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岫:题壁涂鸦有好诗

作者:林岫   2017年08月18日 09:21  光明日报    1485    收藏

吾国自古以来就有题壁的文化传统,谦称涂鸦,实属雅写。这跟当今满世界狂书滥刻“某某大爷到此一游”“某某我爱你”“变心不得好死”等恶俗涂抹,雅俗向背,绝对两码事。

古代说是题壁,其实逢着各类建筑或者山石桥栏树干等凡能写画图形文字处,皆可题写;或诗文,或写画,长短随意,统属“题壁”。至于诗兴大发时,得啥题啥,题叶、题扇、题头巾,襟带、几案、橱柜,只要诗好字好,都可以遂情作为,也不限题壁。唐孟棨《本事诗》记博陵崔护清明独游城南,在村居叩门求水,留有“人面桃花相映红”的美好印象,翌年清明又去,门墙如故,叹惋“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所作的那首千秋传诵的爱情诗,就是题写在“左扉”(左门扇)上的。


雍正帝行乐图 图中雍正皇帝扮成苏轼于山野题诗


因为“题壁”是泛称,又九州文人墨客共同之雅好,所以古代驿站客舍官衙庙宇楼观,甚至路亭野桥等,通常都会设置粉壁、楹柱、诗板、案屏、门扇、壁石等供过往客人挥毫尽兴。

旅途鞍马劳顿或需稍事休憩,或因雨雪阻行稍作滞留,拂尘赏读壁间过往行人的题诗,享受文化加餐,也可消遣无聊。中唐元稹《骆口驿》诗有“邮亭壁上数行字,崔李题名王白诗。尽日无人共言语,不离墙下至行时”,那终日徘徊题壁下,独自读诗竟然半步不离的情景,当是真实的记录。如果此际,有幸于壁间看到昔日自己或者友人的题壁诗,料有惊喜,但嗟叹岁月流逝和人事变化,未必都深感慰藉。唐吴融的“何必向来曾识面,拂尘看字也凄然”,宋黄庭坚的“往寻佳境不知处,扫壁觅我题诗看”,陆游的“倦游重到曾来处,自拂流尘觅旧题”,东坡的“试问壁间题字客,几人不为看花来”,皆各有所感,沧桑自领。

题柱,可举元稹《见乐天诗》。元稹宿店,发现客少,惊闻前方发现虎足印迹,诗曰“通州到日日平西,江馆无人虎印泥”,首句说地点时间,次句以“无人有虎”补足氛围,暗示滞留原因。第三句一转,“忽向破檐残漏处,见君诗在柱心题”,结出意外。特写“破檐残漏”,是诗人用心处;愈写破残,愈见困境无奈,也愈见柱题发现友人白居易诗的兴奋。如此夜如此景如此情,纵得些许慰藉,亦何其温馨乃尔。

北宋大文豪苏东坡一生仕途坎坷,经常南北颠簸,行旅所至,很关注题壁,借此可以了解过往朋友的动态。苏轼诗书兼擅,原本也喜好题壁,报平安,发感慨,留下的鸿泥雪爪,类似今之博客信息,都是可贵的历史文化痕迹。当年苏轼与弟苏辙应举途中,在渑池寺庙留宿时,得奉闲老僧款待,曾有“旧病僧房题共壁”事,后来重过此寺,奉闲老僧已经故逝,东坡又有“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的追忆,睹壁生情,镜头回放,该是何等奇妙。明代顾璘在岳州临江驿意外见到“亡友凌谿子题壁,怆然兴怀”,又倚韵感慨“谗多城市俄生虎,运去英雄莫问天”“鹦鹉才高失帝庭,人间穷达转冥冥”,挥毫题壁三首,也让后来的过客恸惋前代忠梗栋梁的悲壮,惺惺相惜,续写了不绝的哀叹。看来,即使历史的沧桑不再重演,这物是人非的鸿泥雪爪,幸得后人拂壁诵读,既是教化,也是诗人生涯颠沛祸福的文化见证。


北京曹雪芹纪念馆内的“题壁”遗迹


游目驰骋的玩家和行旅匆匆的过客,题壁后转身即去,会留下精彩吗?

