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骁:张执浩的“往事诗学”

作者:谈骁   2018年09月26日 09:26  撞身取暖    1652    收藏

“所有对我的召唤都来自喑哑的过去”


张执浩的“往事诗学”

文/谈  骁


 

张执浩在客厅靠窗的地方,摆了几个花盆,宣称这是他在人世间“仅有的一点土地”。住在钢筋水泥中的人,只要看看自己的露台或楼顶,看看那些由绿萝、发财树、芦荟、月季组成的室内花园,就不会觉得“仅有的一点土地”言过其实。张执浩家,较大的花盆里种着兰草,他养了许多年;较小的盆里,是春天刚种的几株辣椒。茎干上冒出的一叶新芽,辣椒花飘出的微弱香气,都让辣椒有现身的可能。这足以让栽他的人怀着一个小地主的欣喜。

辣椒苗发了芽,开了花,期待中的辣椒却没有长出。张执浩写过一首《同类的悲伤》,描述几个男人拿着铲子,在树篱下挖土,挖出的却只是混凝土和碎石。种辣椒的土,也许就来自于此。工业的废料,如何长得出农业文明的辣椒?真正的泥土在自然之中,是“滴水的手指上沾着的春泥”。这“春泥”来自张执浩写于2017年的《左对齐》。2014年以来,张执浩写了大量具有“元诗”特征的诗。诗人反复在诗中探讨“诗是什么”“怎么写诗”。如果把这些题目展开成一篇论文,大概需要长篇大论旁征博引,但诗歌的优长在于,只需要提供几个饱满的细节,就可以完成基本的指认。

《左对齐》完成的,是对诗人经验的源头指认。

汉语新诗的书写,左边是开端,是白茫茫无所有中的第一缕光。当你写下第一个字,你就要对剩下的空白负责。在张执浩看来,写出第一个字的人,就像一个“栽秧的人”,一边后退,一边插下手中的秧苗;又或者是走在“弯曲的田埂”“参差不齐的小道”上的人,踩着父亲的脚印。“插秧”是无中生有,田埂上的脚印则是有迹可循,是对传统的遵守。无中生有和有迹可循,其中包含着诗歌的秘密。写诗的人自然要善于无中生有,但又不是建造无所凭借的空中楼阁,脚踏实地意味着,既要面对自我的经验脚印,又要对诗歌历史中的其他脚印有所了解。

“栽秧”和“田埂”这两个细节的另一个值得注意的地方是,二者都是地道的乡村经验,张执浩以此作为一首“元诗”的细节,隐含着他对乡村经验的熟悉和倚仗。中国诗人对乡村经验的处理,不尽相同。情况之一是,热衷于廉价的乡村抒情,以桃花源般的田园牧歌,来表达对乡土的亲近:这是传统意义的乡土诗。乡土诗的抵制者,则以乡村的破败凋敝,来反思工业文明的侵蚀:这是现代性的焦虑之下的乡村挽歌。

张执浩的乡村经验,既非牧歌,也不是挽歌。《左对齐》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新的谈论乡村经验的方式。乡村经验是根,是标注于左边的起跑线,但并非归宿。乡村经验是起点,诗人不断离开,就像纸上从左至右的一行;但离开是为了再次回到左边,为了“另起一行”。这如同钟摆的两极。诗人就像“久未归家的人”,离得太远,心念的依然是他的出生地,是他“喑哑的过去”。《左对齐》中确认的乡村源头,是我们最熟悉因而最顺手的经验武器;右边的空白,才是我们要去经历的茫然的人生。

对张执浩来说,乡村经验,其实等同于童年经验。他的涉及乡村的诗,倘若有“我”在此,“我”一定尚在童年,甚至在知觉刚刚形成的半明半昧中。张执浩的乡村史,就是一部童年史。这固然与他早早地离开了乡村有关,但也不可忽视这其中的美学选择。为了呈现童年,诗人不惮于做单纯的场景重现:捉蛇、掏鸟蛋、跟随父亲进城看他的养母、把乳牙扔上屋顶、追逐锦鸡和鹌鹑、踮着脚问母亲“中午吃什么”……“这真是一个老掉牙的故事了”,在《一个老掉牙的故事》中,诗人这样自嘲。他拥有的童年经验,并不拥有经验上的独特性。但老掉牙首先意味着,其中隐藏着人人都关心的问题。诗人的能力,正是化腐朽为神奇,赋予老掉牙的故事以新的光彩,以期建立充斥着鲜活的个人经验的“个人文明”。

