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西藏文艺评论讲习班诗歌沙龙成功举办——面对面,共话西藏诗歌美好明天

作者:欣闻   2023年06月01日 10:08  西藏文艺评论家协会    1639    收藏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评论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更好地团结凝聚全区广大文艺评论工作者为西藏文艺评论事业作出贡献,5月27日晚,首届西藏文艺评论讲习班——新时代青年诗人研修班诗歌沙龙在西藏大学珠峰研究院学术报告厅举办。区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陈人杰,中国诗歌网总编辑、《诗刊》社主编助理金石开,《诗刊》社事业发展部副主任、中国诗歌网副总编蓝野,《诗刊》社编辑部副主任彭敏4人与到场的讲习班学员、西藏大学学生等80余人进行对话,不同的生活环境与生命体验不断碰撞、解构、融合,共谈诗歌创作的体验与经历,共同领略诗歌的力量与风采。

诗歌出现之早,几乎与人类文明同步。从人们口中说出的有节律的文字,渐渐合辙、押韵,有了格律、平仄。它简洁而又丰饶、爽畅而又跌宕,寄寓无限情感、反映历史走势、折射国运兴衰。


640

区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陈人杰


陈人杰是第八届鲁迅文学奖诗歌奖获得者,他向大家分享了作为一名从海边到牧场的江南游子行走在山海之间,两种截然不同的体验和经历是他诗歌写作的重要灵感和素材。他谈到,西藏与江南,看似山川异域,实则风月同天,飘泊与还乡注定成为了山和海共同的主题,在西藏生活的十二年间,故乡原乡,家人牧人已然泯了边界,他感恩高原的一草一木,感恩西藏给了其爱的能力和灵感源泉。

陈人杰指出,优秀诗人所必具的品格是对人类持有恒常的悲悯之心,关注现实生存,书写民生疾苦,走出“象牙塔”,深入生活,触及生命之痛,对生活要有自己独特的体验,敏锐触动人类情感中的隐秘角落,拂去现实表层的浮土,以诗性的光辉照耀人间,创造性提升诗的新境界。


640

中国诗歌网总编辑、《诗刊》社主编助理金石开


金石开表示,随着时代的发展,互联网已经成为诗歌传播的重要阵地之一,大家应多运用互联网平台进行诗歌创作和传播。他心中理想的诗歌则是吸收百年新诗取得的成就,集百年新诗创作和理论之大成的诗歌,是用独特的语言表达独特的情感、经验、思想,具有情感浓度和语言密度的诗歌。他对年轻诗人提出2条建议,一是要作为生活的参与者而不是旁观者,二是要反思过度追求“复杂性”的写作和所谓“学院式”的写作,既要注重当下鲜活的生命体验,也要注重诗歌创作技巧的打磨和提升。


640-1

《诗刊》社事业发展部副主任、中国诗歌网副总编蓝野


蓝野则通过亲身经历的分享与大家探讨诗歌创作的心路历程。他提出,文学创作有深情、有趣、深刻其中一面就是不错的文学,而当所有的集合起来则是厚重之作,作为同时拥有“诗人”“编辑”双重身份的人,在他的诗歌创作中,二者并存既有矛盾,但又能提供向他人学习的场所、汲取他人诗歌的养分,诗歌创作就是持续探索表达的无限可能。


640-2

《诗刊》社编辑部副主任彭敏


彭敏作为诗词大赛的冠军,重点强调了背诵的重要性,背诵是读者和诗词的亲密接触,在背诵的过程中,诗词独特的语感、常见的典故、普遍的情感都会潜移默化地被吸收,鉴赏能力自然而然水涨船高。并且古诗词在饱含美感的同时,表达简明扼要,这是值得现代诗学习的。

