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坡季子苏过的别样人生

作者:曾庆江   2015年11月12日 11:24  海南日报    1195    收藏


    在古代,人物遭遇流贬的命运,虽然原因各种各样,但都是以朝廷的名义予以惩处的结果。在海南众多的流贬人物中,苏过比较特殊,当属另类流人。他是为了照顾年迈的父亲,主动抛妻弃子来到海南儋州,度过了三年谪居岁月。在谪居儋州的岁月里,苏过精心照顾父亲苏轼的生活起居,与之相依为命,并在父亲的指导下进行诗文创作,同时,还关注海南黎情,提出民族自治的主张,对海南产生了相应的影响。苏过以实际行动赢得了海南人民的尊重和怀念,时至今日,海口苏公祠和儋州东坡书院还供奉着苏过的牌位。


至纯至孝,伴父渡海

    苏轼一生命途多舛,“历典八州,身行万里半天下”,其中更以先后流贬黄州、惠州、儋州为人生的低谷期。他宦海沉浮,但是却能顽强而健康地生活着,并屡攀创作高峰,这一方面来自他思想的开达和内心深处的自我调节,另一方面幼子苏过也是功不可没的。从另外一个角度看,苏过之所以走进海南人民内心,也得源于流放至海南的苏轼。

    苏过(1072-1123),字叔党,别号斜川居士,苏轼第三子。苏过常年生活在父亲身边,尤其在其晚年连遭厄运时,更是和父亲形影不离,悉心照顾他的生活起居,“轼帅定武,谪知英州,贬惠州,迁儋耳,渐徙廉、永,独过侍之。凡生理昼夜寒暑所须者,一身百为,不知其难。”(《宋史·苏过传》)绍圣元年(1094),苏轼被贬惠州,苏过写诗《和大人游罗浮山》来安慰父亲:“海涯莫惊万里远,山下幸足五亩耕。人生露电非虚话,大椿固已悲老彭。蓬莱方丈今咫尺,富贵敝屣孰重轻。结茅愿为麋鹿友,无心坐伏豺虎狞。”苏过只身在惠州陪伴父亲四年。就在苏过刚刚把家小搬至惠州团聚的这一年(绍圣四年,1097),苏轼被贬到更为偏远的海南儋州,相濡以沫的妻子王朝云已经去世,因此显得更加孤独更加衰老。苏过毅然再次抛妻离子随父跨海到海南儋州,从而成就了至纯至孝的美名。苏轼在海南三年,是创作的另一个高峰期,同时在宣传教化、敷衍文教、培养黎汉子弟方面也有很大影响,这一切都和苏过有着很大的关联。苏过在父亲身边,一方面是父亲精神上的慰藉,另一方面又是父亲生活起居的照料者,此外,还是苏轼事业上可靠的协助者。甚至可以说,苏轼在海南所做的一切,都有苏过一份功劳在其中。

    因为身患疾病,加上长期的跋山涉水,刚到海南的时候,苏轼身体状况和精神状况都不太好。为了排遣父亲心中的孤独和落寞,苏过经常邀请军使张中来寓所下棋,苏轼虽然不会下,也乐于担当看客,却也觉得有滋有味,从中找到棋趣棋乐:“胜固欣然,败亦可喜。悠哉游哉,聊复尔耳。”(苏轼《观棋》)状态稍微稳定后,苏过又陪着父亲外出散心,或者走访当地士人和普通百姓,或者出游观景。在生活上出现困难时,苏过也往往挺身而出帮助父亲进行解决。如当住宿成为问题时候,是苏过协助他盖成桄榔庵,当因为粮食短缺吃饭成为问题时,苏过更是别出心裁用山芋制作了玉糁羹,苏轼赞赏有加,认为“人间绝无此味”。苏过甚至还和父亲一起躬耕,来克服现实的种种困难。就是这样,父子二人相依为命,度过了三年艰难岁月。苏过还协助父亲完成“和陶诗”87首。这些作品和苏轼的其他在海南时期的作品,最开始由苏辙辑集为《儋耳手泽》,明朝时期被人辑集为《居儋录》,在清朝乾隆年间又被整理为《海外集》。

    元符三年(1100),苏轼遇赦北归,父子二人于次年六月回到常州。历尽沧桑,万里归来仅月余,苏轼便溘然长逝。苏过兄弟根据父亲的意愿将其迁葬于汝州(今河南临汝)郏城县小峨眉山。为了看守父亲坟墓,苏过移家长住于汝州。宣和三年(1121),50岁的苏过回到颍昌,“营造湖阴水竹可供玩赏者数亩”,因恰好与陶渊明居斜川时同一甲子,故将其命名为小斜川。受父亲的影响,苏过十分仰慕陶渊明,故号斜川居士,以明其志。宣和五年(1123),苏过病逝,被安葬于河南汝州东坡墓地之东南,继续长伴父亲。晁说之为苏过作墓志铭,说东坡“邈乎九死不测之险也,独叔党侍先生以往来。……惟是叔党,于先生饮食服用,凡生理昼夜寒暑之所须者,一身百为,而不知其难。翁板则儿筑之,翁樵则儿薪之,翁赋诗著书则儿更端起拜之,为能须臾乐乎先生者也”,可以说是对苏过伴父的由衷赞叹。


