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名家王海亮——纵有深愁不向人

作者:王海亮   2023年06月14日 15:03  中国诗歌网    5142    收藏

微信图片_20210726122812



第十九期特邀嘉宾——王海亮

王海亮01


王海亮 河北人,半亩塘诗社成员,石家庄市诗词协会副会长,曾获2015年度《诗刊》陈子昂青年诗词奖。

访谈录:

这是中国诗歌网旧体诗版块推出的《名家访谈》栏目,本期我们邀请到了王海亮老师,感谢老师的到来,现在开始我们的访谈。


中国诗歌网旧体诗编辑邢建建

王老师您好,很高兴您能作客中国诗歌网的诗词名家访谈栏目。自《诗经》到离骚、汉乐府、唐诗、宋词、元曲等,诗的形态虽然一直在变化,但其悠久而深厚的艺术和精神,缔造出不同凡响的美学。关于此,您是怎样看待诗的传承与演变的呢?


王海亮:

您说的很对,“不同凡响的美学”正是诗词最大的魅力。我们为什么这么喜欢诗词,正因为诗词太美了。中国汉语最具特色的就是诗词,被誉为文学王冠上的明珠,从诗经而下,汉魏晋唐宋元明清至今,诗词是伴随着历史发展在发展,一脉相承,从未断绝,不管其形式如何变化,内涵气质从来没有变过,这就是文化的自信。我们只是在不断学习,不断丰富,不断尝试,把我们的生活和感悟融进去,依托诗词这个形式表达自己,每一个独特的自我汇聚起来,就是我们这个时代。万变不离其宗,诗词是一种信仰,遵从于内心,融入于生活,这才是真正的传承,重要的不是形式,而是精神和气质。


王海亮


邢建建:

重要的不是形式,而是精神和气质。说的太好了,感觉王老师的精彩解答。说到传承、演变,就必然离不开当下,当下是多元素的时代,科技的发展、思想的解放以及文学的多重形式,“诗词”这个“旧产物”是否还会诸如唐、宋一样的空间来发展呢?能不能结合时代,谈一谈诗词在当下的现状。


王海亮:

我们所生活的这个时代,真的是百年甚至于千年都未曾有之大变局,一个感受就是“快”,就是“新”。日新月异,诚不虚言。科技进步在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同时也裹携着我们进入一个物质现代化、精神碎片化的境地。那么相应的,诗词其实也在变,也会受社会的影响,也会出现与经济社会同样的问题,但要相信,诗词的内涵没有变,正因为这个内涵没有变,才会让人喜爱,才会起到安抚心灵、激发活力的作用,跟我们的生命是融为一体的。我们不管经历了什么,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什么,最终都要注入我们自己的情感,转化为我们自己的思想,这两样,才是诗词最大的作用。这个是不会变的。时代发展的越快,反而更需要这样的一个稳定器,就如同上海中心大厦里的阻尼器,外界越是纷乱摇摆,中心越是稳定如一。诗词永远是遵从内心的,就如社会应该永远是以人为本一样,本质上是相通的。领会了这个“神”,无论你这个“形”如何变化,都会是与时俱进的。我们的中国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前进,这个世界也处在以前所未有的变化之中,这个诗词的“旧”与时代的“新”发生碰撞,应该更能激起火花,应该更加精彩,所以这个发展空间是巨大的,尤其古典诗词承续了五千年中华文化的精华,有着其他文学体裁无法比拟的先天优势,波澜壮阔的“当下”需要古典诗词,我们期待着这个美丽绽放的时刻。


王海亮02


邢建建:

当下诗词的创作群体是庞大的,每天诗的产量也是惊人的。虽然如此,但诗,好像没有了以往的憧憬,也有说,旧体诗没落了,再也不可能达到往日的辉煌。诗人越来越多,诗的作品越来越多,可“诗”却暗淡了。基于此,您是怎么看的呢?


