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狄马加:习近平文艺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的又一次飞跃

作者:吉狄马加    2018年02月06日 09:04  中国艺术报    1916    收藏

习近平文艺思想

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的

又一次飞跃

吉狄马加


党的十九大概括和提出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并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被郑重写入党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又一丰硕成果,为发展马克思主义作出了中国的原创性贡献。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一个宏大、广博、丰富、系统、完整的整体,毫无疑问,习近平文艺思想是其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是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毛泽东文艺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理论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文艺理论,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历史方位、社会主要矛盾实现转化的历史时期进行的理论创造。习近平文艺思想既与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毛泽东文艺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理论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根据新时代的新问题、新经验、新现象,做出了新的分析,在理论上进行了新的概括,形成了一个逻辑严密、内在统一的科学思想理论体系。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有关文艺的讲话和论述,共同构成了习近平文艺思想,这一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重要文艺思想,不仅完整地勾勒了21世纪中国的马克思文艺理论形态,而且深刻地指明了21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发展方向和前进道路。这是马克思文艺理论中国化的又一次飞跃。


在2015年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总书记明确地提出“发展21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习近平总书记说:“必须高度重视理论的作用,增强理论自信和战略定力,对经过反复实践和比较得出的正确理论,要坚定不移坚持。要根据时代变化和实践发展,不断深化认识,不断总结经验,不断实现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良性互动,在这种统一和互动中发展21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发展21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只有在超越中国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并开创崭新历史阶段,才能真正完成。而“发展21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自然包括发展21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这是局部和整体的关系。它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高度来强调文艺的“不可替代”作用,认为“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这就给21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铺展了新的背景和底色。它要求“广大文艺工作者要从这样的高度认识文艺的地位和作用,认识自己所担负的历史使命和责任”,同时又“必须把创作生产优秀作品作为文艺工作的中心环节,努力创作生产更多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体现中华文化精神、反映中国人审美追求,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有机统一的优秀作品”。这不仅强调了作家艺术家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而且指明了21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发展的动力之源。“社会主义文艺,从本质上讲,就是人民的文艺。”习近平总书记对“社会主义文艺”概念的重申和界定不仅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艺观,而且把握和规定了当代文艺的发展方向。作为当代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最新成果,习近平文艺思想深刻地阐述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坚定文化自信,树立新的文化观以及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确定文艺发展的新方向的深刻内涵和重要意义。


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是习近平文艺思想的核心。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社会主义文艺,从本质上讲,就是人民的文艺。人民需要文艺,文艺需要人民,人民是文艺创作的源头活水,一旦离开人民,文艺就会变成无根的浮萍、无病的呻吟、无魂的躯壳。文艺要热爱人民,有没有感情,对谁有感情,决定着文艺创作的命运。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要把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作为文艺和文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人民作为文艺表现的主体,把人民作为文艺审美的鉴赏家和评判者,把为人民服务作为文艺工作者的天职。人民生活是一切文学艺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创作源泉。人民既是历史的创造者、也是历史的见证者,既是历史的“剧中人”、也是历史的“剧作者”。把人民作为文艺表现的主体,把人民作为文艺审美的鉴赏家和评判者,把为人民服务作为文艺工作者的天职。


“人民”一词古已有之。在中国古籍中,人民一般泛指人,如《管子·七法》:“人民鸟兽草木之生物”;也指平民、庶民、百姓,如《周礼·官记·大司徒》:“掌建邦之生地之图,舆其人民之数。”在古希腊、古罗马,柏拉图、亚里士多德、西塞罗等人的著作中也使用过人民的概念,但它是指奴隶主和自由民,不包括占人口大多数的奴隶。近代以后,“人民”的概念被广泛使用,但往往与公民、国民等词混用,泛指社会的全体成员。马克思主义诞生后,人民这一概念才有了科学的和确定的含义。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民是一个历史的、政治的范畴,其主体始终是从事物质资料生产的广大劳动群众。但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历史时期,人民这个概念有不同的内容。人民性最早是马克思于1842年4月在《莱茵报》编辑部工作时提出来的,他指出,“自由出版物的人民性……它的历史个性以及那种赋予它以独特性质并使它表现一定的人民精神的东西,——这一切对诸侯等级的辩论人说来都是不合心意的”。马克思认为,报刊应该“生活在人民当中,它真诚地和人民共患难、同甘苦、齐爱憎”。中国文学中的人民和人民性概念从五四时期才从俄国传入中国。普希金、别林斯基、杜勃罗留波夫、车尔尼雪夫斯基、赫尔岑都使用过“人民性”。在批评家别林斯基那里,人民性的内涵是“一个国家最低的、最基本的民众或阶层”;而具有人民性的文学是以这一阶层的人的生活为关注对象——而不是以“有教养的上层阶级”为对象,即“人民性”是相对于“贵族性”的。杜勃罗留波夫在《俄国文学发展中人民性渗透的程度》中,从反映人民大众——主要是农民——的真正处境和卫护人民利益的观点,考察了俄国文学的发展过程。


