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现代诗歌的写作 作者:叶厥武

作者: 2016年05月28日19:06 浏览:809 收藏 觉得不错,我要 赞赏
浅谈现代诗歌的写作
作者:叶厥武

一.优秀的诗作

诗言志,诗言情。不同时代的志和情不同,产生的诗就不同,怎么评诗,什么是好诗就有了探索的意义。诗是直接面向读者的,所以读者是最有发言权的,只有收到广泛认可的诗歌,才有可能是一篇好诗,甚至是大诗。什么是好诗,好到什么程度,历来没有统一标准。“鸣乡、鸣州”说, “才气说”,还有“九品说”.......
比如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一说起来大家都耳熟能详。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作者:海子
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 喂马、劈柴,周游世界 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 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从明天起,和每一个亲人通信  告诉他们,我的幸福
那幸福的闪电告诉我的 我将告诉每一个人 给每一条河每一座山取一个温暖的名字 陌生人,我也为你祝福  愿你有一个灿烂的前程  愿你有情人终成眷属  愿你在尘世获得幸福  我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这首诗写于1989年1月13日,距诗人在同年3月卧轨自杀只有两个多月的时间。作者是属于“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的“一代人”,亲身经历了从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扼杀物欲、只讲精神,到80年代末期的摒弃精神、物欲横流的社会转型过程。面对现实,理想主义者的作者困惑了,希望破灭了,觉得不能“诗意地栖居于世”了。同别人盲目沉醉于物质生活享受的幸福感比较起来,他更多地感到来自内心分裂矛盾的痛苦。这篇诗歌便是他人生痛苦体验的结晶。 
•下面再以家乡的诗人创作的诗歌说明
•《 捕     蝶 》    文/夏维纪   一只花蝶   从我的/文字中飞出   在摇动的/惊喜里持续了好长的时间/我把目光编成一个网兜/紧紧地盯着那团光影 仿佛/在风中进行着执着地追逐/晨光   笼罩着树的身影/花蝶的双翅被露水打湿/不停地在光影 中上下翻飞/每一次旋身   如杨柳抚风/每一次腾越   像春花击水/端着空空的网兜  呆如木鸡/我已分辩不清   捕捉惊喜的/到底是我   还是那只花蝶/只是感觉到   桌面上有风吹过/白纸黑字里  有微微的喘息/像一片叶子  就要腾空飞起……
•《 行走在诗间 》    文/夏维纪 曾经以为   你圣洁的温馨\是我永远打不开的宝典\不知是哪阵风  在哪个春天\悄悄地把你阵阵的幽香\送入我惊喜莫名的胸怀\\从此  我与心有了一个约定\在毎个日子里摘下最嫰的青叶\铺成与季节一样浩大的婚床\然后   在某个霞光普照的时候\让每一行文字在晨阳下受孕\用掌茧和花朵把它们哺育成材\\我终究是一个靠劳动生活的人\也许  今生今世也无法抵达\你所希望的  诗意盎然的彼岸\但我会全力以赴  把所有的\足迹  当成风光独特的画卷\牢牢地张贴在向阳的墙上\在双鬓泛白的黄昏  独自品尝
•《昨夜母亲来梦中》  文\朗清      母亲,您没变\还是那么精神矍铄\银发闪闪,笑容满面\\母亲,您为何笑而不言\是忘却了阳界的话语\欲说不能\还是您那界的交会\只需意念,无需语言\您那如菊的微笑\已把您的一切显现\\母亲,您昨夜归来\是不是来看您的重孙辰儿\他健康甜美,惹人喜爱\睡我身旁,香甜而温馨\您喜见了,一定很欣慰吧\难怪,稍一会\您就羽然飘飞\欣然而回\\母亲,今天是母亲节\请让我带着儿孙及家人\向您送上美好的祝愿\并请转告父亲,我们一切尚好\叫他老人家也来看看重孙\佑他快乐长大,幸福如花!     (2016.5.8,母亲节。把前数日的梦放在今日来写。)

