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剑钊:“追命的闪电”或“站在死者一边”——沈苇诗歌简论

作者:汪剑钊   2016年12月21日 17:51  中国诗歌网    588    收藏

随手翻阅案头几本沈苇的作品集,我马上注意到,其中有两本诗集——《我的尘土,我的坦途》和《沈苇诗选》——都把《一个地区》列为开篇之作。这显然是特具用意的,它代表着诗人自身对它的一种认可和重视,同时也暗示出某种写作上的转折,对浪漫主义的青春期的告别。这首作品写于1990年,其时作者25岁,这是一个趋于成熟而激情依旧的年龄。

 

中亚的太阳。玫瑰。火

眺望北冰洋,那片白色的蓝

那人傍依着梦:一个深不可测的地区

鸟,一只,两只,三只,飞过午后的睡眠

 

关于这首诗,谢冕先生曾给出了如下评价:“我记得当初读到《一个地区》受到的感动,沈苇只用短短四行、三十多个字,写出了一个令所有的人都感到震撼的特异的地区,那辽阔,那无边的寂静。惊人的新鲜,惊人的绮丽。他对中亚风情的捕捉和概括如神来之笔。”与谢冕先生所受到的感动相似,我也被简洁的词语所释放的阔大意绪给深深打动了,或许,沈苇已写出了一首当代的《天净沙》,他从马致远的“小桥流水”中走了出来,不再迎着西风,不再借路古道,更不再骑着瘦马,而是进入了一个极其开阔的地带。该诗的首句排列了三个名词,首字“中亚”点出了诗的背景,简略地定下了大漠与高原的基调。太阳、玫瑰与火,都是当地常见且易入诗的景物,不过,沈苇在此去除了浪漫主义诗人习惯性地附着其上的那些形容词,拈出三个纯粹的名词,以简洁、单纯的方式,进入自然的开阔地带。火的拟人化显然为诗人的主观植入提供了便利,于是,“白色的蓝”就不是那么突兀地出现,并刺激了一种新鲜的感受,在不可能中完成了超视觉的可能。诗很短,但每一个字或词都有自己的职能和分量,其中量词的选择也极见匠心,“一只,两只,三只”,在看似单调的顺序中暗示出大漠的辽阔与鸟的渺小与孤凄。试想,倘若这里换成了“一群”又会出现什么样的效果?我以为,那无疑是生命的具体性和形象性的被抹除。

游子与故乡,这个主题自有人类以来便已存在。孟郊的“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曾牵动了刻骨铭心的乡愁,因而拨动了读者内心那根最纤细、最绵长的心弦。身居偏远的西北,沈苇自不例外,他对故乡的情感有着血液上的认同,为此写下了《回忆》《菜地》《春天》《多年以后》《场景》等一大批与怀乡病有关的诗作,而在一首题为《向大白菜致敬》的诗中,作者低下了知识和真理的高贵头颅,发自内心地为农民的愤怒和叹息而深怀歉疚,向生于斯长于斯并将老于斯的乡亲们投去了自己的“致敬”。这是一种强烈的大地意识,来自乡村知识分子(诗人)鲜红的脉管。《庄稼村》一诗仿佛是一部浓缩了的非虚构作品,从文体来看,作品嵌入了真实的姓名,真实的场景。作者把家乡“庄家村”写作“庄稼村”,我无从判断这是出自无意还是抑或有意,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在诗人的心目中,庄稼是与人血脉相连的,如同雨水落进了人的身体。然而,今天的“庄稼村”在现代化“高铁”的碾压下,几乎节节败退,摇摇欲坠。目睹此种景象,诗人不由得浮起了内心的颤栗,对故乡的回眸等同于“坚持一种古老而绝望的艺术”。

近年来,在当代中国,对现代化的一个极为片面的理解就是把它等同于“城镇化”、“高速化”,让农民离开他们赖以生存的土地,世代居住的家园,或者在原有的田野和林地上建造一座座工厂。化学物品、塑料制品、碎玻璃、食品包装袋、易拉罐,等等,各种生活垃圾和污染物充斥田间地头。其中最为严重的是含有戕害人体的工业污水和烟雾的排放,目前,不少二三线城市周边的一些农村已频繁出现了癌症、白血病等密集发生的现象,严重危害到了村民们的健康乃至生命安全。2013年2月14日,署名“水乡网”的微博发表了如下文字:“长江以南浙江境内的杭嘉湖平原、宁绍平原和江苏境内的苏锡常平原,河网密布、雨量充沛、风景如画,这里由此有了一个诗意的名字:‘江南水乡’。而如今,由于大量水资源遭到工业污染等原因,如梦江南正面临前所未有的缺水困境。河水浑浊,污染物遍布,鱼虾死尽,水草不生。”这段话所指的就是作者的故乡。因此,诗人一反惯常的赞美,写下《继续赞美家乡就是一个罪人》一诗,以指控的方式来表达对家乡的感情:

 

池塘干涸

河道里鱼虾死绝

公路像一条巨蟒穿过稻田

印染厂、电瓶厂、化工厂

纷纷搬到了家门口

…………

所谓发展

就是挖掉我们的根

就是教人如何死得更快——

 

几乎是白描式的写实,却在文字的理性中匿藏着悲愤的火花。是的,发展的结果只是被刨除了生存之根或曰“死得更快”,如何能让人轻易能够接受?

无可否认,沈苇属于那种极富正义感和悲悯心的诗人,但这并不会削弱他对艺术质量的追求。他对生活伦理的判断依然渗透着美的敏感,“文字的力量”给了他一双艺术的眼睛,清醒地洞见了“机械复制时代的恶之花”,明白那只叫“鼠”的光标居然统治了世界,甚至看到了春天背后所拖拽的一个“肮脏的尾巴”。象征、暗示、意识流、隐喻、比兴、双关、用典等技巧熟练地潜伏在他所有的文字里。为此,他还不避忌那些或许已为人用滥的手段,以超常的自信来推陈出新。例如,在《楼兰》一诗中,他尝试在第三节的每行诗中以“楼兰”煞尾——“鼓声咚咚沐浴朝露的楼兰……人烟断绝逃出楼兰的楼兰”,而在第四节中启用了头韵“楼兰的玫瑰开了/楼兰的天空亮了……楼兰的沙土埋尸骨/楼兰的女儿登天堂”,从而,在复沓中增强了抒情的调式,使末句“楼兰楼兰,难道你只是一个幻影/一声废墟中的轻叹?”在一咏三叹中获得了充沛的情感基础。

对生活的细致观察和对现代诗词汇的把握,让他发现“春夏秋冬”不过是“时间的四只鞋子”,在荒漠中体验到“沙漠的丰收”:

 

是寂静落进了寂静,发出一点

轻微的响声,像一个人最后的叹息

 

他在一首怀念故乡的诗中感慨时光的足迹竟然如此粗糙,虽然田野还铺展了全身的“蛙鸣”与“虫鸣”,却让昔日羞涩的少女变成了大大咧咧的母亲,好友已衰老、驼背,亲者逝去,青苔蔓延,物是人非:

 

天井如同从前,睁着一只空洞的眼睛

一只废弃的木桶,张大嘴巴

承受过太多雨水的叹息

 

两个轻轻的“叹息”道出的是生活的沉重,前者吐出了沙漠的神秘,后者又是对时光与人生的感悟。这些都是诗人通过对词语的体会、捉摸、寻味和咀嚼而成的,其组合与结构应和着人的生理节奏,他的呼吸吐纳,凸显了语言的诗性功能。在沈苇的诗歌实验中,最引起我关注的是他对多种文体的尝试,这是对诗歌传统的创造性继承,充分显现了其旧瓶装新酒的超强转换能力。在这方面,有两个例子可举:其一,新“柔巴依”的尝试;其二,哈萨克“谎言歌”的仿制。

“柔巴依”是流传在中亚、西亚地区的一种特有的诗体,类似于中国的绝句(对此,杨宪益先生曾有专文进行过探讨和考证,此不赘述)。它四行为一首,韵式多为aaba,也有一韵到底的,集箴言、诗歌和咒语为一体,体现了这个地区的智慧。在一定程度上,“柔巴依”称得上是一种有韵的思想,是踩着韵脚和节奏舞蹈的哲学。十九世纪中叶,由于英国诗人费兹杰拉德的出色翻译,奥马尔•海亚姆创作的“柔巴依”诗作在英语世界引起了极大的轰动。正如博尔赫斯所说,这是两个截然不同的人,他们若生在同一时代可能成为“陌路人”,但是,“死亡、变迁和时间促使一个人了解另一个人,使两人合成一个人”。这使得“柔巴依”以简洁的形式、明快的节奏,放射出史诗性的光芒,照亮了死亡与生命之永恒的主题。

沈苇曾谈及他在二十多年前读到奥马尔•哈亚姆的《柔巴依》所受到的震动,针对“命运用什么灯盏来引导她那些暗中跌跌撞撞的孩子?”这个问题时,哈亚姆借苍天之口回答道:“用一种盲目的悟性!”“盲目的悟性”是一个略显矛盾的词组,然而却袒露了某种生命的真实。因为,这悟性是一种自觉,更是一种本能,它来自对人对自身最敏感的神经之审视和抚摸。同时也承载着历史的积淀,人类对艺术的信任和向往,以探索来照亮历史的黑色地带。