王海亮:

您说的很对,现在诗词的创作日益丰富,加入的人群日益庞大,创作的数量超唐越宋,确实容易让人产生一种繁荣的错觉。子曰:《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诗词的作用是多样的,作者群也应该是多样的,我也同意诗词的门槛应该更低一点,让普通人都可以摸得着,都有兴趣去读、去写,让诗词走进大众生活,让世界更有诗意。陆游说,功夫在诗外。诗词是一门综合性的艺术,学问、阅历、悟性、功夫,甚至性情,还有机缘,差一样都不太容易出来。这个并不符合量变到质变的规律,没有办法,现实就是这样残酷。语言并不是诗词的决定性因素,思维方式才是。所以,一下子写一百首诗,不如静下心来琢磨琢磨写好一首诗,甚至一句诗。真正的诗是发自内心的,是观照世界的,融入了你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期待的应该是读者的共鸣而不是夸耀。

但我们也要看到积极的一面,当下诗词很热,形成了一种现象,这也带动了更多的人来写诗,来读诗,尤其是年轻一代,态度很积极,路子很端正,有未来,就有希望,就会有高峰。我们要做好功课,迎接时代的大潮,并正确引导,努力使之向良好方向发展,把真正的好诗词和诗人推出来,树立榜样,形成规模。我们中国诗歌网在这方面做了很多功课和工作,期望在中国诗歌网等媒体的推动下,中国诗词能够“亮”起来,让真正的好诗散发出应有的光芒。


王海亮03


邢建建:

真正的诗是发自内心的,王老师说的极好。您是中国诗歌网资深的点评专家,您的诗词作品也很有特色。也由此,可以肯定,您对于诗词有着无比的热爱。能不能结合您的创作,以及对于当代诗词的理解,来谈一谈诗词的发展,诗词出路呢?


王海亮:

是的,“无比热爱”这个词对于我来说很准确。可以说,我们一生下来就沐浴在诗词的光辉里,不断地汲取营养。读诗是一回事,写诗是另一回事。我是2003年左右遇到刘章老师,后来又向曹长河、郭庆华等先生请教,方知平仄,始窥门径。好在我没有知难而退而是知难而上,很快突破了格律关,又在与李伟亮、林看云、王建强、江合友等诸诗友的交往中开拓眼界,不断尝试,至今诗词已经融入到生活和生命里。不疯魔不成活,其中甘苦自知。

学诗的过程,就是继承的过程,在与古人诗词的交流中感悟生发,继承的过程也是发展的过程,每一个人都是独特的个体,都有自己的观察世界解读心灵的方式,要想发展好,先要继承好,没有很好的继承,就谈不上发展。习近平总书记说:“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

当代诗词还处在发展阶段,已经具有一定的规模和质量,我们一些诗人已经很成熟,有些作品质量很高,很有特色,但这个圈子还是太小了,虽然有《诗刊》《中华诗词》和中国诗歌网,以及各地的诗词刊物、网站,但相对于广大的诗词群体而言,顶端的、官方的、主流的,还是太少了。由于格律的限制,一些报刊的副刊编辑不懂诗词,干脆就不发表诗词作品,我国各类文学评奖也少有把诗词作品纳入其中。所以说我们的力量还是很薄弱的,还需要一些“质”的突破。这也很矛盾,因为古人没有把诗词当作职业的,就是一个修身养性的东西,但是不专业,又干不了。所以诗教工作仍然任重道远,诗词的发展还在探索的路上

但我从来不担心诗词的出路,在完成经济建设任务之后,文化建设必然提上日程,必然会成为大众的必修课。我只担心太多的人耗用了太多的精力时间,去写一些所谓的“诗词”。甚至以格律为能事,陷在小圈圈里出不来,始终没有归入正确的门径。《沧浪诗话》:“夫学诗者以识为主,入门须正,立志须高。”潘德兴《养一斋诗话》:“先取其清通,次宜警练,终尚自然。诗之三境也。先爱敏捷,次必艰苦,终归大适。学诗之三境也。”可与大家共勉。

很庆幸在诗词和道路上遇到了很多师长和朋友,教我以正途,左右护持,不离航道。我在中国诗歌网做点评,也在“小楼听雨”和“云帆诗友会”等诗词平台做一些点评,就是想着让更多的人了解什么是好诗词,诗词到底好在哪里,该怎么样去努力。当然,自身的水平很有限,只是尽力而为,愿意为诗词做一些事情。

一般不讲自己的诗词,诗词创作完成后,就属于读者了,每个人都有不同的解读。我们的创作不可能完全跳出古人,但一定是区别于古人的,太旧了毫无新意,在故纸堆里来回翻捣,看的人昏昏欲睡;太新了,又觉得刻意,没有韵味,不耐咀嚼。所以诗词很难,守正创新,真的很难。写过一首给母亲买洗衣机的诗:


念母辛劳解母忧,涡轮轻启水轻流。

柔波旋处光阴转,飞沫融时笑语浮。

针线已难缝去日,云泉恰可涤新秋。

征尘拂尽无他事,再整莱衣上小楼。


新事物,旧表达,谁都能看得懂,但其中还有一些味道。再如老歌翻作诗词,其中翻过一首《当你老了》:


黄昏疏影倦侵灯,绕壁青烟似老藤。

一刹光华凝琥珀,万端心绪化春冰。

笑他白发愁何限,怜汝相思说不能。

偶有流星天顶划,浮生明灭总无凭。


力求用一些古典的意象,表达歌曲中的情绪,其中也有自己的一些人生体验。我很少讲技法,点评也是。不是技法不重要,而是觉得这是一名诗人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况且法无定法,我更看重诗中体现的韵味、气息、格调,甚至是一种幽微的不可言表的情绪,只要它是真实的、饱满的、鲜活的,就是好诗。

给建强的诗集写过几句话:“将诗词作为自我修炼的功夫,不断进行提纯。一边做加法,通过学习古人丰富自己,通过感悟生活剖析自我;一边做减法,通过诗词达到自觉,去除浮躁,回归本真,使自己变得更温和,更谦卑,更悲悯。可以说,诗词,是我们的宗教。那是和星空一样深邃沉静而又丰富的力量源泉。


王海亮05


邢建建:

喜欢诗词以及创作诗词的群体,都渴望好的诗词,可是一个简单的“好”字却是如此之难。有很多时候,却是“读遍诗词强说好”,内心的矛盾很是尴尬。对于这个“好”字,您又是怎么看的呢?谈一谈您对好诗词的理解吧。


王海亮:

好诗的标准前人已经总结的很多了,大家可以看看各类词话诗话,还有一些评注。最方便记的,是天津的一代词宗寇梦碧先生的八字真言:“情真,意新,词美,律严。

追求美好的事物是人类的天性,审美是诗词的第一要义。诗意是最美好的,这种渗透到中国人骨子里的内在气质,是其他任何形式都不能替代的。如果说你的画有诗意,你的小说写的有诗意,你的建筑富有诗意,这都是最高褒奖。“好”的定义不太好下,高昌先生说:“好的作品都是有核的,格,就是作品的核。”李少君先生说:“诗之高下,还需以境界为标准。”王国维说:“有境界则自成高格。”文以载道,格为第一。

再有就是担荷。诗人是承载了世界的痛苦的,必须将最真实甚至最残酷的一面解剖出来,现在一些诗词只追求美,而没有力,就是这个问题。每一片落叶都是秋天的一声叹息,悲天悯人是诗词本义。写诗,必须要明白古典文学及中国传统的这个背景。只有看透了,悟到了,才能明白诗的本义。因为知道人生本义,所以知道珍惜,知道同情,知道舍得。把人生放到历史中去看,放到时代中去看,放到自然中去看,放到真正的自我中去看。反过来再看,其它都是细枝末节。曹长河先生说:“做一个诗人是很难的,你没有选择,你不能退却,你要直面这个社会和你的内心。

再有就是实践。现在的诗人或者所谓诗人,其实缺少的是实践。不只是生活的实践,更应是生命的实践。王阳明说:“人须在事上磨,方立得住。”文人的毛病在于“装”,嚷嚷的多,实践的少,从实践中走出来的更少。好的诗词应该是包罗万象的,向外是世界宇宙,向内是自己的内心,都可以有无限的可能、无限的深度,只要去探寻,都会有好的诗词。

限于流传渠道,好诗词往往陷于粗制滥造作品的汪洋大海,真的不太容易被发现。但是好在,有一个特点或者规律,就是一个成熟的诗人,对自己是严格要求的,作品质量是有保证的,其中有几首可读,其他作品也不会差。当下,这个群体正在扩大。在这里也希望我们中国诗歌网做些工作,整合资源,爱护保护维护这个群体,形成规模,走向明天。

感谢中国诗歌网,也祝愿所有喜欢诗词的朋友元气满满、诗意满满,用诗意去感动和感化这个世界。谢谢!