在互动环节,现场氛围热烈,学员们的提问,既有小众写作和民族语言写作之类的常规问题,也有时下潮流的AI技术发展对诗歌创作的影响等热点问题的探讨,把沙龙活动推向高潮,并在欢声笑语中结束。很多学员意犹未尽,表示沙龙比授课更轻松、更有效,可以更直接地获得自己想要的答案,希望今后多多举办此类活动。专家们表示,此次沙龙活动让我们认识了解了西藏潜在的未来“大诗人”,在与学员交流的同时,了解当代年轻人对诗歌创作的想法,也是有所收获。沙龙拉近了老师与学生、专家与学员心灵的距离,更有利于帮助新人成长。此次诗歌沙龙非常成功,希望今后能再到雪域高原,共话诗歌。

此次沙龙活动的成功举办,让西藏的诗人及评论家与来自《诗刊》社的3位资深编辑和鲁迅文学奖获得者陈人杰及学员们深入探讨,纷纷为推动西藏诗歌创作、评论建言献策。这里不仅是地理上的高原,更是诗歌的沃土,西藏诗歌从高原走向高峰的时代已经到来。


640-3


主持人:旺珍

嘉宾:陈人杰、金石开、蓝野、彭敏

1.西藏被称为地球第三极,西藏对文艺创作者来说有着独特的诱惑和魅力,我们的四位嘉宾中除了陈人杰老师之外,西藏对其他三位而言,可能是既熟悉又陌生的,可否请三位老师谈谈于您而言西藏的魅力与诱惑体现在何处?

金石开:地理学上的西藏,是接受教育以来就在不断完善的知识。但是真正了解西藏,还是从陈人杰的诗集《山海间》开始。去年年初,我们在北京召开一场《山海间》的研讨会,我有幸主持了这场研讨会,体会到了诗人对这片土地和天空的深情,也感受到西藏独特的自然景观,深厚的人文传统。这里是诗歌的天空、是人少神多的诗歌沃土。我们这次,不仅是来到了地理上的高原,更想发现文学上的高原,发现更多优秀的诗人。

蓝野:拉萨是一个缺氧但不缺信仰的地方,西藏是缺少世俗生活,但不缺诗和远方的神奇、神圣高原。对西藏的诗歌写作者来说,这是一片提供着雄伟的山川气象和非常丰富的精神背景的高原。以陈人杰为代表的诗人朋友们,创作上取得了很好的成就,西藏诗歌从高原走向高峰的时代已经到来。我们三位这两天所受的震撼不用多说,西藏伸手就可扯下一片云彩。西藏的美,高原的神圣,洗涤心灵。

彭敏:小时候读扎西达娃《西藏,系在皮绳扣上的魂》,无比强烈的震撼。到西藏以后,对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感受都很深,尤其布达拉宫,富丽精工,美轮美奂。西藏对文学创作者最大的诱惑在于,在古典文学漫长的历史上,没有特别出名的大诗人来过这里,这是一片完全的蓝海。这也是陈人杰的优势所在,所以我特别期待在这里读到更多西藏诗人的优秀作品。


2.陈人杰

(1)从西湖到那曲,从援藏到留藏,诗集《山海间》里收录了近120首诗,是陈人杰走遍西藏山山水水写下的心灵感言,正如陈人杰老师在采访中曾说过西藏的自然是他进行诗歌写作的重要灵感和素材,作为一名从海边到牧场的江南游子,请问这两种截然不同的体验和经历,在您的诗作中是如何实现融合的?

陈人杰:虽说地不分南北,人不分东西,但文化上的现象非常有趣,是浪子完成着故乡,像但丁之于佛罗伦萨,西藏也一样,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如果没有某种“地域分裂症”,就很难回望和怀乡,在心灵内置一个故乡。所以远方近在眼前,最远的人往往是你心灵的歌者,没有撕裂式的煎熬之苦是很难有大而纯的抒情。彩虹需要天空这样的空间和跨越,山需要海以彰显巍峨,海需要山以成其壮阔。西藏需要海边游子的抚摸和双向奔赴。