新疆这块土壤仿佛天然地适宜于“柔巴依”的诞生和流传,它的风貌和习俗仿佛是哈亚姆、萨迪、纳瓦依和哈菲兹的诗句在荒漠与戈壁里的自然延伸和铺展。我甚至推想,在作者灵感四溢的时刻,或许并非是沈苇在创作,而是如下句子流经了他的大脑:

 

偶尔,雨水进入边疆,又肥又大的几滴,

从天空跳下,转瞬就消失得无影无踪,

盛装的葡萄树下,行人驻足眺望,

而毛驴眼中满是谦卑的目光。

 

从形式上看,这是较为典型的“柔巴依”,它在起兴中展开“雨水”的意象,将它放在“又肥又大”的现代性中再度浸泡,继之拟人的“跳下”,在“无影无踪”后摇出“葡萄树”、“行人”和“毛驴”,每一个句子都在起承转合中发挥着自己的功能,煞尾一句在绾结中启人深思和感慨。当然,这也是来自诗经的传统,它凝聚的是混血的写作经验。

沈苇创作的不少“新柔巴依”都非常耐人咀嚼,其中一首尤为吸引我:

 

街道,楼群,车流,灯火

大排档和菜市场,铁笼里的锦鸡和斑鸠

啤酒吐沫,一只生蚝在碳火上尖叫

一个打工妹背影里藏着遥远的贫寒乡村……

 

必须承认,这是一种有益的尝试,诗人力图让古老的诗体获得它的现代性,证明诗歌应对现实的能力,它剥除了习惯的诗意景物,代之以“大排档和菜市场”,无疑具有某种冒险的意味,它标志着诗人从钢筋水泥中突围的雄心,锐意在城市的窗口反映时代的病症。对于“柔巴依”文体的尝试,作者实际是审慎的,克制的。他有过这样的自述:“我的‘新柔巴依’至今仍是未完成的。我有意缓慢地写它,间断地写它,使它可以成为一首贯穿人生的诗——也许到我白发苍苍时,可以无愧地完成一部完整的《新柔巴依集》了。”对此,作为一名读者,我是可以有所期待的。

文学史和诗歌文本都清楚地告诉我们,“柔巴依”是一种思想的操练,它接近于哲学箴言录,其理性的成分要远远大于其他的诗体。或许是为了突破那层理性的束缚,沈苇在诗歌文体的练习中还别出心裁地引入了哈萨克的“谎歌”写作。哈萨克是一个马背上的民族,该族人喜欢骏马,热爱歌唱,作为生活的真实写照,在草原上就流传着这样一则谚语:“马与歌是哈萨克的翅膀。”对此,伟大的民族诗人阿拜更深入地强调道:“诗歌给婴儿打开人生的大门,也陪伴死者踏上天国的途径。”哈萨克民歌从内容上可分为谐歌、赞歌、哭歌、情歌等多种类型,其中最能体现他们的幽默、诙谐、豪放的特性的一种体裁就是“谎歌”。“谎歌”通常使用夸张、变形、颠倒的语词,讲述荒诞的认识和判断。这是一种想象力的释放,故意用错位的方式构成对智力的挑战。譬如这样的作品:

 

蚊子踢死小姑娘

蛙女嫁给蝴蝶君

黑蝇来把大嫂当

宰了蚂蚁摆婚宴

 

那种离奇的组合、荒谬的搭配令人想起汉民族的颠倒歌:“出门看见人咬狗,拿起狗来砸砖头,又怕砖头咬我手。”这类作品一般都是正话反说,故意离题,表面看似非逻辑、反规律,不着边际,内里有着意味深长的讽喻,在奇特化或者说陌生化的审美效果背后,蕴含了精神的超越,其旷达和乐观几乎拥有了一种存在主义式的接受,仿佛命运给了作者一把悲伤的种子,他却将它们培植成一片快乐的森林。关于“谎歌”,我在网上搜检了一下,读到了这样的句子:“我的腰刀又快又利,能把大地一刀切开。”“月亮就像一瓣香蕉,我把它摘下来装进口袋。”“海面上住着一位八旬老翁,每天坐着树叶把酸奶子运送。”“我不小心掉进了月亮,月亮被我撞了一个豁口。我用马奶子把豁口补好,又来到神仙的茶房饮酒解忧。”它们确实是一些富有营养的源头性语言,离奇而令人脑洞大开。

