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愁诗学的延伸与辨析(诗歌评论) ——评金问渔诗集《风吹运河岸》

作者:右手江南   2022年09月23日 09:28      12    收藏
金问渔在写作上是一个多面手,他既能写诗写散文,又能写小说、报告文学。其实,我是很羡慕这样能够打通多种文体之间联系的多面手,除了要有足够的精力和体力做支撑,还要有才华和天赋加持。但细细梳理你会发现,金问渔的小说、散文、报告文学作品都是建立在对诗歌语言长期的提炼和写作基础上,完成文体的进一步延伸。换言之,金问渔的写作,诗歌创作永远是第一位的,在诗歌写作之余,那些在诗歌中无法安放或者无法容纳的情绪、思路,就会在小说、散文等文体里得到延伸和延展。此番他邮寄给我的诗集《风吹运河岸》,细细读完,更让我坚定了这种想法和推论。
和他之前的诗集《往事照亮故乡》一脉相承的是诗人对于乡土对于乡愁的留恋和回望,所不同的是,这一次,他把思绪定格在运河两岸,焦点更加集中,诗意也更加浓郁。金问渔的诗歌在海宁,在浙江乃至在全国都有一定的辨识度,这得益于他写作时的自省、自律和自我内省的深度探寻。我自己也写诗,深知一个诗人在追求诗歌辨识度上所付出的辛劳与努力。读完诗集《风吹运河岸》,给我的感触就是他内心始终存在的那份坚守。这份坚守也可以看作是一个诗人长期写作的情感来源和母题供养,那就是对乡愁、乡情、乡土的一次次深情回望。用金问渔的话来说,他正在实践阿德勒的名言“幸福的人用童年治愈一生”。正是有了童年有趣而幸福、欢乐的经历,让他的情感始终处在活水滋养的境地,每每回忆童年都是在品尝蜜糖一般的舒畅。正是对这份美好的眷恋,让他写诗时有了原始的冲动,那就是在诗歌中回乡,在回乡的路途打捞记忆的碎片,然后整合成诗。
难能可贵的是,金问渔没有在诗歌写作上进行自我重复,而且在精简语言上下足了功夫,能用一句话表达的绝不用一句半。在情感浓缩和诗意提炼上,也处处别具匠心地筛选。这让读者可以大饱眼福地阅读,且读后如饮美酒。读诗多年,我对故弄玄虚、不知所云、自说自话、甚至口水乱飞的诗歌,敬而远之。对生活气息浓郁,语言凝练含义深刻且带有几分哲理生活有着人生智慧闪现的诗歌,是求诗心切,大有多多益善,越读心情越好的感觉。诗歌之美所诠释的不就是心灵的自由,精神的愉悦,对美的向往,对诗意的追寻嘛。当然,如果能在读诗之余,有所启发,有所感触,同时又激发了自己的思绪,产生创作的冲动,无疑,这是意外收获。读完《风吹运河岸》,我得到了这份意外收获,自己涂鸦,写了几首小诗。
诗集212页,分四辑编排,分别是旧影、沙漏、断章、日晷。诗人漫步在运河两岸,成长、求学、工作、思乡,情深意切。运河于我而言,自然是再熟悉不过。我所生活的城市杭州,运河穿城而过。我不仅为京杭大运河写过诗写过散文,还写过散文诗和小说。但我始终是以异乡人或者客旅的心境来审视运河,和金问渔这种以乡土之根为心境来审视运河有着本质的不同。从金问渔的视角来解读运河,我读到了浓浓的乡情,读到了把运河当作母亲,诗人为赤子,仰望运河拥抱运河亲近运河的一份柔情。诗人的内心是敏感的,用灵动、柔情晶莹的诗心来靠近运河,本身就有着一份美学的融入。传递着那份脉脉含情,传递着人性的善良,人情的美好,尤其是回望过去,没有被工业化、城市化吞没的水上生活水边生活,你会窥见一个时代留下的印痕,一草一木皆有善心,一人一物都有良善之念。
回到诗集文本里,开篇的《新嫁娘》映入眼帘,也映照心底,诗分四小节,有小令的情韵,有古诗的典雅:“石门到长安/旱路不远,但/新娘得走水道/携着满船嫁妆//流水是外婆/也是伴娘/一路跟着照看,悄悄/消弭新娘挂着的泪花”,读到这里,我的眼前已然浮现一个出嫁的新娘美丽的容颜和惆怅的表情,告别少女时代,来到新的生活,那份不舍与疼痛,跃然纸上,再看后两节:“两岸村庄,都像她/此生归宿之地/忽高忽低的屋脊/让憧憬清晰又模糊//木橹一撇一捺/翻起的浪花/是它编织着的婚纱拖尾”,尾句,用浪花形容“婚纱拖尾”是有一定的想象力做支撑的。全诗找准了一个动人的画面,那就是新嫁娘出嫁时那一瞬间的心理反馈。从人文风俗中,找准书写的对象,从感伤中提炼美,形成个人的抒情诗风。类似的诗作,像《河神庙》《井边书》《月河梦》等,都有找准一个画面然后描摹的书写方式。金问渔在处理这些题材时,总是能够很精确地找到那个震颤人心的画面,这得益于他平时对审美视角的训练,同时,也得益于他对乡土画面和江南水乡的人文认知,从而让他的诗写有着独特的发现。
