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树之恋(组诗)

作者: 2015年10月29日17:58 浏览:920 收藏 觉得不错,我要 赞赏

 

玉树印象

 

行走在唐蕃古道玉树

脑海中难以忘记的印象

久久挥之不去

 

这里是文成公主进藏休憩之地

也是格萨尔赛马称王的比武之地

 

山顶上挂满了随风飘扬的

彩色经幡

坐落在半山坡或山麓的寺院

金碧辉煌

朝夕的藏传佛教诵经声

此起彼伏

 

神鹰在蓝色的天空下

展翅飞翔

遍地的牛羊在草原上

悠闲自得

摇头摆尾的鱼儿在水中

自由嬉戏

 

雪山,经幡,寺庙

神鹰,牛羊,草原

构成了一幅雪域高原上的

独特风景画

 

这画是那么和谐

那么亲切自然

又那么柔情似水

 

生活在玉树的牧民

整天吃着糌粑和手抓

喝着酥油奶茶

转着神山和经筒

一些虔诚的信教者

走一步磕一个长头

 

在满眼是神的玉树

总有一些人

无论怎么走

也走不到天堂

 

奔跑回家的牛羊

 

七月的巴塘草原

风景秀丽,阳光明媚

蓝天下成群的牛羊

悠闲地啃咬着鲜美的嫩草

尽情的享受着

大自然赋予的美食

 

高原的天

犹如小孩儿的脸

变幻莫测

一天有四季

四季不同天

阴晴雨雪全挂在脸上


一阵阵疾风吹来

格桑花歪斜着身子

转身探视还在低头吃草的牛羊

突然,一声炸雷在空中劈开

把牛羊惊吓得趴在地上

一动也不敢动


刚才还是万里无云的蓝天

转眼间却乌云密布

一次次闪电之后

天空中出现了

一个个形态逼真的动物造型

这是何等壮观的景象

仿佛把牛羊也镶嵌在半空中


狂风暴雨追打着牧人的羊鞭

牛羊无奈的舍弃了鲜嫩的草食

随着牧人的羊鞭方向

嘴里含着乌云的半边耳朵

疾速奔跑回家


大约半小时后

雨过天晴

乌云随风飘散

太阳又露出了灿烂的笑容

似乎是在迎接牛羊

重返草原“做客”的呼唤


玉树的雪


在树贵如玉的地方

金秋九月即下起了大雪

仰望山头

万物披挂着一层

厚厚的白雪


忽如一夜寒霜降

天高水冷刺骨凉

秋阳不再和风暖

山川遍地穿银装

草浴积雪露萎谢

树枝落下一片片黄叶

顿渐水瘦山寒


随着夜幕降临

冷清清的大街上

霓虹灯闪烁的火光

给匆匆步行的人

增添了几分胆量


雪山是太阳的哈达

湖水是月亮的美酒

月亮穿透云层照亮雪山

星星眨着渴望的眼睛

等待嫦娥伸手拥抱


冻得颤抖的门卫

发出一声长长的唉叹

今年玉树的雪

来得太早


不倒的玉树


四年前的四月十四日

七时四十九分

玉树发生了里氏7.1级强震

顷刻间山河破碎,人天同悲


经历梦魇般的那一刻后

活着的人都成了惊弓之鸟

警觉得有时神经过敏

桌上茶杯的摇晃会起身冲向屋外


在凄婉的追忆中

常被噩梦惊醒

无法弥补的伤痛

是一截切肠挖心的记忆


倒塌的房屋成了残砖瓦砾

废墟掩埋了夫妻之间的遗恨

母亲痛失孩子发出救命的嘶喊

孩子失去母亲露出一脸的无助


大地撕裂的口子

让数千个生命香消玉损

恋人无法兑现山盟海誓的诺言

肝胆相照的血液因此断流


而今凄惨的场景已成为过去

亡魂在天堂不再受难

活着的玉树人敢于担当

在感恩奋进中建设美好家园


历经三年的艰辛重建

一个生机勃勃而美丽的新城

如同彩虹矗立在苍茫大地

处处充满着浪漫的民族风情


一座座地标性现代化建筑

赋予了时代化都市气息

风格独特的藏式建筑

彰显了璀璨的民族文化


地震遗址、康巴艺术中心

博物馆、音乐喷泉广场

造型独特的玉树剧院

在建筑群中独领风骚……


格萨尔王的英雄铜像

激发人的无穷力量

迥态各异的石房建筑

赋予结古多彩的神韵


青稞在牧民的汗水里抽穗

牛羊在牧人的的笛声中成长

炊烟在新建的住房上飘荡

巴塘结古两河犹如银色的飘带


 