沈苇的仿作袭取了哈萨克“谎歌”诙谐、夸张的特征,适当增加了一部分合理性,以赢取诗歌的信用度。例如:

 

骑着旱獭去漫游

剥了张蚊子皮做大衣

领着沙狐、野兔去戈壁滩

玩七天七夜,我回来了

 

旱獭是小的,无法当做马、骆驼等骑乘,蚊子更是细小,但由“皮”进入“大衣”具有情感逻辑上的可能,使得后面的戈壁滩游玩不至于“落空”,让诗句在“出走”后得以找到“回来”的归宿。在另一首诗中,诗人如是讲述:

 

一匹马跑得太快

甩掉一道追命的闪电

一个人死得太慢

胡子长成拖把游走草原……

 

这是诗歌之“马”,故此,它能够甩掉快捷的闪电,诗中的长寿者却让人想象那犹如拖把的胡子而忍俊不禁。这是诗歌的点金术,诗人的神奇在于把不可能的变成可能,让大地翻转成天堂。从物理事实来判断,这样的描述是荒诞的,但它符合情感的伸展,正如苏珊•郎格在《情感与形式中》所论述的那样:“诗中的每一件事都有双重性格:既是全然可信的虚的一个事件的一个细节,又是情感方面的一个因素。”

有论者认为,“‘谎言歌’的思维特征和艺术表现手法很像黑色幽默或者荒诞派戏剧,但是黑色幽默以及荒诞派戏剧往往都是流露出对生活的悲观和绝望,而‘谎言歌’正好相反,它肯定生活的丰富多彩,积极向上,处处是对生活的热爱和歌颂。可以说,是一种来自草原的绿色幽默,近似一种魔幻现实主义的文学作品。通过艺术的变形,更热烈、突出、色彩浓艳的反映生活,像是一朵文学艺术中的奇葩。”“黑色幽默”与荒诞派戏剧是否一定意味着“对生活的悲观和绝望”,我们暂且不论,但流传于哈萨克牧民中的“谎言歌”所洋溢的幽默、热情、达观、豪放、善良等品质,无疑给人们以极大的感染,而它们也都时隐时现地流动在沈苇的作品中。

不可否认,沈苇的创作极深地烙有混血、杂糅的印迹。一方面,他的作品有着现代化进程里生命的各种阵痛感和撕裂感,折射着时代性的分裂与错乱;另一方面,它们也记载着被遗忘的雪地上的爱情,体现了偏远地区的宁静与和谐。至于他的笔,一会儿指向“阳台上的女人”,一会儿眺望旷野上的飞鸟,一会儿又去亲近达浪坎的一头小毛驴,它们时而闪烁着江南水乡的波光,时而又浮动着西北大漠的云烟。

地域性,一个重要的概念!当沈苇1988年离开江南水乡,来到被称之为“亚洲腹地”的新疆,他不仅完成了肉身上的迁徙,更是因这种迁徙而找到了一处精神的栖居地。地域性的重要,在于它提供了某种视角,观察世界的一个窗口。地域性是一把双刃剑,可以成就一个人,也可以毁弃一个人。迁徙也同样如此,它既可能让一个能力不足者“邯郸学步”,也可以让另外一个人拥有双重视力,雄视天下。根据他的自述,他对“风景主义”和“风情主义”是持一种拒斥态度的,因为它们遮蔽了“人”。

在回答《新京报》记者吴亚顺关于入疆问题的提问时,沈苇答道:“‘盲流’从不想象远方和他乡,更像是被故乡驱赶的人,是逃离者,自我放逐者。再后来就变成一只破皮球,被‘故乡’和‘他乡’两只脚踢来踢足去。我那时对新疆缺乏了解,也想象不出她的样子。因为海南之行的失败,就调整了一个‘盲流’的方向。我是作为一个无知者闯入新疆的,二十多年后只是稍稍变得有知了一些。新疆太广博、太丰盛了,更多的‘无知’还在困扰我、挑战我。但有一句老话,无知者无畏。”其中,“被故乡驱赶”一词,是他独特的感受,但又何尝不是我们那一代生活在小城的孩子的心态?诗人曾满怀感慨地说道:“异乡人!行走在两种身份之间/他乡的隐形人和故乡的陌生人。”这句话隐含着精神流亡的况味,也涉及到地里诗学的某些重要命题。从“湖人”到“胡人”,似乎有点儿文字游戏的味道,却是沈苇二十多年经历的一个象征性的表述,它挤掉了“少年不识愁滋味”的水分,使之拥有了更雄性的血液。在我的记忆中,江南的梅雨季节是令人窒闷的,相对那种“水淋淋”、“黏糊糊”的感觉,沈苇或许更容易接受干旱、燥坼的气候。