在中国,毛泽东同志1944年所做的演讲《为人民服务》,最早提出“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毛泽东在演讲中说:“我们的共产党和共产党所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是革命的队伍。我们这个队伍是完全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而工作的。”在《论联合政府》中,他再次强调:“紧紧地和中国人民站在一起,全心全意地为中国人民服务,就是这个军队的唯一的宗旨。”从毛泽东当时所提出的要求来看,应当说这是对革命军队新四军和八路军提出为人民服务的要求,是对广大革命工作者的要求。1942年,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提出了文艺“为群众”以及“如何为群众”的问题,最早将“为人民服务”的思想贯彻到文艺领域中,成为我们党的文艺方针和文艺政策,在我国文艺界产生了极大的影响。1979年,邓小平在《在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四次代表大会上的祝词》中最早提出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江泽民同志在第六次文代会、第五次作代会,第七次文代会、第六次作代会,胡锦涛同志在第八次文代会、第七次作代会,第九次文代会、第八次作代会上重申了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原则。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并作了重要讲话,在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并在2016年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的讲话中重申了这一原则。在以往的理解中,“人民”是一个集合概念或群体概念,习近平总书记着重指出,“人民不是抽象的符号,而是一个一个具体的人,有血有肉,有情感,有爱恨,有梦想,也有内心的冲突和挣扎。不能以自己的个人感受代替人民的感受,而是要虚心向人民学习、向生活学习,从人民的伟大实践和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汲取营养,不断进行生活和艺术的积累,不断进行美的发现和美的创造。”习近平总书记对“一个一个具体的人”的情感和爱恨的表述,继承并深化了“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是对群体概念的超越,即我们既重视作为群体的“人民”,也尊重每一个“具体的人”。“为人民”写作与作家艺术家的主体性是并不矛盾的,是辩证统一的。如果历史地看,“创作是自己的中心任务,作品是自己的立身之本”是一个崭新的提法,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我们党对作家艺术家主体性与创造力的充分尊重,这也是我们文艺事业发展繁荣的基础。但是另一方面,习近平总书记也对文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指出,“文艺是铸造灵魂的工程,文艺工作者是灵魂的工程师。好的文艺作品就应该像蓝天上的阳光、春季里的清风一样,能够启迪思想、温润心灵、陶冶人生,能够扫除颓废萎靡之风”。对于作家来说,“灵魂的工程师”是一项严肃的工作,也是一种精神与艺术上的事业,这与作家的主体性并不矛盾,而是辩证统一的。


习近平总书记集中从“以人民为中心”的内核来探讨社会主义文艺的本质特征,探讨社会主义文艺的实现方式和路径,开拓了21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发展空间。尤其值得重视的是,习近平总书记鲜明地指出了“能不能搞出优秀作品,最根本的决定于是否能为人民抒写、为人民抒情、为人民抒怀”;“文艺工作者要想有成就,就必须自觉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对人民,要爱得真挚、爱得彻底、爱得持久”。这把文艺作品优劣同对人民态度关联起来考察,张扬了唯物史观,可谓发前人所未发,不仅在文艺理论上是极大的创造,而且在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发展长河中也是极为罕见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只有坚持洋为中用、开拓创新,做到中西合璧、融会贯通,我们文艺才能更好发展繁荣起来”。习近平总书记对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视,对中华美学精神的弘扬,也极大地增添了文艺理论的“中国的”元素和精神内涵。这不仅出色解决了文艺理论上批判与继承的关系,而且为未来的文艺理论发展铺设了一块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基石。这是“21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发展的科学途径。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既深刻地把握了社会主义文艺的本质特征,又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文艺的根本价值取向。


