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杭:更好的可能性 ——在“草根诗人”现象与诗歌新生态研讨会上的发言

作者:张杭   2016年10月25日 18:28  中国诗歌网    648    收藏

很遗憾今天没有见到这些诗人。我很想跟他们讨论一下他们的作品。我也特别钦佩作协创研部和《诗刊》社发现这些诗人、选出这一批诗,真的非常好。

简单说印象。也不能说都好,其中的多数诗人写得好,除了已经出名、多有报道和评论的余秀华、许立志,给我以深刻印象的有80后的张二棍、梁书正、芒原,煤矿工人老井,几位优秀的女诗人红莲、臧海英、田暖、玉珍和小西。这些诗人的作品也并非每首都好,每人可以挑出两三首到四五首是足够好的,其他的诗还欠那么一点儿。这欠的一点儿在哪儿?我待会儿要谈。

这些诗人年龄从60到90后,各地都有,干什么的都有,但作协把这些诗人的诗打个包发邮件给我,我再一篇篇看下来,就恍若看到一个群体。实际上我们不能说这个诗人群体存在,他们各不相同,诗也各不相同。但有没有相似?我感到还是有的,那就是和土地的联系。他们不管是打工,在城镇当职员、当警察,还是就在乡村,他们都有乡村生活经验,他们现在的生活也割不断和乡村的联系。那么这样就可以跟我们这些有高校背景、毕业后居住在城市的80、90后诗人做一个对照。当然这是非常笼统、概略来讲的。

我想到40年代的七月派和九叶诗人。40年代是一个中国的现代诗歌可能走向成熟的时代,中国的现代诗歌趋于一种完成度的实现,然而中断了。到了80、90年代,这个没有完成的事情又在继续。那么在40年代是什么情况?从最有代表性的七月派和九叶诗人来看。我以为七月派的诗人都是个性特别强、特别有诗人意志的,但读他们的诗,几乎看不出他们了解哪些现代诗歌的方法。而九叶诗人都是英美新批评的学生,对西方诗歌的传统、对现代主义都很了解,他们写下了用综合方法介入现实和历史批评的诗作,如唐祈的《时间与旗》,然而除了穆旦等两三人,其他诗人还是欠了些个性,不够强烈。

那么到了现在,我隐约看到一种与40年代相类似的对应,但实际情况变得复杂得多。

简要地划分,说“我们这些有高校背景的80、90后诗人”,实际上存在大量中间地带。我和我的很多朋友都在这个中间地带,本科毕业已经工作多年,甚至在写诗之初就有了社会经验,和那些至今还在高校的诗人写作状态是有分别的。但姑且这样说,以便可以发现些什么。我们,最明显的一点是语言自觉。这种语言自觉大体呈现三个向度:一是将从西方现代诗歌的优秀译作中学到的具体化意象、综合式方法统摄在整饬的样貌中;二是对传统和流行文化中被滥用语汇的洁癖般剔除,也包括对大词、笼统的表述、形容词及其他修饰的警惕;三是极其个性化的话语变异和藉此形成的个人语言风格。其次是在方法上,由于较多阅读西方现代诗歌,有意识地学习现代诗歌的方法,写作时有一种综合使用现代方法的意识。但能不能有效使用?我觉得现在很多情况下,还属于用不上的学识。这就有一个问题,就是大家写诗,总是在即兴,在日常经验中滑行,问题意识不够。

这些“草根诗人”呢?我以为最突出的是诗人意志体现得非常强烈。特别是女诗人。这里我要谈一点,并借以描述这些“意志”的情形,即我觉得这些诗人中,女诗人普遍比男诗人写得好。在对90后崭露头角的诗人的观察中,我也获得类似的感触。为什么?女诗人主要写两样东西,一个是爱,一个是自我。后者通常是那种索德格朗式的自我抒发、自我塑造、自我确认,实际上是一种言志,而这里的志是意志,很纯粹,赤裸,不掩藏。男诗人就更理性,更多地写事物、写事件,但在这种直接的、不够有方法自觉的写作中不占优势。

