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开明的一组诗歌近作

作者:余村   2018年04月18日 15:40      278    收藏
读开明的一组诗歌近作
 
黄焕新
 
2012年中秋期间,我从深圳回了梅州,想去蕉岭拜访一些当年的射门诗社社员。想起来,也有十多个年头没见他们和读他们的诗作了。
说去就去,第二天早饭后我便坐小孩的车从梅城出发。快到蕉城时,拿起手机联系,却只找到开明(笔名:余村)。他对我的到来自然高兴,说在蕉城某某路口等我。路口到了,他已手搭凉篷站在了那里,我却一下子没认出来。原来他长胖了,白嫩了许多,跟以前的他相比,简直是换了个人,手都握上了,还似乎不是他。
坐下来,他谈了许多他近年来的诗歌创作情况,让我很受鼓舞。我给了他我的邮箱,并说以后发些诗来让我看看。一个星期后,我回到深圳,他的诗作便跟了过来(还有他笑意含蓄的照片),长长短短一共十来首。我拜读了多遍,觉得它们也像开明的长相,变得越来越靓了。
 
开明是二十多年前梅州射门诗社的第一批社员。那时,他的诗已有相当水准。这是他1990年笔下的《白求恩》:“过度的支撑/疲惫的你不小心让刀锋/划破自己的手腕/你的鲜血/流进每个中国人的心里//从此,中国大地上/便长出你/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如果现在我们还认可白求恩精神的话,那么,他这首诗不管从思想性还是艺术性上说,都是值得肯定的。
不过,从开明这次给我的诗来看,他已对自己过去的写法不满意了。“每年这个时候/我们常常想起/一些事物,一个不屈的人/一个不落的名字/至今依然明亮/抵达我们的内心深处/这个时候,山河是沉默的/草木无言/只有霏霏细雨/像我们怀念的泪水/洒向江河/洒向神秘的水域/有水的地方就有他的魂灵/我们溯流而上/在水中寻找他的尸骨/他的清白,和风中的离骚”(《端午节想起屈原》)。这是他写屈原的一首诗,与前一首《白求恩》属同类题材,但写法不一样,前者用的是直叙、直达的手法,而后者则多靠图像、意象说话。写法不同,效果自然有别,就内容而言,《端午节想起屈原》比《白求恩》丰满、结实得多。这种差别,或说转变,也许读者一下子就看出来了,但对开明来说,却恐怕不那么简单,我想,没三几年的磨练是拿不下来的。
 
这些年的开明,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及其自身条件的改变,视野宽了,见识广了,思考多了……这多那多以后,便有了他一首首不同于以往的诗的诞生。
下面就来看看他这些诗的大致模样。
一是生动。“一个不落的名字/至今依然明亮”,但“我们包了千年的粽子/至今依然包不住/世俗的尘埃/我们吃了千年的粽子/至今依然吃进风沙/吃进贪婪和灰暗”(《端午节想起屈原》)。“这是流光/手是不可触摸的/就像一些心”,“人生,一半缘于无力/一半缘于坠入的命运”(《远方的彩虹》)。手舞足蹈、绘声绘色是生动,但我这里说的,是能让人省悟或警醒的那种。
二是平和。此刻,“站在南海,站在这岛屿上”,面对大海的开明,本来一开始就可以声嘶力竭一番的,但没有,他只是说:“西风的古道南海的日月/缤纷的云彩覆盖着/湛蓝的大海/我顺着风浪所指屏息凝望/金色的阳光,像秘密镶满了岛屿”(《在湛蓝的大海上》)。开明知道,写诗,有时候是需要控制一下情绪的。这也是一个典型:“沿着一座城市散步/沿着一座座高楼/或是公园,或是错综复杂的街道/或是宫殿,或是寺庙/沿着历史,或是鲁班的斧头/沿着一些浓雾散去的时光/我看到巨大的光明/被搬到,建筑的高空上”(《建筑学或者其它》)。如此费心费劲的搬动,竟被说得像散步那样心平气静。
三是有颜色。“我知道生活中/必须有你,必须有/氧气,阳光/和一些灰尘/必须有你生气的样子/和回忆的慢//我必须知道/你离我有多远/或是多近”,“ 生活可以把我们的棱角磨平/包括激情,或是声音”(《生活的颜色》)。这不是直觉中的红黄蓝绿等颜色,而是人的生活颜色。这颜色更千变万化、多姿多彩,还有甜酸苦辣味道。可有意思了,它可供看,也可供尝。
四是有声音。这声音,多数时候是耳朵听到的──“晨风为我们剪出/梦里的水乡/它夹杂着我的童年/生活的印象,和一片蛙鸣/一片波光粼粼的乡音”(《远方的彩虹》)──听到了晨风吹过水乡的呜鸣声,听到了响在粼粼波光中的蛙叫声;有时候则是用心听出来的:“母亲,你的爱/已汇成一条条河流/在我的血管里奔腾/当四月来临/泪水又一次将我的内心掩没”(《怀念的时光》)。这声音是立体的、高保真的,耐听是其特点。
 