显然,对于地域性,沈苇是警惕和审慎的,他在一篇题为《地域性的尴尬》的陈述中明确指出:“当一个人置身于地域色彩很强——譬如像新疆——这样的地方时,这是他的有幸,也是他的尴尬。在铺天盖地的地域的赏赐中,人的个性被淹没了。他被抽空、缩小,变成了秋风中飘零的一片胡杨叶,变成了塔克拉玛干‘恒河沙数’中的一粒,他的挣扎比不上一棵红柳在沙海中的沉浮,他的低吟比不上天山雪豹的一声长叹。地域性曾经是‘启示录的风景’,对他有抚育、教导之恩,但此时,地域性更像一个迷人的陷阱。” 而正如风景可能被相片所取代,“风景”、“风情”这些便捷的标签更可能成为写作中的陷阱,构成了某种优势被挥霍之后的劣势。这种意识让他的诗歌有别于通行的“西部诗歌”,摆脱了地域的狭隘性,获得了朝向开阔地带的重要起点:

 

如今它是一个文明的大墓地

在地底,枯骨与枯骨相互纠缠着

当他们需要亲吻时

必须吹去不存在的嘴唇上的沙子

    

风沙一如从前,吞噬着城镇、村庄

但天空依然蓝得深不可测

    

我突然厌倦了做地域性的二道贩子

 

显然,新疆因其特殊的地理风貌成为了一个符号。因旅游而放大、突出的一些符号,构成了某种“优势”,诗人由此成为了资源输出的“二道贩子”,而其笔下的人和事也类似于乌鲁木齐二道桥大巴扎里的土特产。弗罗斯特说过一句意味深长的话:“人的个性的一半是地域性。”在沈苇眼里,“人的个性要大于地域性”。他本人对这首诗作了一个解说:“我突然厌倦了做地域性的二道贩子”“是对自我的一个提醒。看看周围,存在太多‘地域贴标’式的写作,对地域性的过分仰仗,把诗人变成了地域主义的‘寄生虫’。但‘地域优势’并不代表写者的个人优势,诗,更不是地方土特产。‘我突然厌倦了做地域性的二道贩子’,是因为我更愿倾听隐藏在地域性之下的普遍人性,希望自己对地域性的挖掘是向外的,又是向内的。从地域出发的诗,恰恰是从心灵和困境出发的。”

正是有着如此清醒的认识,沈苇发出了他的倡议,在“自然地理”、“人文地理”之外,需要关注“精神地理”。关于“精神地理”,他解释道: “既是一种地理气象,更是人的一种精神状态,是人和地理融合后的一种气质与个性。精神地理无疑与地方性、地域性、边缘与边疆等概念有关,也与现代性、当代性、时代性有关。精神地理由地域的人来呈现,也由每一个写作者来创造。”我非常赞同他的观点。地域,作为一种有限的空间,应该得到时间的支持,从另外一个向度来拓宽它。它与地域有关,但超越于地域,而有精神上的空间。基于这一看法,在现代文学馆的一次演讲中,沈苇提醒人们注意:“在新疆,我们需要看到的是人,而不是这个民族那个民族的。所以,现在的文学,首要一点是学会以人的方式说话,而不仅仅是以民族的方式。民族的方式是远远不够的。因为文学是人学,而不是民族学、地理学或别的什么学。如果文学不是‘人学’,‘世界文学’这个概念也不会存在。因此,少数民族的民族主义和汉族的民族主义,是同样需要警惕的。”这段话令我想起雨果在小说《九三年》中的沉思:“在绝对正确的革命之上,还有一个绝对正确的人道主义。”因为,“在王权之上,在革命之上,在入世一切问题之上,还有人心的无限仁慈。”站在这个视角,我们可以更深刻地理解组诗《安魂曲》的意义:

 

一声惨叫颠覆一首新疆民歌

一滴鲜血颠覆一片天山风景

一阵惊恐颠覆一场葡萄架下的婚礼

一截棍棒颠覆一棵无辜的白杨树

一块飞石颠覆一座昆仑玉矿

一股黑烟颠覆一朵首府的白云

一具残尸颠覆一角崩塌的人性

一个噩梦颠覆一个边疆的夏天

一个夏天颠覆一整部《新疆盛宴》

 

