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与凝思,于春天的枝头绽放诗意之花(诗歌评论)——评康泾诗集《叫醒春天》

作者:右手江南   2022年09月23日 09:28      30    收藏
康泾邮寄给我他的新著《叫醒春天》,中国铁道出版社有限公司2022年7月出版。收录了他近些年创作的150多首短诗,分“初春”“仲春”“暮春”三辑,似在对应其人生的三个不同阶段。这也是他继诗集《50°》以后出版的第二本个人诗集。我用了一个星期的时间把诗集认认真真读了两遍。康泾爱诗,在当下人心浮躁的时代,很难找出像康泾这样爱诗之人。他经营着个人的诗歌公众号,不定期展示着自己的新作。平时所发的朋友圈,也是和诗歌有关或者展示诗意的一瞬。与诗共存,康泾让我见识了什么是诗就是生活,生活就是诗。此番将平时的诗作结集成书,那一首首平时闪光如珍珠的诗行,结集在一起,似乎雕刻成了一顶王冠,在宣示着诗作者凝结的不凡的结晶。以“春天”点题,既寓意着希望还在,又在展示着诗人内心阳光般的生活与欢乐。
康泾的诗,有着自己内心的纯真表达,在展示生活场景和生命经验上,贴近内心的独特感受。他的很多诗歌,是经过反复思考,然后借助灵感释放出来。这一点,作为诗读者,我的感受是,他的诗歌写作,在追求有效性的同时,也在完成对诗学的灯塔式建构。他也在实验着各种美学的表达,从古典到现代性,从抒情到象征到隐喻。法国诗人瓦莱里说:“诗是一种语言的艺术,某些文字的组合能够产生其他文字组合所无法产生的感情。”诗歌之路的追寻是曲折而漫长的,康泾在这本诗集里所展示的写作姿态,似乎也在展示他已经准备好了持续走下去的恒心与动力。当然,他内心存在的感受力与想象力,也有着与众不同的敏锐沉浸,语言看似平易质朴,却险象丛生;意象的摘选,语言的锤炼,漫不经心中,蕴藏着诗人精巧的思考与思索。由此,在《叫醒春天》这本诗集里,我遇到了一个不一样的康泾,借助诗歌,正在实现新的蜕变。
康泾生活在桐乡,人在江南,心在江南,诗也在江南。从桐乡走出来的诗人和作家,不计其数,在这些闪光的名字折射的光芒背后,康泾显得谦逊、低调而真纯。他与诗的缘分,是笃定一生的真情之缘,而不是泛泛而谈或者戏谑之姿。与康泾见过两次面,关于诗歌的讨论,也深入探讨过几次。不论是在微信里还是见面时推心置腹地交谈,他对于诗歌的理解都有着虔诚地认知与坚定。我想说的是,正是有了这种心态与姿态,才让康泾的诗,凸显出不一样的意蕴与风格。源头清澈,其流向自会蜿蜒而苍茫。
回到诗集文本。《叫醒春天》书题取自诗集中的同名诗歌,我对这个书题非常感兴趣,浮想联翩。还没读诗集,已然被这个题目激发了阅读的欲望和联想。叫醒春天,拟人的修辞。我迅速在诗集里找到了这首诗:“我把一棵树叫醒/等于叫醒了春天/不使劲咬耳朵/树叶也会发出/‘沙沙沙’摩擦的声音/人们都喜欢叫它春姑娘呢/莫非她比黑夜更精神/比白昼更加明亮//那一阵风/天生用来翻动她的日记/我原本并不爱跳舞/跟着我只能眩晕/那个叫做罪恶的人/在我指挥下/悄悄挪开/羞涩的树叶”,这首诗写于新冠疫情爆发的元年,很多人将它定义为“抗疫诗”。其实,我觉得没必要给它命名属于什么诗歌类型。诗就是诗,自由的诗,精神的诗,理应不应该有什么框框。从诗歌的完成度来看,是一首好诗。尤其是尾句“羞涩的树叶”颇有画龙点睛的妙笔。全诗也没有晦涩的意象,画面感也强。普通读者也能读出诗意来,感受那份对美的向往。与其说叫醒春天,不如说唤醒春天的心灵,奔向自由的世界。对美的呼唤,对自由的向往与追寻,贯穿全诗。