翻阅诗集《风吹运河岸》,似乎觉得是在翻阅一本江南的风俗人情画,有对往事的回忆,有对现实的思考,还有对江南风景的描摹。时光如流沙一样从手中滑落,年逾五旬,诗人金问渔内心的悸动与惆怅忽而复归平静,这个时候,他似乎陷入了深深地思索中。他写诗,其实就是在留下一份回忆,留下一幅影像,因为这些回忆和影像,随着城市化工业化的推进,将永远不复存在,而通过诗歌的形式,留住影像,更有灵动而真挚的气息。像《古运河纤道》:“古运河的肩膀上/有道隆起的结痂/汗水浸润的伤口/结了又破,破了又结/曾经相依流水不弃不离/如今只遗短短几截//感谢上苍,让我们失去了它//脚板与石板的角力/绵延了无数皇朝/北方宫殿的遗址里/或许还休眠着偷渡的草籽/自涿郡,跨长江,达余杭/石板被磨薄、踩碎、更迭/它们依然得面对,前赴后继的脚丫//而今,岸上还飘忽着昔日的跫音/悠长的纤夫号子/仍在水面回荡/一块石板所记载的苦难/萋萋芳草岂能掩盖”,怀古烁今的生发着感慨,更像是缅怀一段历史的遗迹。何止是古运河纤道,像《路过衙前旧街》《走过官河》《从独山到东湖》等诗作,皆有这种博古通今的思索。由此我想到我在海宁生活的岁月,那时候我在海宁皮革城上班,下了班或者周末就去盐官、徐志摩故居、王国维故居漫步、行走,海宁是一座有着深厚人文底蕴的城市。所见风景皆可成诗,当然,并不是那种随意的涂抹或者凌乱的抒情,这是对诗歌的亵渎,金问渔看似闲笔般的写意,其实是平素知识累积,生活累积和才华累积的结果。
在金问渔的诗歌中,你很少读到晦涩、灰暗的诗歌意象,这也源于前文所说,他有了一个幸福的童年。仿佛顶着一轮红日行走在回乡的路上,内心是纯净的,心地是澄澈的,这两年有一种诗歌观点说诗歌就应该书写苦难,我觉得这个观点值得商榷,从诗歌的真情、真实出发,应该是有什么样的生活,就应该写什么样的诗。一个人没有苦难生活的经历而去书写苦难,那就是在矫揉造作,就是在书写伪诗歌表达伪情感。在金问渔的诗歌中,我读到了善良、温情、温润、宁静、安谧……这些对美好人性的呼唤,构成了一幅江南素朴的人情风俗画,语言明快,意象鲜明,朴实真挚,整体的氛围有着真诚的抒情气息,难道说,这不是真正的诗么?对美好人性的真情阐释,恰恰也是诗歌的一部分。金问渔在诗歌中,一直在试图接近内心的纯真。他保持着安静的思考方式,保持着一个诗人的优雅与宁静,保持着那份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似乎也在验证着诗如其人的自信。更多的时候,金问渔写诗,就是在坚守着内心的本分与忠厚,像《对话|金问渔:人生契阔,幸有文学为翼》一文中金问渔所说:“我的童年,这是最重要的营养。我七岁以前大部分时间生活在盐官小镇,那是钱塘江入海口旁的一个千年古镇,小而精致。屋前是‘街上’,屋后是‘乡下’。乡村的记忆很深刻,豌豆、慈菇、茭白、雪里蕻……我很小就叫得出每一样农作物的名字,冬天挖荠菜、春天挖马兰头,夏天到河里摸螺丝,秋天钻进芦苇荡,用芦苇杆做哨子,我五六岁时水性就很好了。你看我的诗,《往事照亮故乡》的里乡村意象:‘怀孕的玉米’,‘与风较劲的芦苇’,《在安国寺》里‘寺庙外无边的桑林/如一大群参佛的老者/擎着香静默不语’,都是我儿时的印象,可以说,我童年时的许多生活与感受,在我成年以后,才表达了出来。诗歌是我最自如的一种表达方式……作为写作者,一定要有自己最基本的价值观,他或许很难通过三五部小说和十几首诗歌来建立自己的价值体系,但他的每次写作,都在用作品说话。此外,功利性不能太强……”
金问渔诗歌的一大特点就是有着民谣的抒情方式,更注重音律性,更注重形式上和节奏上的变化。细小的事物,细小的情节,折射底层人物的动态,写心情,写思绪,写运河两岸风土人情的变化,在处理素材的形式上,金问渔更喜欢用宁静之美来化解世俗的喧嚣,比如《刷桐油》一诗:“春水泛滥的时候/船搁浅于岸上//建龙在桐花下刷桐油/把春光/一遍遍抹上船身//一朵硕大的桐花跌落/缓缓的,又一群降落/风在河面留下了脚印/亮晶晶的木船/又被施脂着粉//想着文娟说的/入股景区做船娘/建龙愈加使劲地刷/仿佛要把整个春天/塞进船的筋骨//他的鼻子已微醺/辨不清越来越浓的清香/来自桐油、桐花/抑或文娟”,这首诗,有这样几个画面的呈现,一是单纯刷桐油本身这一动作,有着诗意的象征;二是对生活的向往;三是对爱情的诠释。其实这首诗行数虽多,但每一行的字都很精简,同时传递的信息很丰富,这样立体而有层次的画面感,在诗歌《中年雪》《在修表铺》《西塘短章》系列组诗等都有着唯美的体现。吟唱着,哼唱着,诗歌的画面感传递出来的,是诗意,是生活的气息,是诗人心灵荡漾的微光。