我个人认为一篇优秀的诗作,要从四个方面来艺术组合,即:诗歌的个体性,思想的内涵性,诗句的技巧性,诗意的画面性。
第一,诗歌的个体性。写作诗歌,要有自己的诗风,要有自己的风格,风格即代表了自己的个性意识,有的诗人擅长于写柔情诗,有的诗人擅长于写抒情诗,有的诗人擅长于写较有前卫意识的探索诗等等,不管怎么说,一个写诗的人应该敏感的捕捉准自己的特点,不能游离徘徊,只要鲜明的风格才能给读者留下印象,才能更好的体现作者的个性意识。
第二,思想的内涵性。一首诗作,无论是怎样的风格,还不是很重要,因为风格是一种个体的属性,它是和作者的阅历、气质、经验、个性息息相关的。而思想的内涵性是一个共性问题,当你的诗作一经被传播出去,作者就要肩负起社会的责任感,你带给读者的是一个什么样的理念,你想告诉读者的是一个什么样的思想。
第三,诗句的技巧性。一首好诗,尤其是现代比较前卫的探索诗,诗中的遣词造句很重要,诗句中的每一个字都要深思熟虑,甚至要适当经过语言的技术处理,不能太白,更不能太直露,靠一般的比喻是远远不够的,它满足不了读者审美空间的延伸,为此,还需要通过一些变形的词根和跳跃的意想来图解帮助诗的饱满性,以便产生诗歌的视觉和感觉效果,使诗中的形象更为丰满,意境更为深远,从而起到诗歌的内张力和冲击波,这样的诗作才会有力度。
第四,诗意的画面性。一首好诗,除了以上的组合外,还需要诗的联想(或想象)的画面性,没有画面的诗是苍白的。人们常说的“诗意”,就在于读者与作者一起构造诗中的意境——即画面的形象,作者要让读者产生共鸣,首先,作者要在自己的诗作中写出具有画面动感。诗贵含蓄,犹抱琵琶半遮面是一种别样的美,汉语自身的特点和东方素来的审美习惯注定了诗的品性是含蓄,不外露,不张扬,犹如一个颇有内涵和神韵的美人,需要一颗睿智的眼睛去发掘,去探索。一首好诗=个性+思想+技巧+画面。

二、写诗的技巧
写诗,离不开技巧。诗的技巧是诗的有效的组成部分,其目的并不在于眩耀技巧的本身,而在于能更好的表达诗中的意象与意旨,所以恰当地运用技巧对于做好诗是很有帮助的。评论一个诗的技巧的好坏,不应评论诗中运用了什么,或是没有运用了什么技巧,而应在技巧在诗中运用的恰当与合理性上分析。因此,从古到今,做诗的技巧虽然在不断地丰富着,但是,最古老的一些做诗的技巧仍具有很强的活力,它们与新的技巧相结合,使诗的整体更趋于完美,共同地支持着作者表达诗的意旨与形象,支持着读者对于一篇诗的理解与共鸣。
(一)、赋
做诗的技巧很多,最古老的也最常用的当属“赋”了。古代将“赋、比、兴”做为写诗的三个技巧,赋就是抓住事物的主要特征,直述出来。但是赋,不是平淡地表白事物,如果是这样,那也并不能成为做诗的技巧了, 赋在于抓住要表现的事物的主要特征,直接而鲜明地表现出来。像长河落日圆 的“圆”字。 落日当然是圆的,这里用”圆”来描述落日,就是直述它的特征,这就是赋。这里用“圆”字表明落日的形像,像落日的形像非常的鲜明贴切,与前面的长河又形成了鲜明的对照,从而使意像空阔,雄壮,还带有那种岁月的苍凉的感觉。当然,在古文写作中,这是词类活用-名动化(形动化)。因时间关系,不展开说。
与此类似的有 大漠孤烟直 句中的“直”字。这里的 直 也运用了赋的手法。在空旷的大漠上,一道孤烟直上青天,竖着的孤烟是线,空旷的大漠是面,它们在诗人的眼中交织成了一幅无比空远恒古的三维意境,而这又体现出了历史的沉重感,一个“直”字使短短五个字的一句话的意境饱满如此,大约也只有赋才能做到了。准确地运用“赋”,可以直接体现事物的鲜明形像,使诗具有凝重的雕刻一样的效果
(二)、比
指的是比喻。有明喻,暗喻,借喻之分,还有引喻,转喻,讽喻等。
比喻是写诗的常用的修辞手法之一。为什么用比喻?那可以分为几种情况:
1.有的是把不便直说的事或物做类比,使读者自明,像“硕鼠,硕鼠,无食我黍。”句,将剥削者比做大老鼠,来说明剥削者不劳而获,坐享其成,永不休止地对人民进行剥削的本质。

