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倚云:诗词与科学

作者:韩倚云   2019年05月01日 13:17  中国诗歌网    902    收藏

2019年4月19日上午,由河南诗词学会、郑州诗词学会主办,郑州仙客来坊度假酒店、河南九州诗词研究院(筹)承办的第六届“天下诗林大会”、第二届“黄河诗会”暨“家国情怀与诗词创新”《新新相印集》出版座谈会在郑州仙客来坊度假园区隆重召开。来自北京、上海、新疆、山西、浙江、辽宁、及河南省内近百名诗人、词家、媒体人共赴“诗人盛会”。今将大会期间的几篇论文发布在此以飨读者。


摘要:以诗词与科学相融为主线,主要论述了诗词是最精练的科学语言、诗词与科学的共同任务是什么、用科学思维创作诗词、“独创性”是诗词与科学的共同生命。继而悟出:有生命力的诗词,必发自作者内心,提炼客观自然的本质,提炼客观自然规律。激情处,可动天地,泣鬼神,以至于万古长存,不朽不灭!

关键词:诗词,科学,逻辑思维,直觉,独创性,虚拟


前言


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草木鸟兽之名。”(《论语·阳货》),子谓伯鱼曰:“女为《周南》、《召南》矣乎?人而不为《周南》、《召南》,其犹正墙面而立也与!”诗是文化的皇冠钻石,是最易接受、最能感人的文化珍品;民族的诗歌是民族文化的璀璨标志,是美国大诗人惠特曼所讲的,是“一个民族的最高凭证”。

我的导师杨叔子先生在1995年与杨振宁先生座谈时,曾断言:中国在二十年内,一定会出一个诺贝尔科学奖获得者,而且,二十年后,还不止一个诺贝尔奖获得者!屠呦呦先生恰恰是在2015年获得诺贝尔医学奖,印证了两位杨先生的断言!而这三位科学家,皆是自小接受中华文化的熏陶!

国际上很多大科学家,尤其是有原创性的科学家,对文艺都有涉猎。如:印度的学者,则受 Srinivasa Ramanujan和 Harish Chandra 的影响,喜欢数论和群表示论。日本近代数学的几位奠基者,包括高木贞治Takagi 在内,家里都是精通兰学的学者,对荷兰文有很好的认识。他们的文笔流畅,甚至可以媲美文学家的作品。其实除了文艺能够陶冶性情以外,文艺创作与科学创作的方法实有共通的地方。

杨叔子先生还有个断言,世界上最有生命力的文化,是中华文化!

纵观世界历史:有尼罗河流域的古埃及文明,恒河流域的古印度文明,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的两河流域的古巴比伦文明。这些都不复存在!只有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的中华文明存在!因此,杨叔子先生认为:中华文明是有韧性的!

中华民族的勤劳勇敢与自力更生的精神,使得中华民族坚忍不拔,中华民族对祖先的敬重使得中华民族永远繁衍不息!


一、诗词是最精练的科学语言

用一句话概括诗词的特点,是什么?诗词是一种语言(文字)“模型”:以一种最精练的科学语言,用最美好的、最富于高品位深情的、从而又最富于能延拓内涵的语言来表达由“观”而生的人生感悟与人生哲理。诗,同语言的精、美、情不可分割。

提到“最精练”三个字,精练到何种程度?精练到一字易不得,如同一个数学模型,每个变量和符号都易不得,看一个众所周知的模型:


微信图片_20190501130502

式中:E为物体的能量,m为物体的质量,c为光的速度。

这是爱氏著名的能量守恒定律,是造原子弹的原始理论基础。式(1)模型,每个变量之间都有一种内在的逻辑关系,如改变其中任何一个变量、任何一个符号,都不再是爱氏“能量守恒定律”,此式精练到不能再减少一个变量、不能再减少一个符号。爱氏通过大量的科学试验,同时又经过无数次推算、推导,从几麻袋的推算草稿中删繁、去冗而得到的此最简模型。此模型的特点之一是“最简”,特点之二是“直观”。所谓“直观”是凡具有小学水平者,都能认得此模型,而对此模型的理解程度,取决于个人的学养。