其实,千秋脍炙人口的经典诗歌中还真有很多精彩与题壁结缘,仅举宋一代,王安石《题湖阴先生壁》的“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东坡《题西林壁》的“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岳飞《题青泥市寺壁》的“斩除顽恶还车驾,不问登坛万户侯”,陆游《醉题》的“寻僧共理清宵话,扫壁闲寻往岁诗”等,皆扢雅扬芬,留响诗坛。

题壁挥毫,多是即兴而为,少了雕琢的刻意,多了真实性情的驰骋,故而容易得到“林间自在啼”的任性和潇洒。据《娱野园漫笔》载,安徽齐云山高耸入云,昔有“齐云山与白云齐,四顾青山座座低”二句留在山顶亭壁,不知南宋何人所作,大约形画齐云山之高,说得太过直白,损了诗兴,遂遭作者见弃。后来游人至此,诵之都觉无味,总无续题。百余年后,明代诗书画家唐伯虎携友人至此,见之大喜,曰“正待吾也”,遂拈笔续出“隔断往来南北雁,只容日月过东西”二句,奇崛非常,压倒了齐云山千题。此诗此事辑入《唐伯虎诗文集》,料非杜撰。若原作者不因出手平平而轻易放弃,或许开拓一下思路,后半首能得振采,也不会让唐伯虎捡此便宜。

此诗前二句说齐云山高,用设身处地法,即借登山者自家作想,写出了“四顾青山座座低”的高峻气势,开场还算大气,只是凤头未善,搁笔便无豹尾,留下遗憾。唐伯虎呢,也不费力,只是接着想象而已:既然已经置身山顶,那么一天之下,万山之上,纵大雁飞越不成,日月毕竟还能自由来去,所以唐伯虎举重若轻地拣那过不去的大雁和随意东西的日月一说,完美题壁,也救得一首好诗。

题壁真有过目难忘的好诗。据清《坚瓠集》载,诗人敖英一日山行,见农家壁上题有四首绝句,意皆警策,问何人所作,说是大学问家朱熹老夫子诗。一曰“鹊噪未为吉,鸦鸣岂是凶?人间凶与吉,不在鸟声中”,言人间凶吉本非鸟声预卜,反诘在前,断句在后。二曰“耕牛无宿草,仓鼠有余粮。万事分已定,浮生空自忙”,以“有无对举法”,言不能助善惩恶,最后浮生空忙,就算白活。三曰“翠死因毛贵,龟亡为壳灵。不如无用物,安乐过平生”,以“因果推理”言翠鸟因羽毛珍贵而死,大龟因卜甲灵验而亡,既然俗世善无善待又恶无恶报,不妨推崇“无为”。四曰“雀啄复四顾,燕寝无二心。量大福亦大,机深祸亦深”,其中“雀啄(机深),燕寝(量大)”,全用“正反对举”,言待人处事,褒抑明朗,无非实际。四诗述理在于更正俗传和针砭时弊,引喻巧妙,诲教又无道学气,估计是朱公借宿时与农家主翁议论后的即兴题壁,检其《晦庵集》不见,疑为遗珠。


题壁涂鸦有好诗(二)

西园雅集图。张大千/绘


说到古代题壁,有两点不可不知。其一,古代不但庙观楼阁,甚至连路亭驿馆、野林峡谷,一般都备有专供题写用的板壁、平石、诗牌等。往来客人苟有诗兴或者欲作提醒(譬如路途注意、启事等),皆可方便挥毫题写。此习俗远传海外,连日韩等国的旅游胜地至今仍有提供“专用题壁”的笔墨,即使板壁已经逐渐用册页、木板、卡纸等取代,但是游览小憩时翻检一些卡纸旧题,因为上面书写颇多汉诗,雅趣故然,援笔也易生遐想。

蜗居伏案,偶有感慨,灵感倏来,也可题写自家墙壁,所谓“案满涂鸦添逸兴,暮间飞上草庵墙”,任情不羁,只为图个自在。日本江户时期汉诗诗人龙公美的《题庵壁》,是一首著名的自题斋壁诗,“金龟城里画桥南,落魄儒生小草庵。陋巷月临秋寂寂,衡门风动柳毵毵。腹中蠹食书千卷,腰下龙鸣剑一函。徒慕柴桑松菊主,深惭五柳至今甘”。首联以京都宫城与山间草庵对举,富贵与清贫清楚划线。次联写清贫,承“草庵”分写“陋巷”“衡门(柴扉)”;颈联写志向,慨叹书剑风流用“腹中腰下”四字,暗示其志拘束不展。尾联写现状,说在清贫易守而志向难酬的情况下,徒慕中国东晋陶潜,愧领五斗。东瀛江户汉诗精品,皆讲究声律和诗法,读者万勿以“淮北生枳”陈见视之。