巴勒斯坦作家杰布拉曾在自传《第一口井》中描述他童年生活中的一口井,他视其为写作的源泉。每个写作者都有这样一口童年之井,如同诗神缪斯所在的赫利孔山的灵感之井一样,为写作者提供源源不断的灵感。这口井存在的依据在于,童年的经验,是人对世界的最初的经验,是教化之外的切身的理解。诗歌就是不断回到童年,回到我们的认识之初,将“小儿初见棺木”的惊讶,将“记忆里的尖叫和回忆时的心跳”传递下去。以后不断更新的经验,像雪球一样越滚越大,但雪球的中心,始终是最初握在手心的那一捧雪。这是诗学本身的要求,而对人生而言,返身童年,是确认“我何以是我”,是对来龙去脉的确证,借由这一系列丰富的童年细节,张执浩才得以理直气壮地宣称:“我从来就不是一个来历不明的人。” 

 

 

没有一个意义恒定的乡村,平原、山地和丘陵的乡村生活,一定是判然有别的。地貌的差异,是乡村经验的差异中最直观,也是最决定性的因素。一个来自平原的诗人,和一个来自丘陵、高原或者山岭的诗人,回望自己的乡村生活,显然有所差别。出生于平原的诗人沈浩波写过一首《我们聊起童年》,谈起他在平原上“眺望”的经验:


你在大山里翻过几百个山坡走60里山路去上小学时

我在平原上练习眺望


你在漆黑的雨后泥泞的山路上踉跄着回家时

我在平原上练习眺望


很多年以后

你在大城市里夜夜买欢希望从妓女身上找到爱情时


我依然在内心的平原上练习眺望

所以我从来没有你的空洞和迷茫

 

在平原上练习眺望,并必然就会摆脱“空洞”和“迷茫”;在山路跋涉,在泥泞中踉跄,也不是在大城市“夜夜买欢”的原因。但这首诗展示的两种生活经验的差别是毋庸置疑的。“平原上眺望”的闲情逸致,和翻山越岭的跋涉、泥泞中的踉跄,确实是两个世界。

一个从山中走出的诗人,即使能从具体的苦难中脱身,也难以在写作中故作轻松,这是我在《追土豆》中所说的“不费力气的生活没有,费尽力气的生活算什么”,也是剑男《不语》中的“时光借助大地上的事物替我们在痛苦地呻吟”。而从地貌上看,张执浩是“丘陵诗人”。《丘陵之爱》可以视作诗人的自述出身:


我对所有的丘陵都怀有莫名的爱意

田畴,山丘,松林和小河……

尤其是到了冬天

起伏的地貌仿佛一个个怀抱

在暖阳里彼此敞开

每一座房屋都被竹林树木环绕着

它们坐北朝南的架势从来不曾改变

青翠的是麦苗,枯黄的是稻茬

乳白色的炊烟越过林梢之后

并不急于飘走,这一点

不同于平原、高原和山区

我总能在丘陵中找到我要的各种生活

尤其是在我步入中年之后

我更亲近这些提腿就能翻过去的

山丘,蹚过去的小河,这一个个

能为我打开的怀抱

 

丘陵所代表的起伏,既是张执浩生活上的偏爱,也是写作上的志趣。日常书写,是许多人对张执浩的印象。张执浩的诗,除了上文提到的童年史外,也是一部当下的日常生活史。“最好听的声音,大概是泡菜坛沿水的咕噜声。”就在张执浩等待辣椒长成的日子里,他又自制了一罐泡菜。如果说,种辣椒是一个小地主茫然的回望,制作泡菜,则是对日常生活的专心。一个以日常为写作对象的人,首先需要是一个热爱日常的人:热爱柴米油盐,把厨房锅碗瓢盆的声音,当做生活的真谛来聆听。