诗文才气  直逼其父

    苏过因为常年跟着父亲,在父亲的耐心指点下,为文做诗长进很大,文学修养深厚,艺术水准也较高,后人称他为“小坡”,是说他颇得东坡遗风。苏轼曾经写诗夸奖说:“小儿少年有奇志,中宵起坐存黄庭。近者戏作凌云赋,笔势仿佛离骚经。”(《游罗浮山一首示儿子过》)苏辙对于苏过的文学才华也非常认可,说他能成才是苏轼谪居海南最大的收获:“吾兄远居海上,惟成就此儿能文也。”(《宋史·苏过传》)

    由于长年伴随父亲,苏过放弃了对功名的追求,这使得苏轼就更加注重对其知识的教育和诗文书画才能的培养。苏轼曾经教导苏过手录《唐书》、《汉书》等,并进行诵读,还勉励说,如果能够将其吃透,便是“穷儿暴富”。苏过非常用功,常常借书攻读,他自己写了一首诗专门说借书苦读的经过:“海南寡书籍,蠹简仅编缀。……借书如假田,主以岁月计。常恐遗地力,敢有不敛穧?便便五经腹,三冬良可继。倘有愧寸阴,得无讥没世。”表达了自己将终老海南、不图仕进的想法。在父亲的指导下,苏过刻苦攻读,并写下了诸多笔记散文,如《书田布传后》《书周亚夫传后》《萧何论》《记交趾进异兽状》《书二李传后》《读楚语》《书张骞传后》《东交门箴》等,彰显了才气和独到见解。

    在海南三年,苏过创作了一些产生较大影响的诗文。如《夜猎行》生动描写了黎族乡民夜间围猎的全过程,是研究海南岛史和黎族史的重要参考资料。《怀惠许兄弟》一诗,记述了海南的风土人情,还特别提到了与当地人民的友情:“椰酒醍醐白,银皮琥珀红。伧狞醉野獠,绝倒共邻翁。莳芋人人送,囷庖日日丰。瘴收黎母谷,露入菊花丛。海疍羞蚶蛤,园奴馈韭菘。槟榔代茗饮,吉贝御霜风……”元符元年(1098),苏过作《志隐》赋,以顺应自然、随遇而安、安贫乐道的思想来宽慰父亲:“子知鱼之安于水也,而鱼何择夫河汉之与江湖?”深得苏轼嘉奖,高兴地说:“吾可以安于岛夷矣。”其实,苏过在安慰父亲的同时,也是在安慰自己,因为这为日后的“斜川之志”打下了基础。除《志隐》外,《飓风赋》也是苏过的代表作。作品集中笔墨描写飓风的全过程,写飓风的先兆是“断霓饮海而北指,赤云夹日而南翔”。飓风初来之迅疾:“庭户肃然,槁叶蔌蔌。惊鸟疾呼,怖兽辟易。”来势异常凶猛:“排户破牖,殒瓦擗屋。礧击巨石,揉拔乔木。势翻渤澥,响振坤轴。”飓风停止后则是“山林寂然,水波不兴,动者自止,鸣者自停,湛广宇之苍苍,流孤月之荧荧”。因为是初见飓风,因此不免“敛衽变色”,飓风过后回顾当时的惊惧失措,又自我解嘲说:“均大块之癔气,奚巨细之足辩?陋耳目之不广,为外物之所变。”作品的重点是表现飓风声势之大,威力之猛,其辞藻华丽、笔触生动以及夸张铺叙的手法,堪比汉赋。由于海南多飓风,再加上文辞华丽、气势逼人,很多人认为是苏轼作于贬儋时期,因此《琼州府志》《儋州志》等地方文献均在“艺文志”中予以收录。实际上这篇作品是苏过于绍圣二年(1095)作于惠州,这也从侧面体现了苏过文学创作才气直逼其父。

    苏过有诗文集《斜川集》传世,据《宋史》记载有二十卷,可惜的是经过“靖康之难”,已散佚过半。清朝阮元在《宛委别藏》中将其整理为《斜川集》六卷。位于四川眉山的三苏祠悬挂有对联:“千载诗书城,坐修竹林中,尽饶佳士;四贤桑梓地,问斜川集后,谁嗣高文?”“四贤”,即指三苏父子和苏过,可见对苏过文学才华的推崇。文学史少有提及苏过,只不过是因为他的文学成就被父辈辉煌的光芒所掩盖。