蓝天、阳光、青山、碧水

衬托着丰满秀丽的玉树草原

藏人用酥油灯点亮满天繁星

篝火舞蹈演绎出玉树不倒的坚忍


唐僧晒经台


大唐时期

相传唐僧西天取经

在路过长江上游的通天河畔时

两岸高山峻岭

地势雄险

河宽水疾

深不可测

师徒四人无法涉水过河


眼看要无功折返

另觅路径之时

躺在河岸东边山坡上的

一只酣睡千年的乌龟

突然间从地上爬起来

对唐僧友好地说

“踩在我的背上,我背你们过河”


唐僧顿感神灵显应

急忙收拾行李

携悟空沙僧和八戒

踩在乌龟的背上


在浊浪翻滚的河中

乌龟托着师徒四人

扬起高高的头

一步一步的艰难前行


眼看在到达河岸之际

一个携沙裹泥的浪潮

打瞎了乌龟的眼睛

在有惊无险的那一刻

浪潮打湿了唐僧的经书


唐僧师徒到达岸边后

就急忙整理行李

还没来得及表达一声谢意

却发现恩如佛祖的乌龟

早已返回河畔的东边


“阿弥陀佛”,幸哉幸哉

随即,唐僧师徒就在河岸的

几棵苍松翠柏下的石包上

晒起了经书

晒经台因此而得名


风沙吹老了岁月

却吹不走晒经台的经书

流经千年不息的河水

却流不走唐僧师徒——

对佛祖的虔诚


唐僧拴马的白杨树


在唐僧晒经台的左侧山沟里

生长着一棵历经千年

而不衰老的白杨树

至今,这棵树仍然枝繁叶茂

也许,这棵树是因为                              

唐僧拴过马才长生不老


尽管游人在观光晒经台时

很少有人留意这棵白杨树

但日月为镜,风雪作证

它犹如雪松挺立通天河岸


河水从晒经台旁

昼夜不停地流淌

尽管很少有人爬上山沟

去探访这棵白杨树

但天地为鉴,河水作证

它就是唐僧拴过马的树

                                                 

长在深沟的这棵白杨树

看似孤独无助

路过的游客也熟视无睹

但躺在河岸东边的那只乌龟

却与这棵白杨树息息相关


想当年

乌龟把唐僧师徒托运过河

也把唐僧的马和经书

一起托运过了河

在它转身返回时

邂逅相识了河岸的白杨树

从此,千年寿龟相思万缕

昂首等待着河岸西边的白杨树

虽然隔河相望

但近在咫尺却不能相拥而眠


白杨树用爱情的枝叶

等待乌龟渡河相亲

乌龟用尽毕生的精力

在河岸许下千年不老的祈愿

才有白杨树今天依然嫩绿的肌肤


这棵永远年青性感的白杨树

坚守着对爱情的忠贞

孑身一人蹲守山沟的闺房

而至今“未嫁”

这是何等壮丽的诺言

让世人对它充满了神奇的遐想


7、高老庄


在唐僧晒经台的左侧

沿着一条羊肠小道

爬上一座近千米的山坡

就来到了唐僧曾经住过的夜店

——高老庄


这个村庄虽然在风雪中

慢慢地消失

但高老庄的残墙断壁

依然犹存

也许是唐僧居住过的原因

这个村庄的名字

不再属于这个村庄


“高老庄”三个字

似乎一夜之间

长出了飞向世界各地的翅膀

“高老庄火锅店”

“高老庄茶店”

