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君子如何为学

作者:寒山雪Zhl   2022年08月01日 10:59      1337    收藏
 
           论   君  子  如  何  为  学


                     □郑洪亮



        “君子”是我国传统文化尤其是儒家文化中理想人格的典范。“君子”的本义是指“君王之子”,是就社会地位而言的,广泛见于先秦典籍当中,用来泛指贵族。
        后来,随着时代的变迁和贵族的衰落,“君子”一词开始具有道德品质的属性,人们将有学问有修养的人称为“君子”。君子人格的养成和君子文化的形成,离不开“君子之学”的潜移默化。“君子之学”蕴含着极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思想价值。把握“君子之学”的精髓,传承“君子之学”的学风,对于当今世人读书治学、修身处世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一、修身养德,正心诚意
  此乃“君子之学”之动机。读书治学很难完全排斥功利性,文化的社会功能决定了读书治学必然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但是“君子之学”不以博虚名、谋私利作为读书治学的动机。孔子教育学生说:“芷兰生于深林,非以无人而不芳。君子之学,非为通也,为穷而不困,忧而意不衰也,知祸福终始而心不惑也。”《荀子·劝学篇》云:“君子之学也,入乎耳,箸乎心,布乎四体,形乎动静”“小人之学也,入乎耳,出乎口,口耳之间,则四寸耳,曷足以美七尺之躯哉?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君子之学也,以美其身;小人之学也,以为禽犊”。荀子认为君子之学不仅入耳、入心,而且入体、入形,能够修养品德,完善自我。而小人之学耳进口出,不过是为哗众取宠,取悦于人,无法达到修身养德的目的。所以王阳明在《书王嘉秀请益卷》中指出,“君子之学,为己之学也。为己故必克己,克己则无己。无己者,无我也”。进而提出“圣人之学,以无我为本,而勇以成之”。由此可知,君子求学读书,目的是“正己”,再有能力则可以去“正人”,正心诚意是做学问的立场和出发点。
  二、勤学好问,“学”“问”结合
  此乃“君子之学”之方法。古人以问为美德。《尚书·仲虺之诰》云:“能自得师者王,谓人莫己若者亡。好问则裕,自用则小。”意思是说勤学好问,学到的东西就多;骄傲自大,学到的东西就少。《论语·述而》云:“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公冶长》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均强调了虚心向人请教的重要性。曾子则将孔子的好问思想发扬光大,把好问当成攻克疑难的必经步骤,提出“不能则学,疑则问,欲行则比贤,虽有险道,循行达矣”,并且给出问的策略:“问而不决,承闲观色而复之,虽不说,亦不强争也。”意思是说如果问了没弄明白,就抓住时机观察老师的脸色再问。清朝桐城派散文家刘开专门著有《问说》一文,阐述了“问”在学习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君子之学必好问。问与学,相辅而行者也,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好学而不勤问,非真能好学者也。”人非生而知之,怎能没有困惑?只有善于提问、敢于提问、勤于提问,才能不断提高学识水平,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所谓“学问”,就是“学”与“问”的结合,“学”与“问”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明朝心学的奠基者陈献章则提出了著名的“学贵知疑”的教育理论,强调“提出问题”对于学习与成长的重要意义,认为“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也。一番觉悟,一番长进”。
        三、日新日进,贵在坚持
  此乃“君子之学”之态度。持之以恒是古往今来人们普遍推崇的一种读书治学态度。《荀子·劝学篇》告诫人们:“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讲的就是持之以恒的道理。北宋理学的奠基者程颢、程颐在《二程集·河南程氏遗书》中写道:“君子之学必日新,日新者日进也。不日新者必日退,未有不进而不退者。”儒学集大成者朱熹也曾说过:“居敬持志,为读书之本;循序致精,为读书之法”“君子之学,不为则已,为则必要其成,故常百倍其功”。汉代建安七子之一徐干《中论·治学》有言,“君子之于学也,其不懈,犹上天之动,犹日月之行,终身亹亹,没而后已”。意思是说君子对于学习,就好比是上天的运动、日月的运行一样,始终不停歇,直到生命最后一刻,旨在强调君子之学贵在坚持不懈。
        四、经世致用,知行合一
  此乃“君子之学”之理想。传统儒学本身就是一种“入世哲学”,具有强烈的经世传统,《礼记·大学》中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便是这种传统的高度概括。这种经世致用思想逐渐成为士人、君子一脉相承的理想抱负,使他们自觉地担负起关心国事、针砭时弊、经世济民甚至救国于危难之中的历史使命。北宋理学创始人之一张载的“横渠四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更是点明了为学的精髓,概括了儒学的价值,为历代传颂不衰。王阳明则明确提出了“知行合一”的思想,认为“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强调知与行是一体两面,知中有行,行中有知。号称“明末清初三大儒”的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将学与行、治学与经世合而为一,提倡经世致用,主张到实践中求真知,即理论联系实际。顾炎武指出:“君子之为学,以明道也,以救世也。徒以诗文而已,所谓雕虫篆刻,亦何益哉!”君子做学问是为了明道救世,空谈诗文义理对于治世毫无益处。“知行合一”“经世致用”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体现了中国传统知识分子求真务实的价值追求以及“以天下为己任”的家国情怀。
责任编辑:系统管理员
扫描二维码以在移动设备观看