其二,古代题壁谢绝恶俗,要求题壁者不但诗文上好,书法水平也须上乘。在管理方面,既然标榜明正风雅,也会及时清除陋字歪诗。宋人蔡廷瑞有诗曰“题遍寒岩古佛庐,唐人诗句晋人书”,大致明确指出当时题写的要求。当然,题写者的即兴发挥,未必都能达到李杜诗和“二王”书法的水准,至少也得涂鸦顺眼,诗文顺口。古代比较本分的文化人大都有自知之明,敢于题壁的君子通常都会留下姓名,随便让歪诗烂句陋字恶书题壁现眼,无异遭人诟骂,自寻难堪。《旧五代史》提到过一个小文人胡装,平素偏爱卖弄,“学书无师法,工诗非作者”,诗文和书法皆不入门,却“僻于题壁”(酷爱题壁),到处胡乱涂抹,而且“所至宫廷寺观必书爵,里人或讥讽之,不以为愧”。僻,同癖,嗜好。胡乱题壁,已经招人讨嫌,还大书其爵,厚颜之极。但逢此类,管理方面鉴别后会及时清理淘汰,粉刷更新。

恶俗者去,美善者留,关系传统文化的绿色生态平衡,不可不慎。古代对题壁的留存大有斟酌,即使文家墨客的题壁,都要区别对待,并非美丑悉数并蓄。


题壁涂鸦有好诗(二)

连环画《钗头凤》封面


宋吴处厚《青箱杂记》《蜀中广记》等记宋初事,说处士魏野曾经陪寇准(封寇莱公)“游陕府僧舍,各有留题”,数年重游时发现寇准诗“已用碧纱笼护住,而(魏)野诗尘昏满壁”,魏野有些失落,幸好陪游的一名官妓机灵,急忙用衣袖拂尘,魏野顿时心情舒畅,得诗曰“世情冷暖由分别,何必区区较异同。若得常将红袖拂,也应胜似碧纱笼”,解嘲即是自慰。出门在外难免遭遇不顺,有时一笑了之,退后一步,或许是最好的结局。

“碧纱笼”的出典,据《唐摭言》《嘉话录》等,应自唐诗本事。书生王播家境贫窘,尝客扬州惠昭寺,随僧食斋饭,僧故意“斋(饭用)罢而后击钟”。后来王播登科,“出镇淮南,访旧游”,发现旧题已经因为王播显荣而“以碧纱幕其诗”。王感慨赋七绝二首,其二曰“上堂已了各西东,惭愧阇黎饭后钟。三十年来尘扑面,而今始有碧纱笼”。诗有讥讽,但声色不露,只淡淡道来,是诗中“维摩坐定”的自然家法。

王播诗后成典,历代题壁遂有了荣宠、存壁、慢怠和泥除细分数等的待遇。例如南宋孝宗赵昚少年时在佑圣观读书,题壁有“富贵必从勤苦得,男儿须读五车书”,癸未(1163年)登极后,佑圣观不敢慢怠,“以碧纱笼宝藏之”。

用厚纸糊壁的保存,多是回避风险的权宜之计。在孝宗前约七十年,北宋东坡刚从贬谪地归来,行至常州报恩寺时,恰逢僧堂新成,以板为壁,很方便过客题写,于是东坡暇日曾经题写数篇。后来“党祸”横起,东坡诗文墨迹尽在查搜焚毁之列。报恩寺老僧卓有识见,竟敢冒死保护板壁上的东坡墨迹,“以厚纸糊壁,涂之以漆,字赖以全”。没承想,待政治陷害风潮遁去,皇上立即敕诏遍求苏东坡和黄山谷的墨迹。这时老僧圆寂久矣,唯老头陀知晓护壁事,于是报告郡守,“除去漆纸,字画宛然”。后又临写板壁上的东坡墨迹,以书本晋呈朝廷。宋高宗得览此本大喜,松院生辉,老头陀跟着沾光,也得到“祠曹牒”成为正式寺僧。

