗第419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7. 带着飞呀飞的童心,诗人高凯来汉与小读者分享
  8. 王珂教授研究出的柔美巧怪新诗语体构建策略产生影响
  9. 每日好诗第419期(旧体诗)入围作品公示
  10. 第416期“每日好诗”公开征集网友评论的公告
  1. “唐诗之路,诗意台州”第八届中国诗歌节诗歌征集启事
  2. 铸就新时代文学新辉煌
  3. 每日好诗第419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4. 2024“春天送你一首诗”征集选 |第三辑
  5. 中国作协召开党组书记处(扩大)会议 传达学习全国两会精神
  6. 2024“春天送你一首诗”征集选第四辑
  7. 第416期“每日好诗”公开征集网友评论的公告
  8. 2024年“春天送你一首诗”活动征稿启事
  9. 东莞青年诗人展之四:孔鑫雨的诗
  10. 每日好诗第419期(旧体诗)入围作品公示
  1. 2024年“春天送你一首诗”活动征稿启事
  2. 中国作家协会致全国作家和文学工作者的新春贺信
  3. 每日好诗第415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4. 2024年橘花诗会诗歌征集启事
  5. 最后的高音:论吉狄马加 | 《作家》24年2月号
  6. 每日好诗第415期(旧体诗)入围作品公示
  7. 新华社特稿丨习近平:文化传承创新的引领人
  8. 每日好诗第416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9. 第413期“每日好诗”公开征集网友评论的公告
  10. 每日好诗第414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1. 中国诗歌网开通“《诗刊》投稿专区”
  2. 《诗刊》征集广告词
  3. 清新旷达 笔底无尘——读温皓然古典诗词
  4. 同舟共济,以诗抗疫——全国抗疫诗歌征集启事
  5. 关于诗和诗人的有关话题
  6. 寻找诗意 美丽人生——上海向诗歌爱好者发出邀请
  7. 赏析《不要温和地走进那个良夜》
  8. 以现代诗歌实践探寻现代诗歌的本原
  9. 公告:中国诗歌网“每日好诗”评选相关事宜
  10. 首届“国际诗酒文化大会”征稿启事 (现代诗、旧体诗、书法、朗诵、标志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