2.有的是把不易用简单的语言直接表达清楚的事物,取其特征形像,用类似的事物地说明,像“天似穹庐”句,将天比做穹庐。形像地简练的说明了大草原上天高云淡,笼罩四野的境像。
3.有的则纯是取其感觉的意像,以求让读者从神似中与作者共鸣,像“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啼露香兰笑”句,就是从听到音乐的清脆超越感觉入手,取其感觉的相似而极力描写,其人们从简单的描写到形像的感受。
运用比喻,可以使诗具有灵动性,增加诗的美感与外延,也可以使诗中所要表达的意象具有鲜明的形象性,使读者更好的理解诗, 描写事物特点,表现丰富联想。
如《钟声》 文\夏维纪
钟声的碎屑轻柔地散布开来(碎屑比喻余波)
从城市到乡村/两者之间的距离是一身汗(跑步至出汗的距离)
《云》 云像一个忙碌的画家 /在天空中画出一幅又一幅的图画 /云像一个贪玩的小捣蛋 /常常忘了回家

(三)、兴
就是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物。兴,具有一定的格式,就是“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 (朱熹),在上下句中形成鲜明的对照,从自然的引出感觉的,从表像的引出内在的,诗人通过对那些自然的表像的事物进行观察,而引出对所咏事物的表达。在<<诗经>>中大量地运用了兴的手法,像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句,就是用了比兴的手法。"兴"就是起兴,是借助其他事物作为诗歌发端,以引起所要歌咏的内容。有的"兴"兼有发端与比喻的双重作用,所以后来"比兴"二字常联用,专用以指诗有寄托之意。 
兴的手法,能起到一定的比的作用,而且通过对自然与表像事物的描写,使所咏之情很自然地流露出来。这样,就是所咏之情感觉很自然,很真实。后来,兴的手法经过了一些改变,使之成为先言他,而后联想到所咏之物。像如《孔雀东南飞》开头用“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起兴,用具体 的形象来激发读者想象,不由得人不从美禽恋偶联想到夫妻分离,这样就给全诗笼罩上一种悲剧气氛,起了统摄全诗、引起下面故事的作用。又如《归园田居》中把自己比成“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来表现诗人厌恶官场、回归自然的心情。如《迢迢牵牛星》,整首诗借牛郎与织女隔河相望而不能团聚的民间故事来比喻一个饱含离愁的少妇的相思之情,含蓄蕴藉而又哀婉动人。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上面谈的是古代的最基本的写诗方法,随着时代的进步,又出现了更多的方法。这里简介17种方法。
(四)、意象
意象就是喻意之象,是借用客观物象来寄托主观情思的一种创作手段。意,即:立意,是作者要表达的中心思想;象,即:取象,是作者特意选取的用来“煽情”的“道具”。
《胡杨》 文 夏维纪
在思念的时光那头/ 孤行的驼铃/ 摇曳着西去的歌声/ 穿越大漠  阳光三叠/ 再大的繁华和绮丽/ 也经不起时光的回眸。
胡杨是新疆最古老的树种之一,它主要分布在极度干旱的新疆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周围。胡杨树被维吾尔人称之为“托克拉克”,意为“最美丽的树”。由于它能任凭沙暴肆虐,任凭干旱和盐碱的侵蚀,以及严寒和酷暑的打击而顽强地生存,又被人们称为“沙漠英雄树”。人们这样赞美胡杨:活着昂首一千年,死后挺立一千年,倒下不朽一千年,铮铮铁骨千年铸,不屈品质万年颂。胡杨有顽强的性格,也有独特的美。胡杨在朝日、夕阳的照耀下,它的千姿百态显得更加文雅优美。
   此诗用驼铃和大漠两个意象都能恰当地表现---胡杨的精神。
《痴迷》
稀释一身红尘  /幻作清泉/ 细流  到心甜
  两个意象:红尘、清泉。红尘指的就是这个世间,纷纷攘攘的世俗生活。来源于过去的土路车马过后扬起的尘土,借喻名利之路、俗世社会。“稀释一身红尘”,是稀释,不是忘却,身在俗世,有许多疲倦,有许多无奈,有许多牵挂,有许多美好,稀释负面的因子,保留正面的能量。如何做到呢,那就“幻作清泉”。清泉,从地下流出的水泉,水甘甜,温润,纯净,透明 。如此美好的清泉,如此美好的社会,那是理想的,现实呢,不如此,那就暂时吧,暂时拥有,也是一种幸福,所以用“幻作”,以幻带实,以虚代实。
(五)、借代
借代就是借用相关的事物来代替所要表达的事物。借代:1.可用部分代表全体,2.具体代替抽象,3.用特征代替人或物。借代的运用使语言简练、生动,形像鲜明,有时还带有某种诙谐的味道。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李清照《如梦令》)诗中用“绿”和“红”两种颜色分别代替叶和花,写叶的茂盛和花的凋零。