其实,“碧纱笼”可以算作松院道观迎合世俗所需的一项发明。这恰好说明,寺壁蒙尘,拂去即可,而最难拂却的,就是世人心上的俗尘。题壁牵扯出“碧纱笼”,而“碧纱笼”又牵扯出古今多少虚荣和阴暗,恐怕国人自己都说不清楚。“索笔请题青石柱,留名愿附碧纱笼”(宋韦骧句),企望题壁后笼纱荣宠的,古今都大有人在,所以乾隆西巡见昔日诗作“已刻碑,覆之以亭,四面纱橱护之”,便戏题莲池书院,曰“桃花已谢杏花红,荏苒韶光瞥眼中。留咏前题成小驻,笑他何必碧纱笼”,那种至尊者喜形于色的真得意假谦虚,实在是言不由衷。

读题壁诗文,观人生百相,定有收获。如果想回避名利场的喧嚣,又关注题壁的读者,不妨读读宋杨万里的“若爱殿前苍玉佩,断无身后碧纱笼”,元郑玉的“不用碧纱笼石上,但令风雨长莓苔”,明吴宽的“委巷尘埃浑不到,留诗何用碧纱笼”,清查慎行的“好是不题名姓在,免教僧费碧纱笼”等题壁诗,反倒轻松愉快,天天都有好心情。


扫描二维码以在移动设备观看

诗讯热力榜

  1. “爱中华 爱家乡”2024中国农民诗会征集启事
  2. 中国作协召开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扩大)会 专题研讨新时代文学更好助力乡村振兴
  3. 世界读书日·东岳雅集——《当下的诗意》分享会在京举行
  4. 以理想的诗意编织乡村的模型
  5. 第422期“每日好诗”公开征集网友评论的公告
  6. 每日好诗第425期(旧体诗)入围作品公示
  7. 每日好诗第425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8. 2024第二届“天涯诗会”征稿启事
  9. 每日好诗第424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10. 以诗为媒,续写“山乡巨变”新故事
  1. 中国作协召开党纪学习教育动员部署会暨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扩大)会
  2. 每日好诗第424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3. 每日好诗第424期(旧体诗)入围作品公示
  4. 除了诗歌美学,还应强调诗歌力学
  5. 细节是诗意生成和传达的强大动力
  6. 2024“春天送你一首诗”征集选 |第九辑
  7. 致敬巨匠,百年诗情!北京法源寺百年丁香诗会今日开幕
  8. 第421期“每日好诗”公开征集网友评论的公告
  9. 海峡两岸诗人在漳共品四月诗歌诗与城市光影——2024闽南诗歌节在闽南师范大学开幕
  10. 2024年橘花诗会诗歌征集获奖名单公示
  1. “东京梦华 ·《诗刊》社第40届青春诗会” 签约仪式暨新闻发布会在京举办
  2. 东莞青年诗人展之三:许晓雯的诗
  3. 2024年“春天送你一首诗”活动征稿启事
  4. 屈子行吟·诗歌之源——2024中国·怀化屈原爱国怀乡诗歌奖征稿启事
  5. “唐诗之路,诗意台州”第八届中国诗歌节诗歌征集启事
  6. 东京梦华·《诗刊》社第40届青春诗会征稿启事
  7. 每日好诗第419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8. 《中秋赋》中心思想
  9. 每日好诗第420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10. 中国南阳·“月季诗会”采风作品小辑
  1. 中国诗歌网开通“《诗刊》投稿专区”
  2. 《诗刊》征集广告词
  3. 清新旷达 笔底无尘——读温皓然古典诗词
  4. 同舟共济,以诗抗疫——全国抗疫诗歌征集启事
  5. 关于诗和诗人的有关话题
  6. 公告:中国诗歌网“每日好诗”评选相关事宜
  7. 赏析《不要温和地走进那个良夜》
  8. 寻找诗意 美丽人生——上海向诗歌爱好者发出邀请
  9. 以现代诗歌实践探寻现代诗歌的本原
  10. 首届“国际诗酒文化大会”征稿启事 (现代诗、旧体诗、书法、朗诵、标志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