诗讯热力榜

  1. “爱中华 爱家乡”2024中国农民诗会征集启事
  2. 中国作协召开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扩大)会 专题研讨新时代文学更好助力乡村振兴
  3. 世界读书日·东岳雅集——《当下的诗意》分享会在京举行
  4. 以理想的诗意编织乡村的模型
  5. 第422期“每日好诗”公开征集网友评论的公告
  6. 每日好诗第425期(旧体诗)入围作品公示
  7. 每日好诗第425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8. 2024第二届“天涯诗会”征稿启事
  9. 每日好诗第424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10. 以诗为媒,续写“山乡巨变”新故事
  1. 中国作协召开党纪学习教育动员部署会暨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扩大)会
  2. 每日好诗第424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3. 每日好诗第424期(旧体诗)入围作品公示
  4. 除了诗歌美学,还应强调诗歌力学
  5. 细节是诗意生成和传达的强大动力
  6. 2024“春天送你一首诗”征集选 |第九辑
  7. 致敬巨匠,百年诗情!北京法源寺百年丁香诗会今日开幕
  8. 第421期“每日好诗”公开征集网友评论的公告
  9. 海峡两岸诗人在漳共品四月诗歌诗与城市光影——2024闽南诗歌节在闽南师范大学开幕
  10. 2024年橘花诗会诗歌征集获奖名单公示
  1. “东京梦华 ·《诗刊》社第40届青春诗会” 签约仪式暨新闻发布会在京举办
  2. 东莞青年诗人展之三:许晓雯的诗
  3. 2024年“春天送你一首诗”活动征稿启事
  4. 屈子行吟·诗歌之源——2024中国·怀化屈原爱国怀乡诗歌奖征稿启事
  5. “唐诗之路,诗意台州”第八届中国诗歌节诗歌征集启事
  6. 东京梦华·《诗刊》社第40届青春诗会征稿启事
  7. 每日好诗第419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8. 《中秋赋》中心思想
  9. 每日好诗第420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10. 中国南阳·“月季诗会”采风作品小辑
  1. 中国诗歌网开通“《诗刊》投稿专区”
  2. 《诗刊》征集广告词
  3. 清新旷达 笔底无尘——读温皓然古典诗词
  4. 同舟共济,以诗抗疫——全国抗疫诗歌征集启事
  5. 关于诗和诗人的有关话题
  6. 公告:中国诗歌网“每日好诗”评选相关事宜
  7. 赏析《不要温和地走进那个良夜》
  8. 寻找诗意 美丽人生——上海向诗歌爱好者发出邀请
  9. 以现代诗歌实践探寻现代诗歌的本原
  10. 首届“国际诗酒文化大会”征稿启事 (现代诗、旧体诗、书法、朗诵、标志设计)