(六)、夸张
夸张是写诗的一个很重要的手法,一切浪漫主义的诗都离不开夸张。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作扩大或缩小的描述。使其更突出、更鲜明地表达事物,制造特别效果、加深印象。像“白发三千丈”句,愁生白发,诗人用夸张的手法写白发竟有“三千丈”那么长,可见愁思的深重。例如: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尽,轻舟已过万重山。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又像“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作者有意将焦点的事物远远地放在无尽的长江中,使其显得 帆小江长,碧空无际,这是另外的一种夸张手法,它不限于将某一物有意的夸张,而是将景物的对比极力的放在一个特殊的位置,从而形成一种强烈的视角效果。
•夸张的手法虽是写诗的重要手法,也会起到突出的、强烈的、鲜明的效果,但是应该本着事物的本来面貌与心理的确切感受。
来看小朋友的诗:《交通警察》
世界上力气最大的人/就是交通警察/因为他有“气功”/只要单手轻轻一推/几十辆车子就一动也不动了
注意:如果为了达到某种特殊的效果,就过份地夸张,不仅不会起到所想的效果,反而会使读者觉得“假”,从而产生抵触情绪。
(七)、对偶
对偶也叫对仗,就是用结构、字数相同的一对句子或短语来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的意思。从形式看,语言简练,整齐对称;从内容看,意义集中含蓄。诗歌中,大量地运用了对偶的形式。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对偶的两种类型,一是相对,二是相似。不同的类型产生的效果不一样。相似的对偶会给人一种相互和谐的感觉,不仅产生一种和谐的美,而且使所咏之物在时空的交错中开阔了眼角。如“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句,这两句相似的诗,仿佛两个人在林间散步,和谐而优美。相对的句子则会给人以强烈的对比效果,使人在强烈的反差中印象深刻。像“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句。豪门的酒肉飘香与难民在路边冻死形成了强列的反差效果。
(八)、拟人
把物赋于人性来描写叫拟人,把人赋于物性去描写叫拟物。拟人是一种特殊的比,在于赋于感情化。它可以促使读者产生联想,使描写的人、物、事表现更形象、生动的作用。像“红杏枝头春意闹”的 闹 字,“好雨知时节”的 知 字。拟人的目的并不是要简单地将物比成人,更重要的是借特舒发作者的感情。像上文中的“闹”字,表达的不仅是红杏的繁茂,还表达了作者去看到红杏时的喜悦心情与丰富的联想。
《 诗  是一只小鸟 》/这是一只不老的小鸟/和我亲昵相依   如影相随
失味的寒潮故意/拐了一个九十度的弯/任性地旋落了一地残霜
《 一厘米的除夕 》除夕的月亮   拨开云缝 摇了摇光亮的脑壳   眯着眼
望着  一厘米外的星子和夜风
《 我的新年 》我的新年   把我的思绪 远方召唤回来  看它
欢乐的样子   如身体里的血
散发出有别他日的热度
《 年的回味 》眺望过往    一棵树  正用悲欢交集的根须  背诵清贫的滋味
《  快乐时光  》时针将晨阳挑起安放在窗外的树枝上
《  老   桥  》如果没有几百年柳枝的抚摸   你那雕栏的糙面
如何会留下岁月深深的痕迹       (以上均为夏维纪诗句)
(九)、设问:问有设问,反问,提问。设问放在一段话的开始,先提出问题,接着 自己根据所提问题 把看法说出。问题的引入,在于带动全篇。像“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句。
(十)、反问:用疑问的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用来加强语气,表达强烈感情。像“地下若逢陈后主,岂宜重问后庭花?”句,反问句,使语气冷峻,强化了作者写诗的意旨。
(十一)、联想:写诗联不开联想,抛开了联想的诗仿佛是公式,会枯燥无味。联想是一切诗的来源,也是使诗文得以写下去的基础。联想,就是看到了某物,某事,某人,根据他们的面貌特征与规律,想到所咏之物。 想“白日依同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句,就是从观落日与观黄河而想到了登高望远的哲学性。联想涵概的内容很多,所用的范围很广,像一切的比喻,拟人,兴,夸张,借代 都含有联想的成份。
(十二)、排比:表现节奏,加深印象
《风》
风儿 微笑 /在树上荡秋千/ 在草原上赛跑/ 在院子里拿树叶儿 玩飞镖游戏