再看此模型的所包含的特征:首先,此式式合,是自然科学的逻辑关系模型;其次,此式韵美,狄拉克说过:一个方程式美不美比符不符合实际更为重要。第三,此式情真,准确表达能量的本质;第四,此式味厚:内涵丰富,小学、中学、大学读起来都不费解;第五,格高:此模型极为重要,是狭义相对论的基础。

当代诗人杨逸明先生说过:写诗词,如同数学中合并同类项,要合并成最精确、最简练的式子,善哉斯言!杨先生不愧为诗词作手。爱式的这个最简数学模型,是经过了无数次计算与推导、无数次的合并同类项,而最终得出。而这个最简模型所包含的内容却达到了它的最多。

同样,我们的诗词也是如此: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焕《登鹳雀楼》)

仅仅20字,包含了作者丰富的实践经验,经作者无数次琢磨、删减而得到的模型,每个字之间都有内在的逻辑关系。此模型精练到不可再减一字,每个字、每个符号都易不得。而且,也具有以下特征,首先,此作式合,符合五绝格律,平仄合,粘对合,韵脚合;其次,韵美:声色、动静、对仗,铿锵上口。第三,情真:若无真切的情感,断不会观察如此之细;第四,味厚:可反复品位,可无限延拓;第五,格高:境界高,激励人自强不息,奋斗永无止境。因此,此作脍炙人口,流传千古。此诗字少,仅20字,特征之一,也是“最简”,特征之二,也是“直观”。凡具有小学水平者,都能认得此诗,而对此诗的理解程度,取决于个人的感悟。

同时,诗人发现了一条客观规律:“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发现了这一规律,却无法解释。后人读到此诗时,得到了启发,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地球是圆形,若地球是立方体,决不会出现这种现象。

若说此诗是科学诗,甚为确切。通过以上对比,可以这样说:每一个数学模型都是一首诗,每一首诗都是一个最美的数学模型。至少,留传至今的古人诗词,都可比拟为某个数学模型。若非如此,诗的生命力也是有限的。


二、诗词与科学的共同任务是什么


诗词与科学同源于实践,共生于人脑,同来源于人脑。对客观世界中实践的反映,与对此反映的主观加工,同产于外在世界与精神世界的,不可分割的结合与统一。

诗词与科学,都是深入现实,源于现实,超于现实;反映客观世界及其真实性、唯一性。所谓“超现实”就是“梦”,“梦”是来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的艺术境界。说“梦”是艺术中不可缺少的思维方式,但不能离“真”太远,“理”是解梦的归宿,也是论事的目的,离开了追梦与思理,诗的生命力也是有限的。因此,诗词与科学的共同任务是:用最美、最富有人情的语言(一)认知客观现实、(二)提炼大自然的本质、(三)探索大自然的规律性。

当代诗人周啸天先生说过,写诗是写语言,一个诗性的人,最懂得提炼生活、提炼语言。诚哉斯言!


(一)认知客观现实


科学对客观现实的认知表现在:以抽象的定量(数量)的模型或公式,面向某一类事物或现象,从各自的特殊、个性中,概括出它们的一般性、共性;从而在相应的领域中有普适性,并能引导进一步认识、适应、应用乃至改造具体的事物或现象。


微信图片_20190501130613


式(2)中:f代表物体的受力,m代表物体的质量,a代表加速度。是经典牛顿力学基础模型,从大量的物质运动规律中,认知了力与质量和加速度的线性关系。

诗词对客观现实的认知表现在:以形象的定性(文字、语言)模型,面向某类、某个具体事物或现象。深刻描叙、揭示其某特殊性、个性、侧面;从而在相应的领域中,写出其普适性。因此,一般性、共性寓于特殊性、个性之中,从而留下了广阔的空间,可供想象、思考、品位、领悟、开拓。这也是周啸天先生所谓:写社会题材,要把自己放进去,写个人情怀,要从自己跳出来。

如以下诗句: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李白《早发白帝城》)。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

粉骨碎身都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于谦《石灰吟》)。

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毛泽东《咏梅》)。


都通过个人的观察和体悟,从不同的角度认知客观存在。

再如: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韦应物《滁州西涧》)