纵览黎情,首倡自治

    自从封建统治者把海南纳入统治范围,汉黎关系一直是一个比较敏感的话题。受过正统儒家思想教育的苏过虽无仕宦之举,但是经世济民的情怀却非常浓厚。在海南,苏氏父子常与黎族同胞同饮共醉,并接受他们的馈赠,交流往来,和睦相处,并教化其子弟。在充分了解的基础上,苏过对当权者所采取的一味镇压、盘剥当地少数民族的政策十分反感,因此撰写了长达两千余字的时事政论作品《论海南黎事书》(《斜川集》卷五),开启了海南史上的“治黎”之论。

    在《论海南黎事书》中,苏过盘点了历朝统治者在处理黎族问题上的种种做法:或者是“覆其巢穴而夷其地”,或者是“羁役其人而改其俗”,或者是“绝其通市而困其力”,即“攻”“改”“困”,这些做法都是不太妥当的。他结合自己在海南三年的所见所闻以及同黎人打交道的经历,提出了“民族自治”的说法:“为执事计者,上策莫如自治。当饬有司严约束,市黎人物而不与其直者,岁倍偿之,且籍其家而刑其人。吏敢取赂者,不以常制论,而守令不举者,部使者按之……”明确主张朝廷应严禁官吏盘剥黎族同胞,惩办那些贪赂行奸、残民自肥的地方官吏,让其实行自治,自我管束。可以说,这是历史上第一篇论及海南黎族政策的文章。虽然苏过的观点并没有脱离宋朝对待少数民族“羁縻政策”的大环境,但是能从黎族的客观情况出发,对于维护黎族地区的政局稳定,促进海南经济、文化的发展,缓解黎汉之间的矛盾有着重要的意义。苏轼曾经在诗中说:“咨尔黎汉,均是一民。”苏过与苏轼所主张的“汉黎一家”的进步民族观一脉相承。即便在今天,苏过的《论海南黎事书》对于处理好民族关系也是有借鉴意义的。  



扫描二维码以在移动设备观看

诗讯热力榜

  1. “爱中华 爱家乡”2024中国农民诗会征集启事
  2. 中国作协召开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扩大)会 专题研讨新时代文学更好助力乡村振兴
  3. 世界读书日·东岳雅集——《当下的诗意》分享会在京举行
  4. 以理想的诗意编织乡村的模型
  5. 第422期“每日好诗”公开征集网友评论的公告
  6. 每日好诗第425期(旧体诗)入围作品公示
  7. 每日好诗第425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8. 2024第二届“天涯诗会”征稿启事
  9. 每日好诗第424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10. 以诗为媒,续写“山乡巨变”新故事
  1. 中国作协召开党纪学习教育动员部署会暨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扩大)会
  2. 每日好诗第424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3. 每日好诗第424期(旧体诗)入围作品公示
  4. 除了诗歌美学,还应强调诗歌力学
  5. 细节是诗意生成和传达的强大动力
  6. 2024“春天送你一首诗”征集选 |第九辑
  7. 致敬巨匠,百年诗情!北京法源寺百年丁香诗会今日开幕
  8. 第421期“每日好诗”公开征集网友评论的公告
  9. 海峡两岸诗人在漳共品四月诗歌诗与城市光影——2024闽南诗歌节在闽南师范大学开幕
  10. 2024年橘花诗会诗歌征集获奖名单公示
  1. “东京梦华 ·《诗刊》社第40届青春诗会” 签约仪式暨新闻发布会在京举办
  2. 东莞青年诗人展之三:许晓雯的诗
  3. 2024年“春天送你一首诗”活动征稿启事
  4. 屈子行吟·诗歌之源——2024中国·怀化屈原爱国怀乡诗歌奖征稿启事
  5. “唐诗之路,诗意台州”第八届中国诗歌节诗歌征集启事
  6. 东京梦华·《诗刊》社第40届青春诗会征稿启事
  7. 每日好诗第419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8. 《中秋赋》中心思想
  9. 每日好诗第420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10. 中国南阳·“月季诗会”采风作品小辑
  1. 中国诗歌网开通“《诗刊》投稿专区”
  2. 《诗刊》征集广告词
  3. 清新旷达 笔底无尘——读温皓然古典诗词
  4. 同舟共济,以诗抗疫——全国抗疫诗歌征集启事
  5. 关于诗和诗人的有关话题
  6. 公告:中国诗歌网“每日好诗”评选相关事宜
  7. 赏析《不要温和地走进那个良夜》
  8. 寻找诗意 美丽人生——上海向诗歌爱好者发出邀请
  9. 以现代诗歌实践探寻现代诗歌的本原
  10. 首届“国际诗酒文化大会”征稿启事 (现代诗、旧体诗、书法、朗诵、标志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