作为浙江人,我深感浙江作为江南文化的内核,除了河湖之外,还有海的部分。浩瀚的东海与雄奇的世界屋脊遥相辉映,造就了渔民和牧民相似的性格特征和心理习俗,譬如渔民打渔要做赶海的仪式,羌塘草原的牧民从冬季牧场到夏季牧场,也要做转场仪式,都是三四个月回不来,飘泊与还乡注定成为了山和海共同的主题。无垠与渺小、辽远与遮蔽、壮阔与柔美、孤独和胸怀永远以其存在的本质,以更高的对立统一存在于山海中,深深地呼唤着我行走在山海间。此外,浙江从来也是虎踞龙盘之地,在它的婉约柔情之外,它有莫邪干将、龙泉宝剑,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就在那里,剑胆琴心才是越人真实的写照。所以西藏与江南,看似山川异域,实则风月同天,高乃低,旷乃谷,浙江是山,也是海,西藏是山,亦是海,同铸中华民族的精神品质。何况西藏洪荒以来是特提斯古海隆起的高原,山不过是海的另一种形式,可以说,我脚下的每一个脚印都是古海,我坐在这里就坐在山海间。

在西藏生活十二年,无数次,我心生恍惚,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恍惚感越来越强,故乡原乡,家人牧人已然泯了边界。是生活的馈赠,让我在内心不断重置故乡和高原,赋予了我飞升的能力。我感恩高原的一草一木从此成为了故乡风物和叙事的凤凰涅磐,在拉萨河边就是在钱塘江边,身心的接纳、文化的认同,逐渐将自己合而为一。

就像刚才来西藏大学参加沙龙的路上,当我看见天上出现了彩虹,天堂为我打开,彩虹给我勾勒了另一个天空的弧线。在西藏,诗歌不需要翅膀就可以飞翔。这片土地人少神多,每一缕空气都散发着神圣感。我所走的每一步都有强烈的仪式感,我的肉体接通了神性,个人性融入众生性,少了自我,便有了宇宙意识,苍生情怀。

(2)您曾在其他的访谈中说,诗人“要秉承杜甫等现实主义诗人的诗歌精神,持有恒常的悲悯之心”。请问这是您的诗歌观念吗?诗人有使命吗?如果有,您觉得诗人的使命是什么呢?

陈人杰:人生无数的曲线成就了一道直线,无数彩虹的颜色成就了我人生的底色。母亲走得早,《姐姐》这首诗是我人生经历的辅证。这是我的痛感源泉。海德格尔说诗人的条件,第一个就是伤口,第二个是神指定的人,第三个是学识,学识是放在最后。大家有没有统计过,李白990余首诗,用字量3560字,不妨碍他成为世界上最伟大的诗人,从这个意义上说,识字多少或学识高低与诗歌并不存在绝对关系。

对人类持有恒常的悲悯之心,关注现实生存,书写民生疾苦,走出“象牙塔”,深入生活,触及生命之痛,对生活要有自己独特的体验,敏锐触动人类情感中的隐秘角落,拂去现实表层的浮土,以诗性的光辉照耀人间,创造性提升诗的新境界,这才是优秀诗人所必具的品格。

是西藏给了我爱的能力和灵感源泉。我在羌塘草原,被牧民们称为“建幼儿园的牦牛”,在平均海拔4800米的村上建起了8所幼儿园,这就是诗人的使命。胡风曾说:“一个为亿万生灵的灾难的苦行者,一个善良的心灵的所有者,即令他自己没有写过一行诗,我们也能够毫不踌躇称他为诗人”。大唐诗人哪一个不是肩负家国使命远走他乡的。当然,诗人还是要以文字说话,从感性与心灵出发表达对现实和这世界的看法,生命中有多少疼痛,诗歌就会让它有多少感恩。“虽有荣观,燕处超然”,诗人首先要拯救自己的内心,才能拯救他人。诗歌永远是背着镣铐行走,用自己的忍辱负重,承载大众的悲悯之心。


3.彭敏

(1)作为诗词大赛的冠军,彭敏老师深厚的古诗词文化素养在节目中给观众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对此,我想请问彭敏老师,《中国诗词大会》等节目的走红,带动了全民学诗词的热潮。但也有人认为纯背诵的方式对审美精神或者诗歌鉴赏能力的提升作用是非常微小的,对此,您怎么看呢?