第二就是问题意识。我在这些诗中不断看到一些场景:父亲。衰老或贫穷的女人,在医院、在车站,或邻居的哑女,或压死在矿中的女人。迁移,回乡或离乡。自我的处境,在雇佣劳动制下,在孤独或绝望中。但这些题材、场景的选择是不是出于自觉的问题意识?我觉得可能还不完全是。他们就处在问题中,在这些生活现实中浸得太深。第三,语言自觉,这些诗人都是有的,但还不够,各自的情况不太一样。第四,处理现代社会问题的方法,我以为没有太多自觉,他们大多找到了自己抒情或言说的方式,但不是研究问题的方法。

那么我一开始说,这里多数诗人都有写得好的诗,其他的诗还欠一点儿。欠在哪儿?这里我主要提两点。

一点是在精神性上差那么一点儿。前述那种能量、意志型的诗要好些,因为爱本身具有精神性,能量强的诗人会在某些瞬间突入到人性与神性的间隙。而更多用了理性去写的诗,在这方面稍差。这些诗基本都能看到一种局部的荒诞性,但怎么再跳升一步、跳脱出来反观,看出一种更普遍的有限性和人生命的庄严?

另一点是深入不够。这里说的深入,不是我们通常想到的心理深度,而是怎么把一个诗题处理得更加深入。在此我要对郑小琼的诗做一批评。此次所选,有不少是郑小琼当年刚出名时就发表过的,而她新近的创作我并没有追踪。仅就这些作品来看,她的诗在这次选出的作品中是最接近80后学院诗人样貌的,也有着与之类似的问题。这些诗在意象和大词中、在眼前事物和场景中平行移动,表达了差不多同一种体验,但真正对社会问题、对境遇中的人性,有没有深刻的发现、分析和表达?我认为是没有的。

回到这些诗人。我们能看到他们在变换着词语、诗行的排列,有的是叙事的,还有少量戏剧性的——在一个情境中的发现和突转。但普遍地,每一首的处理方式比较单一。比如,很多诗人都写了父亲这个诗题。像郭金牛的《一张晚照》、芒原的《谈小满,及其他》、陈亮的《春天里》,基本都用叙事,有的跳跃一些,截取了场景。田暖的《父亲的井》、梁书正的《上了年纪的老父亲》,都是从一个场景中突入,赋予这个场景某种象征性。臧海英有一首《埋》不是写父亲,是写母亲的,切入点更特别,写埋葬母亲的场景,通过叙述的铺排,转入抒情。这些诗都是生动的,充满感情与感慨的,甚至含着某些悖谬性的发现和同情的。但这样是不是够了?不仅限于抒情,对“父亲”的考察是否可能折射更广阔的时代和一代人的精神状况、人生悖谬,对“我们”与“父亲”关系的考察是否能引发道德性话题和我们这一代对自我的审察?在对我们而言最重要、怀着最复杂的爱的感情的人那里,怎样的写作能够承担其背后的道德重负?一种单纯叙事的,使用某种举重若轻技巧的处理,是不是会真的轻了?仅就我自己而言,父亲这个题目是非常重大的,处理到上述那种程度是不够的。

那么怎么办?我还是想从象征主义和新批评的方法上给出建议。为什么提象征主义和新批评?它们在西方现代的出现及在30、40年代、80、90年代中国诗歌对它们的学习,不是一种偶然。之所以诗人们发展出现代诗歌的方法,是为了进入、概括和表达现代社会的问题。那么针对今天讨论的这些诗人,我特别想提到新批评的方法。

大略来说,新批评没有放弃象征,而是在变得纯粹化的象征主义中加入其他文体的东西,让叙事、戏剧体、评论重新回到诗歌。这次的回到是自觉的、有结构意图和规划的。这是一种综合性的愿望。但综合性不是关键,关键在于,无论叙事、戏剧体还是评论,其核心都是一种内在的戏剧性,即发现和突转的辩证链条。借由这种否定之否定的连续,达到对一个诗题所有情形的穷尽,(每一个论题皆被否定,又没有被真正否定,因而得以并置地呈现)。实际上,我所谈的正是思辨性。