《问路的老人》
它跳跃   能让大地生绿  /它翔飞   能让蓝天空旷
用谦卑叩问/用喘气道谢       (夏维纪诗)
(十三)、移用  某些词语中的语言有固定的意义和用法,具有一定的词性,利用这些词语的这些特点临时改变它的用法和词性,从而收到一定的修辞效果,叫移用。“词语移用”是把惯常用于形容一事物的词语用以形容另一事物的一种修辞手法。
例:建筑也是新式的,简洁而不啰嗦。(描述话语=简洁)
例:我将深味这非人间的浓黑的悲凉。(现象=心境)
例:颤着酽酽的歌喉。(好茶味=美妙) 
(十四)、通感
通感是借助想象和联想,把事物本来作用于某个感官上而产生的感觉移植于另一个感官上,使感觉相通的一种修辞方法。客观事物作用于人的眼、耳、鼻、舌、身等感官,便会产生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等感觉。通过心理活动,不同的感官所产生的感觉是能够相通的。
例如:“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朱自清《荷塘月色》)
将嗅觉转化而为听觉
•例如:“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娜玲上奏着的名曲。
      视觉所感的形象,以听觉可感的“旋律”“名曲”加以形容。
   “通感”就是感觉相通,就是通过心理活动,使不同感官产生的不同感觉可以相通,它是一种“意境上”的修辞。
   夏老诗歌:柔柔地缠绕在我的目光上《诗的小鸟》,这里是什么通感?(触觉转视觉)
(十五)、并列
按事物的先后顺序,按逻辑关系,表现事物的层次。

春天的树/是花儿们选美的舞台
夏天的树/是馋儿们唱歌的教室
秋天的树/是水果们睡觉的摇篮
冬天的树/是风儿们赛跑的运动场
(十六)、摹声
以模拟客观世界事物的声音作为造词的依据,增加趣味。主要是拟声词,例如:呜呜(风声)、嘀嗒(雨声)、汪汪(狗叫声)、潺潺(水流声)、丁当(物体撞击声)等,叹词实际上也是摹声,如"哎哟、啊、唉"等。一是不单纯模拟和描写声音,而是指称发出这种声音的事物。例如:"布谷、知了、蝈蝈、鸡、鸭、猫"等。
(十七)、假设
写出美丽的希望和想象