彭敏:背诵是一个很头疼的问题,很多古诗词容易背错、背串,我个人觉得背诵是必不可少的功课,从中心思想、主要内容角度看,怀才不遇、忧国忧民、伤春悲秋、羁旅行役……很多古诗词高度雷同、千篇一律,古诗词的精华在于极致的表达本身,不把一首诗词背下来,我们损失掉的是其90%的营养。

背诵对于古人来讲也是积累才华的重要手段,很多大文人过目不忘。苏轼曾经负责给朝廷起草重大公文,写这类文章常常需要旁征博引,为免出错,写作者往往需要到处翻书、查资料,但苏轼居然从不需要到处翻找,所有资料典故他都记在了脑海里,信手拈来。

背诵是读者和诗词的亲密接触,在背诵的过程中,诗词独特的语感、常见的典故、普遍的情感都会潜移默化地被吸收,鉴赏能力自然而然水涨船高。即便有些诗词在当时尚不能理解,那么先把它背下来,等到具备了相应的人生经验和阅历,自然就会豁然贯通。我小时候背的很多诗词,都是在长大后才逐渐理解的。

金石开:语言能力就是思维能力。通过背诵古诗词,可以丰富自己的语言体系,也丰富了自己的情感和经验,同时提升了自己的思维力和认知力,也就是提升了自己的人生境界和品味。大量的背诵对创作者和阅读者来说,也是非常有益的。文字里蕴藏的智慧和情感以文字符号的形式转变成我们的文学修养,客观上让我们的创作总站在前人的肩上取得自己渴望的成就。当我们对一段文字的意义和价值作出判断,也就是我们理解它们时,其实还有一个心理过程:前理解。就是你在作出判断之前,已经有了一个基本的判断。这种判断从哪里来?其实就来自于你对以前读过的文字的比较。理解的过程,就是你把眼前的文字和你大脑中储存的信息进行比较的过程。

(2)近年来,优秀传统文化越来越受到重视,你觉得当代新诗创作可以从古典诗歌中汲取哪些营养呢?

彭敏:当下既有现代诗的创作,也有诗词的创作。但是几乎没有人会问诗词创作者可以从现代诗中汲取哪些营养。这里面包含了公众对现代诗的不信任、对现代诗成就的不认可。现代诗主要是从西方来的,和中国的古诗词并没有特别深的血脉联系,现代诗向古诗词学习,不能只是用现代的白话形式把古诗词的美好意境翻译出来。诗表现人、表现人的精神世界以及他所处的时代,古诗词的独特意境服务于这种表现,今天我们的时代、我们的精神世界和古代相比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如果我们的现代诗只是模拟、因袭古诗词那种美好的意境,这意境中却已没有我们所处的时代以及时代当中活生生的人,那么这种现代诗只不过是对古诗词的一种苍白的致敬,在文学史的意义上很可能是无效的。

作为诗歌编辑我常常读到一种诗歌,写得很长,看起来汪洋恣肆,但缺少取舍,不够凝练,完全抓不住我。在这点上应该向古诗词学习,古诗词能用极少的字数呈现出十分宽阔深厚的含义,比如杜甫《登高》中的名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仅仅十四个字,却可以划分为八个精密的意义单元——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每个如此微小的意义单元,都向我们抛掷出极具感染力的情绪符号,而且还通过相互之间的叠加、碰撞,来使诗意成倍地增强。古诗词的这个点,值得现代诗好好借鉴。


4.金石开

(1)作为诗歌网总编,您理想中的当代诗歌是什么样子?您认为诗人、诗歌和读者三者之间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

金石开:首先,从一个互联网出版人的角度,呼吁大家多运用互联网平台进行诗歌创作和传播。我的观察,互联网已经成为诗歌传播的重要阵地之一,诗人面向读者的第一张名片也是互联网。