张执浩没有写史诗的野心,也不念兹在兹于宏观和庞然大物,而是对一些“小东西”投入巨大的兴趣。以丘陵为原点,似乎可以理解张执浩偏爱日常的源头:“我总能在丘陵中找到我要的各种生活”,不是崎岖的山村,不是巍峨的高原,也不是无边的平原,诗人心仪的是那些温和的起伏。

“这一个个能为我打开的怀抱”中的“能”字,代表一种真诚。诗人知道自己的调门,也知道自己的局限。有“能”的,自然也有“不能”的。张执浩在诗集《宽阔》中践行并长期为人所重视的“脱口而出”“目击成诗”,都建立在这个“能”字上。诗人并不真理在握,他只是凭借直觉,发现那些敞开的怀抱。而诗人发现并且写出来的,如《万分之一》里所说,不及“我活过的万分之一”。承认自我的局限,承认我是“被蒙在鼓里的人”,是最起码的真诚。

丘陵的起伏,深植于张执浩的血脉。从时间上来说,张执浩的“丘陵生活”并不长,“斜长的山坡是为童年准备的/我有九年光阴在那里度过”,《斜长的山坡》里,张执浩对“九”的阐释也许带有想象和虚构,但张执浩早早地离开了仙女山和岩子河却是事实。他读中学的大部分时光,是在城市荆门度过的。2017年春天的一个深夜,张执浩带着一群朋友在荆门的街头游荡,昏暗的街灯下,他一一指点路边的街巷,哪里是荆门的古城墙,哪里是粮管所,哪里是学校的旧址,他都了然于心。但荆门城的“旧址”,没有在诗人的笔下出现过。这一段小城生活的经历,没有转化为写作的资源。他的目光,一直在那“斜长的山坡”上。

丘陵决定了张执浩的诗学气质,而往昔的岁月,则具体地参与了张执浩对日常的言说。很多时候,往事是一把尺子,诗人以其来丈量现时的生活。

《给你看样东西》的诗中,诗人借助于一个儿童之手,指出了天上若有若无的星星。这个看到了星星的小男孩,努力地让“在”变成“是”,让无名接近有名。“命名”这样一个严峻的、牵涉一首诗是否成立的问题,诗人在言说时,仍然选择返身童年,让一个小男孩和天上的星星作为世间一切事物的代言。

一首言说当下的诗,往事的参与,在诗中几乎是另造了时间和空间。这是诗人别开生面的能力。但别开生面之所以可能,在于此刻确实与往事相关,二者的联系,不是诗人强行赋予的。《我陪江水走过一程》里,江水是诗人身边的长江水,但长江边的经验,让诗人想到的是童年时陪父亲进城,看望父亲的养母的“一程”。今我故我,都是一人;身边的江水,是一言不发的父亲——这种联系,需要更深层次的细节来确认。张执浩提供的细节是江水的“浑浊”和“清澈”,对应着父亲的“浑浊”和“清晰”。这首诗里,诗人只是一个陪同和观察者,只是一个“认出了风暴”的人。但有时候,诗人发现自己就置身于风暴之中,往事中的父亲的命运,将由自己来承担和延续——这是《自画像》里的无奈:“他从父亲脸上看见过的/现在已经被你全盘接受”。“他”是童年的“你”,“你”则是成长后的“他”。

我们的往事里,包含着我们的此刻。这就是张执浩所说的“我靠回忆活在这里”。回忆既是纯粹的场景重现,又参与了“这里”的建设。正是有了回忆的砖瓦,我们才能在“这里”重建生活的栖息地。

 

 

诗人是被神选中的人,替那些沉默的人开口说话:“只有依靠语言,人的身份和历史地位才尤其显明。正是语言,将人从决定性的符号、从不可言说之物、从主宰大部分生命的沉默中解救出来。”斯坦纳这话早已不是秘密。张执浩也看到了往事的“喑哑”,当此之时,是一种迫切感让诗人开口,而非“羞于说话”或“苦于赞美”。不妨将《召唤》一诗视做理解张执浩的一把钥匙:“我有义务为未亡人寻找/声音的旧址或遗骸”,一方面,诗人清楚地意识到言说的是一种无法推卸的“义务”,如同悉尼所说的“所以我写诗/为了凝视自己,为了让黑暗发出回声”;与此同时,诗人也看到了对这种召唤的响应,乃是一种反哺:诗人的歌声,是要还给教他歌唱的人。