如果我变成风
如果我变成风/就到妈妈工作的地方
替妈妈/把脸上的汗珠/一颗一颗吹干
(十八)、重叠
诗的“心跳”,节奏更明显。

白鹭鸶
飞  飞  飞/飞到牛背上/歇歇脚

飞  飞  飞/飞到田野上/泡泡水

飞  飞  飞/飞到稻草边/捉迷藏
(十九)、对话
平易近人,如在眼前耳边,易接受。

游戏
小弟弟/我们来游戏/姐姐当老师/你当学生
那么妹妹呢/小妹妹太小了/她什么也不会做
我看——/让她当校长算了

(二十)、象征手法。象征就是根据事物之间的某种联系,借助某人某物的具体形象(象征体),以表现某种抽象的概念,思想和情感。是用具体事物来表现某种特殊意义,这是诗歌中最常用的手法。象征手法的来源于《诗经》中的“比”、“兴”。
          比如冰心的《纸船》象征了对母亲的思念,冯至的《我是一条小河》中“小河”象征了对爱情的追求。平常我们也爱用象征,如用“梅花”来象征坚贞不屈,用“蜡烛”来象征默默奉献。王家新的《在山的那边》中用“海”和“山”来象征“理想”与“追求理想所遇到的困难和挫折”。下面这几种物体的常用象征意义你知道吗?太阳、蜜蜂、苍蝇、蚊子、雪花?(光明、无私奉献、肮脏、剥削、纯洁)。
再谈谈象征与比喻的不同
象征是针对全篇而言,而比喻是针对某一句而言;运用象征手法的文章中是不会出现本体的,而比喻往往是会出现本体的。象征是在不能、不敢、不愿的前提下,运用的写作手法,而比喻的目的只是为了是句子更加生动形象,属于修辞手法。
•今天,我说说了20种写诗技巧,你记得几个?
•下次请其他大师讲还有的方法。(还有双关、谐音、回文、回环、委婉、顶针、呼告、互文、暗示等等)
•写诗不需要都运用,用一至二、三种就可以,把自己最熟的运用好,就“一招鲜,吃遍天"。
•关键是运用的恰当与合理性的运用,关键是你要知道,要能鉴别。 