王海亮04


王海亮诗词作品选二十首

  旅次西安

踯躅长安道,幽怀近古贤。

殊能同气味,或可抚波澜。

云想空山雨,途迷草寺烟。

归来天欲暮,雪色满终南。


 

雨后清凉上,浮光映日生。

空门何所极,大道每前横。

万象藏真象,无形化有形。

虚盈一刹那,归去隐青冥。


 咏日

浴海重生后,光明普大同。

云回开气象,雨霁幻霓虹。

天道谁真宰,时年自有穷。

余晖犹射夜,一注破鸿蒙。


 

夏日凡经过,星星在远方。

托心澄碧落,顾影认苍茫。

一钵多情泪,千重明月光。

如何消永夜,馀梦化秋霜。


 佛光寺

举步高台上,佛光一璨然。

双松抟日月,群壑幻云烟。

木构遗千载,文华记百年。

唐风吹宋雨,飞卷印重檐。


 诗前句

淡写流年逐逝尘,前朝花落满衣襟。

莫猜花底几多事,纵有深愁不向人。


 樱桃

叶下樱桃结子成,别来一梦似曾经。

流莺啼遍邻家树,撷取知心三两声。


 枫桥

客到寒山梦不惊,江头渔火惯逢迎。

拾阶小坐无人问,凉月如眉向夜生。


 壬辰岁末有寄

满城灯火照街衢,淡月一痕遮欲无。

雪后不知天远近,梅花消息问西湖。


 重谒龙门

俯瞰尘寰一水流,千条王气汇中州。

春风省识前朝路,拂上摩崖旧石头。


 岁末自题

故乡云渺已无家,念念亲朋散若沙。

堂上椿萱枝渐老,犹烧落叶暖归鸦。


 断桥

影入清波又一轮,今年影比那年真。

几多白发如残雪,回首春风已故人。


 题胡人吹笳拓片

一曲清笳兀自吹,千年未解此中悲。

胡天依旧沙如雪,谁记男儿破阵时。


 过京华

此生无计计悲欢,万事从来识我难。

天上浮云关气象,人间苦雨伏波澜。

从无书剑成真隐,可有禅茶抵大安。

负手斜阳似山立,独携背影过西单。


 生辰自题

淡写流年梦已疏,飘然一叶度江湖。

浅磨鲁钝匣中剑,深护玲珑掌上珠。

静寂花开生谷底,清凉雨霁入平芜。

春阑欲尽闲风月,洗却青衫半字无。


 无题

湍流不定望迷津,归去何由问了因。

海底波澜石内火,云间虹影梦中身。

花从落后春方悟,念到无时意反真。

万象纷纭藏慧眼,自团丸药度痴人。


 丁酉中秋后二日登封龙山

白草寺前涧水流,槐阴已下太行秋。

云磨海镜腾蛟鲤,泉印天心见斗牛。

岁月无情都是客,江山有限不封侯。

西风劲扫霾难尽,吹断残碑意未休。


 留赠西湖

此情缱绻两心知,忆到江南梦已迟。

一种愁来浓或淡,三生缘定爱成痴。

春深未遇舟前雨,秋老何谙叶底诗。

怕见烟波复明月,西泠无处不相思。


 谒正定隆兴寺

澄澈云光着地垂,石桥无语浅风吹。

熙熙市井人潮去,袅袅香烟暮色迟。

危峻高楼空指月,庄严宝相总低眉。

何方可得清凉界,独立槐阴看旧碑。

 

 豆腐歌

三月种菽豆,五月苗成行。七月豆累累,九月采盈筐。豆圆如老茧,跳脱似儿郎。秋阳晒温暖,井水浸清凉。反复淘还漉,济济容一堂。缓缓旋石磨,汩汩出琼浆。大火沸如海,小火渐汤汤。卤水咸且苦,一线点苍茫。团团得新生,莹莹白月光。罗布层层裹,嫩鲜细细藏。笑意浮眉眼,汗水透衣裳。推门复见月,不觉五更长。小车出巷去,深辙九回肠。