上面我谈的仅仅是建议,诗人毕竟要自己找到路径。况且相比于方法,诗人的抒情性格是先决的。但我为什么还是谈了这么多,迫切地提出对于更好的期待?是因为今天之所以我们在一起讨论诸位的诗,就是把诗人这个身份放在了职业、现实生活的身份之前。在这样的维度下,我们是相同的,没有“草根”的诗、学院的诗、城市的诗或著名的诗,只有好诗、一般的诗和坏诗。诗人难道不是为了写出更好的诗吗?我是基于此做的批评。因而最后我想说,你们和我们,每个诗人,都需锻炼对诗的判断力。诗意就像我们从采过蜜的蜜蜂身上抠出那么一丁点儿的蜜。当诗人写完一首诗,应当能辨认自己这首诗里到底有没有那一点儿蜜,有多少,含金量是多少克。


(获作者授权发表于中国诗歌网)


责任编辑:苏丰雷
扫描二维码以在移动设备观看

诗讯热力榜

  1. “爱中华 爱家乡”2024中国农民诗会征集启事
  2. 中国作协召开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扩大)会 专题研讨新时代文学更好助力乡村振兴
  3. 世界读书日·东岳雅集——《当下的诗意》分享会在京举行
  4. 以理想的诗意编织乡村的模型
  5. 第422期“每日好诗”公开征集网友评论的公告
  6. 每日好诗第425期(旧体诗)入围作品公示
  7. 每日好诗第425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8. 2024第二届“天涯诗会”征稿启事
  9. 每日好诗第424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10. 以诗为媒,续写“山乡巨变”新故事
  1. 中国作协召开党纪学习教育动员部署会暨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扩大)会
  2. 每日好诗第424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3. 每日好诗第424期(旧体诗)入围作品公示
  4. 除了诗歌美学,还应强调诗歌力学
  5. 细节是诗意生成和传达的强大动力
  6. 2024“春天送你一首诗”征集选 |第九辑
  7. 致敬巨匠,百年诗情!北京法源寺百年丁香诗会今日开幕
  8. 第421期“每日好诗”公开征集网友评论的公告
  9. 海峡两岸诗人在漳共品四月诗歌诗与城市光影——2024闽南诗歌节在闽南师范大学开幕
  10. 2024年橘花诗会诗歌征集获奖名单公示
  1. “东京梦华 ·《诗刊》社第40届青春诗会” 签约仪式暨新闻发布会在京举办
  2. 东莞青年诗人展之三:许晓雯的诗
  3. 2024年“春天送你一首诗”活动征稿启事
  4. 屈子行吟·诗歌之源——2024中国·怀化屈原爱国怀乡诗歌奖征稿启事
  5. “唐诗之路,诗意台州”第八届中国诗歌节诗歌征集启事
  6. 东京梦华·《诗刊》社第40届青春诗会征稿启事
  7. 每日好诗第419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8. 《中秋赋》中心思想
  9. 每日好诗第420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10. 中国南阳·“月季诗会”采风作品小辑
  1. 中国诗歌网开通“《诗刊》投稿专区”
  2. 《诗刊》征集广告词
  3. 清新旷达 笔底无尘——读温皓然古典诗词
  4. 同舟共济,以诗抗疫——全国抗疫诗歌征集启事
  5. 关于诗和诗人的有关话题
  6. 公告:中国诗歌网“每日好诗”评选相关事宜
  7. 赏析《不要温和地走进那个良夜》
  8. 寻找诗意 美丽人生——上海向诗歌爱好者发出邀请
  9. 以现代诗歌实践探寻现代诗歌的本原
  10. 首届“国际诗酒文化大会”征稿启事 (现代诗、旧体诗、书法、朗诵、标志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