三、怎样写好诗
(一)、灵感
先谈谈灵感。所谓灵感是诗人、艺术家创作活动中的心理现象。创作者在丰富的生活实践的基础上进行艺术创作活动时,由于某种事物的启示,思想豁然开朗,捕捉住富有创造性的构思,伴之而来的是创造力和创作激情的爆发。诗人艾青认为:“灵感是诗人对外界事物的一种无比协调、无比欢快的遇合,是诗人对事物的禁闭之门的开启。灵感是诗的受孕”。可见诗的灵感的产生,虽然具有很大的偶尔性,但归根结底是诗人、艺术家长期生活积累和艺术准备的结果。
(二)、想象
想象,是依据现有材料和显示独立地创造出形象的过程,一般的想象它塑造出的形象只是记忆表象的复活,受着生活原型的制约。感情的投入也不那么强烈,形象也就无法谈得上崭新。诗歌是美的,要让平凡的事物放发出美的光彩,就要通过想象。想象是美的源泉,也是诗意的仓库。 
只有发挥想象才能创造出鲜明的形象,诗歌的生命力是想象赋予的,没有想象,写出来的诗歌是干涩的。想象能使一件细小的事物显示出惊人的魅力
如:《夜雨寄北》
  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本诗通过写作者想象在将来重聚的欢乐中追话今夜的一切,反衬今夜的相思之苦,表达诗人对妻子的深切思念之情。
再如:《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辛弃疾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上片回想自己青春年少时候,纯真烂漫,对于“愁”没有深切体验,却强说愁。下片写现在的愁闷。国家民族的不幸,自己的坎坷经历,使作者产生了无穷无尽的忧愁和悲愤,这与天真无邪的少年时代有天壤之别。这样,以过去的无忧反衬出而今的“愁”之深。   
(三)、感情
感情,是人各种的感觉、思想和行为的一种综合的心理和生理状态,是对外界刺激所产生的心理反应,以及附带的生理反应,如:喜、怒、哀、乐等。感情是个人的主观体验和感受,常跟心情、气质、性格和性情有关。诗的情必真,只有真的东西它才可能是美。要能从生活中找到能打动自己的内容,然后再以诗的语言,诗的形式去抒写它。这样才能让人产心灵的共鸣,也使诗变得有意义。
    这里以 诗人朗清先生的《在归途》说明:在迷茫中苦求\在痛苦中沉思\在愤怒中蔑视\在绝境里杀出血路\\啊,自由之王国\深梦里,我常见你那美丽的容姿\青草茵茵,绿叶葱葱\溪水潺潺,鱼儿闲游\还有那绵绵的翠峰,幽幽的碧湖\\自由之王国啊\今日,我正在归途\虽道路多艰,荆棘重重\可我的心,早己属于你\请为我打开大门吧\迎接一个奔向你的,流浪者的归去!   诗人向往诗歌的感情,坚定、热烈。
(四)、技巧
    有想象这张翅膀,感情的力量,诗的美也会应运而生。 但我们要清楚,写诗的技巧也是一个必须注意的问题,修辞是诗歌的一种重要技巧。可以给诗歌注入更新鲜的血液,使诗歌更富于想象力和亲和力,而不会让人感觉意思朦胧暧昧,晦涩难懂,使读者真正读懂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有待我们在创作过程中不断地去学会运用。因为上面谈了很多,这里就不详说。 
(五)、构思
   下面我们说的是构思,构思对于每一个诗人、每篇作品来说都绝对必要的,只是因其技巧的精粗,造成了作品的优劣,对此谢冕有一段话说得形象而在理,“超凡的构思可能造成华美的殿堂,平庸的构思只能产生千篇一律的火柴盒。这种“超凡”是指新颖、独特和深刻,是一种艰苦而富有创造性的劳动。
其一是:平中见奇。就是说诗人要有洞幽察微的感受与目光,在常人不察的平凡事物中去发现和挖掘那些新奇闪光的东西。
其二是“同中寻异”。就是说处理其相同相似的题材时要寻求“不同”,要有人们意想不到的自己的发现。本来诗人在艺术构思中,用想象去补充,增添他所创新的甚至是幻想的结构来重组感情映象与记忆表象。由于有此增添和创造,题材到了不同诗人那里就会发生某种“质变”而出现审美意象物化成形象时的差异性。诗人的责任正在于这种发现,增添创造。
其三是:“由表及里”。就是说在抓到有意义的题材时,不要只满足于浅尝辄止,而是要往深处开掘,以揭示更内在的东西。我们考虑了题材,不马上使用,而是想深、想通以后,真正找到了突破口才运思谋篇,写出新意来。
四是:“独辟蹊径”。在别人尚未注意的地点,善于敏感锐地感受新生事物,开拓我们的想象。
(六)、语言
    掌握了一些创作之后,我们还得有“锤字炼句”的功夫,也是我们平时作文中的修改。这一点对我们初学者显得尤为重要。写诗,不论壮物抒情、言志,诗人对世界的体察和对心灵的揭示无一不是通过语言传递和显现的。很多学诗的人,并没有认识到语言在诗中的地位,他们很随便地、漫不经心地使用语言。除了要按内容分行来写或按句分行来写之外,特别是在语言的组织上。
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灵活地运用各种修辞能增强诗的生命力,大胆打破常规组合(即不按语法要求搭配)更能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但不可太过滥。
诗的语言超越一般的语法规律,它具有跳跃性、显著性和超常性的特点。再用 “通感”和“词性活用”举例。
1.比如我们可以把不同官能的修饰语进行交错搭配,可以说“乌黑的叹息”“浮着油沫的梦”“粉红的回忆”“温暖的寂静”“乳白色的歌声”等等,用这种常规上不可思议的表现手法,来表现现代人复杂的情绪。