绝岭秋风已自凉,鹤翻松露湿衣裳。前村月落半江水,僧在翠微角竹房。(高适《题天台山清风岭壁照》)


通过个人的观察与体悟,接受客观存在性。


(二)提炼大自然的本质


科技的一个重要任务是:从形形色色、千变万化的大自然中,提炼某种事物的本质,而且这个本质具有唯一性。“人工智能学”是提炼大自然本质的典型例子。人工智能进行“人脸识别”的依据是什么?是因为,提炼了“人脸”最本质的特征,无论“人脸”如何化妆、如何老去,其“本质”的特征不会改变。

人工智能的理论基础是数学,在数学里有一个分支:拓扑学(topology),是研究几何图形或空间在连续改变形状后还能保持不变的一些性质的学科。它只考虑物体间的位置关系而不考虑它们的形状和大小。在拓扑学里,重要的拓扑性质包括连通性与紧致性。

笔者在做人工智能图像识别研究中,建立了一个关于图像识别的“特征不变量”模型:


微信图片_20190501130847


由多次实验,结果证明,使用式(3)模型可以很好地提取出一种定义良好的特征不变量,并且该特征不变量可以较好地反映原始数据的本质特性。将本模型的特征不变量用于图像目标识别领域,只要原始数据序列中包含了图像目标的必要信息,那么本算法所提取的特征不变量就可作为识别相应图像目标的一种本质属性,它具有平移、旋转及比例不变特性。

那么,诗词对大自然的提炼,是求神似还是求形似?答案很简单,自然是求神似了,因为神似才是艺,才是提取了自然界的“本质”,而且这个本质也具有唯一性。所谓“乱头粗服,不掩国色”,是为了提炼出“国色”,而非停留在“乱头粗服”的层面。诗词又如同演戏,不能不像,不能真像。不像不是戏,真像不是艺。天地是大舞台,舞台是小天地。

演悲欢离合,当代岂无前代事;观抑扬褒贬,座中常有剧中人。(正乙祠戏楼联)

如: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王安石《泊船瓜洲》)


一“绿”字为题眼,千里江南已全绿,而诗人何时归还?


东城渐觉风光好,縠皱波纹迎客棹。

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宋祁《玉楼春》)


一“闹”字点明春到枝头这一客观现象。

再如: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杜牧《清明》)

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陆游《临安春雨初霁》)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叩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叶绍翁《游园不值》)


春的本质,用“杏花”意向表达,“杏花”是“春”最典型的特征,可以称为春的“特征不变量”。

诗词中的艺术夸张手法,是提炼大自然本质的有最效的一种方法,如同数学方法中,对本质的特征进行局部“放大”,“放大”的目的是更突出本质。

如: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李白《秋浦歌》)


用夸张的手法,提炼一“愁”字。

再如:


不是不修书,不是无才思,

绕清江买不到天样纸。(贯云石《双调·渭江引·惜别》)


用夸张的手法,提炼一“思”字。


(三)探索大自然的规律性


王国维《人间词话》把诗词分为三种境界,第一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第二境界:“衣带渐宽终不悔 ,为伊消得人憔悴。”第三境界:“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所谓的“探索”,便是第二种境界。

首先,我们看一个探索阴阳、对偶的规律性事例:

中国人已于《易经》中探索出阴阳的规律,西方人也讲究对偶,事实上,希腊数学家研究的射影几何就已经有pole和polar的观念。七十年前,物理学家已经发现负电子的对偶是正电子,而几何学家则发现光滑的紧致空间存在着庞卡来对偶性质。

同样,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科学家又发现了物质的对偶是反物质,明物质的对偶是暗物质,而且,据科学家推算,反物质与暗物质一定存在。

在诗中,如:


堂前扑枣任西邻,无食无儿一妇人。

不为困穷宁有此,只缘恐惧转须亲。

即防远客虽多事,便插疏篱却甚真。

已诉征求贫到骨,正思戎马泪沾巾。

(杜甫《又呈吴郎》)


