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名家李福祥——历史车轮永向前

作者:李福祥   2022年08月17日 11:36  中国诗歌网    2475    收藏

微信图片_20210726122812


第十三期特邀嘉宾——李福祥

李福祥05

李福祥 1954年生,河北邯郸市人,现任中华诗词学会副会长、北京诗词学会会长,中国楹联学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作品散见于《中华诗词》、《诗刊》、《中华辞赋》、《中国诗歌网》、《北京日报》等报刊,出版《咏物诗书》、《李福祥书法作品集》等。

访谈录:

这是中国诗歌网旧体诗版块推出的《名家访谈》栏目,第十三期我们邀请到了李福祥会长,感谢李会长的到来,现在开始我们的访谈。


中国诗歌网诗词编辑邢建建:

李会长您好。我记得您有一首七绝《北京站》“人生都在旅途上,时有出发时有停。”写得不错,还入选了中国诗歌网的每日好诗。时代在进步,诗词也应创新。以新词入诗,在诗中写出新意,写出符合这个时代的作品,都是很多诗人所倡导的,一个“新”字何其难。但看您的作品,语句意蕴耐品,其思想性、艺术性都有新意,与新时代合拍。能否为广大诗友分享您的体会,如何在作品中突出新意?


李福祥:

谢谢建建老师的肯定,那是一首竹枝词式的小诗,是对改革开放后“民工潮”的反映。全诗是:“手挈肩扛鱼贯行,南腔北调故乡情。人生都在旅途上,时有出发时有停。”诗成于2018年春节,构思当然在这之前。那时经常去北京站,每每看到这样的情形,有感而发。其意蕴也有自己的思考,当时自己刚退休,体会人生也是这样,年轻时在旅途奔波劳累,年老了停下来,故乡情思却丝毫不减,也如民工一样,融入回乡的人流中。这首诗入选中国诗歌网“每日好诗”,还有诗友朗诵、点评,收获较好反响,这也是起初没有料到的。究其原因可能正是您讲的“与新时代合拍”了。这首诗一是关注 “新生活”。车站人多是常事,而改革后“民工潮”确实新事,尤其春节期间北京站人山人海,令人惊叹。二是反映“新形象”。这首诗不是把视角盯向羇客怨妇的小我,而是放眼大场面的农民工,在我眼里这是改革的新生儿、新事物、新形象,理应倾注笔端。 三是采用“新语言”。这首诗述百姓事,给民工听,平常话入诗,摒弃矫揉造作,接地气、悦受众,通俗晓畅,反而平添了些新意,引起较广泛共鸣。这是写这首诗的经过,也恰恰遇到了对眼的编辑老师,赶上了一个“小确幸”,很难说有什么经验。谢谢!


邢建建:

非常感谢李会长的分享,李会长说的非常真诚。诗就在我们的生活中,点滴的收获就会不有不同的反响。我个人也是北京诗词学会的一员,很喜欢《京人咏京》这个栏目,可以在诗中寻觅北京,看北京的春夏秋冬、竹菊梅松,诗中透出的京味非常的耐品。李会长能否从京味诗词创作谈一谈体会,以及未来的发展呢?


李福祥:

谢谢您参加北京诗词学会,我们为有您这样的会员感到自豪。北京诗词学会以北京诗友为主,也吸纳部分中央国家机关和其他省市在京工作学习的诗友加盟,这是首都诗词学会的荣幸和优势。关于京味诗词,学会成立三十多年来一直大力倡导和推广。我们认为它是北京的特色、北京的形象、北京的传统、北京的名片。所谓京味诗词内涵,一是京人咏京。学会鼓励写北京、爱北京、建北京,为首都发展作出诗人的贡献和担当。这几年尤其奥运和中轴申遗,我们开展写北京的人、事、物,北京胡同、古都风貌,助力“双奥之城”和“中轴申遗”成功。二是竹枝新唱。竹枝词源于巴蜀 、兴于京师,从清代到新中国成立延续不断,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刘征、段天顺、张桂兴等极力提倡,竹枝词在京华大地发展迅猛,呈井喷式成长。三是京味散曲。散曲肇于大都、蔓延全国,是北京的传统强项。多年来南广勋等一批曲友率先垂范,奋力耕耘,创作丰、佳作多,在全国曲坛有较大影响。四是燕京诗风。北京自唐以降,诗风赓续,贾岛、马致远等才俊叠出。我们专门召开研讨会,探究其内涵特征,专家们提出包括:家国情怀、关注时政;古都风貌、皇城文化;北京语言、京腔京韵;大国首都、包容万象;慷慨悲歌、伸张正义;等等。当然,研讨也不是为了作结论,而是给大家新的启示和思考。今后,我们将继续加强探讨,重视传承,凝聚共识,弘扬优势,大力促进首都诗坛进一步繁荣。