有人说,问题就是时代的声音。对于诗歌来说,时代的声音是什么问题?那我认为,这个问题就是:理想的诗歌是什么样子。

我们可以从百年新诗的发展历程开始。新诗的各种风格各种流派在其倡导的文学理念带领下,穷尽了文学的各种审美形态,给我们提供了丰富的文学样本和理论成就。整体上来说,诗歌理想的样子,就是吸收百年新诗取得的成就,集百年新诗创作和理论之大成的诗歌。如果让我直接回答这个问题,我认为诗歌理想的样子就是:用独特的语言表达独特的情感,经验,思想,具有情感浓度和语言密度的诗歌。所有的话都被说过,但不是每个人说过。“诗歌是语言的炼金术”,诗歌在丰富我们的语言,这是诗歌的重要使命之一。新诗经常使用“非正常的语法”“非正常的语义”来表达当下我们正在面临的复杂的世界,需要具有一定的独特性。独特的情感、经验、思想,就是诗歌的内容要独特,不能人云亦云,更不能放大古人的情感无视我们当下鲜活的生命体验。要防止诗歌创作中的“刻奇”现象,避免媚俗、自媚,为了写诗而“编造”你身上根本没有产生的情感去感动别人。我们用诗歌表达我们的哲思时要注意,不能把诗歌当作哲学讲义。我们谈情感的浓度和语言的密度,其实就是反对灵感写作、“天才”写作,注重诗歌创作技巧的打磨和提升。

(2)青年诗人应该从哪些方面努力,才能创造出较好的诗歌作品?

金石开:我们始终认为,90后、00后的年轻人,他们的生活经验、情感状态和诗人最为接近,他在丰富的物质条件下,展现了对精神生活的更高追求,他们天生的洒脱、飘逸和空灵的精神状态更符合诗人的气质。

我对年轻人的建议就是:

1.作为生活的参与者而不是旁观者。不要高高在上俯视人间,要走到生活的一线,做生活的参与者,从生活中汲取力量。

2.反思过度追求“复杂性”的写作和所谓“学院式”的写作。我们要辨明一个问题,不要把写作手段和写作目的混淆。诗歌审美愉悦是读者在破解诗歌文本难度的过程产生的。诗歌的难度只是诗人的“伎俩”,不是写作的目的。写作不是为了让你看不懂。有了表达的欲望,写作才有意义。写作对于诗人来说,必须要让人读得懂。写作者在追求写作“复杂性”的时候,要让人理解。更何况,读者并不专指没有任何文字能力和文学修养的那一部分人,而是包括诗人、评论家、精英等知识分子在内的所人的总和。


5.蓝野

(1)我们通常认为诗人注重个性化与创造性,编辑则需要兼容并蓄。您既作为诗人,也作为诗歌编辑,诗歌编辑的经历是否对您的诗歌创作产生了影响?您在这两个身份之间时候如何切换的?

蓝野:我刚到诗刊的时候,两位老编辑对我说,你的诗歌会发生变化,你写得比较先锋,而编辑工作需要接纳各种诗歌形态,你慢慢地就会在写作中接受了中间道路。当时,我暗暗地想,我绝不让我的锋芒被磨平。回过头来看,锋芒确实被磨平了。这确实不是什么坏事,编辑就应该观察诗歌潮流,向优秀的作者学习,一方面刊物有引导创作的责任,一方面写作中的编辑应该从善如流。以文学编辑、文学工作者的职业素养和情怀、胸怀,应该看到更大的文学场域。所以我是在编辑工作中和个人写作中,慢慢地向前辈编辑、向优秀诗人学习。诗歌编辑和诗歌写作者的两个身份同时出现在一个人身上,首先肯定是一件美好的事,毕竟做的是一份自己热爱的工作,再是随时可以处在学习、观察和质疑中。另一方面,这个双重身份也确实是有一点冲突的,当诗和远方成为一份工作的时候,你可能面对的是一地鸡毛,创作的纯粹性可能会受到一些冲击。我特别佩服那样的写作者,他本身工作是在单位里写公文,但当他业余时间进行文学创作的时候,他的文学表达又是很优秀的,两种写作或者说两种身份的转换非常成功。我特别敬佩他们,也在努力向他们学习。我个人努力在写作中忘掉编辑身份,努力冲破一些写作中不该有的规矩,毕竟艺术创作就是在探索表达的无限可能性。

(2)您的诗歌体系是否产生变化?