中二联是对偶,而且,每一首七律的要求都是:中二联对偶,用对偶的水平直接影响着一首七律的水平。

其次,再看对客观规律的探索。

文学家和科学家都想构造一个完美的图画,但每个作者有不同的手法。文艺复兴的科学家理文并重,他们也将科学应用到绘画和音乐上去。笛卡儿,伽利略到牛顿和来布尼兹这些大科学家们在研究科学时,都讲究哲学思想,通过这种思想来探索大自然的客观本质。

以后伟大的数学家高斯,黎曼,希尔伯特,梵尔等都寻求数学和物理的哲学思想。黎曼创造黎曼几何,就从哲学和物理的观点来探讨空间的基本结构。至于爱因斯坦在创造广义相对论时,除了用到黎曼几何外的观念,更大量地采用到哲学家恩斯特.马赫(Ernst Mach)的想法。爱丁顿(Eddington)在一九一九年时没有用望远镜观察证明广义相对论,证明了爱氏理论的正确性。

在诗词方面,如屈原对太空的探索:

遂古之初,谁传道之?上下未形,何由考之?冥昭瞢闇,谁能极之?冯翼惟象,何以识之?(屈原的《天问》)

从天地离分、阴阳变化、日月星辰等自然现象,一直问到神话传说乃至圣贤凶顽和治乱兴衰等历史故事,表现了作者对某些传统观念的大胆怀疑,以及追求真理的探索精神。

再如苏轼对客观角度的探索: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苏轼《题西林》)。


说明了,只有上升到一定高度,才能把握事物的全局。

再如辛弃疾对空间星体特征的探索:


可怜今夕月,向何处,去悠悠?

是别有人间。那边才见,光影东头?

是天外,空汗漫,但长风浩浩送中秋?

飞镜无根谁系?姮娥不嫁谁留?

(辛弃疾《木兰花慢》)


词人已观察到某种现象,并努力追索天体的客观规律性。

科学需要实验、需要证明,文学却不需要这么严格,但是离现实太远的文学,终究不是上乘的文学。


三、用科技思维创作诗词


人为万物之灵,地球上最美丽的花朵,是人类的智慧,是独立思考的精神。爱因斯坦说过:科学研究中的最宝贵的因素是直觉(爱因斯坦《直觉》)。“诗性思想就是原创性智慧。”(意大利约翰·维科《新科学》,“诗性思维是‘创造性的直觉’与‘诗性经验’的结合”(法国雅克·马利坦《艺术与诗的创造性直觉》)

如何用科学思维创作诗词?

首先,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并用。

科学重在逻辑思维,而诗词重在形象思维,也就是“直觉”。科学侧重“求真”,诗词侧重“求美”,科学与诗词的共同出发点是“善”。古人的佳作都有很强的逻辑思维作支撑,无一例外。没有了逻辑思维,诗的生命力同样是有限的。

如: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杜甫《望岳》)


层次分明,条理清晰,起承转合分明,有很强的逻辑性。通过前面的铺设,继得尾联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结论。


其次,科学为诗词提供原创性的思维源泉。

南北朝时,刘勰着《文心雕龙》,他评论五经,认为从文学的角度来看,经文都是上品,以其载道也,载道的文章必定富有文气。道不一定是道德,也可以是自然之道。至于科学方面,也讲究相似的文气。

如:


鹏飞万里去,回顾江山小。

谁知天外人,犹叹笼中鸟。(彭述先《无题》)


“鹏飞”、“江山”是科学,“犹叹笼中鸟”是艺术。


再如: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过零丁洋》)


“人生自古谁无死”是科学,是客观事实,“留取丹心照汗青”是艺术。


再次,科学与诗词的原创力都来自于丰富的情感。

笔者认为,有了踏实的基础后,创造性源于丰富的感情,情感是创造的第一动力。

在科学方面:

学者在构造一门新的学问,或是引导某一门学问走向新的方向时,我们会问,他们的原创力从何而来?为什么有些人看得特别远,找得到前人没有发现的观点? 这是不是一个理性的选择?还是因为读万卷书而得到的结果?