李福祥


邢建建:

诗词作为文学体裁之一,是充满张力的。简短的文字中有飘逸的想象力,还有语言聚集的向心力。虽然有着规范和约束,但是会遵从规律和逻辑,诗词曲赋等皆是如此,如果当诗意与规范冲突时,该如何把握作品的创作,能否以此再详细谈一谈您的看法?


李福祥:

您提示的“三力”非常好。诗的文字少、篇幅小,必须有张力,容量、视角、维度要大,这样才能给人以丰富、宽阔、广袤、深邃的感觉。诗是作者自我情志的表达,却要拨动心弦、打动人心,引起读者同频共振,共同完成艺术形象的塑造和欣赏,没有语言凝聚的向心力是不行的。诗写的是文字,显示的却是图画、意境、音乐、逻辑等等,所以,想象力愈丰富,领悟到的享受、乐趣和收获自然会更多、更广泛。关于诗的规范和约束,我认为,在长期的诗词产生、发展中形成的规范,肯定是有利于诗词的发展的,而且规范一旦形成就有一定的稳定性,唐诗、宋词、元曲等如果没有相应的规范,怎能留下伟大的遗产?因此,我们对长期形成的规范应当持敬畏的态度,在写诗的过程中要小心谨慎、战战兢兢、精准理解、认真遵守;同时,我们也要认识,规范都是稳定性和变化性的统一,随着时间和实践的发展也会不断发展变化的,任何规范不可能一成不变。社会生活在发展,思想文化在发展,语言音韵在变化,受众爱好在变化,写诗的规范自然也会发展变化,现今诗、词、曲的规范也是在不断优化中形成的。其实,历史上的经典作家偶尔也有突破规范、违律行文、或变通成句的,但仍然被后世认为是传世佳作,这里我不想举很多例子。所以,我们对写诗过程中出现的新矛盾、新问题、新观点、新尝试也应当本着包容、善解的态度。我更支持不断地尝试和创新,“不满是向上的车轮”,诗词只有不断创新和突破,才能永葆生机勃勃的旺盛活力


李福祥03


邢建建:

感谢李会长,眼下写诗词,用的韵有多种,以古音的平水韵、词林正韵,当代的新韵、通韵,以及当下文字简化改革,减少多音字,以前很多一字多用再拿到诗词中似乎已经说不通了,以此,再进一步谈一谈诗词的用韵以及文字改革后的把控吧。


李福祥:

写诗用韵古今论者如云、专著不少,足证此事重要。我的看法:一是尊重历史。历史上用韵有一个酝酿、产生、发展、成熟的过程,从切韵、平水、词林正韵、中原音韵绵延不断,生生不息。这是老祖宗留给后代的丰厚遗产,是写诗人的幸运和福气,我们应该感谢勤奋、智慧的老祖宗,它使我们写诗用韵有了多样的选择,使中华诗词文化更加璀璨生辉。所以,我们要真心敬畏它、认真掌握它、充分利用它,为新时代诗词事业发展服务。二是选择自由。用韵即是写诗的规范,也是工具。从规范角度讲,自当执行;从工具来说,则可自由选择。用什么韵,怎样写,完全是诗人个人的事,任何组织、个人都不应强求、干涉,那不是科学的态度。三是支持创新。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许多人探讨用新韵写诗,近几年中华诗词学会在中语委支持下推出了中华通韵,为写诗提供了新的选择,我认为这是大好事。我以前写诗用平水韵,写词用词林正韵,写曲用中原音韵,有时也用新韵,这样一首一首发表看不出问题,但同时发表多首诗词曲就出现矛盾,引起视觉混乱。中华通韵发表后,我觉得有科学性、权威性、适用性,就尝试诗词曲全用通韵。我个人认为,诗好坏不在于用哪个韵,各种韵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只要用得精准,都是合律。这个事我不想否定用平水韵的诗友,我对他们坚持使用平水韵充满敬意,既有个人爱好和习惯,对于保留文化遗产也有意义。但我支持用新韵和通韵,新中国成立70多年了,平水韵是归纳唐人诗词的产物,现在国家提倡普通话,以北京语音为标准语音,全国14亿人都在学普通话、说普通话,我们用新韵、通韵写诗、填词、作曲不是很正常嘛?我对新韵和通韵的生命力充满信心。谢谢!