张执浩对童年经验的呈现,是有选择性的。出现在诗中的人物,主要是他的父母、兄长与两个姐姐——都是“教他歌唱的人”。诗人是家庭里最小的孩子,在诗中,我们也能看到那种无所不在的呵护:《写诗是……》里的“我随哥哥去抓乌龟”,是“跟随”,而非“伙同”。《开花》中两个姐姐轮流推动诗人的摇窝,只为让他“咯咯笑”。《姐姐》中二姐在给诗人做的鞋垫上绣着“一路平安”。在诗人独自出现的场景里,偶有孤独之感,但家人参与到往事中时,无一例外的,是一种被呵护的甜蜜。

从这个意义上,替沉默的事物说话,是一种爱。诗人一次次地回到童年,就是一次次地把爱说出来。往事在这里,是一种弥补和反哺。

往事也是一种疗救。因为呵护自己的亲人,总有一天要离我而去。一个偏爱“小东西”的诗人,终有无法回避的“大家伙”。张执浩的诗歌生涯,有几次不得不面对的变故,首先是2001年诗人母亲的早逝。

写于2003年的《与父亲同眠》,是直面死亡的开始。这首诗写的是母亲过世后,诗人与父亲守夜后同床的经历。母亲,是诗人和父亲的枢纽。三个人的生活,有一人突然抽身离去,留下的空白已无法填补。诗人几乎是本能地回忆起母亲在世的细节:


她说过的话已经变成了叶芽,她用过的锄头

已经生锈。还有她生过的火

灭了,当我哆嗦着在此点燃,火

已经从灶膛里转移到了香案上

 

这些并不足以纾解痛苦,“再也没有你熟悉的,再也没有我陌生的/刮锅底的声音”,痛苦于此有了形状和声音。在以后写的所有怀念母亲的诗,如《身边的丘陵》里蹲在菜园打理红薯藤、豆角架的母亲,《神马》里烧鱼的母亲,《砧板》里送我砧板的母亲,《中午吃什么》和《一点生活》里在烟雾中挥舞锅铲的母亲,都是对这“刮锅底的声音”的延续和扩展。

死亡的大恸就是借由这一次次的怀念得到纾解,诗人通过无数的细节为母亲重塑肉身,让她在诗中复活。有此细节,诗人才不至于孤零零地活在人间。《一点生活》里,张执浩终于有了片刻的释然,在回忆了母亲在厨房中“翻炒着寡淡的锅底”后,诗人写道:“津津有味的生活源于这/一丝丝清晰的记忆”。

2018年初,诗人的父亲离世。在此之前,诗人已经写了为数众多的写父亲的诗。写母亲的诗,总是回响着“刮锅底的声音”,写父亲的诗,则不时被“落日”这个意象统摄着。这是《祭父诗》里的“落日在离开你之后变成了谁脸上的朝阳”,是《树兜》里诗人和父亲一起坐在树兜上看落日的具体场景,也是《我陪江水走过一程》里诗人预言般地注意到落日“被晚风吹熄”。而《日落之后》更有代表性,引起诗人注意的,是日落之后父亲要独自经历的一段长路:“再也没有忍受不了的生活/如果我也能够像他这样/在黑暗中独自活到天亮”。

如今,诗人真的要黑暗中独自活到天亮了。父亲离世,诗人成了“被斩断的根须”,这是《祭父诗》里诗人的抽搐和颤抖。《祭父诗》只有短短九行,诗人无意于在此集中展现父亲的一生,因为父亲的一生,早已化成了无数的细节,提前被诗人在诗中展示过了。那些提前的回忆和展示,似乎都是在为如今的分离做准备。


 

