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使风景更加辽阔

作者:木铭   2019年06月14日 17:02      325    收藏

孤独使风景更加辽阔

——读起伦诗集《沿途的风景》

杨超群


《沿途的风景》是诗人刘起伦的第一本诗集,也是他早期诗歌艺术的一次集中呈现。可以说,这是一次传统语境上,感性与理性交融、热爱与人性共孕、激情与静默相依的灵魂的突围之旅。

起伦有一个特殊的身份——军人,至今还保有者这个身份——军人。在这本诗集中,最早的诗作始于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期,最迟的诗作止于二十世纪末。笔者认为,由于这种身份,他的诗歌更容易上承理想主义的余晖;也由于这种身份, 他的诗歌避免了后现代派的颓废和沉沦。赤诚、豪健、激越、焦灼与悲悯,这些“绿”的元素,构建了一个牢固的精神支撑点,弥满着他的思考。它没有使诗人在光怪陆离前迷失方向,相反倒赋予了他一双矫健的翅膀,驱除了空洞、虚伪、矫情、乏味,也得以“凝聚起心灵的歌唱”。用起伦的诗句表达,就是:“并在我体内找到一种对称/一个牢固的支点,让信仰上升/并找到做一个正直而有血性的人的根据”(《旗杆》)。

众所周知,现代诗歌不同于古典诗词,现代诗人在创作的时候,一般不刻意追求外在的韵律,但成熟的诗人都会自觉不自觉地追求诗的内韵,并形成自己鲜明的特色。这个特色,就像“马用眼睛汲尽夜色”(《沉默的马》)一样,于暗静中让我们感觉到一种闪亮而又独特的吸引力量。起伦的诗是有着鲜明的内韵的,无论是诗的气息与节奏,抑或气质与结构,还是主体的思悟及心灵等,都深深地打上了这一烙印。

”孤独”,可以说是诗歌“审美”的重要一维。古今大诗人毫不例外均涉及这一范畴。登高、独处、静坐、幽思等等,在“孤独”这个深广的氛围里,宇宙苍生,时代潮流,个人遭际,人生感悟等等,无一不在其中。说实在的,我既怕看到当代诗人写的这一类的诗歌,也想看到当代诗人写的这方面的诗。为什么呢?因为这一类诗歌是一个比较难的命题,很见艺术功力。境界之高低、情怀之高下、心灵之宽窄、造诣之深浅,一入眼即知。笔者认为,唐诗已将古典的“孤独美”表达得淋漓尽致。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如“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如“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高楼”,如“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如“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如“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等等。西方“诗人中的诗人”里尔克的名诗《旗》,实际上也包含有对孤独美的阐释。这些经典在理趣、情趣、思趣上,不是给我们的内心带来了巨大的审美震撼吗?它们的艺术魅力难道不是亘古不灭的吗?我们并不反对在遇到这一类命题时写个体的情趣,我们反对的是:强调审美仅仅涉及个人或者自我,就像布鲁姆仅仅愿意承认文学经典与自我的关系,强调“心灵的自我对话本质上不是一种社会现实。西方经典的全部意义在于使人善用自己的孤独,这一孤独的最终形式是一个人与自己死亡的相遇”。这样难免使诗歌的美沦入“神秘的个体体验”,诗歌的历史性将日渐消解,荡然无存!