在诗词方面:

在中国文学史上,我们看到:屈原作楚辞,李陵作河梁送别诗,太史公作《史记》, 诸葛亮写《出师表》,庾信作《哀江南赋》,王粲作《登楼赋》,陶渊明作《归去来辞》,他们的作品都可以说是千古绝唱。然后,我们又看到李白,杜甫,白居易,李商隐,李煜,柳永,晏殊,苏轼,秦观,辛弃疾等,一直到清朝的纳兰容若,王国维,他们的诗词,热情澎湃,回肠荡气,感情从笔尖下滔滔不绝的倾泻出来,成为我们见到的瑰丽的作品。这些作者,并未刻意为文,却是情不自禁。绝妙好文,冲笔而出。

出色的理文创作,必须有浓厚的感情和理想,中国古代学者都有浓厚的感情,它们充分的表现在诗词歌赋上。


第四,科学与人文互相影响。

中国科学家,太注重应用,不在乎科学严格的推导,更不在乎科学的完美化,到了明清,中国科学家实在无法跟文艺复兴的科学家比拟。

至清代,科学更是不行,没有原创性。与此相关的清代诗词,发展也略显缓慢。

可能是受到历史考证的影响,大多好的数学家跑去考证《九章算术》,和唐宋的数学著作,不做原创性的工作。和同一个时代,文艺复兴以后的意大利,英国,德法的学者不断的尝试的态度迥异。找寻原创性的数学思想,影响了牛顿力学。因此而产生了多次的工业革命。与此同时,西方的文学也达到一个新的高峰。

到今天,中国的理论科学家在原创性方面,总体水平还是比不上世界最先进国家的水平,笔者认为:一个重要原因:除少数几位有成就的大科学家,其科学与人文素养并重外,我们的极大多数科学家在人文方面的素养不够,对自然界的真和美感情不够丰富!这种感情对科学家、文学家来说,其实是共通的。

不可否认:近代科学家在不同领域取得巨大的成就,与文学家极为类似。所以,好的科学家必有人文的素养,而好的文学家必有科学逻辑的思辨性。如此,方能从变化多姿的自然界得到灵感,来将我们的科学和人文完美化,而不是禁锢自己的脚步和眼光,只跟着前人的成果或著作,作小量的改进,就以为自己是一个大科学家、大学者、大诗人了。


四、“独创性”是诗词与科学的共同生命


首先,独创,唯天才能之,我称之为“化学变化”。

“我吃的是草,挤出来的是牛奶,血”(鲁迅《野草》),即,将古人之篇章与己之阅历加以咀嚼消化,经大脑酶体反应后,发生化学变化,使之生成新的、前所未有的东西。组装,则比比皆是,我称之为“物理变化”。即,将古人之言辞与事典简单的组成符合格律的“诗”,毫无自家思想感情。

古代希腊人和中国战国时的名家,雅好辩论,寻根究底。在西方,因而产生了公理的研究,影响了整个自然科学的发展。从欧几里德的《几何公理》到牛顿的《三大定律》,到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等。在中国,数学方面有张衡的《九章算术》,建筑方面有《营造法式》,医学方面有《本草纲目》等,这些理论著作的的共同特点便是:独创性!以至于影响至今,甚至还会继续影响下去。

在古诗词方面,《天问》、《诗经》、《古诗十九首》等,皆有唯一性,也就是独创性,所以,流传至今,我们仍然饱食终日。

其次,创新需要勇气。

我们也许可以看到中西科学家的不同。直到如今,在中国,除少数几个大师外,中国科学家走的研究道路基本上还是萧规曹随,在创新的路上,提不起勇气,不敢走前人没有走过的路,对古人或权威人士的理论不敢质疑。

同样,我们的诗词也存在这个问题,一帮文学教授一直倡导拟古,似乎提拟古就是典雅,一谈到“创新”二字就害怕,同样是对古人与当代权威人士的文学理论不敢质疑,认为几古人讲的,全是对的,对于古人的言语,不加思考的引用,盲目的认作公理。我想这一点与中国近几十年来,文化教育不充足,对理性与感情的培养不够有关。

先看在科技方面的创新尝试:

在汉朝,中国数学家已经开始研究如何去解方程式,包括计算立方根,到宋朝时, 已经可以解多次方程,比西方早几百年,但解决的方法是数字解,对方程的结构没有深入的了解。

一个最简单的问题就是解二次方程


微信图片_20190501131433


式(4)无实数解,事实上,无论 X是任何实数,方程的左边总是大于零,所以这个方程式没有实数的解,因此中国古代数学家不去讨论这个方程式。

大约在四百多年前,西方数学家开始注意这个方程,文艺复兴后的意大利数学家发现它跟解三次和四次方程有关。他们知道上述二次方程没有实数解,就假设它还是有解,将这个想象中的解叫做虚数。

规定:

微信图片_20190501131436


式(5)i为虚数单位,有了虚数后,西方学者发现所有多项式都有解,而且解的数目刚好是多项式的次数。所以有了虚数后,多项式的理论才成为完美的理论。

完美的数学理论很快就得到无穷的应用。以至于后来的物理学家和工程学家们发现虚数是用来解释所有波动现象最佳的方法,这包括音乐、流体、和量子力学里面波动力学的种种现象。

与“虚数”概念类似的,还有“场”的概念引进,还有“磁力线”概念等,总之,科学家已是凭自己的智慧创造了一个又一个虚拟的模型。

古人在诗词方面创新尝试: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李商隐《嫦娥》)

“长河”的概念是虚构,“嫦娥”的概念是虚构。有了这个虚构,我们才有可能有今天的“嫦娥四号”首探月背的成就。

天上碧桃和露种,日边红杏倚云栽。芙蓉生在秋江上,不向东风怨未开。(高蟾《下第后上永崇高侍郎》)

“天上碧桃”、与“日边红杏”是诗人虚构的背景。诗人们这些大胆的虚构和假设,把诗词推向一个又一个高峰。以至于出现了明代吴承恩的小说《西游记》这部巨著。

今人在诗词创新方面的尝试

我们这个时代已经有创新领路之人。比如星汉先生的西域诗创作,再比如周啸天教授的《将进茶》等。

先学习一下杨逸明先生的诗

雪域神奇多少山,无名无字耸云端。随移一座中原去,五岳都须仰首看。(杨逸明《题喜马拉雅山脉》)

“随移一座中原去”便大胆用了的虚构手法,虽然有《愚公移山》的故事在前,而诗词如此用法,实为杨氏首创。

再学习钟振振先生一首绝句:

云台露叶舞风柯,快意平生此夕多。人在乾元清气上,三千尺下是银河。(钟振振《夜登重庆南山观景台看市区两江灯火》)

“银河”意向本为古人创造的虚拟的天空的景观,而钟先生把银河移到了“水底”,也是前所未有的创意。

当代,类似如此创新的大诗人,还有一些,他们在创新方面,做了一定的尝试,而且,还在继续尝试着。

文学家为了欣赏现象或者舒解情怀而夸大而完美化,而科学家为了了解现象而构建完美的背景。我们在现象界可能看不到数学家虚拟结构的背景,但正如科学家创造虚数的过程一样,这些虚拟的背景却有能力来解释自然界的奇妙现象,在科学家的眼中,这些虚拟背景,往往在现象界中呼之欲出,对很多科学家来说,虚数、天空、嫦娥等概念都可以看做自然界的一部份。

周啸天先生说过:技巧与惯例是可以把天才拉平,把庸才抬高的。“技巧”与“熟练”只是功夫活,诗词写作技法,通过阅读前人成功之作便可学得。用当代的话说,是人类的简单劳动,凡简单劳动,都可程序化,化为程序代码用智能机器人来替代。智能机器人与人类最本质的区别:前者是机械的组装而后者是智慧的化身,这也是智能机器人所作之诗绝无生命力的根源。若一味的强调“熟练”与“技法”,已进入诗词创作的误区。

希望当代诗词家们,继续做出大胆的创新尝试。创造出诸如“天宫”之类的虚拟意向!