2.词性的活用。如洛夫的诗中“夏也荷过了,秋也蝉过了”(《今日小雪》)“我们风过霜过”(《湖南大雪》),这儿就是把名词用作了动词,不仅能激起读者相应的形象感觉,而且包含着丰富的经验体会。“荷”字给人以热烈与衰败的感觉,“蝉”字给人以浮躁与凄凉的形象,“风”“霜”二字,给人磨难与成熟的人生体验。
我们在欣赏这些新鲜、生动的诗句时,大概不会仅仅停留在“写得好”这样的赞叹中,透过诗句,我们不能不叹服诗人真切、细致的体察和灵性、独到的感悟,也是这种体察和感悟,使他的诗句具有了生命;一位诗中有这样的句子“八小时以内浑圆的疲乏”的“浑圆”来修饰“疲乏”不能说想得不奇,但谁知“疲乏”“浑圆”以后是个什么样子。
希望能够记住“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这句诗对我们的告诫。
写诗所犯的这类毛病,当然不止上述两种,常见的还有:不精炼、缺少形象、空泛、爱用怪字冷词、不注意节奏感和韵律美等等,这里就不一一细说了。
丰富的语言,产生于丰富的生活经验。语言贫乏,是生活和知识贫乏的必然反映。所以,我们不能把诗的语言艺术仅仅理解为一个遣词用句的表达问题,没有深刻的生活体验和对生活的深思熟虑、没有超群的想象力和善于发发现的创造力、没有从平常口语中采集、提炼生动语言的功能、没有巡天觅地博取语言精英的习惯,便无字可遣、无句可用。中华民族的语言是世界文化的宝库,我们应该继承这笔财富,为纯洁和发展祖国语言而奋斗。
如:杜甫一生追求的是“语不惊人死不休”,李白则被人称为“才大语终奇”,诗人们大多都是锤字炼句的能手。
如: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  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    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卞之琳《断章》)
这些“看”、“风景”、“装饰”反复出现,造成一种回环往复的情调,令人深思。我们写诗,在驾驭语言、推敲字词上既要着重修辞学意义上的准确生动,也要努力站在精神体验的高度,寻找最能体现人们情绪的字句,营造和谐的、诗意的氛围。 其实语言也是为诗的思想内容服务的,都是为了突出物象和事象,为了营造诗的意境,也就是为了表情达意。
很多问题出在原本一句话就可表达出一首诗要表达的东西。一首诗的全部语言并未用来表达同一个内含,他们是四处散落的,玩弄语言的花样对于一首诗是致命的伤害,多数语言的花边与零碎是不必要的。不要用繁杂的语言去表达原本很简单的东西,让原本简单的东西因那些文字而显得繁杂。语言不应成为阅读的障碍,不应让读者首先去穿过语言的森林,再去分辨那森林后面发生的事物,不要让读者看到你的语言,要让他们看到你的心田,通过你的文字,让他们看到你想让他们看到的一切,而不是文字的瘴气。不能让读者去猜疑你的文字,文字是不该被猜疑的,就是复杂的语句也应该是人类心意中存在的,否则那文字就是死亡的,没有生命力的。文字的组织不能让人的意识产生昏迷或者沉睡,我相信阅读是让人神志清醒的,不能让人读了迷迷糊糊,这样的文字不是天书,天书的内含是相当伟大的,天书是让人的意识让人生命清醒的读本。声韵不能影响语境,声韵与语境应该统一。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写好诗歌要必须具备几个6个元素:灵感、想象、感情、构思、技巧、语言。
     要想写好诗,一定要有自己的思想。人无我有,人有我优,否则就不要写。好诗是有生命的,生命不易创造,我们的生命不发光就写不出好诗,一生的感悟是诗的结晶。一首诗可以是宇宙也可以是一根葱,所以诗人最好是个思想者,是个哲学家,哲学家和思想者可能不是个诗人,但诗人一定是哲学家和思想者。
这是因为:文字什么都可写,但不是什么东西都叫诗歌,诗歌是一种高级精神,他所表达的东西不是庸俗的人能够掌握的,要想写诗歌,内心世界一定不能平庸,要想写出伟大的诗篇就要有高尚的品质与光辉的精神。不是会写字的人就能当诗人,也不是情感丰富的人就能当诗人。诗人是高级文明的代表之一,诗人也是最平凡的人之一,但诗歌绝对是伟大的,能称为诗的事物非常多,但能称为诗的文字在世上并不多。
•最后,以家乡诗人朗清先生的诗结尾。《诗人的桂冠戴不到我们的头上》我们灵魂不洁\目光不澈\我们一面羡高洁\一面又学鼠样\我们的性情远离纯粹\既使日夜勤劳,拼命写作\诗人的桂冠也戴不到我们的头上\\若不彻底抛弃污脏\既使文字再精美,立意再高远\永远也只能得几句虚情假意的夸奖\人们的心里也不会把你当成真正的诗人\因为你不为人类,不为理想\只为个人的名利场\诗人的桂冠永远也不会错戴在你的头上\\\屈原、李白、杜甫、艾青\普希金、莱蒙托夫、拜仁\他们才是真正的诗人\理想纯粹,目光炯远\把生命化作烛光\照亮着寒冷的世间\温暖着人们的心房\世界和人民,由衷地\把桂冠戴在他们的头上     
                                                         
谢谢各位专家领导,个人观点,敬请批评!
2 0 1 6 . 3
扫描二维码以在移动设备观看
投诉举报

赞赏记录:

投诉举报

举报原因(必填):
侵权抄袭 违法违禁 色情低俗 血腥暴力 赌博诈骗 广告营销 人身攻击 其他不良信息
请详细阐明具体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