定文化自信,树立新的文化观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增强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他还多次强调“中国有坚定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其本质是建立在5000多年文明传承基础上的文化自信”。2016年5月和6月,习近平总书记又连续两次对“文化自信”加以强调,指出我们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持文化自信。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的讲话上,习近平总书记对文化自信特别加以阐释,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其语境更为庄严,观点更为鲜明,态度更为坚决,传递出这既是文化理念又是指导思想。文化自信成为继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之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第四个自信”,这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近代以来,面对西方世界,中国人长期以来形成了一种落后者、追赶者的心态,对我们的文化、价值与生活方式缺少足够的自信。但2008年奥运会以来,尤其是十八大以来,中国人的文化自信越来越强,整体社会氛围和人们的自我意识也在发生变化,中国人正在变得更加从容自信,这是一个具有历史意义的变化。在这样的历史时刻,我们需要重新认识中国人的价值观,需要以艺术的方式讲述中国人的生活、情感与心灵世界,讲述中国人艰难曲折的历史、纷繁复杂的现在与前程似锦的未来。但是要完成这一时代任务,也对我们的知识结构、思维方式、审美感觉等各方面提出了极高的要求。要对近代以来构成了我们思维、美学无意识的庞大知识体系进行反思、清理,是一个系统的、长期的工程。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我们要对近代以来中国人的探索进行批评与反思,相反正是一代代中国人对马克思主义孜孜不倦的求索,才带领我们走上了民族复兴之路。我们要做的只是调整坐标,重建中国人的主体意识与主体性,以我为主,继续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型的融合创新之路。伴随着中国人文化自信的增强,我们不仅可以更加从容地面对西方文化,而且可以在新的问题视野之中,重新构造思维与感觉结构,对此我们还缺乏知识与心理上的准备,需要打破思维的惯性与惰性,突破知识结构的局限性,在新的变化中不断探索,重新认识中国,重新认识世界。而对于当代中国文学来说,只有具备这样的眼光与视野,只有具备坚定的文化自信,才能在时代的进步中凝聚中国人新的经验、情感与内心世界,做出无愧于时代与人民的探索。


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文化自信”既包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自信,也包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自信。我们有博大精深的优秀传统文化,它能“增强做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如“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精忠报国”的爱国情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意识,“舍生取义”的牺牲精神,“革故鼎新”的创新思想,“扶危济困”的公德意识,“国而忘家,公而忘私”的价值理念等,一直是中华民族奋发进取的精神动力。甚至我们正努力建设的小康社会的“小康”这个概念,也是出自《礼记·礼运》,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追求的理想社会状态。


我们有鲜明独特、奋发向上的革命文化。从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到雷锋精神、大庆精神、“两弹一星”精神,这些富有时代特征、民族特色的宝贵财富,脱胎于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又在新形势下不断进行着再生再造、凝聚升华,为我们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推进文化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到,相对于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精英化与学院化,中国革命文化与人民相结合的经验,对民族形式与大众化等问题的探索,无疑是更加值得重视与总结的。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继承与发展了共产党人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的思想,在新的格局中对文艺界的形势与问题做了分析与判断,指明了中国文艺的新方向。


我们还有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这是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是运用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所进行的文化创造。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明显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在短短几十年的社会主义实践中,我们创造了中国道路、中国模式、中国奇迹,这已充分说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一种有生命力的文化,是一种体现人类文明发展进步方向的文化。习近平总书记在历史转折的关键时刻提出“坚定文化自信”,一举扭转了170多年来中国文化的颓势与弱势,必将让中国文化获得坚持坚守的从容,奋发进取的勇气,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伟大民族复兴的高度 