起伦这本诗集中, “孤独”这个词情不自禁闪现了二十余次,应该说是密集出现。正如起伦所说,“如果没有孤独/我将更加孤独”。但是,一种美的呈现,并不是依靠固定的词汇或信息的出现频率,而是要依靠诗人对历史文化的重新塑造,特别是超越性的塑造。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诗人塔索说:“没有人配受创造者的称号,唯有上帝与诗人。”在这本诗集中,起伦的有几个方面的“孤独”是超越了既有的,给人留下鲜明的印象。一方面,起伦豪健,善化古出新,以大景抒豪情,以宏阔杳远的空间,寄神游之胜慨。这些孤独,正如起伦自己所说,不是酒绿灯红里的轻歌曼舞者能够理解的。试看《塔》,起句就是“你的孤独使四面景观更加辽阔”。王之涣说: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的《登鹳雀楼》既壮阔又警策,起伦的诗句也可称得上是熠熠生辉的宝石。这句诗应该蕴含了《登鹳雀楼》的诗意,同时又实现了主客一体、物我相融,化单一的“远视”为审美的“周视”,从而把孤独辐射得更宽更远。再看《河》,首句为“相信河的孤独是唯一留住夕阳的理由”,毫无疑问,这句诗化用了王维“长河落日圆”的诗意,但已从单纯的写景转化成景、情、理交融的现代诗句。如果说王维诗句能隐隐看到孤旅情怀,那么起伦则把孤独渲染得如此辉煌深远,并紧紧缚系在缱绻的长流和深情脉脉的夕阳的相依相偎上。长河不息,日华经天,如此必然,又如此偶然,只有大河那辽远的伤逝,才能不间歇地承挽庄严的光辉,我们何其渺小!只有孤独才能匹配这广袤的时空!另一方面,起伦的孤独有情韵悠远的纯粹诗性,有思想灵光的璀璨闪光,不仅有微观的体察,而且更加突出宏观的整体性感悟,因此得以达成阔远之境界与邈远之诗意。前面的表述实际上亦包含了这层意思。我们再来看《灯塔》“与大海血性的阅读/孤傲对峙,是灯塔/在黑暗和远景的包围中,被盐和闪电/喂养”;看《碑》的结尾“碑阿,支撑风雨/同时张挂时间的弦/等谁,来弹奏苍茫/于是,有一种尺度说话/碑的孤独,我们称之为高度”;看《山》的结尾“我最终相信,你的孤独就是这个世界的高度”等等。这些诗句,无一不体现了这些特征!在这里,我要对起伦的“多么辽远!多么孤独/孤独到我们在收获之后/一无所有”说一句不, 正如“让孤独这把刀子在大地的心脏上/更扎进一分”一样,起伦的“孤独美”这把刀子,深深扎进了诗歌的厚土!

在本文的开篇,我就说了,这是一次传统语境上的突围。一段时期来,诗坛旗帜林立,乱纷纷你方唱罢我登场,凡是西方的就是好东西的诗歌理念一度甚嚣尘上。著名诗美学研究专家李元洛先生在《李元洛新编今读唐诗三百首》中写道:“今日新诗最大的弊病之一,就是一些诗作者盲目地否定本民族的诗歌传统,鼓吹全盘西化,而不知传统是一个流动的审美范畴,处于生生不已的创造性地转化之中,是新诗艺术的母体与根本。”“新启蒙诗派”倡议者马科认为:“过于强调先锋性而全盘否定传统,只能使自己与中国诗坛长期处于幻稚状态。”著名评论家南帆先生在《文学经典、审美与文化权利博弈》一文中说道:“批评家重估经典,是历史性的。没有历史认知,无法声称某作品可以跻身经典之列。而以历史为尺度的比较,必须超越形式,今日与先前的作品艺术模式已经大变:小说的写法已经不同于《红楼梦》,戏剧不同于《牡丹亭》,诗歌不同于唐宋,因此批评比较不得不依靠对艺术内在质量的洞察。”这里说到了一个共同的问题:继承与创新,艺术形式与艺术内涵。

从《沿途的风景来看》,起伦的诗歌艺术,既很好地继承了中国传统诗美学,又较好地吸纳了西方现代主义诗学,这是难能可贵的。如果要讲起伦诗歌“历史的尺度”,可以说能够看见“诗骨”陈子昂和“诗圣”杜甫等一批唐贤的影子,其中起伦诗的“骨力”应该深受陈子昂的影响;而从西方现代诗人的“历史尺度”去追寻,是可以看到里尔克、聂鲁达、夸西莫多、帕斯的等人的影子的。在这里,我首先要提及起伦诗歌中展现出的想象力、组合力与思考力。如《鹰》“一柄吐着沉静光芒的刀子,分解/寒冷的空气,群山在你视野涌动”;如《雪之四》“阳光会让雪感到寒冷的”;如《鸟叫》“鸟的叫声如一条条藤萝/攀援或倒挂在时间洗白的石壁”;如《北方》“月亮,再一次把孤寂磨得锋利/惊得时光四散”等等。这些诗句,既有传统的移情、通感、顿悟,也有西方的经验直觉,它形成了系统性、冲突性、模糊性和开放性的存在特点,达成了特有的张力。其次,要提及起伦诗歌中审美期待预留。十八世纪德国文艺理论家莱辛在他的名著《拉奥孔》中,提到了“不到顶点”的著名美学观点,他认为文学作品特别是诗不宜描写事物的全过程,而应该描写未到顶点前那富于包孕性的片刻,留给读者以想象的余地。这也正是百余年前英国诗人兼学者柯勒律治在《关于莎士比亚的演讲》一文中所提的“期待胜于惊讶”。中国传统艺术中的“留白”、“不尽其言”和“言有尽而意无穷”,与之有异曲同工之妙。在起伦的诗歌中,是能够看到这方面的探索的。如《山》“一种距离逐渐加深期待”;如《平原》“你如此平淡的坦荡/让我知道了痛在何方”;如《吹动》“风把四个方向吹成一个方向/吹动时间。吹动预言的静/吹动四片醒着的叶子/——月亮,马的耳朵,心/吹动我莫名的颤力和忧伤”;如《斧子》“那回声穿透风的不耐烦/又锋利地切割着梦,并/在斧刃上留下/霜”;如《镜》“一场无言的交谈旷日费时”;如《敬畏》“雷在天空作响/黑夜连接远方”等等,但痛、忧伤、梦等好像没有说!