“高老庄娱乐城”

“高老庄宾馆”

……,……,等等

要有尽有


世人在享受“高老庄”的服务时

又有何人会想到

高老庄的来历


前不久

我再次赴玉树州通天河畔

探访高老庄这个村子时

果然找到了唐僧住过店的老板

他就是而今屹立在高老庄的

一座藏传佛教的第十九世活佛


活佛告诉我

一千多年前

村民为迎接大唐高僧

在这里磨刀杀羊宰牛

唐僧见了连忙阻止

此后,藏传佛教把“忌杀生”

作为一条禁令

传道至今


历经千年沧桑

高老庄承载着

唐僧西天取经的美丽传说

又让世人见证了

昔日村庄的繁荣景象


8、文成公文庙


说起文成公主

世人大多会想到唐太宗

再说文成公主庙

世人大多会问“在哪里”?


位于唐蕃古道玉树州城

二十七公里外的一个深山峡谷

山顶上挂满了飘扬的经幡

沿山而凿的文成公主庙

坐落在山麓


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溪

从文成公主庙前缓缓地流过

神鹰飞过文成公主庙时

也会低头敬仰


相传文成公主在此休憩时

西域迎亲的侍从

要到一百公里外的通天河

取水洗浴


为了表达对大唐公主的尊敬

侍从只取挑在前面的那桶水

敬献给公主使用

因为担在身后的那桶水

有可能被肩上滴落的汗水

弄脏


几日后

公文走出花轿

冲洗阳光浴

得知此前用水

如此艰难

于是就召见水神

开凿了一条小河


而今,文成公主的身影

永远镶嵌在岩石的体表

留在小河边的寺庙

至今游人如织香火兴旺


公主美貌今犹在

小溪清水洗尘埃

作为汉藏通婚的地点

作为民族团结的象征

作为祖国统一的见证

文成公主庙

在藏传佛教中一支独秀

至今仍发挥着

无可替代的

爱国爱教的引领作用


文成公主虽逝

但公主的善良友好

温柔体贴和宽厚仁慈

却成了后人

为人处事的遵从

她美貌如花的娇容

也是世人评判美女的标本


时过千年

文成公主的灵魂

早就变为一个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在她的感召下

汉藏儿女不再兵戈相见

而是和谐相处

汉藏一家亲的薪火

正在激情燃烧


9、阴沉的天气


四月的玉树

天空布满了阴沉的乌云


在高空飞翔的神鹰

捎带着春雪的乳汁

散落在山川田野

催生着一朵朵幼小的野花


草原上低头吃草的牛羊

完全不顾神鹰的感受

嘴里咀嚼着青草的生命


大街上,行人稀少

似乎是在躲避风雪的洗礼

只有疾速的车辆

在我眼前匆匆而过


一种黯然神伤的感觉

情不自禁地在心中涌现


看着窗外鲜嫩的苦苦菜叶上

飘落了一层薄薄的积雪

我的心突然降到了冰点


我期待,东山的太阳

快点拨开层层乌云

露出炽热的阳光

驱赶走积雪的寒冷


让鲜嫩的生命

在阳光灿烂的笑声中

钻出泥土茁壮成长


10、玉树的雷


五月的玉树

晚上八点四十

夜幕才悄然降临


眼见天黑了

我从公寓楼外面的

小花园里散完步回到宿舍

正准备打开电视时

突然间

一声炸雷从空中劈开

把我手中的遥控器抖落在地

窗外一道金光闪电

跟随着雷声的响起

在天空中划出了一道光亮


当我走近窗边

正准备拉上窗帘时

又是一个炸雷

雷声比第一个更大

散发的声波差点震碎了窗户的玻璃


在仓促和惊慌中

我赶紧关闭电源

把手机仍到床上


接着

第三个炸雷骤然响起

犹如在房顶炸开

那声量远远超过

一万公斤炸药爆炸时散发出的功力


一个树枝被撕开的声音

传进了我的耳朵