这组作品是一连串泣血的呐喊,它的背景是2009年不幸发生的“7•5事件”。事后,人们在震惊之余发表了各种各样的看法,有谴责暴恐分子的恶行的,也有批评民族政策失误的,与此同时,舆论中也产生了一部分带有强烈民族主义倾向的情绪化言论。对此,沈苇以一个诗人的敏感和理性作出了自己的反应。他以客观的方式表达了主观的感受和体验:“站在死者一边”。“站在死者一边”,根据我的理解,实际意味着站在生命这边,站在人性的立场上,它超越于政治主张、宗教信仰、民族主义、经济考量等的囿限,对暴力和死亡的拒斥,对愚昧和无知的拒斥。

为此,诗人发出了饱含深爱和无奈的“诅咒”:

 

实用主义毁了我的第一故乡

用了三十年时间

暴力毁了我的第二故乡

只用一个瞬间

……

心灵,像家乡的泥一样掏空

我熟悉暴力阴影下的真相:

恐惧,一种致命的传染病

罪责,只是隐秘、暧昧的酵母

这,构成了我的个人命运

每日每夜的集体命运

 

暴力拆毁了诗人巍峨的精神大厦,把幻觉中的和谐、美、善踩成了粉齑。记忆,就像一个固执的病老头,不仅讳疾忌医,而且还四处传播恐慌的病菌。作者仿佛被扼住了歌喉,祖国、民族这些结实的名词也被掏空,成为流离失所的虚词和感叹词。生活的真相让修辞失去了雕琢的勇气,在卑劣和美的形态之间徘徊。俗语说,“国家不幸诗家幸”(说实话,作为一个公民,我更愿意生活在一个幸福的国家,哪怕让诗人承受所谓的“不幸”),一个突发事件让诗人的小我更贴近了人性的大我,该诗所迸发的力量堪比阿赫玛托娃的《安魂曲》,尽管这两首诗处理的是不同的题材,它们所置身的语境也并不一样。

在写作本文之前,为了对沈苇的诗歌作出一个整体性的了解与把握,我特地让作者提供了几首八十年代的作品。其中一首《在杭州鲁迅雕像前》引起了我特殊的兴趣,诗仅有十一行,处理的是一个向前辈致敬的主题,但已显露了诗人在语言上的敏感,他对伪浪漫主义的拒绝和摒弃,开始属意于一种较为简约的风格:

 

老兄,你一直没有时间笑和玩

现在天下雨了

我想和你去喝杯菊花茶

还想劝劝你

抽烟对身体没有好处

 

诗的语调是自然的、轻松的,甚至带点儿戏谑和调侃。他把一个神化的人物从孤独、尴尬的位置上释放了出来,让他重新归位。其口吻仿佛面对一个老朋友,随意而自由地交谈。十一年后,他写下了《一个人的死亡》:

 

终于,他能够作为一个人

而不是作为一个神死去

远离悼念和赞美,将料峭的初春

留在红色祖国的一个寻常之夜

……

终于,在经历了一天的劳累之后

十二亿人民脱衣上床,平静地

接受了一位伟大老人的死亡

 

这是一首因某个生命的消亡而作出的反应,比较二十年前人们对另一个伟人的离世所陷入的那种巨大震动,实可谓天壤之别。该诗的基调平静、节制,在理性的叙述中写出了对人的尊重,生命的平等意识。当领袖走下了神坛,面对的是广阔的天地,所赢得的是更多的亲和力和普遍认可的幸福。这首诗所体现的正是时代的变化,反映了人们认知、观念上的嬗递与切换,而贯穿其间的是诗人骨子里的平民意识。

关注弱势群体,关注底层百姓,关注细节,这是沈苇作为一个公民所具备的良好品质,它们同时也潜移默化地渗透于其诗歌的写作。这里,我想提一下《三个捡垃圾的女人》

 

黎明时分她们出现

蒙蒙天色,正好遮掩外地口音

    

三个人,每人背一只编织袋

比身体足足大一倍

里面装着纸板箱、旧报纸、破皮鞋

几只干瘪的苹果

一小包虫蛀过的大米

    …………

在妇联大院,年长的一位

捡到一枚漂亮的发卡

将它别在

最小一个头上

 