诗集分“初春”“仲春”“暮春”三辑,在我看来,就像是少年、青年、中年,不是逐渐衰老的过程,而是逐渐成熟的过程。模糊了时间,模糊了年龄。“初春”一辑的诗,就像来自江南的谣曲,小桥、流水、桃花、折扇,这些自带诗意的意象,恍若飘荡的音符。透过这些意象,我们在欣赏着一幅江南水墨画。这些诗来自于生活的某一个场景和瞬间,句子简洁,在叙述的过程中会不时地制造惊喜,读起来新颖而独特,比如《折扇》中“我快速把折扇折叠/它一下子消失/仿佛我把心爱的人/揽入怀中”,语言新奇,想象力丰富,打破了惯常的叙述,于平凡中生存出诗意。康泾的诗是抒情的,但是他的抒情不是那种伪抒情,他能找准基点,进入秘密而有效地诗境,让抒情节制的同时产生别开洞天的幻境。没有多余的修辞,没有空洞的意象,更没有口水四溅时的随意,用词准确、平实,读“初春”一辑的诗,似乎能够看透诗人纯洁的心灵。在这一辑,《等》这首诗最值得回味,诗分四小节,前面三小节,是一种情绪的铺垫,在“等一个人的中秋”,等两个人、四个人的中秋,等六个年头、后半生的中秋,“等”是一个时间概念,这个人还没来,然后诗人感叹“不能再等了/若你不来/我和月亮走了”,升华了主旨,提升了意境。
在和生活、人生经验、时光变迁等事物相碰撞时,我们是选择迎面相认还是刻意躲避,康泾的诗歌写作,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蓝本。如何更好地还原心灵诗意的感受,更好地展示喧嚣世界散去后留下的安宁与寂静,抚慰内心的虚空,康泾的诗歌写作,似乎,也提供了较好地写作思路。诗人与诗联系在一起,就意味着要消耗掉诗人内心的悲悯、爱和关怀,没有献身精神,没有对诗歌一以贯之地付出,是很难捕捉到那些有力量的字词的。在“初春”这一辑里,写爱情的诗歌也占了不小的比例,康泾对爱情题材的处理,是化现代性入古意,在古意中破解内心的那份悸动、想象和萌动,比如《花开,只需要一秒》:“在我看来,可爱的女人/都该喜爱春天。水暖的时候/她会尖叫,扑棱棱飞出草丛/连她自己都意想不到/花开,只需要一秒”,抓住了思绪绽放的一瞬,将爱情的意象,化作有翅膀的鸟儿,追逐飞翔的感觉。其实,这就是诗歌所要呈现的一种折射心灵和生活的表现形式。从词语中找到美感,找到能够让人一眼记住的美的感觉。
在第二辑“仲春”里,康泾的思考深度有所加强。看得出来,康泾迷恋俗世生活,迷恋世俗之美带来的震颤与感动。他一直在介入生活的原生态,他的诗歌的源动力就来自于生活,而且是那些我们司空见惯的意象,比如“赶集”“醉酒”“影子”“七夕”“散步”“独白”等等。在日常生活中捕捉灵感,是需要发现和凝视的,发现别人发现不到的意象和境界,凝视那一瞬间的爆发力与触动人心的灵感。还原生活的原生态,表达心灵的美的澄澈。借物来渲染情绪或者借情绪来折射心境,传达意念与想象。读康泾的是,总觉得是推开了一扇窗子,让我们凝视那生活中的失语的部分。
比如《枯萎》,诗人写道:“草地枯萎了/火也失去了求爱的勇气”,这两句诗,让我凝思良久。想到“枯萎”我是否会想到“火失去了求爱的勇气”这样的句子?不得不说,是对诗思的专注,给予了康泾发现的本领。像《日子》:“日子久了,细腻也会变成粗糙/唯一不变的,是一粒米与另一粒米/粘连在一起,咀嚼出/宽容的距离”,诗人倾心于这俗世的感觉,诗思是流动的,和生活保持着空间与时间上的平行。其实,康泾就是想借助诗句,用这些似有似无的感觉,来衬托现实生活中缺失的那一部分,比如宽容、慈悲、安详、从容。写诗,不就是为了寻找一种幸福感、安全感,甚或满足内心的某种渴求,达成诗意的思考,可供安眠?