转瞬间

天空下起了倾盆大雨


二十分钟后

雷走雨停

我打着手电推开门

果然看到了门前那棵

被雷撕裂的白杨树

在暴雨淋湿的伤口中

断裂的树枝

流出了祸不单行的眼泪


11、玉树的月亮


太阳刚刚落山

雪山在余辉的返照中

犹如一面洁白的镜子


随着夜幕徐徐降临

在东山顶上

一轮熠熠发光的月亮

拨开厚重的云层

一步一跳的跃升

月光也越来越亮


当月亮喘着粗气

爬上山顶时

我用湖水酿成的美酒

放在筵席边等待


湖水是月亮的美酒

喝醉的月亮躺在湖中

举头望明月

明月天空悬

低头看湖水

水中明月浮


水天相接

我的心在湖中游弋

天水相连

我的情在半空悬挂

玉树的月亮就是这样

带走了我的心,悬空了我的情


我思虑再三

决定跟随月亮一起走

去见让我昼思夜想的“嫦娥”


我不想让她站在湖边

更不想让她掠过云层

我想长出会飞的翅膀

把她从心灵的高空上

接到我的身边

与我相亲相爱

紧紧相拥,不离不弃


从此

我的黑夜不再孤寂


12、玉树的太阳


一个夏日的清晨

我站在五指山坡上

观看玉树的太阳


在东山侧面

一轮火红的太阳渐渐地拨开云层

露出了红扑扑的小半边脸

可能是高寒缺氧的原因

太阳的脸上

也深深地烙上美丽的高原红


随着时间的飞过

太阳越过山顶

散发出红色的光线

犹如烟花在空中燃烧

形成了一道道彩色的光圈


时间的脚步一刻也不停留

轻装上阵的太阳

穿越厚重的云层

把温暖的阳光直射在大地

小草经不住太阳的烘烤

歪斜着身子探视着牛羊


牛羊也热得下河洗澡

路边的野花还没睁开眼就蔫了

大街上的行人撑开了遮阳伞

此时的太阳暴发出火热的淫威


站在十字路口执勤的交警

脸颊上渗满了疲惫的汗水

灼烈的紫外线

晒红了她鲜嫩的肌肤


也许是离天最近的原因

在平均海拔4200米的玉树

太阳就像挂在头顶


难怪

玉树人的脸上

都不程度的长出了高原红

回到家中我不用再解释

妻子就知道我脸黑如锅底的

答案


13、玉树州城的夜景


地震前的玉树州城

太阳还没有落山休憩

漆黑的夜晚就骤然降临

州府所在地结古镇阴森可怕

街道两旁没有路灯

收摊回家的零星商人打着手电

步履匆匆地走出小巷

慌忙中凸显惊吓畏惧的形神


地震后的玉树州城

草木折腰,俊俏的生命香消玉损

山河破碎,人天同悲

到处是一堆堆残砖瓦砾

地震震跨了玉树人的房屋

但震不跨玉树人的意志

在抗震救灾中玉树军民在废墟上

用生命甚至鲜血谱写出

“大爱同心,坚忍不拔

挑战极限,感恩奋进”的伟大精神


在党的光辉温暖中

经过5年艰苦卓绝的灾后重建

新生的玉树已是一个环境优美的

高原生态型商贸旅游城市

也是三江源地区的中心城镇

更是青海藏区城乡一体化

发展的先行地区


如今雄居在世界屋脊的玉树

是一个充满生机的圣地

每到夜幕降临

格萨尔王广场眼前的结古河畔

彩色灯光的音乐喷泉

给游人带来吉祥的淋浴

博物馆、观景台、三江源旅游中心……

房顶的霓虹灯光

犹如炼铁炉里的火花光芒四射

照亮了整个玉树州城


宽阔的街道上车水马龙

休闲的广场上人声喧闹

散步的游客驻足不前

在品尝璀璨的夜景中

发出了玉树真美的赞叹


扫描二维码以在移动设备观看
投诉举报

赞赏记录:

投诉举报

举报原因(必填):
侵权抄袭 违法违禁 色情低俗 血腥暴力 赌博诈骗 广告营销 人身攻击 其他不良信息
请详细阐明具体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