蓝野:应该说我的体系和标准还没有形成,也许一生也不会形成。因为我在诗歌写作中不抱有雄心壮志,只是努力地在写作中寻求一些变化。我是一个浅陋的人,所以在我的文学表达这里也往往流于浅陋。我觉得,文学创作有一个向度就够了,深情、有趣、深刻,有其中一面,就是不错的文学。当然这些都集合起来,那就是厚重之作了。前几天读西川的近作,他的广博、自在,让我觉得我的写作永远处在青春期,小情感的矫情和拘谨。但我并不妄自菲薄,像我这样的写作者,在芸芸众生中,自有我的特别之处。文学创作中,个别的、具体的“这一个”很重要,我努力做独特的“这一个”。


6.学员提问

(1)嘎玛尊珠桑布:陈人杰老师,西藏文学创作和传播过程中常遇到一些阻碍,如语言障碍等问题,您平时创作的时候站在什么样的角度去观察和表达?

陈人杰:不完整本身也是完整,西藏的多元性、独特的民族性、注定了这片高地有很多不同的表达方式,有米拉日巴道歌、仓央嘉措情歌,小情调也可抒发自己的大爱,道歌是另一种,是宇宙大视野,是雪域悟道之歌。诗歌写作有很多种,但是抵达的只有一条。大巧若拙,技巧是对真诚的考验。我非常羡慕博尔赫斯,一个盲人,去管图书馆,他把图书馆当成他内心的宇宙。

蓝野:关于小众写作和民族语言写作的传播,我建议藏语写作的朋友千万不要自卑或者因为暂时的传播局限问题而放弃,上世纪八十年代寻根文学兴起时有一个共识,越是民族越是世界的,我们甚至可以这么认为,越是个人的越是普遍的。在地球村的当下,这个民族的,小众的,角落的,这一切都会越来越受到尊重和注目。

(2)张建平:蓝野老师,作为编辑,对一些稍显先锋的诗句,您会采用吗?

蓝野:越怪诞我会越多看一遍,会努力试着理解你的表达。没看到你的文本,不敢肯定你的创作境界和表达层次。作为编辑,我见过太多的朋友在创作上走歧路了,但是自己觉得自己为文学献出了一生。

金石开:一套语言就是一套思维系统。我们日常体会到的人的意识只是我们精神世界时很少的一部分,是“冰山”一角。作为“冰山”的主体,我们内心的潜意识,人性中未知的部分,需要我们用诗歌来表现。用自己擅长的语言来揭示人性的本质是写作者神圣的使命,承担了这样的使命,我们的作品就会得到更加广泛的传播。

(3)旺珍:随着chatgpt等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人类的很多创造性工作受到了威胁与挑战。有人认为人工智能必将代替人类写诗,四位老师如何看待这个观点?

金石开:作为一名互联网出版人,或者说作为一名技术出身的文学工作者,我感叹的往往不是人们对技术的无知,而是对传统行业流程和职责的漠视。关于“ChatGPT”和“文心一言”等人工智能工具的出现,我看到的更多是夸大其词的言论,有的是商业宣传,有的是人对未知领域的崇拜,其中充斥着哗众取宠的成分。具体来说,人工智能工具生产的内容有可能要超过大多数诗人的创作水平,但是不会取代人的诗歌创作,不管是工业革命带来的“体能机”,还是数字时代带来的“智能机”,它们只是作为工具来代替另外一种工具。

蓝野:我做过试验,试着用人工智能写诗。我觉得现阶段还不成样子,也许不远的未来,当人工智能吃下古今中外所有的诗篇,再加以更新的技术,会出来像样的作品。到永远不会超过人类自己的创作,诗歌写的是情感情绪,是生命体验,这一切来自人心,来自心灵。技术永远不会是心灵。