开明这十多首诗中,我认为写得最上心的要数《哈尔滨,倒塌的大桥》。
这首诗写的是一个活生生的现实事件,告诉我们哈尔滨那座大桥是一座怎样的桥,为什么会倒塌,倒塌的后果如何,及各方的反应,等等,写得非常伤感,让人读后心里像塞了一块石头而又无法搬开。
这伤感来自于:“十二亿的纸币,只是一个数字/只是路边的一堆垃圾/十二亿,仅仅被几辆车/轻轻地碰了一下/就成为尘土,成为废铁/成为埋葬生命的坟墓”;更来自于:“十二亿,在一些人的心中 并不沉重”,他们企图“把真相挖空” ,一如再,再如三地“重创了所有的语言/及摇摆不定的信念 ”,“让苍天呆若寒蝉/ 让眼睛陷入困境/让悲悯的心无所适从/让灰尘淹盖着一路的行程”,即使是心肠再好的人也只能双掌合十地祈求:“车辆和行人,请一路走好”。这是多大的憋气啊!
开明这首诗的意义,不仅在于揭示了前面说到的现实,还在于字里行间所暗示的那些普遍存在的社会病态:视财富如粪土(另一面却很贪婪)、视生命犹草芥、视信念为儿戏,等等,具有足够的批判力和警示性。
开明长期生活在蕉岭这个小县城里,自参加工作至今都没有离开过他赖以生存的那家中医医院。然而,他的心却飞得很远,远至世界各地。他曾钟情过中东那块火热的土地,热情讴歌过阿拉伯人民争取自由的神圣斗争,写过一些如阿拉法特、伊扎克·拉宾等为和平献身的勇士们的赞歌。他对曾经是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特命全权大使,中国外交部长李肇星有过交往,得过其签名的《李肇星诗集》。如今他写下《哈尔滨,倒塌的大桥》这首诗,应该是很自然的事。他一贯的人品,一贯的诗风,也可由此得到确认。如果要说有什么不同,那只能说,现在的他更成熟了,诗更精美了。
 
“半个月亮,托起了故乡的山脉/我们生活的每一天/
都会被落日翻过”(《半个月亮》)。开明的过去,被他的诗页翻过了──“钟情于内心的小小秘密/琥珀色的梦中/你知道,一扇门的打开/需要多少道程序和勇气/需要让一个从前的自己丢失”(《声音》)──但他还要去打开另一扇诗歌大门,迎来一个全新的自己。显然,这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其间“需要多少程序和勇气”,开明是完全明白的。
 
                    2012.11.13完稿于深圳市东乐花园
责任编辑:系统管理员
扫描二维码以在移动设备观看

诗讯热力榜

  1. “爱中华 爱家乡”2024中国农民诗会征集启事
  2. 中国作协召开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扩大)会 专题研讨新时代文学更好助力乡村振兴
  3. 世界读书日·东岳雅集——《当下的诗意》分享会在京举行
  4. 以理想的诗意编织乡村的模型
  5. 第422期“每日好诗”公开征集网友评论的公告
  6. 每日好诗第425期(旧体诗)入围作品公示
  7. 每日好诗第425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8. 2024第二届“天涯诗会”征稿启事
  9. 每日好诗第424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10. 以诗为媒,续写“山乡巨变”新故事
  1. 中国作协召开党纪学习教育动员部署会暨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扩大)会
  2. 每日好诗第424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3. 每日好诗第424期(旧体诗)入围作品公示
  4. 除了诗歌美学,还应强调诗歌力学
  5. 细节是诗意生成和传达的强大动力
  6. 2024“春天送你一首诗”征集选 |第九辑
  7. 致敬巨匠,百年诗情!北京法源寺百年丁香诗会今日开幕
  8. 第421期“每日好诗”公开征集网友评论的公告
  9. 海峡两岸诗人在漳共品四月诗歌诗与城市光影——2024闽南诗歌节在闽南师范大学开幕
  10. 2024年橘花诗会诗歌征集获奖名单公示
  1. “东京梦华 ·《诗刊》社第40届青春诗会” 签约仪式暨新闻发布会在京举办
  2. 东莞青年诗人展之三:许晓雯的诗
  3. 2024年“春天送你一首诗”活动征稿启事
  4. 屈子行吟·诗歌之源——2024中国·怀化屈原爱国怀乡诗歌奖征稿启事
  5. “唐诗之路,诗意台州”第八届中国诗歌节诗歌征集启事
  6. 东京梦华·《诗刊》社第40届青春诗会征稿启事
  7. 每日好诗第419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8. 《中秋赋》中心思想
  9. 每日好诗第420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10. 中国南阳·“月季诗会”采风作品小辑
  1. 中国诗歌网开通“《诗刊》投稿专区”
  2. 《诗刊》征集广告词
  3. 清新旷达 笔底无尘——读温皓然古典诗词
  4. 同舟共济,以诗抗疫——全国抗疫诗歌征集启事
  5. 关于诗和诗人的有关话题
  6. 公告:中国诗歌网“每日好诗”评选相关事宜
  7. 赏析《不要温和地走进那个良夜》
  8. 寻找诗意 美丽人生——上海向诗歌爱好者发出邀请
  9. 以现代诗歌实践探寻现代诗歌的本原
  10. 首届“国际诗酒文化大会”征稿启事 (现代诗、旧体诗、书法、朗诵、标志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