写完这篇评论的前几天,起伦偷偷到南岳游览了一两天,并写下了两首关于上封寺的诗歌。其中对上封寺生铁铸成的瓦片,诗人含义深刻地写道:“有了自身的重量/不会被风吹走”。在附注中,他进一步解释道:“人,也如是;有了自身的重量,就不会在世俗的狂风里迷失。”我在他的博客里回复了一句:有了自身的重量,诗歌也不会被风吹走。我想,这句话对于起伦那些“孤独”的诗歌,应该是恰如其分的!但是,我确实无法说出其中的秘密,就像起伦诗句所说的:“我无法说出春天的秘密/无法说出怀念与大河哪个更远/心跳与花朵哪个更多/无法说出血液中的渴,以及/幸福的简单来由。”(2013年6月)

责任编辑:系统管理员
扫描二维码以在移动设备观看

诗讯热力榜

  1. “春天送你一首诗”文艺朗诵会走进国防大学军事文化学院
  2. 世遗生活,诗意琴岛——第十届鼓浪屿诗歌节隆重开幕
  3. 每日好诗第425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4. 每日好诗第425期(旧体诗)入围作品公示
  5. 第422期“每日好诗”公开征集网友评论的公告
  6. “爱中华 爱家乡”2024中国农民诗会征集启事
  7. 第七届中国(海宁)·徐志摩诗歌奖征集启事
  8. 诗词名家张存寿——问蛤蜊风致何如
  9. 2024第二届“天涯诗会”征稿启事
  10. 屈子行吟·诗歌之源——2024中国·怀化屈原爱国怀乡诗歌奖征稿启事
  1. 谢有顺:母亲的酒事
  2. “爱中华 爱家乡”2024中国农民诗会征集启事
  3. 胡弦:饮习酒如伴君子
  4. 每日好诗第425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5. 每日好诗第425期(旧体诗)入围作品公示
  6. 诗有情兮情长存——纪念拜伦逝世200周年
  7. 2024“春天送你一首诗”征集选 |第十辑
  8. “我与《诗刊》的故事”征集获奖名单公布
  9. 赴一场橘花盛宴!中外文学大咖齐聚黄岩!
  10. 中国作协召开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扩大)会 专题研讨新时代文学更好助力乡村振兴
  1. “东京梦华 ·《诗刊》社第40届青春诗会” 签约仪式暨新闻发布会在京举办
  2. 东莞青年诗人展之三:许晓雯的诗
  3. 2024年“春天送你一首诗”活动征稿启事
  4. 屈子行吟·诗歌之源——2024中国·怀化屈原爱国怀乡诗歌奖征稿启事
  5. “唐诗之路,诗意台州”第八届中国诗歌节诗歌征集启事
  6. 东京梦华·《诗刊》社第40届青春诗会征稿启事
  7. 每日好诗第419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8. 《中秋赋》中心思想
  9. 每日好诗第420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10. 中国南阳·“月季诗会”采风作品小辑
  1. 中国诗歌网开通“《诗刊》投稿专区”
  2. 《诗刊》征集广告词
  3. 清新旷达 笔底无尘——读温皓然古典诗词
  4. 同舟共济,以诗抗疫——全国抗疫诗歌征集启事
  5. 关于诗和诗人的有关话题
  6. 公告:中国诗歌网“每日好诗”评选相关事宜
  7. 赏析《不要温和地走进那个良夜》
  8. 寻找诗意 美丽人生——上海向诗歌爱好者发出邀请
  9. 以现代诗歌实践探寻现代诗歌的本原
  10. 首届“国际诗酒文化大会”征稿启事 (现代诗、旧体诗、书法、朗诵、标志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