彭敏:AI写作能复刻人类强大的修辞能力,甚至能建构出动人的情感结构,但有一点是人类独有而AI写作无能为力的。人类创作的诗歌,其文本魅力不仅局限于语言结构本身,在文本背后,诗人的独特身世、身世与诗的血肉联系,也是文本魅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读杜甫的《春望》,就会想起他在安史之乱当中被困长安,亲眼目睹国家覆败,又与家人生死隔离,读苏轼《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就会想起他在人生中途突遭变故身陷囹圄,出狱后被贬南荒,虽然人生陷入轰然溃败却通过诗词重获力量,这一切文本背后的东西,都是AI写作不可能具有的。所以古人读诗词才讲究“知人论世”。AI写作再强大,也只能写出技艺超群的文本,而文本背后只有一片空白。

陈人杰:“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物极必反。我们忘了文字产生的源头,它来自宇宙自然,而AI的写作永远是知识库,是编程,没有源头性的写作永远是机械的拼凑。睹物思情,当我们走入大野,顿觉宇宙之无穷,而兴尽悲来,又识盈虚之有数,此情此景,是机器人永远没办法超越人类的地方。

责任编辑:王傲霏
扫描二维码以在移动设备观看

诗讯热力榜

  1. “春天送你一首诗”文艺朗诵会走进国防大学军事文化学院
  2. 世遗生活,诗意琴岛——第十届鼓浪屿诗歌节隆重开幕
  3. 每日好诗第425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4. 每日好诗第425期(旧体诗)入围作品公示
  5. 第422期“每日好诗”公开征集网友评论的公告
  6. “爱中华 爱家乡”2024中国农民诗会征集启事
  7. 第七届中国(海宁)·徐志摩诗歌奖征集启事
  8. 诗词名家张存寿——问蛤蜊风致何如
  9. 2024第二届“天涯诗会”征稿启事
  10. 屈子行吟·诗歌之源——2024中国·怀化屈原爱国怀乡诗歌奖征稿启事
  1. 谢有顺:母亲的酒事
  2. “爱中华 爱家乡”2024中国农民诗会征集启事
  3. 胡弦:饮习酒如伴君子
  4. 每日好诗第425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5. 每日好诗第425期(旧体诗)入围作品公示
  6. 诗有情兮情长存——纪念拜伦逝世200周年
  7. 2024“春天送你一首诗”征集选 |第十辑
  8. “我与《诗刊》的故事”征集获奖名单公布
  9. 赴一场橘花盛宴!中外文学大咖齐聚黄岩!
  10. 中国作协召开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扩大)会 专题研讨新时代文学更好助力乡村振兴
  1. “东京梦华 ·《诗刊》社第40届青春诗会” 签约仪式暨新闻发布会在京举办
  2. 东莞青年诗人展之三:许晓雯的诗
  3. 2024年“春天送你一首诗”活动征稿启事
  4. 屈子行吟·诗歌之源——2024中国·怀化屈原爱国怀乡诗歌奖征稿启事
  5. “唐诗之路,诗意台州”第八届中国诗歌节诗歌征集启事
  6. 东京梦华·《诗刊》社第40届青春诗会征稿启事
  7. 每日好诗第419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8. 《中秋赋》中心思想
  9. 每日好诗第420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10. 中国南阳·“月季诗会”采风作品小辑
  1. 中国诗歌网开通“《诗刊》投稿专区”
  2. 《诗刊》征集广告词
  3. 清新旷达 笔底无尘——读温皓然古典诗词
  4. 同舟共济,以诗抗疫——全国抗疫诗歌征集启事
  5. 关于诗和诗人的有关话题
  6. 公告:中国诗歌网“每日好诗”评选相关事宜
  7. 赏析《不要温和地走进那个良夜》
  8. 寻找诗意 美丽人生——上海向诗歌爱好者发出邀请
  9. 以现代诗歌实践探寻现代诗歌的本原
  10. 首届“国际诗酒文化大会”征稿启事 (现代诗、旧体诗、书法、朗诵、标志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