这是一首与美有关的作品,却也是一首让人产生锥心般疼痛的诗,写于1998年。它的语言极为朴素,包含了多个叙事的元素,像一则短片,以长镜头的方式记录了拾荒女人的故事。诗人拈取了数个细节,如黎明,因为那个时间人们大多还在梦乡,这让她们因为早起或许能多有捡拾;“干瘪的苹果”、“一小包虫蛀过的大米”,这些被人们扔弃的物品,却是她们丰硕的收获。不过,她们虽然陷身于穷困的生活,依然葆有对幸福生活的热爱,对彼岸世界的向往,对美的一种憧憬。当我读到诗的末尾,“年长的一位捡到一枚漂亮的发卡,将它别在最小一个的头上,”我仿佛看到一盏灯似乎被点燃了,它照亮了生活的黑暗,也照亮了她们生活的希望,灯盏的基座就是一种精神的平等,对美压抑不住的追求与热爱。诗中看似漫不经意而标识的一个地址——“妇联大院”,是颇具深意的,它或许是实指,也可能出自虚拟,但不论怎样,诗句都指向了一个尴尬的事实,在中国广大的农村,我们的妇女解放还任重而道远,尽管少数女权主义者已在北京三里屯酒吧里叼起了卷烟,举起了喇叭似的啤酒瓶。

在一则题为《当诗歌面对“无边的现实主义”》的随笔中,沈苇认为,“诗歌和诗人需要更自闭、更敞开,这是新穴居时代的自闭和敞开,是一只珍珠之蚌的自闭和敞开。其目标是恢复诗人作为种族触角、时代感应器的特殊功能,深化对时代的感受力和回应能力,重建我者与他者的关联,培育诗歌向内、向外的力量。”如何来理解这表面上看来似乎有点矛盾的表述呢?它的自闭与敞开实际有两个针对。在一个喧嚣的世界,诗人必须保持一份清醒,懂得对某些事、某些行为的拒绝,守住内心的纯洁;另一方面,他又必须是敞开的,向着朴素、善良和悲悯心开放。

“无边的现实主义”是法国文艺理论家加洛蒂发明的一个概念,作者意欲克服传统的现实主义之局限,在此基础上加以扩充和延展,使之更符合时代的变迁。这位法国批评家人认为,“最高的美德首先是热情地赞同生活的力量。生活包括它的所有方面:从大自然涌向我们的一切活力,到人类伟大能力的宇宙意识。这种人类的能力推动人类全部历史并赋予它对未来的信心。”此处,我们姑且不论“无边的现实主义”是否可能,它的“无边性”是否会消弭自己的存在?而是就其积极的意义而言,它指明了生活的复杂和丰富。毋庸讳言,现实的荒诞已经把诗人的想象力抛在了后面。诗人应该在“无边的现实主义”中找到边界,找到生命跳动的脉搏所在。这边界就是诗的根与源:

 

一座森林存在于一粒松子中

一块岩石接纳了起伏的群山

一朵浪花打开腥味的大海

……我在人间漫不经心地游荡

一颗尘埃突然占有了我

 

这种谦卑其实满含着人性的骄傲,而铸就这骄傲的是那样一种自信——被弱小者所占有的欣喜,它蕴含了对个体的尊重,对单独者的信任,以及对底层的怜悯。当人们习惯于“没有大家,就没有小家”的宣传的时候,恰恰意味着他们被一种扭曲的概念给误导了。记得在俄罗斯,我曾经在地铁上看到一则宣传语,“对祖国的爱始于家庭。”为此,我觉得,森林应该敬重松子的默默奉献,群山必须正视岩石对自己的承载,浩瀚的大海同样要感谢浪花的参与。人不是孤立的存在,我们的每一个个体都有生命的价值。他的思考在《开都河畔与一只蚂蚁共度一个下午》一诗中有更深入的阐述:

 

……有谁会注意一只蚂蚁的辛劳

当它活着,不会令任何人愉快

当它死去,没有最简单的葬礼

更不会影响整个宇宙的进程

    

我俯下身,与蚂蚁交谈

并且倾听它对世界的看法

这是开都河畔我与蚂蚁共度的一个下午

太阳向每个生灵公正地分配阳光

 

这里,诗人找到了一个极易为人忽略的视角,一种由小见大的视角。关注微不足道的蚂蚁,不仅隐含了众生平等的思想,而且具有敬畏生命的慈悲心,在一定意义上,蚂蚁是底层人的一个隐喻或缩影。末句“太阳向每个生灵公正地分配阳光”指出了人在这个世界上之优越性的僭妄。这里,我们再了解一下作者对自己写作的陈述无疑是有益的:“这首诗写‘小’。‘西部诗’(必须为它打上引号)总热衷于阳刚、豪迈、雄伟等地理标签,常常忘了‘小’的好处,更忘了俯下身去亲近卑微事物,譬如倾听一只蚂蚁对世界的看法。一些‘西部诗’毁于‘大’,毁于大而无当,是因为总在‘仰望’,忘了‘俯身’。但‘俯身’有时比‘仰望’重要,至少同样重要。一首好的诗,应该是‘大’与‘小’的完美结合,是风格、意识和性别上的‘雌雄同体’。”