2017年,张执浩写过一首被我视为《左对齐》的姊妹篇的诗:《被词语找到的人》。如果说《左对齐》是开端,是诗人对经验的源头的确认,而日常书写时行至中途,是路上的风景,是此刻,那么,那些找上门的词语,则是往事消逝、此刻呈现之后,一条通往将来的路。

平静、慵懒、健忘、慈祥、悲伤……,这是诗人曾以为的“遥不可及”的词语。它们对应的场景,是“寂寥的旷野”,以及幸存者爬过的“弹坑、铁丝网和水潭”。“寂寥的旷野”和《左对齐》中等待被秧苗覆盖的田野不同,“弹坑”也不是《左对齐》中父亲留下的脚印。面向过去,一切都是熟悉的词根;面向未来,诗人要耗尽半生,才得以勉强理解这几个词语。

没有绝对的此刻。诗人开口之时,言说的对象已成为过往,因此,一切言说,都是对过往的言说,都是挽留消逝之物。没有出乎意料的未来,我们选择的路,也是我们早就选好的路。找上门来的词语,虽然有“遥不可及”的疑惑,但诗人也深知这是“不可避免的命运”。被词语填满、替代的诗人,并不是就此踏上陌路。始终有一根来自过往的绳索,等诗人走得足够远之后,为他指出一条归家的路。

责任编辑:牛莉
扫描二维码以在移动设备观看

诗讯热力榜

  1. “爱中华 爱家乡”2024中国农民诗会征集启事
  2. 中国作协召开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扩大)会 专题研讨新时代文学更好助力乡村振兴
  3. 世界读书日·东岳雅集——《当下的诗意》分享会在京举行
  4. 以理想的诗意编织乡村的模型
  5. 第422期“每日好诗”公开征集网友评论的公告
  6. 每日好诗第425期(旧体诗)入围作品公示
  7. 每日好诗第425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8. 2024第二届“天涯诗会”征稿启事
  9. 每日好诗第424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10. 以诗为媒,续写“山乡巨变”新故事
  1. 中国作协召开党纪学习教育动员部署会暨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扩大)会
  2. 每日好诗第424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3. 每日好诗第424期(旧体诗)入围作品公示
  4. 除了诗歌美学,还应强调诗歌力学
  5. 细节是诗意生成和传达的强大动力
  6. 2024“春天送你一首诗”征集选 |第九辑
  7. 致敬巨匠,百年诗情!北京法源寺百年丁香诗会今日开幕
  8. 第421期“每日好诗”公开征集网友评论的公告
  9. 海峡两岸诗人在漳共品四月诗歌诗与城市光影——2024闽南诗歌节在闽南师范大学开幕
  10. 2024年橘花诗会诗歌征集获奖名单公示
  1. “东京梦华 ·《诗刊》社第40届青春诗会” 签约仪式暨新闻发布会在京举办
  2. 东莞青年诗人展之三:许晓雯的诗
  3. 2024年“春天送你一首诗”活动征稿启事
  4. 屈子行吟·诗歌之源——2024中国·怀化屈原爱国怀乡诗歌奖征稿启事
  5. “唐诗之路,诗意台州”第八届中国诗歌节诗歌征集启事
  6. 东京梦华·《诗刊》社第40届青春诗会征稿启事
  7. 每日好诗第419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8. 《中秋赋》中心思想
  9. 每日好诗第420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10. 中国南阳·“月季诗会”采风作品小辑
  1. 中国诗歌网开通“《诗刊》投稿专区”
  2. 《诗刊》征集广告词
  3. 清新旷达 笔底无尘——读温皓然古典诗词
  4. 同舟共济,以诗抗疫——全国抗疫诗歌征集启事
  5. 关于诗和诗人的有关话题
  6. 公告:中国诗歌网“每日好诗”评选相关事宜
  7. 赏析《不要温和地走进那个良夜》
  8. 寻找诗意 美丽人生——上海向诗歌爱好者发出邀请
  9. 以现代诗歌实践探寻现代诗歌的本原
  10. 首届“国际诗酒文化大会”征稿启事 (现代诗、旧体诗、书法、朗诵、标志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