李福祥04


邢建建:

最后,能否请李会长,谈一谈你对好诗看法?什么样的作品才是真正的好诗?



李福祥:

您提这个问题也是大家经常探讨的话题。写诗的人希望写出好诗,读诗的人希望读到好诗,但写手千千万,读者千千万,各有各的兴趣和口味,加之诗词的种类繁多、题材各异,确实难用一把尺子衡量。那么是否完全没有是非曲直呢?恐怕也不是。好诗,肯定存在一个相对公认的杠杠或标准。我认为,这个标准应是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具体一首诗,根据其题材、语言、功能在某一方面突出,就会说这首诗很好;从普遍的角度讲,好诗应从思想和艺术两个方面衡量,思想上是看它反映的立场、观念、理论、情绪等等是否健康正确,是否传递正能量;艺术上更复杂一点,我认为要坚持五点:一是挚情。首先作者要感情真挚,正如高昌先生所言“诗魂总是火般燃”;二是美景。诗写的是文字,绘出的是图画,诗人应是丹青手,如苏轼赞美王维的诗“诗中有画”;三是意境。是难于用语言表达的意蕴和境界,能发人深省、给人启迪、开辟灵性、升华平凡;四是味道。好诗要有味道,西方人追求视觉冲击力,中国人讲究品位和味道,好诗读后应让人感到是鲜味、正味、真味、余味;五是合律。写律诗,还要尽量遵守律诗的规范。以上五点不敢说是标准,只是我个人写诗的体会和努力方向,与诗友交流切磋,不知然否。

再次代表北京诗词学会,对中国诗歌网给予北京诗词事业的关注支持,表示诚挚的谢意!


李福祥02


诗词作品选

  新华门


长安街上第一门,两座石狮作考勤。

国事虽繁传必速,推出新政必亲民。


  大牌楼

斗拱飞檐势入云,描金走彩色缤纷。

扶栏可贯血和脉,仰望能提气与神。


  锣鼓巷

锣鼓街区不太宽,风风雨雨近千年。

民居商铺混杂处,胡同民俗一巷牵。


  鸟巢

灵鸟好听羽翅薄,几支衰草做娇窝。

如今奥运引鸾凤,十万吨钢不显多。


  水立方

晶莹剔透构膜难,十亿银钱全靠捐。

万众同观水中舞,三千气枕映蓝天。


  正阳门

屹立中轴广场南,九门之冠走龙鸾。

箭前瓮后频失守,朝后市前缺救援。

牛岁欢声迎劲旅,开春礼炮庆新元。

神州公路标零处,历史车轮永向前。


  故宫

千亩皇城碧水缠,岁逢六百似华年。

辉煌宫殿七十座,富丽华屋一万间。

国宝收藏倍丰厚,遗存展示却堪怜。

几多珍品流他处,完璧何时敢问天。


  天坛

天坛松柏气森森,圣殿巍峨不见人。

丹陛桥头多乳雀,圜丘台上少凡音。

祈年将晚君无怪,祭礼限约民有勤。

千载砖雕问何故,新冠肆虐冷园门。


  颐和园

虽邻塞北远江南,却似仙宫落九寰。

乐寿堂依澄碧水,排云殿傍翠屏山。

画中画逊长廊画,园内园惭谐趣园。

民不聊生国力敝,皇家消费太超前。


  北京胡同

胡同不宽承载厚,砖雕虽旧靓神州。

王侯将相投闲处,百姓黎民居巷头。

风土人情传祖脉,古都雅韵挂门楼。

更新改造施慈手,勿让石墩珠泪流。


  阳台梦·谷爱凌

彩盔红襖银丝缝,细眉明目玻璃镜。纵身一跃傲苍穹,靓超希世凤。    学程新选定,冬奥闲来尽兴,奖牌三块落囊中,兑现青春梦!


  阳台梦·徐梦桃

仰天长啸何须吝,不遮花季神和韵。摘金冬奥梦成真,且抒心底闷。    征途无坦步,偏要夷平雪阵。几多伤痛几艰辛,一嗓全消尽!


  少年逰·苏翊鸣

逆风飞起上青天,单板破云烟。反脚外旋,五周飞转,冬奥梦初圆。    英雄自古多少壮,今属小童男。曾是演员,改行竞技,跨界万人传!