2013年,沈苇写下了《沙》一诗。他在诗中如是呼吁:

 

数一数沙吧

就像你在恒河做过的那样

数一数大漠的浩瀚

数一数撒哈拉的魂灵

多么纯粹的沙,你是其中一粒

被自己放大,又归于细小、寂静

…………

你逃离家乡

逃离一滴水的跟随

却被一粒沙占有

数一数沙吧,直到

沙从你眼中夺眶而出

沙在你心里流泻不已……

 

此处的“沙”是大地上芸芸众生的代名词,也是卑微存在的缩影,它以象征的方式给人以启迪。亲切,安静,直抵人的内心,每一个字都如同一个音符,在生命的琴弦上蹦跳、滑动。开篇是一个祈使句,作者仿佛以老友的口吻面对虚拟的读者,讲述尘世间的傲慢与谦逊,放大与缩小,沉思自己有如沙粒似的生命。其中,“逃离家乡/逃离一滴水的跟随”泄露了一定的自传性,“被一粒沙占有”既是对现实生活的隐喻,也是类比后的一种新的自我认知。诗中向读者指出,“空间已是时间”,这里的转换仍然与地域性的情结有关,“埃及”、“印度”、“撒哈拉”、“塔里木”这四个地名具有极强的历史主义导向,文明与荒凉相互作证,其所显示的包容性甚至吞噬了大西北空间的浩瀚性。

最后,我想引用诗人在《喀纳斯颂》的句子来结束本文:

 

——风景俯下身,贴近我脸颊:

我啜饮它,也被它深深啜饮……

 

是的,我“也被它深深啜饮”了。恍惚间,一个念头掠过脑海,当我在阅读一行行诗句时,而这些游动的诗句又何尝不是在阅读我?

 

(载《江南诗》2016年第6期) 

责任编辑:苏丰雷
扫描二维码以在移动设备观看

诗讯热力榜

  1. “爱中华 爱家乡”2024中国农民诗会征集启事
  2. 中国作协召开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扩大)会 专题研讨新时代文学更好助力乡村振兴
  3. 世界读书日·东岳雅集——《当下的诗意》分享会在京举行
  4. 以理想的诗意编织乡村的模型
  5. 第422期“每日好诗”公开征集网友评论的公告
  6. 每日好诗第425期(旧体诗)入围作品公示
  7. 每日好诗第425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8. 2024第二届“天涯诗会”征稿启事
  9. 每日好诗第424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10. 以诗为媒,续写“山乡巨变”新故事
  1. 中国作协召开党纪学习教育动员部署会暨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扩大)会
  2. 每日好诗第424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3. 每日好诗第424期(旧体诗)入围作品公示
  4. 除了诗歌美学,还应强调诗歌力学
  5. 细节是诗意生成和传达的强大动力
  6. 2024“春天送你一首诗”征集选 |第九辑
  7. 致敬巨匠,百年诗情!北京法源寺百年丁香诗会今日开幕
  8. 第421期“每日好诗”公开征集网友评论的公告
  9. 海峡两岸诗人在漳共品四月诗歌诗与城市光影——2024闽南诗歌节在闽南师范大学开幕
  10. 2024年橘花诗会诗歌征集获奖名单公示
  1. “东京梦华 ·《诗刊》社第40届青春诗会” 签约仪式暨新闻发布会在京举办
  2. 东莞青年诗人展之三:许晓雯的诗
  3. 2024年“春天送你一首诗”活动征稿启事
  4. 屈子行吟·诗歌之源——2024中国·怀化屈原爱国怀乡诗歌奖征稿启事
  5. “唐诗之路,诗意台州”第八届中国诗歌节诗歌征集启事
  6. 东京梦华·《诗刊》社第40届青春诗会征稿启事
  7. 每日好诗第419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8. 《中秋赋》中心思想
  9. 每日好诗第420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10. 中国南阳·“月季诗会”采风作品小辑
  1. 中国诗歌网开通“《诗刊》投稿专区”
  2. 《诗刊》征集广告词
  3. 清新旷达 笔底无尘——读温皓然古典诗词
  4. 同舟共济,以诗抗疫——全国抗疫诗歌征集启事
  5. 关于诗和诗人的有关话题
  6. 公告:中国诗歌网“每日好诗”评选相关事宜
  7. 赏析《不要温和地走进那个良夜》
  8. 寻找诗意 美丽人生——上海向诗歌爱好者发出邀请
  9. 以现代诗歌实践探寻现代诗歌的本原
  10. 首届“国际诗酒文化大会”征稿启事 (现代诗、旧体诗、书法、朗诵、标志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