诗人荣荣曾说:“诗歌具有巨大的包容性,什么东西都可以往里装,因此,只要是恰当的表达,什么样的句式、词语,无论写什么和怎么写都不为过,你爱怎么就怎么吧。但我对自己的要求是:尽量写出更多真实可感的、美的诗歌,并且尽可能地精致或者开阔,能独一无二就更好。”康泾的诗歌写作,似在完美践行这一点。康泾的诗,看似五花八门意象纷繁,但有规律可循的是他对俗世生活的关注与凝视。这也与他为人处世的特点相似,敦厚、谦逊、内敛,温润的一颗诗心,让人与诗做到完美的重合。
在第三辑“暮春”一辑里,诗人似乎有了顿悟沧桑后返璞归真的灵性。这种灵性,是一种天性的释放。诗歌不是教化,更不是语言游戏和文字游戏,它是心灵的折射,是一个诗人天性的外在表现。康泾在不断营造着一种恬淡的氛围,为其情感力量的积蓄做铺垫,也为其情感源头的流向寻找出路。这一辑里的诗歌,值得回味值得反复阅读的诗歌有不少。
比如《顺其自然》,这首诗中“我用豆腐一样的心精雕细琢,这晚年最出色的作品”一句,颇得我心。细细品咂,很能激发起心灵的共鸣。人到暮年,一切顺其自然,说来容易做起来难。顺其自然,意味着一切都要放下,让心绪保持平静和安宁。不争不夺。其实,用诗歌体现这份心境,最难的就是真诚。所以要用时间去体味,去消化。
而《丢失》写出的是一份感慨,失去了什么都不能失去生活下去的信心。懂得放下,懂得取舍。懂得思考,懂得人生的轮回:“无色无味,唯有苍老的气息”存留。是的,“你听,一声巨响,那是/我的内心从石缝里/迸裂出来。真的没有想到/我会不顾一切/丢失所有幻想,最后/丢失我自己”,不经一事,不长一智。读康泾的这些诗,我觉得是需要生活经验的累积,才能感受到他诗歌中的人生况味。
这么些年,康泾一直在桐乡安然的生活着,他乐于徜徉在桐乡的江南风情。他的心似乎融化在了那小桥、流水、人家构筑的风情里。所以,他的思索,带有着个体的鲜明印记。记得五年期,我曾在散文《我眼中的康泾》一文中写过这样的话:“如果,仅从诗歌来审视诗人的创作,康泾应该是一个冷峻而沉默的诗人。可是,但凡和康泾接触过的人,应该都有这样的体会,他不仅儒雅、健谈,而且对自己的文学创作和对文学的热爱,都有着发自生命本源的热爱。其中,与他交谈和交流中,对我印象最深的,是他对桐乡这片土地的赤诚。他生在桐乡,长在桐乡,自然,他的笔触延伸的最多的地方,也是这片美丽而富饶的土地。每次和他谈起桐乡,他都会滔滔不绝地说上半天。茅盾、丰子恺、乌镇等,看得出来,他对故土的热爱,有着赤子般的热情和忠诚。”
康泾不仅写诗,还写散文、小说。尤其是长篇小说,能够沉下心来,安心写作,是需要极大的耐力的。此番把诗歌结集出版,看得出来,他并没有在写小说的同时,隐藏自己的诗意。反而,处处让内心充盈诗意,助推着小说的创作。
诗集《叫醒春天》是诗人创作的一个节点。通读完诗集,我总觉得康泾是在寻找一种孤独的言说方式,有的时候孤独是一种与生俱来的感觉,而有的时候,孤独是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派生的一种情感折射。从诗歌里隐藏的,可以看出,康泾的孤独是与生俱来的,是在长期诗歌写作过程中,感情的语言和理性的思维碰撞后的沉默与溶解。
康泾所写的诗歌都是我们司空见惯的,面对着生活的平淡甚至琐碎,对当下生命、生活、爱情、婚姻甚至工作中沉淀下来的所有细节,如何化繁为简,如何让诗歌介入其中,并产生诗意的呈现,这是一个诗人以特有的哲思反思的一个结果。