诗集《风吹运河岸》入选了2021年嘉兴市文化精品工程重点扶持项目,且诗集中的很多诗歌发表于《诗刊》《星星诗刊》《上海文学》《诗歌月刊》《诗选刊》等,可读性较强。金问渔在后记中说,大运河,曾经那样深刻左右过江南小镇的兴衰,从那里成长起来的人,灵魂里也必然镌刻着运河的印记。由此可见,他内心对于运河的眷恋有着赤子深情的凝视。海德格尔说,诗人的天职是还乡。还乡,说来容易,做起来就难了。尤其是今天城市化工业化加速推进,很多人的故乡在推土机面前,成了一片废墟。金问渔在诗集《风吹运河岸》中构筑故乡的城堡,是精神性的也是物质性的。为今天的读者也为未来的读者,提供了回望运河两岸风景的可能。读诗就是在读诗人的心灵,在读诗人内心的乡愁,也是在和诗人交流情感上的诗性漫溢。当然,和诗人金问渔一起还乡,也是一份惬意的享受,还乡,还心灵一个回望的夙愿。
责任编辑:系统管理员
扫描二维码以在移动设备观看

诗讯热力榜

  1. 诗意浓浓!文艺大咖齐聚鼓浪屿……
  2. 久违了,携着泥土香的诗——与农民诗人田间布衣一席谈
  3. 每日好诗第425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4. 每日好诗第425期(旧体诗)入围作品公示
  5. 第422期“每日好诗”公开征集网友评论的公告
  6. “春天送你一首诗”文艺朗诵会走进国防大学军事文化学院
  7. 第七届中国(海宁)·徐志摩诗歌奖征集启事
  8. 中国女诗人·画家走进云南师范大学活动开幕
  9. “爱中华 爱家乡”2024中国农民诗会征集启事
  10. 屈子行吟·诗歌之源——2024中国·怀化屈原爱国怀乡诗歌奖征稿启事
  1. 谢有顺:母亲的酒事
  2. “爱中华 爱家乡”2024中国农民诗会征集启事
  3. 胡弦:饮习酒如伴君子
  4. 每日好诗第425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5. 每日好诗第425期(旧体诗)入围作品公示
  6. 诗有情兮情长存——纪念拜伦逝世200周年
  7. 2024“春天送你一首诗”征集选 |第十辑
  8. “我与《诗刊》的故事”征集获奖名单公布
  9. 赴一场橘花盛宴!中外文学大咖齐聚黄岩!
  10. 中国作协召开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扩大)会 专题研讨新时代文学更好助力乡村振兴
  1. “东京梦华 ·《诗刊》社第40届青春诗会” 签约仪式暨新闻发布会在京举办
  2. 东莞青年诗人展之三:许晓雯的诗
  3. 2024年“春天送你一首诗”活动征稿启事
  4. 屈子行吟·诗歌之源——2024中国·怀化屈原爱国怀乡诗歌奖征稿启事
  5. “唐诗之路,诗意台州”第八届中国诗歌节诗歌征集启事
  6. 东京梦华·《诗刊》社第40届青春诗会征稿启事
  7. 每日好诗第419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8. 《中秋赋》中心思想
  9. 每日好诗第420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10. 中国南阳·“月季诗会”采风作品小辑
  1. 中国诗歌网开通“《诗刊》投稿专区”
  2. 《诗刊》征集广告词
  3. 清新旷达 笔底无尘——读温皓然古典诗词
  4. 同舟共济,以诗抗疫——全国抗疫诗歌征集启事
  5. 关于诗和诗人的有关话题
  6. 公告:中国诗歌网“每日好诗”评选相关事宜
  7. 赏析《不要温和地走进那个良夜》
  8. 寻找诗意 美丽人生——上海向诗歌爱好者发出邀请
  9. 以现代诗歌实践探寻现代诗歌的本原
  10. 首届“国际诗酒文化大会”征稿启事 (现代诗、旧体诗、书法、朗诵、标志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