扫描二维码以在移动设备观看

诗歌热力榜

  1. 秋已初露锋芒  47 (1次)
  2. 秋感  16 (4次)
  3. 七言绝句.白露感怀  10 (1次)
  4. 人间烟火里,一道朴素而庄严的风景  10 (1次)
  5. 七言绝句.仲秋景  10 (1次)
  6. 排律:大沽河远望  10 (1次)
  7. 七绝.登大风堡玉泉寺观景台  10 (1次)
  8. 雨后弯月/每日好诗投稿(古体)  5 (1次)
  9. 蝶恋花.秋阙  5 (1次)
  10. 五言•梦  5 (1次)
  1. 芳华  210 (7次)
  2. 初恋(外一首)  180 (13次)
  3. 住在乡下的母亲  100 (1次)
  4. 菩萨蛮•五首  95 (7次)
  5. 成语系列之:徐娘半老  89 (2次)
  6. 我仰望星空  70 (2次)
  7. 诉衷情·五首  68 (4次)
  8. 浪淘沙.惊醒被秋风  55 (3次)
  9. 五言律诗. 石榴  53 (8次)
  10. 清远美协在油岭、东村创作活动(新韵)  50 (1次)
  1. 芳华  690 (23次)
  2. 五律.童年记忆  212 (16次)
  3. 看洪峰过境有感  209 (15次)
  4. 五绝.海上迎日出  200 (1次)
  5. 七绝.梨花诉  200 (1次)
  6. 隔着屏幕,看陈年喜和他们  170 (7次)
  7. 五言古风 •一百首 之一  168 (9次)
  8. 谢诗友  165 (12次)
  9. 初恋(外一首)  160 (12次)
  10. 五绝.秋钓  155 (12次)
  1. 我站在出站口等你  3900 (306次)
  2. 李园白+“每日好诗”投稿(旧体诗)  3893 (224次)
  3. 我们的名字叫应急  2995 (14次)
  4. 芳华  2386 (81次)
  5. 九张机  2324 (17次)
  6. 游武功山  2281 (25次)
  7. 人  2270 (17次)
  8. 母亲的心向着那片海  2029 (94次)
  9. 赣江之晨  1740 (574次)
  10. 初冬,街头那一抹红  1618 (36次)

诗讯热力榜

  1. 《绿风》诗刊:开拓者故乡壮阔激越的绿色交响
  2. 张清华教授在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2024级新生开学典礼上的致辞
  3. 每日好诗第443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4. 东京梦华·《诗刊》社第40届青春诗会征稿启事
  5. 第440期“每日好诗”公开征集网友评论的公告
  6. 每日好诗第443期(旧体诗)入围作品公示
  7. 为什么要建中国新诗版本馆
  8. 2024“百年保定•全国诗歌征文大赛” 征稿启事
  9. 2024第二届“天涯诗会”征稿启事
  10. “诗意徽源 和美绩溪”全国诗歌大赛征稿启事
  1. 首届杨万里诗歌奖评选活动征稿启事
  2. 每日好诗第442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3. 每日好诗第442期(旧体诗)入围作品公示
  4. 钱塘江上吹起诗歌的风:2024钱塘江诗歌季侧记
  5. “苏东坡在无锡有个家”同题诗创作大赛征稿启事
  6. 第七届中国(海宁)·徐志摩诗歌奖获奖名单公示
  7. 第439期“每日好诗”公开征集网友评论的公告
  8. 杜甫的陇蜀诗路及“诗史”笔法
  9. 每日好诗第441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10. 浙江文学馆实施“诗教计划”,开启文学通识教育新范式
  1. 劲牌杯“草本科技 健康生活”诗歌征集大赛征稿启事
  2. 金奖八千〡首届“今世缘典藏杯”诗歌征集活动开启
  3. “苏东坡在无锡有个家”同题诗创作大赛征稿启事
  4. 诗歌的创新——对话与研讨之二
  5. “金砖十国”72位诗人在中国分享“诗与远方”
  6. 第四十一届“青春诗会”暨“彩云南现”同题诗全球征集在云南祥云签约启动
  7. 礼赞新时代 致敬祖宗海 三沙举办海洋诗歌青春夏令营活动
  8. 燎原:一个人的诗歌评审团
  9. 从“青春诗会”到“国际青春诗会”
  10. 每日好诗第439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1. 中国诗歌网开通“《诗刊》投稿专区”
  2. 《诗刊》征集广告词
  3. 清新旷达 笔底无尘——读温皓然古典诗词
  4. 同舟共济,以诗抗疫——全国抗疫诗歌征集启事
  5. 公告:中国诗歌网“每日好诗”评选相关事宜
  6. 关于诗和诗人的有关话题
  7. 赏析《不要温和地走进那个良夜》
  8. 寻找诗意 美丽人生——上海向诗歌爱好者发出邀请
  9. 以现代诗歌实践探寻现代诗歌的本原
  10. 首届“国际诗酒文化大会”征稿启事 (现代诗、旧体诗、书法、朗诵、标志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