结论


诗词,是挖掘、提炼社会的一座富矿。而优秀的诗词更是打开理解历史、文化、哲学、宗教、政治、经济、社会及其与科学关系之门的一把钥匙。当代的文化会被后人称为“历史”,历史是古人的现实,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笔者认为:科技无阶级性、无国界,艺术的发展也应该是无阶级性、无国界的,须书写当下最新的东西。当今,我们能直达月球,直通外域,直探海底;高度发达的科学工具使我们能够更深刻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当我们有能力改造世界的时候,我们的诗歌就不应该表现为“无奈”与“哀伤”,诗歌亦须与时俱进。“牢骚太胜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因此,中华诗词不仅仅是触景生情、抒发感想、享受清风明月、共鸣文人骚客的感时感事之作;也是对自然和社会本质的精炼总结,诗人须运用已有的科学知识,探索客观自然的规律性,凭直觉和理性思维诉诸形象,用诗的语言表达出来,既须闪烁着诗歌之光,又须蕴涵着哲理、趣味。我们从哲学的角度看到了古诗所蕴含的传统哲学精神,看到了它所具有的文化背景;它使我们获得艺术享受的同时,也让我们获得当代一些珍贵的科技、社会、民生、禅意、社会风情等资料。

有生命力的诗词,必以严谨的逻辑思维为支撑;必发自作者内心,饱含作者丰富的情感,提炼客观自然的本质,提炼客观自然规律性,提炼出事物某种特征的唯一性。激情处,可动天地,泣鬼神,以至于万古长存,不朽不灭!


韩倚云,女,河北保定人,现居北京市海淀区。工学博士后、副教授,研究方向:航天宇航技术、智能机器人、加速寿命试验。余力为文。北京诗词学会副会长、国标委冶金分会副主任委员。


责任编辑:牛莉
扫描二维码以在移动设备观看

诗讯热力榜

  1. 张宏森:在新时代山乡巨变中开辟文学的广阔天地
  2. 东莞青年诗人展之五:莫小闲的诗
  3. 2024第二届天涯诗会新闻发布会在京举行
  4. 关于举办“诗颂担使命 歌咏砺初心” 第四十一届全国大学生樱花诗歌邀请赛的通知
  5. 牛庆国诗集《哦,黄河》新书分享会在兰举行
  6. 每日好诗第419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7. 带着飞呀飞的童心,诗人高凯来汉与小读者分享
  8. 王珂教授研究出的柔美巧怪新诗语体构建策略产生影响
  9. 每日好诗第419期(旧体诗)入围作品公示
  10. 第416期“每日好诗”公开征集网友评论的公告
  1. “唐诗之路,诗意台州”第八届中国诗歌节诗歌征集启事
  2. 铸就新时代文学新辉煌
  3. 每日好诗第419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4. 2024“春天送你一首诗”征集选 |第三辑
  5. 中国作协召开党组书记处(扩大)会议 传达学习全国两会精神
  6. 2024“春天送你一首诗”征集选第四辑
  7. 第416期“每日好诗”公开征集网友评论的公告
  8. 2024年“春天送你一首诗”活动征稿启事
  9. 东莞青年诗人展之四:孔鑫雨的诗
  10. 每日好诗第419期(旧体诗)入围作品公示
  1. 2024年“春天送你一首诗”活动征稿启事
  2. 中国作家协会致全国作家和文学工作者的新春贺信
  3. 每日好诗第415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4. 2024年橘花诗会诗歌征集启事
  5. 最后的高音:论吉狄马加 | 《作家》24年2月号
  6. 每日好诗第415期(旧体诗)入围作品公示
  7. 新华社特稿丨习近平:文化传承创新的引领人
  8. 每日好诗第416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9. 第413期“每日好诗”公开征集网友评论的公告
  10. 每日好诗第414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1. 中国诗歌网开通“《诗刊》投稿专区”
  2. 《诗刊》征集广告词
  3. 清新旷达 笔底无尘——读温皓然古典诗词
  4. 同舟共济,以诗抗疫——全国抗疫诗歌征集启事
  5. 关于诗和诗人的有关话题
  6. 寻找诗意 美丽人生——上海向诗歌爱好者发出邀请
  7. 赏析《不要温和地走进那个良夜》
  8. 以现代诗歌实践探寻现代诗歌的本原
  9. 公告:中国诗歌网“每日好诗”评选相关事宜
  10. 首届“国际诗酒文化大会”征稿启事 (现代诗、旧体诗、书法、朗诵、标志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