  思佳客·任子威

冰上飞人任子威,一登赛道快如骓。平昌虽憾屈居二,门口自然争占魁。    别自傲,莫伤悲,闻鸡起舞不须催。少年早立鹍鹏志,再创辉煌再举杯!


  月宫春·齐广璞

刘邦故里少寒酥,却有爱滑族。空中一跳满堂呼,折桂泪如珠。    三翻五转高难度,而立过、老将何图?人生奋斗不服输,猛志故如初!


  【正宫·醉太平】理发员

青春寸头,波浪焗油,巧推妙剪认真修。发型任求。拉直烫卷殷勤够,剃须刮脸舒服透。吹干照镜美丢丢,心情忒牛。


  【中吕·山坡羊】施工员

一头蓬发,一双泥袜,一年到了难歇假。叫忙嘛,就忙嘛,不分寒暑和冬夏,戴月披星工地扎。修,也靠他;拆,也靠他。


  【中吕·山坡羊】消防员

浓烟弥漫,火舌飞窜,消防勇士急应战。救伤员,灭灾源,水龙横扫压凶焰,干粉猛喷防爆燃。兵,也向前,头,也向前。


  【中吕·山坡羊】空乘员

苗条身段,可人脸蛋,人人都是明星范。讲安全,送餐盘。刚帮孕妇拿杂件,又助大叔服药丸。迎,绽笑脸,别,绽笑脸。


  【中吕·山坡羊】清洁员

一身憨气,几分得意。清洁车儿当良骥。捡垃圾,去污泥,路基缝里挟烟蒂。劳动换来街巷美。童,也爱你;翁,也敬你。

扫描二维码以在移动设备观看

诗讯热力榜

  1. 以诗为媒,续写“山乡巨变”新故事
  2. 当好乡村娃的“大先生”
  3. 王二冬的快递诗生活:于时代洪流中探寻微光
  4. 每日好诗第425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5. 关注乡村与灵魂之爱:也人诗集《向南不惑》品读会举行
  6. 第422期“每日好诗”公开征集网友评论的公告
  7. 每日好诗第425期(旧体诗)入围作品公示
  8. 2024“春天送你一首诗”征集选 |第十辑
  9. 每日好诗第424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10. 2024第二届“天涯诗会”征稿启事
  1. 中国作协召开党纪学习教育动员部署会暨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扩大)会
  2. 每日好诗第424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3. 每日好诗第424期(旧体诗)入围作品公示
  4. 除了诗歌美学,还应强调诗歌力学
  5. 细节是诗意生成和传达的强大动力
  6. 2024“春天送你一首诗”征集选 |第九辑
  7. 致敬巨匠,百年诗情!北京法源寺百年丁香诗会今日开幕
  8. 第421期“每日好诗”公开征集网友评论的公告
  9. 海峡两岸诗人在漳共品四月诗歌诗与城市光影——2024闽南诗歌节在闽南师范大学开幕
  10. 2024年橘花诗会诗歌征集获奖名单公示
  1. “东京梦华 ·《诗刊》社第40届青春诗会” 签约仪式暨新闻发布会在京举办
  2. 东莞青年诗人展之三:许晓雯的诗
  3. 2024年“春天送你一首诗”活动征稿启事
  4. 屈子行吟·诗歌之源——2024中国·怀化屈原爱国怀乡诗歌奖征稿启事
  5. “唐诗之路,诗意台州”第八届中国诗歌节诗歌征集启事
  6. 东京梦华·《诗刊》社第40届青春诗会征稿启事
  7. 每日好诗第419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8. 《中秋赋》中心思想
  9. 每日好诗第420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10. 中国南阳·“月季诗会”采风作品小辑
  1. 中国诗歌网开通“《诗刊》投稿专区”
  2. 《诗刊》征集广告词
  3. 清新旷达 笔底无尘——读温皓然古典诗词
  4. 同舟共济,以诗抗疫——全国抗疫诗歌征集启事
  5. 关于诗和诗人的有关话题
  6. 赏析《不要温和地走进那个良夜》
  7. 公告:中国诗歌网“每日好诗”评选相关事宜
  8. 寻找诗意 美丽人生——上海向诗歌爱好者发出邀请
  9. 以现代诗歌实践探寻现代诗歌的本原
  10. 首届“国际诗酒文化大会”征稿启事 (现代诗、旧体诗、书法、朗诵、标志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