责任编辑:系统管理员
扫描二维码以在移动设备观看

诗讯热力榜

  1. 首届杨万里诗歌奖评选活动征稿启事
  2. 《穿越诗歌的星空——60位中法诗人双语诗选》出版
  3. 村里的诗人:一个40多岁农民回到老家 写诗、种地,照顾年迈父母
  4. 带动一批诗人共同加入!海宁这位文化特派员,要把诗歌写在乡村大地上
  5. 每日好诗第426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6. 每日好诗第426期(旧体诗)入围作品公示
  7. 第422期“每日好诗”公开征集网友评论的公告
  8. 第五届“巴山夜雨诗歌奖”征集活动启事
  9. 2024“春天送你一首诗”征集选 |第十二辑
  10. 诗写云南 宁醉毋醒
  1. 每日好诗第425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2. 第422期“每日好诗”公开征集网友评论的公告
  3. 久违了,携着泥土香的诗——与农民诗人田间布衣一席谈
  4. 每日好诗第425期(旧体诗)入围作品公示
  5. 诗意浓浓!文艺大咖齐聚鼓浪屿……
  6. 第七届中国(海宁)·徐志摩诗歌奖征集启事
  7. 2024“春天送你一首诗”征集选 |第十一辑
  8. “爱中华 爱家乡”2024中国农民诗会征集启事
  9. 屈子行吟·诗歌之源——2024中国·怀化屈原爱国怀乡诗歌奖征稿启事
  10. 《诗刊》2023年度陈子昂诗歌奖揭晓
  1. 第七届中国(海宁)·徐志摩诗歌奖征集启事
  2. 谢有顺:母亲的酒事
  3. 中国作协召开党纪学习教育动员部署会暨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扩大)会
  4. 每日好诗第422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5. 每日好诗第423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6. 东京梦华·《诗刊》社第40届青春诗会征稿启事
  7. 张宏森:聚焦出作品出人才 为建设文化强国作出更大贡献
  8. 每日好诗第424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9. 一路高铁一路诗——赣鄱春韵火车诗会在江西举行
  10. 第419期“每日好诗”公开征集网友评论的公告
  1. 中国诗歌网开通“《诗刊》投稿专区”
  2. 《诗刊》征集广告词
  3. 清新旷达 笔底无尘——读温皓然古典诗词
  4. 同舟共济,以诗抗疫——全国抗疫诗歌征集启事
  5. 关于诗和诗人的有关话题
  6. 公告:中国诗歌网“每日好诗”评选相关事宜
  7. 赏析《不要温和地走进那个良夜》
  8. 寻找诗意 美丽人生——上海向诗歌爱好者发出邀请
  9. 以现代诗歌实践探寻现代诗歌的本原
  10. 首届“国际诗酒文化大会”征稿启事 (现代诗、旧体诗、书法、朗诵、标志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