   确定了文艺发展的新方向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的“文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为什么要高度重视文艺和文艺工作?这个问题,首先要放在我国和世界发展大势中来审视。我说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最伟大的梦想。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而实现这个目标,必须高度重视和充分发挥文艺和文艺工作者的重要作用。”习近平总书记是在民族复兴的视野中来谈文艺问题的,毛泽东面临的则是民族解放的迫切任务,这是他们出发点的不同,这也决定了在毛泽东的视野中,“要使文艺很好地成为整个革命机器的一个组成部分,作为团结人民、教育人民、打击敌人、消灭敌人的有力的武器,帮助人民同心同德地和敌人作斗争。”而习近平总书记的态度则更加从容,更加重视文艺自身的价值和规律。他指出,“衡量一个时代的文艺成就最终要看作品。推动文艺繁荣发展,最根本的是要创作生产出无愧于我们这个伟大民族、伟大时代的优秀作品。没有优秀作品,其他事情搞得再热闹、再花哨,那也只是表面文章,是不能真正深入人民精神世界的,是不能触及人的灵魂、引起人民思想共鸣的。”在此基础上,他也更加重视中华美学精神的传承,他指出,“我们要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弘扬中华美学精神。中华美学讲求托物言志、寓理于情,讲求言简意赅、凝练节制,讲求形神兼备、意境深远,强调知、情、意、行相统一。我们要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传承中华文化基因,展现中华审美风范。”如果说毛泽东的《讲话》是在抗战时期复杂的环境中提出了中国文艺的新方向,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则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民族复兴之时提出的文艺发展的新方向。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文艺”。市场经济是20世纪90年代以后发展起来的,对于中国人来说是一件新事物。在市场经济中如何为人民写作,这是我们在历史上没有面对过的新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鲜明地指出,“文艺不能当市场的奴隶”,这句话在文艺界广为流传,很是鼓舞人心。但是我们如果更进一步思考便可以发现,习近平总书记说的是“不能当市场的奴隶”,而不是不要市场。应该承认,市场经济有其内在规律,文艺作为产品也具有商品的属性,也要在市场上流通,在这个意义上,通俗作品有其存在的价值,但另一方面,文艺也具有精神性,具有表达与塑造人们情感与内心世界的重要作用。现在的问题在于,市场的力量过于强大,市场经济的规则破坏了文艺界内部的生态,人们往往忽视了文艺的精神性,在这种境况下,“不能当市场的奴隶”的提出具有现实的针对性。但是,如何才能不做市场的奴隶?除了提倡提高作家艺术家的个人修为之外,我们还需要营造一个良好的文艺生态,构建一种超越于市场之上的文艺评价体系。而这样一种文艺评价体系,便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只有建立起这样的评价体系,在市场的规则之外,我们才能对作家艺术家做出公正的评价。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与“不能当市场的奴隶”是相通的,是辩证统一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艺不能在市场经济大潮中迷失方向,不能在为什么人的问题上发生偏差,否则文艺就没有生命力……低俗不是通俗,欲望不代表希望,单纯感官娱乐不等于精神快乐。”“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并不是不要市场,而是要以一种“主人”的姿态——具有独特的思想与艺术品格——去进入市场,而不是以“奴隶”的心态去迎合市场。只有在这个意义上,我们才能更深刻地理解习近平总书记所讲的,“优秀的文艺作品,最好是既能在思想上、艺术上取得成功,又能在市场上受到欢迎”。这对于作家艺术家来说,是一个新的更高的要求。


文艺的创新和创新的文艺。习近平总书记重视文艺的创新,他指出“创新是文艺的生命”,“文艺创作是观念和手段相结合、内容和形式相融合的深度创新,是各种艺术要素和技术要素的集成,是胸怀和创意的对接。要把创新精神贯穿文艺创作生产全过程,增强文艺原创能力。”他也重视创新的文艺,指出,“互联网技术和新媒体改变了文艺形态,催生了一大批新的文艺类型,也带来文艺观念和文艺实践的深刻变化。由于文字数码化、书籍图像化、阅读网络化等发展,文艺乃至社会文化面临着重大变革。要适应形势发展,抓好网络文艺创作生产,加强正面引导力度。近些年来,民营文化工作室、民营文化经纪机构、网络文艺社群等新的文艺组织大量涌现,网络作家、签约作家、自由撰稿人、独立制片人、独立演员歌手、自由美术工作者等新的文艺群体十分活跃。这些人中很有可能产生文艺名家,古今中外很多文艺名家都是从社会和人民中产生的。我们要扩大工作覆盖面,延伸联系手臂,用全新的眼光看待他们,用全新的政策和方法团结、吸引他们,引导他们成为繁荣社会主义文艺的有生力量。”对创新的重视,可以说是习近平文艺思想的方法论,这既是我们这个时代精神的反映,也显示了共产党人面对复杂文艺问题与文艺现象的理论创新与文化自信。


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刻把握社会主义文艺的本质的基础上尖锐地批判了一些文艺的偏颇。在市场经济大潮中,有些文艺处在迷茫状态,在为什么人的问题上发生了偏差,这些文艺将低俗混同于通俗,将欲望等同于希望,将精神快乐降低为单纯感官娱乐。这是与社会主义文艺发展背道而驰的。习近平总书记深刻地指出:“文艺要反映好人民心声,就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这个根本方向。这是党对文艺战线提出的一项基本要求,也是决定我国文艺事业前途命运的关键。”这既宣示了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文艺的党性原则,也指明了中国当代文艺的发展方向。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文艺发展是多元化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艺是包容多样、尊重差异、多样化的文艺,但包容多样、尊重差异绝不意味着放任自流,各行其是。科学地解决这个问题,就要我们从理论上认识整个历史运动,并站在整个历史运动的前列,正确地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的发展方向,努力挖掘那些代表这个发展方向的优秀文艺作品并促进其它文艺作品向这些优秀的文艺作品看齐。


习近平文艺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的又一次飞跃,是习近平和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与中国新的社会主义实践相结合所产生的创造性的新成果,习近平文艺思想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必将为我们发展和繁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指明前进的方向,这一光辉的思想也将为推动我们创作出不愧于这个伟大时代伟大人民的划时代的史诗性作品发挥巨大的引领作用。

责任编辑:牛莉
扫描二维码以在移动设备观看

诗讯热力榜

  1. 以诗为媒,续写“山乡巨变”新故事
  2. 当好乡村娃的“大先生”
  3. 王二冬的快递诗生活:于时代洪流中探寻微光
  4. 每日好诗第425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5. 关注乡村与灵魂之爱:也人诗集《向南不惑》品读会举行
  6. 第422期“每日好诗”公开征集网友评论的公告
  7. 每日好诗第425期(旧体诗)入围作品公示
  8. 2024“春天送你一首诗”征集选 |第十辑
  9. 每日好诗第424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10. 2024第二届“天涯诗会”征稿启事
  1. 中国作协召开党纪学习教育动员部署会暨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扩大)会
  2. 每日好诗第424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3. 每日好诗第424期(旧体诗)入围作品公示
  4. 除了诗歌美学,还应强调诗歌力学
  5. 细节是诗意生成和传达的强大动力
  6. 2024“春天送你一首诗”征集选 |第九辑
  7. 致敬巨匠,百年诗情!北京法源寺百年丁香诗会今日开幕
  8. 第421期“每日好诗”公开征集网友评论的公告
  9. 海峡两岸诗人在漳共品四月诗歌诗与城市光影——2024闽南诗歌节在闽南师范大学开幕
  10. 2024年橘花诗会诗歌征集获奖名单公示
  1. “东京梦华 ·《诗刊》社第40届青春诗会” 签约仪式暨新闻发布会在京举办
  2. 东莞青年诗人展之三:许晓雯的诗
  3. 2024年“春天送你一首诗”活动征稿启事
  4. 屈子行吟·诗歌之源——2024中国·怀化屈原爱国怀乡诗歌奖征稿启事
  5. “唐诗之路,诗意台州”第八届中国诗歌节诗歌征集启事
  6. 东京梦华·《诗刊》社第40届青春诗会征稿启事
  7. 每日好诗第419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8. 《中秋赋》中心思想
  9. 每日好诗第420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10. 中国南阳·“月季诗会”采风作品小辑
  1. 中国诗歌网开通“《诗刊》投稿专区”
  2. 《诗刊》征集广告词
  3. 清新旷达 笔底无尘——读温皓然古典诗词
  4. 同舟共济,以诗抗疫——全国抗疫诗歌征集启事
  5. 关于诗和诗人的有关话题
  6. 赏析《不要温和地走进那个良夜》
  7. 公告:中国诗歌网“每日好诗”评选相关事宜
  8. 寻找诗意 美丽人生——上海向诗歌爱好者发出邀请
  9. 以现代诗歌实践探寻现代诗歌的本原
  10. 首届“国际诗酒文化大会”征稿启事 (现代诗、旧体诗、书法、朗诵、标志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